主题:病毒
歡迎來到病毒主題!
病毒是無法獨立生長複製、僅能在宿主細胞中複製的小型病原體,廣泛分布於地球上所有生態系,動物、植物、真菌、細菌與古菌等所有生物皆會被病毒感染。第一個被發現的病毒是菸草鑲嵌病毒,由马丁努斯·威廉·拜耶林克於1899年發現並命名,迄今已有超過6000種類型的病毒得到鑑定。
病毒由遺傳物質(DNA或RNA)和蛋白質衣殼組成,有些病毒還具有脂雙層構成的包膜,衣殼形狀常見者有螺旋形與正二十面體等,還有較複雜的複合型(如感染細菌的噬菌體)。病毒的大小一般僅有細菌的百分之一,介於10至300奈米間,大多無法以光學顯微鏡觀察,而需使用電子顯微鏡。巴爾的摩病毒分類系統將病毒基於遺傳物質種類和複製機制分為七種。
許多病毒可感染人類而造成疾病,包括感冒、流感、水痘、愛滋病與SARS等疾病皆是病毒感染所致,不同的病毒的致病機制各異。疫苗接種與抗病毒藥物可以預防、治療部分病毒的感染。病毒的具體起源過程仍未知,目前對此有許多假說,分別認為最早的病毒可能來自退化的小型細胞、從生物基因組中跳脫的DNA或RNA元件、或在細胞生命起源以前就已經出現。
精選病毒
人類冠狀病毒229E(HCoV-229E)是甲型冠狀病毒屬的一種病毒,於1966年被發現,是已知七種能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中第一個被發現者。229E病毒與同屬的人類冠狀病毒NL63以及乙型冠狀病毒屬的人類冠狀病毒OC43和人類冠狀病毒HKU1同為能感染人類上呼吸道、造成普通感冒的四種冠狀病毒。此病毒以丙氨酸氨肽酶(AP-N)為受體感染人類細胞。蝙蝠、羊駝與單峰駱駝體內均有發現與此病毒高度相似的病毒。
病毒感染
猫传染性腹膜炎(FIP),简称传腹,是一种发生于猫的致命异常免疫反应,由猫携带的猫冠状病毒发生变异而引起。FIP目前仍为绝症,发病后死亡时间不定,但极少活过一年时间。
虽然该病名称为“腹膜炎”,但FIP实际上是一种多系统性炎症,并非所有的患猫都一定会表现出腹膜炎的症状。患猫的症状表现通常分为两类,分别为湿性FIP和干性FIP,其中湿性FIP占全部病例的70%左右,表现为腹腔胸腔出现积液,异常鼓胀;干性FIP患猫症状不一,取决于病毒侵害的器官种类。
作为一种首次记载于1963年的疾病,FIP的预防、治疗等应对措施皆尚在研究中。作为患FIP的先决条件,猫冠状病毒的感染非常常见,惟其变异为腹膜炎病毒的条件尚不明确,因而难以预防;统计结果显示,FIP患猫中高达70%为纯种猫,这很可能与纯种猫较弱的免疫力有关。FIP少有直接的确诊手段,一般需要根据患猫的临床症状、生化指标和既往历史等因素来进行推断,加之有一些其他猫的疾病与FIP症状类似,造成FIP有一定的误诊率。而一旦确诊,患猫只能接受以缓解痛苦为主要目的的治疗。
疫情
2009年甲型H1N1流感是一次由流感病毒新型变体甲型H1N1流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行病疫情。最早的已知病例是2009年3月9日墨西哥韋拉克魯斯市格羅利亞的五歲小孩,4月中於美國亦有病患確診,疫情開始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德克薩斯州多处快速爆發,其後向墨西哥與美國以外的國家输出案例,疫情不斷蔓延。经估计,持续了一年多的疫情导致全球214个国家约7亿到14亿人感染,约150,000到575,000人死亡。其中有明确统计的死亡病例约1.85万人,但世界卫生组织称实际死亡人数「毫无疑问更高」。2013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流感季中,全世界每5人中就有1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但死亡率可能不到0.02%。2009年5月底,該流感在墨西哥死亡率達2%,但在墨西哥以外死亡率僅0.1%。另据美国CDC估计,截至2010年3月中旬,这场疫情导致5900万美国人染病,26万5千人住院,1万2千人死亡。
由於未能為所有個案作檢測,所以世界衛生組織把所有病例統稱為疑似流感疾病。而這些病例都有嚴重的疑似流感病徵,甚至肺炎病徵,譬如墨西哥的病例更導致死亡。這個新變種甲型流感病毒為人類流感病毒、豬流感及禽流感重組而成的毒株。4月底,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對於新變種,疑似人傳人的風險及在墨西哥的高致命性都表示十分關注。4月25日,世衛總幹事陳馮富珍宣布把這次疫情定位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2010年8月10日,世界卫生组织在其紧急咨询委员会15名独立科学家发出建议后,宣布H1N1甲型流感大流行已经结束。
精選圖片
語錄
推薦條目
病毒種類:冠狀病毒 • 輪狀病毒 • 鼠冠狀病毒 • 人類冠狀病毒229E • 人類冠狀病毒NL63 • 果子貍SARS冠狀病毒 • B病毒
病毒疾病:流行性感冒 • 埃博拉出血热 • 登革熱 • 天花 • 脑膜炎 • 猫传染性腹膜炎
疫情與流行病學:中国大陆艾滋病情况 • 2019冠狀病毒病朝鮮疫情
大眾文化:与时间赛跑:在艾滋病肆虐的非洲寻找希望
人物:安尼魯·康特
相關新聞
2月26日:進行中的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已在全世界造成超過1億1000萬人染病,其中超過250萬人死亡。WHO
2月18日:俄羅斯阿斯特拉罕州有七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H5N8亞型(均無症狀),此為首次發現H5N8感染人類的報導,過去認為此病毒株僅感染禽鳥,去年便造成大量雞隻遭到撲殺。WHO
2月14日:幾內亞東南部的城鎮古埃凱爆發新的伊波拉病毒疫情,共有7人確診。 WHO
2月7日:剛果民主共和國北基伍省再度爆發伊波拉病毒疫情,有1人確診感染。 WHO
2月4日:肯亞的裂谷熱疫情自去年11月爆發以來已造成32人感染,其中11人死亡。 WHO
11月21日:治療2019冠狀病毒病的複合型單株抗體REGN-COV2 抗體組合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紧急使用授权,用於12歲以上的輕度至中度患者,本月稍早FDA已授予另一種單株抗體Bamlanivimab緊急使用授權。 FDA 1, 2
11月18日:剛果民主共和國赤道省的伊波拉病毒疫情正式宣告結束,此疫情於去年6月爆發,共造成130人感染,其中55人死亡。 UN
你知道嗎?
傳記
拉尔夫·S·巴里克(Ralph Steven Baric,1954年-)是一位美國病毒學家,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院流行病學系小威廉·R·凱南特聘教授,專攻領域為冠狀病毒。1990年代巴里克即發表論文,表示冠狀病毒的重組率與突變率很高,有可能跨越物種障礙感染人類,造成疫情爆發。2002年他開發出了鼠肝炎病毒(MHV)的反向遺傳系統,組裝MHV的cDNA。巴里克與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的石正麗合作,製作含有SHC014病毒刺突蛋白、且已適應小鼠體內環境的SARS-CoV重組病毒(SHC014-MA15),發現此病毒可感染人類細胞與小鼠,顯示自然界許多蝙蝠SARSr-CoV可能具有感染人類的潛力。此研究於2015年發表,被部分科學家認為風險過大。2020年,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爆發後,巴里克的實驗室是美國首批獲得樣本進行研究的團隊之一。
防治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是预防麻疹、腮腺炎、风疹(德國麻疹)的疫苗,由三種疾病病毒的活性減毒性病毒混合而成,是以注射的方式施打疫苗。麻腮风三联疫苗最早是由莫里斯·希勒曼在默克藥廠時所研發。
最早特許的麻疹疫苗是在1963年問世,在1968年出現了改良版的疫苗。腮腺炎疫苗及風疹疫苗分別是在1967年及1969年發明的。1971年時這三種疫苗合併為三联疫苗,也就是麻腮风三联疫苗。麻腮风三联疫苗在1971年獲得美國的許可使用,在1989年開始引入第二劑的施打。自從1970年代出現的最原始版本起,麻腮风三联疫苗開始在世界各地廣為使用,已在超過六十個國家使用,數量超過五億劑。
麻腮风三联疫苗一般是給兒童施打的疫苗,第一劑一般是在一歲時施打,在入學前(大約四到五歲)會再施打第二劑。第二劑是為了小部份(約2至5%)施打第一劑後對麻疹還無法完全免疫的人施打,使其建立免疫力,不過施打疫苗的時程會隨各國而不同。
分類
主題
任務
- 發表您對這個主題頁面的看法
- 加入病毒專題
- 在病毒相關條目的討論頁加上{{WikiProject Viruses}}
- 創立目前仍缺乏的病毒條目
- 擴充現有的病毒小作品與初級條目,增添內容、圖片與參考來源
- 擴充現有的病毒條目,將其提升至優良條目或典範條目等級
- 推薦可展示於本頁的條目、圖片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