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酥雞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6年9月21日) |
起源地 | 中華民國(臺灣) |
---|---|
上菜溫度 | 熱 |
主要成分 | 雞肉和調味品 |
鹹酥雞 | |
---|---|
台灣語言寫法及拼音 | |
漢字 | 鹹酥雞 |
注音 | ㄒㄧㄢˊ ㄙㄨ ㄐㄧ |
威妥瑪拼音 | hsien2 su1 chi1 |
台語白話字 | kiâm-so͘-ke |
台語羅馬字 | kiâm-soo-ke |
鹹酥雞,或稱鹽酥雞,是常見的臺灣小食之一,為台灣最常見的炸雞塊,特點是會加入九層塔一起油炸,帶有特殊的香氣。
鹽酥雞原本是雞肉切成小塊,先以醬料醃漬入味,再裹上油炸粉(糖粉、麵粉、調味料等的混合物)或調味過後的麵粉漿,再油炸的料理,因後來材料的增加,現在鹽酥雞往往是一個各種炸物綜合性的全稱,常見的有椰菜花、杏鮑菇、雞皮、四季豆、銀絲卷等。
歷史
[編輯]鹹酥雞主要成分是雞肉,在台灣各地都有號稱是發源的老店,表示這種以雞肉塊沾粉油炸的小食其實是多方源起的概念,有些人會稱鹹酥雞發明者是1975年臺北市西門町的「台灣第一家塩酥雞」[1],但事實上那只是一間調味粉批發商的名稱而已,以時間點來看更早創業的鹽酥雞攤位大有人在。[2]
食材種類
[編輯]鹹酥雞在臺灣夜市或市集當中隨處可見,鹹酥雞攤位中除了油炸小塊帶骨或去骨的雞肉外,通常也一併賣各種油炸食物,如各種時令蔬菜,雞鴨魚肉以及豬血糕、花枝丸等特色小食,並配上九層塔、蒜頭或是獨家的醬料,有的攤位會兼賣香雞扒。
作法
[編輯]鹽酥雞是高溫油炸類食品,由食客們點好要吃的食材後交給老闆之後,老闆會將較大塊的食材切成小塊,並將所選食材下鍋油炸,有許多鹽酥雞攤位在炸好起鍋之前,會加放九層塔下鍋爆香,起鍋瀝乾油後灑上胡椒鹽,也可視需要灑上辣椒粉再拌勻裝入紙袋,也有的攤位會拌上大蒜末(泥)蔥花、生洋蔥、酸菜等,也有部分店家是將炸好的食材刷上一層醬料,口感濕潤。鹹酥雞的氣味濃郁、口感酥脆,因此使許多饕客趨之若鶩,是少數不在夜市也能存活的小食種類之一。1992年美國連鎖快餐肯德基推出類似的產品爆谷雞粒。
心血管疾病
[編輯]鹽酥雞富含油脂熱量高,且因多數小販為節省成本,常常將經高溫料理後的油重覆使用[3],故長期吃鹹酥雞不利於健康,容易引發動脈硬化、冠心病、高血壓或肥胖症進而導致使身體嚴重病變,應多小心注意防範。利用回鍋油炸出來的雞肉較香,這也是商家愛用回鍋油的原因。顧客購買鹹酥雞時,儘量選擇較有口碑的店家,因為油是相當龐大的固定成本,許多商家不捨得換油。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鹽酥雞之父西門町起家 免費加盟限用「台灣第一家」調味粉. 三立新聞網. 2015-04-29 [2019-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16) (中文(繁體)).
- ^ 搜fun無名, Anonymous. 台灣人和老外都一吃就欲罷不能的鹹酥雞到底是從何而來的呢?!?. SOFUN聖地亞哥華人網 | 聖地牙哥傳媒,最新生活資訊訊息. 2016-01-02 [2020-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4) (美國英語).
- ^ 此類油通稱「回鍋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