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德國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其他語言)
格言:Einigkeit und Recht und Freiheit德語
「統一、正義和自由」
國歌:德意志之歌[註 1]
«Das Deutschlandlied»
德國的位置(深綠色) – 歐洲(綠色及深灰色) – 歐盟(綠色)  —  [圖例放大]
德國的位置(深綠色

– 歐洲綠色及深灰色
– 歐盟綠色)  —  [圖例放大]

首都
暨最大城市
柏林[a]
官方語言德語[註 2]
政府聯邦制
議會制
共和立憲制
• 總統
法蘭-禾特·施泰因邁爾
• 總理
奧拉夫·朔爾茨
• 聯邦議院議長
貝貝爾·巴斯英語Bärbel Bas
• 聯邦參議院議長
曼努埃拉·施韋西希英語Manuela Schwesig
• 憲法法院院長
斯特凡·哈巴特德語Stephan Harbarth
立法機構
聯邦參議院
聯邦議院
現役軍人183,885人
30,050人(預備役)(2021年)
歷史
843年—962年
962年—1806年
1806年—1813年
1815年—1866年
1867年—1871年
1871年—1918年
1918年—1933年
1933年—1945年
1949年5月23日
1949年10月7日
1990年10月3日
面積
• 總計
357,386平方公里(第63名
• 水域率
2.416%
人口
• 2022年估計
83,695,430[參 3]第19名
• 密度
227/平方公里(第58名
GDPPPP2023年估計
• 總計
5.545萬億美元[參 4]第5名
• 人均
66,132美元[參 4]第17名
GDP(國際匯率)2023年估計
• 總計
4.308萬億美元[參 4]第3名
• 人均
51,383美元[參 4]第19名
堅尼系數0.307[參 5](2014年)
人類發展指數 0.939[參 6](2018年)
極高極高 · 第4名
貨幣歐元EUR
時區UTC+1歐洲中部時間
UTC+2歐洲中部夏令時間
行駛方位靠右
電話區號+49英語Telephone numbers in Germany
ISO 3166碼DE
互聯網頂級域.de
歐盟亦使用.eu
  1. ^ 柏林為法定首都及聯邦政府所在地,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前臨時首都波恩亦有「聯邦城市」(Bundesstadt)之稱,並為六個政府部門的主要辦公處;所有政府部門在兩個城市均設有辦公處。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語: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通稱德國Deutschland),是位於西歐議會民主制聯邦共和國,由16個組成,首都最大城市柏林。國土面積35.7萬平方公里,南北距離876公里,東西相距640公里,從北部的北海波羅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爾卑斯山[參 7]氣候溫和,季節分明。德國人口約8,322萬,為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是世界上人口第三多的發達國家,僅次於美國、日本。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僅次於美國[參 8]德語是歐盟境內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美術音樂哲學電影等,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而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上百處。

在5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中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德國北部地區。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時,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參 9]。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萊茵邦聯德意志邦聯先後建立。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之下,1871年,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作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其國家元首為聯邦總統,政府首腦則為聯邦總理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亦是發達國家當中較為先進的,其國內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三,以購買力平價計居世界第五。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德國為發達國家,生活水準居世界前列

德國是再生能源大國,綠化率極高,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也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高等教育方面,提供免費大學教育[參 10],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完善,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德國為1993年歐洲聯盟創始成員國之一,為神根區一部分,並於1999年推動歐元區的建立。德國亦為聯合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八國集團20國集團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軍事開支總額居世界第九。

國名

[編輯]

德意志最初是單指脫離加洛林王朝獨立,並於10世紀初建立德意志王國的四個日耳曼民族士瓦本人巴伐利亞人撒克遜人法蘭克尼亞人,源自一本約1080年寫成、關於科隆總主教阿諾二世英語Anno II的德語傳記作品阿諾之歌英語Annolied

中文「德意志」一詞是德語Deutsch的音譯,而越南也參照中文「德意志」,稱德國為「德(越南語Đức)」。 [參 11]日韓對德國的稱呼漢字寫法則都是「獨逸(独逸,Doitsu)」,日文寫作「ドイツ独逸,Doitsu)」,韓文寫作「독일独逸,Dogil)」,而北韓的文化語則依照德文音譯成「도이췰란드」。而日耳曼一詞是來自於拉丁語日耳曼尼亞尤利烏斯·凱撒以日耳曼尼亞稱呼萊茵河東岸的各個部落[書 1][書 2],日耳曼尼亞紀載於西元100年的《日耳曼尼亞志》,後來英語單詞的德國(Germany)由此演變而來。而德語中的德國(Deutschland,德意志人的土地,起初為diutisciu land)來自deutsch,由古高地德語diutisc(大眾的,指屬於diotdiota人的[書 3])一詞而來,該詞最初用以區別源自拉丁語羅曼語族地方話。 diutisc一詞依序來自原始日耳曼語þiudiskaz(大眾的),þiudiskaz又來自於þeudō,þeudō又承繼自原始印歐語的tewtéh(人)。 [書 4]

德國的名詞變遷為Theodiscus(8世紀開始,意指加洛林王朝領土內的日耳曼民族)和Teutonicus(10世紀開始德意志王國成立後的德意志名稱,又可稱「條頓」)演變成Teutsch(16世紀開始的德意志名稱),最後變成Deutsch(19世紀開始至今的德國名稱)。

歐洲人對德國的稱謂甚多,詞源分別代表過去不同的日耳曼部落,如法語西班牙語的「阿利曼」(Allemagne)、「阿拉曼尼亞」(Alemania)源自阿勒曼尼部(Alemanni);芬蘭語愛沙尼亞語中的「薩沙」(Saksa)、「薩沙瑪」(Saksamaa)源自撒克遜部(Saxons);匈牙利語中的「涅米多薩」(Németország)則源自涅米特部(Nemetes)。

歷史

[編輯]
內布拉星象盤,約前1600年

毛厄原人英語Mauer 1下頜骨化石的發掘表明至少600,000年前在德國即有古人類活動[參 12]。自舍寧根的煤礦中亦出土三支380,000年前的標槍,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完整狩獵武器[參 13]。在尼安德河谷發現史上第一枚非現代人類化石,這一物種被稱為尼安德特人尼安德特-1英語Neanderthal 1化石具有近40,000年的歷史。烏爾姆附近士瓦本侏羅山洞穴中亦有同一時期的現代人類生存跡象,包括42,000年前的鳥骨和猛獁象牙笛,為至今出土的最早樂器[參 14];40,000年前大冰期的獅子人為世界已知無爭議的最古老雕塑品[參 15];距今35,000年前的霍勒費爾斯維納斯英語Venus of Hohle Fels則為無爭議的最古老人類雕塑[參 16]內布拉星象盤薩克森-安哈爾特內布拉附近出土,為一歐洲青銅時代銅製文物,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項目名錄[參 17]

日耳曼部落及法蘭克王國

[編輯]
歐洲民族遷徙(100–500年)

日耳曼部落最早可追溯至北歐銅器時代德語Nordische Bronzezeit(西元前17至前5世紀)或者最晚是前羅馬鐵器時代英語Pre-Roman Iron Age(西元前5~4世紀至西元前1世紀)。西元前1世紀,部落開始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部和德國北部逐漸向南、向東和向西擴散,與伊朗人波羅的人凱爾特人高盧部落以及東歐斯拉夫人發生接觸[書 5]。在奧古斯都的統治時代,羅馬帝國軍隊開始入侵日耳曼地區,該地區約為萊茵河烏拉山脈之間,西元9年時,謝魯斯克德語Cherusker部落主阿爾米尼烏斯擊敗瓦盧斯領導的三個羅馬軍團,使奧古斯都放棄將羅馬帝國邊界擴張至易北河的意圖[書 6]塔西佗於西元100年完成日耳曼尼亞志時,日耳曼部落已在萊因河、多瑙河沿岸定居,佔據現今德國的大部分地區,而奧地利、巴伐利亞南部及萊茵蘭西部則為羅馬帝國所管轄[書 7]

3世紀時出現許多較大的西日耳曼部落,包括阿拉曼人法蘭克人夏登人德語Chatten撒克遜人菲士蘭人斯卡姆布里人英語Sicambri圖靈吉人德語Thüringer等。日耳曼人約於西元260年進入羅馬帝國控制地區[書 8]匈人於375年西移至羅馬帝國統治地區後,羅馬帝國勢力自395年起衰弱,日耳曼部落因而得以進一步向西南方遷移[書 9],同時,今日德國境內出現較大的部落取代或吸收先前的小型部落。日耳曼地區大片土地(即墨洛溫王朝時所稱的奧斯特拉西亞紐斯特利亞阿基坦一帶)為法蘭克人所佔領,建立起法蘭克王國,並向東征服薩克森巴伐利亞;今德國東部地區則由西斯拉夫民族(包括索布人維萊蒂人英語Veleti奧博特人)定居[書 7]

東法蘭克王國與神聖羅馬帝國

[編輯]

查理大帝[註 3]於800年聖誕節於羅馬接受教宗利奧三世加冕,並建立卡洛林帝國,後於843年根據凡爾登條約分裂[書 11],分裂後出現的東法蘭克王國為神聖羅馬帝國的雛型[書 12],領土西至萊茵河,東至易北河,北至北海,南至阿爾卑斯山[書 11]

奧托王朝(919年-1024年[註 4])統治期間,由各公國推舉間推舉共主,王位雖非世襲,但仍多為父死子繼的情形,而形成王室家族[書 13]。德意志國王奧托一世於962年經加冕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參 18]。在薩利安王朝(1024年-1125年[書 13])統治期間,意大利北部及勃艮第併入神聖羅馬帝國,但由於敘任權鬥爭,皇帝權力遭到削弱[書 14]

馬丁·路德(1483–1546)在維滕貝格發佈《論綱》,掀起了宗教改革的大幕

12世紀霍亨斯陶芬王朝(1138年-1254年)統治期間,德意志諸侯的影響力向南方和東方擴張至斯拉夫人定居地區;他們鼓勵德意志人向這些區域移居,稱東向移民運動。多數由北部德意志城鎮組成的漢薩同盟由於貿易的擴張而繁榮[書 15]。南部的大拉芬斯堡貿易組織(Große Ravensburger Handelsgesellschaft)起到類似的作用。1356年查理四世頒佈金璽詔書,確立帝國的基礎政治結構,規定七個最具勢力的公國統治者或大主教為選帝侯[書 16],通過多數制選舉皇帝[書 17]

14世紀上半葉,德意志人口大幅減少。1315年發生大饑荒黑死病則於1348年至1350年流行[參 19]。即便如此,德意志的藝術家、工程師和科學家仍在這一時期發展一系列的技術,與同一時期在意大利諸城邦使用的科技類似。德意志諸國的藝術和文化中心培養老漢斯·霍爾拜因英語Hans Holbein the Elder、其子小漢斯·霍爾拜因以及阿爾布雷希特·丟勒約翰尼斯·古騰堡活字印刷術引入歐洲,為日後知識的大眾化創造條件[參 20]

1648年的神聖羅馬帝國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簽訂宣告三十年戰爭的結束,也宣告哈布斯堡王室統一德意志的嘗試失敗。反復的兵連禍結對德意志地區造成了巨大的破壞,致使總人口減少30%以上

1517年,維滕貝格教士馬丁·路德撰寫九十五條論綱,挑戰天主教會(羅馬公教會)並引發宗教改革[書 18][參 21]。1555年的《奧古斯堡和約》宣告路德宗為可接受的天主教替代信仰,但還規定諸侯的信仰應為其子民的信仰,這一原則稱「教隨君定」(Cuius regio, eius religio)。和約未涉及其他信仰,由此歸正宗仍為異端,而其原則亦未涉及神權領袖改信的狀況(如1583年科隆選侯國的情形)。自科隆戰爭三十年戰爭(1618–1648)的一系列宗教戰事對德意志地區造成嚴重的破壞[書 19],其中後者導致諸邦國總人口減少近百分之三十,而在一些地區人口減少高達百分之八十[書 20]。《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簽訂終結德意志諸國的宗教戰事[書 21]。1648年後,德意志諸侯可選擇天主教、路德宗及歸正宗為其國教[參 22]

18世紀,神聖羅馬帝國由近1,800個領地所組成[書 22]。由帝國改革(1450–1555年)推動的法律體系建立帝國政治體,並在其神權、世俗及世襲邦國中確定一定程度的地方自治權,由帝國議會代表。哈布斯堡王朝自1438年起保有帝國皇權。1740年查理六世過世;其生前無嗣,由此說服各選帝侯接受《國事遺詔》以確保王朝統治。這一問題通過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最終得到解決:《阿亨和約》規定瑪麗亞·特蕾西亞丈夫將繼承神聖羅馬帝國皇位,而特蕾西亞將以皇后之名統治帝國。自1740年起,奧地利哈布斯堡君主國普魯士王國的二元之爭主導德意志地區的局勢。法國大革命戰爭帝國議會最終會議之後,多數世俗的帝國自由城市均為各王朝吞併,而神權領土則被世俗化併吞並。1806年帝國終結,多數德意志邦國(尤其是萊茵河畔諸國)為法國所統治。在拿破崙戰爭期間,法國、俄羅斯、普魯士及哈布斯堡對德意志地區的霸權展開爭奪。

德意志邦聯及德意志帝國

[編輯]

拿破崙一世失敗後,歐洲各國於1814年召開維也納會議,並建立由39個主權邦[註 5]組成的鬆散聯盟-德意志邦聯。對歐洲協調政治的不滿在一定程度上促成自由主義運動,但隨後遭奧地利政治家克萊門斯·梅特涅所鎮壓。於1834年成立的德意志關稅同盟則促成日耳曼邦國的經濟整合[參 23]。受法國大革命影響,民族主義及自由主義廣泛傳播,建立中央集權民族國家的觀點在德意志人,尤其是年輕知識分子中日漸流行[書 24]。受1848年歐洲革命法國建立共和國影響,德意志知識份子和平民也發動革命國民議會決議由普魯士王腓特烈·威廉四世擔任德意志帝國皇帝,但威廉四世認為其權力將受限而拒絕,使革命運動暫時遭遇挫敗[參 24]

1871年,德意志帝國於凡爾賽宮鏡廳宣告成立俾斯麥為中間著白色制服者

威廉四世的繼任者——威廉一世,與以自由派為主的議會漸生衝突,就軍事預算有相當歧異,於1862年任命奧托·馮·俾斯麥為普魯士首相,主導普魯士改革及建軍政策[書 25]。普魯士於1864年普丹戰爭及1866年普奧戰爭獲得勝利後,並成立北德意志邦聯,排除過去曾主導日耳曼地區事務的奧地利勢力[註 6]。俾斯麥欲將巴伐利亞、巴登、符騰堡及達姆城等地併入北德意志邦聯,與法國衝突漸增[書 27],遂於1870年爆發普法戰爭,德國取勝,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加冕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國宣佈成立,統合奧地利以外的日耳曼國家,即採「小德意志」路線。普魯士約佔帝國三分之二的土地及人口,主導帝國事務,德意志帝國由霍亨索倫王朝統治,首都柏林[參 24]

德意志帝國(1871–1918),主要勢力分為北方的普魯士王國(藍色)和南德四州

德意志統一後,作為威廉一世治下德國總理的俾斯麥在外交上試圖鞏固德國的大國地位,與外國結盟,孤立法國,避免戰爭[書 28]。但在威廉二世治下,德國同其他歐洲列強一樣逐漸朝帝國主義方向發展,同周邊國家時有衝突。先前的同盟關係多數終止,由此德國同奧匈帝國結盟,保證一定程度中立並獲得軍事支持。1882年的三國同盟將意大利攬入,這也反映德、奧、意三國對法國、俄國的擔憂。同時,英國、法國、俄國亦各自結盟,以防奧地利對巴爾幹半島(俄羅斯利益)、德國對法國的干預[書 29]

1884年的柏林會議中,德國對東非西南非多哥喀麥隆等殖民地提出宣稱[書 30]。此後德國進一步擴張,將新畿內亞、密克羅尼西亞薩摩亞納入其殖民地範圍。德國殖民政府在西南非(今納米比亞)對當地的赫雷羅人和納馬人展開滅絕行動,以報復其反抗運動,日後被稱為「二十世紀首次種族滅絕」。近十萬人(80%的赫雷羅人和50%的納馬人英語Nama people)死於集中營內,多數死於疾病、虐待、積勞、脫水和饑荒[參 25][參 26]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王儲遇刺,奧地利藉此對塞爾維亞開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在四年的戰事中,德意志帝國損失嚴重,超過200萬名軍人死亡[參 27]。1918年11月11日停戰協定簽署,德軍士兵返回國內。同年11月德國革命爆發,威廉二世及各州國統治者被迫遜位。1919年6月28日新政府簽署《凡爾賽條約》。作為同盟國成員,德國接受其為協約國所敗。德國民眾認為條約不公且使德國蒙羞,史學家日後稱這一態度最終導致阿道夫·希特拉的崛起[書 31]

威瑪共和國

[編輯]

1918年11月德國革命初期,德國宣佈改行共和制。1919年8月11日,總統弗里德里希·艾伯特簽署《威瑪憲法[書 32]。在此後的權力鬥爭中,左翼激進共產主義者在巴伐利亞奪權,而德國其他地區的保守派則試圖通過卡普政變推翻共和國。後者一定程度上得到國家防衛軍、保守主義、民族主義、保皇主義的支持。此後的德國經歷工業中心的血腥街道戰、比利時和法國軍隊對魯爾區的佔領、1922年至1923年的惡性通貨膨脹債務重組計劃及1924年新貨幣的引入。此後黃金二十年代到來,德國進入一段文化及藝術的自由繁榮期。即便如此,對《凡爾賽條約》的恨意仍舊存在,刀刺在背傳說廣泛流傳,為此後二十年的反猶潮提供基礎[參 28]。經濟仍然持續動盪,史學家僅稱1924年至1929年間為「局部穩定期」。1929年大蕭條對德國造成衝擊。1930年聯邦選舉後,總統保羅·馮·興登堡授權海因里希·布呂寧領導的政府不經議會批准採取舉措。布呂寧政府採取財政緊縮和通貨緊縮政策,導致大幅度的失業;1932年失業率高達30%。

阿道夫·希特拉,1933至1945年德國元首兼總理

1932年特別聯邦選舉納粹黨獲勝。在一系列失敗內閣後,1933年興登堡任命阿道夫·希特拉為德國總理[書 33]

納粹德國

[編輯]

國會縱火案後,《國會縱火法令》取消民眾的基本權利。在數周之內首個納粹集中營達浩開始運作[參 29][參 30]。《1933年授權法》授予希特拉無限立法權,由此其政府建立起中央集權的極權主義國家,通過全民投票退出國際聯盟英語German referendum, 1933,並開始重新武裝化[參 31]

通過赤字財政政策,由政府支持的經濟復興計劃開始實施,主要着重於公共工程領域。1934年的公共工程項目中,170萬德國民眾投入工作,由此獲得收入和社會福利[參 32]。最為著名的工程項目為全國高速公路[參 33]。其他重要建設項目包括水力發電項目魯爾大壩英語Rur Dam、供水項目如齊利爾河大壩英語Zillierbach Dam及交通樞紐如茲維考火車站英語Zwickau Hauptbahnhof[參 34]。此後五年內,失業率大幅度下跌,時均和周均薪酬上升[參 35]

1935年,當局宣佈不再履行《凡爾賽條約》,並頒佈紐倫堡法案,針對猶太人及其他少數族群。德國亦於1935年收回薩爾[書 34],於1938年吞併奧地利,並於1939年初佔領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8月,希特拉政府同蘇聯簽署《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劃分雙方在東歐的勢力範圍。條約簽署後,1939年9月1日德國對波蘭展開入侵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此展開[參 36][參 37]。作為回應,英、法亦對德國宣戰[參 38]。1940年春,德國攻克丹麥及挪威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並在德軍近乎佔領法國全境後迫使其簽訂停戰協定。同年,英國抵禦德國的空中攻勢。1941年,德國入侵南斯拉夫希臘蘇聯。至1942年,德國及其他軸心國佔領歐洲和北非大部分地區,但1943年史太林格勒戰役蘇聯獲勝,盟軍奪回北非入侵意大利,德國連續遭遇失敗[參 36]。1944年6月,西方盟軍在法國登陸,法國復國,並且加入反擊德國的行動。蘇聯向東歐推進;年末,西方盟軍已進入德國境內,德軍最後一次反攻未果。在希特拉於柏林戰役自殺身亡後,1945年5月8日,美、英、法、蘇攻入柏林德國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終結[參 39]

在日後稱猶太人大屠殺中,納粹對少數族裔進行迫害,並通過集中營滅絕營對其所稱劣等種族進行種族滅絕。超過1,000萬平民被系統性殺害,包括600萬猶太人、220,000至1,500,000羅姆人、275,000身心障礙者、數千耶和華見證人、數千同性戀者及成千上萬政治和宗教異見者[參 40]。在佔領區內的政策導致270萬波蘭人死亡[參 41]、130萬烏克蘭人[參 42]、及近280萬蘇聯戰俘[參 42][參 43]。德國約有320萬至530萬士兵陣亡[參 44],近200萬平民死亡[參 45]前東部領土的損失導致近1,200萬德意志裔人被由東歐驅逐。其戰前領土損失近四分之一。戰略轟炸及地面戰事導致許多城市及文化遺產被摧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前納粹政權參與者於紐倫堡審判中接受戰爭罪審判[參 46]

東西德分裂時期

[編輯]
1947年,盟軍佔領下的德國奧德河-尼斯河線以東,法律上由波蘭及蘇聯管理,但事實上為併吞;而西部的分離地區為薩爾保護領

於德國投降後,德國領土及柏林由同盟國中的四強美、英、法、蘇分區佔領,這些地區接受650萬名來自東部領土的德意志人[參 47]。1949年5月23日,法國、英國及美國佔領區合併,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1949年10月7日,蘇聯佔領區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一般也以西德及東德稱之。東德首都設於柏林,西德將波恩設為臨時首都,以強調兩國分治僅為暫時性的現狀[參 48]

西德為議會民主制共和國,採行「社會市場經濟」。自1948年起,西德成為馬歇爾計劃的主要受援國之一,通過援助重建其工業基礎[參 49]。1949年康拉德·阿丹拿當選為首任聯邦總理,並任至1963年。在他和路德維希·艾哈德領導之下,西德自1950年代起經歷長期的經濟增長,被稱為經濟奇蹟[參 50]。1955年西德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參 51],並為1957年歐洲經濟共同體創始國[參 52]

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背景為勃蘭登堡門

東德為一東方集團國家,蘇聯通過其軍力和華沙條約組織在政治和軍事上對其進行控制。雖然其名義上為民主國家,政治權力僅由德國統一社會黨高官(政治局成員)行使,並由控制社會諸多領域的秘密機構斯塔西支持[參 53]。民主德國採行蘇聯式統治經濟,後成為經濟互助委員會成員國[參 54]。雖然東德官方對其社會政策進行大規模宣傳,並鼓吹西德入侵威脅,諸多東德公民仍然嚮往西德的政治自由及經濟繁榮[參 55]。1961年建成的柏林圍牆旨在阻止東德人逃亡西德,成為冷戰的象徵之一[參 24]。在此朗奴·列根於1987年6月12日發表《推倒這堵牆!》演說,與約翰·甘迺迪於1963年6月26日的《我是柏林人》演講相應合。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成為共產主義垮台兩德統一東德轉型的象徵[參 56]

東、西德間的緊張關係在西德總理威利·布蘭特於1970年代初期通過東方政策稍獲緩解[書 35]。1989年夏,匈牙利放棄鐵幕並開放邊界,數千名東德國民經匈牙利成功進入西德,事件也對東德造成衝擊,大型抗議活動獲得更多支持。東德當局放鬆邊境限制,使東德居民能自由前往西德旅遊,以維持東德的國家地位,而實際上此舉加速了轉向改革的進程。1990年9月12日,四個佔領國簽署《最終解決德國問題條約》,放棄其在投降書中獲得的權力,德國重獲完整主權。由此1990年10月3日兩德統一前東德五個邦重新建立並加入德國[參 24]

兩德統一與歐盟

[編輯]
兩德統一於1990年10月3日實現[參 57]。自1999年起,柏林國會大廈德國聯邦議院會址

兩德統一以來的德國被認為是西德的擴大延續而非改朝換代,由此其獲得西德在所有國際組織中的成員資格[參 58]。根據1994年《柏林-波恩法案》,柏林重新成為統一德國首都,而波恩則獲得「聯邦城市」(Bundesstadt)這一獨有地位,保有一些聯邦機關[參 59]。政府遷移於1999年全部完成[參 60]1998年選舉英語German federal election, 1998德國社會民主黨政治家格哈特·施羅德當選首位紅綠聯盟德國總理,與聯盟90/綠黨共同組建政府。

東德經濟的現代化及集合為一長期過程,計劃至少持續至2019年,每年由西部向東部轉移金額近800億歐元[參 61]

德國為歐洲聯盟創始國之一(1993年),引入歐元(2002年),並簽署《里斯本條約》(2007年;如圖)

自統一後,德國在歐洲聯盟中日漸扮演重要角色。1992年德國與其歐洲夥伴共同簽署《馬斯特里赫特條約》,1999年建立歐元區,2007年簽署《里斯本條約[參 62]。德國派出維和部隊以穩定巴爾幹地區局勢,並在塔利班政權被推翻後,以北約成員身份派出軍隊維護阿富汗安全局勢[參 63]。由於國內法律規定德國只能部署軍隊進行國防行動,這些舉措產生一定的爭議[參 64]

2005年選舉後,基督教民主聯盟領袖安格拉·默克爾成為首位女性德國總理[參 24]。2009年德國政府批准一項總額達500億歐元的經濟刺激計劃以保護其產業免受經濟危機衝擊[參 65]

2009年,默克爾領導下英語Second Merkel cabinet自由-保守聯盟當政。2013年,第三屆默克爾內閣英語Third Merkel cabinet組建大聯合政府。21世紀的德國主要政治目標包括推進歐洲統合、向可持續能源進行轉移(Energiewende)、平衡預算、提升生育率及高科技主導的德國經濟未來轉型(「工業4.0」)[參 66]

2015年德國受到歐洲移民危機的影響,其為多數進入歐盟移民的最終目的地。其接受超過一百萬難民,並通過配額機制將移民根據稅收及人口密度分配至各邦[參 67]

2021年德國聯邦議院選舉社民黨取得多數席次。同年12月8日,社民黨政治家奧拉夫·朔爾茨於宣誓就任德國總理,並與綠黨自由民主黨共組中間偏左紅綠燈聯合政府英語Traffic light coalition[參 68][參 69]

2022年2月13日,法蘭-禾特·施泰因邁爾再次當選德國聯邦總統,成為首位連任的社民黨總統[參 70]

地理

[編輯]
德國地形圖

在地區分類上德國屬於西歐中歐,北與丹麥相連,東面與波蘭捷克接壤,東南臨奧地利,西南偏南為瑞士,西同法國盧森堡比利時相界,西北毗荷蘭。其領土大部分位於北緯47至55度,東經5至16度間。德國北瀕北海,東北偏北臨波羅的海,於奧地利及瑞士邊界同中歐第三大湖波登湖相鄰[參 71]。德國國土面積為357,021平方公里(137,847平方英里),包括349,223平方公里(134,836平方英里)陸地及7,798平方公里(3,011平方英里)水域,為歐洲面積第7大國家及世界面積第62大國家[參 72]

德國地勢總體南高北低,高度由位於南部的阿爾卑斯山向位於西北的北海海岸及東北的波羅的海[註 7]海岸遞減[書 36]。其最高點為楚格峰(阿爾卑斯山),海拔2,962米(9,718英尺),最低點為威爾斯特馬斯克英語Wilstermarsch(北德低地),海拔為海平面以下3.54米(11.6英尺)。萊茵河多瑙河易北河等大河穿流而過德國中部的森林高地及北部低地。阿爾卑斯山地區的冰川正逐漸經歷消退。德國重要自然資源包括鐵礦、煤礦、草木灰、木材、褐煤、銅、天然氣、鹽、鎳、耕地及水[參 72]

氣候

[編輯]

德國大多數地區受西風帶影響,屬溫帶海洋性氣候[書 37]。此地區氣候因墨西哥灣暖流向北延伸的北大西洋漂流而較為溫和,而該暖流較溫暖的海水影響北海周邊區域。

德國年均降水量為789毫米(31英寸),無穩定的乾燥期。冬季溫和,夏季溫暖,氣溫可超30 °C(86 °F[參 73]

德國東部偏向大陸性氣候,冬季寒冷,夏季溫暖,較常出現長時間的乾燥。德國中部及南部地區為海洋性氣候及大陸性氣候的過渡帶,最南部的阿爾卑斯山區氣溫較低,德國中部的高地屬山地氣候,氣溫較低且降雨較多[參 73]

夏季羅蕾萊附近的萊茵河谷;秋季的敘爾特島海岸;春季呂訥堡石楠草原景象;冬季楚格峰峰頂。

生態

[編輯]
金雕為保育類猛禽,為德國國家紋章動物

德國國土可分為兩個生態區域,分別為歐洲-地中海山地混和林英語European-Mediterranean montane mixed forest東北大西洋大陸架海洋英語Northeast-Atlantic shelf marine生態系[參 74]。於2008年,德國土地利用以耕地(34%)、林地(30.1%)為主,其次為永久放牧區(13.4%)及居住區、街道(10.8%)[參 75]

動植物為中歐地區常見的物種,山毛櫸橡樹及其他落葉林構成森林的三分之一,松柏則因重新造林而增加,雲杉冷杉為高山地區主要林相,落葉松多生長於砂質土壤。另存在多種蕨類真菌苔蘚類。主要野生動物包括鹿野豬盤羊英語Mouflon野兔河狸[書 38]

德國國家公園包括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瓦登海國家公園亞斯蒙德國家公園西波美拉尼亞潟湖地區國家公園米利茨國家公園下奧得河河谷國家公園哈爾茨國家公園薩克森小瑞士國家公園、巴伐利亞森林國家公園[參 76]。德國境內共有超過400家動物園及動物公園,數量居世界之冠[參 77]柏林動物園為德國歷史最悠久的動物園,展示物種超過1,500種,為世界上展示物種最多的動物園[參 78]

城市

[編輯]

德國有諸多大型城市,共有11個官方認定的德國大都會區。其中最大的為萊茵-魯爾都會區,2008年人口達1,170萬,包括杜斯多夫北萊茵-西法倫首府)、科隆波恩多蒙特埃森杜伊斯堡波鴻[參 79]

 
德國最大城市排名
德國聯邦統計局2015年12月31日發佈
排名 名稱 人口 排名 名稱 人口
柏林
柏林
漢堡
漢堡
1 柏林 柏林 3,710,156 11 不萊梅 不萊梅 560,472 慕尼黑
慕尼黑
科隆
科隆
2 漢堡 漢堡 1,787,408 12 德累斯頓 薩克森 543,825
3 慕尼黑 巴伐利亞 1,450,381 13 漢諾威 下薩克森 532,163
4 科隆 北萊茵-西法倫 1,060,582 14 紐倫堡 巴伐利亞 509,975
5 法蘭克福 黑森 732,688 15 杜伊斯堡 北萊茵-西法倫 491,231
6 史特加 巴登-符騰堡 623,738 16 波鴻 北萊茵-西法倫 364,742
7 杜斯多夫 北萊茵-西法倫 612,178 17 烏帕塔爾 北萊茵-西法倫 350,046
8 多蒙特 北萊茵-西法倫 586,181 18 比勒菲爾德 北萊茵-西法倫 333,090
9 埃森 北萊茵-西法倫 582,624 19 波恩 北萊茵-西法倫 318,809
10 萊比錫 薩克森 557,464 20 明斯特 北萊茵-西法倫 310,039

政治

[編輯]
法蘭-禾特·施泰因邁爾
現任聯邦總統(2017年就任)
奧拉夫·朔爾茨
聯邦總理(2021年就任)

德國為採行議會制代議民主制聯邦共和國,其政治體制於1949年的《基本法》架構下運行[書 39],修改基本法通常須聯邦議院及聯邦參議院以三分之二多數通過。基本法的核心原則包括人性尊嚴、權力分立、聯邦組織架構及依循法治[參 80]

聯邦總統法蘭-禾特·施泰因邁爾,2017年3月19日就任)為國家元首,僅具象徵性,權利及責任由聯邦大會選舉產生;聯邦大會由聯邦議院全體議員及各州議會選出與聯邦議院同等數量的代表組成,其中各州代表數量依人口比例分配[書 40]聯邦議院議長德語Präsident des Deutschen Bundestages地位僅次於聯邦總統,由聯邦議院選舉產生,負責議院日常事務。總理為政府首腦及位階第三高者,由聯邦議院選任後經聯邦總統任命[參 24]

德國政治體系

聯邦總理(奧拉夫·朔爾茨,2021年12月8日就任)為政府首腦並行使行政權,其職責類似於其他採行議會民主制國家的首相。聯邦立法權則由聯邦議院聯邦參議院行使,兩院共同組成國家立法機關。聯邦議院代表由比例代表制聯立制直接選舉產生[參 72];聯邦參議院代表則由各州政府成員代表出任,代表各州利益[參 24]

自1949年起,基督教民主聯盟德國社會民主黨為主導政黨,至今總理皆由這兩黨黨員出任,但規模較小的自由民主黨(1949年至2013年在議會中擁有席位)及聯盟90/綠黨(自1983年在議會中擁有席位)亦為議院中重要力量[參 81]

德國債務-GDP比英語debt-to-GDP ratio在2010年達到最高(80.3%),在此後逐漸下降[參 82]。根據歐洲統計局數據,2015年德國政府淨債規模達到2.152萬億歐元,占其GDP的71.9%[參 83]。2015年聯邦政府預算盈餘達121億歐元(131億美元)[參 84]標準普爾穆迪惠譽等信用評級機構對德國評級為最高的AAA級,2016年展望為穩定[參 85]

法律

[編輯]
1989年聯邦憲法法院法官

德國為歐陸法系國家,其法律體系以羅馬法為基礎,具有一定日耳曼法英語Ancient Germanic law成分[書 41]聯邦憲法法院為德國最高法院,負責憲政事宜,擁有司法覆核[參 24][參 86]。德國的最高法院系統(Oberste Gerichtshöfe des Bundes)分工明確,其中聯邦最高法院為民事與刑事案件終審法院,而聯邦最高勞工法院聯邦最高社會法院聯邦最高財政法院英語Federal Finance Court of Germany聯邦最高行政法院則為其他類型案件的終審法院[書 42]

在國家層面,刑法及私法分別編著為《德國刑法典》及《德國民法典》。德國刑罰制度以矯正罪犯及保護公眾為目標[參 87]。除輕微犯罪(由單一職業法官審判)及嚴重政治犯罪外,所有案件均採用混合審判制,由公民陪審團同職業法官一同審案[參 88][參 89]行政法的許多部分由各邦自行負責。

德國現行的憲法《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最初是聯邦德國的憲法,在東、西德統一後成為德國的正式憲法;而德國基本法是少數不以「憲法」命名的國家根本大法

德國沒有死刑,基本法第102條中明文規定廢除死刑;而有證據顯示,聯邦德國的廢死,最早來自右翼政黨的提案,原先目的並非是一般罪行的兇手,而是企圖阻礙盟軍對戰犯執行死刑[參 90];但實際上廢死並無影響戰犯的處決,也被認為無法對其法院有拘束力,所以相關處決則持續到1951年。詳情可見德國死刑制度一文。

行政區劃

[編輯]

德國由16個邦組成,16個邦共同組成國家(德語Länder)整體[參 91]。各邦擁有其邦憲法[參 92],並對其內部事務有相當大的自治權限。由於各邦在領土面積及人口數量上具有差異,尤其是城邦(Stadtstaaten)與具較大領土的邦(Flächenländer)間的差異,而於巴登-符騰堡巴伐利亞黑森北萊茵-西法倫薩克森設有22個一級行政區[註 8],管理地方事務。截至2013年,德國共分為402個縣市級行政區,包括295個縣行政區及107個市行政區[參 93]

首府 面積 (km2) 人口 [參 94] 名義GDP(十億歐元,2015年)[參 95] 人均名義GDP(歐元,2015年)[參 95] 人均名義GDP(美元,2015年)[參 96]
德國 柏林 357,376 82,175,684 3025 37,100 41,200
巴登-符騰堡邦
(Baden-Württemberg)
史特加 35,752 10,569,100 461 42,800 47,500
巴伐利亞邦
(Bayern)
慕尼黑 70,549 12,519,600 550 43,100 47,900
勃蘭登堡邦
(Brandenburg)
波茲坦 29,477 2,449,500 66 26,500 29,500
黑森州
(Hessen)
威斯巴登 21,115 6,016,500 264 43,100 47,900
梅克倫堡-西波美拉尼亞州
(Mecklenburg-Vorpommern)
施威林 23,174 1,600,300 40 25,000 27,700
下薩克森邦
(Niedersachsen)
漢諾威 47,618 7,779,000 259 32,900 36,600
北萊茵-西法倫邦
(Nordrhein-Westfalen)
杜斯多夫 34,043 17,554,300 646 36,500 40,500
萊茵蘭-普法茲州
(Rheinland-Pfalz)
美茵茲 19,847 3,990,300 132 32,800 36,400
薩爾蘭邦
(Saarland)
薩爾布魯根 2,569 994,300 35 35,400 39,300
薩克森邦
(Sachsen)
德累斯頓 18,416 4,050,200 113 27,800 30,900
薩克森-安哈爾特州
(Sachsen-Anhalt)
馬德堡 20,445 2,259,400 57 25,200 27,800
什列斯威-荷爾斯泰因邦
(Schleswig-Holstein)
基爾 15,763 2,806,500 86 31,200 34,700
圖林根州
(Thüringen)
艾福特 16,172 2,170,500 57 26,400 29,300
柏林市
(Berlin)
柏林 892 3,375,200 125 35,700 39,700
漢堡市
(Hamburg)
漢堡 755 1,734,300 110 61,800 68,800
不萊梅市
(Bremen)
不萊梅 404 654,800 32 47,600 52,900

國際關係

[編輯]
總理安格拉·默克爾海利根達姆主辦八大工業國組織高峰會

德國於全球設有229個駐外代表機構[參 97]並與196個國家維持邦交關係[參 98]。2011年,德國為歐盟第一大預算出資國(佔20%)[參 99]及聯合國第三大預算出資國(佔8%)[參 100]。德國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八大工業國組織二十國集團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員國。德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與法國保持緊密結盟,並為歐盟重要成員,德國亦致力於促進歐洲各國政治、防禦及安全機構整合[參 101][參 102]

德國的援助發展政策獨立於外交政策,由德國聯邦經濟合作及發展部規劃,並由執行機構執行,德國政府將援助發展政策視為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參 103],德國的援助總額僅次於美國及法國[參 104][參 105]

冷戰期間,德國被鐵幕分割,象徵東、西勢力於緊張關係並成為歐洲的政治戰場。威利·布蘭特東方政策在1970年代的緩和政策中相當重要[參 106]。1999年,由總理格哈特·施羅德領導的政府對德國的國際政策重新定義,並派遣德國軍隊參與北約組織於科索沃的行動,為德國軍隊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首次進行作戰[參 107]。德國政府與美國緊密政治結盟[參 24],1948年的馬歇爾計劃及文化聯繫促成德、美兩國緊密關係,但施羅德口頭反對伊拉克戰爭暗示著大西洋主義的結束,德美關係也較為低盪[參 108];而德國與美國間互為重要經濟夥伴,德國出口品中8.8%輸往美國,進口品中來自美國者佔6.6%[參 109]默克爾就任總理後提出強調自由民主人權等理念的「價值觀外交」。[參 110][參 111][參 112][參 113][參 114]

2021年,駐德美軍人數為33,900人,美軍在德國境內有119個軍事基地。

軍事

[編輯]
德國空軍颱風戰鬥機
美國空軍第52戰鬥機聯隊英語52nd Fighter Wing部署在德國斯潘達勒姆空軍基地英語Spangdahlem Air BaseF-16戰鬥機

德國的武裝部隊為「聯邦國防軍」,由陸軍(包括特種部隊)、海軍空軍三大軍種及中央醫務軍德語Zentraler Sanitätsdienst der Bundeswehr基礎軍(含後勤、防諜及憲兵等部隊)兩大跨軍種部隊組成。德國軍費總支出為世界第9高[參 115],2015年這一數額為329億歐元,約佔其GDP的1.2%,遠低於北約要求的2.0%[參 116]

截至2015年12月,聯邦國防軍現役人數約為178,000人,其中包括9,500名志願者[參 117]。預備役軍人可參加國防演習和海外部署[參 118]。自2001年起,女性可參與國防軍,不限部門[參 119]。近19,000名女性正在服役。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數據,2014年德國為世界第四大主要軍備出口國[參 120]

德國海軍勃蘭登堡級巡防艦

和平時期,聯邦國防軍由國防部長指揮;戰爭時期,聯邦總理則成為其最高指揮官[參 121]

根據德國憲法,聯邦國防軍僅具國防職責,但1994年聯邦憲法法院裁定「國防」一詞不僅包括保衛德國國境,還包括危機應對及衝突預防,廣至保衛世界範圍內德國的安全。截至2015年1月,德國軍隊約有2,370人在海外進行國際維和任務,包括北約主導的駐阿富汗國際維和部隊,850人部署於阿富汗和烏茲別克,670人部署於科索沃,120人同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部署於黎巴嫩[參 122]

2011年以前,年滿18歲男性須服6個月義務役,基於宗教或道德因素不願服兵役者得參加與役期等長的公共服務,或志願參與志願消防局紅十字會等急救機構6年。2011年後,義務兵役停止,改為志願兵役制[參 123][參 124]

經濟

[編輯]
德國擁有規模巨大的汽車工業,並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參 125]

德國採行社會市場經濟[書 44][書 45],工業基礎堅固,擁有高技術的勞工、龐大股本,較低的腐敗程度[參 126],及高創新能力[參 127]。德國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參 125]及歐洲第一大經濟體;按國際匯率計算,為世界第4大經濟體[參 128],以購買力平價計算則為世界第5大經濟體[參 129]

服務業(包括通訊產業)對德國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達到71%,工業和農業則分別貢獻28%和1%[參 72]。根據歐洲統計局2015年1月數據,德國失業率為4.7%,為28個歐盟成員國中最低[參 130];其青年失業率為7.1%,亦為歐盟最低[參 130]。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報告,德國為世界上勞動生產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參 131]

法蘭克福為歐洲金融中心,亦為歐洲中央銀行總部所在地

德國為歐洲單一市場(消費者數量超過5.08億)的組成部分。多項國內商業政策通過歐盟成員國協定及歐盟立法協調製訂。2002年德國推行歐洲共同貨幣歐元[參 132][參 133]。作為歐元區成員國(總人口近3.38億),德國的貨幣政策由總部設於歐洲大陸金融中心法蘭克福歐洲中央銀行制訂。

德國是近代汽車的發源國,擁有全球最具競爭力和創新力的汽車產業之一[參 134],汽車產量位居全球第四[參 135]。出口量最大的十種貨品為汽車、機械、化學品、電子產品、機電設備、醫藥品、運輸設備、基礎金屬、食品、橡膠及塑膠[參 136]

企業

[編輯]

2014年,以上市公司營業額排名的《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有28家企業的總部設在德國。德國DAX指數則由30家市值最大的德國公司組成。著名國際品牌包括梅賽德斯-平治BMWPUMASAP福斯汽車奧迪西門子安聯愛迪達保時捷DHL[參 137]

德國亦有大量具備專業技術的中小型企業(其模式稱Mittelstand)。約有1,000家此類企業在各領域居世界領先地位,被稱為隱形冠軍企業[參 138]。柏林為創業公司的重要樞紐,亦為歐盟諸多風險投資支持公司的所在地[參 139]

如下為2014年最大的德國企業[參 140]

德國為歐元區(深藍)成員國及歐洲單一市場組成部分
排名 企業 總部 營業額
(百萬歐元)
盈利
(百萬歐元)
僱員數
(全球)
01. 福斯汽車 禾夫斯堡 268,566 14,571 592,586
02. 戴姆勒 史特加 172,279 9,235 279,972
03. E.ON 杜斯多夫 151,460 −4,191 58,503
04. 安聯 慕尼黑 136,846 8,252 147,425
05. 寶馬 慕尼黑 106,654 7,691 116,324
06. 西門子 柏林慕尼黑 74,000 6,300 360,000
07. 巴斯夫 路德維希港 98,595 6,838 113,292
08. 麥德龍 杜斯多夫 85,505 172 227,868
09. 德國電信 波恩 83,117 3,878 228,000
010. 慕尼黑再保險 慕尼黑 81,685 4,182 43,316

交通

[編輯]
科隆火車站的ICE-3列車

德國位於歐洲中心位置,為歐洲大陸重要的交通樞紐[參 141],擁有稠密的道路交通網[參 142]。德國是世界上最早擁有高速公路的國家,已有80多年的歷史,總里程約1.3萬公里,居世界第六,而且有約70%高速路段無速度限制[參 143]。德國的普通公路分為聯邦級、邦級和鄉鎮級三等,一般規定的最高車速為100公里/小時,市區內為50公里/小時,住宅區內一般只允許30公里/小時。德國獲准行駛的機動車約4,000多萬輛,人均0.63輛(2008年)[參 130]。近年來,德國政府大力推行一系列優惠措施,公眾巴士越來越為人們所喜愛和接受。此後自行車也悄悄進入城市交通,許多城市有自行車路線,並修建自行車高速公路[參 144][來源可靠?]

德國的鐵路總長度近5萬公里,居世界前十位。德國亦建立起多中心的高速鐵路網,聯通德國主要城市及周邊國家,其營運速度最高達300公里每小時[參 145]。1994年,德國聯邦鐵路德國國營鐵路合併,實現私有化,成為德國鐵路股份公司(DB)。2014年,德國政府對德國鐵路公司補貼170億歐元[參 146]

漢莎航空是德國最大的航空企業。法蘭克福機場慕尼黑機場為德國最大機場,二者均為漢莎航空的樞紐機場,其中法蘭克福國際機場是歐洲第三、世界第八大機場,也是歐洲貨運量和起降量第二大機場;柏林-泰格爾機場杜斯多夫機場則為柏林航空樞紐機場[參 147]

目前德國的內河年貨運量在2億噸以上,約佔全國貨運總量的1/4。其中萊茵河承擔約2/3的水路運量,被稱為「歐洲黃金水道」。基爾運河它是世界上運量最大的人工水道之一,方便波羅的海北海間的航運。德國的主要港口有漢堡不萊梅港威廉港呂貝克羅斯托克。其中漢堡港,是歐洲第三大、世界第九大港口,有「德國通向世界的門戶」之稱[參 148]。2012年落成的威廉港集裝箱港區是德國唯一的天然深水良港,水深達18米,與漢堡港作為傳統的通商口岸形成良好的互補[參 149]

能源

[編輯]

於2008年,德國能源消耗居世界第6位[參 150],其中六成的主要能源依賴進口[參 151]。2014年,德國的能源來源為石油(35.0%)、煤及褐煤(24.6%)、天然氣(20.5%)、核能(8.1%)、水力及可再生能源(11.1%)[參 152]。德國政府及德國核能產業同意在2021年前逐步除役全部核電站[參 153]。政府亦推動能源節約綠色能源和減排活動[參 154],並計劃在2020年前使全國發電使用可再生能源比例達到40%。德國履行《京都議定書》及其他條約以促進生物多樣性、減少排放、管理水資源可再生能源商業化[參 155]。德國的家庭回收率為近65%,為世界最高之一[參 156]。即便如此,2010年德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仍舊為歐盟最高[參 157]。德國能源轉型(Energiewende)計劃通過提升能源效率和使用可再生能源,推動德國經濟向可持續化發展[參 158]

科技

[編輯]
位於達姆城歐洲太空控制中心

20世紀初至今德國共有104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參 159],在科學領域(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優勢明顯[參 160][參 161]。 德國擁有一整套結構完善、分工明確、協調一致的科研體系。高等院校、獨立研究機構、企業科研機構是德國科研體系的三大支柱。德國共有300餘所大學及專科學院和眾多獨立科研機構,如馬普學會擁有79個研究所、弗勞恩霍夫協會擁有48個研究所,此外還有亥姆霍茲聯合會、16個國家研究中心以及84個「藍名單」科研機構。德國研究開發的資金來源除了政府之外還有企業、非盈利機構、高校、國外投資等,2013年共計797億歐元,佔德國國內生產毛額的2.84%[參 162]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獎每年頒予10名科學家或學術研究者,獎金最高為250萬歐元,為世界上資助研究獎金最高者之一[參 163]。德國目前重點科技領域包括基礎研究、應用研究、信息及通信技術、生物技術、衛生、環保、新材料、能源、交通、航空航天、海洋、地球科學、國防等。不過,經濟諮詢公司BDO及漢堡世界經濟研究所聯合進行的一項調研顯示,德國在高科技研究領域開始落伍,2012年至2014年,德國每百萬人口申請專利數量為916個,在百萬人口專利數量方面世界排名第五[參 164]

愛因斯坦普朗克為近代物理學的重要奠基者,維爾納·海森堡馬克斯·玻恩並進一步發展[參 165]威廉·倫琴發現X射線,並於1901年獲得首屆諾貝爾物理學獎[參 166]奧托·哈恩放射放射化學領域的先驅,並發現核裂變[參 167]費迪南德·科恩羅伯·柯霍建立微生物學。德國還有高斯萊布尼茨數學家。德國也有許多著名發明家及工程師,如漢斯·蓋革發明蓋革計數器康拉德·楚澤建造首部全自動數位電腦[參 168]斐迪南·馮·齊柏林奧托·李林塔爾戈特利布·戴姆勒魯道夫·狄塞爾胡戈·容克斯卡爾·本茨等人形塑現代汽車及航空運輸科技[參 169]航空航天工程沃納·馮·布勞恩開發第一枚太空火箭,而後於美國太空總署開發土星5號運載火箭,使阿波羅計劃得以實現。海因里希·赫茲證實電磁波存在,對現代電信發展相當重要[參 170]。位於格賴夫斯瓦爾德文德爾施泰恩7-X具有一研究聚變能的設施[參 171]

旅遊

[編輯]
國王湖位於阿爾卑斯地區的貝希特斯加登巴伐利亞為來訪人數最多的德國邦;麥克倫堡-前波美恩則為國內訪客最多的邦

德國是世界入境遊客數量第7多的國家[參 172][參 173],2012年到訪過夜遊客數量達到4.07億人次[參 174],其中包括6,883萬外國遊客。2012年,超過3,040萬國際遊客到訪德國。柏林為歐洲訪客數量第三高的城市[參 175]。此外,超過30%的德國國民在本國度假,國內訪客最多的邦為麥克倫堡-前波美恩。德國11,116個鄉鎮中在旅遊局登記的約有4000個,其中310個獲得療養地或海水浴場的認證。德國國內及國際旅遊對GDP的直接貢獻數額達到432億歐元;將間接因素包括在內後,旅遊業貢獻4.5%的GDP,並提供兩百萬個就業崗位(佔總就業的4.8%)[參 176]

德國以其多元的旅遊線路聞名,包括南部從維爾茨堡菲森浪漫之路;西部穿越普法爾茨葡萄酒產區葡萄酒之路;從曼海姆海爾布隆紐倫堡一直延伸到捷克首都布拉格城堡之路;從波羅的海波登湖縱貫德國南北長達2900公里的大道之路英語German Avenue Road;還有從德國北部的易北河瑞士邊境波登湖德國木構架之路英語German Timber-Frame Road,將桁架這一建築形式的重要代表串聯起來[參 177][參 178]。另外德國還有6.135個博物館、366劇院、34主題公園、4萬5千個網球場、648個高爾夫球場、122個自然公園,徒步旅行的線路達19萬公里,自行車線路4萬公里。

德國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的世界遺產數量達41個,包括雷根斯堡班貝格呂貝克奎德林堡威瑪史特拉頌維斯馬的歷史城區等38項文化遺產和麥塞爾化石坑瓦登海古山毛櫸森林等3項自然遺產。德國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包括新天鵝堡科隆主教座堂德國國會大廈皇家宮廷啤酒屋海德堡城堡茨溫格宮柏林電視塔阿亨主教座堂。位於弗萊堡歐洲公園英語Europa-Park是歐洲第二受歡迎的主題公園[參 179]

社會

[編輯]

人口

[編輯]
德國人口發展趨勢圖(1800年至2010年)[參 180]

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數據,德國人口約為8,020萬[參 181],而至2015年6月30日這一數字上升至8,150萬[參 182],到2015年12月31日至少達到8,190萬[參 183]。德國為歐盟人口最多的國家,在歐洲則為第2位(居俄羅斯之後),世界第16位[參 184]。其人口密度為227人/平方千米(588人/平方英里)。總預期壽命為80.19歲(男性77.93歲;女性82.58歲)[參 72]總和生育率為每名婦女生育1.41名子女(2011年估計),即年增長率約千分之8.33,為世界最低之一[參 72]。自1970年代起,德國的死亡率持續高於其生育率[參 185],但自2010年代以來其生育率和移民率有一定提升[參 186],受優良教育的移民數量尤有提升[參 187][參 188]

四個頗具規模的族群因其祖先在相應區域長期定居,被稱為「國家少數民族」[參 189]。在北端的什列斯威-荷爾斯泰因邦有近50,000名丹麥裔[參 189];在薩克森勃蘭登堡盧薩蒂亞地區有近60,000名斯拉夫裔索布人羅姆人辛提人生活於聯邦全境;菲士蘭人則生活於什列斯威-荷爾斯泰因西岸及下薩克森西北部[參 189]。近500萬德國人生活在海外[參 190]

移民

[編輯]
德國的國際移民數量居世界第二[參 191]

2014年,德國8,100萬居民中有近700萬無德國國籍,其中96%生活在德國西部,大多數居於城市區域內[參 192][參 193]

1960年代和1970年代,德國政府邀請「客籍工人英語Gastarbeiter」移居德國。許多企業在這些工人完成培訓後將其留在德國國內繼續工作,由此德國的移民人口穩固提升[參 181]。截至2011年,近600萬外國公民(佔總人口7.7%)在德國註冊登記[參 181]

德國聯邦統計局將其公民根據移民背景分類。2009年,全國20%居民(超過1,600萬人)具有移民或部分移民背景(包括被遣返的德意志裔[參 194]。2010年,在擁有18歲以下子女的家庭中,29%至少父母有一方具有移民背景[參 195]

2015年,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人口分部統計德國共有1,200萬國際移民,約佔全球2.44億移民的5%,居世界第二位[參 196]。在移民佔總人口數量百分比方面,德國位居歐盟第7位,世界第37位。截至2014年,最大的移民族群來自土耳其(2,859,000),其次為波蘭(1,617,000)、俄羅斯(1,188,000)和意大利(764,000)[參 197]。自1987年來,近300萬德意志人(多數來自前東方集團國家領土)行使其回歸權移居德國[參 198]

宗教

[編輯]

自1871年德意志帝國建國以來,德國即有近三分之二的新教徒和三分之一的羅馬天主教徒,並有為數顯著的少數猶太裔。其他宗教信仰者亦存在,但數量非常有限。在1945年後,德國分為東德西德,宗教局勢逐漸變化,西德由於移民逐漸多元化,而東德則由於公家馬列主義而整體趨於無神論。在兩德統一後,多元化趨勢得到延續[參 199]

根據2011年德國人口普查基督宗教為德國第一大宗教,信徒佔總人口66.8%[參 200]。總人口中31.7%宣稱其信仰新教,包括德國信義會歸正宗聯合的德國福音會英語Evangelical Church in Germany(30.8%)及獨立教會(0.9%),而31.2%則信仰羅馬天主教[參 201]東方正教會信徒佔1.3%,猶太教信徒佔0.1%,其他宗教信徒佔2.7%。2014年,天主教會成員人數達2,390萬(總人口的29.5%)[參 202],福音會人數為2,260萬(總人口的27.9%)[參 203]。兩大教會近年信徒流失數量均頗為顯著。

地理上,新教主要集中於德國北部、中部和東部,信徒多屬福音會,囊括路德宗、改革宗及二者的聯合(可追溯至1817年的普魯士聯合教會)。羅馬天主教主要集中於南部和西部[參 204]

2011年,33%的德國民眾不屬於任何官方認可的特別宗教組織[參 201][註 9]無宗教狀況在前東德地區及大都市區域相對普遍[參 206][參 207][參 208]

伊斯蘭教為德國第二大宗教。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數據,1.9%的德國人稱其為穆斯林[參 201]。近年估計有210萬至400萬穆斯林生活於德國[參 209]。多數穆斯林為來自土耳其的遜尼派阿列維派,但亦有一定數量的什葉派阿赫邁底亞派及其他宗派[參 210]

其他宗教信仰者佔德國總人口比率低於1.0%[參 201],信仰佛教(250,000人,0.3%)和印度教(約100,000人,0.1%)。其他宗教社群人數均少於50,000人[參 211]

語言

[編輯]
歐盟成員國的德語普及程度(2010年)[註 10]

德語為德國的官方語言及主要通行語言[參 212],為24個歐盟官方語言之一[參 213],並為3個歐洲聯盟委員會工作語言之一。德語是歐洲聯盟中第一語言使用者最多的語言,母語者數量約達1億[參 214]

德國所承認的少數語言包括丹麥語低地德語索布語羅姆語菲士蘭語,並受歐洲區域或少數民族語言憲章保護。最受廣泛使用的移民語言為土耳其語庫爾德語波蘭語、巴爾幹地區語言及俄語。調查顯示67%的德國公民能以1種外語溝通,而27%能運用2種或以上外語[參 212]

標準德語英語低地德語荷蘭語菲士蘭語較為相近,同屬西日耳曼語支,該語支與東日耳曼語支(絕滅)與北日耳曼語支同屬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該語族也是多數德語詞彙的來源[參 215];部分詞彙來自拉丁語及希臘語,另有一小部分來自法語,近來多來自英語。德文以拉丁字母書寫。德語方言差異可追溯至日耳曼部落時期[註 11],並能從與標準德語在詞彙、音韻語法語言變體而分辨[參 216]

教育

[編輯]
海德堡大學於1386年建立,為德國大學卓越計劃成員之一

德國教育的監管主要由各邦政府負責。非強制性的幼兒園教育向所有三至六歲的兒童開放,而此後的義務教育必須持續至少九年。基礎教育一般持續四至六年[參 217]。中等教育根據不同教育級別分為三類傳統學校:文理中學,為具有天賦的兒童提供教育並為其準備大學教育;實科中學英語Realschule為中等程度學生就讀,為期六年;主幹學校英語Hauptschule[註 12]則提供職業教育[參 218]。綜合中學(Gesamtschule)整合中等教育。

雙軌教育(Duale Ausbildung)系統之下的技術資格證明與學術學歷幾乎相當。在此機制下,參加職業教育的學生可在公司或國營的學校中學習[參 217]。這一模式受到好評,並在世界其他地方得到使用[參 219]

德國大學多為公共機構,傳統上學生可免學費學習[參 220]。進入大學一般需要經過中學會考(Abitur),但根據邦、學校及學生亦有其他方式。免費教育亦對國際學生開放,這一狀況日漸普遍[參 221]。根據2014年OECD報告,德國為國際學習的第三大目的國[參 222]

德國具有相當長的高等教育歷史,反映其作為現代經濟體的全球地位。一些德國大學歷史十分悠久,最古老的為海德堡大學(1386年建立)[參 223],其後為萊比錫大學(1409年)、羅斯托克大學(1419年)和格賴夫斯瓦爾德大學(1456年)[參 224]。1810年自由教育改革家威廉·馮·洪堡創建柏林大學,其辦學模式為諸多歐洲及西方大學借鑑。當代德國產生十一所卓越大學,包括柏林洪堡大學、不萊梅大學卡斯魯厄理工學院德累斯頓工業大學蒂賓根大學阿亨工業大學柏林自由大學、海德堡大學、康士坦茲大學慕尼黑大學慕尼黑工業大學[參 225]

醫療衛生

[編輯]
呂貝克聖靈護理所,1286年建立,為現代醫院的雛形[參 226]

德國的護理所系統可追溯至中世紀。現今的德國擁有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全民醫療保健體系,其始於1880年代奧托·馮·俾斯麥的社會立法[參 227]。自1880年代起,改革與立法保證醫保體系的平衡。現今德國人口的健康保險由法定的醫保方案覆蓋,而其特別條款使一些群體可選擇使用私人醫保方案。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截至2013年,德國的醫保系統77%由政府負擔,23%由個人出資[參 228]。2015年,醫療支出佔德國國民生產總值的11%。德國男性與女性的預期壽命分別為77歲及82歲,居世界第20位;其嬰兒死亡率較低,約為千分之四[參 228]

2010年,德國人的主要死亡原因為心血管疾病,佔41%,其次為惡性腫瘤,佔26%[參 229]。2008年,約有82,000感染愛滋病,自1982年起共有26,000人因此死亡[參 230]。2013年調查表明15歲以上的德國人吸煙率為24.5%[參 231]。肥胖問題在德國逐漸嚴重。2007年研究表明德國肥胖率為歐洲最高[參 232][參 233]

文化

[編輯]
德國聖誕市場

德國文化在宗教和世俗層面均受歐洲主要思潮及群眾運動的塑造。由於其文學家及哲學家對西方文化思想貢獻巨大[參 234],德國在歷史上也被稱作「詩人與思想家之國」(Das Land der Dichter und Denker)[參 235]

德國民間節日傳統頗具名望,如慕尼黑啤酒節聖誕傳統英語Weihnachten,包括將臨花圈、聖誕劇、聖誕樹聖誕蛋糕及其他習俗[參 236][參 237]。截至201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將德國40項遺產列入其世界遺產名錄[參 238]。每個邦自行指定其公共節日,而自1990年以來,10月3日即為德國國慶日,稱德國統一日[參 239]

21世紀的柏林發展成為世界主要文化中心之一[參 240]。根據安霍爾特-捷孚凱國家品牌指數,2014年德國列50個全球最受尊重國家之首(位於美國、英國及法國之前)[參 241][參 242][參 243]英國廣播公司於2013年及2014年的全球民意調查均顯示德國為正面影響力最高的國家[參 244][參 245]

音樂

[編輯]
路德維希·范·貝多芬(1770–1827),作曲家

諸多世界著名古典音樂作曲家來自德國。迪特里克·布克斯特胡德創作管風琴清唱劇,影響日後包括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格奧爾格·弗里德里希·亨德爾在內的巴洛克時期重要作曲家。生於奧古斯堡的利奧波德·莫扎特在其於薩爾斯堡擔任小提琴手和教師期間培養世界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沃爾夫岡·阿馬德烏斯·莫扎特路德維希·范·貝多芬是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音樂過渡期間的重要人物。卡爾·馬利亞·馮·韋伯費利克斯·孟德爾遜在浪漫主義早期扮演重要的角色。羅伯特·舒曼約翰內斯·勃拉姆斯則將浪漫主義音樂發揚光大。理查德·瓦格納的歌劇頗具名望。理查德·施特勞斯是浪漫主義晚期和現代早期的領銜人物之一。卡爾海因茨·施托克豪森漢斯·季默則為20世紀和21世紀的重要作曲家[參 246]

德國是全歐洲第二大及世界第四大音樂市場[參 247]。20世紀及21世紀德國流行音樂形式與運動包括新德國浪潮英語Neue Deutsche Welle流行、東方搖滾、重金屬/搖滾里最有影響力的樂隊是德國戰車(Rammstein)、朋克、流行搖滾、獨立及施拉格流行英語Schlager music等。德國電子音樂發電廠樂團橘夢樂團引領之下產生國際範圍內的影響力[參 248]。德國鐵克諾浩室領域的DJ和音樂家亦獲得廣泛的聲望(如羅賓·舒爾茨保羅·范迪克保羅·卡爾布雷納英語Paul KalkbrennerScooter英語Scooter (band)等)[參 249]

美術

[編輯]

德國畫家對西方美術史的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阿爾布雷希特·丟勒小漢斯·霍爾拜因馬蒂亞斯·格呂內瓦爾德老盧卡斯·克拉納赫文藝復興期間重要的德國藝術家。彼得·保羅·魯本斯約翰·巴普蒂斯特·齊默爾曼巴洛克)、卡斯帕·大衛·弗里德里希卡爾·施皮茨韋格浪漫主義)、馬克斯·利伯曼印象派)及馬克斯·恩斯特超現實主義)亦在其各自時期具有重要地位[參 250]奧托·施密特-霍弗英語Otto Schmidt-Hofer弗朗茨·伊夫蘭英語Franz Iffland尤利烏斯·施密特-費林英語Julius Schmidt-Felling等雕塑家亦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對德國藝術史作出重要貢獻[參 251][參 252]

20世紀多個藝術集團在德國建立起來,包括十一月集團英語November Group (German)橋社瓦西里·康定斯基領銜的藍騎士。這些團體影響慕尼黑和柏林表現主義的發展。作為對應藝術形式,新即物主義威瑪共和國時期發展起來。戰後的德國藝術趨勢可大致分為新表現主義行為藝術觀念藝術。知名新表現主義藝術家包括格奧爾格·巴澤利茨安塞爾姆·基弗約爾格·伊門多夫英語Jörg ImmendorffA·R·彭克英語A. R. Penck馬庫斯·呂佩爾茨彼得·羅伯特·凱爾英語Peter Robert Keil賴納·費廷英語Rainer Fetting。其他傳統媒體或人像領域的藝術家還包括馬丁·基彭貝格爾英語Martin Kippenberger格哈德·里希特西格瑪爾·波爾克內奧·勞赫英語Neo Rauch。德國著名概念藝術家有貝恩德和希拉·貝歇爾英語Bernd and Hilla Becher漢娜·達爾博芬英語Hanne Darboven漢斯-彼得·費爾德曼英語Hans-Peter Feldmann漢斯·哈克英語Hans Haacke約瑟夫·博伊斯H·A·舒爾特英語HA Schult阿里斯·卡萊澤、內奧·勞赫和安德烈亞斯·古爾斯基卡瑟爾文獻展柏林雙年展英語Berlin Biennale跨媒體藝術節英語transmediale科隆藝術節英語Art Cologne為德國的主要藝術展和藝術節[參 250]

建築

[編輯]

德國在建築方面作出的貢獻包括卡洛林英語Carolingian architecture奧托英語Ottonian architecture風格,這二者為羅曼式建築的先導。中世紀磚砌哥德式英語Brick Gothic風格亦發源於德國。在文藝復興巴洛克時期,德國亦發展出相應的地方性風格(如威悉文藝復興英語Weser Renaissance和德累斯頓巴洛克)。巴洛克時期的著名建築師包括馬特烏斯·丹尼爾·珀佩爾曼英語Matthäus Daniel Pöppelmann巴爾塔薩·諾伊曼格奧爾格·文策斯勞斯·馮·克諾貝爾斯多夫英語Georg Wenzeslaus von Knobelsdorff阿薩姆兄弟英語Asam brothers韋索布倫派英語Wessobrunner School主導18世紀南德的灰泥建築風格。上士瓦本巴洛克之路英語Upper Swabian Baroque Route途中,雕塑家約翰·米夏埃爾·福伊希特邁爾英語Johann Michael Feuchtmayer、灰泥匠兄弟約翰·巴普蒂斯特·齊默爾曼多米尼庫斯·齊默爾曼的貢獻一覽無遺[參 253]。德國民居建築以其木骨架(Fachwerk)傳統聞名,不同地區風格各有不同[參 254][參 255]

歐洲工業化時期,古典主義歷史主義風格在德國發展起來,因19世紀的經濟繁榮而時被稱作奠基時代風格。區域性歷史主義風格包括漢諾威派英語Hanover school of architecture紐倫堡風格及德累斯頓森佩爾-尼古拉英語Georg Hermann Nicolai派。新天鵝堡為最著名的德國建築之一和羅曼復興式建築的代表。18世紀一些亞風格在德國的礦泉療養地及海水浴場中發展起來。德國藝術家、作家和畫廊家如西格弗里德·賓英語Siegfried Bing格奧爾格·希爾特英語Georg Hirth布魯諾·默林英語Bruno Möhring亦為20世紀初新藝術運動的發展作出貢獻[參 256]

綠根島的度假建築;貝爾恩卡斯特爾-庫埃斯的木骨架建築;新天鵝堡漢堡易北愛樂廳

表現主義建築英語Expressionist architecture在1910年代的德國發展起來,並影響裝飾風藝術等其他現代風格,弗里茨·赫格爾英語Johann Friedrich Höger埃里希·孟德爾遜多米尼庫斯·伯姆英語Dominikus Böhm弗里茨·舒麥加英語Fritz Schumacher (architect)為其代表人物。德國在現代主義運動早期地位十分重要,赫爾曼·穆特修斯英語Hermann Muthesius在此創立德意志工藝聯盟(新即物主義),而瓦爾特·格羅佩斯則創立包豪斯運動。由此德國也時常被認為是現代藝術和設計的搖籃。20世紀下半葉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成為世界最著名的建築師之一,提出玻璃摩天大樓這一概念[參 257]。其他知名當代德國建築師和建築商還包括漢斯·科爾霍夫英語Hans Kollhoff謝爾蓋·喬班英語Sergei TchobanKK建築所英語Christoph Kohl (architect)赫爾穆特·揚貝尼施英語Behnisch ArchitektenGMP奧雷·舍人J·邁爾·HO·M·翁格爾斯戈特弗里德·伯姆弗萊·奧托(後兩人為普利茲克獎得主)[參 258]

文學及哲學

[編輯]
格林兄弟收集並出版了德國流行的民間故事

德國文學歷史可追溯至中世紀,是時作家包括瓦爾特·馮·德·福格爾魏德沃爾夫拉姆·馮·埃申巴赫。知名德國作家有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弗里德里希·席勒戈特霍爾德·埃夫萊姆·萊辛台奧多爾·馮塔納格林兄弟收集並出版各路民間故事,也將德國民間傳說推向世界[參 259]。兩人同時還以歷史為基礎收集和編纂各地不同形式的德語,其《德語詞典》(Deutsches Wörterbuch;亦稱《格林詞典》)始於1833年,第一版於1854年出版[參 260]

20世紀具影響力的德國作家包括格哈特·霍普特曼托馬斯·曼赫爾曼·黑塞海因里希·伯爾君特·格拉斯[參 261]。德語出版商年均出版量約達7億冊,書目近80,000種,其中新出版書目近60,000種。在書籍出版總數上,德語書目位居世界第三,僅次於英語和漢語[參 262]法蘭克福書展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圖書貿易展之一,具有長達500年的歷史[參 263]

德國哲學在歷史上相當重要:戈特弗里德·萊布尼茨主張理性主義伊曼努爾·康德宣揚啟蒙哲學;約翰·戈特利布·費希特格奧爾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爾弗里德里希·謝林創立古典德國唯心主義阿圖爾·叔本華開創形而上悲觀主義;卡爾·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創立共產主義理論;弗里德里希·尼采提出觀點主義戈特洛布·弗雷格推動了分析哲學的發展;馬丁·海德格爾研究存在主義;麥克斯·霍克海默狄奧多·阿多諾赫伯特·馬爾庫塞尤爾根·哈貝馬斯發展的法蘭克福學派亦頗具影響力;奧斯瓦爾德·斯賓格勒則推行歷史哲學[參 264]

媒體

[編輯]
位於波恩德國之聲總部

德國最大的國際媒體企業為貝塔斯曼阿克塞爾·斯普林格集團普羅西本薩特愛因斯傳媒英語ProSiebenSat.1 Media[參 265]德新社亦為重要的媒體機構。德國的電視市場為歐洲最大約3,800萬家庭擁有電視[參 266],近90%的德國家庭擁有有線電視或衛星電視,可接收公共免費電視商業電視頻道[參 267]。德國有超過500個公共和私人廣播電台,德國之聲為最主要的德國外語電視和廣播商[參 268]。德國國家廣播為德國廣播德國公共廣播聯盟則負責地方服務。

諸多歐洲銷量最高的報紙和雜誌在德國出版。發行量最大的報紙(或網絡媒體)為《圖片報》《時代周報》《南德意志報》《法蘭克福匯報》和《世界報》,雜誌則為《明鏡》《亮點》和《焦點[參 269]

德國的遊戲市場亦為世界最大之一[參 270]。於科隆舉行的Gamescom為世界規模最大的遊戲展之一[參 271]。來自德國的流行遊戲包括《Turrican》、《紀元》系列、《工人物語》系列、《哥特王朝英語Gothic (series)》系列、《咒語力量英語SpellForce (series)》系列、《孤島驚魂》系列及《孤島危機》系列。重要遊戲製作商和發行商包括Blue ByteCrytekDeep SilverKalypso Media英語Kalypso MediaPiranha BytesYager Development英語Yager Development社交網絡遊戲商則包括Bigpoint Games英語Bigpoint GamesGameforge英語GameforgeGoodgame Studios英語Goodgame StudiosWooga英語Wooga[參 272]

電影

[編輯]
柏林附近的巴貝爾堡攝影棚為世界首個大型電影製作室

德國電影對其領域在技術和藝術上都作出巨大的貢獻。斯科拉達諾夫斯基兄弟英語Max Skladanowsky的作品在1895年首映。位於柏林市郊波茲坦著名的巴貝爾堡攝影棚於1912年建立,為世界首個大型電影製作室,現今為歐洲最大製作室[參 273]。早年德國電影受到德國表現主義的顯著影響,其代表包括羅伯特·威恩弗里德里希·威廉·穆爾瑙弗里茨·朗的《大都會》(1927年)被認為是第一部重要科幻電影[參 274]。1930年約瑟夫·馮·斯坦伯格執導首部德語有聲電影藍天使》,由瑪琳·黛德麗出任主演[參 275]萊尼·里芬斯塔爾的電影開創電影美學的新層面,其代表作為《意志的勝利[參 276]

1945年後,許多戰後時期的電影被稱作「廢墟電影」(Trümmerfilm),如沃爾夫岡·施陶特英語Wolfgang Staudte的《兇手就在我們中間英語Murderers Among Us》(1946年)。知名東德電影包括施陶特的《臣僕英語Der Untertan (film)》(1951年)、康拉德·沃爾夫英語Konrad Wolf的《分裂的天空英語Divided Heaven (film)》(1964年)及弗朗克·貝爾英語Frank Beyer的《撒謊者雅各布英語Jacob the Liar (1975 film)》(1975年)。1950年代西德電影的主導類型為「鄉土電影」(Heimatfilm),描繪美麗的河山以及其正直的居民[參 277]

1970年代和1980年代,德國新浪潮導演如沃克·施隆多夫維爾納·赫爾佐格維姆·文德斯寧那·華納·法斯賓德提高西德作者電影的國際地位。包括《從海底出擊》(1981年)、《大魔域》(1984年)、《再見列寧!》(2003年)、《愛無止盡》(2004年)、《白絲帶》(2009年)、《動物總動員》(2010年)和《雲圖》(2012年)等德國電影亦在國際上獲得成功。1979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授予德國電影《鐵皮鼓》,同一獎項在2002年授予《何處是我家》,2007年授予《竊聽風暴[參 278]

年度歐洲電影獎每隔一年在歐洲電影學院英語European Film Academy所在地柏林舉行[參 279]柏林國際電影節頒發金熊獎,自1951年起每年舉行,為世界最重要的電影節之一[參 280]德國電影獎頒夫羅勒獎,自1951年起每年於柏林舉行[參 281]

飲食

[編輯]
發源於德國的黑森林蛋糕(Black Forest Gâteau)

德國飲食根據地區不同而各有差異,但相鄰的區域時常有共同之處(如南部的巴伐利亞和士瓦本飲食文化同瑞士和奧地利相近)。國際食品如披薩壽司中國菜希臘菜印度菜土耳其烤肉亦因不同民族社群的存在而可以獲得,頗受大眾歡迎[參 282]

麵包是德國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德國出產近600種麵包和1,200種糕點和圓麵包。德國奶酪的生產數量佔到全歐洲的近三分之一[參 283]。2012年,超過99%在德國生產的肉類為豬肉、雞肉和牛肉。香腸在德國極為普遍,生產種類近1,500種,包括油煎香腸白香腸咖喱香腸[參 284]。2012年,有機食品銷量佔到食品總銷量的3.9%[參 285]

葡萄酒在德國許多地方逐漸開始流行[參 286],但最受歡迎的國家酒精飲品仍舊為啤酒。2012年德國啤酒飲用量為每人110公升(24英制加侖;29美制加侖),在世界位居前列[參 287]。德國對於啤酒純度的規定可追溯至15世紀[參 288]

2015年《米芝蓮指南》指定11家德國餐廳為最高的三星級,38家餐廳則獲得二星評價,233家餐廳獲得一星評價[參 289],總數量位居第二,僅次於法國[參 290][參 291]

體育

[編輯]
米高·舒麥加

近二千七百萬德國人為體育俱樂部成員,此外亦有一千二百萬人獨立參與體育活動[參 292]

德國國家足球隊於2014年第四次獲得世界盃足球賽冠軍。足球是德國最受歡迎的體育運動

足球是最受歡迎的體育運動。德國足球協會會員人數達650萬人,在同類組織中為世界最大,其頂級賽事德國足球甲級聯賽平均到場觀眾人數在全球職業體育聯賽中位居第二[參 292]德國國家足球隊於1954年、1974年、1990年和2014年奪得世界盃足球賽冠軍[參 293],1972年、1980年和1996年奪得歐洲足球錦標賽冠軍。德國於1974年2006年舉辦世界盃,於1988年2024年舉辦歐錦賽。

其他熱門運動包括冬季體育、拳擊、籃球、手球、排球、冰球、網球、馬術和高爾夫球。水類運動諸如帆船、賽艇和游泳亦頗受歡迎[參 292]

德國為世界賽車大國。寶馬梅賽德斯為重要的賽車製造商。截至2015年,保時捷曾17次在利曼24小時耐力賽中奪魁,奧迪亦13次取勝。米高·舒麥加在其賽車生涯中創造一系列記錄,並七次奪得一級方程式世界車手冠軍,為史上最多,並同時為史上收入最高的運動員之一[參 294]塞巴斯蒂安·維特爾亦為史上最為成功的三名一級方程式車手之一[參 295]

德國運動員奧林匹克運動會中有優異表現,總獎牌數居世界第三(包括東西德)。德國是最後一個在同年舉辦夏季和冬季奧運會的國家——1936年於柏林舉辦夏季奧運會,在加爾米施-帕滕基興舉辦冬季奧運會[參 296]。此外慕尼黑亦舉辦1972年的夏季奧運會[參 297]

時尚和設計

[編輯]
柏林時裝周,2012年

德國設計師在現代產品設計領域聲名顯赫,其中包豪斯設計師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博朗設計師迪特·拉姆斯為傑出代表[參 298]

德國亦為時尚產業領先國家之一。2010年德國紡織業共有近1,300家企業,僱傭超過130,000人,營收達280億歐元。其產品的44%用於出口[參 299]柏林時裝周麵包與黃油貿易展英語Bread and Butter tradeshow每年舉辦兩次[參 300]

慕尼黑、漢堡和杜斯多夫及其他一些城鎮亦為德國國內時尚產業的設計、生產和貿易中心[參 301]。來自德國的著名設計師包括卡爾·拉格斐吉爾·桑德爾英語Jil Sander沃爾夫岡·約普英語Wolfgang Joop菲利浦·普萊因米高·米夏爾斯基。主要時尚品牌包括雨果博斯愛思卡達英語Escada愛迪達PUMA黛安芬。德國的超級名模諸如歌地亞·雪花海蒂·克魯姆塔季揚娜·帕蒂茨英語Tatjana Patitz娜嘉·奧爾曼亦獲得國際名望[參 302]

註解

[編輯]
  1. ^ 自1952年至1990年,《德意志之歌》為國歌,但正式場合只演唱第三節。自1991年以來,第三節成為唯一正式國歌[參 1][參 2]
  2. ^ 根據歐洲區域或少數民族語言憲章丹麥語低地德語索布語羅姆語菲士蘭語為受承認的少數語言。
  3. ^ 按德語Karl der Große,亦可稱卡爾大帝[書 10]
  4. ^ 又稱薩克森王朝[書 13]
  5. ^ 包括1個帝國-奧地利,5個王國-普魯士、巴伐利亞、薩克森、漢諾威和巴登-符騰堡,4個自由市-不萊梅、漢堡、呂貝克及法蘭克福,1個選侯國(Electorate)-黑森,7個大公國(Grand Duchy),10個公國(Duchy),10個侯國(Principality)及1個伯爵領(Landgraviate)。[書 23]
  6. ^ 法蘭克福國民議會代表傾向「小德意志」路線,及排除奧地利參與,係基於種族、經濟及宗教上考量,種族上,普魯士以德意志人為主體,而奧匈帝國境內則有不少馬札爾人、斯拉夫人;經濟上,普魯士領土於維也納會議後取得萊茵地區部分土地,與日耳曼諸州較為接近,普魯士與北德地區邦國成立關稅同盟,奧地利被排除在外;宗教上,北德地區以新教為主,而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信仰羅馬公教[書 26]
  7. ^ 德國人稱之為東海(德語Ostsee
  8. ^ 性質上為州政府的派出管理機構[書 43]
  9. ^ 此類組織根據公共法為企業,有權對其成員徵稅。在巴伐利亞這一稅率為所得稅(及一些其他稅目)的8%,而在其他邦則為9%;多數時候此稅由邦自行徵收[參 205]。多數退出教會者意圖藉此避免交稅[參 205]
  10. ^ 包括非歐盟成員國如波黑、瑞士和土耳其。
  11. ^ 於西元前500年在一系列變化下形成的日耳曼語在最初較為統一,但部落間的語言仍有差別,於青銅器時代及鐵器時代時的部落遷移,擴大語言間的差異,並於分化、重組中出現多種形式的語言[書 46]
  12. ^ 又譯作普通中學[書 47]

參考資料

[編輯]
  1. ^ Bundespräsidialamt. Repräsentation und Integration. [2016-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7) (德語). Nach Herstellung der staatlichen Einheit Deutschlands bestimmte Bundespräsident von Weizsäcker in einem Briefwechsel mit Bundeskanzler Helmut Kohl im Jahr 1991 die dritte Strophe zur Nationalhymne für das deutsche Volk. [1991年,在德國統一之後,聯邦總統馮·魏茨澤克在同總理赫爾穆特·科爾的通信中宣佈《德意志之歌》第三節為德國人民的國歌。] 
  2. ^ Germany. CIA World Factbook.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2014-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4). 
  3. ^ Bevölkerungsstand. Statistisches Bundesamt (Destatis). [2018-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5). 
  4. ^ 4.0 4.1 4.2 4.3 Germany.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2023-04 [2023-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7). 
  5. ^ Gini coefficient of equivalised disposable income (source: SILC). Eurostat Data Explorer. [2013-08-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6). 
  6. ^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9 (PDF).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2019-12-2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9-12-09). 
  7. ^ 德国概况:简短而详实. 德國國家旅遊局官方網站. [2016-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0). 
  8. ^ Germany Top Migration Land After U.S. in New OECD Ranking. Bloomberg. 2014-05-20 [2014-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8). 
  9. ^ 拉丁文名稱Sacrum Imperium(神聖帝國)見於1157年的文獻,而Sacrum Romanum Imperium(神聖羅馬帝國)最初記載於1254年,全稱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可追溯到15世紀
    Zippelius, Reinhold. Kleine deutsche Verfassungsgeschichte: vom frühen Mittelalter bis zur Gegenwart [Brief German Constitutional History: from the Early Middle Ages to the Present] 7th. Munich: Beck. 2006: 25 [1994]. ISBN 978-3-406-47638-9 (德語). 
  10. ^ How US students get a university degree for free in Germany. BBC. 2015-06-03 [2015-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3). 
  11. ^ TÀI LIỆU CƠ BẢN CHLB ĐỨC. 越南外交部. [2023-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2) (越南語). 
  12. ^ Radiometric dating of the type-site for Homo heidelbergensis at Mauer, Germany. PNAS. 2010-08-27 [2010-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01). 
  13. ^ World's Oldest Spears. archive.archaeology.org. 1997-05-03 [2010-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08). 
  14. ^ Earliest music instruments found. BBC. 2012-05-25 [2012-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22). 
  15. ^ Ice Age Lion Man is world's earliest figurative sculpture. The Art Newspaper. 2013-01-31 [2013-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5). 
  16. ^ The Venus of Hohle Fels. donsmaps.com. 2009-05-14 [2009-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04). 
  17. ^ Nebra Sky Disc. Unesco memory of the World. 2013 [2016-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1). 
  18. ^ 陸世澄,《神聖羅馬帝國》,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資料庫-外國歷史
  19. ^ Nelson, Lynn Harry. The Great Famine (1315–1317) and the Black Death (1346–1351). University of Kansas. [2011-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3). 
  20. ^ Eisenstein, Elizabeth. (1980). The printing press as an agent of chan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3–43.
  21. ^ 孔祥民,《宗教改革》,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資料庫-外國歷史
  22. ^ For a general discussion of the impact of the Reformation on the Holy Roman Empire, see Hajo Holborn, A History of Modern Germany, The Reformati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9, chapters 6–9 (pp. 123–248)
  23. ^ Henderson, W. O. The Zollverein. History. 1934-01, 19 (73): 1–19. ISSN 0018-2648. doi:10.1111/j.1468-229X.1934.tb01791.x. 
  24. ^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Germany. U.S. Department of State. 2010-11-10 [2011-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9). 
  25. ^ Olusoga, David and Erichsen, Casper W (2010). The Kaiser's Holocaust. Germany's Forgotten Genocide and the Colonial Roots of Nazism. Faber and Faber. ISBN 978-0-571-23141-6
  26. ^ Olusoga, David. Dear Pope Francis, Namibia was the 20th century's first genocide. The Guardian. The Guardian News and Media Limited. 2015-04-18 [2016-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3). 
  27. ^ Crossland, David. Last German World War I Veteran Believed to Have Died. Spiegel Online. 2008-01-22 [2011-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08). 
  28. ^ Shirer, William L.,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英語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 Simon and Schuster (1960) p.31.
  29. ^ Richard Evans, The Coming of the Third Reich. New York: Penguin, 2003, ISBN 978-0-14-303469-8 p. 344
  30. ^ Ein Konzentrationslager für politische Gefangene In der Nähe von Dachau. Münchner Neueste Nachrichten ("The Munich Latest News") (The Holocaust History Project). 1933-03-21 [2016-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8) (德語). 
  31. ^ Industrie und Wirtschaft. Deutsches Historisches Museum. [2011-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5) (德語). 
  32. ^ McNab, p. 54
  33. ^ Evans, Richard J. (2005). The Third Reich in Power. New York: Penguin. ISBN 978-0-14-303790-3 pp. 322–326, 329
  34. ^ Hugo Ehrt, Neuer Harzbote. Heft 13, Fremdenverkehrsverein Bodfeld/Harz, Elbingerode (Harz),2003, p.565. Schütz and Gruber, Mythos Reichsautobahn: Bau und Inszenierung der "Straßen des Führers" 1933–1941, Berlin: Links, 1996, ISBN 9783861531173, pp. 16–17.
  35. ^ McNab, p. 56
  36. ^ 36.0 36.1 Fulbrook 1991,第190-195頁
  37. ^ Axelrod, Alan (2007) Encyclopedia of World War II, Volume 1. Infobase Publishing. pp. 659.
  38. ^ Hiden, John; Lane, Thomas (2003). The Baltic and the Outbreak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521-53120-7, pp. 143–144.
  39. ^ Steinberg, Heinz Günter. Die Bevölkerungsentwicklung in Deutschland im Zweiten Weltkrieg: mit einem Überblick über die Entwicklung von 1945 bis 1990. Kulturstiftung der dt. Vertriebenen. 1991. ISBN 978-3-88557-089-9 (德語). 
  40. ^ Niewyk, Donald L.; Nicosia, Francis R. The Columbia Guide to the Holocaust.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0: 45–52. ISBN 978-0-231-11200-0. 
  41. ^ Institute of National Remembrance (Poland), Polska 1939–1945 Straty osobowe i ofiary represji pod dwiema okupacjami. Materski and Szarota. page 9 "Total Polish population losses under German occupation are currently calculated at about 2 770 000"
  42. ^ 42.0 42.1 Maksudov, S. (1994). "Soviet Deaths in the Great Patriotic War: A Note". Europe-Asia Studies 46 (4): 671–680.
  43. ^ Ian Kershaw.Stalinism and Nazism: dictatorships in comparis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p.150 ISBN 0-521-56521-9
  44. ^ Overmans, Rüdiger. Deutsche militärische Verluste im Zweiten Weltkrieg. Oldenbourg. 2000. ISBN 3-486-56531-1. 
  45. ^ Winter, JM. Demography of the war. Dear, I; Foot, M (編).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World War II eboo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ISBN 9780191727603. 
  46. ^ Overy, Richard. Nuremberg: Nazis on Trial. BBC History. 2011-02-17 [2011-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3-16). 
  47. ^ Richard J. Evans. The Other Horror, Review of Orderly and Humane: The Expulsion of the Germans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by R.M. Douglas. The New Republic. 2012-06-25 [2012-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4). 
  48. ^ Wise, Michael Z. Capital dilemma: Germany's search for a new architecture of democracy.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1998: 23. ISBN 978-1-56898-134-5. 
  49. ^ Carlin, Wendy. West German growth and institutions (1945–90). Crafts, Nicholas; Toniolo, Gianni (編). Economic Growth in Europe Since 1945.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464. ISBN 0-521-49964-X. 
  50. ^ Werner Bührer. Deutschland in den 50er Jahren: Wirtschaft in beiden deutschen Staaten [Economy in both German states]. Informationen zur Politischen Bildung (Bundeszentrale für politische Bildung). 2002-12-24, (256) [2016-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51. ^ A SHORT HISTORY OF NATO.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2017-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52. ^ From 6 to 28 members. European Neighbourhood Policy And Enlargement Negotiations. 2016-06-12 [2017-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23). 
  53. ^ maw/dpa. New Study Finds More Stasi Spooks. Spiegel Online – english site (www.spiegel.de/international). Der Spiegel. 2008-03-11 [2011-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9). 189,000 people were informers for the Stasi – the former Communist secret police – when East Germany collapsed in 1989 – 15,000 more than previous studies had suggested. [...] about one in 20 members of the former East German Communist party, the SED, was a secret police informant. 
  54. ^ "Germany (East)", Library of Congress Country Study, Appendix B: The Council for Mutual Economic Assistance
  55. ^ Protzman, Ferdinand. Westward Tide of East Germans Is a Popular No-Confidence Vote. The New York Times. 1989-08-22 [2011-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04). 
  56. ^ What the Berlin Wall still stands for. CNN Interactive. 1999-11-08 [2008-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06). 
  57. ^ Vertrag zwische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und der Deutschen Demokratischen Republik über die Herstellung der Einheit Deutschlands (Einigungsvertrag) Unification Treaty signed by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and the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 in Berlin on 31 August 1990 (official text, in German).
  58. ^ Vertrag zwische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und der Deutschen Demokratischen Republik über die Herstellung der Einheit Deutschlands (Einigungsvertrag) Art 11 Verträge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Bundesministerium für Justiz und Verbraucherschutz. [2015-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25) (德語). 
  59. ^ Gesetz zur Umsetzung des Beschlusses des Deutschen Bundestages vom 20. Juni 1991 zur Vollendung der Einheit Deutschlands [Law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Beschlusses des Deutschen Bundestages vom 20. Juni 1991 zur Vollendung der Einheit Deutschlands] (PDF). Bundesministerium der Justiz. 1994-04-26 [2016-06-2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7-14) (德語). 
  60. ^ Brennpunkt: Hauptstadt-Umzug. Focus (Munich). 1999-04-12 [2011-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30) (德語). 
  61. ^ Kulish, Nicholas. In East Germany, a Decline as Stark as a Wall. The New York Times. 2009-06-19 [2011-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03). 
  62. ^ Lisbon Treaty : The making of. 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 [2011-06-1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5-20). After signature by all 27 Heads of State and governments, the Treaty will travel back to Brussels, where it will be officially sealed with the seals of the 27 Member States, on the 18th of December. Then, it will be sent to Rome, the Italian government being the depository of the Treaties. 
  63. ^ Dempsey, Judy. Germany is planning a Bosnia withdrawal.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Paris). 2006-10-31 [2011-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1). 
  64. ^ Sebastian Merz. Still on the way to Afghanistan? Germany and its forces in the Hindu Kush (PDF). Commonwealth Institute. 2007-11 [2016-09-0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4-03). 
  65. ^ Germany agrees on 50-billion-euro stimulus plan. France 24. 2009-01-06 [2011-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3). 
  66. ^ Government declaration by Angela Merkel. ARD Tagesschau. 2014-01-29 [2014-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01) (德語). 
  67. ^ Migrant crisis: Migration to Europe explained in seven charts. 2016-01-28 [2016-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31). 
  68. ^ Crowcroft, Orlando. 'New era': Scholz becomes Germany's new chancellor as Merkel bows out. euronews. 2021-12-08 [2023-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3) (英語). 
  69. ^ Germany elections: Centre-left claim narrow win over Merkel's party. BBC News. 2021-09-27 [2023-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4). 
  70. ^ Welle (www.dw.com), Deutsche. Frank-Walter Steinmeier elected to second term as German president | DW | 13.02.2022. [2023-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2). 
  71. ^ Image #432, Flying Camera Satellite Images 1999, Lloyd Reeds Map Collection, McMaster University Library.
  72. ^ 72.0 72.1 72.2 72.3 72.4 72.5 World Factbook. CIA. [2011-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4). 
  73. ^ 73.0 73.1 Climate in Germany. GermanCulture. [2011-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05). 
  74. ^ Terrestrial Ecoregions. WWF. [2011-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04). 
  75. ^ Strohm, Kathrin. Arable farming in Germany (PDF). Agri benchmark. 2010-05 [2011-04-14]. [永久失效連結]
  76. ^ 自然公園及國家公園:休閒和享受生活. 德國國家旅遊局. [2013-0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26). 
  77. ^ Zoo Facts. Zoos and Aquariums of America. [2011-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3-10-07). 
  78. ^ Der Zoologische Garten Berlin. Zoo Berlin. [2011-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30) (德語). 
  79. ^ Regionales Monitoring 2010 - Daten und Karten zu den Europäischen Metropolregionen in Deutschland (PDF). Bundesamt für Bauwesen und Raumordnung: 10. 2010 [2012-04-1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2-07-12) (德語). 
  80. ^ Basic Law for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PDF). Deutscher Bundestag. Btg-bestellservice. 2010-10 [2011-04-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6-19). 
  81. ^ Christian Democratic Union/Christian Social Union. U.S. Library of Congress. [2011-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30). 
  82. ^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April 2015, General government gross debt (National currency, Percent of GDP).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2015-04 [2016-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0). 
  83. ^ Third quarter of 2015 compared with second quarter of 2015 - Government debt fell to 91.6 % of GDP in euro area (PDF). Eurostat. 2016-01-22 [2016-01-2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10-10). 
  84. ^ German Government Achieves 'Historic' Budget Surplus. The World Street Journal. 2016-01-13 [2016-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3). 
  85. ^ Reuters: Fitch Affirms Germany at 'AAA'; Outlook Stable. Reuters. 2016-01-08 [2016-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02). 
  86. ^ Federal Constitutional Court. Bundesverfassungsgericht. [2011-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3). 
  87. ^ § 2 Strafvollzugsgesetz. Bundesministerium der Justiz. [2011-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01) (德語). 
  88. ^ Jehle, Jörg-Martin; German Federal Ministry of Justice. Criminal Justice in Germany. Forum-Verlag. 2009: 23 [2013-02-02]. ISBN 978-3-936999-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17). 
  89. ^ Casper, Gerhard; Zeisel, Hans. Lay Judges in the German Criminal Courts.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1972-01, 1 (1): 141. JSTOR 724014. 
  90. ^ Charles Lane (The Washington Post, 4. Juni 2005): The Paradoxes of a Death Penalty Stance. [2011-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0). 
  91. ^ The individual denomination is either Land [state], Freistaat [free state] or Freie (und) Hansestadt [free (and) Hanseatic city].
    The Federal States. www.bundesrat.de. 德國聯邦參議院. [201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10). 
    Amtliche Bezeichnung der Bundesländer [Official denomination of federated states] (PDF; download file "Englisch"). www.auswaertiges-amt.de. Federal Foreign Office. [2011-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21) (德語). 
  92. ^ Example for state constitution: "Constitution of the Land of North Rhine-Westphalia". Landtag (state assembly) of North Rhine-Westphalia英語Landtag of North Rhine-Westphalia. [201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7). 
  93. ^ Kreisfreie Städte und Landkreise nach Fläche und Bevölkerung auf Grundlage des ZENSUS 2011 und Bevölkerungsdichte - Gebietsstand 31.12.2013 (XLS). Statistisches Bundesamt Deutschland. 2014-10 [2015-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01) (德語). 
  94. ^ Bevölkerungszahlen 2011 und 2012 nach Bundesländern. Statistisches Bundesamt Deutschland. 2013-08 [2013-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27) (德語). 
  95. ^ 95.0 95.1 Gross domestic product – at current prices – 1991 to 2015. Statistische Ämter des Bundes und der Länder. 2016-11-05 [2016-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18) (英語). 
  96. ^ Historical Exchange Rates Tool & Forex History Data - OFX. USForex Inc. [2017-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21). 
  97. ^ German Missions Abroad. German Federal Foreign Office. [2011-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29). 
  98. ^ The Embassies. German Federal Foreign Office. [2012-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25). 
  99. ^ The EU budget 2011 in figures. European Commission. [2011-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1). 
  100. ^ United Nations regular budget for the year 2011. UN Committee on Contributions. [2011-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23). 
  101. ^ Declaration by the Franco-German Defence and Security Council. French Embassy UK. 2004-05-13 [2011-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27). 
  102. ^ Freed, John C. The leader of Europe? Answers an ocean apart. The New York Times. 2008-04-04 [2011-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28). 
  103. ^ Aims of German development policy. Federal Ministry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08-04-10 [2011-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3-10). 
  104. ^ Net 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2009 (PDF). OECD. [2011-03-2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4-01-23). 
  105. ^ Speech by Chancellor Angela Merkel to the 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 Die Bundesregierung. 2010-09-21 [2011-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8). 
  106. ^ Harrison, Hope. American détente and German ostpolitik, 1969–1972 (PDF). Bulletin Supplement (German Historical Institute). 2004, 1 [2011-03-2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7-10-21). 
  107. ^ Germany's New Face Abroad. Deutsche Welle. 2005-10-14 [2011-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4). 
  108. ^ Ready for a Bush hug?. The Economist. 2006-07-06 [2011-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8). 
  109. ^ U.S.-German Economic Relations Factsheet (PDF). U.S. Embassy in Berlin. 2006-05 [2011-03-2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5-11). 
  110. ^ It's Principles vs. Profits in Dealing With China. Chosunilbo & Chosun.com. 2007-12-17 [2017-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1). 
  111. ^ 德執政黨提亞洲政策視中國為競爭對手. 中央通訊社. 2007-10-28 [2013-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0). 
  112. ^ Merkel defends her policy on Russia and China. New York Times. 2007-11-21 [2013-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3). 
  113. ^ The West Is Mainly Interested in Scoring Points against China. SPIEGEL. 2008-04-14 [2013-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8). 
  114. ^ 從默克爾對華外交中吸取“教訓”. 朝鮮日報. 2007-12-17 [2015-04-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1). 
  115. ^ The 15 countries with the highest military expenditure in 2011.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2011-09 [2012-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01). 
  116. ^ Germany to increase defence spending. Reuters. [2016-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5). 
  117. ^ Die Stärke der Streitkräfte. Bundeswehr. 2015-12-10 [2016-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2) (德語). 
  118. ^ Ausblick: Die Bundeswehr der Zukunft. Bundeswehr. [2011-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4) (德語). 
  119. ^ Frauen in der Bundeswehr. Bundeswehr. [2011-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29) (德語). 
  120. ^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Arms Transfer, 2014. www.sipri.org.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2015-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9). 
  121. ^ Grundgesetz für 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Artikel 65a,87,115b (PDF). Bundesministerium der Justiz. [2011-03-1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7-05-28) (德語). 
  122. ^ Einsatzzahlen – Die Stärke der deutschen Einsatzkontingente. Bundeswehr. [2015-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29) (德語). 
  123. ^ Connolly, Kate. Germany to abolish compulsory military service. The Guardian (UK). 2010-11-22 [2011-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4). 
  124. ^ Pidd, Helen. Marching orders for conscription in Germany, but what will take its place?. The Guardian (UK). 2011-03-16 [2011-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3-21). 
  125. ^ 125.0 125.1 Country Comparison: Exports. The World Factbook.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2012-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04). 
  126. ^ CPI 2009 table.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2012-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11). 
  127. ^ The Innovation Imperative in Manufacturing: How the United States Can Restore Its Edge (PDF).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2009-03 [2011-03-1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1-05-20). 
  128. ^ Gross domestic product (2009) (PDF). The 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database. World Bank. 2010-09-27 [2011-01-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9-09-12). 
    Field listing – GDP (official exchange rate)
  129. ^ Gross domestic product (2009) (PDF). The 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database. World Bank. 2010-09-27 [2010-10-0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4-02-09). 
    Field listing – GDP (PPP exchange rate)
  130. ^ 130.0 130.1 130.2 Eurostat: Euro area unemployment rate at 11.2% (PDF). eurostat. 2015-03-02 [2017-11-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10-10). 
  131. ^ Labour productivity levels in the total economy. OECD. [2014-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0). 
  132. ^ Andrews, Edmund L. Germans Say Goodbye to the Mark, a Symbol of Strength and Unity. The New York Times. 2002-01-01 [2011-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01). 
  133. ^ Taylor Martin, Susan. On Jan. 1, out of many arises one Euro. St. Petersburg Times. 1998-12-28: National, 1.A. 
  134. ^ Germany – The World's Automotive Hub of Innovation, Germany Trade & Invest, Ernst & Young European Automotive Survey 2013, 2015-04-25
  135. ^ Production Statistics - OICA. oica.net. [2016-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6). 
  136. ^ CIA Factbook. [2015-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2). 
  137. ^ Best Global Brands - 2014 Rankings. Interbrand. [2015-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5). 
  138. ^ Gavin, Mike. Germany Has 1,000 Market-Leading Companies, Manager-Magazin Says. Businessweek. 2010-09-23 [2011-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30). 
  139. ^ Frost, Simon. Berlin outranks London in start-up investment. euractiv.com. [2015-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31). 
  140. ^ Global 500 – Fortune. Fortune. [2016-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03). 
  141. ^ Assessment of strategic plans and policy measures on Investment and Maintenance in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PDF). International Transport Forum英語International Transport Forum. 2012 [2014-03-1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03-23). 
  142. ^ Road density (km of road per 100 sq. km of land area). World Bank. 2014 [2014-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01). 
  143. ^ Autobahn-Temporegelung (新聞稿). ADAC. 2010-06 [2011-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01) (德語). 
  144. ^ 荊玉珍. 中国修高铁,德国却在建自行车高速公路!. 網易訂閱. IT時代網. [2016-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3). 
  145. ^ Geschäftsbericht 2006. Deutsche Bahn. [2011-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09) (德語). 
  146. ^ German Railway Financing (PDF): 2. [2016-07-0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03-10). 
  147. ^ Airports in Germany. Air Broker Center International. [2011-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27). 
  148. ^ Top World Container Ports. Port of Hamburg. [2015-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5). 
  149. ^ 德国深水港威廉港今年8月启用 或将改变中德贸易通道. 華商報. 2012-04-17 [2017-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11). 
  150. ^ Overview/Data: Germany. 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2010-06-30 [2011-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17). 
  151. ^ Energy imports, net (% of energy use). The World Bank Group. [2011-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30). 
  152. ^ Ziesing, Hans-Joachim. Energieverbrauch in Deutschland im Jahr 2014 (PDF). AG Energiebilanzen: 4. [2015-03-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3-15) (德語). 
  153. ^ Germany split over green energy. BBC News. 2005-02-25 [2011-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2). 
  154. ^ Germany greenest country in the world. The Times of India. 2008-06-21 [2011-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28). 
  155. ^ Deutschland erfüllte 2008 seine Klimaschutzverpflichtung nach dem Kyoto-Protokoll (新聞稿). Umweltbundesamt. 2010-02-01 [2015-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8) (德語). 
  156. ^ Brown, Eliot. Germans Have a Burning Need for More Garbag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5-11-09]. ISSN 0099-966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7). 
  157. ^ Record High 2010 Global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from Fossil-Fuel Combustion and Cement Manufacture Posted on CDIAC Site. Carbon Dioxide Information Analysis Center. [2012-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08). 
  158. ^ Federal Ministry for the Environment. Langfristszenarien und Strategien für den Ausbau der erneuerbaren Energien in Deutschland bei Berücksichtigung der Entwicklung in Europa und global [Long-term Scenarios and Strateg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newable Energy in Germany Considering Development in Europe and Globally] (PDF). Berlin, Germany: Federal Ministry for the Environment (BMU). 2012-03-29 [2016-07-0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9-21). 
  159. ^ Nobel Prize. Nobelprize.org. [2011-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4-04). 
  160. ^ Swedish academy awards. ScienceNews. [2010-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29). 
  161. ^ National Science Nobel Prize shares 1901–2009 by citizenship at the time of the award and by country of birth. From Jürgen Schmidhuber. Evolution of National Nobel Prize Shares in the 20th century. 2010 [2011-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27). 
  162. ^ Bruttoinlandsausgaben für Forschung und Entwicklung (BAFE)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nach durchführenden Sektoren. 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 [2016-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5). 
  163. ^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Prize. DFG. [2011-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21). 
  164. ^ 達揚/石濤(德新社). 调研:德国在高科技研究领域开始落伍. 德國之聲. 2016-05-16 [2016-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22). 
  165. ^ Roberts, J. M. The New Penguin History of the World. Allen Lane. 2002: 1014. ISBN 978-0-7139-9611-1. 
  166. ^ The First Nobel Prize. Deutsche Welle. 2010-09-08 [2011-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4). 
  167. ^ Otto Hahn. FamousScientists.org. [2011-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08). 
  168. ^ Bianchi, Luigi. The Great Electromechanical Computers. York University. [2011-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27). 
  169. ^ The Zeppelin. U.S. Centennial of Flight Commission. [2011-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01). 
  170. ^ Historical figures in telecommunications.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2004-01-14 [2011-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25). 
  171. ^ Preparations for operation of Wendelstein 7-X starting. PhysOrg. 2014-05-13 [2014-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09).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Plasma Physics (IPP) in Greifswald in May started the preparations for operation of this the world's largest fusion device of the stellarator type. 
  172. ^ UNWTO Tourism Highlights, 2016 Edition. UNWTO Tourism Highlights (UNWTO). 2016-07 [2017-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3). 
  173. ^ UNWTO Annual Report (PDF). UNWTO. 2010 [2011-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06-11). 
  174. ^ Zahlen Daten Fakten 2012 (in German), German National Tourist Board
  175. ^ Tourism Highlights 2014 edition (PDF). UNWTO. [2015-03-2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02-14). 
  176. ^ 2013 Travel & Tourism Economic Impact Report Germany (PDF). WTTC. [2013-11-2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12-03). 
  177. ^ (德文) Nortrud G. Schrammel-Schäl, Karl Kessler, Paul-Georg Custodis, Kreisverwaltung des Westerwaldkreises in Montabaur. Fachwerk im Westerwald: Landschaftsmuseum Westerwald, Hachenburg, Ausstellung vom 11. September 1987 bis 30. April 1988. Landschaftsmuseum Westerwald: 1987. ISBN 978-3-921548-37-0.
  178. ^ Heinrich Edel: 1928. Die Fachwerkhäuser der Stadt Braunschweig: ein kunst und kulturhistorisches Bild. Druckerei Appelhaus, 1928
  179. ^ Top Tourist Attractions of Germany. Germany.Travel, official site. [2014-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23). 
  180. ^ The World Factbook. cia.gov. [2013-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4). 
  181. ^ 181.0 181.1 181.2 Zensus 2011: Bevölkerung am 9. Mai 2011. 2013-06-01
  182. ^ Population based on the 2011 Census - German Statistical Office ("Destatis"). destatis.de. [2016-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28). 
  183. ^ Significant population growth to at least 81.9 million in 2015 - German Statistical Office ("Destatis"). destatis.de. [2016-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6). 
  184. ^ Country Comparison :: Population. CIA. [2011-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06). 
  185. ^ Demographic Transition Model. Barcelona Field Studies Centre. 2009-09-27 [2011-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27). 
  186. ^ Birth rate on the rise in Germany. The Local. [2014-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5). 
  187. ^ The New Guest Workers: A German Dream for Crisis Refugees. Spiegel Online. 2013-02-28 [2014-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9). 
  188. ^ More skilled immigrants find work in Germany. Deutsche Welle. [2014-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9). 
  189. ^ 189.0 189.1 189.2 National Minorities in Germany (PDF). Federal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Germany). 2010-05 [2014-06-23]. Article number: BMI1001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4-21). 
  190. ^ Auswärtiges Amt Berlin, Konsular Info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2-03-06.. Auswärtiges Amt, Berlin. Accessed 17 June 2015.
  191. ^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port 2015 - Highlights (PDF). UN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2016-06-0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5-13). 
  192. ^ German population rises thanks to immigration. Deutsche Welle. [2014-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9). 
  193. ^ Population and employment: Population with migrant background – Results of the 2010 microcensus (PDF). 2012-03-13 [2014-09-2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4-07-07). 
  194. ^ 20% of Germans have immigrant roots. Burlington Free Press. 2010-07-15: 4A. 
  195. ^ Publikation — STATmagazin — Population — Families with a migrant background: traditional values count — Federal Statistical Office (Destatis). Destatis.de. 2012-03-13 [2012-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4). 
  196. ^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port 2015 - Highlights (PDF).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2015 [2016-06-0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5-13). 
  197. ^ Bevölkerung nach Migrationshintergrund. destatis. 2014 [2016-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14). 
  198. ^ Fewer Ethnic Germans Immigrating to Ancestral Homeland. Migration Information Source. 2004-02 [2014-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1). 
  199. ^ Solsten, Eric. Germany: A Country Study. Diane Publishing. 1999: 173–175 [2016-07-03]. ISBN 978078818179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02). 
  200. ^ Pressekonferenz „Zensus 2011 – Fakten zur Bevölkerung in Deutschland" am 31. Mai 2013 in Berlin
  201. ^ 201.0 201.1 201.2 201.3 Bevölkerung im regionalen Vergleich nach Religion (ausführlich) -in %-. destatis.de (Zensusdatenbank des Zensus 2011). Federal Statistical Office of Germany: Zensus 2011 – Page 6. 2011-05-09 [2011-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05) (德語). 
  202. ^ Official membership statistics of 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 in Germany 2014/15 (PDF). Sekretariat der Deutschen Bischofskonferenz. [2016-06-2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8-23). 
  203. ^ Official membership statistics of the Evangelical Church in Germany 2014 (PDF). Evangelische Kirche in Deutschland. [2016-06-0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11). 
  204. ^ Population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regional authorities depending on religion (in detail) -relative-. Result of the 2011 Census. [2017-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0). 
  205. ^ 205.0 205.1 Petersen, Jens. Kirchensteuer kompakt: Strukturierte Darstellung mit Berechnungsbeispielen [Church Tax Compact: Structured Description with Calculation Examples]. Springer Fachmedien Wiesbaden. 2015: 11–12, 31. ISBN 9783658059576. 
  206. ^ 根據每個區域統計結果製作的宗教信仰地圖
  207. ^ Eastern Germany: the most godless place on Earth | Peter Thompson | Comment is free | guardian.co.uk. London: Guardian. 2012-09-22 [2012-09-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23). 
  208. ^ Germany. Berkley Center for Religion, Peace, and World Affairs. [2015-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4). 
  209. ^ REMID Data of "Religionswissenschaftlicher Medien- und Informationsdienst" 2015-01-16
  210. ^ Chapter 2: Wie viele Muslime leben in Deutschland?. Muslimisches Leben in Deutschland (PDF). Bundesamt für Migration und Flüchtlinge. 2009-06: 80, 97 [2011-03-28]. ISBN 978-3-9812115-1-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4-30) (德語). 
  211. ^ Religionen in Deutschland: Mitgliederzahlen. Religionswissenschaftlicher Medien- und Informationsdienst. 2009-10-31 [2011-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25) (德語). 
  212. ^ 212.0 212.1 European Commission. Special Eurobarometer 243: Europeans and their Languages (Survey) (PDF). Europa (web portal). 2006 [2011-03-2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8-16). 
    European Commission. Special Eurobarometer 243: Europeans and their Languages (Executive Summary) (PDF). Europa (web portal). 2006 [2011-03-2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1-04-30). 
  213. ^ European Commission. Official Languages. [2014-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6). 
  214. ^ Marten, Thomas; Sauer, Fritz Joachim (編). Länderkunde – Deutschland, Österreich, Schweiz und Liechtenstein im Querschnitt [Regional Geography – An Overview of Germany, Austria, Switzerland and Liechtenstein]. Inform-Verlag. 2005: 7. ISBN 3-9805843-1-3 (德語). 
  215. ^ European Commission. Many tongues, one family. Languages in the European Union (PDF). Europa (web portal)英語Europa (web portal). 2004 [2011-03-2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1-04-30). 
  216. ^ Sprechen Sie Deutsch?. The Economist. 2010-03-18 [2011-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29). 
  217. ^ 217.0 217.1 Country profile: Germany (PDF). Library of Congress. 2008-04 [2011-03-2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5-07-19). 
  218. ^ The Educational System in Germany. Cuesta College. 2002-08-31 [2011-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4). 
  219. ^ A German model goes global需要免費註冊. Financial Times. [2014-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28). 
  220. ^ Tim Pitman; Hannah Forsyth. Should we follow the German way of free higher education?. The Conversation. 2014-03-18 [2014-0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7). 
  221. ^ Sean Coughlan. Germany top for foreign students. BBC. 2011-03-09 [2016-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4). 
  222. ^ Laura Bridgestock. The Growing Popularity of International Study in Germany. QS Topuniversities. 2014-11-13 [2016-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3). 
  223. ^ Björn Bertram. Rankings: Universität Heidelberg i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2014-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1). 
  224. ^ Top 100 World Universities.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2011-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8-22). 
  225. ^ A German Ivy League Takes Shape. SCIENCE / AAAS. [2008-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25). 
  226. ^ Hospital of the Holy Spirit Lübeck. Lübeck + Travemünde. [2014-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5). 
  227. ^ Health Care Systems in Transition: Germany (PDF). European Observatory on Health Care Systems. 2000: 8 [2011-04-15]. AMS 5012667 (DEU).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1-05-13). 
  228. ^ 228.0 228.1 Germany statistics summary (2002 - present).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6-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6). 
  229. ^ 2010: Herz-/Kreislauferkrankungen verursachen 41 % aller Todesfälle. Destatis.de. [2015-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8) (德語). 
  230. ^ Country Profile Germany (PDF). Library of Congress Federal Research Division. 2008-04 [2011-05-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5-07-19). 
    This article may incorporate text from this source, which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231. ^ Jeder zweite Erwachsene in Deutschland hat Übergewicht. destatis.de. Statistisches Bundesamt. 2014-11-05 [2015-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26) (德語). 
  232. ^ Topping the EU Fat Stats, Germany Plans Anti-Obesity Drive. Deutsche Welle. 2007-04-20 [2010-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23). 
  233. ^ Germany launches obesity campaign. BBC. 2007-05-09 [2010-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02). 
  234. ^ Germany country profile. BBC. 2015-02-25 [2015-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02). 
  235. ^ Wasser, Jeremy. Spätzle Westerns. Spiegel Online International. 2006-04-06 [2011-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3). 
  236. ^ MacGregor, Neil. The country with one people and 1,200 sausages. BBC. 2014-09-28 [2014-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0). 
  237. ^ Christmas Traditions in Austria, Germany, Switzerland. German Ways. [2014-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25). 
  238. ^ World Heritage Sites in Germany. UNESCO. [2016-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7). 
  239. ^ Artikel 2 EV - Vertrag zwische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und der Deutschen Demokratischen Republik über die Herstellung der Einheit Deutschlands (Einigungsvertrag - EV k.a.Abk.). buzer.de. [2015-05-15-05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0) (德語). 
  240. ^ Sifton, Sam. Berlin, the big canvas. The New York Times. 1969-12-31 [2008-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12).  See also: Sites and situations of leading cities in cultural globalisations/Media. GaWC Research Bulletin 146. [2008-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02). 
  241. ^ Germany Knocks USA off Best Nation Top Spot After 5 Years (新聞稿). GfK. 2014-11-12 [2015-06-16-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03). 
  242. ^ Germany has the best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German Foreign Office. 2014-11-13 [2015-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0). 
  243. ^ Achtung! Germany named world's favorite country. USA Today. 2014-11-18 [2015-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9). 
  244. ^ BBC poll: Germany most popular country in the world. BBC. 2013-05-23 [2011-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3). 
  245. ^ World Service Global Poll: Negative views of Russia on the rise. BBC.co.uk. 2014-06-04 [2014-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5). 
  246. ^ Top 100 living geniuses. The Daily Telegraph (London). 2007-10-30 [2015-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5). 
  247. ^ The Recorded Music Industry In Japan (PDF). 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Japan: 24. 2013 [2014-02-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8-18). 
  248. ^ Kraftwerk maintain their legacy as electro-pioneers. Deutsche Welle. 2011-04-08 [2013-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04). 
  249. ^ Nye, Sean. Minimal Understandings: The Berlin Decade, The Minimal Continuum, and Debates on the Legacy of German Techno 25 (2). Journal of Popular Music Studies. [2014-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01). 
  250. ^ 250.0 250.1 Marzona, Daniel. (2005) Conceptual Art. Cologne: Taschen. Various pages
  251. ^ Berman, Harold. Bronzes, Sculptors & Founders - Signatures Vol. 2. Chicago, Illinois: Abage Publishers. 1974: 477. 
  252. ^ Payne, Christopher. Animals in Bronze: Reference and Price Guide. Woodbridge, Suffolk, England: Antique Collectors' Club Ltd. 1986: 401. ISBN 0-90746-245-6. 
  253. ^ Jan Koppmann, "Das Zeitalter des Barock", in M. Thierer (ed.), Lust auf Barock: Himmel trifft Erde in Oberschwaben, Lindenberg: Kunstverlag Fink, 2002, p. 11f.
  254. ^ Wilhelm Süvern: 1971. Torbögen und Inschriften lippischer Fachwerkhäuser in Volume 7 of Heimatland Lippe. Lippe Heimatbund: 1971. 48 pages
  255. ^ Heinrich Stiewe: 2007. Fachwerkhäuser in Deutschland: Konstruktion, Gestalt und Nutzung vom Mittelalter bis heute. Primus Verlag: 2007. ISBN 978-3-89678-589-3. 160 pages
  256. ^ Art Nouveau — Art Nouveau Art. Huntfor.com. [2013-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22). 
  257. ^ A Dictionary of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880. ISBN 0-19-860678-8. 
  258. ^ Jodidio, Philip. 100 Contemporary Architects 1. Taschen. 2008-01-21. ISBN 3836500914. 
  259. ^ Dégh, Linda (1979). "Grimm's Household Tales and its Place in the Household". Western Folklore 38 (2): 85–103, pp. 99–101. 需付費查閱
  260. ^ History of the Deutsches Wörterbuch from the DWB 150th Anniversary Exhibition and Symposium, Berlin: Humboldt-Universität, 2004. (德文), retrieved 2012-06-27
  261. ^ Espmark, Kjell.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Nobelprize.org. 1999-12-03 [2011-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0). 
  262. ^ Land of ideas. Land-der-ideen.matrix.de. [2011-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27). 
  263. ^ Chase, Jefferson. Leipzig Book Fair: Cultural sideshow with a serious side. Deutsche Welle. 2015-03-13 [2015-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25). 
  264. ^ Searle, John. Introduction. 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Wiley-Blackwell. 1987. 
  265. ^ The largest media companies in Europe by revenue 2011 (Euro millions) and their main media activities (PDF). NORDICOM. [2017-05-0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5-01). 
  266. ^ Distribution of TV in Germany (German). Astra Sat. 2013-02-19 [2014-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01). 
  267. ^ Country profile: Germany. BBC News. [2011-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01). 
  268. ^ Organization 1950-1954. Deutsche Welle. [2015-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269. ^ ZDB OPAC - start/text. d-nb.de. [2015-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7-14). 
  270. ^ Purchese, Robert. Germany's video game market. Eurogamer.net. 2009-08-17 [2012-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0). 
  271. ^ Press releases. gamescom Press Center. 2014 [2015-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0). 
  272. ^ Made in Germany: The most important games from Germany (German). PC Games英語PC Games (magazine) Hardware. 2011-11-27 [2014-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3). 
  273. ^ Studio BabelsbergMit der Erschließung des direkt in der Nachbarschaft befindlichen Filmgeländes mit den Studios Neue Film 1 und Neue Film 2 konnte Studio Babelsberg seine Studiokapazitäten verdoppeln und verfügt so über Europas größten zusammenhängenden Studiokomplex., retrieved 2013-12-03 (German)
  274. ^ SciFi Film History – Metropolis (1927). [2014-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0). 
  275. ^ Bordwell, David; Thompson, Kristin. The Introduction of Sound. Film History: An Introduction 2nd. McGraw-Hill. 2003: 204 [1994]. ISBN 978-0-07-115141-2. 
  276. ^ Rother, Rainer. Leni Riefenstahl: The Seduction of Genius.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03-07-01. ISBN 1441159010. 
  277. ^ Stephen Brockmann, A Critical History of German Film, Camden House, 2010, p. 286. ISBN 1571134689
  278. ^ Awards:Das Leben der Anderen. IMDb. [2011-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10). 
  279. ^ European Film Arwads Archieves. European Film Arwads. [2017-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5). 
  280. ^ 2006 FIAPF accredited Festivals Directory (PDF).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Film Producers Associations. [2011-03-2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01-09). 
  281. ^ Die Beauftragte der BUndesregierung fuer Kultur und Medien, Deutscher-flimpreis. 2015-05-21
  282. ^ Die beliebtesten Fast-Food-Gerichte. RP ONLINE. [2015-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05) (德語). 
  283. ^ The Complete Idiot's Guide to Cheeses of the World - Steve Ehlers, Jeanette Hurt. pp. 113-115.
  284. ^ Guide to German Hams and Sausages. German Foods North America. [2015-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2). 
  285. ^ Numbers, data, facts about the organic food sector. Foodwatch. [2015-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1) (德語). Bio-Produkte machen lediglich 3,9 Prozent des gesamten Lebensmittelumsatzes in Deutschland aus (2012). 
  286. ^ German Wine Statistics. Wines of Germany, Deutsches Weininstitut. [2014-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4). 
  287. ^ Samantha Payne. Top 10 Heaviest Beer-drinking Countries: Czech Republic and Germany Sink Most Pints. 2014-11-20 [2015-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3). 
  288. ^ spiegel.de/international/germany
  289. ^ Michelin Guide restaurants for Germany. [2015-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20). 
  290. ^ German cuisine beats Italy, Spain in gourmet stars. Reuters. 2011-03-28 [2011-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7). 
  291. ^ Schnitzel Outcooks Spaghetti in Michelin Guide. Deutsche Welle. 2007-11-15 [2012-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5). 
  292. ^ 292.0 292.1 292.2 Germany Info: Culture & Life: Sports. Germany Embassy in Washington, D.C. [2011-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30). 
  293. ^ FIFA World Cup™ All Time Statistics. 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Football Association. [2017-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02). 
  294. ^ Ornstein, David. What we will miss about Michael Schumacher. The Guardian. 2006-10-23 [2011-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8). 
  295. ^ Vettel makes Formula One history with eighth successive victory. Irish Independent. 2013-11-17 [2016-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3). 
  296. ^ Large, David Clay, Nazi Games: The Olympics of 1936. W. W. Norton & Company, 2007, ISBN 9780393058840 p. 136.
  297. ^ Large, p. 337.
  298. ^ Bauhaus: The Single Most Influential School of Design. gizmodo. 2012-06-13 [2014-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21). 
  299. ^ BMWI Branchenfokus Textil und Bekleidung. [2014-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21). 
  300. ^ Berlin as a fashion capital: the improbable rise. Fashion United UK. 2012-01-12 [2015-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301. ^ Die deutsche Mode kommt aus der Provinz. BRIGITTE. [2014-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01). 
  302. ^ German Cultures Today: Fashion Stars - One Germany in Europe. German History Docs GHDI. [2015-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參考書目

[編輯]
  1. ^ Schulze 1998,第4頁
  2. ^ 周惠民 2009,第5頁
  3. ^ Lloyd 1998,第685–686頁
  4. ^ Lloyd 1998,第699-704頁
  5. ^ Claster 1982,第35頁
  6. ^ 周惠民 2009,第8-9頁
  7. ^ 7.0 7.1 Fulbrook 1991,第9-13頁
  8. ^ Bowman 2005,第442頁
  9. ^ 丁建弘 2007,第14-16頁
  10. ^ 周惠民 2009,第15頁
  11. ^ 11.0 11.1 Fulbrook 1991,第11頁
  12. ^ 周惠民 2009,第19頁
  13. ^ 13.0 13.1 13.2 周惠民 2009,第20頁
  14. ^ 周惠民 2009,第22頁
  15. ^ Fulbrook 1991,第13-24頁
  16. ^ Fulbrook 1991,第27頁
  17. ^ 周惠民 2009,第30頁
  18. ^ 周惠民 2009,第57頁
  19. ^ Philpott 2000,第206-245頁
  20. ^ Macfarlane 1997,第51頁
  21. ^ Philpott 2000,第206-245頁
  22. ^ Gagliardo 1980
  23. ^ 丁建弘 2007,第167頁
  24. ^ 周惠民 2009,第133頁
  25. ^ 周惠民 2009,第137頁
  26. ^ 周惠民 2009,第124-125頁
  27. ^ 丁建弘 2007,第219頁
  28. ^ 周惠民 2009,第146頁
  29. ^ Fulbrook 1991,第135、149頁
  30. ^ John 2005,第202頁
  31. ^ Lee 2003,第131頁
  32. ^ Fulbrook 1991,第156-160頁
  33. ^ Fulbrook 1991,第155–158、172–177頁
  34. ^ Fulbrook 1991,第188–189頁
  35. ^ 周惠民 2009,第205-206頁
  36. ^ 賴麗琇 1994,第1頁
  37. ^ 賴麗琇 1994,第7頁
  38. ^ Bekker 2005,第14頁
  39. ^ 顧俊禮 2001,第93-94頁
  40. ^ 顧俊禮 2001,第195頁
  41. ^ 顧俊禮 2001,第205-207頁
  42. ^ 顧俊禮 2001,第214-215頁
  43. ^ 顧俊禮 2001,第240頁
  44. ^ 賴麗琇 1994,第181頁
  45. ^ 肖捷 1992,第1頁
  46. ^ 陳杭柱 2000,第28頁
  47. ^ 賴麗琇 1994,第333-338頁
  • 賴麗琇, 新德國, 臺北: 中央圖書出版社, 1994, ISBN 9576372585 
  • 周惠民, 德國史-中歐強權的起伏, 臺北: 三民書局, 2009, ISBN 978-957-14-5197-8 
  • 丁建弘, 大國通史-德國通史, 上海: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07, ISBN 978-7-80745-126-6 
  • 顧俊禮, 德國政府與政治, 臺北: 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1, ISBN 957-818-327-5 
  • 肖捷, 德國經濟體制和經濟政策, 北京: 中國計劃出版社, 1992, ISBN 7-80058-212-4 
  • 陳杭柱, 德語簡史, 北京: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0, ISBN 978-7-5600-1736-5 
  • Lloyd, Albert L.; Lühr, Rosemarie; Springer, Otto, Etymologisches Wörterbuch des Althochdeutschen, Band II, Gö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1998 [2013-02-02], ISBN 3-525-20768-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3) (德語) 
  • Claster, Jill N., Medieval Experience: 300–1400,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82, ISBN 0-8147-1381-5 
  • Bowman, Alan K.; Garnsey, Peter; Cameron, Averil, The crisis of empire, A.D. 193–337, The Cambridge Ancient History 12,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0-521-30199-8 
  • Fulbrook, Mary, A Concise History of Germa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ISBN 978-0-521-36836-0 
  • Philpott, Daniel, The Religious Roots of Moder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World Politics, 2000, 52 (2) 
  • Gagliardo, G., Reich and Nation, The Holy Roman Empire as Idea and Reality, 1763–1806,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0 
  • Macfarlane, Alan, The savage wars of peace: England, Japan and the Malthusian trap, Blackwell, 1997, ISBN 978-0-631-18117-0 
  • John, O.E. Clark, Black, John , 編, 100 maps, Sterling Publishing, 2005, ISBN 978-1-4027-2885-3 
  • Lee, Stephen J., Europe, 1890–1945, Routledge, 2003, ISBN 978-0-415-25455-7 
  • Stackelberg, Roderick, Hitler's Germany: Origins, interpretations, legacies, Routledge: 103, 1999, ISBN 978-0-415-20115-5 
  • Bekker, Henk, Adventure Guide Germany, Hunter, 2005, ISBN 978-1-58843-503-3 
  • Schulze, Hagen, Germany: A New Histo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ISBN 0-674-80688-3 

外部連結

[編輯]
政府
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