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丽港城

坐标22°18′21″N 114°13′40″E / 22.30583°N 114.22778°E / 22.30583; 114.22778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2°18′21″N 114°13′40″E / 22.30583°N 114.22778°E / 22.30583; 114.22778

Laguna City
丽港城
概要
类型香港私人屋苑
用途住宅
地址 香港九龙蓝田晒草湾茶果岭道99号
坐标22°19′N 114°14′E / 22.31°N 114.23°E / 22.31; 114.23
前身蚬壳亚细亚火油油塘油库、茶果岭临时房屋区
竣工日第1至7座、第13至16座:1990年12月
第24至31座:1991年5月
第8座、第17座:1991年12月
第32至38座:1992年2月
第9座、第18座:1993年5月
第10至12座、第19至23座:1994年12月
管理者港基物业管理
(长江实业旗下)
技术细节
座数38座
层数25-28楼
设计与建造
建筑师刘荣广伍振民建筑师事务所
开发商长江实业蚬壳石油和记黄埔地产
其他信息
住宅套数8072个
网站
丽港城第1、2及4期住客网页
丽港城第3期住客网页
地图
地图
丽港城2期
丽港城第2及3期(远眺维多利亚港)
丽港城4期
屋苑会所
航拍角度的丽港城,可见屋苑邻近海傍

丽港城(英语:Laguna City)是香港九龙蓝田茶果岭临海大型私人屋苑之一,邻近蓝田港铁站(D1出口,茜发道),自设3个购物商场、2个会所,坐拥70多条途经巴士及小巴线,配套齐全,交通方便;毗邻广达30万平方呎丽港公园茶果岭海滨公园观塘仔湾海傍及茶果岭山,背山面海,能眺望维多利亚港鲤鱼门景观,地理优越。丽港城占地大约一百万平方呎,分四期共38座,由长江实业蚬壳石油和记黄埔地产合作发展,由伍振民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城内共有3条私家街道,包括丽港街(1及4期)、丽港东街(2期)及丽港南街(3期)。

单位

[编辑]

屋苑分四期发展,共设8,072个2房(实用面积517及521平方尺)及3房(实用面积681及748平方尺)中大型单位。第一期(1至8座、13至17座)毗邻丽港城商场及第一期会所;第二期(24至31座)最靠近港铁蓝田站丽港城公共运输交汇处 ;第三期(32至38座)设有该期专用会所及两个基座商场;而第四期(9至12座、18至23座)楼龄最短及部分单位能眺望海景。

第一期由新福港及宝盈建筑的联营公司承建,第二期由德臣建筑承建。


商场

[编辑]

屋苑内设3个购物商场(丽港城商场、城中荟、丽港中心),连锁商店包括:

丽港城商场位于丽港城第一期内,为单幢式商场,楼高5层,恒隆地产曾拥有这商场,以连锁商店为主。

城中荟(前称丽港城中城)为丽港城第三期基座商场,楼高2层。

丽港中心为丽港城第三期基座商场,以地铺为主,业权分散。

住客会所

[编辑]

屋苑内设2个私人会所。第1、2、4期私人会所位于丽港城第一期内,设有泳池及会所泳池餐厅;第3期私人会所位于丽港城第三期内,设有泳池。

其他设施

[编辑]

交通

[编辑]

丽港城交通四通八达,毗邻蓝田茶果岭道茜发道、伟发道、成业街、伟业街鲤鱼门道

住客可以通过有盖行人天桥及升降机步行往返L2楼丽港城第2、3期、L2楼丽港城商场、L1楼丽港城公共运输交汇处及L3楼蓝田站(通过有盖茜发道),不需日晒雨淋。

交通路线列表
港铁
丽港城公共运输交汇处
丽港城商场茶果岭道
丽港中心茶果岭道
成业街休憩花园茶果岭道
城中荟茜发道
伟乐街(伟业街
丽港公园(伟发道)
观塘法院鲤鱼门道

电视广告

[编辑]

事件

[编辑]
2021年1月31日,穿上保护衣的人士进入第7座上门要求住客接受强制检测
2021年1月31日,一名64岁男子在场叫嚣后,被警员带到丽港城会所内

售楼历史

[编辑]

丽港城在1990年5月开售时曾爆发由三合会控制的饮管党排队炒楼事件,最后才被皇家香港警察有组织及严重罪案调查科人员制服。[1]

李克强访问丽港城居民

[编辑]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于2011年8月17日来港首天探访位于26座中产家庭。纵使李克强落区期间表现亲民,不时走近市民逐一握手,但保安却如临大敌,当中一名44岁身穿“平反六四”T恤的男住客,在李克强进入丽港城26座进行家访后数分钟后路过现场,随即被保安抬走。该男住客表示对方行为粗暴,令他手部受伤,他感到十分不满。他亦表明自己只是住客,没有任何要求。整个过程中带走他的人并没有表露身份,事后他要求到医院验伤。警方则表示该人为通缉人士,与2006年一宗交通案件被通缉有关,所以将其拘捕,期后他已获准保释。部分市民批评,李克强到访,保安过分严密令居民不便。网上更有讨论,对警方做法表示强烈不满。民主党立法会议员涂谨申质疑,即使是李克强到访,警方亦不能封锁整座大厦,这样会阻碍其他户主权利,不单做法有问题,甚至或会连累被家访的业主,遭其他人追讨。[2]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990年 市民喪炒樓花 引發爭執 蘋果日報 (2014年2月2日). [2014年2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2月3日). 
  2. ^ 李克強訪港保安爭議 監警會證九宗指控屬實 (2012年5月4日). [2014年2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