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第一次國共內戰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丙級
本條目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歷史專題 (獲評丙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屬於歷史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歷史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軍事專題 (獲評丙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屬於軍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軍事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丙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 我們到維基來,不是為了看教科書上的內容。如果僅僅把支持中共就當作愛國,不如到主流媒體去好好做個順民。
  • 這個條目編寫的確實很差勁,中立性、準確性都很不夠。--Farm (talk) 08:53 2005年11月6日 (UTC)
  • 將「土地革命」單純解釋為土地革命戰爭我覺得不好……畢竟土地革命一次也大量用來解釋土地所有制或者土地政策的大轉折。另外強調一下如果可能的話請不要使用「確實差勁」這樣的定性語言,維基的編輯文明應該是建立在「善意假定」而不是對一個條目的單純評價之上。以後條目的內容會隨著編輯者的增加而日趨準確,但編者在編完後看到Talk頁面不留情面的抨擊大概也很傷心吧。--學習第一|有事找我:P 10:38 2005年11月6日 (UTC)
  • 這是一種歷史表述,其本身就不可能是客觀的。--刻意 11:32 2006年9月15日 (UTC)

移動頁面

[編輯]

土地革命這一名稱不僅不準確且有失中立,應該移動到第一次國共內戰。土地革命應該重定向至土地改革,表決一下吧:

第一次國共內戰頁面全面更新

[編輯]

此次更新將不以來源為第一取向,堅持中立思想。其架構可於此次留言的留言日的修改中看到。希望日後修改者能以此架構為規範。—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9月11日 (六) 17:43 (UTC)[回覆]

為什麼第一次國共內戰多出介紹1937年以後的發展?有關嗎?

[編輯]

第一次國共內戰為什麼會多出這些內容?既然都介紹1937年結束,怎還繼續延伸下去介紹?應該放在國共摩擦國共關係,所以不知道當初寫這些內容的人是用意為何?--36.233.190.185留言2016年6月10日 (五) 21:13 (UTC)[回覆]

我覺得應該移到國共摩擦裏,畢竟在名義上內戰已經結束了。至於共產黨是想打擦邊球還是打內戰,已經不是第一次國共內戰該管的事情了。而且像朝鮮戰爭那些條目,即使在名義上戰爭一直沒結束,但是戰後的摩擦也沒往條目裏面寫,而是放到底下的模板裏面了。至於這筆編輯的目的是什麼,用共產黨的話,大概就叫「歪曲歷史」、「欲滅其,必先去其史」了其實只是有人把未給出參考文獻的史實放錯了地方而已。--vjudge1留言2016年6月11日 (六) 04:01 (UTC)[回覆]

中立性模板

[編輯]

@Tai8加上此模板的編輯者需在討論頁說明此文中立性有爭議的原因,以便讓各編輯者討論和改善。--歡顏展卷留言2016年9月21日 (三) 05:54 (UTC)[回覆]

  • 由中國國民黨領導的國民政府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地方性政權發動的戰爭
不應該寫誰對誰,而應該寫誰和誰之間。
  • 中國國民黨稱為剿共。
應當補充「中國共產黨稱為反圍剿」。
  • 出現了以蔣中正為首的金陵派,後來以汪精衛為首的武漢派,及以陳濟棠為首的廣州派。
為什麼沒有提西山會議派

以上是導言及第一章節中的問題。--Tai8留言2016年9月21日 (三) 07:55 (UTC)[回覆]

@Tai8導言寫「誰對誰發動的戰爭」,表明誰發動戰爭。第一次國共內戰由國民政府發動,如果導言寫「誰和誰之間」,則誰發動戰爭不明確。
其他幾點同意修改。--歡顏展卷留言2016年9月21日 (三) 22:38 (UTC)[回覆]
@Happyseeu南昌起義是第一次內戰的開端,是由中共發起的。--Tai8留言2016年9月22日 (四) 07:43 (UTC)[回覆]
@Tai8我補充了來源,412事件是國共分裂的導火線。如果有不同的可靠來源指出內戰從不同事件開始,歡迎提供。--歡顏展卷留言2016年9月22日 (四) 16:49 (UTC)[回覆]

右側資訊方塊中的「德國軍事顧問」部分中,魏澤爾被錯誤地標記為納粹軍官

[編輯]

然而事實上魏澤爾並未效力於納粹,其本人 1927 年就退休了。甚至於他編寫的那本雜誌《德國國防》還在納粹時期被關停了。因此不應添加納粹旗幟在前。

另外一位使用納粹旗幟標記倒是沒什麼問題。--Boreas Sawada 2024年4月12日 (五) 22:04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