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鰱魚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鰱魚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條鰭魚綱 Actinopteri
目: 鯉形目 Cypriniformes
科: 鯝科 Xenocyprididae
屬: 鰱屬 Hypophthalmichthys
種:
鰱魚 H. molitrix
二名法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Valenciennes, 1844)
異名
  • Onychodon mantschuricus
    Basilewsky, 1872
  • Abramocephalus microlepis
    Steindachner, 1869
  • Cephalus mantschuricus
    Basilewsky, 1855
  • Leuciscus molitrix
    Valenciennes, 1844
  • Leuciscus hypophthalmus
    Richardson, 1945
  • Hypophthalmichthys dabry
    Guichenot, 1871
  • Hypophthalmichthys dybowskii
    Herzenstein, 1888

鰱魚學名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又叫白鰱跳鰱水鰱鰱子等,為條鰭魚綱鯉形目鯝科鰱屬的一種淡水魚,是著名的四大家魚之一。

名稱

[編輯]

在中國的標準名稱為白鰱,一般稱為鰱魚,在各地有也存在有「鏢魚」、「鱢魚」的稱呼。在越南則稱為「華南白鰱魚」(Cá mè trắng Hoa Nam)。

鰱魚(韓語:연어鰱魚 Yeon-Eo)一詞在韓語裡則是指壽司料理所使用的鉤吻鮭

分布

[編輯]

本魚原分布於中國的淡水河流中。雖然在原產地的天然水域中已處於近危狀態[1],但因作為一種食用魚引進到世界各地,對某些地區造成了生態衝擊。

特徵

[編輯]
浮在水面的鰱魚

本魚的體形側扁、稍高,呈紡錘形。背部呈青灰色,兩側及腹部呈白色。頭較大,眼睛位置較低。鱗片細小,腹部正中角質棱自胸鰭下方直延到肛門,胸鰭不超過腹鰭基部,各鰭色灰白。形態似鱅魚。背鰭硬棘1至3枚;背鰭軟條6至7枚;臀鰭硬棘1至3枚;臀鰭軟條10至14枚,體長可達105公分,有一條十分長的觸鬚。

生態

[編輯]
未成年的鰱魚

本魚為初級淡水魚,棲息於江河、水庫及湖泊的上層水域,性急躁,善跳躍。在自然環境內會向上游洄游產卵; 然後卵和幼蟲向下游漂流,幼魚在洪氾區孵化。幼魚以浮游動物為食,一旦達到一定大小,就會轉向以浮游植物為食。該物種目前在其原始分佈範圍內被列為近危,因為其棲息地和繁殖行為受到破壞、污染和過度捕撈的影響。 在其範圍內的中國部分,物種數量下降似乎特別顯著。[2]

經濟利用

[編輯]

為人工飼養的大型淡水魚,生長快、疾病少、產量高,大多與草魚、鯉魚等混養。其肉質鮮嫩,營養豐富,是較宜養殖的優良魚種之一。為台灣主要的淡水養殖魚類之一。

中醫學認為:鰱魚為溫中補氣、暖胃、澤肌膚的養生食品,適用於脾胃虛寒體質、溏便、皮膚乾燥者,也可用於脾胃氣虛所致的乳少等症。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Zhao, H.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IUCN). 2011, 2011: e.T166081A6168056. doi:10.2305/IUCN.UK.2011-2.RLTS.T166081A6168056.en. 
  2. ^ Zhao, H.H.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1, 2011: e.T166081A6168056 [19 November 2021]. doi:10.2305/IUCN.UK.2011-2.RLTS.T166081A6168056.en可免費查閱. 

外部連接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