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藥物種類
布洛芬200毫克膜衣錠,一種常見的非類固醇抗發炎藥。
用途止痛解熱英語Antipyretic抗發炎抗血栓英語Antithrombotic
生物靶標COX-1 and COX-2
ATC代碼M01A
外部連結
WebMDrxlist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又稱非甾體抗炎藥,簡稱非類固醇類,是一類具有解熱鎮痛效果的藥物,在施用較高劑量時也具有消炎作用

「非類固醇」表示「非糖皮質激素」,將此類藥物與類固醇藥物區分開;而糖皮質激素(屬於一種類固醇)是另一種消炎止痛藥物,且會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謝。在1950年代,糖皮質激素損傷了許多患者,所以新的藥物中不含糖皮質激素便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於是1960年,發展了「NSAID」這個概念[1],以將新藥與可能產生醫源性傷害的類固醇類藥物劃清界線[2]

大多數的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可抑制環氧合酶-1(COX-1)及環氧合酶-2(COX-2),進而減少前列腺素和血栓素的合成。一般認為,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因為抑制環氧合酶-2會有解熱鎮痛、抗發炎的效果。部分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像是阿斯匹靈,也同時抑制了環氧合酶-1,因而容易導致腸胃道出血和潰瘍[3]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中,屬阿斯匹靈伊布洛芬甲芬那酸萘普生最為著名,在絕大多數國家都可作為非處方藥銷售[4]

乙醯胺酚因其抗發炎作用微弱,而通常不被歸為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它主要通過抑制分布在中樞神經系統的環氧合酶-2,以減少前列腺素的生成,從而緩解疼痛,但由於環氧合酶-2在周邊組織中數量較少,因此作用微弱[5]

作用機理

[編輯]

發炎是機體對抗感染或誤認代謝物致敏原的一種免疫反應,導致血管擴張,增加血管通透性,且增強環氧合酶(例如COX-2)的作用。

花生四烯酸前列腺素的前體,而構成細胞膜的磷脂又是花生四烯酸的前體,催化花生四烯酸向前列腺素轉化的是環氧合酶,目前認為人體內的環氧合酶共有兩大類:COX-1 和 COX-2;COX-1 主要存在於正常的細胞中,而 COX-2 則主要在炎性環境中存在。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可以抑制環氧合酶的活性,減少前列腺素的合成,減輕炎性反應,此外還可以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以提高細胞內cAMP的濃度,穩定溶酶體膜減少溶酶體的釋放而抑制發炎反應。這種作用機制是與含類固醇的消炎止痛藥物糖皮質激素有著根本的區別。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對環氧合酶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抑制反應是一個平衡反應,藥效與血藥濃度密切相關,但有一個例外就是阿斯匹靈乙醯柳酸),其乙醯基會不可逆地結合環氧合酶活性中心地絲氨酸,不可逆地抑制環氧合酶活性。

不良反應

[編輯]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的作用機理主要是抑制環氧酶,由於環氧酶1主要分布於血管、胃和腎,而由環氧酶催化生成的前列腺素有具有保護消化道黏膜的作用,因此非類固醇抗發炎藥抑制環氧酶的作用會降低前列腺素對消化道黏膜的保護作用;另外,大部分的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在結構上都屬於弱酸,有一定的酸性,對消化道刺激較強。兩種作用合一,產生其最主要的不良反應:消化性潰瘍。對有消化性潰瘍病史或有嚴重疾病、高齡等危險因素者,可在服用NSAID的同時,預防性地同時服用抗潰瘍藥如H2受體拮抗劑氫離子幫浦阻斷劑[6]。若需要長期緩解較強烈的痛苦,選擇阿片類藥物可能反而比較安全。

發展歷史

[編輯]

很久以前,人們就發現柳樹皮具有一定的解熱鎮痛抗發炎作用,1838年,人們從柳樹皮中提取得到水楊酸,並在1860年人工合成了這種化合物;1875年,人們發現水楊酸鈉具有解熱鎮痛抗發炎作用而用於臨床治療。1853年夏爾·弗雷德里克·熱拉爾用水楊酸醋酸酐合成了乙醯柳酸,但沒能引起人們的重視;1898年供職於拜爾藥廠的德國化學家菲力克斯·霍夫曼(Felix Hoffmann)又進行了合成,並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療效極好;1899年由德萊塞(Dreser)介紹到臨床,並取名為阿斯匹靈。阿斯匹靈是目前應用最多的藥物之一。

吡唑酮類非類固醇抗發炎藥是對抗瘧藥奎寧進行結構改造的產物,最早的吡唑酮類非類固醇抗發炎藥是安替比林,於1884年用於臨床,但由於可能引起白血球減少和粒細胞缺乏的不良反應,被逐漸淘汰,中國於1982年停止使用安替比林,但由安替比林經結構改造開發出的吡唑酮類非類固醇抗發炎藥仍在臨床活躍地使用。

包括布洛芬在內的芳基烷酸類非類固醇抗發炎藥是近年來發展迅猛的一類新型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人們根據一種炎性介質5-羥色胺的結構進行改造,於1961年合成出了吲哚美辛,該藥的抗發炎活性是可的松的5倍。 1952年,保泰松問世,開始使用NSAIDs名稱。

臨床應用

[編輯]

常用藥物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Origins and impact of the term NSAID" (Buer 201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Inflammopharmacology, vol. 22, no 5, 2014, p. 263-7. (PMID 25064056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DOI 10.1007/s10787-014-0211-2)
  2. ^ Buer JK. Origins and impact of the term 'NSAID'. Inflammopharmacology. Oct 2014, 22 (5): 263–7 [2015-10-25]. PMID 25064056. doi:10.1007/s10787-014-02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0). 
  3. ^ Page, Clive P.; Curtis, Michael J.; Sutter, Morley; Walker, Michael; Hoffman, Brian  . Farmacología integrada. Elsevier España. 1998. ISBN 84-8174-340-2 (西班牙語). 
  4. ^ Warden SJ. Prophylactic Use of NSAIDs by Athletes: A Risk/Benefit Assessment. The Physician and Sports Medicine. April 2010, 38 (1): 132–138 [2017-02-24]. PMID 20424410. doi:10.3810/psm.2010.04.177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26). 
  5. ^ Hinz B, Cheremina O, Brune K. Acetaminophen (paracetamol) is a selective cyclooxygenase-2 inhibitor in man.. The FASEB Journal. 2008, 22 (2): 383–390. PMID 17884974. doi:10.1096/fj.07-8506com. 
  6. ^ 非甾体抗炎药(NSAID)所致消化性溃疡的防治进展. [2009-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簡體)). 

參見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