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萊希菲爾德之戰 (955)
此條目的引用需要清理,使其符合格式。 (2017年2月26日) |
第二次萊希菲爾德之戰 | |||||||
---|---|---|---|---|---|---|---|
馬扎爾人侵略歐洲的一部分 | |||||||
| |||||||
參戰方 | |||||||
薩克森和圖林根 | 馬扎爾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奧托一世 紅色康拉德 (洛林公爵) † 布爾夏德 (士瓦本公爵) |
霍爾卡 布爾斯蘇 † 雷爾酋長,蘇爾酋長 † | ||||||
兵力 | |||||||
8,000 重騎兵和重步兵 |
17,000 輕騎兵 不明數量步兵 | ||||||
傷亡與損失 | |||||||
~3,000 |
4,000–5,000 陣亡: 1,000 戰死 ~1,500 被當地農民殺死 2,000 逃亡時被殺 |
第二次萊希菲爾德之戰[1]發生於955年10月10日,以東法蘭克王國國王奧托一世對匈牙利霍爾卡布爾斯蘇和雷爾酋長、蘇爾酋長取得決定性勝利告終。 這場戰役通常被視為反擊匈牙利人對西歐入侵的決定性事件。萊希菲爾德是位於奧格斯堡南部的萊希河衝擊平原。在匈牙利史中,這場戰鬥也被稱為第二次奧格斯堡戰役。[2] 同年10月還發生了奧托一世和斯拉夫奧博垂斯部落間的雷克尼茨戰役。這場戰役是東法蘭克人團結一致對抗外敵的重要事件。
第一次萊希菲爾德之戰發生於45年之前,同樣由東法蘭克和士瓦本攜手對抗匈牙利的馬扎爾人,但最後大敗。[3]
文獻資料
[編輯]關於這次戰鬥最重要的文獻資料應該是哥哈德·馮·奧格斯堡(Gerhard von Augsburg)從日耳曼人的角度所著的《Vita Sancti Uodalrici》。年代記編者科維的維杜金德也提供了一些重要的細節。年代記《匈牙利人事跡》則從匈牙利人的角度記述了此事,然而此書寫於12世紀,故可信度打折。
背景
[編輯]在鎮壓了由其子士瓦本公爵魯道夫和女婿洛林公爵康拉德發動的叛亂之後,東法蘭克國王奧托一世移駕自己的公爵領薩克森。 行至馬格德堡時接到匈牙利人入侵的消息。此前匈牙利人就曾在叛亂期間趁火打劫。[4] 奧托一世當時剛剛鎮壓完弗蘭肯地區的叛亂。由於易北河下游的波拉比安斯拉夫人的騷亂,奧托一世的大部分薩克森部隊都不得不留守。另外奧格斯堡地區距離薩克森很遙遠,薩克森部隊很難及時趕到 ,而戰鬥在奧托一世接到報告之後的六周之後就打響了,因此軍事史學家漢斯·戴布流克認為沒有來自薩克森的援軍參戰。[5]
奧托一世命令他的部隊集結在多瑙河的紐因堡和英戈爾施塔特附近。這一舉動的目的在於切斷匈牙利人的補給線,並在他們攻向奧格斯堡東北部時從他們後方進攻。另外,這一地點對於在各地動員參加戰鬥的部隊來說也是地理上的中點。因此從戰略上講,這是奧托發動進攻之前最理想的集結地。[6]
另外一股力量也在這次戰役中發揮了作用。匈牙利人以往入侵多瑙河南岸的日耳曼人的領地時,例如在932年和954年,往往經洛林-西法蘭克王國-義大利的路線撤退。也就是說,先向西,再向南,最後向東返回他們自己的領地,通過這種方式甩開日耳曼人的追兵。 奧托一世認識到這一點以後決心加以利用,他命令自己的兄弟科隆大主教布魯諾一世率洛林部隊堅守洛林以阻擊匈牙利人。[7] 其實匈牙利人在東西兩面夾擊之下已經沒有逃跑的可能了。
當時負責防守士瓦本邊境城市奧格斯堡的是奧格斯堡主教烏爾利希。他以聖經詩篇第23篇的「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來激勵自己的士兵們。在守軍與匈牙利人作戰的同時,奧托一世揮師南下。
奧托一世部隊的人數沒有足夠可靠的說法。最被廣泛認可的數字是8,000人,或8個千人團。[8] 其中三個團來自巴伐利亞,兩個團來自士瓦本,一個團來自弗蘭肯,一個團來自波西米亞(由波列斯拉夫一世的一個不知名的兒子率領),以及奧托一世的本隊。國王的本隊規模比其他團稍大,包括薩克森人,圖林根人,以及國王的私人衛隊,推測其中有法蘭克血統的經驗豐富的騎士。
年代記記載匈牙利人的部隊有25,000~50,000人,但更現實的數字應該是10,000~25,000。
Gerhard記載,匈牙利部隊推進到了伊勒河並開始進攻奧格斯堡。當時奧格斯堡位於伊勒河左岸,但距離河岸尚有一段距離。最激烈的戰鬥推測8月8日發生於城東門,匈牙利人當時試圖以人數優勢衝進城。主教的士兵們奮勇反抗,擊斃了攻城部隊指揮,迫使匈牙利人撤退。第二天,匈牙利人發起了更大規模的總攻。戰鬥期間,Risinesburg領主Berchtold來到了匈牙利人營地,向他們宣告國王的部隊即將到來。當天傍晚雙方暫時停戰,匈牙利人開始計劃翌日的進攻[9] 迪林根伯爵迪帕德當天夜間率部到了奧托的營地。
戰鬥經過
[編輯]日耳曼人的部隊以如下順序行進: 3個巴伐利亞團, 康拉德公爵的弗蘭肯團, 國王本隊, 2個士瓦本團,最後是波西米亞團。戴布流克認為巴伐利亞人充當先鋒是因為當時部隊需要通過巴伐利亞人的領地,而當地人是最好的嚮導。所有的部隊都有騎兵
科維的維杜金德記載,奧托在奧格斯堡市內紮營,巴伐利亞公爵亨利一世抱恙前來, 康拉德公爵也摒棄前嫌率領弗蘭肯騎士加入。這一舉動大大鼓舞了士氣。[10]
康拉德此時已經被趕出了洛林。他曾經與馬扎爾人合作,但最終決定加入奧托旗下,並在此戰中戰死。奧托的侄女婿士瓦本公爵布爾夏德三世統領著一個士瓦本團。
匈牙利人渡河之後馬上與波西米亞人交火,隨後又對上了士瓦本人,但短暫交戰後就撤退了。戰鬥開始後奧託命令康拉德收集輜重,後者成功完成任務並歸隊。奧托隨即下令進攻。日耳曼軍冒著矢石齊射衝向匈牙利人,與其短兵相接。
在近戰中,匈牙利人無法發揮其擅長的游牧民族打了就跑的戰術。布爾斯蘇曾經試圖詐敗引誘奧托的部隊深入追擊,但沒有成功。日耳曼人戰線齊整,齊頭並進地按照預定路線進行陣地戰,並有條不紊地追擊了數日。這與他們之前得勝之後就分散追擊的做法大相逕庭。有一些匈牙利人在人困馬乏之下不得不躲進附近的村莊,結果在被追兵包圍後放火燒死在屋內。被俘虜的匈牙利人或被處刑,或被切掉鼻子和耳朵後放還以威嚇匈牙利大公陶克紹尼。匈牙利指揮官布爾斯蘇、雷爾和蘇爾(都不是阿爾帕德王室的成員)都被處死。[11] 戰鬥中,康拉德公爵因為天熱解開了他的鎖子甲,結果被一箭射穿了喉嚨。「此前對蠻族從未取得過如此血腥的勝利」——維杜金德如是記載。
戰鬥細節
[編輯]奧托一世布下一字長蛇陣,並沒有留預備隊。從右到左依次為:康拉德公爵的弗蘭肯團,三個巴伐利亞團,奧托的本隊和兩個士瓦本團。波西米亞團負責守衛營地。這一任務被視為無足輕重,由於之前波列斯拉夫一世曾與奧托發生戰爭,波西米亞人沒有被完全信任。匈牙利人以他們擅長的騎射戰術組織了一次正面快攻,但這只是佯攻,其主力迂迴到了奧托的身後襲擊了營地。守營的波西米亞人損失慘重,波列斯拉夫的兒子也陣亡了。隨後匈牙利人對兩個士瓦本團展開了前後夾擊。
士瓦本人一度陷入了混亂,但並沒有崩潰,而是後撤向國王的本隊靠攏。奧託命令康拉德率部從右翼撤出,去支援左翼被包圍的士瓦本人。康拉德出色地執行了任務,與士瓦本人一道對匈牙利部隊構成了反包圍,並將其分割。與此同時,奧托和巴伐利亞人頂住了匈牙利人的正面進攻。匈牙利的穿插部隊被消滅以後,奧托組織了總攻,康拉德就是在總攻階段被射殺的。
匈牙利人在總攻之下崩潰,士兵們渡河逃向後方。萊希河西岸遍布鵝卵石,又陡又滑,導致許多匈牙利人被困在河岸上繼而被追兵擊殺。日耳曼人隨後攻入匈牙利營地並進行了洗劫。匈牙利人不得不向南繞遠路之後向東撤退,並在沿途遭遇當地人的騷擾襲擊,損失慘重。[12]
戰後結果
[編輯]在戰場上,日耳曼領主們按照風俗用盾牌抬起了奧托,擁戴其為皇帝。數年後,奧托前往羅馬,由教皇若望十二世加冕為神聖羅馬皇帝。
戰鬥結束後國王在奧格斯堡過夜。 他下令管制一切渡河工具,以便追捕匈牙利人。 這一命令效果明顯,巴伐利亞公爵亨利最終捕獲了許多匈牙利軍官並將其處刑。[13]
匈牙利軍總指揮布爾斯蘇、雷爾和蘇爾被押解到雷根斯堡處死。
這場戰鬥對匈牙利的影響存在爭議。可以確定的是,匈牙利並未從此一蹶不振,奧托也未能追亡逐北,將戰火燒至匈牙利本土。另一方面,匈牙利史學家Gyula Kristó稱其為「災難性的失敗」。[14] 這場戰鬥標誌著匈牙利人在歐洲將近100年的軍事優勢的終結。[15]
955年以後,匈牙利完全停止了西侵,而奧托也沒有再與匈牙利人開戰。 這場失利導致匈牙利大公福伊西下台,陶克紹尼即位為新大公[16]
影響
[編輯]這場戰役被視為中世紀中期的代表重裝騎士對中世紀前期代表,中東歐遊牧民族輕騎兵的標誌性勝利。[17]
歷史學家保羅·戴維斯寫道:「馬扎爾人的失敗結束了他們90年來對西歐的搶掠,他們開始轉向定居生活,奠定了作為國家的匈牙利的基礎。」[18]
腳註
[編輯]- ^ Baron Edward Francis Twining Twining, A history of the crown jewels of Europ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 T. Batsford, 1960, p. 387
- ^ György Szabados, A magyar történelem kezdeteiről: az előidő-szemlélet hangsúlyváltásai a XV-XVIII. században, Balassi K., 2006, p. 134
- ^ Charles R. Bowlus, The Battle of Lechfeld and Its Aftermath, August 955: The End of the Age of Migrations in the Latin West, Ashgate Publishing, Ltd., 2006, p. 166
- ^ Delbruck, p. 115
- ^ Delbruck, p. 116
- ^ Delbruck, p. 118
- ^ Delbruck, p. 122
- ^ Beeler, p 229.
- ^ Delbruck, p. 678
- ^ http://college.hmco.com/history/west/mosaic/chapter5/source259.htm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aid account required)
- ^ Pal Engel and Andrew Ayton, The Realm of St Stephen: History of Medieval Hungary, 895–1526, (I.B. Tauris, 2001), 14–15.
- ^ Beeler, p. 230-232
- ^ Delbruck, p. 123
- ^ Kristó, Gyula; Makk, Ferenc (1996).
- ^ Bóna István. A kalandozó magyarság veresége. A Lech-mezei csata valós szerepe. March 2000 [2011-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1) (匈牙利語).
- ^ Miklós Molnár, A concise history of Hunga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p. 17
- ^ Archer, Christon I.; Ferris, John R.; Herwig, Holger H.; Timothy H. E. Travers. World History of Warfare. Univ of Nebraska Pr. 2008-09-01: 137 [9 August 2011]. ISBN 978-0-8032-1941-0.[失效連結]
- ^ Davis, Paul K. 100 Decisive Battles: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 2001-04-15: 110 [9 August 2011]. ISBN 978-0-19-514366-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