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斑比盜龍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斑比盜龍屬
化石時期:白堊紀晚期,72 Ma
斑比盜龍骨骼
無效狀況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亞目: 獸腳亞目 Theropoda
演化支 新獸腳類 Neotheropoda
演化支 鳥吻類 Averostra
演化支 堅尾龍類 Tetanurae
演化支 俄里翁龍類 Orionides
演化支 鳥獸腳類 Avetheropoda
演化支 虛骨龍類 Coelurosauria
亞科: 蜥鳥盜龍亞科 Saurornitholestinae
屬: 斑比盜龍屬 Bambiraptor
Burnham et al., 2000
模式種
費堡氏斑比盜龍
Bambiraptor feinbergi

Burnham et al., 2000

斑比盜龍屬學名Bambiraptor)是獸腳亞目馳龍科的一屬,是種類似鳥類恐龍,生存於7,200萬年前,由堪薩斯大學耶魯大學紐奧良大學的科學家所發現。雖然斑比盜龍標本似乎是幼年個體,牠站立時不多於0.3米,長0.7米及體重只有2公斤[1]。班比盜龍有可能是蜥鳥盜龍的幼年個體,但是目前無法確定。

發現歷史

[編輯]
班比盜龍的骨骼 - 多倫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館
班比盜龍的想像圖

在1993年,14歲的化石獵人Wes Linster發現斑比盜龍的化石,他當時是與家人在美國蒙大拿州冰川國家公園尋找恐龍骨頭。他對《時代》雜誌說他在一座高山上發掘出這些骨頭,並且對他的發現感到驚奇。在這個地方的進一步發掘,挖出接近95%完整的斑比盜龍骨骼。由於斑比盜龍的完整性,使古生物學家能夠研究牠們的骨骸,如同羅塞塔石碑有助於翻譯埃及象形文字

這個化石最初被認為是蜥鳥盜龍的幼年個體。之後在1997年,其他古生物學家將這個化石歸類於伶盜龍的未命名種(Velociraptor sp.)[2]。在2000年,大衛·伯納姆(David Burnham)等人將這個化石建立為新屬,模式種費堡氏斑比盜龍B. feinbergi)。屬名是以迪士尼電影中的小鹿斑比為名,意指牠們的小型體型與幼年年齡;種名則是以捐贈出標本的費堡家族為名[3]。同年,喬治·奧利舍夫斯基(George Olshevsky)提出其種名應改為複數型的feinbergorum,一度有部分研究人員使用這個名稱,但其實是不符合國際動物命名法規

正模標本(編號AMNH FR 30554)發現於雙麥迪遜組的上層,地質年代相當於坎潘階晚期。這個標本目前存放於紐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正模標本是一個關節仍連結、大型的幾乎完整身體骨骼與頭顱骨,缺乏尾巴末端,是一個幼年個體。該化石的右側有損害的痕跡,大部分骨頭的保存狀態良好、沒有被擠壓變形。在2000年另外發現副模標本(編號FIP 002-136),包含34個骨頭,來自於至少兩個個體,也發現於正模標本的附近。在2004年,另外發現一個上頜化石(編號MOR 553S-7-30-91-274),也被編入於斑比盜龍[4]

與鳥類的關係

[編輯]
斑比盜龍的想像圖
斑比盜龍的頭顱骨,位於牛津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

耶魯大學古生物學家約翰·奧斯特倫姆(John Ostrom)在1964年發現恐爪龍後,重新提出「鳥類由恐龍演化」的學說。對於斑比盜龍化石的完整性及無失真性,他認為可以幫助科學家了解鳥類與恐龍之間的關係。

在首次發表斑比盜龍的會議上,牠們的想像圖被塑造成有羽毛的,但是其化石並沒有發現羽毛。這是根據親緣分支分類法發現斑比盜龍屬於近鳥類;近鳥類是偷蛋龍下目的姊妹分類單元,部分偷蛋龍類(如尾羽龍)具有羽毛。研究認為斑比盜龍的骨骼結構與鳥類非常接近,所以斑比盜龍被認為是有著羽毛的。大部份古生物學家都支持斑比盜龍是有羽毛的觀點,而之後發現的化石確認了像斑比盜龍的馳龍科是全身佈滿羽毛的。

描述

[編輯]

斑比盜龍的化石是幼年個體,目前還沒有發現成年個體化石。這個幼年個體化石的長度約90公分,加上遺失的尾巴末端,完整身長估計約為1公尺,體重約為2公斤[5]。在2010年,瑞格利·保羅(Gregory S. Paul)估計其身長約1.3公尺,體重約5公斤[6]。斑比盜龍具有長後肢,顯示牠們善於奔跑。牠們也有長前肢、發展良好的腕骨

德州拉馬爾州立學院菲力·森特(Phil Senter),指出斑比盜龍的第一、第三指爪可能可做出相對應的動作,意為可抓取物體,而前肢有高活動範圍,手掌可以達至牠的嘴[7]。可見斑比盜龍是有能力抓著食物,並以前肢把食物放在口中,就像現今的一些小型哺乳動物[8]

斑比盜龍的腦部比現今鳥類較小。因為牠的小腦較大,牠比其他馳龍科更靈活及高智慧。大衛·伯納姆提出假說,認為斑比盜龍是棲於樹上的[9]。在樹上的生活,在演化上要求更大的腦部。而另一個假說認為牠們的腦部是為捕獵較靈活的獵物,例如蜥蜴哺乳動物。以斑比盜龍的體型來說,有著較大的腦部,兩者的比例是已知恐龍中最大的,但這可能與牠們的幼年年齡有關,因為幼年個體通常具有較大的腦部/身體比例。

斑比盜龍具有長臂及發展良好的叉骨。手腕關節與鳥類相似,可以折攏,類似鳥類的折攏雙翼動作。部分骨頭內有空腔,並與肺部相連,類似鳥類。脛骨長,能夠快速奔跑[10]。也有可能是恐爪龍的幼年個體。

分類

[編輯]

斑比盜龍被命名時,被歸類於馳龍科。之後的親緣分支分類法分析,將斑比盜龍歸類於不同位置:伶盜龍亞科小盜龍類、以及最近的蜥鳥盜龍亞科

參考資料

[編輯]
  1. ^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 new species.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4-20). 
  2. ^ Burnham, D.A., Derstler K.L. and Linster, W., 1997, "A new specimen of Velociraptor (Dinosauria: Theropoda) from the Two Medicine Formation of Montana", Dinofest International Proceedings. pp 73-75
  3. ^ Burnham, D.A., Derstler, K.L., Currie, P.J., Bakker, R.T., Zhou Z. & Ostrom J. H., 2000. "Remarkable new birdlike dinosaur (Theropoda: Maniraptora)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Montana", University of Kansas Paleontological Contributions 13: 1-14
  4. ^ Burnham, D. A. New Information on Bambiraptor feinbergi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Montana. Philip J. Currie, E.B. Koppelhus, M.A. Shugar, J.L. Wright (eds) (編). Feathered Dragons: Studies on the Transition from Dinosaurs to Birds.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4: 67–111. ISBN 0-253-34373-9. 
  5. ^ Holtz, Thomas R. Jr. (2011) Dinosaurs: The Most Complete, Up-to-Date Encyclopedia for Dinosaur Lovers of All Ages, Winter 2010 Appendix.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6. ^ Paul, G.S., 2010, The Princeton Field Guide to Dinosaur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 135
  7. ^ Senter, P., 2006, "Comparison of forelimb function between Deinonychus and Bambiraptor (Theropoda: Dromaeosauridae)",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6(4): 897-906
  8. ^ Jeff Hecht. Birdlike dinosaur boasted opposable fingers.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9 January 2007, 26: 897 [2008-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30). 
  9. ^ Burnham, D. A. New Information on Bambiraptor feinbergi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Montana. Philip J. Currie, E.B. Koppelhus, M.A. Shugar, J.L. Wright (eds) (編). Feathered Dragons: Studies on the Transition from Dinosaurs to Birds.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4: 67–111. ISBN 978-0-253-34373-4. 
  10. ^ David Lambert, Darren Naish, Elizabeth Wyse. Encyclopedia of Dinosaurs and Prehistoric Life. Dorling Kindersley Publishers Ltd. 2002.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