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麗神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31 Euphrosyne
發現
發現者詹姆斯·弗格森
發現日期1854年9月1日
編號
命名依據歐芙洛緒涅
其它名稱A907 GP; A918 GB
小行星分類主小行星帶
形容詞Euphrosynean /jfrɒsɪˈnən/[2]
軌道參數[3]
曆元 2019年4月27日(JD 2458600.5)
遠日點3.8523 AU
(576.296 Gm)
近日點2.4585 AU
(367.786 Gm)
半長軸3.1554 AU
(472.041 Gm)
離心率0.2209
軌道週期5.61 (2041.585日)
平近點角87.1671°
軌道傾角26.3033°
升交點黃經31.1186°
近日點參數61.4704°
已知衛星1
物理特徵
大小c/a = 0.86±0.07[4]
(294±6) × (280±10) × (248±6) km[5]
質量(16.5±2.6)×1018 kg[4]
(17±3)×1018 kg[5]
平均密度1.64±0.27 g/cm3[4]
1.66±0.24 g/cm3[5]
自轉週期0.230400 d (5.529595 h)[5]
幾何反照率0.05[4]
0.0543[6]
光譜類型C[3][7]
視星等10.16[8] to 13.61
絕對星等(H)6.74[3]

麗神星31 Euphrosyne[9]是一顆非常年輕的小行星,也是太陽系最大的小行星之一。它是由詹姆斯·弗格森於1854年9月1日發現的,是在北美洲發現的第一顆小行星[10]。它以希臘神話中的卡里特斯之一歐芙洛緒涅的名字命名[11]。2019年,人們發現了這顆小行星的一顆衛星。麗神星是在穀神星健神星之後已知第三大圓形小行星;據信這是由於碰撞後再度聚集形成的,而非接近流體靜力平衡狀態[5]

觀察結果

[編輯]

麗神星是位於小行星帶外緣附近的一個相當暗的天體。即使在最佳沖日位置,它的最大視星等也只有約+10.2(2011年11月的數據),比此前發現的前三十顆小行星都要暗,因此無法用雙筒望遠鏡觀測到[12]。麗神星的軌道傾角和偏心率較大,接近26.4度,在最早發現的100顆小行星中排第二[13]

表面

[編輯]

麗神星是一顆C-型小行星,其原始表面可能被碰撞產生的厚厚噴出物覆蓋層所覆蓋,這次碰撞也形成了它的衛星和星族。表面沒有深坑,任何直徑超過40公里的隕石坑都具有平坦的底部,才會在超大望遠鏡的圖像中不可見,這與富含冰的C-型成分一致。其表面缺少隕石坑可能也歸因於其表面較為年輕。[5]

質量和密度

[編輯]

發現了麗神星的衛星後,使得人們在2020年首次對麗神星的質量進行了精確測量,得到結果為(1.7±0.3)×1019 kg,因此密度為1.7±0.2 g/cm3。較低的密度表明,如果內部孔隙率為20%,那麼麗神星近乎一半是由水冰構成。[5]

星族

[編輯]

麗神星是一個複雜小行星族的名字,該星族由大約兩千顆小行星組成,這些小行星具有相似的光譜特性和軌道根數,都有相對較高的軌道傾角[14]。據信這些小行星產生自約2.8億年前的一次碰撞[5]。但這個星族中的第二大天體小行星895則被認為很可能只是一個闖入者。[15]

衛星

[編輯]
S/2019 (31) 1
發現
發現日期2019 March 15
軌道參數[5]
曆元 EQJ2000
半長軸672±12 km
離心率0.043+0.041
−0.014
軌道週期1.209±0.001 days
軌道傾角1.4°±0.5°
升交點黃經80.1°±9.3°
近日點參數135.2°±13.5°
物理特徵
平均半徑4.0±1.0 km

2019年,研究人員發現了一顆小衛星,很可能也是形成麗神星族的同一次碰撞事件的結果之一。初步軌道計算表明,這顆衛星的軌道周期約為1.2天,半長軸為670公里。根據VLT(甚大望遠鏡)拍攝的圖像,假設其反照率與麗神星相同,這顆衛星的直徑約為4公里。[5]

圖片

[編輯]
WISE拍攝的麗神星延時照片(2010年5月17日)

參考來源

[編輯]
  1. ^ Noah Webster. A Practical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1884 (英語). 
  2. ^ Elia. The New-England Magazine. Vol. IX. 1835-10: 236 (英語). 
  3. ^ 3.0 3.1 3.2 JPL Small-Body Database Browser: 31 Euphrosyne (2018-06-15 last obs). [2019-04-28]. 
  4. ^ 4.0 4.1 4.2 4.3 P. Vernazza. VLT/SPHERE imaging survey of the largest main-belt asteroids: Final results and synthesis.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2021, 54: A56.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Yang, B.; et al, Binary asteroid (31) Euphrosyne: ice-rich and nearly spherical,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September 2020, 641: 9, Bibcode:2020A&A...641A..80Y, arXiv:2007.08059可免費查閱, doi:10.1051/0004-6361/202038372, A80 
  6. ^ Albedo table. [2006-1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22). 
  7. ^ Astrometric and Geodetic Properties of Earth and the Solar System (PDF). [2007-08-0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9-07-07). 
  8. ^ Bright Minor Planets 2000. Minor Planet Center. [2008-05-23]. [永久失效連結]
  9. ^ 李競; 余恆; 崔辰州; 中國天文學會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 (編). 英汉天文学名词. 北京: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5: 102. ISBN 9787504669773 (中文(中國大陸)). 
  10. ^ Cometan; Wondermenter. The Tetradoxy: The Principles of Justice & Patience. Astronist Institution. 2019: 376. ISBN 9781093947199 (英語). 
  11. ^ Lutz D. Schmadel. Dictionary of Minor Planet Names.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13: 22. ISBN 9783662028049 (英語). 
  12. ^ Brightest asteroids. [6 August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7 February 2012). 
  13. ^ John Guy Porter; Patrick Moore. Yearbook of Astronomy. W.W. Norton. 2007: 129. ISBN 9781405053334 (英語). 
  14. ^ Novaković, Bojan; et al, Families among high-inclination asteroids, Icarus, November 2011, 216 (1): 69–81, Bibcode:2011Icar..216...69N, arXiv:1108.3740可免費查閱, doi:10.1016/j.icarus.2011.08.016. 
  15. ^ Yang, B.; et al, Physical and dyna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Euphrosyne asteroid family,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November 2020, 643: 9, Bibcode:2020A&A...643A..38Y, arXiv:2009.04489可免費查閱, doi:10.1051/0004-6361/202038567, A38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