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神韵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神韵派,是清代诗人、诗论家王士祯创立的一个诗歌流派。

形成

[编辑]

王士祯神韵派的提出,他的长兄王士禄对他影响很大,他自叙说:“余幼人家塾,肄业之暇,即私取《文选》、唐诗洛诵之。久之,学为五七字韵语。先祖方伯府君,先严祭酒府君,知之弗禁也。时先长兄考功为诸生,嗜为诗,见予诗甚喜。取刘顷阳先生所编《唐诗宿》中王、孟、常建、王昌龄、刘昚虚、韦应物、柳宗元数家诗,使手钞之。”[1]由此可见,王士祯学诗是以王孟这些山水诗人入门的。王士祯后来的唐诗选集《唐贤三昧集》便是以王孟为主,而不选李杜。

王士祯早期的诗论还没有摆脱明七子格调说的影响,主张诗要典远谐则。[2]直到康熙二十四年到康熙二十八年,王士祯居庐在家,方才提出了神韵说。[3]

评价

[编辑]

纪晓岚认为:“当我朝开国之际,人皆厌明代王(世贞)、李(攀龙)之肤廓,钟(惺)、谭(元春)之纤厌,于是谈诗者竞尚宋元。既而宋诗质宜,流为有韵之语录;元诗绍艳,流为对句之小词。于是士祯等以清新俊逸之才.范水模山,批风抹月,倡天下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说,天下遂翕然应之。然所称者盛唐.而古体推宗王(维)、孟(浩然).上及于谢肪而止。较以十九首之惊心动魄,一字干金,则有天工人巧之分矣。近体多近钱郎(钱起),上及乎李颀而止。律以杜甫之忠厚缠绵、沉郁顿挫.则有浮声切响之异矣。”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居易录》卷五
  2. ^ 王士祯《丙申诗旧序》:“六经、二十一史,其言有近于诗者、有远于诗者。然皆诗之渊海也。节而取之,十之四五.沤结谩谐之习.吾知免矣:一曰典。画潇湘洞庭.不必蹙山结水。李龙眠作《阳关图),意不在渭城车马,而设钓者于水滨,忘形块坐,哀乐嗒然,此诗之旨也:次曰远。《诗》三百五篇,吾夫子皆弦而歌之,放古无乐经而《由庚》、《华黍》皆有声无词,土鼓鞞铎,非所以被管弦、叶丝肉也:次曰谐音律。昔入云:《楚辞》、《世说》,诗中佳料,为其风藻神韵,去风雅未遥。学者由此意而通之,摇荡性情,晖丽万有,皆是物也:次曰丽以则。”
  3. ^ 王士祯成书于康熙三十年的《池北偶谈》中说:“汾阳孔文谷云:‘诗以达性,然须清远为尚。’薛西原论诗,独取谢康乐、王摩诘、孟浩然、韦应物,言:‘白云抱幽石,绿篠媚清涟’清也;‘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远也;‘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清远兼之也。总其妙在神韵矣。”“‘神韵’二字,予向论诗,首为学人拈出,不知先见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