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普鲁士王国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普鲁士王国
Königreich Preußen
1701年—1918年
格言:Gott mit uns
主与我们同在
国歌:
地位德意志邦联成员国(部分,1815–1866)
北德意志邦联成员国及主席国(1867–1871)
首都柏林
柯尼斯堡(1806–07)
常用语言官方:
德语
新拉丁语(至 1806 年)
波兰语(仅在波森大公国1815–1848)
宗教
国教
其他宗教 少数民族宗教
政府
国王 
• 1701–1713
腓特烈一世(首任)
• 1888–1918
威廉二世(末任)
首相a 
• 1848
阿道夫·海因里希英语Adolf Heinrich von Arnim-Boitzenburg(首任)
• 1918
马克西米利安·威廉(末任)
立法机构普鲁士议会
普鲁士贵族院
普鲁士众议院
历史 
• 腓特烈一世加冕
1701年1月18日
1806年10月14日
1815年6月9日
• 立宪
1848年12月5日
• 终结
1918年11月28日
1919年6月28日
面积
1910年[1]348,779平方公里
人口
• 1816年[2]
10349031
• 1871年[2]
24689000
• 1910年[1]
34472509
货币
前身
继承
波兰立陶宛联邦
勃兰登堡侯国
普鲁士公国
但泽自由市
瑞典波美拉尼亚
黑森选侯国
法兰克福自由市
拿骚公国
汉诺威王国
荷尔斯泰因公国
石勒苏益格公国
萨克森-劳恩堡
普鲁士自由邦
但泽自由市
比利时
魏玛共和国
捷克斯洛伐克
立陶宛王国
波兰第二共和国
丹麦
今属于

普鲁士王国(德语:Königreich Preußen发音:[ˌkøːnɪkʁaɪ̯ç ˈpʁɔɪ̯sn̩] )是一个由德意志人建立的王国,存在于1701年至1918年间。它是1871年德意志统一的最大推手,并是德意志帝国的领导者。虽然其国名为普鲁士,但其首都柏林与统治基础位于勃兰登堡侯国

普鲁士的统治者来自霍亨索伦家族。普鲁士王国的前身,勃兰登堡-普鲁士勃兰登堡选帝侯腓特烈·威廉的领导下迈出了走向强国行列的第一步,他也因此被称为“大选帝侯”。普鲁士继续在此后不断发展,尤其是在腓特烈·威廉一世的第三个儿子、腓特烈大帝的统治期间。腓特烈大帝在发起七年战争(1756-63年)、对抗奥地利、俄罗斯、法国以及确立普鲁士在德意志国家中的作用和将该国确立为欧洲大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普鲁士实力显露后,被视为德意志诸国中的大国。在接下来的一百年中,普鲁士继续参加和赢得了许多战斗和许多战争。普鲁士因实力强大,不断试图统一除瑞士外的其他德意志国家,而奥地利是否会被纳入这样一个统一的德意志领土是一个持续的问题(也被称为德国问题)。在拿破仑战争中,普鲁士先是在1806年的耶拿战役中惨败,但是随后展开了改革运动。在第六次反法同盟中,普鲁士和其他盟国合作,在莱比锡战役中取得了胜利。此战不仅导致了拿破仑帝国的瓦解,同样大大唤醒了德意志各个邦国的民族意识

德意志邦联拿破仑战争后的维也纳会议上成立,德意志统一的问题在整个德意志地区引发了一系列革命,所有邦国皆希望拥有自己的宪法。建立联邦的尝试仍未成功,1866年德意志联邦因其最强大的两个成员国普鲁士和奥地利之间爆发战争后解体。此后德国北部被普鲁士领导的北德意志邦联统一,并在五年中在普鲁士结盟国家之间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盟,而奥地利德国南部的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独立。在普奥战争之后,北德意志联邦被视为军事力量联盟,但其订定的许多法律后来被德意志帝国使用。1870年爆发了普法战争,此战拿破仑三世兵败被俘,并导致法兰西第二帝国解体。到了战争的后半部分,形势已经对普鲁士一边倒,由于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南德各邦自愿放弃独立,转而加入北德意志邦联,接受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的领导。1871年1月18日,在腓特烈一世哥尼斯堡加冕为普鲁士国王170年之际,威廉一世在镜厅加冕德意志皇帝

普鲁士被认为是统一的德意志帝国(1871-1918)的合法前身,也是今天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直系祖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全面废除君主制,普鲁士王国被普鲁士自由邦取而代之。1932年普鲁士政变由时任总统保罗·冯·兴登堡德国总理弗朗茨·冯·帕彭发动,以冯·帕彭为帝国专员取代普鲁士自由邦的合法政府。纳粹上台后不断加紧中央集权,希特勒派出心腹戈林担任普鲁士内阁首长(自1933年直至二战结束),并将普鲁士的省改组为大区。普鲁士实际已名存实亡。在战争结束后,盟军将普鲁士王国的传统视为军国主义,并要求其为德意志国家体系让路,于1947年2月25日正式废除普鲁士,战前普鲁士的11个省和行政区被划归苏管区西方管区苏联波兰;普鲁士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彻底消失。其于1525年条顿骑士团大团长阿尔布雷希特进行世俗化改革、建立普鲁士国家后至此共计422年。

德国在一战和二战中损失的土地绝大部分来自普鲁士王国东部的领土,这些前东部领土的归属在冷战期间一直存在争议,西德政府和德国保守派认为是《波茨坦协定》强加于德国之上的条款,所以始终予以否认,直到1990年两德统一前签订的《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中才官方放弃这些领土。普鲁士王国对德国影响深远,今日有九个德国的联邦州都来自曾经普鲁士的领土,它同时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德国政府因之设立了普鲁士文化遗产基金会(Stiftung Preußischer Kulturbesitz)来进行组织管理,该基金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文化组织之一。

历史

[编辑]

升格为王

[编辑]

大选帝侯腓特烈·威廉统治时期(1640年-1688年)日趋强盛。1701年,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时,神圣罗马帝国为了换取普鲁士的支持,将普鲁士公国升为普鲁士王国。1701年1月18日,腓特烈三世哥尼斯堡加冕为普鲁士国王,称腓特烈一世。

从法理上说,普鲁士地区并不属于德意志,因为其本来不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疆界范围。正因为其不属于德意志地区,哈布斯堡皇帝才允许勃兰登堡藩侯以此地为名称王,否则神圣罗马帝国境内将有两个国王(哈布斯堡王朝的君主兼任神圣罗马皇帝波希米亚国王)。

国家肇造

[编辑]

刚从公国升格为王国的普鲁士非常穷困,且尚未完全从三十年战争的蹂躏中恢复。其领土散布在1200公里(750)宽的区域,从普鲁士公国位于波罗的海东南沿岸的领土,到霍亨索伦中心地区的勃兰登堡,再分布到位于莱茵兰地区的克莱沃马克拉文斯贝格飞地。1708年,普鲁士王国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于鼠疫。鼠疫于1710年8月蔓延到了普伦茨劳,但最终仍在其蔓延到首都柏林前被扑灭,而柏林和普伦茨劳的距离只有80公里(50哩)远。

瑞典大北方战争(1700年-1721年)中被俄罗斯萨克森波兰丹麦-挪威汉诺威和普鲁士等国击败,象征着瑞典波罗的海南岸之统治的结束。在普鲁士和瑞典所签订的斯德哥尔摩和约(1720年1月)中,普鲁士获得了瑞属波美拉尼亚南部和斯德丁 (什切青)城。勃兰登堡的霍亨索伦王朝在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定之后收复了自从1472年以来失去的波美拉尼亚公国,并设立了波美拉尼亚省

就在此时,形势被大选帝侯推到了高峰,容克地主(当地贵族)亦成立了普鲁士军队。这个时代也见证了德国义务教育的提升。经济史学家穆瑞·罗斯巴德博士写道

这几乎是巧合───欧洲第一个实施国民义务教育的国家,竟然是以专制臭名闻名的普鲁士,也不是原来的意见所述───正如我们所见───路德和他的学说的绝对服从国家。正如特温提曼先生所言:“国家干涉教育的开始几乎是与普鲁士的崛起同步。”[3]

腓特烈·威廉一世国王于1717年建立普鲁士的义务教育制度。[3]

七年战争

[编辑]

1740年,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大帝)登基。借口部分西里西亚地区的领土在1675年西里西亚公爵皮尔斯特王朝去世后应由当时的勃兰登堡(普鲁士的国王也是勃兰登堡选帝候)继承,而根据大陆法的继承条款规定,身为女子的奥地利的玛丽亚·特蕾西亚无权继续占有该领土,于是腓特烈大帝便入侵西里西亚,也开启了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在迅速的占领了西里西亚之后,腓特烈大帝提出了假如玛丽亚·特蕾西亚将该省的统治权转交给他,将会保护她的建议。提议被女皇否决了,但是奥地利将要面对更多的敌人,而且腓特烈大帝最终仍在1742年的《柏林条约》获得正式的割让。

奥地利出人意料地进行反击。1744年,腓特烈二世再次入侵奥地利,以防止报复,并向奥地利索要波西米亚省。普鲁士战败了,但法国向奥地利的同盟───大英帝国所施加的压力导致了一系列条约和妥协,最终在1748年的爱克斯·拉夏贝尔和约重获和平,并让普鲁士保住了大部分西里西亚地区的统治权。

由于羞辱地割让西里西亚,奥地利只好努力维持与俄法两国的同盟关系(“外交革命”),同时普鲁士也不断靠向英国的阵营。当腓特烈二世在原定计划前几个月,于1756年~1757年先发制人入侵萨克森波西米亚时,引发了七年战争

这场战争对普鲁士的军队来讲是一场艰苦的战斗,但他们最终仍可同时与大半个欧洲为敌并战成平手,同时也向世人展现了腓特烈大帝的军事天才。面对奥地利俄罗斯法国瑞典等强敌来袭时,普鲁士只有汉诺威(以及没跟欧陆相连的大英帝国)这个盟友可以支援;腓特烈大帝成功的利用外交手腕防止了敌人在1760年10月前的大规模入侵,而俄罗斯亦短暂地占领过柏林柯尼斯堡。局势逐渐对普鲁士变得严峻,直到俄罗斯的伊丽莎白过世(勃兰登堡王室的奇迹),这种状况才有所缓解。继位者彼得三世解除了普鲁士东线的压力。瑞典也在大约同一时间退出了战争。

当普鲁士在博克施道夫战役中击败了奥地利并依靠英国在殖民地战线成功击败了法军之后,普鲁士终于结束了大陆上的战事,并恢复到战前的状态。此一结果对于普鲁士来讲,作用是提升了它在德国各邦之间的地位,并升格为一个欧洲大国。腓特烈二世也对曾经普鲁士最后得到的成功感到惊讶;之后他也在和平时期当了许多年的君王。

瓜分波兰

[编辑]

18世纪时,位于普鲁士东方及南方的波兰立陶宛联邦开始渐渐衰弱。由于惊讶的发现到,俄罗斯不断增加在波兰内政的影响,甚至可能将其并入俄罗斯帝国,腓特烈大帝于1772年提出了第一次瓜分波兰的要求,以求让俄罗斯、普鲁士及奥地利三国间能达成权力平衡。普鲁士王国获得了波兰皇家普鲁士省的大部分(也包括了 厄姆兰);这些被占领的土地在接下来几年内被并入西普鲁士。新的领土连接了东普鲁士省(这块领土以前被称为普鲁士公国)及波美拉尼亚省,同时也将王国的东部领土完整的整合成一块,而不再是飞地

腓特烈大帝于1786年死后,他的侄子腓特烈·威廉二世又继续了第二次瓜分,并于1793年攫取了大块的西波兰领地。

1795年,波兰王国不复存在,其大块位于东普鲁士南方的领土(包括华沙)被夺取,成为普鲁士王国的一部分。普鲁士在这些新的领土上建立了新西里西亚南普鲁士新东普鲁士三个省份。

1807年-1871年间,普鲁士王国的扩张
奥托·冯·俾斯麦

解放战争

[编辑]

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因为奥地利拿破仑击败而惨遭解散,持续千年的神圣罗马帝国就此终结。勃兰登堡选帝侯(Kurfürst)之名变的毫无意义,亦被废除。在此之前,霍亨索伦的君主有着许多的头衔:从长老教会主席到国王选帝侯大公及多个他所统治地区的公爵等。1806年后,他只是个普鲁士国王。

由于普鲁士在1806年的耶拿会战为拿破仑所败,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曾被迫出逃,到达梅梅尔(今日的克莱佩达)。在1807年提尔西特条约中,普鲁士丧失了一半的领土;其第二次及第三次瓜分波兰时所得的领土被拿破仑建立了华沙公国,其易北河以西的领土全部丧失,并入了拿破仑弟弟热罗姆为国王的威斯特法伦王国。其余的领土则被法军占领,(在普鲁士的牺牲下),而国王则被迫加入法国的同盟,同时也参加大陆系统

拿破仑伐俄败归之后,普鲁士离开了法国的联盟并加入第六次反法同盟的“解放战争”(Befreiungskriege),以反抗法国的占领。普鲁士的军队在格布哈德·列博莱希特·冯·布吕歇尔元帅的带领下,先是在1813年的莱比锡大败法军,随后于1815年滑铁卢之役中彻底击败拿破仑。

战后秩序

[编辑]

普鲁士因击败法国有功,在维也纳会议上获得了补偿。普鲁士几乎维持了1795年时的领土面积与人口数,得到40%的萨克森领土与大部分莱茵兰地区;但大多在第三次瓜分波兰时所得之领土却被给予在俄罗斯统治下的波兰会议王国。普鲁士的领土重新被分割成两块不相连的飞地,而且大多数莱茵兰的居民是天主教徒与中产市民,他们自由主义的精神与普鲁士军国主义的传统扞格不入,造成国家统合上的很大困难。这反映普鲁士在列强中敬陪末座的困境,有的历史学家还认为,梅特涅等人把莱茵兰划分给普鲁士,其实是对普鲁士的“恶作剧”;当时没有人会预料到莱茵兰在1830年代会发现大量煤矿,跃升为德意志最重要的工业区,并且成为推动德国统一的重要动力。

由于得到了这些领土,王国重新组织了十个省份。除了东普鲁士西普鲁士波森三省之外的大部分区域成为新的德意志邦联的一部分,以取代早已停止运作的神圣罗马帝国

趁着1848年革命的动乱,普鲁士于1850年占领了霍亨索伦-锡格马林根霍亨索伦-黑兴根两国(两国是由年轻的霍亨索伦家族成员所统治)。

走向统一

[编辑]

在维也纳会议过了半世纪后,德意志邦联各邦之间出现了理念上的冲突:到底是要成立单一的德意志联盟,还是要维持当前各小国及各王国的主权状态?1834年成立的德意志关税同盟奥地利帝国排除在外,并提升了普鲁士在各邦间的影响力。由于1848年革命,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法兰克福国民议会邀请成为德意志皇帝。腓特烈·威廉四世拒绝了邀请的理由是,革命议会不能授予皇家头衔。但有另外两个原因他必须拒绝:这样做并没有办法结束奥地利和普鲁士内部之间的权力斗争,而且所有普鲁士国王(直到威廉一世都还是如此)都害怕成立的德意志帝国,因为那将意味着普鲁士做为独立的一个德国邦的终结。

1848年,丹麦进占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恩两公国的行动,使得丹麦和德意志邦联间爆发了第一次石勒苏益格战争(1848年–1851年)。丹麦在英国、俄国的支援下胜利,于是普鲁士被迫尴尬地允许丹麦继续保持在此的地位。

1850年,腓特烈·威廉四世借由他的权力颁布了普鲁士王国的第一部宪法。这其实是被议会所迫。这份文件──在当时是适合,但以现在的标准来讲有些保守──制定了两院制的议会。下议院,或称州议会是由所有的纳税人选出,这些人被分成三个阶级,并已缴纳税的多寡来决定其投票的分量。女人和没缴税的人是没有权利投票的。这样会让仅仅三分之一的人选出百分之八十五的席位,但却保障了所有经济状况为小康的男人的权利。不久后即更名为光荣议院的上议会,其成员则是由国王指定。他保留极大的行政权力而且部长们只向他负责。(的确,普鲁士国王一直到1910年以前都一直以君权神授说为基础来统治国家)也因为如此,一些像容克地主等的贵族阶级也被保留,尤其是在东部的省分更为明显。

腓特烈·威廉四世于1857年精神崩溃,于是他的弟弟威廉亲王便开始摄政。威廉亲王追求一个较为中间的路线,并于1861年腓特烈·威廉四世死后获得足够的权力,并在他自己的权利下登基为威廉一世。然而,在他登上王位不久后,他便和议会在军队的规模问题上起了冲突。在议会中占多数的自由派拒绝了威廉欲增加军队数的要求,并扣留原本要拨给这项事务的预算。随后双方陷入了僵局,于是威廉开始认真考虑是否要放弃。他是放弃了,然而他却说服了议会任命他的法国大使───奥托·冯·俾斯麦为首相。俾斯麦于1862年9月23日正式就任。

虽然俾斯麦有着不屈不挠的保守派的美名,但他最初仍倾向在预算问题上妥协。然而,威廉一世对此却有些冷淡。由于被迫采取了对抗政策,俾斯麦想出了一种新的理论。根据宪法规定,由国王和议会共同负责预算。俾斯麦认为,既然他们未能达成协议,那议会中必定是有个"漏洞",而政府必须按照旧的预算编列,继续征收税款和支付资金以维持运作。因此普鲁士政府能在1862年至1866年间不需新的预算即可运作,也让俾斯麦能够执行威廉的军事改革。 

自由派强烈谴责俾斯麦的作为是违法的。然而,俾斯麦已经预见到德意志统一是无法避免的,但保守派势力必须主动发起建立统一国家的运动,以避免理念被埋没。他还认为,中产阶级的自由派希望德国统一的程度,超过他们想打破传统贵族力量的程度。因此,他开启了以普鲁士为首的目标来统一德国各邦,并率领普鲁士在获得三场战争的胜利后,最终实现了这个目标。

首先,普鲁士于1864年挑起了第二次石勒苏益格战争,并成功地获得奥地利的援助。丹麦完全被击败,于是只好恭敬地将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两省割让给普鲁士及奥地利。

普奥战争(1866年)后的影响
  普鲁士王国
  普鲁士王国的盟国:意大利和14个德国境内邦国[4]
  奥地利帝国的盟国:11个德国境内邦国[5]

石勒苏益格及荷尔斯泰因两省的管辖权的区分问题很快就引发了冲突。

1866年,普奥战争(亦可称为七周战争)爆发,普鲁士联合了皮德蒙-萨丁尼亚王国和不少德国北方的各邦,向奥地利帝国宣战。奥地利领导的联盟在战败后迅速崩溃,而其中有几个邦(汉诺威王国黑森大公国拿骚公国法兰克福自由市)则为普鲁士所占。本来是争议地区的石勒苏益格及荷尔斯泰因两省,现在全都落入普鲁士的控制当中。在获得这些土地之后,普鲁士王国便成功将本土及莱因兰威斯特伐利亚等地连成一气。也正因如此,普鲁士的领土扩张到有史以来最大的区域,并拥有三分之二左右的北德地区且所有领土皆非飞地。而这块疆域则一直维持到1918年普鲁士政权的终结为止。

俾斯麦利用这个机会了结了与议会之间的预算争议。他提议一个让政府可在跳过国会审核过程,自行编列预算的法案。他认为这将导致与他对立的自由派的分裂,而最后事实也证明了他是对的。虽然有一部分的人认为对宪政来讲,不可能有任何妥协的原则能够撼动它,但大多数的自由派仍决定支持该法案,希望以此在未来赢得更多的自由。

德意志邦联在战争中解体成好几个部分。也正因如此,普鲁士于1867年领导了北部主要的21个邦国组成北德意志邦联。由于此组织中有五分之四左右的土地和人口都为普鲁士所有,普鲁士成为这个新组织的主导国家。邦联宪法的制定则几乎是由俾斯麦所操纵。行政权掌握在总统手中;政府是由普鲁士国王按照世袭的权利所组建。他指定一名大臣只对他负责。此外还有两个议院:下议院,或称德意志帝国议会(Reichstag),是由所有男性选举所组成;上议院,或称德国联邦参议院(Bundesrat)则是由各邦政府所指定而成。而上议院在实际运作时的权力较下议院来的大。普鲁士拥有四十三分之十七的选票,因此可透过正常程序来控制其他盟邦。新联盟所有的目的与意图都是由俾斯麦主导。他自己所担任的外交大臣的时间,几乎占了他整个普鲁士总理的任期,也因此他亦成为普鲁士的参议院代表。

奥地利以外的南德各邦则倾向与普鲁士结成军事同盟,而普鲁士也一一将他们纳入北德意志邦联。俾斯麦设想的小德意志统一至此距离实现的那天已不遥远。虽然威廉国王一直想从奥地利那里夺取领土,但最终仍被俾斯麦说服放弃。虽然俾斯麦希望奥地利未来在德国事务上无法插手,但他认为,奥地利在未来是一个有价值的盟友。

统一战争的最后一幕───普法战争于1870年爆发。由于俾斯麦在埃姆斯电报中刻意地激怒拿破仑三世,于是法国向普鲁士宣战。德国盟邦继普奥战争后再次被动员起来,一同对抗并击败了法国。在此之前,俾斯麦已完成最重要的工作───在普鲁士领导下实现德国统一。赢得由爱国热情所引发与法国间的战争意味着,普鲁士扫除了妨碍德意志统一最大的阻碍,并于1871年1月18日(这天亦是腓特烈一世被加冕为普鲁士国王的一百七十周年纪念),在巴黎外郊的凡尔赛宫镜厅宣布德意志帝国的成立,而此时法国首都依然被包围。威廉一世成为德国统一后的第一位皇帝。

1871年–1918年于德意志帝国境内的普鲁士王国

领导帝国

[编辑]
画作《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纪念了1871年1月18日帝国的建立。俾斯麦为衣着白色者。巴登大公立于威廉身后,领衔欢呼。时为储君的腓特烈三世立于其父、正加冕皇帝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右侧,毛奇罗恩布卢门塔尔等人分列于后。安东·冯·维尔纳

俾斯麦的新帝国成为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普鲁士王国在新帝国中和在北德意志邦联时期一样占据主导地位。他的领土占了整个帝国的五分之三,人口则占了三分之二。霍亨索伦王朝世袭传下的皇冠继续成为帝国的皇冠。

然而,帝国和普鲁士系统之间的差异却成未来事务上问题的根源。帝国有个让年满25岁以上的男子皆可获得平等选举权的系统。然而,普鲁士却保留了具有限制性的三级表决系统,其中小康选民的选票权力是一般民众的17.5倍。由于帝国总理除了两任(1873年1月-11月以及1892年-1894年)兼任普鲁士首相外,其余大部分的时期国王/皇帝和普鲁士首相/帝国总理都不得不由立法机关选举产生,而上下两议院的权力又是完全不同的。

帝国刚建立时,普鲁士和整个德国都还有大约三分之二的人口住在农村。在短短的二十年内情况就完全改观了:城镇人口占了整个帝国的三分之二。然而,无论是在普鲁士王国还是整个帝国,选区从未因新城镇的人口增长而重新划分。这意味着1890年代后,农村地区拥有太大的选票权力。

俾斯麦意识到欧洲其他国家必定对其强大的新帝国有所顾忌,于是他在柏林会议上表现出德国的热好和平。新德意志帝国改善并加强了与英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当普鲁士的腓特烈·威廉王子和维多利亚长公主于1858年结婚时,伦敦和柏林之间的联系就已经盖上金色图章

威廉一世于1888年去世,王储登基,是为腓特烈三世。这位亲英的新皇帝计划将普鲁士和整个帝国顺着英国的模式,变成更为自由与民主的君主立宪制。然而,他在位仅99天便去世了,紧接着上台的是他29岁的大儿子───威廉二世。作为一个男孩,威廉反抗他父母的努力将他塑造成自由主义派,并在俾斯麦的指导下彻底的普鲁士化。新皇帝与英国俄罗斯两国王室的关系迅速恶化(尽管他们和威廉有很亲的关系),两国逐渐变成他的对手甚至最后成为敌人。

盛极而衰

[编辑]
普鲁士王冠(现藏于霍亨索伦城堡

威廉二世于1890年将俾斯麦赶下台,并开始了大规模的军事化以及冒险的外交政策,最终导致德国被国际所孤立。皇帝严重误判奥匈帝国塞尔维亚两国冲突的形势,于是马上结束假期并开始军事行动,将各国卷入这场战争,最后导致了灾难性的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由于布尔什维克急于退出战争,于是他们在1918年的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条约中,允诺将俄罗斯帝国的西部领土(其中有部分与普鲁士接壤)割让给德国。德国控制这些地区仅仅几个月,就因德军被击败以及爆发的德国革命所终止,而皇帝也在革命爆发后被迫退位及逃亡。

战后的凡尔赛条约将战争责任强压在德国身上,并签订于凡尔赛宫的镜厅,也就是当初德意志帝国宣布成立之处。随着威廉二世于1918年退位,普鲁士王国被解散并替换成普鲁士自由邦。1932年,在纳粹崛起的大背景下,时任德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总理弗朗茨·冯·帕彭援引了魏玛宪法第48条,任帕彭为帝国专员取代普鲁士自由邦的合法政府,由此解除了普鲁士的行政架构。纳粹时期,德国被分割为大区,原本的自由邦体制不复存在。1947年,盟军以普鲁士为军国主义源头和“万恶之源”为理由废除了普鲁士,同时其东部的领土被波兰和苏联瓜分,普鲁士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彻底不复存在。

政治

[编辑]

普鲁士王国一直都是君主专制,直到1848年的革命后,普鲁士才成为一个君主立宪的国家,而阿道夫·亨里奇·冯·阿尼姆-伯岑堡英语Adolf Heinrich von Arnim-Boitzenburg则被选为第一任的普鲁士总理。在普鲁士王国第一部宪法制定之后,两院制亦形成了。下议院或称州议会是由所有的纳税人选出,这些人被分成三个阶级,并由已缴纳税的多寡来决定其投票的分量。这样会让仅仅三分之一的人选出百分之八十五的席位,但却保障了所有经济状况为小康的男人的权利。不久后即更名为光荣议院上议会,其成员则是由国王指定。他保留极大的行政权力而且部长们只向他负责。也因为如此,一些像容克地主等的贵族阶级也被保留,尤其是在东部的省分更为明显。普鲁士秘密警察是由保守派政府所成立,用来辅助他们对抗1848年的革命

宗教

[编辑]

1850年的普鲁士宪法允许良心自由、公共和私人礼拜自由以及与宗教团体结社的自由。它指出,所有教会和其他宗教协会都应独立于国家私下管理一切,政府的任何部分都不得影响教会。宪法还规定,所有儿童都应该从属于自己宗教信仰的人那里学习他们的宗教信仰,而不是其他人。

根据1800年代早期或中期进行的人口普查,在1830年代左右,分为六种宗教:每百万居民中,有609,427.0人信奉新教,376,177.1人信奉天主教,13,348.8人信奉犹太人,925.1人门诺派,121.4人信奉希腊东正教,0.6穆斯林。此时总人口为14,098,125人,这意味着大约有8,591,778人信奉新教徒、5,303,392人信奉天主教徒、188,193人信奉犹太人、13,042人门诺教徒、1,712名希腊东正教徒和8名穆斯林。

尽管新教路德教徒(以及一些加尔文教徒)占主导地位,但它在西方和波兰拥有数百万天主教徒。莱茵兰和威斯特伐利亚的部分地区有许多天主教徒。此外,西普鲁士、瓦尔米亚、西里西亚和波森省的人口主要是讲天主教的波兰语。东普鲁士南部的马祖尔地区主要由日耳曼化的新教马祖尔人组成。

宪法

[编辑]

王国存在期间有两部宪法,即1848年1850年。1848年宪法由腓特烈·威廉四世颁布并于1848年12月5日生效。这是为响应1848年的革命而制定的。第二部宪法于1850年1月31日颁布,并在随后的几年中不断进行修订。

1848年的宪法是在腓特烈·威廉四世的统治下制定的,腓特烈·威廉四世在他父亲于1840年去世后从他手中接过权力。威廉在掌权后任命了委员会来讨论各种问题的要点。有了这个,国王相信他可以在没有革命的情况下给人一种团结的感觉。然后,政府小心翼翼地召集了八个省议会的所有成员,并分成两院,一院是贵族院,另一院是骑士、市民和农民的三个阶层。尽管他们没有实权,国王也没有征求他们的意见,也没有允许他们否决或争论正在制定的立法机构,但这是朝着宪政国家迈出的一步。被称为“三月天”的根本变化开始发生。当国王拒绝将联合议会加入一个实际的代表机构时,人民开始反抗。3月18日,国王决定同意一些让步。然而,与士兵发生了多次对峙,因为他无法阻止他们攻击甚至和平的人群。三月,国王同意了人民提出的要求,并做出了一些让步。在1848年5月22日的大会上,他提出了新宪法的草图。人民于1848年7月26日提交了修订草案。当所有讨论结束后,腓特烈解散了国民公会,宪法于1848年12月5日正式实施。

宪法分为105条不同的条款,分为八个不同的标题。九个标题的标题是国家领土、普鲁士人的权利、国王、大臣、内阁、司法权、不属于司法阶层的公职人员、财政和公社、巡回、地区和省机构。每组的文章数量各不相同,第七和第九部分各只有一篇文章,第二部分有四十篇独立的文章。还有十四条,分为总则和暂行规定。

分区

[编辑]
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普鲁士王国的十个省份。其他德意志邦联以米色显示。位于西南方的纳沙泰尔州一直到1848年以前都还是在普鲁士的统治之下
现在德国完全或几乎在德意志帝国的普鲁士王国旧边界内的以绿色表示

普鲁士王国原来的核心区域是由勃兰登堡侯国普鲁士公国所组成的勃兰登堡-普鲁士地区。1653年,普鲁士增加了早期波美拉尼亚省。在1720年及1815年两度从瑞典取得瑞属波美拉尼亚后,便与早期波美拉尼亚省合并成波美拉尼亚省。普鲁士于1740年的西里西亚战争取得了西里西亚省

经过了1772年的第一次瓜分波兰后,新增加的皇家普鲁士瓦尔米亚便成为西普鲁士省,而普鲁士公国(和一部分的瓦米亚城)则成为东普鲁士省。其他内兹河附近的新占地区则成为内兹区。又再经过了1793年到1795年的第二次第三次瓜分波兰后,这些新占的领土被重整为新西里西亚南普鲁士新东普鲁士三省,同时内兹区被重新分配到西普鲁士及南普鲁士。这三个省份于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中被迫让给波兰会议王国,但南普鲁士的西部被保留了下来,随后并入波森大公国

维也纳会议后,普鲁士夺取了更多西边的领地,并将领地重整成10个行政区域(8个省份与2个大公国),每个行政区域又被分成更小的单位,也就是二级行政区(Regierungsbezirk)。那10个行政区域为:

腓特烈一世
腓特烈二世

1822年,裘里黑-克列夫斯堡省和下莱茵河大公国合并成莱因省。1829年,东西普鲁士两省合并成普鲁士省,但是又于1878年重新分割回原来的两省。霍亨索伦-锡格马林根霍亨索伦-黑兴根两个亲王国于1850年被普鲁士占领,随后成为霍亨索伦省

1866年,普鲁士于普奥战争获胜后,新占的土地被重组成三个省份:汉诺威省黑森-拿骚省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省

君主

[编辑]

以下为普鲁士王国的历代国王。普鲁士升格为王国是在腓特烈一世统治时期,他由于承诺要帮助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皇帝便把他的封号由选侯提为国王。在此之前,普鲁士曾建立过臣属于波兰的普鲁士公国,该公国后来与勃兰登堡选侯国合并。

所有普鲁士君主均属霍亨索伦王朝

正式国王

[编辑]

王位继承人

[编辑]

参见

[编辑]

注解

[编辑]

更多资料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