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朝官制
新朝官制是中国新朝的官制。由于新朝正值王莽改制,而官制亦为改制重点,故新朝官制多变,官名及职责也十分复杂。新朝官制上承西汉官制,下启东汉官制,故欲了解该朝官制,必先对两汉官制有所了解。对于一些基本官职及相关知识,请见西汉官制及东汉官制。玆依序择要介绍如下。
西汉末年的官制改革
[编辑]新朝的官制上承西汉。自西汉居摄年间起,王莽便开始推行改制。而官制也相应发生变化。比如居摄元年(6年)正月,“置柱下五史,秩如御史,听政事,侍旁记疏言行。”[1]此为中低级官员的变化。
又如,居摄元年(6年)三月己丑,立宣帝玄孙婴为皇太子,号曰孺子。以王舜为太傅左辅,甄丰为太阿右拂,甄邯为太保后承。又置四少,秩皆二千石。[1]其中太阿一官为始创,可参见西汉太傅、太师、太保、太阿列表。此为高级官员的变化。
始建国年间的官制改革
[编辑]新朝建立后,始建国元年正月朔,王莽建立了一整套建立在原西汉官制基础上的新的官制。其重点是十一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中央官制由此发生重大变革,而地方官制变化不大。
中央官制改革
[编辑]十一公
[编辑]公是新朝所奉五等爵中的最高一等爵位,故与下文提到的卿、大夫、元士的性质不同。“十一公”是新朝初年所封的十一位高官,按官职来说,包括四辅、三公、四将。新朝始建国元年正月朔(9年),王莽按照哀章所献金匮内记录的姓名立十一公。其中“四辅,位上公。”十一公列表如下:[2]
分类 | 新朝爵位 | 新朝官职 | 姓名 | 原封汉朝爵位 | 原任汉朝官职 |
---|---|---|---|---|---|
四辅 | 安新公 | 太师 | 王舜 | 安阳侯 | 太傅、左辅、骠骑将军 |
就新公 | 太傅 | 平晏 | 就德侯 | 大司徒 | |
嘉新公 | 国师 | 刘歆 | 红休侯 | 少阿、羲和、京兆尹 | |
美新公 | 国将 | 哀章 | |||
三公 | 承新公 | 大司马 | 甄邯 | 承阳侯 | 太保、后承 |
章新公 | 大司徒 | 王寻 | 丕进侯 | ||
隆新公 | 大司空 | 王邑 | 成都侯 | 步兵将军 | |
四将 | 广新公 | 更始将军 | 甄丰 | 广阳侯 | 大阿、右拂、大司空、卫将军 |
奉新公 | 卫将军 | 王兴 | |||
成新公 | 立国将军 | 孙建 | 成武侯 | 轻车将军 | |
崇新公 | 前将军 | 王盛 |
这十一公中,“王兴者,故城门令史。王盛者,卖饼。莽案符命求得此姓名十余人,两人容貌应卜相,径从布衣登用,以视神焉。”“余皆拜为郎。是日,封拜卿大夫、侍中、尚书官凡数百人。诸刘为郡守,皆徙为谏大夫。”[2]
日月星辰 | 岳 | 职位 | 典 | 炜 | 考 |
---|---|---|---|---|---|
岁星司肃 | 东岳 | 太师 | 典致时雨 | 青炜登平 | 考景以晷 |
荧惑司悊 | 南岳 | 太傅 | 典致时奥 | 赤炜颂平 | 考声以律 |
太白司艾 | 西岳 | 国师 | 典致时阳 | 白炜象平 | 考量以铨 |
辰星司谋 | 北岳 | 国将 | 典致时寒 | 玄炜和平 | 考星以漏 |
月刑元股左 | 司马 | 典致武应 | 考方法矩。主司天文,钦若昊天,敬授民时,力来农事,以丰年谷。 | ||
日德元厷右 | 司徒 | 典致文瑞 | 考圜合规。主司人道,五敎是辅,帅民承上,宣美风俗,五品乃训。 | ||
斗平元心中 | 司空 | 典致物图 | 考度以绳。主司地里,平治水土,掌名山川,众殖鸟兽,蕃茂草木。 |
四将中的更始将军仅在一年之后便为宁始将军所代。始建国二年(10年),更始将军甄丰因符命案自杀,故“以初睦侯姚恂为宁始将军”,而已自杀的甄丰的更始将军一职则无人接替。[2]天凤六年(19年)春,“莽见盗贼多,乃令太史推三万六千岁历纪,六岁一改元,布天下。下书曰:“……复以宁始将军为更始将军,以顺符命。易不云乎?‘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李竒曰:“易道生诸当生者也。”师古曰:“下系之辞。体化合变,故曰日新。”)予其飨哉!”欲以诳燿百姓,销解盗贼。众皆笑之。”[3]
十一公有掾属。如天凤元年(14年),“莽即真,尤备大臣,抑夺下权,朝臣有言其过失者,辄拔擢。孔仁、赵博、费兴等以敢击大臣,故见信任,择名官而居之。公卿入宫,吏有常数,太傅平晏从吏过例,掖门仆射苛问不逊,戊曹士收系仆射。(应劭曰:“莽自以土行,故使太傅置戊曹士。士,掾也。”苏林曰:“士者,曹掾,属公府,诸曹次第之名也。”师古曰:“应说是。”)莽大怒,使执法发车骑数百围太傅府,捕士,即时死。大司空士夜过奉常亭,亭长苛之,告以官名,亭长醉曰:“宁有符传邪?”士以马棰击亭长,亭长斩士,亡,郡县逐之。家上书,莽曰:“亭长奉公,勿逐。”大司空邑斥士以谢。”上述太傅之戊曹士及大司空士可为十一公掾属的代表。
太师牺仲、太傅牺叔、国师和仲、国将和叔
[编辑]《书·尧典》中,有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分宅东、南、西、北。[4]王莽以此为名,于天凤元年(14年)为号东、南、西、北四岳的四辅置属官,其方位一一对应。
天凤元年(14年),“国将哀章颇不清,莽为选置和叔,(师古曰:“特为置此官。”)敕曰:“非但保国将闺门,当保亲属在西州者。”诸公皆轻贱,而章尤甚。”[2]据此,则四辅的此种属官当置于天凤元年。此后此四官见于记载者多有。如地皇二年(21年)三辅盗贼麻起,……遣太师牺仲景尚、更始将军护军王党将兵击青、徐,国师和仲曹放助郭兴击句町。[3]地皇三年(22年)二月,赤眉杀太师牺仲景尚。[3]天凤六年(19年)是时,关东饥旱数年,力子都等党众寖多。更始将军廉丹击益州不能克,征还。更遣复位后大司马护军郭兴、庸部牧李曅击蛮夷若豆等,太傅牺叔士孙喜清洁江湖之盗贼。而匈奴寇边甚。[3]
卿、大夫、元士
[编辑]与十一公同时,又置大司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位皆孤卿。同时又将原来汉朝的官名更名。更名之后,有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九卿分属三公。其情况列表如下:[2]
原汉朝官名 | 新朝官名 | 大夫 | 元士 |
---|---|---|---|
大司马司允 | 一卿置大夫三人 | 一大夫置元士三人 | |
大司徒司直 | 一卿置大夫三人 | 一大夫置元士三人 | |
大司空司若 | 一卿置大夫三人 | 一大夫置元士三人 | |
大司农 | 羲和 (后更为纳言) |
一卿置大夫三人 | 一大夫置元士三人 |
大理 | 作士 | 一卿置大夫三人 | 一大夫置元士三人 |
太常 | 秩宗 | 一卿置大夫三人 | 一大夫置元士三人 |
大鸿胪 | 典乐 | 一卿置大夫三人 | 一大夫置元士三人 |
少府 | 共工 | 一卿置大夫三人 | 一大夫置元士三人 |
水衡都尉 | 予虞 | 一卿置大夫三人 | 一大夫置元士三人 |
合计 | 九卿 | 二十七大夫 | 八十一元士 |
王莽所立九卿与西汉的九卿不同,增加了大司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并将水衡都尉更名予虞,提升其地位;而从九卿行列中消失的则有西汉的光禄勋、卫尉、太仆、宗伯。其中,光禄勋、卫尉、太仆被列入六监。
六监
[编辑]原汉朝官名 | 新朝官名 | 职责 |
---|---|---|
光禄勋 | 司中 | |
太仆 | 太御 | |
卫尉 | 大卫 | |
执金吾 | 奋武 | |
中尉 | 军正 | |
—— | 大赘 | 主乘舆服御物,后又典兵秩 |
五司大夫等
[编辑]又置司恭大夫、司徒大夫、司明大夫、司聦大夫、司中大夫及诵诗工、彻膳宰,“以司过。”“令王路设进善之旌,非谤之木,敢谏之鼓。谏大夫四人常坐王路门受言事者。”[2]故上述五司大夫等官员皆为监察官。
五威将帅
[编辑]新朝始建国元年(9年)秋,“遣五威将王竒等十二人班符命四十二篇于天下。”“五威将奉符命,赍印绶,王侯以下及吏官名更者,外及匈奴、西域,徼外蛮夷,皆即授新室印绶,因收故汉印绶。赐吏爵人二级,民爵人一级,女子百户羊酒,蛮夷币帛各有差。大赦天下。”始建国二年(10年),“五威将帅七十二人还奏事,汉诸侯王为公者,悉上玺绶为民,无违命者。封将为子,帅为男。”[2]
五威将是奉有上述对内、对外特殊使命的官员。“五威将乘干文车,驾坤六马,背负鷩鸟之毛,服饰甚伟。每一将各置左、右、前、后、中帅,凡五帅。衣冠车服驾马,各如其方面色数。(师古曰:“色者,东方青,南方赤也。数者,若木数三,火数二之类也。”)将持节,称太一之使;帅持幢,称五帝之使。”又称始建国二年“五威将帅七十二人还奏事。”可见五威将帅中,将12人,帅60人,共计72人。《史记·封禅书》:“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据此,五威将帅可能的情况如下:[2]
太一 | 太一之使 | 衣冠车服驾马 | 节 | 五帝之使 | 五帝 | 色 | 数 | 幢 |
---|---|---|---|---|---|---|---|---|
太一 | 五威将 | 乘乾文车 驾坤六马 背负鷩鸟之毛 |
新使五威节 | 左帅 | 青帝 | 青 | 三 | 幢 |
右帅 | 白帝 | 白 | 四 | 幢 | ||||
前帅 | 赤帝 | 赤 | 二 | 幢 | ||||
后帅 | 玄帝 | 玄 | 一 | 幢 | ||||
中帅 | 黄帝 | 黄 | 五 | 幢 | ||||
总计 | 十二人 | 六十人 |
五威司命、中城四关将军
[编辑]新朝始建国元年(9年)冬,“置五威司命,中城四关将军。司命司上公以下,中城主十二城门。”此处的十二城门指新朝首都常安的十二城门。王莽策命统睦侯陈崇为五威司命,其辞曰:[2]
策命统睦侯陈崇曰:“咨尔崇。
夫不用命者,乱之原也;
大奸猾者,贼之本也;
铸伪金钱者,妨宝货之道也;
骄奢逾制者,凶害之端也;
漏泄省中及尚书事者,‘机事不密则害成’也;
拜爵王庭,谢恩私门者,禄去公室,政从亡矣:
凡此六条,国之纲纪。是用建尔作司命,‘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鳏寡,不畏强圉’,帝命帅繇,统睦于朝。
官名 | 姓名 | 爵位 | 职责 | |
---|---|---|---|---|
五威司命 | 陈崇 | 统睦侯 | ||
五威中城将军 | 崔发 | 说符侯 | 重门击柝 [5],以待暴客 | 中德既成,天下说符 |
五威前关将军 | 王级 | 明威侯 | 绕霤之固,南当荆楚 | 振武奋卫,明威于前 |
五威后关将军 | 王嘉 | 尉睦侯 | 羊头之阸,北当赵燕 | 壸口捶扼,尉睦于后 |
五威左关将军 | 王竒 | 堂威侯 | 肴黾之险,东当郑卫 | 函谷批难,掌威于左 |
五威右关将军 | 王福 | 怀羌子 | 汧陇之阻,西当戎狄 | 成固据守,怀羌于右 |
左伯、右伯
[编辑]始建国二年(10年),更始将军甄丰之子甄寻(时为侍中京兆大尹、茂德侯)因为不满父亲封赏过低,“即作符命,言新室当分陕,立二伯。以丰为右伯,太傅平晏为左伯,如周召故事。”(颜师古曰:“分陕者,欲依周公、召公故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自陕以西召公主之。陕即今陕州,是其地也。)王莽即从之,拜甄丰为右伯;随即因甄寻作符命妄称黄皇室主为其妻而収捕甄寻,符命案爆发,甄寻逃亡,甄丰自杀。“寻随方士入华山,岁余捕得,辞连国师公歆子侍中东通灵将、五司大夫隆威侯棻,棻弟右曹长水校尉伐虏侯泳,大司空邑弟左关将军堂威侯竒,及歆门人侍中骑都尉丁隆等,牵引公卿党亲列侯以下,死者数百人。”《尚书·舜典》说:舜“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王莽仿照舜罚共工等的旧例,“流棻于幽州,放寻于三危,殛隆于羽山,皆驿车载其尸传致云。”[2]
太子的师、友、祭酒
[编辑]始建国三年(11年),“为太子置师友各四人,秩以大夫。以故大司徒马宫为师疑,故少府宗伯凤为傅丞,博士袁圣为阿辅,京兆尹王嘉为保拂,是为四师;故尚书令唐林为胥附,博士李充为犇走,谏大夫赵襄为先后,中郎将廉丹为御侮,是为四友。又置师友祭酒及侍中、谏议、六经祭酒各一人,凡九祭酒,秩上卿。琅邪左咸为讲春秋、颍川满昌为讲诗、长安国由为讲易、平阳唐昌为讲书、沛郡陈咸为讲礼、崔发为讲乐祭酒。遣谒者持安车印绶,即拜楚国龚胜为太子师友祭酒,胜不应征,不食而死。”[2]
分类 | 新朝官职 | 姓名 | 原任新朝官职 | 原任汉朝官职 | |
---|---|---|---|---|---|
四师 | 师疑 | 马宫 | 故大司徒 | ||
傅丞 | 宗伯凤 | 故少府 | |||
阿辅 | 袁圣 | 博士 | |||
保拂 | 王嘉 | 京兆尹 | |||
四友 | 胥附 | 唐林 | 故尚书令 | ||
犇走 | 李充 | 博士 | |||
先后 | 赵襄 | 谏大夫 | |||
御侮 | 廉丹 | 中郎将 | |||
九祭酒 | 师友祭酒 | 龚胜(未就任) | |||
侍中祭酒 | |||||
谏议祭酒 | |||||
六经祭酒 | 讲春秋祭酒 | 左咸 | |||
讲诗祭酒 | 满昌 | ||||
讲易祭酒 | 国由 | ||||
讲书祭酒 | 唐昌 | ||||
讲礼祭酒 | 陈咸 | ||||
讲乐祭酒 | 崔发 |
地方官制改革
[编辑]始建国元年的改革不仅改变了中央官制,也改变了地方官制,至少是其名称。地方官员及监察地方官员的更名情况如下:[2]
原汉朝官名 | 新朝官名 | 职责 |
---|---|---|
(郡)太守 | 大尹 | |
都尉 | 大尉 | |
(县)令、长 | 宰 | |
御史 | 执法 |
职级改革
[编辑]始建国元年又改汉朝的职级为新名称。“车服黻冕,各有差品。”其变更情况如下:[2]
原汉朝职级名称 | 新朝职级名称 |
---|---|
秩中二千石 | 卿 |
秩二千石 | 上大夫 |
秩比二千石 | 中大夫 |
秩千石 | 下大夫 |
秩六百石 | 元士 |
秩五百石 | 命士 |
秩四百石 | 中士 |
秩三百石 | 下士 |
秩百石 | 庶士 |
以军领政改革
[编辑]始建国三年(11年),王莽又进行了一次不成功的以军领政的实验。“是时诸将在边,须大众集,吏士放纵,而内郡愁于征发,民弃城郭流亡为盗贼,并州、平州尤甚。莽令七公六卿号皆兼称将军,遣著武将军逯并等填名都,中郎将、绣衣执法各五十五人,分填縁边大郡,督大奸猾擅弄兵者,皆便为奸于外,挠乱州郡,货赂为市,侵渔百姓。”这些军人在地方胡作非为,扰乱地方行政,使得王莽不得不下书称:“虏知罪当夷灭,故遣猛将分十二部,将同时出,一举而决绝之矣。内置司命军正,外设军监十有二人,诚欲以司不奉命,令军人咸正也。今则不然,各为权埶,恐猲良民,妄封人颈,得钱者去。毒蠚并作,农民离散。司监若此,可谓称不?自今以来,敢犯此者,辄捕系,以名闻。”结果这些军人“犹放纵自若”。[2]
这次改革在官制方面的影响在中央便是“七公六卿号皆兼称将军”,在地方则是中央派出的中郎将、绣衣执法各五十五人,另外内置司命军正,外设军监十有二人。其目的是依靠军队监督管理国家的官僚系统,以便稳定治安。
七公六卿号称将军
[编辑]中央的“七公六卿号皆兼称将军”此后一直延续下去。如地皇三年(22年)“是时下江兵盛,新巿朱鲔、平林陈牧等皆复聚众,攻击郷聚。莽遣司命大将军孔仁部豫州,纳言大将军严尤、秩宗大将军陈茂击荆州……”[3]此为冠将军号的实例。所谓“七公六卿”应指十一公中四将(本身即为将军)之外的四辅、三公以及九卿中除去大司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外的其余六卿。地皇四年(23年)王莽又诏:“太师王匡、国将哀章、司命孔仁、兖州牧寿良、卒正王闳、杨州牧李圣亟进所部州郡兵,凡三十万众,迫措青、徐盗贼。纳言将军严尤、秩宗将军陈茂、车骑将军王巡、左队大夫王吴亟进所部州郡兵凡十万众,迫措前队丑虏。明告以生活丹青之信,复迷惑不解散,皆并力合击,殄灭之矣!”[3]这段叙述中,属于四辅的太师、国将未加将军号,而六卿中的纳言、秩宗皆冠将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段话及上面提到的地皇三年的叙述中,司命冠有将军号,而此处则未冠。司命应指五威司命,本身并非七公六卿。
中郎将、绣衣执法
[编辑]中郎将、绣衣执法最早可见于始建国二年(10年)。该年,“莽意以为制定则天下自平,故锐思于地理,制礼作乐,讲合六经之说。公卿旦入暮出,议论连年不决,不暇省狱讼冤结民之急务。县宰缺者,数年守兼,一切贪残日甚。中郎将、绣衣执法在郡国者,并乘权埶,传相举奏。”[2]
按,中郎将的职责不仅涉内政,兼有对外职责。如始建国二年,“遣中郎将蔺苞、戴级驰之塞下,召拜当为单于者。”[2]始建国三年所封太子四友中,有“中郎将廉丹为御侮”。“御侮”其名亦似有对外征伐之意。对内者可见地皇三年(22年),“莽遣中郎将奉玺书劳丹、匡,进爵为公,封吏士有功者十余人。”[3]
司命军正、军监
[编辑]《汉书·王莽传》中,司命军正、军监仅出现于上述文字中。其余未详。
天凤元年之后的官制改革
[编辑]天凤元年(14年),王莽对地方官制及吏禄制度进行了重要改革。
中央官制改革
[编辑]左右刺奸
[编辑]天凤四年(17年),复明六筦之令。每一筦下,为设科条防禁,犯者罪至死,吏民抵罪者浸众。又一切调上公以下诸有奴婢者,率一口出钱三千六百,天下愈愁,盗贼起。纳言冯常以六筦谏,莽大怒,免常官。置执法左右刺奸。[3]陈直据汉印指出:“王莽除京师置左右刺奸外,县与五等分国亦置刺奸。”[6]
理军
[编辑]天凤六年(19年)是时,关东饥旱数年,力子都等党众寖多。更始将军廉丹击益州不能克,征还。更遣复位后大司马护军郭兴、庸部牧李曅击蛮夷若豆等,太傅牺叔士孙喜清洁江湖之盗贼。而匈奴寇边甚。……又博募有竒技术可以攻匈奴者,将待以不次之位。……莽知其不可用,苟欲获其名,皆拜为理军,赐以车马,待发。[3]
捕盗都尉
[编辑]地皇二年(21年)三辅盗贼麻起,乃置捕盗都尉官,令执法谒者追击长安中,建鸣鼓攻贼幡,而使者随其后。遣太师牺仲景尚、更始将军护军王党将兵击青、徐,国师和仲曹放助郭兴击句町。转天下谷币诣西河、五原、朔方、渔阳,每一郡以百万数,欲以击匈奴。[3]
养赡
[编辑]地皇三年(22年)流民入关者数十万人,迺置养赡官禀食之。使者监领,与小吏共盗其禀,饥死者十七八。先是,莽使中黄门王业领长安市买,贱取于民,民甚患之。业以省费为功,赐爵附城。莽闻城中饥馑,以问业。业曰:“皆流民也。”乃市所卖梁飰肉羹,持入视莽,曰:“居民食咸如此。”莽信之。[3]
九虎
[编辑]地皇四年(23年)莽拜将军九人,皆以虎为号,号曰“九虎”,将北军精兵数万人东,内其妻子宫中以为质。时省中黄金万斤者为一匮,尚有六十匮,黄门、钩盾、臧府、中尚方处处各有数匮。长乐御府、中御府及都内、平准帑藏钱帛珠玉财物甚众,(师古曰:“御府有令丞,少府之属官也,掌珍物。中御府者,皇后之府藏也。平准令丞属大司农,亦珍货所在也。”)莽愈爱之,赐九虎士人四千钱。众重怨,无鬬意。九虎至华阴回谿,距隘,北从河南至山。于匡持数千弩,乘堆挑战。邓晔将二万余人从阌郷南出枣街、作姑,破其一部,北出九虎后击之。六虎败走。史熊、王况诣阙归死,莽使使责死者安在,皆自杀;其四虎亡。(师古曰:“六人败走,二人诣阙自杀,四人亡。”)三虎郭钦、陈翚、成重收散卒,保京师仓。(师古曰:“九人之中,六人败走,三人保仓也。京师仓在华阴灌北渭口也。翚音晖。”)[3]
地方官制改革
[编辑]天凤元年(14年),“莽以周官、王制之文,置卒正、连率、大尹,职如太守;属令、属长,职如都尉。置州牧、部监二十五人。见礼如三公。监位上大夫,各主五郡。公氏作牧,侯氏卒正,伯氏连率,子氏属令,男氏属长,皆世其官,其无爵者为尹。”
据有关研究,玆列其可能情况如下:[7]
原汉朝官名 | 新朝始建国官名 | 新朝天凤官名 | 爵位 | 备注 | 人数 |
---|---|---|---|---|---|
州牧 | 见礼如三公 | 9 | |||
部监 | 公 | 见礼如三公 | 16 | ||
监 | 位上大夫,各主五郡 | 25 | |||
太守 | 大尹 | 卒正 | 侯 | ||
连率 | 伯 | ||||
大尹 | 无爵者 | ||||
都尉 | 大尉 | 属令 | 子 | ||
属长 | 男 | ||||
县令 县长 |
宰 | 宰 |
这次改革将原来郡首长大尹一分为三类:卒正、连率、大尹;都尉则一分为两类:属令、属长。由上文可见,新朝实行的分封制和郡县制是相互结合的,郡县首长与受有茅土的诸侯二合一。实际上五等爵中的侯、伯、子、男(可能还包括附城)的食地皆可能暨郡县,所以新朝所推行的分封制实际上是为郡县制加了一层外衣,其本质仍然是郡县制。[7]
同时,随着六队、六尉等的建立,新朝也派出监察官员对这些队、尉进行监察。天凤四年(17年),选用能吏侯霸等分督六尉、六队,如汉刺史,与三公士郡一人从事。[3]这部分内容详见新朝行政区划。
地皇二年(21年)正月,以州牧位三公,刺举怠解,师古曰:“解读曰懈。”更置牧监副,秩元士,冠法冠,行事如汉刺史。[3]
以军领政改革
[编辑]地皇元年(20年)莽见四方盗贼多,复欲厌之,又下书曰:“予之皇初祖考黄帝定天下,将兵为上将军,建华盖,立斗献,内设大将,外置大司马五人,大将军二十五人,偏将军百二十五人,裨将军千二百五十人,校尉万二千五百人,司马三万七千五百人,候十一万二千五百人,当百一十二万五千人,士吏四十五万人,士千三百五十万人,(晋灼曰:“自五大司马至此皆以五乘之也。”师古曰:“晋说非也。从上计之,或五或十,或两或三。”)应恊于易‘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师古曰:“易下系辞曰:‘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言所立将率,以合此意。木弓曰弧。”)予受符命之文,稽前人,将条备焉。”于是置前后左右中大司马之位,赐诸州牧号为大将军,郡卒正、连帅、大尹为偏将军,属令长裨将军,县宰为校尉。乘传使者经历郡国,日且十辈,仓无见谷以给,传车马不能足,赋取道中车马,取办于民。[3]
据有的学者研究,此次官职与军职的对应关系如下:[7]
|
|
此次改革虽然新封许多军职,但大多为官僚冠以将军等名号,故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军制改革。[7]
吏禄制度
[编辑]天凤三年(16年)“五月,莽下吏禄制度,曰:“予遭阳九之阸,百六之会,国用不足,民人骚动,自公卿以下,一月之禄十緵布二匹,(孟康曰:“緵,八十缕也。”师古曰:“緵音子公反。”)或帛一匹。予每念之,未尝不戚焉。今阸会已度,府帑虽未能充,略颇稍给,其以六月朔庚寅始,赋吏禄皆如制度。”四辅公卿大夫士,下至舆僚,凡十五等。僚禄一岁六十六斛,稍以差增,上至四辅而为万斛云。[2]
天凤五年(18年)天下吏以不得奉禄,并为奸利,郡尹县宰家累千金。莽下诏曰:“详考始建国二年胡虏猾夏以来,诸军吏及縁边吏大夫以上为奸利增产致富者,收其家所有财产五分之四,以助边急。”公府士驰传天下,考覆贪饕,开吏告其将,奴婢告其主,几以禁奸,奸愈甚。[3]
保灾令
[编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賔,莫非王臣。’(师古曰:“莽引小雅北山之诗也。”)盖以天下养焉。周礼膳羞百有二十品,今诸侯各食其同、国、则;(师古曰:“谓公食同,侯伯食国,子男食则也。”)辟、任、附城食其邑;(师古曰:“辟,君也。任,公主也。辟音壁。任音壬。”)公、卿、大夫、元士食其采。(师古曰:“谓因官职而食地也。”)多少之差,咸有条品。岁丰穰则充其礼,有灾害则有所损,与百姓同忧喜也。其用上计时通计,天下幸无灾害者,太官膳羞备其品矣;即有灾害,以什率多少而损膳焉。东岳太师立国将军保东方三州一部二十五郡;南岳太傅前将军保南方二州一部二十五郡;西岳国师宁始将军保西方一州二部二十五郡;北岳国将卫将军保北方二州一部二十五郡;大司马保纳卿、言卿、仕卿、作卿、京尉、扶尉、兆队、右队、中部左洎前七部;(服虔曰:“大司马保此官,皆如郡守也。”晋灼曰:“左与前故特七部。”师古曰:“洎亦臮字也。臮,及也。队音遂。此下并同。”)大司徒保乐卿、典卿、宗卿、秩卿、翼尉、光尉、左队、前队、中部右部有五郡;大司空保予卿、虞卿、共卿、工卿、师尉、列尉、祈队、后队、中部洎后十郡;及六司,六卿,皆随所属之公保其灾害,亦以十率多少而损其禄。郎、从官、中都[需要消歧义]官吏食禄都内之委者,以太官膳羞备损而为节。诸侯、辟、任、附城、群吏亦各保其灾害。几上下同心,劝进农业,安元元焉。”莽之制度烦碎如此,课计不可理,吏终不得禄,各因官职为奸,受取赇赂以自共给。”[2]
十一公所保内容如下:
十一公 | 所保州、部、郡 | 所保卿 | 所保六尉 | 所保六队 |
---|---|---|---|---|
东岳太师 立国将军 |
东方三州一部二十五郡 | |||
南岳太傅 前将军 |
南方二州一部二十五郡 | |||
西岳国师 宁始将军 |
西方一州二部二十五郡[8] | |||
北岳国将 卫将军 |
北方二州一部二十五郡 | |||
大司马 | 中部左洎前七部 | 纳卿、言卿、仕卿、作卿 | 京尉、扶尉 | 兆队、右队 |
大司徒 | 中部右部有五郡 | 乐卿、典卿、宗卿、秩卿 | 翼尉、光尉 | 左队、前队 |
大司空 | 中部洎后十郡 | 予卿、虞卿、共卿、工卿 | 师尉、列尉 | 祈队、后队 |
如按有些学者之考证,则上述十一公所保州、部、郡可能如下(其中关于西方州部的争论,请参见新朝行政区划):[7]
十一公 | 所保州 | 所保部 | 所保郡 | 备注 |
---|---|---|---|---|
东岳太师 立国将军 |
东方三州 | 东部 | 二十五郡 | |
南岳太傅 前将军 |
南方二州 | 南部 | 二十五郡 | |
西岳国师 宁始将军 |
西方二州 | 西部 | 二十五郡 | |
北岳国将 卫将军 |
北方二州 | 北部 | 二十五郡 | |
大司马 大司徒 大司空 |
中部 | 二十五郡 | ||
合计 | 九州 | 五部 | 一百二十五郡 |
五等爵制
[编辑]西汉居摄三年(8年),王莽奏请太后实行五等爵制。王莽在奏疏中认为,“明圣之世,国多贤人”,并回顾了历代封国的情况,称“制礼作乐,实考周爵五等,地四等,有明文;[9]殷爵三等,有其说,无其文。孔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臣请诸将帅当受爵邑者爵五等,地四等。”奏可。[1]
其封爵情况为,“封者高为侯伯,次为子男,当赐爵关内侯者更名曰附城,凡数百人。击西海者以“羌”为号,槐里以“武”为号,翟义以“虏”为号。”[1]
经群臣奏,太后诏曰:“进摄皇帝子褒新侯安为新举公,赏都侯临为褒新公,封光为衍功侯。”[1]
新朝始建国元年正月朔(9年),王莽大封爵位。该年秋,“五威将奉符命,赍印绶,王侯以下及吏官名更者,外及匈奴、西域,徼外蛮夷,皆即授新室印绶,因收故汉印绶。赐吏爵人二级,民爵人一级,女子百户羊酒,蛮夷币帛各有差。大赦天下。”[2]其封爵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
一、王氏宗亲
[编辑]王莽封子王临为皇太子,王安为新嘉辟。(颜师古曰:“辟,君也。谓之辟者,取为国君之义,音壁。”)封已故子王宇之子六人:千为功隆公,寿为功明公,吉为功成公,宗为功崇公,世为功昭公,利为功著公。[2]
姓名 | 爵位 | 亲属关系 |
---|---|---|
王临 | (皇太子) | 王莽之子 |
王安 | 新嘉辟 | 王莽之子 |
王千 | 功隆公 | 王莽之孙 王宇之子 |
王寿 | 功明公 | 王莽之孙 王宇之子 |
王吉 | 功成公 | 王莽之孙 王宇之子 |
王宗 | 功崇公 | 王莽之孙 王宇之子 |
王世 | 功昭公 | 王莽之孙 王宇之子 |
王利 | 功著公 | 王莽之孙 王宇之子 |
“封王氏齐缞之属为侯,大功为伯,小功为子,缌麻为男,其女皆为任。男以“睦”、女以“隆”为号焉,皆授印韨。”[2]
地皇二年(21年)正月,新迁王安病死。初,莽为侯就国时,幸侍者增秩、怀能、开明。怀能生男兴,增秩生男匡、女曅,开明生女捷,皆留新都国,以其不明故也。(师古曰:“言侍者或与外人私通所生子女,不可分明也。”)及安疾甚,莽自病无子,为安作奏,使上言:“兴等母虽微贱,属犹皇子,不可以弃。”章视群公,皆曰:“安友于兄弟,冝及春夏加封爵。”于是以王车遣使者迎兴等,封兴为功脩公,匡为功建公,曅为睦脩任,捷为睦逮任。孙功明公寿病死,旬月四丧焉。莽坏汉孝武、孝昭庙,分葬子孙其中。[3]
天凤五年(18年)以直道侯王涉为卫将军。涉者,曲阳侯根子也。根,成帝世为大司马,荐莽自代,莽恩之,以为曲阳非令称,乃追谥根曰直道让公,涉嗣其爵。[3]
“乃壬午𫗦时,有列风雷雨发屋折木之变,予甚弁焉,予甚栗焉,予甚恐焉。伏念一旬,迷迺解矣。(师古曰:“先言列风雷雨,后言迷乃解矣,盖取舜‘纳于大麓,列风雷雨不迷’以为言也。”)昔符命文立安为新迁王,临国雒阳,为统义阳王。是时予在摄假,谦不敢当,而以为公。其后金匮文至,议者皆曰:‘临国雒阳为统,谓据土中为新室统也,冝为皇太子。’自此后,临久病,虽瘳不平,朝见挈茵舆行。(服虔曰:“有疾以执茵舆之行也。”晋灼曰:“汉仪注皇后、倢伃乘辇,余者以茵,四人举以行。岂今之板舆而铺茵乎?”师古曰:“晋说非也。此直谓坐茵褥之上,而令四人对举茵之四角,舆而行,何谓板舆乎?”)见王路堂者,张于西厢及后阁更衣中,李竒曰:“张,帐也。”晋灼曰:“更衣中,谓朝贺易衣服处,室屋名也。”又以皇后被疾,临且去本就舍,妃妾在东永巷。(师古曰:“言临侍疾,故去其本所居,而来就此止息,是以妃妾在东永巷也。”)壬午,列风毁王路西厢及后阁更衣中室。昭宁堂池东南榆树大十围,东僵,击东阁,阁即东永巷之西垣也。皆破折瓦坏,发屋拔木,予甚惊焉。又候官奏月犯心前星,厥有占,予甚忧之。伏念紫阁图文,太一、黄帝皆得瑞以仙,后世裦主当登终南山。所谓新迁王者,乃太一新迁之后也。(服虔曰:“太一、黄帝欲令安追继其后也。”)统义阳王乃用五统以礼义登阳上迁之后也。临有兄而称太子,名不正。宣尼公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至于刑罚不中,民无错手足。’(师古曰:“论语载孔子对子路之言。错,安置也,音千故反。莽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惟即位以来,阴阳未和,风雨不时,数遇枯旱蝗螟为灾,谷稼鲜耗,百姓苦饥,蛮夷猾夏,寇贼奸宄,人民正营,无所错手足。深惟厥咎,在名不正焉。其立安为新迁王,临为统义阳王,几以保全二子,子孙千亿,外攘四夷,内安中国焉。”[3]
二、古帝王及先贤、王氏同族
[编辑]王莽封孺子婴为定安公,“永为新室賔”,“其以平原、安德、漯阴、鬲、重丘,凡户万,地方百里,为定安公国。立汉祖宗之庙于其国,与周后并,行其正朔、服色。世世以事其祖宗,永以命德茂功,享历代之祀焉。以孝平皇后为定安太后。”并改明光宫为定安馆,定安太后居之。以大鸿胪府为定安公第,皆置门卫使者监领。敕阿乳母不得与语,常在四壁中,至于长大,不能名六畜。后莽以女孙宇子妻之。[2]
王莽又封“黄帝、帝少昊、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帝夏禹、皋陶、伊尹”之后,以及汉后及周后。王莽既称王氏(元城王氏)为黄帝、虞帝之后,又考证“姚、妫、陈、田、王氏凡五姓者,皆黄、虞苗裔,予之同族也。”故“其令天下上此五姓名籍于秩宗,皆以为宗室。世世复,无有所与。其元城王氏,勿令相嫁娶,以别族理亲焉。”又封陈崇、田丰,分别奉胡王后、敬王后。其情况如下:[2]
姓名 | 爵位 | 奉祀 | 位 |
---|---|---|---|
姚恂 | 初睦侯 | 奉黄帝后 | |
梁护 | 脩远伯 | 奉少昊后 | |
王千(皇孙) | 功隆公 | 奉帝喾后 | |
刘歆 | 祁烈伯 | 奉颛顼后 | |
刘叠(国师刘歆子) | 伊休侯 | 奉尧后 | |
妫昌 | 始睦侯 | 奉虞帝后 | |
山遵 | 裦谋子 | 奉皋陶后 | |
伊玄 | 裦衡子 | 奉伊尹后 | |
刘婴 | 定安公 | 汉后 | 位为賔 |
姬党 | 章平公(原封卫公) | 周后 | 位为賔 |
孔弘 | 章昭侯(原封宋公) | 殷后 | 位为恪 |
姒丰 | 章功侯 | 夏后 | 位为恪 |
姬就 | 裦鲁子(已前定) | 周公后 | |
孔钧 | 裦成子(已前定) | 宣尼公后 | |
陈崇 | 统睦侯 | 奉胡王后 | |
田丰 | 世睦侯 | 奉敬王后 |
三、大臣
[编辑]王莽按照哀章所献金匮内记录的姓名立十一公。其中“四辅,位上公。”十一公列表如下:[2]
分类 | 新朝爵位 | 新朝官职 | 姓名 | 原汉朝爵位 | 原汉朝官职 |
---|---|---|---|---|---|
四辅 | 安新公 | 太师 | 王舜 | 安阳侯 | 太傅、左辅、骠骑将军 |
四辅 | 就新公 | 太傅 | 平晏 | 就德侯 | 大司徒 |
四辅 | 嘉新公 | 国师 | 刘歆 | 红休侯 | 少阿、羲和、京兆尹 |
四辅 | 美新公 | 国将 | 哀章 | ||
三公 | 承新公 | 大司马 | 甄邯 | 承阳侯 | 太保、后承 |
三公 | 章新公 | 大司徒 | 王寻 | 丕进侯 | |
三公 | 隆新公 | 大司空 | 王邑 | 成都侯 | 步兵将军 |
四将 | 广新公 | 更始将军 | 甄丰 | 广阳侯 | 大阿、右拂、大司空、卫将军 |
四将 | 奉新公 | 卫将军 | 王兴 | ||
四将 | 成新公 | 立国将军 | 孙建 | 成武侯 | 轻车将军 |
四将 | 崇新公 | 前将军 | 王盛 |
这十一公中,“王兴者,故城门令史。王盛者,卖饼。莽案符命求得此姓名十余人,两人容貌应卜相,径从布衣登用,以视神焉。”[2]
“天下牧守皆以前有翟义、赵明等领州郡,怀忠孝,封牧为男,守为附城。又封旧恩戴崇、金涉、箕闳、杨并等子皆为男。”[2]
始建国四年(12年),“改十一公号,以“新”为“心”,后又改“心”为“信”。”[2]
此后,王莽又对在位大臣时有封爵。如天凤四年(17年)五月,莽曰:“保成师友祭酒唐林、故谏议祭酒琅邪纪逡,孝弟忠恕,敬上爱下,博通旧闻,德行醇备,至于黄发,靡有愆失。其封林为建德侯,逡为封德侯,位皆特进,见礼如三公。赐弟一区,钱三百万,授几杖焉。”[3]
四、诸侯及四夷
[编辑]同时,“令诸侯立大夫人、夫人、世子,亦受印韨。”又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百王不易之道也。汉氏诸侯或称王,至于四夷亦如之,违于古典,缪于一统。其定诸侯王之号皆称公,及四夷僭号称王者皆更为侯。”[2]
比如《汉书》记述始建国元年四月徐郷侯刘快起兵反叛时,提到“快兄殷,故汉胶东王,时改为扶崇公。”[2]
始建国二年(10年),“五威将帅七十二人还奏事,汉诸侯王为公者,悉上玺绶为民,无违命者。”[2]汉诸侯王自此削公为民。
始建国二年(10年)十一月,立国将军孙建鉴于原汉朝刘氏在各地作乱,建议“诸刘为诸侯者,以户多少就五等之差;其为吏者皆罢,待除于家。”王莽曰:“可。嘉新公国师以符命为予四辅,明德侯刘龚、率礼侯刘嘉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献天符,或贡昌言,或捕告反虏,厥功茂焉。诸刘与三十二人同宗共祖者勿罢,赐姓曰王。”“唯国师以女配莽子,故不赐姓。改定安太后号曰黄皇室主,绝之于汉也。”[2]
五、功臣
[编辑]新朝始建国元年(9年)秋,“五威将奉符命,赍印绶,王侯以下及吏官名更者,外及匈奴、西域,徼外蛮夷,皆即授新室印绶,因收故汉印绶。”[2]五威将“北出者,至匈奴庭,授单于印,改汉印文,去“玺”曰“章”。单于欲求故印,陈饶椎破之,语在匈奴传。单于大怒,而句町、西域后卒以此皆畔。饶还,拜为大将军,封威德子。”始建国二年(10年),“五威将帅七十二人还奏事,汉诸侯王为公者,悉上玺绶为民,无违命者。封将为子,帅为男。”[2]
地皇元年(20年)钜鹿男子马适求等谋举燕赵兵以诛莽,大司空士王丹发觉以闻。莽遣三公大夫逮治党与,连及郡国豪杰数千人,皆诛死。封丹为辅国侯。[3]
地皇二年(21年)上谷储夏自请愿说瓜田仪,莽以为中郎,使出仪。仪文降,未出而死。(师古曰:“上文书言降,而身未出。”)莽求其尸葬之,为起冢、祠室,谥曰瓜宁殇男,几以招来其余,然无肯降者。[3]
地皇三年(22年)冬,无盐索卢恢等举兵反城。廉丹、王匡攻拔之,斩首万余级。莽遣中郎将奉玺书劳丹、匡,进爵为公,封吏士有功者十余人。[3]
地皇三年(22年)赤眉别校董宪等众数万人在梁郡,王匡欲进击之,廉丹以为新拔城罢劳,当且休士养威。匡不听,引兵独进,丹随之。合战成昌,兵败,匡走。丹使吏持其印韨节付匡曰:“小儿可走,吾不可!”遂止,战死。校尉汝云、王隆等二十余人别鬬,闻之,皆曰:“廉公已死,吾谁为生?”驰犇贼,皆战死。莽伤之,下书曰:“惟公多拥选士精兵,众郡骏马仓谷帑藏皆得自调,忽于诏策,离其威节,骑马呵噪,为狂刃所害,乌呼哀哉!赐谥曰果公。”[3]
(王莽)下书曰:“予以不德,袭于圣祖,为万国主。思安黎元,在于建侯,分州正域,以美风俗。追监前代,爰纲爰纪。惟在尧典,十有二州,卫有五服。诗国十五,抪遍九州。(师古曰:“谓周南、召南、卫、王、郑、齐、魏、唐、秦、陈、郐、曹、豳、鲁、商,凡十五国也。一曰,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郐、曹、豳,是为十五国。”)殷颂有‘奄有九有’之言。禹贡之九州无并、幽,周礼司马则无徐、梁。帝王相改,各有云为。或昭其事,或大其本,厥义箸明,其务一矣。昔周二后受命,故有东都、西都之居。予之受命,盖亦如之。其以洛阳为新室东都,常安为新室西都。邦畿连体,各有采任。州从禹贡为九,爵从周氏有五。诸侯之员千有八百,附城之数亦如之,以俟有功。诸公一同,有众万户,土方百里。侯伯一国,众户五千,土方七十里。子男一则,众户二千有五百,土方五十里。附城大者食邑九成,众户九百,土方三十里。自九以下,降杀以两,至于一成。(如淳曰:“十里为成。”)五差备具,合当一则。今已受茅土者,公十四人,侯九十三人,伯二十一人,子百七十一人,男四百九十七人,凡七百九十六人。附城千五百一十一人。九族之女为任者,八十三人。及汉氏女孙中山承礼君、遵德君、脩义君更以为任。十有一公,九卿,十二大夫,二十四元士。定诸国邑采之处,使侍中讲礼大夫孔秉等与州部众郡晓知地理图籍者,共校治于寿成朱鸟堂。予数与群公祭酒上卿亲听视,咸已通矣。夫褒德赏功,所以显仁贤也;九族和睦,所以褒亲亲也。予永惟匪解,思稽前人,将章黜陟,以明好恶,安元元焉。”以图簿未定,未授国邑,且令受奉都内,月钱数千。诸侯皆困乏,至有庸作者。
据王莽该书及天凤三年(16年)五月的《保灾令》,列诸侯食地于下表:
爵位/官职 | 食地等级 | ||
---|---|---|---|
爵位 | 诸侯 | 公 | 同 |
侯 | 国 | ||
伯 | 国 | ||
子 | 则 | ||
男 | 则 | ||
辟 | 邑 | ||
任 | 邑 | ||
附城 | 邑 | ||
官职 | 公 | 采 | |
卿 | 采 | ||
大夫 | 采 | ||
元士 | 采 |
天凤四年(17年)六月,更授诸侯茅土于明堂,曰:“予制作地理,建封五等,考之经蓺,合之传记,通于义理,论之思之,至于再三,自始建国之元以来九年于兹,迺今定矣。予亲设文石之平,陈菁茅四色之土,(师古曰:“尚书禹贡‘苞匦菁茅’,儒者以为菁,菜名也,茅,三脊茅也。而莽此言以菁茅为一物,则是谓善茅为菁茅也。土有五色,而此云四者,中央之土不以封也。菁音精。”)钦告于岱宗泰社后土、先祖先妣,以班授之。各就厥国,养牧民人,用成功业。其在縁边,若江南,非诏所召,遣侍于帝城者,纳言掌货大夫且调都内故钱,予其禄,公岁八十万,侯伯四十万,子男二十万。”然复不能尽得。莽好空言,慕古法,多封爵人,性实遴啬,托以地理未定,故且先赋茅土,用慰喜封者。[3]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1.2 1.3 1.4 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第六十九上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汉书·卷九十九中·王莽传第六十九中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汉书·卷九十九下·王莽传第六十九下
- ^ 《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分命羲仲,宅喁夷,曰“䑗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乌,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郊。平秩南讹,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稀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燠,鸟兽氄毛。帝曰:‘咨,汝羲暨和!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咸熙。’”
- ^ 原作“𣔳”,即“柝”的隶定字。“重门击柝,以待暴客”出自《周易·系辞下》。
- ^ 陈直:汉书新证
- ^ 7.0 7.1 7.2 7.3 7.4 阎步克,诗国:王莽庸部、曹部探源,中国社会科学2004第6期. [2010-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23).
- ^ 杨树达:“一州二部,景祐本同,疑当作二州一部。”载杨树达,汉书窥管(杨树达文集之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825页
- ^ 即《礼记》所记五等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