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火灯
本草稿尚未提交审核
提交前,请先查阅维基百科不是什么,以免犯下常见错误。 要让草稿被接受,需要至少满足以下要求:
我们强烈不鼓励您创建与您自己、您所在的组织、其对手或其产品相关的条目。如果您仍要这么做,请申报利益冲突。 注意:若您提交之后,本模板出现在页面最下方,表示您已成功提交。
如何改善您的草稿
|
火灯,是火灯夜巡中用来照明绕境道路的重要器具。清领时期尚未有电灯时,火灯是当时人民日常照明的工具之一。过沟庄民在每年农历六月底最后三个晚上,无论男女老幼,皆手举以竹子、玻璃瓶及泥土制成的火灯,配合神明出巡,沿街绕庄,以祈求过沟居民在鬼月都能平安[1]。
火灯除了照明路线外,“火”在宗教上也具 有“洁净”之意,后期庙方将火灯演变成法器,也有助于王爷绕境的声势[2]。除此之外,更是一项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庄民加入创意将现代元素加入火灯中赋予它新生命。火灯从以前到现在,一直保存着独有的做法,传承至今成为绕境中独特的亮点,也代表着生生不息与薪火相传之意。
历史及沿革
[编辑]“火灯”一词是来自于过沟庄内所惯用的台语翻成华语所成。
火把在过去为夜间行路时的照明器具,使用棍棒另一端缠布,焦油点火。“火灯夜巡”中所拿的火灯也就是早期的火把,只是做法稍略不同。清领时期尚未有电灯时,人民大多以番仔油(煤油)灯作为夜间照明的器具。 直到21世纪,因为提着番仔油灯不便于活动,因此把番仔油灯装入竹子内,制作成一把火灯,以利于祭仪进行[3]。
在早年,火灯都是由各个庄民在家自制而成的,庙方只负责提供煤油。庄民会在村庄外围的竹林砍竹子或将坏掉的竹扫把拿来做,到砖窑厂、水池或田边等地取土,并准备酒瓶、牛奶瓶等盛装煤油的容器自制火灯,由建德宫则提供火灯所需的煤油[4][5]。
由于布袋镇自 1970 年代起人口总数就持续下滑,除生育率下降外,人口外移为主要原因,同时老年人口人数与比例也逐年上升。到了 1990 年代末期,过沟庄内能参与夜间祈安绕境的青壮年男性流失严重,攑火灯的人越来越少,而火灯又因需要自己制作,更是降低参与意愿,日渐冲击祭仪执行[6]。
2000 年庙方采取发放露营火把做为策略,试图提高参与的意愿。 露营火把的确让当时绕境时的火灯数增加。然而,露营火把燃烧时会有蜡油滴下烫手的状况,以及仍旧未解的青壮年男性信众持续流失与庄内人口老化的问题[7]。2003 年过沟建德宫第 11 届董事会将“夜间祈安绕境”从原来的三天缩减至一天,以解决人力不足的问题,但却导致信徒的不满,角头宫坛自行筹办了前两天,最后一天由主庙办理,仍以维持了三天的绕境。直至2006 年再度改回举办三天[8]。
2007 年第 12 届董监事上任,急于解决攑火灯人数减少的问题,期待透过原先应由参与信徒自筹材料且自制的火灯,转换成由庙方提供材料,甚至由庙方预先制作火灯的方法,能使庄民提高攑火灯的意愿,但却受挫,庄内居民并不认同火灯应由庙方出钱,而国家资源(社造补助)的介入成为解套,由此成为火灯文化祭的开端。在获得补助后,火灯的材料有了下落,而做火灯、攑火灯的人呢?请托地方耆老出来帮忙,但多得到婉拒的回应。甚至到了举办前一个月的筹备期,庙方向庄内广播,欲请庄民一同制作火灯,也得不到太多回应。庄民在观望、试探新任的董、监事会能怎么样让“攑火灯”的人变多。 在南投配天宫城隍诞辰的夜间绕境也有火把,而为了能让更多人参与,试图以“激将法”激起庄民讨论,因此在当年的农历 6 月 14 日前往南投配天宫“取火灯”,并于农历 6 月 28 日的第一届火灯文化祭的第一天派上用场。 南投配天宫的火把与过沟建德宫夜间祈安绕境所使用的不同,在于前者的油槽是直接采用竹子第一节的竹筒(如图 5-13 前排右一),而后者则是剖开竹子第一节后放上瓶子做为油槽(如图 5-13 前排右二)。如预期,庄民对于使用不是原来庄内夜间绕境所使用的火把颇感不满, 直说是“随便乱搞”、“那是番仔在用的(火把)”等,而事实上董、监事会即欲以 “异常的火把”做为动员的庄民的标的,从而找寻潜在在意祭仪的庄民,招唤庄民对火灯的记忆,而这些庄民也在之后参与并教导火灯的制作,更在过后几年成为建德宫志工,会自动自发的参与庙方火灯制作[9]。因此,火灯这项传统工艺仍流于今日我们所见。
制作材料及过程
[编辑]制作火灯所需要的材料有:
青竹、玻璃瓶、铁丝、煤油、金纸、棉线、瓶盖及泥土。
火灯制作过程可分为以下步骤:
1. 剖竹:将青竹横向切成可供拿取的竹棍,通常裁切在竹子分节处,除了较好裁切外,亦不易裂开。裁完的竹子长短不一,是因为考量到信徒从孩童至成人皆有,所以才分长短以供挑选适合的长度。接着将分节好的竹竿,在上端劈四至五刀,使破口处可以容纳一瓶身的程度为止。
2. 组装:在破口处塞入耐火、材质不易破的小型玻璃瓶并用铁丝将其固定在竹竿上头。小型的玻璃瓶不仅较为轻巧方便,也能容纳适量的煤油。
4. 添煤油:在瓶内倒入煤油。
5. 灯芯制作:先将棉线旋转式条状,再用金纸将其包裹卷起最后捆上结,棉线必须露出头与尾两端,顶端是要引火点燃,尾端则是要吸取煤油。接着将灯芯塞入中心挖洞的瓶盖。须确保灯芯与瓶盖能密合,以不致灯芯脱落,或煤油外漏。
6. 涂泥封口:将玻璃瓶盖上瓶盖,用泥土和水调和而成的泥浆在瓶盖至瓶身上半部抹上厚厚一层,仅露出灯芯。点火后玻璃瓶若受热不均匀恐将破裂,所以泥浆有避免玻璃四散造成危险之用。
然而随着科技进步与时代变迁,材料取得较为容易,制作上更增添不少创意,火灯不再只是单纯照明、赶鬼的法器,它摇身一变为兼具美感的艺术品。
如过沟南海仁德堂在火灯上装饰LED灯,以及在泥土外围覆盖一层铝箔纸。传统的火灯并没有铝箔纸,铝箔纸是为了不让泥土脱落还有防火的功能。
参考资料
[编辑]- ^ 许秀卿,〈探究节庆的行销策略与地方文化薪传 ~以火灯夜巡为例〉(南华大学文化创意事业管理学系硕士论文,2015),页13。
- ^ 李佩桦,〈洁净与除秽: 嘉义过沟建德宫的王爷信仰与火灯夜巡〉(国立高雄应用科技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系(所) 硕士论文,2016),页119。
- ^ 许秀卿,〈探究节庆的行销策略与地方文化薪传 ~以火灯夜巡为例〉,页75。
- ^ 林家骅,〈从攑火灯到火灯夜巡: 布袋过沟夜间祈安绕境的演变与协作〉(国立中正大学电讯传播研究所硕士论文,2021),页92。
- ^ 李佩桦,〈洁净与除秽: 嘉义过沟建德宫的王爷信仰与火灯夜巡〉(国立高雄应用科技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系(所) 硕士论文,2016),页77。
- ^ 林家骅,〈从攑火灯到火灯夜巡: 布袋过沟夜间祈安绕境的演变与协作〉,页102。
- ^ 林家骅,〈从攑火灯到火灯夜巡: 布袋过沟夜间祈安绕境的演变与协作〉,页102。
- ^ 林家骅,〈从攑火灯到火灯夜巡: 布袋过沟夜间祈安绕境的演变与协作〉,页103。
- ^ 林家骅,〈从攑火灯到火灯夜巡: 布袋过沟夜间祈安绕境的演变与协作〉,页108-112。
- ^ 李佩桦,〈洁净与除秽: 嘉义过沟建德宫的王爷信仰与火灯夜巡〉,页78-81。
- ^ 暗夜裡的神鬼交鋒 嘉義過溝攑火燈. Yahoo News. 2017-08-26 [2024-11-16] (中文(台湾)).
- ^ 林宜樟. 百年歷史火燈夜巡將展開 居民趕製萬支火燈. 自由时报. 2019-07-27 [2024-10-28]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