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鑼灣天后廟
22°16′57″N 114°11′34″E / 22.282419°N 114.192832°E
銅鑼灣天后廟(英語:Tin Hau Temple, Causeway Bay),又稱燈籠洲天后古廟或簡稱天后古廟,位於香港島銅鑼灣天后廟道10號。銅鑼灣天后廟始建於清朝初年,原廟的歷史可追溯至1747年(廟鐘建日)由最初定居九龍的廣東客家人戴仕蕃建造,當時稱之為「鹽船灣紅香爐廟」,天后廟的業權至今仍為戴氏族人(戴氏福堂有限公司)所擁有,1928年通過的《華人廟宇條例》,規定全港廟宇由華人廟宇委員會管理,但紅香爐天后廟獲豁免,仍由戴氏族人自行管理,是一個非常特別的例子。銅鑼灣天后廟主祀神明是天上聖母,另祀神靈為觀音、正財神及包公。附近的地鐵站亦命名為天后站。該建築被列作香港法定古蹟。
建廟歷史
[編輯]傳說一
[編輯]相傳,戴氏一家人曾經搭船到銅鑼灣採草,結果發現一隻香爐奇蹟般地漂浮在海面上(現今的銅鑼灣),當地鄉民和漁民認為是天后娘娘顯靈,在該處建一小廟,用這個香爐來上香奉祀,由於靈驗之故,廟貌便發展起來;故此廟所在地改稱為「紅香爐山」,沖來香爐的港口改稱為「紅香爐港」。及後「紅香爐港」泛指港島一帶,亦是「香港」的命名。
傳說二
[編輯]銅鑼灣天后廟約於十八世紀初由戴氏家族所建。戴氏為來自廣東惠州惠陽淡水的客家人,初時定居九龍灣一條名「蒲崗」的村莊,戴氏常渡海至港島沿岸割草,相傳其族人在岸邊拾得一具神像,遂為其立祠供奉。其後善信漸多,香火漸盛,遂籌募經費,興建一座正式的天后廟。
-
銅鑼灣天后廟正門
-
圓形紅香爐
-
方形紅香爐
-
銅鑼灣天后廟內景
廟宇建築
[編輯]銅鑼灣天后廟原本建於海邊的高台之上,背靠炮台山,面向維多利亞港,雖歷經多次重修,先在道光甲辰(1844年)重修,至今仍保持着同治七年(1868年)第二次規模宏大重修時的面貌。天后廟為二進式的中式傳統建築,面闊三間,以青磚建成,屋頂蓋以綠色琉璃瓦,採用左右對稱佈局,第一進為門屋,正門為前檐廊式設計,正門後設置擋中用作擋煞,兩進之間的天井加蓋屋頂而成為香亭,後方便是供奉神袋像的正廳主殿,設有光緒二年的石製神枱。兩傍各有一個側殿,左為「戴福堂」而右為「百家神殿」,側殿前各有天井及獨立出口通往廟外或經上書前「瞻雲」後「龍化」和前「就日」後「虎變」的左右月門進入香亭。天井照壁分別有龍和虎的灰塑裝飾。
廟門橫額《天后古廟》四個大字,廟門外部石樑有同治七年的字樣,兩旁有道光廿五年(1845年)雕刻有「興邑刁爵」字樣的石獅,及光緒廿八年(1902年)的銅聚寶爐和香爐。門屋正脊分3層,上層為「二龍爭珠」,中層是以中國戲曲人物陶塑裝飾的石灣花脊,而下層則為彩繪,但大部分已經脫落,兩端飾以上有鰲魚的博古。正廳正脊與門樓正脊類似,惟沒有「二龍爭珠」。山牆兩端的墀頭有分別寫上「富貴」和「壽考」的花鳥灰塑。
-
銅鑼灣天后廟橫扁
-
銅鑼灣天后廟石獅
-
銅鑼灣天后廟石樑
-
銅鑼灣天后廟壁畫
開放時間
[編輯]- 每日上午7時至下午5時。
-
銅鑼灣天后廟介紹牌
-
銅鑼灣天后廟入口
事件
[編輯]交通
[編輯]交通路線列表 |
---|
參見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 香港法定古蹟:銅鑼灣天后廟
- 銅鑼灣天后古廟維修工程項目簡介(PDF格式)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紅香爐與紅香爐天后廟
- 銅鑼灣天后廟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福山堂:天后廟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