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铜锣湾天后庙

坐标22°16′57″N 114°11′34″E / 22.282419°N 114.192832°E / 22.282419; 114.192832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2°16′57″N 114°11′34″E / 22.282419°N 114.192832°E / 22.282419; 114.192832

铜锣湾天后庙
1870年代的铜锣湾天后庙全貌
同摄于1870年代的铜锣湾天后庙
1880年的铜锣湾天后庙

铜锣湾天后庙(英语:Tin Hau Temple, Causeway Bay),又称灯笼洲天后古庙或简称天后古庙,位于香港岛铜锣湾天后庙道10号。铜锣湾天后庙始建于朝初年,原庙的历史可追溯至1747年(庙钟建日)由最初定居九龙的广东客家人戴仕蕃建造,当时称之为“盐船湾红香炉庙”,天后庙的业权至今仍为戴氏族人(戴氏福堂有限公司)所拥有,1928年通过的《华人庙宇条例》,规定全港庙宇由华人庙宇委员会管理,但红香炉天后庙获豁免,仍由戴氏族人自行管理,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例子。铜锣湾天后庙主祀神明是天上圣母,另祀神灵为观音正财神包公。附近的地铁站亦命名为天后站。该建筑被列作香港法定古迹

建庙历史

[编辑]

传说一

[编辑]

相传,戴氏一家人曾经搭船到铜锣湾采草,结果发现一只香炉奇迹般地漂浮在海面上(现今的铜锣湾),当地乡民和渔民认为是天后娘娘显灵,在该处建一小庙,用这个香炉来上香奉祀,由于灵验之故,庙貌便发展起来;故此庙所在地改称为“红香炉山”,冲来香炉的港口改称为“红香炉港”。及后“红香炉港”泛指港岛一带,亦是“香港”的命名。

传说二

[编辑]

铜锣湾天后庙约于十八世纪初由戴氏家族所建。戴氏为来自广东惠州惠阳淡水客家人,初时定居九龙湾一条名“蒲岗”的村庄,戴氏常渡海至港岛沿岸割草,相传其族人在岸边拾得一具神像,遂为其立祠供奉。其后善信渐多,香火渐盛,遂筹募经费,兴建一座正式的天后庙。

庙宇建筑

[编辑]

铜锣湾天后庙原本建于海边的高台之上,背靠炮台山,面向维多利亚港,虽历经多次重修,先在道光甲辰(1844年)重修,至今仍保持著同治七年(1868年)第二次规模宏大重修时的面貌。天后庙为二进式的中式传统建筑,面阔三间,以青砖建成,屋顶盖以绿色琉璃瓦,采用左右对称布局,第一进为门屋,正门为前檐廊式设计,正门后设置挡中用作挡煞,两进之间的天井加盖屋顶而成为香亭,后方便是供奉神袋像的正厅主殿,设有光绪二年的石制神台。两傍各有一个侧殿,左为“戴福堂”而右为“百家神殿”,侧殿前各有天井及独立出口通往庙外或经上书前“瞻云”后“龙化”和前“就日”后“虎变”的左右月门进入香亭。天井照壁分别有龙和虎的灰塑装饰。

庙门横额《天后古庙》四个大字,庙门外部石梁有同治七年的字样,两旁有道光廿五年(1845年)雕刻有“兴邑刁爵”字样的石狮,及光绪廿八年(1902年)的铜聚宝炉和香炉。门屋正脊分3层,上层为“二龙争珠”,中层是以中国戏曲人物陶塑装饰的石湾花脊,而下层则为彩绘,但大部分已经脱落,两端饰以上有鳌鱼博古。正厅正脊与门楼正脊类似,惟没有“二龙争珠”。山墙两端的墀头有分别写上“富贵”和“寿考”的花鸟灰塑。

开放时间

[编辑]
  • 每日上午7时至下午5时。

事件

[编辑]
  • 1885年天后诞,有匪徒在铜锣湾天后庙庙外的醮棚纵火,以制造混乱试图偷窃。火烛很快扑灭,损失甚少,一名纵火者被捕。[1][2]

交通

[编辑]
交通路线列表
港铁
天后庙道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资料来源

[编辑]
  1. ^ 火災幸熄. 循环日报. 1885-05-09. 
  2. ^ 放火被拘. 循环日报. 1885-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