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
漢族 | ||||||||||||||||||||||||||||||||||||
---|---|---|---|---|---|---|---|---|---|---|---|---|---|---|---|---|---|---|---|---|---|---|---|---|---|---|---|---|---|---|---|---|---|---|---|---|
總人口 | ||||||||||||||||||||||||||||||||||||
約1,330,000,000 佔世界人口的18.1% | ||||||||||||||||||||||||||||||||||||
分佈地區 |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大陸) | 1,370,000,000 (佔該地總人口91.37%) 7,330,000 (佔該地總人口93.00%) 560,000 (佔該地總人口88.00%)[參1] | |||||||||||||||||||||||||||||||||||
2. 中華民國(臺灣) | 23,592,598 (佔該地總人口97.50%)[參2] | |||||||||||||||||||||||||||||||||||
3. 新加坡 | 2,547,300 (佔該地總人口74.31%)[參3] | |||||||||||||||||||||||||||||||||||
4. 馬來西亞 | 7,417,800 (佔該地總人口24.19%)[參4] | |||||||||||||||||||||||||||||||||||
5. 泰國 | 9,392,792 (佔該地總人口14.04%)[參5] | |||||||||||||||||||||||||||||||||||
6. 澳洲 | 1,213,903 (佔該地總人口5.00%)[參6] | |||||||||||||||||||||||||||||||||||
7. 秘魯 | 1,300,000 (佔該地總人口4.66%)[參7] | |||||||||||||||||||||||||||||||||||
8. 巴拿馬 | 135,000 (佔該地總人口4.21%)[參8][參9][參10][參11][參12] | |||||||||||||||||||||||||||||||||||
9. 加拿大 | 1,439,980 (佔該地總人口4.10%)[參13] | |||||||||||||||||||||||||||||||||||
10. 紐西蘭 | 171,411 (佔該地總人口3.86%)[參14][參15] | |||||||||||||||||||||||||||||||||||
11. 緬甸 | 1,637,540 (佔該地總人口3.24%)[參16] | |||||||||||||||||||||||||||||||||||
12. 美國 | 5,000,000 (佔該地總人口1.54%)[參17][參18] | |||||||||||||||||||||||||||||||||||
13. 委內瑞拉 | 400,000 (佔該地總人口1.38%)[參19] | |||||||||||||||||||||||||||||||||||
14. 菲律賓 | 1,350,000 (佔該地總人口1.37%)[參20] | |||||||||||||||||||||||||||||||||||
15. 印度尼西亞 | 2,832,510 (佔該地總人口1.17%)[參21][參22] | |||||||||||||||||||||||||||||||||||
16. 法國 | 600,000–700,000 (佔該地總人口1.08%)[參23] | |||||||||||||||||||||||||||||||||||
17. 越南 | 823,071 (佔該地總人口0.94%)[參24] | |||||||||||||||||||||||||||||||||||
18. 日本 | 922,000 (佔該地總人口0.73%)[參25] | |||||||||||||||||||||||||||||||||||
19. 英國 | 433,150 (佔該地總人口0.69%)[參26] | |||||||||||||||||||||||||||||||||||
20. 南非 | 350,000 (佔該地總人口0.69%)[參27] | |||||||||||||||||||||||||||||||||||
21. 意大利 | 333,986 (佔該地總人口0.55%)[參28] | |||||||||||||||||||||||||||||||||||
22. 南韓 | 210,000 (佔該地總人口0.41%)[參29] | |||||||||||||||||||||||||||||||||||
23. 西班牙 | 171,508 (佔該地總人口0.37%)[參30] | |||||||||||||||||||||||||||||||||||
24. 德國 | 212,000 (佔該地總人口0.26%)[參31] | |||||||||||||||||||||||||||||||||||
25. 巴西 | 250,000 (佔該地總人口0.13%)[參32] | |||||||||||||||||||||||||||||||||||
語言 | ||||||||||||||||||||||||||||||||||||
漢語(現代標準漢語及其它漢語方言) 海外華人也使用所在國語言 | ||||||||||||||||||||||||||||||||||||
宗教信仰 | ||||||||||||||||||||||||||||||||||||
主要信奉中國民間信仰、道教、漢傳佛教,此外無宗教比率亦較高。 |
漢族,是大中華地區的主體民族[註1],屬於東亞人種[參33][參34],在世界其他地區亦有分佈,如緬甸果敢族、越南艾族、明鄉人,也屬於漢族的分支。漢族總人口超過13億,佔世界人口約18%,以人數而言,目前是世界第一大單一族群[參35],其總和生育率低於世代更替水準[參36]。漢族在古代曾經有中國人[參37]、明人、漢人[參38]、漢[參39]、唐人[參40]、華人[參41]、秦人[參42]等稱謂,依據上古傳說,漢族是炎帝、黃帝兩個部落的後裔[參43],故今又稱炎黃子孫。此外,中華民族一詞曾專指漢族[參44],直到1912年「中華民族大同會」成立後,該詞才在官方層面包含了中國各地的少數民族[參45][參46]。其他民族對漢族的稱呼有Chinese people[參47]、Han Chinese[參48]、Китайцы(語源為「契丹人」)、漢族(한족)、漢民族、桃花石等[參49][參50][參51]。
族稱
[編輯]自稱
[編輯]漢族作為一個族群,直到漢武帝時代才有了「漢人」一名。「漢人」得名於漢朝,最初本意是指「漢朝之人」,而漢朝則得名於漢水。但在漢朝早期,因為秦朝的強大影響,匈奴也將漢朝時的中國漢族人稱作「秦人」[參42][參52],漢朝及匈奴將當時中國漢族人統稱為「秦人」或「漢人」[參53],「漢」作為族稱最終為中國漢族人所接受。
「漢」作為漢族的族稱應不晚於南朝初期[參54][參55][參56]。唐朝在與周邊國家或地區的交往中自稱為「漢」[參57]、「漢國」,邊界稱為「漢界」,其人民稱為「漢人」[參58][參59]、「漢民」[參60][參61],也可稱為「華人」[參62],漢族兒童則被稱為「漢兒」[參63]。同時,唐朝自稱國家為「中國」,自稱軍隊為「漢兵」[參64]。到近代19世紀末以後,由於「民族」一詞引入,「漢族」便取代「漢人」成為這一族群的正式名稱[參65][參66]。
「炎黃子孫」及「炎黃裔胄」皆曾被中國國民黨及中國共產黨用來做為「漢族」的代稱或另稱[參67][參68][參69][參70][參71][參72][參73][參74]。
學者杜家驥說,中國古代沒有現代稱謂「民族」即加上「族」的概念,但不等於當時沒有漢族這一民族,用於民族之間區別的「滿」、「蒙」、「漢」,都是古代的民族概念,故現代學界尤其史學界稱歷史上的漢人為漢族[參75]。但明代筆記《閒中今古錄摘抄》中出現了「胡族」一詞,作為與「中華人」相對立的詞語使用。[參76]
古代漢族稱呼漢族主要聚居地區為「九州」[參77][參78]、「華夏」、「神州」、「中國」、「中土」、「中華」、「中夏」、「中原」、「漢地」等,同時認為非漢民族主要聚居地區在九州之外[參79][參80][參81],而非漢民族稱呼漢族主要聚居地區為「漢地」[參82][參83][參84][參85]、「賽里斯」、「摩訶支那」[參86]。
他稱
[編輯]中國上古史學專家許倬雲認為,在魏晉南北朝時「華夏人」開始出現「漢人」自我稱謂,而在此之前,「漢人」、「漢民」多為周邊國家對漢朝國民的稱呼[參87]。
由於秦朝聲威遠震,也影響到其他國家對漢朝的稱呼,如古代的印度、希臘與羅馬等國仍稱其為Sino、Cina、Thin、Sinae等等[參88]。到唐朝後,由於唐朝對周邊的強大影響力,漢民族也被外國人稱為「唐人」[參89][參90][參41]。《明實錄》中多有以「唐人」稱呼當時中國漢族人的語句,而有些明代文獻則稱其為「中國人」。[參91][參92]
歷史
[編輯]漢族先民(約前3000-前3世紀)
[編輯]漢族在先秦稱作「夏」或「華夏」,其形成的時間,有着多種觀點。
- 歷史學家傅斯年認為炎黃部落與東夷部落[註2]融合而形成華夏,這就是著名的「夷夏東西說」[參93][參94]。
- 學者王東平的《中華文明起源和民族問題的論辯》中認為華夏族是由周朝的夏人、商人和周人所融合形成。在黃帝部落的後裔建立夏朝後,夏部落和商部落、周部落經夏、商、周三代一千六百多年的發展,與中原黃河流域及長江流域的戎、狄、夷、蠻部落融合而形成華夏,同時以其「冕服採章曰華」稱作華夏,而後由於華夏族的分裂而稱作「諸夏」或「諸華」[參95][參96][參97]
起源
[編輯]華夏祖先黃帝與炎帝的傳世文獻記載最早可追溯至中國春秋戰國時期,據《國語》、《史記》,顓頊、舜、有虞氏、夏、商、周、共工、四嶽、杞、鄶、申、呂、齊、許等部落諸侯皆為黃帝與炎帝的後代[參98][參99];齊威王亦以黃帝為祖先[參100]。據現代考古材料和碳-14測定的結果,生活於五千年前的黃帝與仰韶文化下限一致。其活動範圍也相差無幾,皆以現河南西部、關中地區和山西南部為主要中心。仰韶文化後期的西安半坡等遺址中出土的器物也與史籍關於黃帝造物的故事相符。[參101]
據《史記正義》引用《帝王世紀》認為炎帝之母任姒為有蟜氏女,後在華陽遊玩時感生炎帝,其形象為牛首人身。[參102]公元前476年前成書《國語·晉語四》則記載黃帝與炎帝是同父同母的兄弟,因兩人分別生於姬水和姜水,故而異德,所以其姓也不同,黃帝為姬姓,炎帝為姜姓。[參103]而公元1719年成書《繹史》所記載的又完全不同,該書引用《新史》猜測「炎黃二帝是同母異父的兄弟」[參104],炎黃所處的時代正是母系社會末期,其時,母權已衰,新的父權將取而代之。[參105][參106]:20
由於當時社會生產水平的提升,炎帝氏族自原來的氏族分出後遷居於姜水。姜水位於現在的陝西,發源於岐山,是渭水的一條支流。渭水兩岸封地豐腴,有「八百里秦川」之稱,炎帝氏族便在此發展為一個強盛的部落。之後由於某種原因,有一部落成員向東遷徙到中原地區,與早已遷徙於此的黃帝部落結盟。黃帝氏族此時已是久居中原,並向四方擴展形成黃帝部落。其活動範圍東至山東泰山,西抵甘肅,南達湖南岳陽,北及河北懷來[參107]。之後由於矛盾[參108],兩個同母同父的兄弟部落間便發生了著名的「阪泉之戰」,黃帝部落最終取勝,自此鞏固了其在部落聯盟中的主要地位。[參105]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者余太山認為,古史中記載的黃帝系統的各部族,包括少昊、陶唐氏、有虞氏與允姓之戎等部落,他推論這些部族後來向西發展,成為月氏與塞種的先祖,月氏與塞種皆屬於古代印歐人[參109][參110]。然而考古學的研究指出,古代印歐人種東進的地理介限位於新疆東部至甘肅西部之間,在此以東的地區並沒有發現具有印歐人種型態的基因。所有萬年以內,黃河流域出土的考古基因,都是黃種人。[參111][參112]。
炎黃聯盟的分化與重組
[編輯]因當時社會的發展,黃帝部落的人口逐漸增多,便漸漸分化出新的氏族和部落[參113]。夏后氏便是其中之一,這氏族雖已從黃帝部落中分出,卻仍然強調自己的祖先是黃帝,並祭祀黃帝[參114]。周朝的始祖同樣是黃帝和炎帝部落的後裔,其母系為炎帝後裔[參115][參116],父系則是黃帝之後,周人為姬姓[參117]。
在傳說中的五帝時期,原本的氏族屬於血緣的集體,當社會的發展令其成員不得不依自身的經濟與生產要求而遷徙,並選擇性的重組成以地緣為基礎的部落聯盟。如堯時的鯀、共工、羲、和;舜時的禹、棄、契、皋陶、益等等,他們一方面是所在部落的首領,另一方面則又與堯或舜結為聯盟。隨着時間的推移,部落之間的共性漸增,便逐成為部落共同體。之後,禹承繼之前的成果而建立夏朝。[參118]
華夏族的形成
[編輯]夏朝的建立也令「夏」這一族稱出現,這一名稱究竟是自稱或是他稱現已不可考,而「華」則是因夏族的服飾和文化特徵而得名,後又演化為「夏」的同義詞,甚至是合稱為「華夏」。由於夏朝的強盛與較長的存在時間,令但凡與夏王畿的夏人有共同民族特點的諸侯國的人民都會接受「夏」的族稱,並自視為夏族的一部分。[參119]就如,周人的先祖原是居於渭水一帶,與堯舜和大禹所居地區相近,都屬於自仰韶文化發展出的龍山文化。夏朝建立後,夏王為天下共主,居於邰的周便成為夏的一個方國。後因「夏政衰」,周人先祖不窋率眾遷於「戎狄之間」的豳,但仍然保持着定居的農業生活,而不是於其鄰居的遊牧畜牧業。後因北狄南下,周人被迫再遷至岐下的周原,也因如此,便從所居之地而稱為周人。[參120]從經濟上看,周人與夏人都從農業。在宗教方面則夏、商、周都實行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都認為「上帝」抑或「天」是最高的神靈。在他們所崇拜的祖先中,大部分都是相同的,如「社稷五祀」中的「稷」,在夏朝是配以「烈山氏之子柱」,自商朝起便配為周人始祖「棄」。在周人的觀念中,稱自己所居之地為「西土」,而夏朝和商朝的王畿都是「中土」或「土中」,再往東便是「東土」。同時,周朝統治者也自稱夏,自認為諸夏的一部分[參121][參122][參123][參124]。[參125]而周朝所分封的諸侯國,像晉、齊、魯、衛、宋、杞、蔡、邢、鄭、陳等等,他們一方面以所在地域不同而稱為晉人、齊人、魯人、衛人、宋人、杞人、蔡人、邢人、鄭人和陳人;另一方面又都認同自己為夏或華夏的一部分[參126][參127],是而用「諸夏」或「諸華」概括以上地區或其人民[參128][參129],而不是周「王之支子母弟甥舅」的諸侯國則被算入蠻夷[參130]
當華夏的概念深入人心之時,其共同體意識便產生。同時與周邊的「夷、蠻、戎、狄」等部落間的文化界限也開始固定,是謂「內諸夏而外夷狄」。而在文化與風俗方面的差異也顯露出來,如在語言方面,華夏與其他民族的交流要用到翻譯[參131];華夏民族束髮著冠或笄,北方的戎狄「被髮」,百越是「斷髮」、「劗髮」,西南的則是「盤髮」、「編髮」等等;在服飾方面,華夏民族為右衽,其他民族則是左衽。[參132]
華夏族的統一
[編輯]華夏民族可以夏朝作為其形成的標誌與名稱的來源。但在政治方面卻較為分散。大禹會合諸侯時,號稱有一萬多國進貢[參133]。商朝則有三千多國[參134]。武王克商時,尚有一千七百多國[參135],後由於諸侯間的兼併,到春秋時仍存在一千二百個國家[參136]。
經過二百餘年相互戰鬥,諸夏國家到戰國便只剩下十餘國[參137],其中秦、楚、燕、齊、趙、魏、韓是諸夏的主要大國[參138]。在戰國中後期,隨着經濟和技術的發展進步,原本分立的各個諸侯國開始建立聯繫,發展出的廣泛貿易關係和交通網絡。由於鴻溝的開鑿完成,將江淮流域與河濟流域串聯起來,令列國間可以由水路暢通無阻[參139]。就連本為山川所阻的巴蜀與漢中之間也開闢了「棧道千里」。顯然,發達的交通令華夏民族之間建立起共同的經濟生活起到不小的作用。[參140]到公元前256年,強大的秦國將周天子攻滅後,開始攻滅其餘諸侯國。終於在公元前221年,即秦王政二十六年,山東六國中僅存的齊國被滅,華夏族便形成了政治上的統一[參141]。
秦朝時期
[編輯]秦始皇統一中國並建立了秦朝,首稱皇帝,結束了多年的戰國七雄混戰,開創大一統的新格局。由此,華夏族又被稱為「秦人」[參42][參142][參143]。但秦朝鉅耗民力與嚴刑峻法,享國十四年,三帝而亡,有說法「China」一詞即源於「秦」字。秦末天下大亂,諸侯並起,最終劉邦擊敗了當時最強大的霸王項羽,統一天下,因劉邦曾被封為漢王,所建立的朝代便稱為漢朝。在此這後,華夏族便又產生了「漢」這個族稱,之前的「華」、「夏」、「華夏」或「秦人」等族稱也繼續存在。[參144]
漢族歷史(前2世紀-1949)
[編輯]漢朝時期
[編輯]漢朝有西漢與東漢兩個時期,共計統治408年,該時期中國版圖空前擴大,文化高度發達。此時漢族人口分佈仍較為集中於黃河、淮河流域一帶,佔總人口的半數以上。長江中下遊人口從東漢開始有所增長,佔總數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參145]。
南北朝時期
[編輯]從西晉末年永嘉之亂起,因數個北方游牧民族向中原南下建立政權,史稱「五胡亂華」,尤其是在前趙和後趙時期的數十年裏,民族矛盾尤為突出,迫使中原漢族向南遷徙到長江中下遊、珠江及中國東南部,史稱「衣冠南渡」,據統計南下人口要佔西晉各州總人數的八分之一以上[參146][參147],據復旦大學研究,西晉以前漢族主要分佈於中國北方,後因永嘉之禍大舉南遷,改變了南北人口分佈密度[參148]。當時,由於佔據東北的鮮卑慕容氏接受東晉封號,並實行安置流民、設置僑郡等政策,使得黃河中下遊不少漢人舉族遷往遼東和遼西;而在西北,漢人張氏建立的前涼也招致人數不少的漢人西遷,其後續的政權也一並貫徹這項政策,令今甘肅、青海東部和新疆南部的漢人數量大為增長。由此到南北朝時便出現了漢族與其他少數民族雜居的情況。[參149]也是這個時期,「漢」成為這個民族的穩定的族稱(相對的是五胡國家統治者自稱的國人)。
隋唐時期
[編輯]隋唐時期中原的統治階層內有許多漢化的鮮卑人或由其他胡戎所漢化的人。在這兩個王朝統治時期,當政權穩固後,便實行去胡俗而恢復漢朝與曹魏時期的制度,並進行「華夏正音」的改革,規定各種禮樂制度以南朝制度為基礎,再吸收一些北朝符合傳統漢文化的部分。制訂這一政策的人既有漢人,也包括了漢化的胡人,比如主持《貞觀禮》和《顯慶禮》的房玄齡(出自清河房氏,東漢司空房植)與長孫無忌(祖先拓跋鮮卑旁支長孫道生)。這種活動一直持續了三個多世紀。原本在東漢、曹魏與五胡十六國及北朝時進入漢族地區的部分胡人已經漢化,在隋唐時和漢人雜居的一些胡人也開始漢化[參150]。同時,唐朝時期因為國力強大,漢人曾為其他民族或國家稱作「唐人」,將中國大陸稱為「唐山」。
安史之亂後,唐朝開始出現分裂,並最終出現了五代十國的相互割據的局面,之後的宋朝也無力恢復唐朝時全部的領土。
宋朝時期
[編輯]這段時期形成了南北政治上的分裂及至三國鼎立的局面。這時期的漢地經濟重心也向南轉移。北方的漢人在遼、金和西夏屬於被統治民族,但人口佔據多數,漢人的基礎為農耕經濟,漢文化佔主要地位,實行的是與契丹、西夏或女真人不同的唐制、唐律和宋制,稱之為漢法。因為民族的雜居,且漢人的人口具懸殊優勢,使得內遷的少數民族開始漢化,出現「契丹,漢人久為一家」[參151]、「猛安與漢戶,今皆一家,彼耕此種,皆是國人[參152]」的局面。當時金朝的官制、法律都仿照漢人,逐漸接受漢化,金朝的皇帝也提倡儒學,在統治者的提倡下,金人和漢人在血統和文化上都造成了緊密的融合。待金朝滅亡後,蒙古人按語言和習俗將契丹與女真人劃為漢人或蒙古人[參153]。
元朝時期
[編輯]元朝統治中國後,稱原金朝境內的漢族和漢化的胡人為「漢人」,而將南宋境內的漢族和南方的少數民族稱作「南人」。這種民族政策是繼承了金朝的政策,並更加強了民族壓迫。[參154]在元朝對漢地不到一百年的統治時間裏,進入漢地的蒙古人和色目人有少部分被漢化。色目人當中一部分成為回族的先民。[參154]
明朝時期
[編輯]明朝初年,由於元朝末期出現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和災荒,導致漢人數量一度減少。經過二百年的發展後,到明神宗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漢人的人口又增長到約1.5億[參155]。之後由於明末天災饑荒、農民起義、清軍入關、三藩之亂,導致漢人人口劇減。
清朝時期
[編輯]明末清初,由於清兵入塞、入關戰爭中的屠城事年如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庚寅之劫等[參156]與三藩之亂的關係造成人民生命與財產的損失。而飢饉、瘟疫使得中國人口又一次的急速下降。史學家葛劍雄認為明清之際人口的跌幅估計可達40%,從崇禎元年(1628年)以來平均每年下降19%,至順治末年達到谷底[參157]。另一種說法則認為,人口隱匿數量遠大於人口損失數量,而真正人口損失最大的時期就是入關戰爭戰亂時期的滅絕性屠殺如屠蜀事件。康熙二十年(1681年)後,清廷平定三藩之亂並佔領臺灣,經過康雍乾盛世獲得長期的休養生息,人口得以迅速增加。清初人口數量未明確,史學家姜濤估算康熙十九年(1680年)前後,人口增長到1億;趙文林推估在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超過1億。到乾隆時期,全國人口突破2億,到鴉片戰爭前夕的道光十三年(1833年)又增至4億。清朝人口的增長一反中國人口過去的波浪式增長型態,呈現斜線上升[參158]。19世紀時,清朝因為太平天國的起事、捻亂與回亂等戰亂損失不少人口;光緒年間又發生不少天災,光緒三年山西、陝西發生旱災,因飢荒與暴亂而死的人達一千萬以上。最後加上海外移民風氣日盛,因此到清朝滅亡時,中國人口維持在4億3千萬多人,與道光年間的人口數差不多[參159]。
清初有「六大弊政」[參160],剃髮(或薙髮)、易服、圈地、佔房(侵佔房舍)、投充(搶掠漢人為奴隸)、逋逃(逃人法),延續時間最長的,是逃人法。順治七年六月,廣西巡撫郭肇基等人因為「擅帶逃人五十三名」,被處死[參161]。清初曾頒令諭:一、八旗制度移入關內,全族皆兵。二、鼓勵滿人入關。三、圈地,使近畿五百里內全屬旗人所有。四、禁止旗漢通婚;禁止滿人自由擇業[參162]。弊政中的投充和逋逃皆為圈地所造成的直接結果。康熙親政後即立即下令永遠停止圈地,並逐步放寬對逃人的禁令並最終裁撤督捕衙門。隨後康熙開始採取一系列與民休息的政策[參163]。
康熙二十年(1681年),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頒佈「攤丁入畝」取消了人頭稅,經過康雍乾盛世獲得長期的休養生息,漢人人口迅速增加。清朝人口的增長一反中國人口過去的波浪式增長型態,呈現斜線上升。到1850年的中國人口超過四億,清末為了充實邊疆並防止沙俄的滲透,方才解除多年禁令,正式准許漢人重新進入東北。後來在張作霖統治東北時期,更是大量引入山東漢人闖關東,改組了東北地區的民族成分[參164]。
清朝的人口擴張和流動規模在長期性和常規化等方面在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參165]。為了「移民實邊」,發展經濟,保衛疆土,清政府鼓勵內地人移民到蒙古南部及新疆地區。在鴉片戰爭前後,中國內地各省約有七百至八百萬人遷移到邊疆和海島地區,形成了一股股由中原向東南、西南、西北、北、東北四面八方輻射狀的移民浪潮[參166]。
民國時期
[編輯]其實清末的動亂,民國初年軍閥混戰,影響經濟,令人口損耗嚴重,僅是日本侵華戰爭時就損失達三千萬人以上,還有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國共內戰,都讓大量人口消耗,亦由於大量的人口損耗抵消了人口自然增加的幅度,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人口僅約六億。[參154]
漢族在現代的發展(1949-今)
[編輯]隨着現代民族主義思想的傳入,中國各族群按文化風俗逐步形成了現代漢族及現代少數民族等56個民族,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共有56個民族,包括漢族和55個少數民族,共同組成中華民族。
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要求減少以炎黃子孫來代表中國各民族,改以中華民族概念來代表中國各民族[175][176]。
台灣漢族的發展
[編輯]港澳漢族
[編輯]海外華人中的漢族群體
[編輯]漢族在中國以外的少數地區也是當地的主要族群,如在果敢(今屬於緬甸,漢族人口比例為90%)、新加坡(74%)、聖誕島(澳大利亞,61%)、檳城(馬來西亞,42%)、列治文(加拿大,53%)同時在許多國家也是重要的組成族群之一。
內部支系
[編輯]- 吳越民系:分佈在江蘇南部、上海市、浙江省、安徽南部和江西東北部;人口約9300萬,操吳語或徽語。[參167]
- 湖湘民系:分佈在湖南大部分地區、以及臨近湖南省的廣西部分地區,融合了古代楚國土著居民以及後來的江西移民等文化因素,形成了獨特的湖湘文化;人口約3600萬,操湘語。[參167]
- 江右民系:分佈在江西大部、湖南東南部、湖北東南部、安徽西南部和福建的西北部等地區;人口約5200萬,操贛語。以贛江、瓦子角、瓦屑壩、撫河流域、吉泰盆地同遷的漢族人為民系認同,有着自己獨特文化、語言、風俗、建築風格的漢族民系。
- 客家民系:多分佈於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廣東的東部和北部、廣西東南和東北與中部以及台灣、海南、四川、湖南的部分地區。此外還僑居於東南亞、南亞甚至遠達歐洲、非洲和大洋洲和美洲[參106]:176。客家人有強烈的內聚性,習慣聚族而居,有不畏勞苦、勤勉上進和吃客家生魚膾、客家擂茶等倫理觀和風俗。其主要使用客家話[參106]:179頁。人口約6000萬。
- 閩海民系:分佈於福建、臺灣、海南、廣東潮汕及雷州等地大部分地區和香港、澳門、浙江、江西的少部分地區及東南亞以及世界各地;人口約1.15億,操各種閩語,其內可分為數個支系:
- 閩東民系:分佈於福建閩江流域和東部一帶,操福州話。在各閩民系中形成時間較晚,大致定型於晚唐時期,由華北移民跟較早定居的吳越民系及少量閩越國遺民融合形成[參106]:196。
- 閩北民系:主要分佈於福建南平地區,操閩北語。
- 興化民系:主要分佈於福建莆仙地區,操莆仙話。為閩東及閩北民系與閩南民系間的過渡性族群。
- 閩南民系:分佈範圍極廣,涵蓋有福建南部、臺灣大部分地區、廣東東部的潮汕地區、海陸豐地區、珠三角沿海、雷州半島、海南大部地區和浙江溫州。在福建各民系中形成時間較早,最晚在南朝時期即已定型。他們在福建和臺灣稱為「閩南人」或「台灣人」,在廣東、海南則稱「福佬人」。一般認為「福佬」由「福建佬」演變而來,也有觀點認為是與「河洛」有關。河洛是指古代的河水和洛水,位於古都洛陽附近。由於西晉的永嘉之亂,中原大批漢族南遷,他們自河洛地區帶來的語言便在福建形成閩南語,或稱「河洛話」[參106]:182-183,其內也可分為潮州民系、海南民系、雷州民系等分支。[參167]
- 廣府民系:主要分佈於廣東中部、西南、北部和廣西的東南、香港、澳門、越南以及世界各地,人口約1億,操粵語。
- 平話人:主要分佈於廣西南寧市郊、寧明、馬山、貴港、橫縣和賓陽、以及百色、田林與樂業的一些村莊,此外在廣西北部一帶也有分佈,並有少部分分佈於雲南富寧、湖南南部與廣東交界處。平話人的基本特徵是說「平話」,由於各地對平話有不同稱呼,故平話人故被稱為「百姓人」、「客人」或「賓陽人」、「六甲人」、「土人」、「土拐人」以及「蔗園人」,但基本認同以「平話人」為統稱[參106]:206。平話人是最早進入廣西的漢族族群,屬於沒有被土著化的漢族,但又深受土著的影響[參106]:224頁。
- 疍家民系:為主要分佈於東南沿海一帶的水上居民,多使用漢語各主要方言的變體,如廣東蜑家人多分佈於珠三角一帶,使用粵語蜑家話,而福建的福州疍民則住在閩江和福州海邊一帶,起源可能與當地史前居民有關[參168],曾經一度被視為非漢族,後經民族識別確定為漢族 [參169][參170]。由於他們生活在船艇上,他們的腳與生活在陸地上的人略有差別,被歧視稱為「曲蹄」,士大夫則雅稱之為「艇戶」,浙江也存在九姓漁民。
分佈
[編輯]漢族人口的世界分佈
[編輯]根據中華民國僑委會2011發佈的調查資料(中國大陸以外)[參171],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的2010普查資料(中國大陸分省市資料)[參172]所製成約略的(假設海外華人數相當於漢族人數)漢族人口的世界分佈圖,分佈區域以中國黑河-騰沖線(胡煥庸線)東南一側及近代華人移民史代的移入國為主。冷戰結束後大中華地區指經濟全球化下以漢族/華人為主的跨國網絡。 就地理人口學上來說,漢族在中國主要集中於黑河-騰衝線的東部[參173][參174],此外在東南亞、北美洲和西歐也有較多的分佈,特別是新加坡、聖誕島和馬來西亞,分別佔當地人口的74%、70%和30%[來源請求]。
漢族的遷徙
[編輯]漢族是安土重遷的農耕民族,極為注重鄉土觀點。但在歷史上卻由各種原因發生過數次大規模的遷徙,並最終形成當今的分佈格局。帝制結束以前,由於北方數次的多年戰亂,漢族有過三次大的向南遷徙浪潮。西晉永嘉年間(公元307年-312年)為高潮一直持續到南朝劉宋元嘉年間(公元423年-453年),為第一次大南遷。再是從唐朝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到唐末和五代時期,由於北方連年戰爭,中國經濟重心移向相對穩定的南部,黃河中下遊的人群便開始了繼永嘉之亂後的再一次南遷浪潮。而北宋靖康之難(公元1126年)時的金兵南侵造成黃河中下遊地區的漢人出現自永嘉以後的第三次南遷高潮,是次南遷歷時一百多年,其中又出現過數次小的波動。等到蒙元中期,秦嶺——淮河線以下的戶口要佔當時全國戶數的百分之八十五,實際人口估數也在八成以上,完全將西漢時南北人口比例顛倒過來。[參175][參148]
除卻三次大的南遷浪潮外,黃河中下遊的人口也於歷史上的各個時期向其他方向進行小規模的遷徙,但不及南遷的影響深遠。而除了戰爭和災害原因的大規模遷徙外,還有通過屯田、駐軍和政府有組織的強制謫遷等形式向邊地的移民。而當人民在故土不能維持生計時,也會向主動向邊疆移民。在早期歷史上的移民由於長期與當地人雜居,基本已被當地人所同化。明朝時,漢人開始向雲貴地區進行大規模的遷徙,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軍屯,以及商屯或其他方式。明朝出現的「改土歸流」政策在清雍正五年(1727年)後開始在雲貴、四川和湖廣全面推廣,原土司地區的漢人遷徙活動加快。而在今內蒙古和甘肅、青海在漢朝己有定居,明朝時出現具一定規模的移民,當時主要是以屯田,及一部分的流徒。而自韃靼首領俺答與明朝改善關係後,也開始有漢人進入草地開荒墾地。至於漢人大量進入西北、內蒙古和東北的邊疆地區則主要是滿清末期為防止沙俄被迫實行的「移民實邊」與放墾政策的產物。而黃河流域的漢人南遷從明朝以後則基本停止,這是由於南方的人口密度要高於北方。到了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末期,除西藏外,漢人已經在漢地以外的其他民族地區成了重要組成部分。形成了現代漢族的呈東密西疏的分佈網絡。[參148]
漢人遷徙到海外的歷史最早要追溯到南宋末年,由於宋國被蒙古人消滅,不少南宋遺民選擇向南逃亡。這其中就有宰相陳宜中和鄭思肖,他們一直逃到了爪哇。其次則是明朝滅亡後,為數不少的士大夫與普通百姓的南下。而大規模的向海外的移民則主要是清末民初時期,自從1860年滿清政府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失敗後,和英法簽訂《天津條約》,迫使清廷放棄海禁,從此以後中國人可以自由遷徙到海外,這些人中大部分都流向了東南亞[參176]。當今的海外華人約五千萬以上,這當中絕大多數是漢族。[參148]
中國大陸漢族分佈
[編輯]漢族人口絕大部分都分佈在中國,在中國大陸,漢族佔總人口的91%,分佈於各個省市。2020年,中國大陸的漢族人口為1286311334人。而根據歷次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中國大陸漢族的民族人口比例在不斷下降。
位次 |
地區 |
總人口(萬人) |
佔總人口 比重(%) |
漢族(萬人) |
占漢族 人口 比重(%) |
佔地區 人口 比重(%) |
少數民族 (萬人) |
佔少數 民族 人口 比重(%) |
佔地區 人口 比重(%) |
---|---|---|---|---|---|---|---|---|---|
合計 (大陸) |
126,583 | 100 | 115,940 | 100 | 91.59 | 10,643 | 100 | 8.41 | |
1 | 河南 | 9,256 | 7.31 | 9,143 | 7.89 | 98.78 | 113 | 1.06 | 1.22 |
2 | 山東 | 9,079 | 7.17 | 9,017 | 7.78 | 99.32 | 62 | 0.58 | 0.68 |
3 | 廣東 | 8,642 | 6.83 | 8,519 | 7.35 | 98.58 | 123 | 1.16 | 1.42 |
4 | 四川 | 8,329 | 6.58 | 7,914 | 6.83 | 95.02 | 415 | 3.90 | 4.98 |
5 | 江蘇 | 7,438 | 5.88 | 7,413 | 6.39 | 99.67 | 25 | 0.23 | 0.33 |
6 | 河北 | 6,744 | 5.33 | 6,453 | 5.57 | 95.69 | 291 | 2.73 | 4.31 |
7 | 湖南 | 6,440 | 5.09 | 5,782 | 4.99 | 89.79 | 658 | 6.18 | 10.21 |
8 | 湖北 | 6,028 | 4.76 | 5,766 | 4.97 | 95.66 | 262 | 2.46 | 4.34 |
9 | 安徽 | 5,986 | 4.73 | 5,948 | 5.13 | 99.37 | 38 | 0.36 | 0.63 |
10 | 浙江 | 4,677 | 3.69 | 4,637 | 4.00 | 99.15 | 40 | 0.38 | 0.85 |
11 | 廣西 | 4,489 | 3.55 | 2,768 | 2.39 | 61.66 | 1,721 | 16.17 | 38.34 |
12 | 雲南 | 4,288 | 3.39 | 2,855 | 2.46 | 66.59 | 1,433 | 13.46 | 33.41 |
13 | 遼寧 | 4,238 | 3.35 | 3,560 | 3.07 | 83.98 | 678 | 6.37 | 16.02 |
14 | 江西 | 4,140 | 3.27 | 4,129 | 3.56 | 99.73 | 11 | 0.10 | 0.27 |
15 | 黑龍江 | 3,689 | 2.91 | 3,504 | 3.02 | 94.98 | 185 | 1.74 | 5.02 |
16 | 陝西 | 3,605 | 2.85 | 3,587 | 3.09 | 99.51 | 18 | 0.17 | 0.49 |
17 | 貴州 | 3,525 | 2.78 | 2,191 | 1.89 | 62.15 | 1,334 | 12.53 | 37.85 |
18 | 福建 | 3,471 | 2.74 | 3,413 | 2.94 | 98.33 | 58 | 0.54 | 1.67 |
19 | 山西 | 3,297 | 2.60 | 3,287 | 2.84 | 99.71 | 10 | 0.09 | 0.29 |
20 | 重慶 | 3,090 | 2.44 | 2,892 | 2.49 | 93.58 | 198 | 1.86 | 6.42 |
21 | 吉林 | 2,728 | 2.16 | 2,482 | 2.14 | 90.97 | 246 | 2.31 | 9.03 |
22 | 甘肅 | 2,562 | 2.02 | 2,339 | 2.02 | 91.31 | 223 | 2.10 | 8.69 |
23 | 內蒙古 | 2,376 | 1.88 | 1,883 | 1.62 | 79.24 | 493 | 4.63 | 20.76 |
24 | 新疆 | 1,925 | 1.52 | 782 | 0.67 | 40.61 | 1,143 | 10.74 | 59.39 |
25 | 上海 | 1,674 | 1.32 | 1,664 | 1.44 | 99.40 | 10 | 0.09 | 0.6 |
26 | 北京 | 1,382 | 1.09 | 1,323 | 1.14 | 95.74 | 59 | 0.55 | 4.26 |
27 | 天津 | 1,001 | 0.79 | 975 | 0.84 | 97.36 | 26 | 0.24 | 2.64 |
28 | 海南 | 787 | 0.62 | 651 | 0.56 | 82.71 | 136 | 1.28 | 17.29 |
29 | 寧夏 | 562 | 0.44 | 368 | 0.32 | 65.47 | 194 | 1.82 | 34.53 |
30 | 青海 | 518 | 0.41 | 282 | 0.24 | 54.49 | 236 | 2.22 | 45.51 |
31 | 西藏 | 262 | 0.21 | 16 | 0.01 | 5.93 | 246 | 2.31 | 94.07 |
現役軍人 | 250 | 0.20 | 239 | 0.21 | 95.53 | 11 | 0.10 | 4.47 |
地區 | 總人口 | 漢族人口 | 占漢族
人口比例(%) |
佔地區
人口比例(%) |
內地合計 | 1411778724 | 1286311334 | 100.00 | 91.11 |
31省份合計 | 1409778724 | 1284446389 | 99.86 | 91.11 |
北京 | 21893095 | 20845166 | 1.62 | 95.21 |
天津 | 13866009 | 13422528 | 1.04 | 96.80 |
河北 | 74610235 | 71389092 | 5.55 | 95.68 |
山西 | 34915616 | 34793761 | 2.70 | 99.65 |
內蒙古 | 24049155 | 18935537 | 1.47 | 78.74 |
遼寧 | 42591407 | 36169617 | 2.81 | 84.92 |
吉林 | 24073453 | 21985839 | 1.71 | 91.33 |
黑龍江 | 31850088 | 30728612 | 2.39 | 96.48 |
上海 | 24870895 | 24471085 | 1.90 | 98.39 |
江蘇 | 84748016 | 84126802 | 6.54 | 99.27 |
浙江 | 64567588 | 62349874 | 4.85 | 96.57 |
安徽 | 61027171 | 60594623 | 4.71 | 99.29 |
福建 | 41540086 | 40418616 | 3.14 | 97.30 |
江西 | 45188635 | 44969369 | 3.50 | 99.51 |
山東 | 101527453 | 100622494 | 7.82 | 99.11 |
河南 | 99365519 | 98210038 | 7.64 | 98.84 |
湖北 | 57752557 | 54981458 | 4.27 | 95.20 |
湖南 | 66444864 | 59759648 | 4.65 | 89.94 |
廣東 | 126012510 | 121260372 | 9.43 | 96.23 |
廣西 | 50126804 | 31318824 | 2.43 | 62.48 |
海南 | 10081232 | 8498241 | 0.66 | 84.30 |
重慶 | 32054159 | 29883369 | 2.32 | 93.23 |
四川 | 83674866 | 77986638 | 6.06 | 93.20 |
貴州 | 38562148 | 24511882 | 1.91 | 63.56 |
雲南 | 47209277 | 31573245 | 2.45 | 66.88 |
西藏 | 3648100 | 443370 | 0.03 | 12.15 |
陝西 | 39528999 | 39306255 | 3.06 | 99.44 |
甘肅 | 25019831 | 22363438 | 1.74 | 89.38 |
青海 | 5923957 | 2993534 | 0.23 | 50.53 |
寧夏 | 7202654 | 4612964 | 0.36 | 64.05 |
新疆 | 25852345 | 10920098 | 0.85 | 42.24 |
現役軍人 | 2000000 | 1864945 | 0.14 | 93.25 |
臺灣漢族的分佈
[編輯]漢族人數約22,575,365人,約佔台灣人口的95%。[參179][參180][參181]
臺灣漢人依來源及來台時間分類,包括二戰前已定居的臺灣閩南人(含澎湖)、臺灣客家人、不同族群融合者如福佬客,及二戰後因國共戰爭遷徙來臺的漢人,與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烏坵等地漢人,還有各地因排華而歸國定居的華裔(海外華人),1990年代以後由港澳與中國大陸來台的漢人(以上均屬「新住民」族群)。
海外漢族的分佈
[編輯]自中晚明起漢族開始零星向東南亞移民,從19世紀中葉起又有漢族向歐洲、北美等地移民。
果敢族
[編輯]果敢族是緬甸的一個很特殊的民族:緬甸官方聲稱他們為從中國雲南省而來,居住在果敢縣的中國漢人[參182];而果敢當地人和中國人皆認為果敢族是明朝和清朝在緬甸一帶的漢人遺民後裔,原本屬於中國的果敢地區後來被英國殖民者佔領並劃入英屬緬甸[參183]。
明鄉人
[編輯]鄭經在三藩之亂時出兵大陸,後因戰事不利撤退,若干將領四散海外,禮武鎮總兵楊彥迪投奔廣南,二鎮總兵周雲隆率一隊船在舟山,房錫鵬也有一支船隊在浙江烏洋,黃進在琉球。[參184]。後以楊彥迪部將陳上川投奔越南定居西貢〈今胡志明市〉,設明鄉會館,並有「恥作北朝臣,綱常鄭重;寧為南國客,竹帛昭垂。」對聯自述身世。以明鄉人之名傳後世。
朝鮮和韓國
[編輯]商朝的遺臣箕子率商朝遺民(古河南、山東人,具體數目不明)到朝鮮半島建立了「箕氏侯國」,並得到周朝的承認而成為諸侯。此一說法為「箕子東來說」(기자동래설)。韓國歷史學家尹乃鉉在其所著的《韓國古代史新論》中承認箕子朝鮮的存在,並認為箕子來源於中國中原[參185]。秦未陳勝吳廣起事,燕、趙、齊也有大批漢人進入朝鮮。
之後歷代皆有漢人移居朝鮮半島,當地不少姓氏本貫皆來自中國,如文化柳氏、江陵劉氏、仁同張氏、瑞山鄭氏等。
日本
[編輯]日本秦氏為日本一個古代的氏族,與東漢氏同為具影響力的氏族。自稱秦始皇的後代(新撰姓氏錄說是三世孫孝武王)。東漢氏則於三世紀至四世紀人,漢靈帝四世孫,應神天皇二十九年(太康十年)劉阿知帶兒子劉都賀與二千名族人由百濟東渡日本。居住在大和國高市郡一帶,被賜姓東漢直,他死後兒子襲職都加使主。他也成為倭王權中東漢氏始祖。他也與兒子都加使主與身狹村主青到江南請織匠到日本被日本雄略天皇賜姓為直(因此被稱為都賀王),子孫因此以直為姓。他們主要擔任手工業與保安工作(他曾經救出履中天皇)。日本的高橋、原田氏、大藏氏、秋月、江上氏、坂上氏、志賀、櫻井、木津等姓這些多是阿知王后裔。東漢駒與遣隋使中的福因、坂上苅田麻呂、坂上田村麻呂也是他後人。在天武天皇時代東漢氏被授忌寸。
明朝時,明太祖接受琉球察度王的邀請,賜閩中舟工三十六姓。這些移民到達琉球後,在那霸港附近的浮島上建立了久米村,並定居於此。
高昌
[編輯]高昌是在唐朝征服以前,吐魯番一帶的漢人王國。高昌居民以漢族(主要為漢魏屯戍軍民的後裔和逃避戰亂的內地移民)為主,西域各民族(主要為昭武九姓和其他西域國家的僑民)為輔。因而高昌國建制,如官制、兵制、賦役制、士族制等,大抵脫胎漢晉,又自具特色。漢族傳統文化在高昌占統治地位。俗奉天神,兼信佛法。十六國時期,祆教已在高昌流行,但佛教在高昌一直備受尊崇。道教和摩尼教也有一定的影響。
文化
[編輯]漢族對漢文化的傳承
[編輯]漢文化為今日中華文化組成的一部分,漢族在古代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藝術。漢族有數千多年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文化典籍極其豐富。數千年間,無論政治、軍事、哲學、經濟、史學、自然科學、文學、藝術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眾多的具有深遠影響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在春秋戰國時期,各種思想學術流派的成就,以孔子、老子、墨子及韓非為代表的四大哲學體系,形成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至漢武帝時,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於是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為正統,統治漢族思想與文化兩千餘年;同時,程度不同地影響其他少數民族,甚至影響到與中國相鄰的國家。在軍事理論方面,早在春秋末期就有軍事名著《孫子兵法》問世。西漢初年整理出182家兵法,特別是宋朝以來一直作為武學必讀的《武經七書》,集中了古代軍事著作的精華。注重史學也是漢族文化史的一個突出的特點。自司馬遷撰《史記》,歷代都有紀傳體史書,至清代已形成著名的《二十四史》;編年體以《春秋》、《左傳》、《資治通鑑》為代表;其他各種紀事本末體史書及古史、雜史、地方史志、史學理論等官私撰述,使中國成為世界上古代歷史文獻最豐富的國家,其中絕大多數出於漢族學者的手筆。在自然科學方面,天文學與數學的成就,一向為世人所矚目,中如張衡(78-139)、祖沖之(429-500)、一行(俗名張遂,683-727)、郭守敬(1231-1316)等已被舉世公認為世界文化名人。古代農學往往包括古代科學技術的多方面成就,據不完全統計,2000多年間,包括已經散佚與流傳至今的農書達370餘種,其中如《汜勝之書》、《齊民要術》、《王禎農書》、《農政全書》,是古代農學著作的代表作。在文學方面,詩歌、散文的創作,佔有顯着地位,湧現了許多藝術成就極高的作家與作品,如小說創作,到明清時,獲得很大發展,《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金瓶梅》、《儒林外史》、《聊齋志異》、《紅樓夢》等均享有盛名。在繪畫、書法、工藝美術、音樂、舞蹈、戲劇、曲藝等方面,也湧現出不少蜚聲中外的名家。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漢族人民善於學習和吸收其他各民族之長,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藝術風格。在一些類書巨著的編纂方面,也是由來已久。唐宋時的《北堂書鈔》、《藝文類聚》、《太平御覽》、《冊府元龜》等,特別是明清的《永樂大典》、《古今圖書集成》可稱世界上著名的古老的百科全書,顯示了以漢族文化為主體的中國古代文化的成就[參186]。
漢族普遍文化
[編輯]語言與文字
[編輯]漢族的語言為漢語,使用漢字書寫。漢語的歷史有一萬年以上,殷墟的甲骨文距今則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參187]漢語為典型單音綴的分析語,一個音節就能表示相當於一個詞的意義單位[參188],同時又存在聲調的平仄變化,並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成語、俗語、歇後語、對聯以及謎語等獨特的語言形式。[參189]
語言
[編輯]語言分類上,漢語被通常認為是屬漢藏語系,曾被劃分為與暹羅侗傣語族、苗瑤語族及越南語同屬漢台語群[參190],還有學者引用例證指漢語與南島語存有親屬關係[參191]。由於漢語在數千年前開始獨立發展,令現代漢語無論是在語音還是語法、詞彙上都與同系語言有很大距離[參190]。國內學術界傳統上認為漢語是單一語言,可分官話、閩語、吳語、湘語、贛語、客語、粵語七大方言(有許多不同的劃分方法,參見漢語方言)。學術界另一種觀點認為漢語是漢藏語系內的一個語族,包含一組由古漢語演化而來的親屬語言(即漢語族親屬關係)。
其中,現代標準漢語(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普通話、中華民國的國語、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華語)均以北京官話為基礎音調而形成的規範語言。
漢語中的共同語,也就是在漢語內部佔有較高地位的基礎方言在先秦的春秋時期被稱為雅言[參192],到漢朝改稱「通語[參193]」,明朝時則叫「官話」,當時曾訂有洪武正韻做為官語,並以此做為永樂大典的索引之一,即為南京官話。明代中後期,北京官話形成並逐漸與南京官話產生差異,最終在清代成官話。辛亥革命推翻滿清成立中華民國後將共同語稱為「國語」,於後來還爆發京國之爭,便以北京官話做為現代標準漢語,也就是標準官話。後因內戰形成的政治格局,其稱謂因所在地的不同而分別稱為普通話(中國大陸和港、澳地區)、中華民國國語(臺灣)、華語(新馬地區)。香港澳門把標準粵語(廣州話)列為其官方語言之一。作為金陵雅音傳承之南京官話逐漸退出歷史舞台而失傳。此外,並非所有漢族人口都使用漢藏語系漢語族的語言。廣東部分漢族操侗台語系的標話,海南部分漢族人口操侗台語系的臨高語和村語。
文字
[編輯]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統中[註3],是沿用至今的兩種語素文字之一(另一種為雲南規範彝文)。漢字的字型依歷史演進順序包括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宋體、黑體等。早在傳說中的黃帝時代,就已經有神農作穗書、黃帝作雲書、少昊作鸞鳳書和帝堯作龜書的傳說。《易經》的系辭說:「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意思是說上古時代[註4]記事是用原始的結繩記事,到後來則改以契刻[參194]。這些記載在現代考古出土的材料中得到了佐證,在西安半坡、臨潼姜寨和山東章丘龍山鎮等新石器時代的遺址都發現刻於陶器上的符號。這其中尤以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在西安半坡發掘的陶器上的符號最為豐富,被學者郭沫若認為是「中國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國原始文字的孑遺[參195]」。古文字學者於省吾也認為這是屬於文字起源階段時的簡單文字,「仰韶文化距今有6000多年之久,那麼,我國開始有文字的時期也就有了6000年之久,這是可以推斷的。[參196]」[參197]後根據從一個屬於夏朝初期的河南王城崗遺址的灰坑中發現的陶胎上的文字與商朝的甲骨文和西周金文中的同一文字相似,被認為漢字是在夏朝就有了真正的肇端。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漢字的字形也以秦系文字為原型進行規范,漢字字型也從大篆發展為小篆,到漢時再由小篆演化為隸書,後世將這過程之為「隸變」。自此後,漢字便完全脫離圖畫的性質而符號化了,字型也基本穩定起來,在結構上不再發生變化。在以後歷史中出現的楷書、行書與草書也都只是在隸書上的更簡化變種。[參198]
漢族的書法有着兩千多年的傳統,文房四寶之一的毛筆有着豐富的表現力。歷史上有許多著名的書法家及國畫家。
在西漢至南朝時期,沒有文字的少數民族往往使用漢字交往,漢字儼然是一種公用性的文字。隋唐以後,北方一些民族開始藉助漢字的筆劃創製自己的文字。如遼朝的契丹大字和漢字的書寫方式類似,每個字代表一個音節,有的是直接借用漢字,契丹小字有較多的表音成分,一個音節用一個或者兩個方塊字表示。而女真的女真文字則是參照契丹文字和漢字而創造的。還有党項的西夏文以漢字六書中的會意法創製,在字體上也有草、隸和篆。
在現代,漢字廣受許多國家和地區使用,現在的中國大陸、台灣、香港等其他地方如南韓、日本使用着各自不同形態的漢字。[參199]
漢字文化圈
[編輯]漢字文化圈,為文化圈的概念之一。其指的是文化相近,歷史上受中國政治及中華文化影響,過去或現在仍使用漢字,曾共同使用文言文(日韓越稱之爲:漢文)作為書面語言,並覆蓋東亞及東南亞部分地區的文化區域(並不使用口頭語言的漢語官話作為媒體)。漢字文化圈的覆蓋地域與現代地域區分所指的的東亞地區有的很大的重合部分,包括了中國(漢族)、朝鮮半島(朝鮮民族)、日本(大和民族)、琉球(琉球民族)、越南(京族)、緬甸(果敢族)等。漢字文化圈從地理角度可以稱爲「東亞文化圈」,從文化角度可稱爲儒家文化圈(儒教文化圈),以器物戲稱為「稻米文化圈」、「筷子文化圈」,亦被稱為「漢字文化圈」[參200]。
姓氏
[編輯]漢族的姓氏多為單字:張、陳、林、李、王、楊等,也有複姓:司徒、歐陽、上官等。
在春秋戰國時期,一般平民只有名沒有姓,只有貴族才能有氏,兩者有不同的功用。戰國後,姓氏制度瓦解,姓氏慢慢合而為一。最初,漢族的姓、氏是有區別的。原始的姓是母系氏族公社的族號。「姓」字就是由「女」和「生」字合成。許多古姓都有「女」旁,如姜、姚、姬、姒等。氏是姓的分支。由於子孫繁衍,一族分成若干支,散居各地,每一支都有一個特殊的記號作為標誌,這就是氏。而漢族之姓則多出於黃帝,炎帝之後,故又稱炎黃子孫。傳說黃帝住姬水之濱,以姬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為姓。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賜姓為姒。此外,部落首領之子亦可得姓。黃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屬二姓。周代是中國姓氏大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姓氏制度見於記載者較多。周王為姬姓,周王所封建的各諸侯國之君和卿大夫有同姓和異姓的區別。到東周春秋時,可考的有風、姬、姜、嬴、偃、姒、子、隗、媯、姚、歸、曼、雍、允、酉、祁、己、滕、箴、任、苟、僖、姞、儇、衣、董、彭、禿、妘、曹、斟、掎、慶等三十四姓。[參201]
雖然周代貴族有姓,但只有女子才稱姓,未婚女子如齊姜、宋子,齊、宋為國名,姜、子為姓。已出嫁女子,如江羋、欒祁,江、欒為夫家國、氏名,羋、祁為女子本人的姓。當時有同姓不婚的習俗,故稱貴族女子的姓以示與夫家之姓有所區別。周代實行宗法制,有大、小宗之別。一個氏的建立表示一個小宗從大宗(氏)分裂出來,另立門戶。建立侯國要經周天子認可,卿大夫立新家要得到君主(諸侯)允許,稱之為「胙之土而命之氏」。
服飾
[編輯]-
明中期漢人服飾
-
明代萬曆年間漢人服飾
-
明代崇禎年間漢人服飾
-
日本畫家筆下清代乾隆年間的道士
-
日本畫家筆下清代乾隆年間的兒童
-
清代乾隆年間的婦女、小孩和女僕
-
19世紀初期漢女衣褲畫像
-
清末廣州着滿族服飾的漢族貴婦與婢女
-
惠安女的特色服飾
-
蟳埔女的簪花圍
清軍入關之後,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推行剃髮易服令,要求漢人男子在十天之內全部剃髮,更有制度稱「仍存明制,不隨本朝之制度者殺無赦。」與此配合的是強行更改漢人衣裳式樣。將滿族的服飾文化強加在漢族厚積了幾千年的傳統服飾之上,以滿族服飾文化來改變漢族服飾文化,這種強制使漢人習異族風俗的行為[參202],這種行為對漢服傳承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影響,但現代大部分漢族並不接受滿清服飾為漢服。
現代漢人的流行服飾主要有傳統漢服、中山裝等[參203][參204],其中中山裝是民國時期漢人結合西裝裁減風格設計的現代產物,並沒有歷史傳承。
中山裝起源於當時的英國學生服[參205]。在中華民國方面,政府官方以中山裝為男子禮服和國服,受到中華民國影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以及一些出國訪問、考察學習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留學生也會穿着中山裝,該服裝可被視為在公共場合穿着的代表中國的服飾[參206]。
漢人服飾也被稱為「漢服」[參207][參208],「漢服」一詞是一種「中國朝代服飾」或相「對於中國少數民族的漢人之服」的概念,例如清代漢人服飾有時也被稱為「漢服」[參209][參210]。漢服一詞最早來源於《漢書》:「後數來朝賀,樂漢衣服制」,漢服是具有清晰傳承脈絡,形制嚴格明確的的服飾體系。
2003年起,中國出現了以民間年輕人為主導的「漢服運動」,並且受到一些音樂界人士的支持[參211],該運動的參與者及支持者表示「漢服」是漢人的民族傳統服裝。漢服的主要特點是交領右衽、袖寬且長、以繩帶系結取代扣子,漢服也是漢人傳承數千年的民族服裝[參212],漢服不僅是一個文明所衍生的代表性外在文化,也是一個民族的象徵[參213][參214]。
漢服運動支持者表示,由於清初實行剃髮易服政策,漢服文化出現斷層[參215],但隨着漢服運動的出現讓更多漢人尤其是年輕人重新認識、認同漢服文化[參216][參217]。漢服與漢字一樣深深影響着漢字文化圈,以致東亞服飾具有「漢服」的共性[參218]。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政協委員張改琴表示,他在「兩會」多次提出《關於確定漢族標準服飾的提案》,引起關注。又指現在民間自發推廣的漢服,設計標準不統一,影響相對有限,確實需要有國家層面權威機構的推動和促進。認為一旦漢服標準制定下來,不僅能給全體漢族人以一種服飾上的獨特標示,對保護、傳承、弘揚民族文化傳統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參219]。台灣音樂人方文山說,在漢服運動中很多參與者都是年輕人,而且都是自發的,並不是有獎勵、鼓勵,或者有制度要求才去參與[參220]。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副教授張跣說,「漢服」本身是一個成問題的概念,他認為現代漢服運動倡導者所宣傳的漢服概念無論是在中國傳統文化還是在現代漢語中都不存在,這是漢服運動的倡導者為宣揚自己的思想和觀念,總結了明以前漢族服飾傳統而形成的一個「類概念」。這個「類概念」不僅假定了「漢服」在發展過程中的「血統」的純正性,對漢族服裝本身的發展流變存而不論,而且還試圖將這種「純正的血統」實體化、固定化、本質化。他亦提及有學生在漢服運動的起源地網上論壇「漢網」發佈既非官方又非學術的第一個「漢服」標準[參221]。該觀點在互聯網上受到廣泛批判。
南京大學教授劉迎勝認爲,「漢服」是一個很虛無的概念,因為服裝總是在不斷地發展[參222] 。澳大利亞麥覺理大學漢學教授凱大熊認為,漢服是一套被(漢服運動支持者)發明出來的穿着形式[參223]。《中國新聞周刊》漢服專題報導引述一名漢服復興者稱,「在《現代漢語詞典》裏,並沒有『漢服』這個稱謂,『漢服』其實是網友們的民間定義,即『漢民族傳統服飾』的簡稱,主要是指服裝具備明末以前漢族人穿着特色。」[參224]
根據學者研究,在清朝「十從十不從」的規範下,清代的漢族婦女依然可以穿着前朝裝飾,當時漢族服飾更影響了當時滿族婦女的審美觀,在乾隆時期,清廷甚至批評滿族婦女仿效漢人服飾的習慣,直到道光時期,滿族婦女仍然喜好漢人服飾[參225][參226]。另外,清朝時期的道士以及僧侶也能繼續保持他們傳統的衣着[參227]。作家沈從文根據《康熙耕織圖》和《姑蘇繁華圖》等清代繪畫作品認為在康熙至乾隆時期的江南尚有一些平民穿着帶有明朝風格如交領右衽的服飾[參228]。在辛亥革命時期,絕大部分地區的人民都穿着滿族服裝,但部分地區還穿着該類明顯地有晚明特徵的服裝[參229]。亦有西方學者指出,清代官員以外的一般漢人百姓都被允許穿着前朝服飾,這些傳統漢服一直持續到了民國初期[參225][參207]。
思想著作
[編輯]在春秋戰國時代,周朝的封建制度逐漸走向崩潰,諸侯們互相討伐。先秦的知識份子或探討救世的學問,或發明各種學術以利諸侯爭霸。造就了中國思想史上最活躍的年代。那時期產生的各學術,總稱為諸子百家。
學派 | 代表人物 | 代表著作 |
儒家 | 孔子、孟子、荀子 | 《四書》、《五經》、《十三經》 |
道家 | 老子、莊子、列禦寇 | 《道德經》、《莊子》 《列子》 |
墨家 | 墨子、禽滑釐、孟勝、田襄子 | 《墨子》 |
法家 | 管仲、子產、韓非、商鞅 李斯、申不害、吳起、李悝、慎到 |
《商君書》、《韓非子》 |
名家 | 鄧析、惠施、公孫龍 | 《公孫龍子》、《鄧析子》 |
陰陽家 | 鄒衍 | 現代都已失傳[參230] |
農家 | 許行、氾勝之、崔寔 | 《氾勝之書》、《四民月令》、 |
縱橫家 | 鬼谷子、張儀、蘇秦、端木賜 | 《鬼谷子》 |
小說家 | 民間街談巷語之人 | 多已亡佚 |
雜家 | 呂不韋 | 《呂氏春秋》、《尸子》 |
兵家 | 孫子、孫臏 | 《孫子兵法》 、《孫臏兵法》 |
秦漢以後:
隋唐
宋明
藝術
[編輯]以下是一些常被提及的漢族藝術品或漢文化概念:
- 漢文化概念:
- 藝術品:
,如:房屋模型、人形與動物塑像、漆磚墓碑等。[參231]
日常生活文化
[編輯]飲食
[編輯]漢族人通常以稻、麥為主食,搭配蔬菜、肉類和豆製品等多種菜點,通過蒸、炒、煎、炸、煮等等不同烹飪方法製作主食和菜點。漢族善於烹飪,經過幾千年的烹飪歷史發展,菜式基本分為八大菜系,即川、魯、蘇、粵、徽、湘、浙、閩等菜系,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風味。
傳統禮儀
[編輯]- 座禮
正座是夏代至唐代漢族的正式坐姿,動作是雙膝彎曲着地,將臀部坐於腳踝上,腰身挺直,雙手置於膝上,氣質端正,目不斜視。
- 送禮
漢族的社會關係是一種典型的互惠型社會關係。通常社會關係的不同是通過類似家庭稱呼來表達的。個人與社會的聯繫被稱作「關係」,聯繫感情。華人的社會關係通常是通過互相送禮來進行。自古有「千里送鵝毛,禮輕情義重」的說法,表示禮物的價值在於送禮者的善意和心意,而非禮物本身的價值,尤其是定情信物。華人送禮的習俗是報恩的具體表現,恰當的禮尚往來,牽繫華人人際關係的維護[參232]。
- 喪葬
中國傳統葬禮的主色調為白色,故亦有白事之稱,與紅事(喜事)相對。隨死者的信仰和經濟情況,整個過程中經常混雜有關的佛教、道教或風水儀式。
民俗傳統節日
[編輯](以下均按照漢族農曆日期算起)
- 正月
初壹:春節(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正旦、正朔) 立春節(於立春日) 初七:人日節 初八:穀日節 初九:天日節 初十:地日節 十五:元宵節(上元節、燈節) 二十:天穿節 廿五:填倉節 晦日:正月晦
- 二月
初壹:中和節(太陽生日) 初二:春龍節(龍擡頭、龍頭節、土地會、春社日/屬春秋兩社日之壹) 十二:花朝節(花神節、百花之神生日) 十五:撲蝶會 十九:觀音誕 春分節(於春分日)
- 三月
初三:上巳節(女兒節) 寒食節(冬至日後壹百零五日,清明前壹二日) 清明節(於清明日)
- 四月
初八:立夏節(於立夏日) 十八:碧霞元君節
- 五月
初五:端午節(端節、端五、端陽、重午、蒲節、天中節) 十三:雨節(關公磨刀日) 二十:分龍節 夏至節(朝節,於夏至日)
- 六月
初六:天貺節(六月六、曬蟲節、蟲王節、回娘家節) 十九:觀音會 廿四:觀蓮節(蓮花生日)
- 七月
初七:七夕節(乞巧節) 十四:秋日拔禊 十五:中元節(盂蘭盆節、鬼節、瓜節) 廿九:地葬節
- 八月
初壹:天灸日(天醫節) 十五:中秋節
- 九月
初九:重陽節 十九:觀音會
- 十月
初壹:寒衣節(授衣節、冥陰節) 十五:下元節(下元水官節)
- 十一月
冬至節(於冬至日)
- 臘月
初七:驅儺日 初八:臘八節 十六:尾牙節 廿三:祭竈日(小年) 三十:除夕
建築
[編輯]漢族因家/氏族群居生活發展出四合院、三合院等傳統民居、因地理氣候人文環境等需要發展出窯洞、土樓等不同形式。
其他中國宗教及宮廷建築如佛塔、石橋、木橋、園林、皇陵與宮殿、牌樓、寺廟、等雖常被歸於中國建築,但不少有納入當時非漢族的外來元素(新營造法式、材料等),如受西域文化影響的佛教建築。[參233][參234]
同樣的,在中國境內及境外也有清真寺、清真陵墓等建築其用料、花紋等亦受到當時漢族建築的影響。[參235]
教育
[編輯]自從漢朝開始獨尊儒術後,中國開始了2000多年的儒學教育。隋朝時確立科舉制度,宋朝時開始興建書院。清朝末年科舉制度取消。
民族圖騰
[編輯]宗教習俗
[編輯]巫教
[編輯]商代巫教盛行,巫者在商代有極高的政治地位,君王官吏皆出自巫,是一個巫政合一的時代。具體的巫術活動包括甲骨占卜、祭祀等。[參236]
周代時,巫術逐漸沒落。周代的巫術朝人文化的宗教發展,這個現象可由巫術儀式的禮制化及巫術儀式融入人道、理性、道德等人文元素看出。雖然周代巫術融入了人文理念,但仍保有占卜等傳統元素。[參236]
春秋戰國是一個思想活躍發展的時代,各家思想對巫術有排斥者,也有兼容者。巫術對上古之後的漢文化有許多影響,思想方面有陰陽五行學說、天人感應等,民俗方面有桃符、卜筮等,藝術方面有文學中的神話元素、戲曲中的儺舞元素等,科學方面有天文曆法等。[參236]
婚姻習俗
[編輯]一夫一妻多妾
[編輯]在中國傳統社會的婚姻制度中,「一夫一妻制」是一個基本原則,在很多朝代的法律中都給以明確的規定。中國古代妻與妾有嚴格區別,妻一般稱正室、元配,妾通常出身低微,地位較低下。妻姊妹婚是指男子同時以兩個或多個姊妹為配偶,或者在妻子去世後續娶其姊妹的行為或習俗。此在「一夫一妻多妾」制社會中經常出現,為漢族固有習俗,古稱媵娣制。
聯姻
[編輯]同姓不婚是同姓的男女不得互相通婚的婚姻制度。漢族誕生以前,華夏部落民時代便有所謂:「同姓不婚,懼不殖也」之說。
姑換嫂就是窮人家無力婚娶,將自家女兒許配別人家為妻,換娶回那家女兒為媳,也有稱作「調換親」。由於漢族重視宗法與家族關係的延伸與補充,對於感情良好的兄妹或姊弟,或是藉由表兄妹聯姻成親血脈相連,自己人總是比較好講話,被認為親上加親的美事。
義結金蘭
[編輯]是兩個或以上沒有血緣關係的人結為一種擬親屬的關係,稱為誼親,又稱契親、乾親,俗稱乾字輩,彼此以親情維繫,可以是長輩和幼輩,也可以是同輩。通常友上加親,亦友亦親,關係比一般的遠親和一般的朋友更密切。同輩的結誼又稱結拜、結義、換帖。
古代結誼屬於較為嚴肅的關係,有禮儀,有宗教或祭祀,或其他習俗嚴密定義,視結誼為補救或擴張倫常關係不足、擴大家族宗族力量的方式之手段。
但結誼、上契等行為常會被認為是非情侶或夫婦的曖昧或性關係之代名詞,因此一群誼兄弟姊妹也可能是暗示存在群體性關係。不過,誼兄妹或誼姊弟戀愛和結婚在漢族來看,多視為平常事,一般不會視為亂倫。有些長輩會鼓勵誼兄妹或誼姊弟戀愛和結婚,或誼兄弟行姑換嫂[參237],視為親上加親。尤其是互相認對方子女為誼子女的父母。
科技
[編輯]醫學
[編輯]以古代中國漢民族的醫學實踐為主體的傳統醫學。中醫學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將人體看成是氣、形、神的統一體,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及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消長,進而得出病名,歸納出證型,以辨證論治原則,制定「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治法,使用漢方、針灸、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導引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
狹義的中醫,指的則是漢醫。1949年之前,漢醫一詞比較普遍。[參238]日本的漢方醫學,韓國的韓醫學,朝鮮稱的高麗醫學、越南的東醫學都是以中醫為基礎發展起來的。
體育
[編輯]以下是一些漢族代表性體育文化項目。
基於漢醫學理論為基礎,以氣功、導引、套路等術方行內練一口氣,以按摩、推拿、漢方,藥浴及其他秘方行外練筋骨皮,達成內治外練成強身手搏之能。人們都認為武術起源於戰鬥的需要,可是《中國武術——歷史與文化》一書提出武術雖然部分來自軍事需要,但是大部分還是來自民間的私鬥。軍事用途的武術和民間武術的要求不同。
角牴是一種中國古代的角力遊戲,又稱相撲。它們主要是通過力量型的較量,用非常簡單的人體相搏的方式來決出勝負。宋太祖曾制定軍中以相撲決高下升遷的法則,並以相撲高手擔任御前「內等子」,每逢朝廷大朝會聖節或御宴,照例用左右軍相撲助興。相撲在宋代軍中十分流行,宋朝名將韓世忠、岳飛在軍中推行相撲練武,提拔相撲比賽得勝者。
根據中國唐代封演《封氏聞見記》,春秋時期的楚國一帶,軍中已經出現拔河運動,用來訓練士兵稱為「牽鈎」。書云:「拔河古謂之牽鈎,襄、漢風俗,常以正月望日為之。相傳楚將伐吳,以為教戰」[參239]。
蹴鞠(拼音:cù jū,中古擬音:chiuk giuk[參240])是中國古代的足球運動,也見於朝鮮、日本和越南等亞洲國家。蹴就是「踢」,鞠是「球」。蹴鞠就是用腳踢球。它被認爲是現在足球的雛形,國際足球協會(FIFA)在2004年初公開確認足球最早起源於中國。滿族建立清朝後,全面禁止了上層社會蹴鞠,加上當時漢族女子的纏足方式由側纏改為折骨纏,不能參與體育活動,蹴鞠就此沒落。
文化史觀
[編輯]在漢族正統(史觀)概念,如天子的想法認為皇帝王朝是以血緣的嫡長子繼承為主,皇帝姓氏的賜予與僭偽有其象徵意義,異族異姓或華夷之辨當為取得政權正當性的素材之一。近代中國在建立現代國家體制時,在漢族及中華民族有相當不同的爭論,關於國族、民族識別、族群政策。
中國與漢族王朝列表
[編輯]漢族在中國建立多數王朝,長久主導中國政治,期間也有被小數民族建立中原政權的歷史,西晉亡於匈奴人建立的漢趙(前趙),北宋亡於女真人建立的金朝,南宋亡於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南明亡於滿洲人建立的清朝。
現代國家:漢族與中華民族關係
[編輯]清末留日滿蒙人士及清朝官員在「國民」觀念的啟示下,對於中國族群關係「從多元到一體」的認知,影響了中華民國建立後的族群思想與族群政治。清朝統治者與以維新派為代表的漢族士大夫之間,取得了透過「變法維新」將王朝轉化為近代國民國家的共識,「五族共和」族群論述被晚清政府接納並且成為朝廷的官方族群政策,將自身定位為合「五族」、「五地」為一體的「中央」政府。辛亥革命後,主張種族革命的革命派放棄種族復仇主義的主張,倒向中華民族民族國家的立國理論基礎——「中華民族」觀念和「五族共和」政策[參241]。
「中華民族」一詞,由梁啟超首先提出,其後得到楊度和章太炎等諸多學者闡釋,在不斷拓展其定義的基礎上,最終為兩代政府所認可,奠定了新中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民族觀。1905年梁啓超在〈歷史上中國民族之觀察〉一文中,使用了「中華民族」七次(簡稱為「華族」),並表示:「今之中華民族,即普遍俗稱所謂漢族者」,是「我中國主族,即所謂炎黃遺族。」。
其後,孫中山等人提出並發展了「五族共和」的概念,將漢、滿、蒙、回(指所有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包括維吾爾族等中土十回)、藏五族總稱為「中華民族」,稱之為創建中華民國的基礎[參242],因而引發一系列關於漢族與中華民族關係的研究與中國學界自身對民族觀的重新闡釋[參243]。隨着中華民國的建立和中國革命的進程,中華民族一詞的內涵不斷豐富和擴大,最終成為了以漢族為主體的中國境內所有族裔的人民的總稱。「中華民族」一詞的演進也因此反映了近百年來國族與民族主義的相關爭議。
分子人類學研究
[編輯]漢族起源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認為人類是在各地分別演化而成,漢族為古代北京猿人等的直系後裔。第二種說認為,所有現代人類皆起源於非洲。現代基因研究,以起源非洲的說法為主流。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者禇嘉祐於1998年發表論文,分析包括中國漢族在內的28個東亞族群的染色體序列,認為東亞族群皆起源於非洲。金力團隊於2001年發表〈Y染色體遺傳學證據支持現代中國人起源於非洲〉論文,支持線粒體夏娃理論,認為中國漢族與其他人類一樣起源自非洲,後遷移至亞洲。
錢亞屏和宿兵等團隊進行基因研究指出,原始人類由非洲,經自東亞南部,於4萬至2萬年前間北上至黃河中上游,成為漢藏人先祖[參244]。
儘管西方學術界近年已開始棄用舊有的人種分類法[參245],但在亞洲,三大人種學說似乎仍是主流,並偏向支持多地起源說,例如中南大學在2019年和2020年就有兩項研究表明蒙古人種在遺傳特徵上有其明顯的獨特性,並認為其起源與非洲起源說有所衝突[參246][參247] 。
根據復旦大學的研究,大約60%的中國男人屬於新石器時期5個超級父親的後代,分別標記為O2a2b1a1a1、O2a1b1a1、O2a2b1a2a1a、O1a1a、C2c1。
單倍群O-M122(O2)是漢族人中最常見的父系單倍群之一。分佈於(30/101 = 29.7% 廣西 平話漢族,[參248] 13/40 = 32.5% 廣東 漢族,[279] 11/30 = 36.7% 蘭州 漢族,[280] 26/60 = 43.3% 雲南 漢族,[281] 251/565 = 44.4% 昭通市 漢族,[參249] 15/32 = 46.9% 伊寧縣漢族,[280] 23/49 = 46.9% 蘭州 漢族,[283][參250] 32/65 = 49.2% 南方漢族,[285] 18/35 = 51.4% 梅縣 漢族,[280] 22/42 = 52.4% 北方漢族,[286] 43/82 = 52.4% 北方漢族,[參251] 18/34 = 52.9% 成都漢族,[280] 154/280 = 55.0% 南方漢族,[288] 27/49 = 55.1% 北方漢族,[289] 73/129 = 56.6% 北方漢族,[285] 49/84 = 58.3% 台灣 漢族,[279] 35/60 = 58.3% 台灣 閩南人,[290] 99/167 = 59.3% 華東漢族,[285] 33/55 = 60.0% 福建漢族,[290] 157/258 = 60.9% 台灣 Han,[290] 13/21 = 61.9% 台灣漢族,[289] 189/305 = 62.0% 淄博市漢族,[291] 23/35 = 65.7% 哈爾濱漢族,[280] 29/44 = 65.9% Northern Han,[279] 23/34 = 67.6% 台灣 客家人,[290] 35/51 = 68.6% 北京漢族。[281]).[292][293]
而父系單倍群0-M95(含底下分之o-M88)在廣東漢族中佔比12/64,在山西漢族中佔比1/90,父系單倍群O-M119在浙江漢族佔比29/106,在山西漢族佔比2/90。[294]
研究亦發現漢族父系基因南北一致。漢族先祖原居於黃河流域,於西元前2000年左右向南方移居,使南方(含廣東)漢族與北方漢族的父系基因接近,而廣東漢族的母系基因,則相對與南方原住民接近[參252]
在語言學研究中,自1823年德國學者朱利斯·克拉普羅特提出漢語族與藏語族等皆由原始漢藏語分支的說法後,形成漢藏語系的學說,此學說認為漢族與藏族、羌族等有共同先祖。漢藏語系的起源,學界有中國黃河流域起源說,與中國西南起源說兩種主流假設。金力團隊於2019年發表論文,以遺傳學與貝葉氏統計方法研究,認為在西元前6000年在中國黃河流域,原始漢藏語分支出原始漢語與原始藏緬語,成為漢語族開端,支持了中國黃河流域起源假說[參253]。而現代漢語所親近的語族在四川北部的山區中被發現,白馬人和羌人的語言和漢語屬於近親。可以推測大概在6000年前漢族人的父系祖先來到四川北部平武,北川一帶,在這裏分化出了白馬人,古羌人,古藏人,其中的一支繼續向北(馬家窯遺址公元前3800-2800)對應於部落時代的炎黃部落傳說。
註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引用
[編輯]- ^ CIA Factbook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Han Chinese 91.6%" out of a reported population of 1,379 billion (July 2017 est.)
- ^ 內政部戶政司. 最新消息. www.ris.gov.tw. 2018-04-09 [2019-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18).
- ^ Population trend (PDF). Singstat.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Singapore. [2017-11-0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7-11-07).
- ^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Malaysia Official Portal. [2017-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2).
- ^ Barbara A. Peru (2009), Encyclopedia of the Peoples of Asia and Oceania, Facts on File, p. 794, ISBN 1438119135
- ^ 2016 Census QuickStat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2016
- ^ The Ranking of Ethnic Chinese Population. Overseas Compatriot Affairs Commission, R.O.C. [2016-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1-04).
- ^ 存档副本. [2012-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4).
- ^ Little China in Belgrade. BBC News. 2001-02-12 [2010-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0).
- ^ Siu, Lok, Queen of the Chinese Colony: Gender, Nation, and Belonging in Diaspora, Anthropological Quarterly, Summer 2005, 78 (3): 511–542 [2007-11-07], doi:10.1353/anq.2005.004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8)
Lok Siu, 《华人侨居地的女王:侨居者中的性、民族及附属品》, 人類學季刊, 2005年夏, 78 (3): 511–542 [2007-11-07], doi:10.1353/anq.2005.004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8) (英文) - ^ Vega Abad, Lina, De Salsipuedes al "barrio chino", La Prensa, Panamá, 2003-07-20 [2007-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16) (西班牙語)
莉娜·貝加·阿瓦德, 《从萨尔西普埃德斯到“唐人街”》, 通訊報, 巴拿馬, 2003-07-20 [2007-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16) (西班牙語) - ^ May Expel Panama Chinese; Those Who Refuse to Pay a Head Tax to be Deported To-morrow (PDF), The New York Times, 1913-11-12 [2007-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4)
《巴拿马华人可能被驱逐;那些拒绝付人头税的人在明天将被驱逐出境》 (便攜式文檔格式), 紐約時報, 1913-11-12 [2007-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4) (英文) - ^ Asia Pacific Foundation of Canada. Population by Ethnic Origin by Province. Asia Pacific Foundation of Canada. [2016-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2).
- ^ Han Chinese, Cantonese in New Zealand. [2018-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5).
- ^ Census 2013: More ethnicities than the world's countri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New Zealand Herald. 11 December 2013.
- ^ The World Factbook. [2016-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04).
- ^ Race Reporting for the Asian Population by Selected Categories: 2010 more information.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2014-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8).
- ^ 存档副本. [2018-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4).
- ^ 存档副本 (PDF). [2011-07-1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02-24). 201頁 (西班牙文)
- ^ Archived copy. [2016-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09).
- ^ Kewarganegaraan, Suku Bangsa, Agama dan Bahasa Sehari-hari Penduduk Indonesia Hasil Sensus Penduduk 2010. Badan Pusat Statistik. 2011. ISBN 97897906441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0).
- ^ 印尼 2005 年華人人口統計推估 (PDF). ebooks.lib.ntu.edu.tw. October 2006 [2017-10-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2-18) (中文).
- ^ Slate.fr (編). «Chinois de France» ne veut rien dire. 28 juin 2010 [7 juillet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20).
- ^ General Statistics Office Of Vietnam. 2010-11-13 [2018-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13).
- ^ 在日华人统计人口达92万创历史新高. www.rbzwdb.com. [2020-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2).
- ^ 2011 Census: Ethnic group, local authorities in the United Kingdom.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2013-10-11 [2015-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3).
- ^ Park, Yoon Jung. Recent Chinese Migrations to South Africa – New Intersections of Race, Class and Ethnicity (PDF). Representation, Expression and Identity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2009 [2010-09-20]. ISBN 978-1-904710-81-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0-12-28).
- ^ CITTADINI NON COMUNITARI: PRESENZA, NUOVI INGRESSI E ACQUISIZIONI DI CITTADINANZA : Anni 2015–2016 (PDF). Istat.it. [2017-12-1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10-21).
- ^ Of the 710,000 Chinese nationals living in Korea in 2016, 500,000 are ethnic Koreans Foreign national population in Korea up more than 40% in 5 yrs. Maeil Business News Korea. 2016-09-08 [2018-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5).
- ^ Cifras de Población a 1 de enero de 2016 : Estadística de Migraciones 2015 : Adquisiciones de Nacionalidad Española de Residentes 2015 (PDF). Ine.es. [2017-12-1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9-03-02).
- ^ BiB – Bundesinstitut für Bevölkerungsforschung – Pressemitteilungen – Zuwanderung aus außereuropäischen Ländern fast verdoppelt. Bib-demografiie.de. [2017-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9).
- ^ 'Estou orgulhoso com a minha raíz da China' --Leone Da Silveira Lee, primeiro e único general brasileiro com descendência chinesa ['I am proud of my Chinese roots' --Leone Da Silveira Lee, the first and only Brazilian general of Chinese descent]. 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 online. 2007-05-22 [2017-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7) (葡萄牙語).
- ^ Hideo Matsumoto. Characteristics of Mongoloid and neighboring populations based on the genetic markers of human immunoglobulins. Human Genetics. 1988-11, 80 (3): 207–218 [2020-02-12]. ISSN 0340-6717. doi:10.1007/BF0179008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5).
- ^ Marta Mirazón Lahr. Patterns of modern human diversification: Implications for Amerindian origins.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 1995, 38: 163–198. doi:10.1002/ajpa.1330380609.
- ^ Minahan, James B. Ethnic Groups of North, East, and Central Asia: An Encyclopedia. ABC-CLIO. 2014: 89–95 [2021-08-20]. ISBN 978-1-61069-018-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7).
- ^ Robert D. Retherford; 李希如; Minja Kim Choe; Chen Jiajian; 崔紅艷. 中国的生育率: 到底下降了多少?. 《人口研究》. 2004, 28 (4).
- ^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陸生因進說他曰:「足下中國人,親戚昆弟墳在真定。今足下反天性,棄冠帶,欲以區區之越與天子抗衡為敵國,禍且及身矣。...」《史記》卷113:呂嘉等乃遂反,下令國中曰「王年少。太后,中國人也,又與使者亂,專欲內屬,盡持先王寶器入獻天子以自媚,多從人,行至長安,虜賣以為僮僕。取自脫一時之利,無顧趙氏社稷,為萬世慮計之意。」
- ^ 《舊五代史·卷九十八·晉書二十四·列傳第十三·安重榮》天福中,朝廷姑息契丹,務安邊塞,重榮.......上表論之。.......其表數千言,大抵指斥高祖稱臣奉表,罄中國珍異,貢獻契丹,凌虐漢人,竟無厭足。又以此意為書,遺諸朝貴及藩鎮諸侯。
《中華文明起源和民族問題的論辯》第237頁
《新五代史·卷七十二·四夷附錄第一·契丹上》張礪,明宗時翰林學士,晉高祖起太原,唐廢帝遣礪督趙延壽進軍於團柏谷,已而延壽為德光所鎖,並礪遷於契丹。德光重其文學,仍以為翰林學士。礪常思歸,逃至境上,為追者所得,德光責之,礪曰:「臣本漢人,衣服飲食言語不同,今思歸而不得,生不如死。」
《遼史·本紀第十九·興宗耶律宗真》 重熙十五年春正月乙酉,禁契丹以奴婢鬻與漢人
《新五代史·卷七十三·四夷附錄第二·契丹下》初,德光之擊晉也,述律常非之,曰:「吾國用一漢人為主可乎?」德光曰:「不可也。」述律曰:「然則汝得中國不能有,後必有禍,悔無及矣。」
《三朝北盟會編·卷一百四十三》引《節要》曰:.......又聞粘罕初圍太原,有保正石竧起寨於西山保聚村民,人甚眾且強悍多豪俠,每朔望告戒必以忠孝為主,由是戶多可恃人盡知方,金人攻之往往為竧敗,金賊屢屢遁去及多邀金人出掠者,由是粘罕遣大軍破而擒之,皆粘罕怒使之也,當破之日,竧已保守八月矣。粘罕既得竧,命釘之於車,剚刃於股將欲支解之,竧頗節義,自持皇恩素感忠赤,昂藏之概傲慢之態磊磊落落,絕無顧慮之念生死鼎鑊之懼,鐵石忠貞不是過也,粘罕雖腥膻部落,不覺驚異,徐謂竧曰:「爾若降我,當命爾以官。」竧嫚罵曰:「爺是漢人,甘死不降番狗,你識爺麼!姓石,石上釘橛更無移改!」竟為賊所害。
《明實錄·太祖·卷一百九》洪武九年,曾秉正在上疏中提到:「近來蒙古色目之人多改為漢姓與華人無異。」及《朝鮮王朝實錄·世宗實錄·卷九十六》朝鮮世宗二十四年(1442年),申槪在辨別仇赤羅的族屬時說:「仇赤羅之言,固未可信。其稱本名仇所時沙,亦是野人之名,似非華人,且轉賣,尤不可信其爲漢人,不問漢人與否,實告爲限,拘留爲便。」 - ^ 白居易《縛戎人-達窮民之情也》:「.......其中一虜語諸虜,爾苦非多我苦多。同伴行人因借問,欲說喉中氣憤憤。自雲鄉管本涼原,大歷年中沒落蕃。一落蕃中四十載,遣著皮裘系毛帶。唯許正朝服漢儀,斂衣整巾潛淚垂。誓心密定歸鄉計,不使蕃中妻子知。暗思幸有殘筋力,更恐年衰歸不得。蕃候嚴兵鳥不飛,脫身冒死奔逃歸。晝伏宵行經大漠,雲陰月黑風沙惡。驚藏青塚寒草疏,偷渡黃河夜冰薄。忽聞漢軍鼙鼓聲,路傍走出再拜迎。遊騎不聽能漢語,將軍遂縛作蕃生。........沒蕃被囚思漢土,歸漢被劫為蕃虜。早知如此悔歸來,兩地寧如一處苦。縛戎人,戎人之中我苦辛。自古此冤應未有,漢心漢語吐蕃身。」
- ^ 《宋朝事實類苑·卷第七十七·南蕃呼中國為唐》:「太宗洎明皇擒中天竺王,取龜茲為四鎮,以至城郭諸國皆列為郡縣。至今廣州胡人,呼中國為唐家,華言為唐言。」
- ^ 41.0 41.1 《明史·外國真臘傳》:「唐人者,諸番呼華人之稱也。凡海外諸國盡然」
- ^ 42.0 42.1 42.2 《史記·大宛列傳》:聞宛城中新得秦人知穿井,而其內食尚多。
- ^ James Stuart Olson. An Ethno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China.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1998: 94– [2013-01-19]. ISBN 978-0-313-2885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5).
- ^ 「今之中華民族,即普遍俗稱所謂漢族者。」 —— 梁啓超. 第27卷《歷史上中國民族之觀察》. 飲冰室合集. 中華書局. ISBN 978-7-101-09490-9.
- ^ 「梁啟超寫《歷史上中國民族之觀察》一文,「中華民族」一詞被使用了七次,依然認為『今之中華民族,即普遍俗稱所謂漢族者』因為『我中國主族,即所謂炎黃遺族』。辛亥革命以後,孫中山在1912年提出了「五族共和」,以民族平等、團結和融合相號召。同年,革命派領袖黃興、劉揆一等發起「中華民國民族大同會」,後又改稱「中華民族大同會」,其「中華民族大同」的理想,包容了漢族、滿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等民族。」 —— 楊義. 中華民族文化發展與西南少數民族. 民族文學研究. 2012, (1): 5 - 21.
- ^ 「革命黨領袖人物黃興、劉揆一等領銜發起成立了「中華民國民族大同會」,後改稱「中華民族大同會」,成為在當時影響最大的以民族平等融和為宗旨的社會組織。一些少數民族人士也參加了此會,並成為重要的發起人。」 —— 張晨怡. 近代「中華民族」觀念形成的文化考察. 中華文史網.
- ^ "For Liang and Bluntschli, it was clear that any nation-state required one core ethnicity to guide and dominate other smaller ethnicities. This idea fitted into Liang's imagi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state and the role the Chinese people had in this state. They were the gold and silver forming the main part of the coin, that is, the nation-state, whereas the non-Chinese people were the less valuable metals needed to complete this coin." —— Chpater 1.2 Liang Qichao as a Nationalist Thinker (第85頁);
"Non-Chinese people, mainly Manchus, Mongols, Tibetans, and Turkic Muslims, (Uyghurs), have not been considered as important factors in the history of early Chinese nationalism so far. But Chinese nationalist and historiographical discourses tell not only a lot about the Chinese image of the Other, but also shed new light on the images of the Chinese Self and its assumed ability to assimilate and integrate other ethnicities." —— 書籍序言
Schneider, Julia C. Nation and Ethnicity: Chinese Discourses on History, Historiography, and Nationalism (1900s-1920s). Brill. 2017-03-23. ISBN 9004330119. - ^ "The Chinese language, Zhōngwén, has a written history that can be traced back to about the middle of the second millennium BCE. It is one of two branches of the Sino-Tibetan family of languages and is used by the Han Chinese, Hànzú, who make up 91.59% of China's 1.3 billion people, and by many Chinese who live elsewhere on every inhabited continent and on major islands around the world, estimated at around 30 million." —— Yyonne, Walls; Jan, Walls. 1.1 Introduction. Using Chinese : a guide to contemporary usage (PDF).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2. ISBN 9780511719684.
- ^ 《翻譯名義集》卷3:「脂那,婆沙二音,一云支那,此云文物國,即讚美此方,是衣冠文物之地也。二云指難,此云邊鄙,即貶挫此方,非中國也。西域記云:『摩訶至那,此曰大唐。』」
- ^ Joshua A. Fogel, 「New Thoughts on an Old Controversy: Shina as a Toponym for China」 Sino-Platonic Papers, 229 (August 2012)
- ^ 《長春真人西遊記》:「土人唯以瓶取水,戴而歸。及見中原汲器,喜曰:桃花石諸事皆巧。桃花石,謂漢人也。」
- ^ 《資治通鑑·漢紀十四》:匈奴縛馬前後足置城下,馳言「秦人,我匄若馬,」
- ^ 《漢書·李廣利傳》:貳師聞宛城中新得漢人知穿井,而其內食尚多。
- ^ 《南史·杜驥傳》:「嘗侍宋文帝,言及史籍,上曰:『金日磾忠孝純結,漢人莫及』」
- ^ 《世說新語·語言篇》:「高望道人,不作漢語,或問此意,簡文曰:以簡應對之煩。」
- ^ 李慈銘《越縵堂日記》
- ^ 《新唐傳·列傳 第五十八 二郭兩王張牛》:玄宗遣左衛中郎將王惠齎詔書諭解曰:「朕聞師克在和,不在眾,以虔瓘、獻宿將,當舍嫌窒隙,戮力國家。自開西鎮,列諸軍,戍有定區,軍有常額,卿等所統,蕃漢雜之,在乎善用,何必加募?
- ^ 《唐蕃會盟碑》大唐文武孝德皇帝與大蕃聖神贊普舅甥二主商議社稷如一,結立大和盟約,永無淪替,神人俱以證知,世世代代使其稱讚,是以盟文節目題之於碑也:「文武孝德皇帝與聖神贊普獵贊陛下,二聖舅甥,濬哲鴻被,.......今蕃漢二國所守見管本界,以東悉為大唐國疆,已西儘是大蕃境土,彼此不為寇敵,不舉兵革,不相侵謀。.......蕃漢並於將軍谷交馬,其綏戎柵已東,大唐祇應;清水縣已西,大蕃供應。.......蕃於蕃國受安,漢亦漢國受樂,茲乃合其大業耳。依此盟誓,永久不得移易,然三寶及諸賢聖日月星辰請為知證。如此盟約,各自契陳,刑牲為盟,設此大約。倘不依此誓,蕃漢君臣任何一方先為禍也仍須仇報及為陰謀者,不在破盟之限。蕃漢君臣並稽告立誓,周細為文,二君之驗證以官印、登壇之臣親署姓名,如斯誓文,藏於玉府焉。」
- ^ 《欽定全唐文》卷九八八,第二十函:《盟吐蕃題柱文》:「今蕃漢二國所守見管……興實以西盡是大蕃境土,彼此不為寇敵,不舉兵事,不相侵謀封境。……每次通傳……蕃漢並於將軍谷交馬,其綏已東大唐祇應,清水縣已西大蕃供應。……蕃於蕃國受安,漢亦漢國受樂,茲乃合具大業耳。依此盟誓永久不得移易」
- ^ 《全唐文·卷七百六十七·陳黯·代河湟父老奏》:「臣等世籍漢民也,雖地沒戎虜,而常蓄歸心。時未可謀,則俛僶偷生,既遭休運,詎可緘默。.......其蕃戎伺隙,侵掠邊州,臣等由此家為虜有。然雖力不支而心不離,故居河湟間世相為訓,今尚傳留漢之冠裳。每歲時祭享則必服之,示不忘漢儀.......今之所取,願止於國朝已來所沒秦渭之西故地,朗畫疆域,牢為備御,然後闢邊田,飽士卒,可以為永遠之謀,迥出周漢之右。則臣得棄戎即華,世世子孫無流離之苦。生死幸甚!」
- ^ 劉景復《夢為吳泰伯作勝兒歌》:「........我聞天寶十年前,涼州未作西戎窟。麻衣右衽皆漢民,不省胡塵暫蓬勃。太平之末狂胡亂,犬豕崩騰恣唐突。玄宗未到萬里橋,東洛西京一時沒。漢土民皆沒為虜,飲恨吞聲空嗢咽。時看漢月望漢天,怨氣沖星成彗孛。........。」
- ^ 《唐詩紀事·卷五十六·雍陶》杜元穎為西川節度使,治無狀。文宗大和三年,南詔蠻嗟巔乃悉眾掩邛、戎、巂三州,陷之。入成都,止西郛十日,掠女子工技數萬而南。至大渡河,謂華人曰:「此吾南境,爾去國當哭。」眾號慟,赴水死者十三。故陶賦《哀蜀人為南蠻俘虜五章》,其《初出成都聞哭聲詩》云:「但見城池還漢將,豈知佳麗屬蠻兵。錦江南渡聞遙哭,盡是離家別國聲。」 又賦《過大渡泣望鄉國詩》云:「大渡河邊蠻亦愁,漢人將渡盡回頭。此中郵寄思鄉淚,南去應無水北流。」.......《蜀中戰後感事》云:「蜀道英靈地,山重水又回。文章四子盛,道路五丁開。詞客題橋去,忠臣叱馭來。臥龍同駭浪,躍馬比浮埃。已謂無妖土,那知有禍胎。蕃兵依漢柳,蠻旆指江梅。戰後悲逢血,燒餘恨見灰。空留犀厭怪,無複酒除災。歲積萇宏怨,春深杜宇哀。家貧移未得,愁上望鄉台。」
- ^ 「一自蕭關起戰塵,河湟隔斷異鄉春。 漢兒盡作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 —— 司空圖. 《河湟有感》
- ^ 「今中國強而北狄弱,漢兵千人堪擊其數萬。」 —— 《通典·卷一百九十九·薛延陀》
- ^ 《中華文明起源和民族問題的論辯》第236-238頁
- ^ 《漢民族發展史》第233頁
-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海內外中華兒女」提法的由來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炎黃時代沒有文字,也不可能有「炎黃子孫」或「黃帝子孫」這樣的名詞,但卻為後世此類名詞的出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炎黃子孫」稱謂與其說是一個血緣符號,不如說是一個文化符號。海內外華人自稱「炎黃子孫」實際上是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是「文化尋根」和「文化自覺」的需要。因此,祗要這種認同心理繼續存在,「炎黃子孫」稱謂就會繼續使用下去。(作者單位:寶雞文理學院歷史系)。」
-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海內外中華兒女」提法的由來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炎黃部落」集團是漢民族的主源,漢族世代自稱「炎黃世胄」、「炎黃子孫」。……宣傳中華文明史要多提『中華民族』的概念,慎用『炎黃子孫』的概念,注意表明是各民族共同創造了中華文明。」
- ^ 見「炎黃子孫,復興中華」的說法黃復興黨部
- ^ 見:黃帝神話的流傳與「炎黃子孫」的美好想像[失效連結]:"辛亥革命前的十幾年,中國各大報章雜誌處處可見黃帝的各類論述,例如將黃帝事蹟作為歌謠以供兒童唱誦,一時「炎黃子孫」、「軒轅世冑」的說法風行草偃;又如光緒三十四年(1908)同盟會人士在東京遙祭黃帝陵寢,說到:「是我皇祖在天之靈」,默默保佑革命事業。....民國二十四年(1935),中國國民黨致祭「中華民族始祖黃帝軒轅氏之靈」,民國二十六(1937)中共的陝西蘇維埃政府則代表蘇區人民致祭黃陵,也說:「赫赫始祖,吾華肇造。」到了今天,各地華人的日常生活、自我意識,依然有「炎黃子孫」這樣的重要組成要素,例如錢穆肯定「我們自稱炎黃子孫,是很有道理的。」"
- ^ 《〈論攀附:近代炎黃子孫國族建構的古代基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3.3:583-62》:作者:王明珂 出版社: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西汉水“天水”的发源地”.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8).
- ^ 汉族.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入門網站. 2006-04-17 [2009-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9).
- ^ 存档副本. [2009-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23).
- ^ 杜家驥:清代滿族與八旗的關係及民族融合問題
- ^ 《閒中今古錄摘抄》 :「且如胡元只任胡族為正官,中華人官佐二。」
- ^ 《北史·卷九十四·列傳第八十二》人寓形天地,稟氣陰陽,愚智本於自然,剛柔繫於水土。故霜露所會,風氣所通,九川為紀,五嶽作鎮,此之謂諸夏,生其地者則仁義所出。
- ^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七·列傳第一百四十七》史臣曰:「禹畫九州,周分六服,斷長補短,止方七千,國賦之所均,王教之所備,此謂華夏者也。」這裏的「華夏」一詞,是指漢族
- ^ 《舊五代史·卷七十·唐書四十六·列傳第二十二·李嚴》 嚴曰:「吾國視契丹如蚤蝨耳,以其無害,不足爬搔。吾良將勁兵布天下,彼不勞一郡之兵,一校之眾,則懸首槀街,盡為奴擄。但以天生四夷,當置度外,不在九州之本,未欲窮兵黷武也。」此處「四夷」的具體民族或國家參考《舊五代史外國列傳》
- ^ 《新五代史·卷二十六·唐臣傳第十四·李嚴》嚴曰:「唐滅梁如拉朽,況其不及乎!唐兵布天下,發一鎮之眾,可以滅虜使無類。然而天生四夷,不在九州之內,自前古王者皆存而不論,蓋不欲窮兵黷武也。」此處「四夷」的具體民族或國家參考《新五代史四夷附錄》
- ^ 《新五代史·卷七十二·四夷附錄第一》夷狄種號多矣。其大者自以名通中國,其次小遠者附見,又其次微不足錄者,不可勝數。其地環列九州之外,而西北常彊,為中國患。
- ^ 《新五代史·卷七十三·四夷附錄第二》世宗自乾寧軍御龍舟,艛船戰艦,首尾數十里,至益津關,降其守將,而河路漸狹,舟不能進,乃舍舟陸行。瓦橋淤口關、瀛莫州守將,皆迎降。方下令進攻幽州,世宗遇疾,乃置雄州於瓦橋關、霸州於益津關而還。周師下三關、瀛、莫,兵不血刃。述律聞之,謂其國人曰:「此本漢地 ,今以還漢,又何惜耶?」
- ^ 《遼史卷二十九·本紀第二十九·耶律延禧》保大四年秋七月,天祚既得林牙耶律大石兵歸,又得陰山室韋謨葛失兵,自謂得天助,再謀出兵,復收燕、雲。大石林牙力諫曰:「自金人初陷長春、遼陽,則車駕不幸廣平淀,而都中京;及陷上京,則都燕山;及陷中京,則幸雲中;自雲中而播遷夾山。向以全師不謀戰備,使舉國漢地皆為金有。國勢至此而方求戰,非計也。當養兵待時而動,不可輕舉。」
- ^ 《元史卷一百二十六·列傳第十三·廉希憲》初分漢地為十道,乃並京兆、四川為一道,以希憲為宣撫使。
- ^ 《元史卷一百二十五·列傳第十二·高智耀》會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謂:「本朝舊俗與漢法異,今留漢地,建都邑城郭,儀文制度,遵用漢法,其故何如?」帝求報聘之使以析其問,智耀入見請行。
- ^ 希麟《續一切經音義》卷2:「支那國,或雲真那,或雲震旦,亦云摩訶支那,皆梵語輕重也。舊翻為漢國,或雲即大唐國,也或翻大夏國,又雲思惟國:謂此國人多有智略能思惟故,皆義翻也。」
- ^ 見p.33, p.67 許倬雲. 我者與他者:中國歷史上的內外分際.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9 [2012-10-26]. ISBN 978-962-996-415-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31).
- ^ 《漢民族發展史》第216頁
- ^ 沈亞之《沈下賢文集》:「自翰海以東,神鳥、敦煌、張掖、酒泉,東至於金城、會寧,東西至於上郢、清水、凡五十郡、六鎮、十五軍,皆唐人子孫,生為戎奴婢。」
- ^ 《新唐書·吐蕃傳》:「蘭州地皆粳稻,桃李榆柳岑蔚,戶皆唐人。見使者麾蓋,夾道觀。」
- ^ 《大明律·婚姻》:「凡蒙古、色目人,聽與中國人為婚姻。務要兩相情願。不許本類自相嫁娶。違者,杖八十,男女入官為奴。其中國人不願與回回、欽察為婚姻者,聽從本類自相嫁娶,不在禁限。」
- ^ 《討元繳文》:「蓋我中國之民,天必命我中國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
- ^ 傅斯年:《夷夏東西說》
- ^ 歐陽哲生主編《傅斯年全集》七冊,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 ^ 《中華文明起源和民族問題的論辯》第223頁
- ^ 《中華文明起源和民族問題的論辯》第224-226頁
- ^ 《中華文明起源和民族問題的論辯》第227頁
- ^ 《國語·周語》:「有夏雖衰,杞、鄶猶在。申、呂雖衰,齊、許猶在。唯有嘉功,以命姓受祀,迄於天下……夫亡者豈繄無寵?皆黃、炎之後也。」
- ^ 《國語·魯語上》:「有虞氏禘黃帝而祖顓頊,郊堯而宗舜;夏后氏禘黃帝而祖顓頊,郊鯀而宗禹」
- ^ 《陳侯因□敦》:高祖黃帝……
- ^ 《漢民族發展史》第28頁
- ^ 《史記正義》引《帝王世紀》曰:「神農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登為少典妃,遊華陽,有神龍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
- ^ 「《國語·晉語四》: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
- ^ 《繹史·卷五》引《新書》:「炎帝者,黃帝同母異父兄弟也」
- ^ 105.0 105.1 《漢民族發展史》第29-31頁
- ^ 106.0 106.1 106.2 106.3 106.4 106.5 106.6 106.7 106.8 《雪球——漢民族的人類學分析》
- ^ 《史記·五帝本紀》:「天下有不順者,黃帝從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嘗寧居。東至於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於空桐,登雞頭。南至於江,登熊、湘。北逐葷粥,合符釜山,而邑於涿鹿之阿。」
- ^ 《呂氏春秋·蕩兵篇》:「兵所自來久矣,黃,炎故用水炎矣」
- ^ 余太山《塞種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出版。頁138-141。
- ^ 余太山《古族新考》,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出版。
- ^ 《山東臨淄周-漢代人骨種族屬性的討論》
- ^ 韓康信〈塞、烏孫、匈奴和突厥之種族人類學特徵〉,收入《西域研究》1992年第2期。
- ^ 《史記·五帝本紀》: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
- ^ 《禮記·祭法》「夏后氏亦諦黃帝……」
- ^ 《詩經·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時維姜嫄」
- ^ 《史記·周本紀》:「周後稷名棄,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
- ^ 《史記·周本紀》:封棄於邰,號曰後稷,別姓姬氏。
- ^ 《中國歷代民族史叢書·第一卷·先秦民族史》第185-186頁
- ^ 《中國歷代民族史叢書·第一卷·先秦民族史》第187-188頁
- ^ 《中國歷代民族史叢書·第一卷 先秦民族史》第280頁
- ^ 《尚書·武成》:「我文考文王,克成厥勛,誔膺天命,以撫方夏」
- ^ 《尚書·康誥》:「文王……肇造我區夏」
- ^ 《尚書·君奭》:「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帝欽罰之,乃伻我有夏,式商受命,奄甸萬姓」
- ^ 《尚書·立政》:「「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帝欽罰之,乃伻我有夏,式商受命,奄甸萬姓」」
- ^ 《中國歷代民族史叢書·第一卷 先秦民族史》第281頁
- ^ 《左傳·襄公十三年》:大夫曰:「君有命矣。」子囊曰:「君命以共,若之何毀之?赫赫楚國,而君臨之,撫有蠻夷,奄征南海,以屬諸夏
- ^ 《左傳·閔公元年》:狄人伐邢。管敬仲言於齊侯曰:「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暱,不可棄也。宴安鴆毒,不可懷也。《詩》云:『豈不懷歸,畏此簡書。』簡書,同惡相恤之謂也。請救邢以従簡書。」齊人救邢。
- ^ 《左傳·襄公十一年》:晉侯以樂之半賜魏絳,曰:「子教寡人和諸戎狄,以正諸華。
- ^ 《左傳·昭公三十年》:子西諫曰:「吳光新得國,而親其民,視民如子,辛苦同之,將用之也。若好吳邊疆,使柔服焉,猶懼其至。吾又疆其仇以重怒之,無乃不可乎!吳,周之胄裔也,而棄在海濱,不與姬通。今而始大,比於諸華。
- ^ 《國語鄭語》史伯對曰:「王室將卑,戎狄必昌,不可逼也。當成周者,南有荊、蠻、申、呂、應、鄧、陳、蔡、隨、唐;北有衛、燕、狄、鮮虞、潞、洛、泉、徐、蒲;西有虞、虢、晉、隗、霍、楊、魏、芮;東有齊、魯、曹、宋、滕、薛、鄒、莒;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則皆蠻、荊、戎、狄之人也。非親則頑,不可入也。其濟、洛、河、潁之間乎!是其子男之國,虢、鄶為大,虢叔恃勢,鄶仲恃險,是皆有驕侈怠慢之心,而加之以貪冒。君若以周難之故,寄孥與賄焉,不敢不許。周亂而弊,是驕而貪,必將背君,君若以成周之眾,奉辭伐罪,無不克矣。若克二邑,鄔、弊、補、舟、衣、柔、歷、華,君之土也。若前華後河,右洛左濟,主芣、騩而食溱、洧,修典刑以守之,是可以少固。」
- ^ 《淮南子·泰族訓》:「四海之內莫不仰上之德,象主之指,夷狄之國重譯而至,非戶辯而家説之也,推其誠心,施之天下而已矣。」
- ^ 《漢民族發展史》第186頁
- ^ 《左傳·哀公七年》:「禹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
- ^ 《後漢書》:「逮湯受命,其能存者三千餘國」
- ^ 《後漢書》:「制五等之封,凡千七百七十三國」
- ^ 《後漢書》:「春秋時,尚有千二百國」
- ^ 《後漢書》:「至於戰國,存者十餘。」
- ^ 《史記·太史公自序》:春秋之後,陪臣秉政,彊國相王;以至於秦,卒並諸夏,滅封地,擅其號。作六國年表第三。
- ^ 《史記·河渠書》:自是之後,滎陽下引河東南爲鴻溝,以通宋、鄭、陳、蔡、曹、韂,與濟、汝、淮、泗會。於楚,西方則通渠漢水、雲夢之野,東方則通鴻溝江淮之閑。於吳,則通渠三江、五湖。於齊,則通菑濟之閑。於蜀,蜀守冰鑿離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餘則用溉欍,百姓饗其利。
- ^ 《漢民族發展史》第191-192
- ^ 《中國歷代民族史叢書·第二卷·秦漢民族史》第3-4頁
- ^ 《漢書》卷九六 下 西域傳下:「馳言『秦人,我丐若馬』」,又漢使者久留不還,故興遣貳師將軍,欲以為使者威重也。」
- ^ 《漢書》卷九四 上 匈奴傳上:「單于年少初立,母閼氏不正,國內乖離,常恐漢兵襲之。於是衛律為單于謀:「穿井築城,治樓以藏谷,與秦人守之。漢兵至,無奈我何。」」
- ^ 《中國歷代民族史叢書·第二卷·秦漢民族史》第17-18頁
- ^ 梁方仲《中國歷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4-16頁
- ^ 譚其驤:《晉永嘉喪亂之後的民族遷徙》,(長水集)上
- ^ 葛劍雄等:《簡明中國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9頁
- ^ 148.0 148.1 148.2 148.3 《中國民族史綱要》第151-154頁
- ^ 《中國民族史綱要》第133-134頁
- ^ 《中國民族史綱要》第148-149頁
- ^ 《金史·盧彥倫傳》
- ^ 《金史·唐括安禮傳》
- ^ 王壽南《中國通史》五南圖書 第13-14頁
- ^ 154.0 154.1 154.2 《中國民族史綱要》第149-151頁
- ^ 何炳棣(美)著 葛劍雄 譯《1638-1953 中國人口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第262頁
- ^ 曹樹基. 中国人口史 第五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1-05-01: 第一節. ISBN 9787309027754.
- ^ 葛劍雄. 《中國人口發展史》.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1年: 第263頁.
- ^ 丁光玲. 清朝前期的人口增長與人口壓力(1644〜1820) (PDF). 《復興崗學報》: 385–414. [中華民國93年] [2018-03-1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1-15).
- ^ 姜公韜. 〈第七章:五百年社會文化的掠影〉. 《中國通史·明清史》. : 第122頁.
- ^ 閻崇年. 《清十二帝疑案》.
- ^ 《清世祖實錄》卷四十九.
- ^ 管東貴,「滿族漢化問題新解」,手稿,民國七十九年。.
- ^ 戴逸, 龔書鐸主編, 《中國通史》, 智能教育出版社, 2003, p431
- ^ 丁光玲. 清朝前期的人口增長與人口壓力(1644〜1820) (PDF). 《復興崗學報》: 385–414. [中華民國93年] [2018-03-1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1-15).
- ^ Rowe, William T. "Social stability and social chang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473–562. ISBN 978-0-674-03612-3.
- ^ Thomas E. Ewing. “Ch’ing Policies in Outer Mongolia, 1900-1911”. Modern Asian Studies. 1980, 14 (1): 152.
- ^ 167.0 167.1 167.2 Top 100 Languages by Population. [2009-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11).
- ^ Chen, Jonas Chung-yu. [ARCHAEOLOGY IN CHINA AND TAIWAN] Sea nomads in prehistory on the southeast coast of China. Bulletin of the Indo-Pacific Prehistory Association. 2008-01-24, 22 (0) [2020-04-16]. doi:10.7152/bippa.v22i0.11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0).
- ^ 楊濟亮,福州疍民考略,《閩越文化研究——閩越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1
- ^ Leo J. Moser. The Chinese mosaic: the peoples and provinces of China. Westview Press. 1985: 219. ISBN 0-86531-085-8.
traditional response among the other peoples of the south China coastal region was to assert that the boat people were not Han Chinese at all, but rather a distinct minority race, the Tanka (PY: Danjia "dan people"), a people who had taken to the life on the water long ago. Often this view was embroidered with tales about how the Tanka had short legs, good only for shipboard life. Some stories alleged that they had six toes and even a tail. It was commonly asserted that they spoke their own aboriginal
- ^ OCAC. Overseas Chinese Population. OCAC(Overseas Compatriot Affairs Commission, R.O.C. (Taiwan)). 2011 [201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16).
- ^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Tabulation on the 2010 Population Censu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12-04 [201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1).
- ^ Laurence J. C. Ma; Carolyn L. Cartier. The Chinese Diaspora: Space, Place, Mobility, and Identity. Rowman & Littlefield. 2003: 1– [2012-12-05]. ISBN 978-0-7425-1756-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27).
- ^ Gregory Veeck; Clifton W. Pannell; Christopher J. Smith; Youqin Huang. China's Geography: Globalization and the Dynamics of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Change. Rowman & Littlefield. 2011-07-16: 298– [2012-12-05]. ISBN 978-0-7425-6784-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30).
- ^ 葛劍雄主編:《中國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一卷,第45-59頁
- ^ 《東南亞華族社會發展論》第4頁
- ^ 國家統計局:《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 (第一號)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國家統計局:《中國人口普查年鑑-2020》
- ^ 中華民國內政部統計月報 原住民人口http://sowf.moi.gov.tw/stat/month/m1-04.xl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中華民國內政部統計月報 外籍配偶http://sowf.moi.gov.tw/stat/month/m1-14.xl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中華民國內政部統計月報 現住人口數存档副本. [2014-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29).
- ^ 王士錄,(2005年),《緬甸的"果敢族":族稱、來歷、狀況及跨國互動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世界民族》第2005年05期。
- ^ 第三媒體,(2006年),緬北的明朝遺民——果敢族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亡國後的海上. [2009-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8).
- ^ 韓國歷史與現代韓國By Jiang-zuo Jian. [2009-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16).
- ^ 陳連開教授《中國大百科全書·民族卷》漢族
- ^ 《漢語史稿》修訂本第587頁
- ^ 張世祿《張世祿語言學論文集·中國語的演化和文言白語的分叉點》學林出版社1948年10月
- ^ 《漢民族發展史》第327頁
- ^ 190.0 190.1 《漢語史稿》第25頁
- ^ 《漢語的祖先》漢語——南島語的連接:南島語形態學方面的審察
- ^ 《論語·述而》
- ^ 揚雄《方言》
- ^ 孔安國《尚書序》:伏羲氏以書契代「結繩之政」
- ^ 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辯證的發展》(《考古學報》1972年第1期)
- ^ 於省吾:《關於古文字研究的若干問題》《考古》1973年第3期
- ^ 《漢民族發展史》第336-338頁
- ^ 《漢民族發展史》第339頁
- ^ 《漢民族發展史》第340-341頁
- ^ 「漢字文化圏」とは (PDF). [2009-08-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9-21).
- ^ 張淑一《先秦姓氏制度考索》福建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211-05608-8 41-54頁
- ^ 浅谈汉族传统意义下的民族服饰. [2018-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8).
- ^ 《中國紡織》(第9-12期),紡織工業出版社,2007年,第72-74頁
- ^ 梁振威《圖解中國國情手冊》,中華書局,第31頁
- ^ 多面手革命家黄隆生:“国服”中山装的设计者. [2012-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24).
- ^ 徐傑舜 (編). 《汉族民间风俗》. 中國: 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1998: 124-126.
- ^ 207.0 207.1 Twitchett, Denis; Fairbank, John K. (2008)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ume 9 Part 1 The Ch'ing Empire to 1800, p87-88
- ^ 高, 春明. 《中國衣冠服飾大辭典》. 上海: 周汛. 1996. ISBN 7-5326-0252-4.
- ^ 蘇旭珺. 臺灣早期漢人傳統服飾. 臺灣: 傳藝中心出版. 2001-01-01: 43–52頁. ISBN 9789576677755 (中文).
「台灣開阜至割台前傳統漢服風貌……傳統男性與女性服裝形式,男性盛裝仍為長衫,馬褂或馬甲……漢人傳統服飾風格大致同於晚清時期……」
- ^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概況》編寫組編寫.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概況. 中國河北: 民族出版社出版. 2009-06-01. ISBN 9787105086665 (中文(簡體)).
「縣內回族現雖使用漢語言,著漢服,但在風俗習慣上都保留着鮮明的民族特點」
- ^ 方文山:漢服要跟現代接軌 新式漢服會被社會認可 鳳凰網國學 2017年10月29日
- ^ 方斌:漢服的特點 大紀元- 2015-08-16.
- ^ 星洲網Sin Chew Daily - 星洲日報 2013-08-14.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zhou2012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星洲網Sin Chew Daily。2016-11-29
- ^ 第五屆中國西塘漢服文化周如約而至 古鎮洋溢漢服情 - 人民網
- ^ 最念西塘秋•第五屆西塘漢服文化周 - 鳳凰網
- ^ 漢字載中華歷史 成語顯漢服文化. 大紀元. 2011-11-26 [2017-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5).
- ^ 找尋失落的漢服之美--張改琴委員倡議確定漢族標準服飾 新華網 2013年03月06日
- ^ 方文山:漢服要跟現代接軌 新式漢服會被社會認可 鳳凰網國學 2017年10月29日
- ^ “汉服运动”:互联网时代的种族性民族主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016-08-04 [2005-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27).
根據百度百科上「漢服」詞條的相關解釋以及漢網論壇上《痛哉!漢服! —漢民族服飾消亡簡史》等有關資料……作為漢網的漢服專家,吉林大學的三年級學生歐陽雨曦認真考經據典,在漢網上發佈了《漢服初步分類規劃制定方案(草稿)》,這是第一個「漢服」標準。儘管這個標準既非官方的標準,又非學術的標準,但它確實成為「漢服」實體化的一個起點。
- ^ 姜, 柯安. 《鄭州街頭有人公開穿著「漢服」,專家質疑「漢服復興」是商業炒作》. 《東方早報》. 2003-12-04.
- ^ Kevin Carrico, A State of Warring Styl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n reality, Hanfu is an invented style of dress that features broad sleeves, flowing robes, belted waists and vibrant colours. Its modern-day proponents claim it was the invention of the mythical Yellow Emperor and was worn for millennia by the Chinese people."
- ^ 羅, 雪揮. 《「漢服」先鋒》. 《中國新聞周刊》. 2005-09-05.[永久失效連結]
- ^ 225.0 225.1 Edward J. M. Rhoads. Manchus and Han: Ethnic Relations and Political Power in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China, 1861–1928.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0: 61– [2017-11-19]. ISBN 978-0-295-98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0).
- ^ 王麗華《服飾文化圖文版》,內蒙古人民出版社,p75-76
- ^ Edward J. M. Rhoads. Manchus and Han: Ethnic Relations and Political Power in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China, 1861–1928.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0: 60– [2017-11-19]. ISBN 978-0-295-98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5).
- ^ 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年
- ^ 孫世圃《中國服飾史教程》, 中國紡織出版社, 1999年
- ^ 《漢書·藝文志》著錄「陰陽家二十一家,三百六十九篇」
- ^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漢(中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於2011年4月1日查閱
- ^ 陳國明《中華傳播理論與原則》,五南圖書出版,第412頁
- ^ 孟凡人. 新疆考古与史地论集. 科學出版社. 2000 [2012-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1).
- ^ 史仲文. 中国艺术史.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6 [2012-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2).
- ^ Yanxin Cai. Chinese Architectu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1-03-03: 94– [2012-12-06]. ISBN 978-0-521-18644-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30).
- ^ 236.0 236.1 236.2 "趙容俊《殷商甲骨卜辭所見之巫術》
- ^ 姑換嫂. [2018-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5).
- ^ 中医 汉医. [2009-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8).
- ^ 唐代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六 中華書局 2005 ISBN 710104722-Z
- ^ 《廣韻》屋韻:「鞠,蹋鞠,以革爲之,今通謂之毬子,(渠竹切,)又菊、麴二音。」
- ^ 吳啟訥,少數族群在民國肇建前後的抉擇 --認識多族群統一國家的民族與族群現象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林冠群,〈試論孫文「五族共和」思想〉,《中國邊政》第169期,頁1-18,2007年3月。
- ^ 沈松僑. 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 [2009-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7).
- ^ 田阡子、孫宏開、江荻《漢藏語數據與東亞人類的淵源》
- ^ 存档副本. [2020-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4).
- ^ 存档副本. [2020-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8).
- ^ 存档副本. [2020-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16).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Gan2008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Yin C, Su K, He Z, Zhai D, Guo K, Chen X, Jin L, Li S. Genetic Reconstruction and Forensic Analysis of Chinese Shandong and Yunnan Han Populations by Co-Analyzing Y Chromosomal STRs and SNPs. Genes. July 2020, 11 (7): 743. PMC 7397191 . PMID 32635262. doi:10.3390/genes11070743 .
- ^ Yao H, Wang M, Zou X, Li Y, Yang X, Li A, Yeh HY, Wang P, Wang Z, Bai J, Guo J, Chen J, Ding X, Zhang Y, Lin B, Wang CC, He G. New insights into the fine-scale history of western-eastern admixture of the northwestern Chinese population in the Hexi Corridor via genome-wide genetic legacy. Molecular Genetics and Genomics. May 2021, 296 (3): 631–651. PMID 33650010. S2CID 232091731. doi:10.1007/s00438-021-01767-0.
- ^ Su B, Xiao J, Underhill P, Deka R, Zhang W, Akey J, Huang W, Shen D, Lu D, Luo J, Chu J, Tan J, Shen P, Davis R, Cavalli-Sforza L, Chakraborty R, Xiong M, Du R, Oefner P, Chen Z, Jin L. Y-Chromosome evidence for a northward migration of modern humans into Eastern Asia during the last Ice Ag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December 1999, 65 (6): 1718–24. PMC 1288383 . PMID 10577926. doi:10.1086/302680.
- ^ 漢族的遺傳結構:文化傳播伴隨人口擴張. [2020-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3).
- ^ Zhang, Menghan; Yan, Shi; Pan, Wuyun; Jin, Li. Phylogenetic evidence for Sino-Tibetan origin in northern China in the Late Neolithic. Nature. 05 2019, 569 (7754): 112–115 [2020-06-13]. ISSN 1476-4687. PMID 31019300. doi:10.1038/s41586-019-1153-z.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07).
書籍
[編輯]- 左丘明. 《左傳》.
- 《國語》.
- 呂不韋. 《呂氏春秋》.
- 司馬遷. 《史記》.
- 班固. 《漢書》.
- 範曄. 《後漢書》.
- 《欽定全唐文》.
- 鄒容. 《革命軍》.
- 陳致平. 《中华通史》.
- 王東平. 《中華文明起源的民族問題的論辯》.
- 徐傑舜. 《漢民族發展史》. ISBN 978-7-5409-0437-1.
- 徐傑舜 (編). 《雪球——漢民族的人類學分析》. ISBN 978-7-208-03059-6.
- 田繼周. 《中國歷代民族史叢書》. 第一卷 先秦民族史. ISBN 978-7-5409-1768-5.
- 田繼周. 《中國歷代民族史叢書》. 第二卷 秦漢民族史. ISBN 978-7-5409-1768-5.
- 王力. 《漢語史稿》.
- 黃伯榮; 廖序東 (編). 《現代漢語》. ISBN 978-7-0404-6593-8.
- 李葆嘉. 王士元 , 編. 《漢語的祖先》.
- 陳連開. 《中國民族史綱要》.
- 黃校連. 《東南亞華族社會發展論》. ISBN 978-7-80515-749-8.
外部連結
[編輯]- (簡體中文)世界上最大的民族—汉族的起源和分布数据. 華夏文化傳播網.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