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討論:改進條目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既然是百科全書,那麼就要在「全景」方面給大家一定的幫助,而不單單是孤立的條目。

建議重視:專題的綜述性條目。

品質管理

[編輯]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

我指名道姓,高雄之家,台中英雄類似的帳戶,一直開一些編輯門檻極低的小條目,剛好跨過小小條目的門檻,但是寫作習慣非常不好,文筆也差。已經是老用戶了,又是侵權、又是錯字,寫作還沒有養成註解和參考文獻的習慣,已經超過一年,完全沒有更改這樣糟糕的寫作態度,估計在中文維基超過2000條這樣的條目由他手裏生出來,只有極少數條目在短時間獲得提升,我認為這樣下去對中文維基百科的品質造成傷害。--Jasonzhuocn...臺灣維基社群Blog 2008年1月26日 (六) 17:40 (UTC) [回覆]

我認為斧底抽薪之道是再度提升收錄條目的品質門檻,強迫他們的作品品質升級,要不然就只好砍了。畢竟依照維基百科的政策,縱使知道某些特定參與者寫得很差,也不能針對個人制訂特殊的審核標準,因此總體的門檻提升應該還是兼顧公平與品質的不二之道!—泅水大象 訐譙☎ 2008年1月26日 (六) 20:24 (UTC)[回覆]
設法找合適資料擴充這些條目吧!畢竟某些編撰門檻低的條目(如某維基人家中附近街道)仍有收錄價值,若僅因條目品質極糟便予以刪除那萬一有人想大幅改善卻發現已遭刪除那就不是什麼好事了。去他們的用戶討論頁提醒一下吧!--RekishiEJ (留言) 2008年1月27日 (日) 02:42 (UTC)[回覆]
RekishiEJ說的不錯,但數量一多就不妙了。中文維基百科社群自身對於條目的包容和改善能力因為少數人大量張貼品質不佳的條目而稀釋了這樣的力量。大約在兩年前的今日,有人貼了一篇地域歧視,但文不對題,馬上被提交刪除,那時候是四票保留對兩票刪除,社群主流意見是以改善取代刪除,但條目內容還是沒有獲得立即的改善,半年後二度提刪,條目獲得了大幅度的改寫。
時至今日,以改善取代刪除仍然是社群的主流意見(沒說是共識,也有一些人認為寧缺勿濫),但一次生出太多低劣品質的半成品條目,社群的力量難以在短時間內消化,大量的立法委員條目就是無奈的例子,維基百科過去對生人的條目一向很謹慎,甚至有着評價由歷史學家來下的默契,少對生人條目做出價值觀的評語。濫開條目的結果,造成部分條目的品質急遽下降。
中文維基百科邁入了第五個年頭,寫作的門檻降低了,收錄的範圍更寬廣、更多元了,也吸引了更大範圍的編者加入了維基人的行列,但養成良好寫作習慣的作者數量似乎卻沒有相應的大幅度增加,也許是我求好心切,也許是不好的一面總是特別引人注目,也許是我忽略了許多夥伴對於品質提升的努力。也因為對百科有着深切的期望,無論是多小的條目,都希望能夠帶給讀者確確實實的內容,所有的編者都能夠透過互助寫作而領略參與維基的美妙,而不是一再收到管理員發送的侵權、提刪通知。
寫得少、寫不好、寫錯字、侵權、一錯百貼,這不是什麼無法原諒的錯誤,但是這種事情乘以500倍、2000倍,沒有負起責任,主動回頭修正顯而易見的錯誤,實在讓人感到無奈。我並不能抹殺他對中文維基百科的貢獻,只是過來人都知道,他似乎不回應任何的留言(所以我只好在這裏向公眾發言),只是安靜的進行編輯,不知道有什麼辦法能夠讓他在編輯的態度上,更加用心得編輯,一同分享社群愉快的互動。--Jasonzhuocn...臺灣維基社群Blog 2008年1月27日 (日) 05:16 (UTC) [回覆]
我覺得該用戶的問題不在大量創建小條目,而在於主題取材和侵權,因為單就內容量而言,幾位致力於地理條目的維基人所創建的條目也常常都是不到一行的文字敘述,然後配上一張圖或一塊Infobox模版,並不比該用戶多。
該用戶的取材不少都是令人懷疑重要性或知名度的主題,這種主題理應用心來突顯其存在價值,針對這一點我支持提高收錄門檻應對。其次是侵權,也是我覺得他最嚴重的問題,因為該用戶的侵權一再發生,而且勸告無效,已經達到列入破壞用戶的標準了。--百楽兎 2008年1月27日 (日) 14:59 (UTC)[回覆]
要引起一個人的注意,那就是要讓他察覺環境的變化而會抬起頭看一下發生什麼事情。既然留言無效那自然就需要更大的聲音吸引注意力囉。—cobrachen (留言) 2008年1月27日 (日) 15:19 (UTC)[回覆]
我反而想的是高雄之家討論 | 貢獻)、台中英雄討論 | 貢獻)是不是傀儡,我們無法就大量創建小條目作出警戒(因為他們嚴格上都沒有犯規),但傀儡編輯這一點,就絕對可以作出封禁,需要CU一下嗎﹖-Iflwlou [ M {  2008年1月28日 (一) 12:51 (UTC)[回覆]
他創建的條目標題也很別彆扭。什麼「歷屆xx市長列表」的,「歷屆」二字簡直多餘。令我費了很多勁兒的移動條目和添置 d | wr 模板。 中華の達人HoiNapBakTsyn 2008年1月29日 (二) 12:16 (UTC)[回覆]

提倡良好的寫作習慣,分享蒐集資料的技巧,另一方面逐步提高寫作的最低門檻,除了條目長度和重要性的限制。適度的引導社群成員學習使用資料庫或圖書館輔助寫作,有人不想費力找資料寫百科,生不出素質佳的條目,社群就開一個教程──如何寫出好條目、找文獻輕鬆上手。臺中英雄不看沒關係,至少要讓社群大部分的成員熟悉良好的寫作習慣,體認到百科應有的品質。我不反小主題條目,但是沒有人喜歡自己關心的主題被寫人爛了,還是故意的咧。我不是想開批鬥大會,只希望能夠引出改善的好點子。—Jasonzhuocn (留言) 2008年2月6日 (三) 06:05 (UTC)[回覆]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與本討論頁面無關,已由Puppy8800於2008年9月15日 (一) 09:02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

我個人不反對小條目,如果一個條目沒有人寫, 而有一個人寫成小條目, 我認為沒有什麼可指摘的. 問題在於小條目的質量(包括正確性, 語句的通順, 術語的準確)和哪些達不到收錄標準的條目(這個可能很含糊,只能靠刪除投票決定),希望能夠在條目的創作中不斷提高我們對這個領域知識的了解, 文字能力的提高,對維基語法的熟練掌握. 在條目的寫作方法和技巧方面大家討論的比較少.

維基百科不是過家家,不是八卦, 所以寫條目時應該更認真些, 嚴謹些, 自己都沒有搞懂, 甚至似是而非的內容應當先請教領域內的人再寫. 我看過一些很長的翻譯條目, 有些的翻譯簡直慘不忍睹.把factory farming(工廠化畜牧)翻譯成工廠耕作,把strike action(罷工)翻譯成襲擊行動,還有更多的語句不知所云.
這種質量的條目的危害比小條目的危害還要大,而且這樣條目的作者好像在完成什麼任務--用心閣(對話頁) 2008年2月29日 (五) 12:03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