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黛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引眉的女性面具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引眉
假名ひきまゆ
平文式羅馬字Hikimayu

黛眉日本引眉,是一種源於中國,後傳至日本的一種化妝方法,即將眉毛剃去或拔去,再塗上顏料。

中國

[編輯]

先秦時期已出現這種化妝方式,即拔去眉毛,以一種以條燒焦後製成的青黑色顏料繪畫眉形來代替原來的眉毛[1],從細長的蛾眉至寬闊的廣眉都有[2]。黛眉在漢代已很盛行[3]。至唐代唐玄宗有「眉癖」,命宮廷畫工畫《十眉圖》,包括鴛鴦眉小山眉五嶽眉三峰眉垂珠眉月棱眉分梢眉涵煙眉拂雲眉倒暈眉[4]

日本

[編輯]

日本流行於奈良時代江戶時代期間在奈良時代引入了這個風俗,當時是將眉毛拔去,並用墨在眉毛處畫上細長的弓形。然而到了平安時代畫眉毛的方式開始改變,在眉毛上方用墨畫上長圓形的形狀,這被稱為「殿上眉」。

最早引眉這個風俗是在裳着禮上伴隨着染黑齒而進行的,從平安時代的中期開始,改在男性貴族、平家武將的元服禮上進行。到1185年平安時代結束的時候,剃眉、染黑齒以及在臉上塗上白粉已經稱為日本男性的基本風俗。

在後來的幾個世紀裏,日本女性也開始剃眉毛。在日本室町時代能劇中,女性一般以剃過眉毛的形象登場,「殿上眉」的位置相對比平安時代更高一些。

進入江戶時代之後,日本男性已基本放棄了這個習俗;但已婚女性仍舊堅持古代的剃眉、染黑齒的習俗。明治維新以後,日本政府頒佈法律,禁止日本國民剃眉毛、染黑齒。如今,引眉這一習俗只有在一些傳統藝能表演、歷史劇或者祭祀中才能見到。

參見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釋名》:「黛,代也。滅眉毛去之,以此畫代其處也。」
  2. ^ 黛眉. [2015-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3. ^ 《鹽鐵論·國疾》: 「傅白黛青者眾。」
  4. ^ 淺談:中國古代女性是怎樣美容的?[永久失效連結]

參考文獻

[編輯]
  • 化粧ものがたり―赤・白・黒の世界》,高橋雅夫著,雄山閣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