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思想流派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0年4月9日) |
系列條目 |
馬克思主義 |
---|
馬克思主義用唯物主義的歷史發展解釋來分析階級關係和社會衝突,並採用辯證的社會變革觀。 馬克思主義起源於19世紀德國哲學家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著作,但馬克思主義有很多種思想流派,而這些流派中有的並非依照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只停留於名義上。
概念
[編輯]共產主義
[編輯]馬克思的共產主義社會原本是指一個沒有國家機器(包括了沒有政府)、生產資料社會所有制的社會,政治組織形式上傾向於無黨制,而實現共產主義之前的過渡階段也不是一黨專政。
許多標榜馬克思主義的政權是由共產主義政黨一黨專政的國家,例如前東德。由於共產黨的專政,這些國家往往被西方政治學家統稱為「共產主義國家」,不過,這些國家其實都自稱自己是「社會主義國家」,並將共產主義保留為未來的願景[1],舉例來說,蘇聯的全稱為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共產主義國家往往倚賴由國家對資本的所有權和控制而進行的計劃經濟來進行經濟的更動和對土地資源的國有化,由於他們強調對生產工具的集體所有,共產主義國家透過專政的共產黨權力結構來進行各種經濟的決策,反對此種權力中央化的馬克思主義者則稱之為「國家共產主義」。
社會主義
[編輯]民主社會主義和馬克思列寧社會主義,還有一些具有民族主義或宗教色彩的政治主張也自稱社會主義,如「基督教社會主義」、「伊斯蘭社會主義」、「阿拉伯社會主義」、「佛教社會主義」等。馬克思列寧主義試圖透過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來達成共產主義的最終目標,而民主社會主義則試着以社會改革的方式來達成理想目標,也因此民主社會主義與社會民主主義經常有類似的立場,儘管民主社會主義是屬於更為偏向左派的一方。
馬克思列寧主義型式的政府在蘇聯解體之後便一蹶不起,在名義上自稱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在現在也只剩下老撾、越南、古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另一方面,以社會民主主義或民主社會主義為旗幟的政黨則仍然在許多國家存在,並且以進步聯盟、社會黨國際和第四國際作為代表。
自身定位為社會主義的國家並不一定會以社會主義作為經濟或社會的政策平台,舉例來說,標榜社會主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不但有相當規模的市場經濟,而且也缺乏西歐社會民主主義政黨所推廣的、傳統上屬於社會主義政策之一的免費健保。
社會民主主義
[編輯]社會民主主義是一種在19世紀晚期和20世紀初期開始浮現的政治意識形態,是從馬克思主義的支持者裏分離出來的眾多分支之一。許多政黨在19世紀後半期開始自稱為社會民主主義,其支持者大部分是一些不只是希望引進社會主義、也希望引進民主制度的人。20世紀初期以後的社會民主主義者否定了社會主義只有透過階級鬥爭、革命以及無產階級專政才能達成的理論。
現代的社會民主主義在於20世紀初期社會主義運動的分裂,亦即對於馬克思理論抱持不同看法的兩派人馬。包含了和平主義、無政府主義、以及工團主義等許多運動都在那時崛起,經常是伴隨着主流社會主義運動的分裂而來,有些也是因為新的理論浮現而誕生的,許多這些流派往往對馬克思主義抱持着批判的態度。民主社會主義者認為社會主義可以透過改革而不需要革命達成,而革命社會主義者則強烈批評此論點[2][3],認為任何企圖改革資本主義的嘗試最終都會被腐化而失敗。
儘管他們的分歧,改革派和革命社會主義者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才正式分裂,改革派的社會民主主義者支持他們各自的國家,而革命社會主義者則認為此舉動是對於勞動階級的背叛,因為他們認為勞動階級是「沒有國家的」、而且也不該為資產階級去戰場上打仗送死。各地的社會主義政黨都產生激烈論爭,比如德國的社會民主黨之間的愛德華·伯恩施坦(改革派)和羅莎·盧森堡(革命派)之間的論爭。最後,1917年的俄國革命使得當時大部分的社會主義政黨分裂,改革派的社會主義者維持了社會民主主義稱號,而革命派的社會主義者則開始自稱為「共產主義者」,並且很快組織了他們自己的共產國際。
自從1920年代以來,社會民主主義者與共產主義者之間在理論上的基本差異越加分歧,社會民主主義一詞開始被套用在歐洲各地的工黨上,尤其是德國社民黨在1959年的哥德斯堡綱領裏徹底拋棄了階級鬥爭的概念。
列寧主義
[編輯]就其擁護者和對世界的影響而言,列寧主義——又稱布爾什維克主義——是馬克思主義中最大的趨勢,輕而易舉地壓倒了所有其他思想流派的總和。馬克思列寧主義是蘇聯共產黨為了表示列寧主義是在馬克思主義基礎上建立的意識形態而創造的一個術語。列寧的追隨者一般認為,他對馬克思主義體系的補充是馬克思19世紀最初理論貢獻的實踐必然結果——因為這些補充適用於現在的資本主義條件。列寧把這個時代稱為帝國主義時代。列寧式帝國主義理論的最重要後果是,工業化國家的工人為了推翻資本主義,需要與被壓迫國家各自的殖民地結盟或結盟。這就是那句口號的來源,它表明了列寧主義的觀念,即不僅無產階級,而且所有被壓迫人民也是革命力量:「全世界的工人和被壓迫人民團結起來!」[4]
嚴格來說,馬克思列寧主義指的是列寧依據馬克思經濟理論和革命社會主義所發展出的列寧主義,不過,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許多政治團體都曾使用馬克思列寧主義一詞來形容他們各自的意識形態。馬克思列寧主義也就是認為資本主義應該透過革命加以推翻、接着實行無產階級專政、進而實現共產主義的理想,並且認為此過程中必然有一個打前鋒的「黨」領導無產階級。無產階級專政指的是勞動階級的絕對專政,透過勞工間的直接民主實行,理想中勞工們將會掌控地方政府的實質權力,比如俄羅斯革命後的蘇維埃。
列寧主義認為資本主義只能透過革命加以推翻,也就是說,任何企圖以體制內改革資本主義的派系,例如社會民主主義、費邊社會主義、以及非革命的民主社會主義流派,都會因為資本家與無產階級間的根本衝突而必然失敗[1]。列寧主義政黨的首要目標是要教育無產階級,好移除他們被資本家灌輸的階級意識、以及其他「愚民」的思想例如宗教和民族主義。一旦無產階級獲得了獨立的階級意識,黨便會領導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政府,以讓無產階級掌控政治和經濟權力。而在黨的領導和教育下,無產階級會透過專政實踐社會主義,此時無論是革命派還是非革命派都會隨着無產階級一同加入社會主義革命的行列。
列寧認為,當時社會民主黨的傳統模式是鬆散的多元化組織,不足以推翻俄國的沙皇政權。他提出了在民主集中制模式下自律的職業革命者群體。
反修正主義
[編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許多支持者拒絕赫魯曉夫的論點。他們認為,赫魯曉夫正在令人無法接受地改變或修正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則,從這一立場衍生出「反修正主義」標籤。[來源請求] 通常,反修正主義者只是簡單地稱自己為馬克思列寧主義者。
非列寧主義的革命社會主義
[編輯]盧森堡主義、自治主義和古典馬克思主義等流派也自稱共產主義者,有的也自稱為自由意志馬克思主義(Libertarian Marxism)者。此外還有不可能主義流派。他們認為列寧的民主集中制和先鋒隊思想違背了馬克思主義,而顯得不夠自由,並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原有的民主思想抨擊斯大林主義的高度集權,對修正主義的社會民主主義也持批評態度。他們中一些人還認為,列寧主義忽視了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都必須要在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基礎上才能形成,這是其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斯大林主義
[編輯]斯大林主義是指蘇聯共產黨總書記斯大林所開創的集權社會主義模式,這是斯大林對列寧主義的繼承,後來被所有的社會主義陣營國家效仿。政治上實行一黨專政、高度集權,禁止和鎮壓反對派的發聲,經濟上採用中央計劃經濟,外交上採用民族主義和沙文主義立場,並堅持一國社會主義論。被其他人稱為斯大林主義者的人一般認為自己是列寧主義的正統傳人,自認為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者。[來源請求]
後斯大林時代與莫斯科一致的共產主義
[編輯]在蘇聯共產黨第二十次代表大會上,新任第一書記尼基塔·赫魯曉夫同他的前任約瑟夫·斯大林發生了意識形態的分裂。首先,赫魯曉夫譴責了在斯大林周圍發展起來的所謂的個人崇拜。然而,更重要的是,赫魯曉夫拒絕了迄今為止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正統信條,即階級鬥爭即使在社會主義下也會繼續下去。相反,國家應該以全民的名義進行統治。衍生出的一個相關原則是和平共處的概念,或者說新興的社會主義集團可以僅僅通過發展社會生產力來與資本主義世界和平競爭。
毛主義
[編輯]毛澤東思想,又稱「毛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等人依據馬克思列寧主義提出的理論體系。
不像早期的馬克思列寧主義中以都市勞工無產階級為革命的主角,毛澤東思想將重心放在鄉村的農民身上,毛澤東認為只要經由其他無產階級和黨的領導,農民可以成為構成革命的主要勢力。之所以發展出這樣的理論,除了因為當時中國是一個大多數人務農的國家外,也是中國共產黨在1920和1930年代經過眾多工運失敗和長征累積的經驗形成的。不像其他馬克思列寧主義流派重視大規模的工業化,毛澤東思想認為鄉村的發展是首要前提。另外,毛澤東思想明確的將軍事原則和戰略列為其政治思想的一部分,毛澤東自己的說法為「槍桿子出政權」,他認為農民們可以透過以游擊戰為主的人民戰爭達到革命的目標。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毛澤東思想被列為官方的政治思想的一部分,然而自從1978年鄧小平的市場經濟改革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導了中國政經發展,中國共產黨官方對於毛澤東原本意識形態的解讀也因此有很大的變動。
1980年代前,毛主義和毛主義者一般是外界的稱呼,傾向毛澤東思想的派系一般稱自己為馬列主義者,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Marxism–Leninism–Mao Zedong Thought)作為其意識形態。1980年代,秘魯共產黨 (光輝道路)在毛派中首倡以毛主義一詞代替毛澤東思想,並用馬列毛主義一詞表示毛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之間的連續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編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改革開放之後所採取的一種意識形態,包含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社會建設與生態保護等內容。名義上指中國共產黨在捍衛一黨專政地位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導思想下,引入了西方資本主義的部分市場經濟概念。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2020年發文章,稱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5]。
霍查主義
[編輯]因阿爾巴尼亞勞動黨第一書記恩維爾·霍查的核心貢獻而得名的霍查主義,在很多年裏與中國關係密切,但由於中國共產黨內部人士提出的所謂三個世界理論,以及它對中國領導人鄧小平的不利行為的看法,對毛主義的批評與日俱增。然而,霍查主義最終趨向於認為中國根本不存在社會主義。
霍查認為自己是對列寧和斯大林的正統繼承者,而毛澤東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嚴重修正,毛澤東的三個世界理論是錯誤的,毛發動的群眾運動和實行的的經濟體制也只是封建民粹主義的變種。
托洛茨基主義
[編輯]托洛茨基主義是由列夫·托洛茨基所提倡的理論。托洛茨基自視為布爾什維克列寧主義者,他同時也支持先鋒黨的概念,並且自視是正統馬克思主義、革命馬克思主義的擁護者。他在政治上與斯大林和毛澤東有着巨大的差異,他認為一國不能建成社會主義而提倡世界革命和不斷革命,並且強烈反對極權主義。托洛茨基認為蘇聯工人缺乏普選權、政治自由和對生產資料的處分權,因此是一個官僚工人國家,而應當實行無產階級專政,貫徹民主集中制。
世界上仍然有許多團體和人士自稱是托洛茨基主義的追隨者,雖然他們在理論的解釋和政治上往往有相當的差異。托洛茨基的追隨者聲稱自己是列寧的繼承者,就像主流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一樣。托洛茨基主義者之間的共同特徵是他們對列寧時代之後的蘇聯的負面評價。[6] 托洛茨基將斯大林統治下的蘇聯定義為由官僚階層統治的指令經濟。托洛茨基被驅逐出蘇聯後,主張進行政治革命,推翻斯大林主義政府。[7]
托洛茨基認為無產階級革命是「不斷革命」的來源,並且主張那些沒有經歷過資產階級民主改革或革命的地方(亦即還沒有經過資本主義民主的地方,例如革命前的俄羅斯)必須要透過持續不斷的社會革命才能維持無產階級的革命成果。這就是說,在欠發達國家裏,資產階級太軟弱,不能領導他們自己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這一任務就落在了無產階級頭上。然而,無產階級掌握了權力就會繼續這場革命,從而把它從資產階級革命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從民族革命轉變為國際革命。托洛茨基認為一個新的社會主義國家將無法抵抗來自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威脅,也因此必須要透過將革命擴散出去到世界各地的方式來保護自己,最好是透過那些有龐大工業勞工人口的發達國家。在馬克思主義的光譜上,托洛茨基主義是當中的左派,他們堅持直接民主、反對與「帝國主義」勢力的妥協、並且主張輸出革命直到全世界都成為革命的一部分。[8]
左翼共產主義
[編輯]共產國際前兩次大會後,共產主義左派批判布爾什維克的政治觀點。
雖然羅莎·盧森堡生活在左翼共產主義之前,但她在政治上和理論上對大多數左翼共產主義者都有很大的影響力。左翼共產主義的支持者包括赫爾曼·戈特,安東·潘尼科克,奧托·赫勒,卡爾·科爾施,阿馬德奧·博爾迪加和保羅·馬蒂克。
今天存在的突出的左翼共產主義團體包括國際共產主義潮流和國際主義共產主義傾向。舊俄羅斯國際共產黨的不同派別也被認為是左翼共產主義組織。
自治主義馬克思主義
[編輯]自治主義是世界範圍內馬克思主義社會運動的一個範疇,它強調的是在自治和橫向網絡中組織的能力,而不是等級結構,如聯盟或政黨。包括哈里·克里弗在內的自治主義馬克思主義者擴大了工人階級的定義,將受薪和無償勞動包括在內,例如熟練技能職業和家務勞動——它的重點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工人階級,他們是資本結構變革的主要力量。 現代自治主義理論家安東尼奧·奈格里和米高·哈特認為,網絡權力構建是對抗新自由主義積累體制最有效的組織方法,並預測資本主義向21世紀帝國的巨大轉變。
馬克思主義神學
[編輯]儘管馬克思強烈批判包括基督教在內的制度化宗教,但一些基督教徒「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前提,並試圖從這一角度重新解釋基督教信仰」。[9] 由此產生的一些例子是解放神學和黑人神學。當本篤十六世還是紅衣主教的時候,他就強烈反對激進的解放神學,梵蒂岡譴責接受馬克思主義。黑人神學家詹姆斯·科恩在《致我的人民》中寫道:「用於分析資本主義的結構。馬克思主義作為社會分析的工具,可以揭示表象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從而幫助基督徒看清事物的真相。」[10]
德萊昂主義
[編輯]德萊昂主義是工團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的一種形式。德萊昂是美國第一個社會主義政黨社會主義勞工黨的早期領導人。德萊昂主義位於共產主義列寧主義傳統之外。德萊昂主義政府的高度分權和民主性質與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民主集中制和他們所看到的蘇聯的獨裁性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德里昂主義計劃的成功取決於在工作場所和選舉中獲得大多數人的支持,這與列寧主義的觀點形成了鮮明對比,即一個小型先鋒黨應該領導工人階級進行革命。德萊昂和其他德萊昂主義作家經常進行反對民主社會主義運動的論戰,特別是反對美國社會黨,並認為他們是「改良主義者」或「資產階級社會主義者」。德萊昂信徒傳統上避免任何被他們視為試圖改革資本主義的活動或聯盟,儘管德萊昂時代的社會主義工人黨在罷工和類似的社會正義運動中非常活躍。
歐洲共產主義
[編輯]歐洲共產主義是西歐國家的共產黨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它同時吸收了民主社會主義、西方馬克思主義和列寧主義中的一些思想,並聯繫西歐的實際情況對馬克思列寧主義進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正[11]。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西歐各個共產黨,如意大利共產黨和聖地亞哥·卡里略領導下的西班牙共產黨試圖堅持從莫斯科獨立出來。在意大利,他們依賴安東尼奧·葛蘭西的理論。
後馬克思主義
[編輯]後馬克思主義代表了哲學家和社會理論家的理論工作,他們的理論建立在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基礎之上,但超越了這些理論的限制,使它們置身於馬克思主義之外。 它從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開始,而從生產方式作為分析的起點,包括階級以外的因素,如性別、種族等,以及上層建築之間的反思性關係。
馬克思主義在一些意想不到和相對模糊的地方仍然是一個強有力的理論,並不總是被恰當地稱為「馬克思主義」。 例如,許多墨西哥和一些美國的考古學家仍然使用馬克思主義模型來解釋經典的瑪雅文明的崩潰(公元900年)——卻沒有提到馬克思主義的名字[12]。
學術界的馬克思主義
[編輯]馬克思主義對於歷史和社會的認知在學術界被其追隨者套用到許多領域,包含人類學、媒體研究、政治學、歷史學、社會學理論、哲學等等[13]。與蘇聯、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主導的官方馬克思主義不同的是,以西歐、中歐和北美為主的西方馬克思主義發展出了眾多不同的學術界流派。
西方馬克思主義
[編輯]西方馬克思主義是基於西歐和中歐(以及最近的北美)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的一個廣泛的範疇,與蘇聯、中東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哲學形成對照。
格奧爾格·盧卡奇、卡爾·科爾施、安東尼奧·葛蘭西被認為是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先驅。代表人物有赫伯特·馬爾庫塞、讓-保羅·薩特、路易·皮埃爾·阿爾都塞。
新馬克思主義
[編輯]新馬克思主義始於20世紀,主要根基於馬克思早年的著作,亦即他還沒有受到恩格斯影響前的作品,那時的馬克思注重的是一種辯證的唯心主義,而非辯證唯物主義。也因此,新馬克思主義排斥古典馬克思主義的經濟決定論,包含了更大自由主義的色彩。新馬克思主義者引入了許多馬克斯·韋伯的關於社會不平等的理論,尤其是社會地位和權力上的不平等[14]。
英國馬克思主義史學
[編輯]英國馬克思主義與法國馬克思主義(尤其是阿爾都塞馬克思主義)截然不同,與法蘭克福學派一樣,注重文化體驗,強調人的主體性,而與唯物主義決定論觀點的距離越來越遠。 1946年,英國共產黨內部一批史學家組成了共產黨史學家小組。 他們在早期資本主義社會的"底層歷史"和階級結構上有着共同的興趣。 這個組織的重要成員包括愛德華·帕爾默·湯普森、埃里克·霍布斯鮑姆、克里斯托弗·希爾和拉斐爾·薩繆爾。
雖然該集團的一些成員(最突出的是湯普森)在1956年匈牙利革命後離開了黨,但英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共同點仍然延續在他們的著作中。 他們十分強調歷史的主觀決定性。 湯普森在《理論的貧困》中與阿爾都塞進行了一次著名的交鋒,他認為阿爾都塞的理論過分歷史決定論,沒有給被壓迫者的歷史性反抗留下任何空間。[15]
分析馬克思主義
[編輯]分析馬克思主義是由一群分析哲學出身的社會科學和哲學學者在1980年代發展出的,他們試着以更嚴謹的邏輯和語言分析來正當化馬克思主義,並且引入現代社會科學被接受的研究理論例如理性選擇理論。此學派代表者有傑拉德·柯亨等人。
結構馬克思主義
[編輯]結構馬克思主義是以結構主義出發研究馬克思主義,最主要是由法國理論家路易·皮埃爾·阿爾都塞所提出。與70年代之後支配主流學界的人本馬克思主義不同的是,阿爾都塞認為馬克思主義是一種研究架構的客觀科學[16],並且認為依據馬克思早期作品衍生的帶有人本色彩的、歷史主義的和包容性高的馬克思主義只是「科學化前的人本意識形態。」[17] 它在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影響了法國,也在20世紀70年代影響了法國以外的哲學家、政治理論家和社會學家。
法蘭克福學派
[編輯]法蘭克福學派是依據新馬克思主義對於社會理論、社會調查、和哲學的闡述所產生的[18]。「法蘭克福學派」是一個非正式術語,用來指稱隸屬於社會研究所或受其影響的思想家——不是任何機構的名稱,法蘭克福學派的主要思想家也沒有使用這個術語來指稱他們自己。這一社會理論、社會研究和哲學流派在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社會研究所誕生。
法蘭克福學派集結了一群原屬非主流的馬克思主義者、資本主義的批評者、和一些認為共產主義或是社會民主主義政黨扭曲了馬克思理論的人。為了解釋西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何以沒有出現無產階級革命、以及為何納粹主義出現在原先經濟上、科技上、文化上都屬先進的德國,法蘭克福學派企圖解釋一些他們認為馬克思所沒有預想到的社會情況。他們選擇馬克思思想中可能有助于澄清馬克思自己從未見過的社會狀況的部分。他們引用其他學派的觀點來填補馬克思的遺漏。法蘭克福學派聚集了持不同政見的馬克思主義者,他們嚴厲批評資本主義,認為馬克思的一些所謂的追隨者來鸚鵡學舌般模仿馬克思的思想,通常是為了捍衛正統的共產主義或社會民主黨。
馬克斯·韋伯、西格蒙德·佛洛伊德等人的理論對法蘭克福學派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他們強調的「批判理論」試圖克服實證主義、粗糙的唯物主義、和現象學的侷限,並試着重新引進康德的批判哲學以及其後黑格爾等人的德國唯心主義,強調邏輯非和矛盾是現實必有的屬性。
人本馬克思主義
[編輯]人本馬克思主義是專注於馬克思早年著作的流派,尤其是年輕的馬克思的1844年哲學和經濟學手稿,此時的馬克思剛發展出異化理論,還沒有提出他後期對於資本主義社會更為結構性的論述。人本馬克思主義認為古典的馬克思主義忽略了馬克思早期的著作,比如馬克思的1844年手稿(1932年才被出版)。必須理解馬克思的哲學基礎,才能正確理解。路易·皮埃爾·阿爾都塞等人批評此流派為「修正主義」。
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
[編輯]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是女性主義的一個分支,專注批判他們認為是資本主義對於女性的剝削或拘束。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認為私人產權提高了經濟不平等,進而產生男女之間不平衡的性別關係和依賴,並且是女性被壓榨的根源。依據馬克思主義說法,資本主義裏的個體與社會關係是由其社會階級所決定的,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則認為資本主義的生產模式註定了女性的被剝削地位。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往往聚焦在對於家事分工以及工資不平等上作為他們分析的主要題材。
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核心是通過解放資本主義來解放婦女。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認為,私有財產是婦女受壓迫的根源,私有財產導致經濟不平等、依賴、政治混亂,最終導致男女之間不良的社會關係。
根據馬克思主義理論,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個人是由階級關係塑造的,即人的能力、需要和利益被視為由他們所居住的社會所特有的生產方式決定的。 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者認為性別不平等是由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馬克思主義理論)決定的。 性別壓迫是階級壓迫,婦女的從屬地位被視為一種維持的階級壓迫(如種族主義) ,因為它服務於資本和統治階級的利益。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擴展了傳統的馬克思主義分析,通過家庭勞動和工資工作來支持她們的立場。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Marxism and the National Question. Marxists Internet Archive. [2011-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V. I. Lenin: The Tasks of the Proletariat in the Present Revolution (a.k.a. the April Theses). Marxists Internet Archive. [2011-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Lenin, Vladimir. The State and Revolution. Marxists Internet Archive. [2011-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5) (英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To the Rural Poor" (190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ollected Works. vol. 6. p. 366.
-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新華網. [2020-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存档副本. [2018-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2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The characterisation of the anti-bureaucratic revolution as 「political revolution」 referred to the fact that the bureaucracy had politically expropriated the proletariat ..." http://www.radicalsocialist.in/index.php/articles/marxist-theory/100-capitalist-restoration-in-the-former-soviet-un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Stalin banishes Trotsky – Jan 11, 1928. History.com. 21 July 2010 [3 January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Marxist Theology" in The Westminster Dictionary of Christian Theolog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p. 352.
- ^ [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Marxist Roots of Black Liberation Theology[來源可靠?]
- ^ Kingsley, Richard, ed. (1981). In Search of Eurocommunism. Macmillan.
- ^ Faulkner, Neil. A Marxist History of the World part 27: New World Empires: Maya, Aztec, and Inca. Counterfire. [2019-09-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3) (英國英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Manuel Alvarado, Robin Gutch, and Tana Wollen. Learning the Media: Introduction to Media Teaching. Palgrave Macmillan. 1987.
- ^ John Scott & Gordon Marshall (eds) A Dictionary of Sociology(Article: neo-Marxi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 ^ Thompson, E. P., (1978). The Poverty of Theory & other essays Merlin, 1978.
- ^ Althusser, L.(1971). Lenin and Philosophy. In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NY: Monthly Review Press.
- ^ Heine Andersen and L. B. Kaspersen(ed.). Classical and Modern Social Theory, Blackwell publishers, Oxford, 2000.
- ^ "Frankfurt School".(2009)。大英百科:http://www.britannica.com/EBchecked/topic/217277/Frankfurt-Schoo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trieved December 19,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