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物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物化(英語:Reification),是指把某些東西當作勞動的對象,是可以被控制、分解、操弄、改變、轉型、交換、消費、生產…的東西。

人類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採用不同的人類組織和社會制度去進行物化,是個歷史進程,物我、人我關係也因此不斷地變化。現代大部分人類採取市場機制和資本主義生產模式,物化就採取了商品化(commodification)的形式,人們開始用商品化來改造自然與自身(身體、國家、經濟、文化等等)。商品化的形式大大便利了物化的深度、速度與強度,人們已經不能完全控制這樣的一種形式的物化或商品化,所以也被稱為異化[1]

有时物化会与对象化(英語:Objectification)混用,但至少在马克思主义传统中,这两个术语最初表达十分不同的概念。前者由卢卡奇提出,后者则见于马克思的许多著作。[2]

和物化相反的行为就是人格化人性化。将非人的其他生物或非生物拟人化,将其当作人类自己的同伴看待和对待。

馬克思主義與盧卡奇

[编辑]

物化(英語:Reification),最早由盧卡奇提出。盧卡奇延伸了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對商品拜物教(英語:commodity fetishism)的分析,在《歷史與階級意識英语Histo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一書中提出了「物化」理論。[3]盧卡奇定義「物化」(reification)是「商品的形式烙印在人類的整個意識之上,他自身的內涵與能力不再是他人格之中的有機部分,而變成可以『擁有』與『放棄』的物品,就如外在世界的各種物件。⋯⋯人只能愈加被附屬於這個物化的過程。」[3] 盧卡奇認為資本主義的物化在四個維度上改變了個人與社會的關係。[3]

批判語言與身體自主

[编辑]

「物化」(英語:objectification)一詞被引進批判語言,是為了打擊被認為「正常」的剝削行為和予取予求,是針對社會結構與制度的批判,例如勞動契約當中,工人像是機器一樣附屬於老闆,超長工時卻是超低薪資,沒有實質的陳情管道;或是婚姻家庭中,妻子婦女像是廉價勞工一樣附屬於丈夫男人,無條件負責所有家務勞動,沒有自己的聲音。

物化(objectification)一詞,在身體自主的課題中,常用來批判,批評消費女性身體(展場女郎、部分模特兒),或是將父權審美觀強押在女性身體(減肥整形美容),以及的其他父權資本主義的商業性行為,例如性交易色情行業

同時另一部分的女性主義者(尤其是社會女性主義者基進女性主義者)認為許多人的個人自由意志其實深受父權與資本主義影響,社會化的過程教導他們自我物化與受到支配宰制是一種選擇,有如許多奴隸並不認為被奴役有什麼問題。因此反對個人自由意志選擇物化的說法,認為在現有社會許多人的自由意志只是相對的概念,這些人只是被灌輸父權與資本主義觀念受害者。

一部分的女性主義者(尤其是後女性主義者)與性權人士批評採用這個修辭策略,背後真正隱含的價值觀卻是反對各種性實踐的可能。這個顧慮固然有其社會與歷史演進的過程,卻限制了因個人自由意志而選擇其他物化的可能,窄化了個人的生活方式。然而物化之所以對於人類社會重要,就是因為人類可以依照現實考量,藉此自由選擇交換,進而決定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

另外物化亦可用於男性身上,例如社會經常將男性的身體物化為必須充滿肌肉才叫強壯,生殖器的大小亦常被物化。此外男性的裸體亦常被物化拿來當作搞笑的題材。

參見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物化. intermargins.net. [2021-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5). 
  2. ^ Karl Marx. The 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 
  3. ^ 3.0 3.1 3.2 唐晉濱. 盧卡奇:歷史與階級意識,資本主義下的物化社會. 香港01. 2020-06-04 [2021-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0) (中文(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