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玉米鬚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玉米鬚(Corn silk)是一種絲狀、光滑柔軟的纖維,來源是玉米花柱柱頭,每一根纖維都是由柱頭延長而成,底部都連接着一個胚珠。成熟時可長至30cm或更長,顏色呈淺綠色或是黃褐色。作為中藥材,於秋季收穫玉米時一同採收。

生長發育

[編輯]

玉米為雌雄同株,玉米的花最初生成時,所有花皆為雙性花,在花朵發育的過程當中,雄花的雌蕊與雌花的雄蕊會逐漸消失,最後發育成單性花。玉米鬚是由雌花上生長出來的柱頭,每一根玉米鬚都連接着一個胚珠,當玉米鬚授粉後,胚珠會受精並且發育成玉米粒。典型的玉米雌花穗最多可以長出1000個胚珠,但一般來說最後只能收穫400到600顆玉米粒。[1]

生長與延長

[編輯]

技術上來說,當可見到第一根玉米鬚長出莢葉時,稱呼此階段為生長階段R1[2]。玉米鬚從胚珠開始生長到進入R1階段,通常會花上10到14天,而從第一根玉米鬚長出莢葉,到所有玉米鬚完全長出莢葉,大約需要4到8天的時間生長。當玉米鬚長出莢葉後,在最初一到兩天,每天會生長約3.8公分,之後生長速度會逐漸減慢。玉米鬚的延長為細胞的增大,而非數量的增加,當所有細胞都生長達到最大時,玉米鬚的延長便會停止。如果玉米鬚沒有授粉的話,從莢葉中出現後大約10天便會停止生長;若是玉米鬚在其間捕捉到花粉並且成功授粉,則延長會暫時停止。

生長失敗

[編輯]

嚴重乾旱

[編輯]
玉米根葉甲蟲

導致玉米鬚生長失敗的最普遍的原因是嚴重的乾旱壓力,玉米鬚在整株玉米當中,是含水量最高的組織,因此也是整株植物當中對於水分最為敏感的組織。嚴重的缺水會導致玉米鬚的生長減慢,造成玉米鬚生長延遲甚至失敗。一般來說,玉米鬚的生長會和花粉的掉落同步發生,所以當玉米鬚生長延遲過久,便有可能導致該花穗上的胚珠都無法順利授精發育。

蟲害

[編輯]

主要由玉米根葉甲蟲(Diabrotica virgifera)與豆金龜(Popillia japonica)啃咬玉米鬚,造成授粉的概率下降。但因為玉米鬚在長出莢葉後,仍會持續生長延長,所以除非害蟲停留在玉米上連續許多天,否則很難會造成完全授粉失敗。

玉米鬚球

[編輯]

玉米鬚偶爾會沒辦法順利沿着花穗直直長出莢葉,而是在生長途中不斷在莢葉當中扭曲纏繞,最後造成莢葉突起形成球狀。有兩種可能造成這樣的問題,第一種是莢葉本身太長或是太過緊貼花穗,造成對玉米鬚物理上的限制;另一種則是夜晚氣溫過低所造成。

成分

[編輯]

玉米鬚的主要成分為水、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質、膳食纖維,並含有巨量元素鈣、鎂、鉀、鈉和微量元素銅、鐵、錳、鋅,以及多酚類化合物黃酮類化合物。相較成熟玉米的玉米鬚,未成熟玉米的玉米鬚含有較多的水分、蛋白質、脂質、鈣、鎂、多酚類化合物、黃酮類化合物;成熟玉米的玉米鬚則含有較高的鉀、鈉、鐵。[3]

歷史

[編輯]

玉米起源自美洲,最早有記載是在明代時傳入中國。許多中醫典籍皆將玉米鬚計入藥材。

明代的《滇南本草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將玉米鬚("玉麥須")記入藥材,記載之功效為暢通泌乳不順的問題。

但中國在二十世紀陸續出版的《貴陽市秘方饋方》,《四川中藥志》《湖北中草藥志》《全國中草藥匯編》中,提到玉米鬚的效果不一。包括利尿消腫,泄熱,平肝,利膽。治腎炎水腫,腳氣,黃疸,肝炎,高血壓,膽囊炎,膽結石,糖尿病,等等的功效。[來源請求]

可能功效

[編輯]

對於中國人與美洲原住民,傳統上會用玉米鬚來治療許多疾病,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如土耳其、美國、法國也都被當作傳統用藥。[來源請求]

降血糖

[編輯]

有動物研究顯示,玉米鬚萃取物可以顯著減緩糖尿病小鼠的高血糖症,而該萃取物並非透過增加肝糖或抑制糖質新生來減緩高血糖症,而是透過回復受損β細胞以增進分泌胰島素,最後減緩高血糖。[4]

抗氧化

[編輯]

成分中的多酚類與黃酮類化合物——如酚酸黃烷醇、山酮、山柰酚等——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5]

利尿

[編輯]

玉米鬚能夠使膀胱及輸尿管放鬆,並且降低刺激,增加排尿。[6]

抗憂鬱

[編輯]

老鼠實驗證實,玉米鬚成分中的多醣類可能有興奮作用與提高自主神經活性的功能。[7]

抗發炎

[編輯]

玉米鬚的乙醇萃取物可作為腫瘤壞死因子-α(TNF)的受體拮抗劑而達到抗發炎的功效。[8]

應用

[編輯]

玉米鬚較少入菜,較常見以泡開水或與玉米一同煮湯食用。[來源請求]

食用禁忌

[編輯]

玉米鬚可能與降血糖藥物交互作用導致低血糖風險、與降血壓藥物交互作用引發低血壓、也可能與抗凝血劑以及利尿劑產生交互作用。食/飲用前需與臨床醫師徵詢。[9]

參考資料

[編輯]
  1. ^ R.L. (Bob) Nielsen. Silk Development and Emergence in Corn. [2018-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02). 
  2. ^ Abendroth, L. J., Elmore, R. W., Boyer, M. J., & Marlay, S. K. Cor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2011. 
  3. ^ Nutritional compositions and antioxidative capacity of the silk obtained from immature and mature corn. Journal of King Saud University - Science. 2014-04-01, 26 (2): 119–127 [2018-04-17]. ISSN 1018-3647. doi:10.1016/j.jksus.2013.1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4) (英語). 
  4. ^ Guo, J., Liu, T., Han, L., & Liu, Y. The effects of corn silk on glycaemic metabolism. Nutrition & metabolism. 2009, 6 (1): 47. 
  5. ^ Liu, J., Wang, C., Wang, Z., Zhang, C., Lu, S., & Liu, J. The antioxidant and free-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ies of extract and fractions from corn silk (Zea mays L.) and related flavone glycosides. Food Chemistry. 2011, 126 (1): 261-269. 
  6. ^ Steenkamp, V. Phytomedicines for the prostate. Fitoterapia. 2003, 74 (6): 545-552. 
  7. ^ Ebrahimzadeh, M. A., Mahmoudi, M., Ahangar, N., Ehteshami, S., Ansaroudi, F., Nabavi, S. F., & Nabavi, S. M. Antidepressant activity of corn silk.. Pharmacologyonline. 2009, 3: 647-652. 
  8. ^ Habtemariam, S. f corn silk (Stigma of Zea mays) inhibits tumour necrosis factor-α-and bacterial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cell adhesion and ICAM-1 expression. Planta medica. 1998, 64 (04): 314-318. 
  9. ^ Cornsilk. [2018-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