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须
玉米须(Corn silk)是一种丝状、光滑柔软的纤维,来源是玉米的花柱与柱头,每一根纤维都是由柱头延长而成,底部都连接著一个胚珠。成熟时可长至30cm或更长,颜色呈浅绿色或是黄褐色。作为中药材,于秋季收获玉米时一同采收。
生长发育
[编辑]玉米为雌雄同株,玉米的花最初生成时,所有花皆为双性花,在花朵发育的过程当中,雄花的雌蕊与雌花的雄蕊会逐渐消失,最后发育成单性花。玉米须是由雌花穗上生长出来的柱头,每一根玉米须都连接著一个胚珠,当玉米须授粉后,胚珠会受精并且发育成玉米粒。典型的玉米雌花穗最多可以长出1000个胚珠,但一般来说最后只能收获400到600颗玉米粒。[1]
生长与延长
[编辑]技术上来说,当可见到第一根玉米须长出荚叶时,称呼此阶段为生长阶段R1[2]。玉米须从胚珠开始生长到进入R1阶段,通常会花上10到14天,而从第一根玉米须长出荚叶,到所有玉米须完全长出荚叶,大约需要4到8天的时间生长。当玉米须长出荚叶后,在最初一到两天,每天会生长约3.8公分,之后生长速度会逐渐减慢。玉米须的延长为细胞的增大,而非数量的增加,当所有细胞都生长达到最大时,玉米须的延长便会停止。如果玉米须没有授粉的话,从荚叶中出现后大约10天便会停止生长;若是玉米须在其间捕捉到花粉并且成功授粉,则延长会暂时停止。
生长失败
[编辑]严重干旱
[编辑]导致玉米须生长失败的最普遍的原因是严重的干旱压力,玉米须在整株玉米当中,是含水量最高的组织,因此也是整株植物当中对于水分最为敏感的组织。严重的缺水会导致玉米须的生长减慢,造成玉米须生长延迟甚至失败。一般来说,玉米须的生长会和花粉的掉落同步发生,所以当玉米须生长延迟过久,便有可能导致该花穗上的胚珠都无法顺利授精发育。
虫害
[编辑]主要由玉米根叶甲虫(Diabrotica virgifera)与豆金龟(Popillia japonica)啃咬玉米须,造成授粉的机率下降。但因为玉米须在长出荚叶后,仍会持续生长延长,所以除非害虫停留在玉米上连续许多天,否则很难会造成完全授粉失败。
玉米须球
[编辑]玉米须偶尔会没办法顺利沿著花穗直直长出荚叶,而是在生长途中不断在荚叶当中扭曲缠绕,最后造成荚叶突起形成球状。有两种可能造成这样的问题,第一种是荚叶本身太长或是太过紧贴花穗,造成对玉米须物理上的限制;另一种则是夜晚气温过低所造成。
成分
[编辑]玉米须的主要成分为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质、膳食纤维,并含有巨量元素钙、镁、钾、钠和微量元素铜、铁、锰、锌,以及多酚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相较成熟玉米的玉米须,未成熟玉米的玉米须含有较多的水分、蛋白质、脂质、钙、镁、多酚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成熟玉米的玉米须则含有较高的钾、钠、铁。[3]
历史
[编辑]玉米起源自美洲,最早有记载是在明代时传入中国。许多中医典籍皆将玉米须计入药材。
明代的《滇南本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将玉米须("玉麦须")记入药材,记载之功效为畅通泌乳不顺的问题。
但中国在二十世纪陆续出版的《贵阳市秘方馈方》,《四川中药志》《湖北中草药志》《全国中草药汇编》中,提到玉米须的效果不一。包括利尿消肿,泄热,平肝,利胆。治肾炎水肿,脚气,黄疸,肝炎,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等等的功效。[来源请求]
可能功效
[编辑]对于中国人与美洲原住民,传统上会用玉米须来治疗许多疾病,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如土耳其、美国、法国也都被当作传统用药。[来源请求]
降血糖
[编辑]有动物研究显示,玉米须萃取物可以显著减缓糖尿病小鼠的高血糖症,而该萃取物并非透过增加肝糖或抑制糖质新生来减缓高血糖症,而是透过回复受损β细胞以增进分泌胰岛素,最后减缓高血糖。[4]
抗氧化
[编辑]成分中的多酚类与黄酮类化合物——如酚酸、黄烷醇、山酮、山柰酚等——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5]
利尿
[编辑]玉米须能够使膀胱及输尿管放松,并且降低刺激,增加排尿。[6]
抗忧郁
[编辑]老鼠实验证实,玉米须成分中的多糖类可能有兴奋作用与提高自主神经活性的功能。[7]
抗发炎
[编辑]玉米须的乙醇萃取物可作为肿瘤坏死因子-α(TNF)的受体拮抗剂而达到抗发炎的功效。[8]
应用
[编辑]玉米须较少入菜,较常见以泡开水或与玉米一同煮汤食用。[来源请求]
食用禁忌
[编辑]玉米须可能与降血糖药物交互作用导致低血糖风险、与降血压药物交互作用引发低血压、也可能与抗凝血剂以及利尿剂产生交互作用。食/饮用前需与临床医师征询。[9]
参考资料
[编辑]- ^ R.L. (Bob) Nielsen. Silk Development and Emergence in Corn. [2018-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2).
- ^ Abendroth, L. J., Elmore, R. W., Boyer, M. J., & Marlay, S. K. Cor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2011.
- ^ Nutritional compositions and antioxidative capacity of the silk obtained from immature and mature corn. Journal of King Saud University - Science. 2014-04-01, 26 (2): 119–127 [2018-04-17]. ISSN 1018-3647. doi:10.1016/j.jksus.2013.1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4) (英语).
- ^ Guo, J., Liu, T., Han, L., & Liu, Y. The effects of corn silk on glycaemic metabolism. Nutrition & metabolism. 2009, 6 (1): 47.
- ^ Liu, J., Wang, C., Wang, Z., Zhang, C., Lu, S., & Liu, J. The antioxidant and free-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ies of extract and fractions from corn silk (Zea mays L.) and related flavone glycosides. Food Chemistry. 2011, 126 (1): 261-269.
- ^ Steenkamp, V. Phytomedicines for the prostate. Fitoterapia. 2003, 74 (6): 545-552.
- ^ Ebrahimzadeh, M. A., Mahmoudi, M., Ahangar, N., Ehteshami, S., Ansaroudi, F., Nabavi, S. F., & Nabavi, S. M. Antidepressant activity of corn silk.. Pharmacologyonline. 2009, 3: 647-652.
- ^ Habtemariam, S. f corn silk (Stigma of Zea mays) inhibits tumour necrosis factor-α-and bacterial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cell adhesion and ICAM-1 expression. Planta medica. 1998, 64 (04): 314-318.
- ^ Cornsilk. [2018-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