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Wikipedia:不文明的世界真可怕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是啊,原本我還天真地認為這個百科實質上並沒有大家想得那麼爛、那麼不優,然而在這兩個多月的一連串事情後,我改變想法了。

你維的危機不會就這麼侷限於單方面而已,無論是影響範圍大的折毛事件,還是你因為看不爽、寫得太爛等因素而去辱罵一個人。

扭曲到無可救藥的背景

[編輯]

2007年的曾經有個參加維基媒體國際會議的學生,在其大學研究報告中,添加了你維的資料,然而你知道他的指導教授怎麼認為嗎?他覺得

維基百科並無學術可信度。

所以那位學生被給予了極低的分數。[1]想不到吧各位,我記得那時候中維創立似乎也就五年上下,那時候的維基人參與大概比現在還要多吧(大概吧),居然就已經被區區一位指導教授看破真相了。

是啊,看看註冊你維的人有多少?再看看真正活躍你維才多少?而條目呢?距今為止已經1,303,119篇條目了。但是很多問題一直到今天都仍然存在著,而且有些問題已經引發了與此相關的重大危機了(比如折毛事件)。

所以啊,那位教授在2007年的那句話,直接放在今天來看也不為過。

維基百科並無學術可信度。

一直以來就一直存在的隱患,但是似乎沒有人想要改正他

[編輯]

我相信有絕大多數都是靠著興趣與理想進入這個網站的,然而吧,為什麼至今,真正活躍的人數,往往卻遠少於已註冊人數呢?又為什麼,他們決定不再返回你維繼續編輯呢?

徹底排除折毛事件的話,可以發現,所謂的根本性問題,其實當初維基百科創立之後就發生了,而且有些至今都沒有出現好轉,甚至變本加厲的狀況。

  • 我看到了許多,對於天氣ACG動漫遊戲電視劇等等相當熱愛的維基人:這解釋了為何相關條目遠遠多於其他條目;我還看到了特別熱衷於德國軍事的維基人,他對整國德國艦隊的貢獻,遠遠超過了同時期與德國有關係的所有國家之軍事、艦隊。此即興趣偏差!全球維基有30多個──包括中維在內──的歐洲相關歷史條目,並且尤其特別關注於近期發生的事情(就你每天在維基百科網站內看到的每日新聞、近期逝世人物、歷史上的X月X日等等。):[2]這導致了整個維基百科成為了「被大眾熱潮牽著鼻子走」的黃牛。反觀非洲相關條目,可以說,稀少的可憐。[3]此為系統性偏差,乃第一過也。
  • 史蒂芬·科拜爾曾經稱你維為wikiality,即「由共識決定的真理」。在一個實驗中,有人在5個維基百科條目加入錯誤內容,直到該人自行回退該等內容時,都沒有其他人注意到那些錯誤。[4]從中維方面的實例來看,一篇天文條目錯了2年多後才被修正。[5]甚至還有歷史條目持續錯誤將近8年。[6]這麼嚴重的問題居然還可以一直被縱容,也難怪折毛可以鑽了十幾年都沒被發現。此為無正式覆核事實措施,乃第二過也。
  • 你維某些條目是真的寫得特別好,但是就有某些條目寫得特差,甚至於成為有寫跟沒寫一樣的小作品。此為品質的參差不齊,乃第三過也。(當然我很久以前寫的條目也有這個狀況,不過現在會視時間慢慢修改)
  • 許多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一些管理員跟仲裁委員會時不時會濫用權力,[7][8][9]致使一些人被噁心而導致決定離開。(比如他的前身)此為權力濫用,乃第四過也。
  • 你維時不時就上演網路論戰,進行討論、評選時會時不時受到不文明性行為的衝擊,而又指有特定人士才會出手制止。很久以前,一位名叫「Calton」的編輯者被披露儘管因反復不文明行為而被多次暫時禁止編輯,但後來仍被允許編輯,而不是因為反復行為而被禁止。[10]原來這就是不文明與不禮儀之所以橫行在這裡的原因啊!難怪之前為什麼有個長期使用者被搞到差點自殺了。[11]此為網路暴力在維基百科的延續,乃第五過也。
  • 我在瀏覽一些爭議的時候,時常看到人們吵架時,徹底忽視了他們是在維基百科這個事實,任何建設性討論成了空有一張紙而已。[12]此為爭論水準問題,乃第六過也。

是啊,還沒有講到主題呢,就已經列出這麼多個問題,意味著日後,我可以有相當多的時間來好好給妳各位理一理這些早就該解決的問題。

沒辦法,因為我承受的苦,比你們這些「正常人」多的多

[編輯]

我不知道別人對「文明」的定義是怎樣,但是我的話,就是講話舉止禮貌、懂得理解他人、不會用惡臭的批評來指點別人、會用理性且友善的溝通方式對待任何一件事情,無論是不是爭議、以及最重要的「同理心」。如果一個人連一個所謂的同理心都沒有的話,那麼你就算擁有前四個的特質也於事無補,因為對於我來說,一個沒有同理心的人,無論他的功勞再怎麼偉大、能力再怎麼被人認可、威望再怎麼人心愛戴,在我的眼裡,他就是個混蛋

我很難去信任一個人,具體為什麼我自己也不清楚,但無論如何,讓我無法信任別人產生的連鎖效應之一,就是我會比較容易誤會別人。為了能夠應對一些爛人,很遺憾的,我強制把自己訓練成一個記仇的個性。因為我發現我無論在現實、在學校,還是在虛擬世界,只要我表現得太過友善、太過仁慈,我就會成為被霸凌、被邊緣的對象,所以我只能把自己變成惡人。而這也是我以後一定會實施的事情!以後任何再次冒犯了我、辱罵了我的事情,我不會給你任何機會,我會直接舉報。因為我發覺,人類實在太過於被動了,以至於只有懲罰才可以牽制住那些惡人的罪行,但是往往的,網路不是社會,網站能夠採取的措施十分有限,成效也相當不彰。我先前之所以加入破壞工作小組,實質上就是為了在精神上嚇阻那些可能會冒犯我的人,要他們安分一點,並告物他們:我並不好欺負。

所謂的文明與同理心,在我來看,真的是這個愈發渾沌的消費主義金錢至上主義世界中,逐漸散去的事情,他讓人們失去了相互尊重,更容易去服從高層的安排,更容易對這個世界產生絕望而變得怠惰。而在這裡,我遺憾地,應該有不少。

我一點也不會試圖不尊重維基社群的任何規定,無論是因為我的急性子所導致,還是無意間的觸犯。但是現在,我強烈認為,你維不少人已經把個人感受與評斷凌駕於你維的規定之上,並將所謂的文明與禮儀視同草芥,導致我對你維社群產生了強烈的誤會!那麼究竟又是什麼事情讓我反映大到特定去寫這個東西?且繼續看下去。

關於我這幾天遇到的辛酸事

[編輯]

「不少人」

[編輯]

其實我對於我自己的翻譯水準究竟為何,我自己是心知肚明,並自知可能會有很多經我手下撰寫的條目,無法獲得他本該擁有的水準,是以我最近開始回過頭來,把一些很可惜的條目都重新修飾,並確實,讓幾個條目得以擁有他本該擁有的水準(例如坦志麥特錫蓋特堡戰役等等)

然而大概在7月22日的時候,我被QiuLiming1提名申請巡查豁免權,在8月5日,Ericliu1912在回應我的申請時,透漏了這句:

可能不行,不少人指出他條目有翻譯問題。

事先聲明,我沒有事後怪罪的意圖,我當時也沒有因此感到憤怒,並認為這是正常的。但是那時候我沒有想到一件事情:即我的「翻譯不良的第一印象」似乎已經在社群內已經人盡皆知的事實。當然啦,鑒於其言論沒有任何冒犯之意,而且還句句中肯,所以一直到那次事件(下章會提到)起,我都沒有特別注意這個東西,並且開始努力的改善一些有機會進入優良的條目。在評選過程中,我也看到了一些中肯的「對我來說已經算是表揚的話」,比如在錫蓋特堡戰役中的第二次優良評選時BlackShadowG對我進行評點時說:

感謝閣下潤色此條目,使之比前一次拙劣翻譯版本好了不少。但還是有不少翻譯腔問題......

是啊,我很少受到表揚,哪怕只是不經意地提起。因為這些評選到最後都基本成功了(除了達赫勒克蘇丹國以外),所以我也就逐漸地遺忘了「不少人」這個詞實質上的影響。

當頭一棒

[編輯]

其實早在更早一些些的時候,我變得更加謙虛到,有時候我會在評選說明說:

如有翻譯問題什麼的煩請主動告知。

事實證明,這種「對我而言是很謙虛的表達」,會被認為是很倒胃口的,會讓人不想投支持票,然而至於為什麼,我直到幾天前才被CatOnMars告知。這對我而言不算是什麼大事,但很遺憾,這位大大在稍早之前,試圖挽救一個非常沒有禮貌的維基人丟出的違反CIV之言論,並順便「緩緩」情勢。我知道前者的用意是好的,但很可惜的,已經來不及了。

因為那個人已經成功讓我覺得心裡非常地不舒服了。

看了一半,這麼爛的翻譯留著自己改吧,不要送到GAC來。

試想吧,換做任何一個人,你看到這種根本沒有建設性的評論,還說出這種不是髒話但殺傷力等同於髒話的話,你會高興嗎?我相信是不會的。反而,他成功激怒了我,換作一些脾氣更暴躁的人,可能就開始吵起來了。

但是我最後選擇默默接受這個事情,因為在這時候,「不少人」這句話立刻浮現在我的腦子裏面。雖然我完全沒有進入過相關社群內,並只在站內進行討論,但是我就是覺得「我的不好印象」已經被多數維基人知曉了。這意味著,我將被迫懷疑你維是不是開始基於我的不好印象而對我寫出的任何條目進行評斷了,以及我任何創建的條目,可能多半就是品質堪憂的拙劣條目了

你可以認為我是在怨天尤人,在不負責任,但很遺憾的,我至今仍然有在對你維進行各種貢獻,包括今後我將繼續用IP貢獻也是一樣的。既是如此,這種愚蠢猜想就不攻自破了。然而現下的情勢來看,我確實只能這麼懷疑了,沒有辦法。誰讓我的懷疑論者的隱性個性被開啟了呢。

這就是我給你們的第七條罪行:違反對事不對人原則!

是啊,又來一個新的七宗罪了。

當然這也有可能只是我的片面認為,希望這真的只是我的「癡心妄想」,但這也不重要了。後來我在2022年9月10日的時候,果斷地撤銷了擁有巡查豁免權的權力,因為就算我還是得到了這個權力,哪也不過是會給人找到口實拌嘴而已。況且,我也對你維的恨意更重了,更無法相信你維管理階層了,繼而失去了繼續長期貢獻你維的動力了,所以,不要也罷。

凌駕於人類最基本的文明與禮儀之上的條目品質,最後只能是一次又一次的惡性循環

[編輯]

難道這個世界上,溝通已經變得不重要了嗎?你們總是說條目品質,才是維基百科最重要的基石。然而:

對一般用者來說,一篇維基百科條目可能埋藏著看不見的混亂及不確定性。他或者從Google找到一篇維基條目,看到它是一部宣稱是『百科全書』的東西的一部份,而這個詞蘊含了可靠的意思,但是除了傳統百科全書自己以外,一般用者根本不知道傳統百科全書是如何達致可靠性的。[13]
— 《大英百科全書》前總編輯羅伯特·麥克亨利英語Robert McHenry
誹謗就是誹謗,如果維基百科這個計劃本身沒有作出如此偉大的宣稱的話,怒氣就會少得多。這個無意義活動的問題在於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自己本身而創立。公眾對於何謂『百科全書』已經有固定的印象,它是一個可以找到大致上值得信賴的資料的地方,至少比起一堆迷宮似的、神秘的官僚所同意的東西更加可信,並且肯定比起一些即興塗鴉更值得相信──而維基百科卻是一個混合兩者的特大雞尾酒。[14]
— 安德魯·奧爾洛夫斯基英語Andrew Orlowski,2005年12月《註冊》中的某篇文章內容

當你維以「人人均可編輯的百科網站」自居的時候,就可以想像日後的這個局面了,細細品味後,我甚欣慰,但是似乎跟我要表達的有點文不對題了。

「...... 怒氣就會少得多。...... 至少比起一堆迷宮似的、神秘的官僚所同意的東西更加可信...... 」其實錯了,無論是不是百科網站,文明與禮儀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有些人就是覺得,條目品質才是最重要的。

問題是,如果沒有一個良性的溝通、理論、評斷,你要怎麼在每個人的評斷標準都不一樣的情況下,一一的滿足品質要求?你又怎麼知道在沒有禮儀的時候,保持品質會是多麼的困難?

我看吧,你各位可能沒有太多人是可以真正理解的,並且這還牽涉到人品與嘴巴的問題。而至少那個罵我的人,在嘴巴方面是不行了。

經過這起事件我也嚴重懷疑,究竟有多少人真正的遵守文明、禮儀與對事不對人這種事情呢。恐怕只有他們自己就能回答了。依我看,寥寥可數而已。

結語

[編輯]

很簡單: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然而真正做起來的人,屈指可數。作為一個本該是表率的百科網站的你維,會發生這檔事其實也不意外:如果真的有人是真心要遵守這些規定,其實也不難,甚至於遠比改善條目來的簡單,但往往卻總是有人不遵守。做個有禮貌的孩子就這麼難嗎?

我現在相當後悔離開SCP網站,因為哪怕我在裡面也不怎樣,但是直到我離開的時候,都還是多人希望我不要離開。我是積累了多大的陰德,才能看到這麼多人這麼求我,儘管我最後還是決定離開了。現在一想,我不禁感到惋惜,也暗自決定了,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將重返SCP,繼續當個只愛爬蟲生物不愛人形生物的老頑固。

至於維基百科,這裡又有什麼值得我留戀的呢?你寫得這麼爛就留給自己改,不要放到GAC來嗎?顯然不是。

總之,我對你維失望透頂,當然也別指望日後我會重新喜歡上你維。祝你維早日倒閉。

另見

[編輯]

來源

[編輯]
  1. ^ 陳徵蔚. 維基百科「致命的吸引力」. 聯合線上公司. 2007-08-06 [2010-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30) (中文(臺灣)). 
  2. ^ Strohmaier, Markus. KAT50 Society, Culture. Multilingual historical narratives on Wikipedia. GESIS Data Archive. March 6, 2017. doi:10.7802/1411. Wikipedia narratives about national histories (i) are skewed towards more recent events (recency bias) and (ii) are distributed unevenly across the continents with significant focus on the history of European countries (Eurocentric bias). 
  3. ^ Graham, Mark. Mapping the Geographies of Wikipedia Content. Zerogeography. (原始內容存檔於October 2, 2016). 
  4. ^ Peter Leppik. Dispatches from the Frozen North. 2004-09-04 [2006-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6-13). 
  5. ^ "本星系團" 修訂間的差異 (2012年6月25日~2014年9月14日)
  6. ^ "劍井" 修訂間的差異 (2007年5月29日~2015年5月2日)
  7. ^ Former Wikipedians. Wikipedia. Wikipedia. [2006-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9-13). 
  8. ^ Missing Wikipedians. Wikipedia. Wikipedia. [2006-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9-13). 
  9. ^ Esperanza alerts. Wikipedia. Wikipedia. [2006-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9-13). 
  10. ^ Wikipedia Has a Civility Issue That Creates a Toxic Editing Environment. Legalmorning. 2019-07-15 [2022-02-15] (英語). 
  11. ^ Wikipedia Editor Says Site’s Toxic Community Has Him Contemplating Suicide. www.vice.com. [2022-02-15] (英語). 
  12. ^ Arthur, Charles. Log on and join in, but beware the web cults. 2005-12-15 [2006-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5-03). 
  13. ^ McHenry, Robert. The Faith-Based Encyclopedia Blinks. TCS Daily. 2005-12-14 [2005-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12-29). 
  14. ^ Andrew Orlowski. Who's responsible for Wikipedia?. The Register. 2005-12-12 [2007-10-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