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炎黃子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武氏祠黃帝浮雕

炎黃子孫,也稱黃炎子孫,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術語,意指追認炎帝黃帝為先祖的族群。這個術語源於中國傳說中的炎帝和黃帝,被認為是中國人的始祖。炎帝和黃帝被視為中國文明的遠祖,象徵著中國人的血脈和傳統。這個詞彙在中國文學、歷史和文化中經常被引用,代表著中國人的身份和共同的歷史記憶。

黃帝炎帝爲中國古代文獻記載的人物,儘管尚未有考古學證據,華夏民族的血緣先祖常被認為是黃帝炎帝的後代[1]。傳統中國帝王爲天下思想,所謂「蒞中國而撫四夷也」[2],後來,不論是虞夏商周的華夏部族,還是先秦夷蠻戎狄的「四夷」部族,都視黃帝為「高祖」,自稱為「黃炎之後」、「炎黃後裔」[3]

部份中國及日本皇朝的儀祀中亦有祀拜黃帝炎帝或炎黃合祀的記錄[4][5][註 1][註 2]

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都曾以此做為漢族中華民族的代稱或另稱。[6][7][8][9][10][註 3]

炎帝黃帝與華夏文化

[編輯]

在中國古代文獻及傳說中,炎帝黃帝都被視為始祖。炎帝黃帝之後形成華夏族,在漢朝以後亦稱為漢人唐朝以後又稱為唐人

炎帝和黃帝也被認為是華夏文化技術的始祖,傳說他們以及他們的臣子、後代創造了上古幾乎所有重要的發明。農業方面神農炎帝製作農具,並教導農耕技術。如醫療方面,黃帝擅長針灸,神農則擅長本草中醫。名下的書籍有《針灸甲乙經》、《明堂針灸圖》、《黃帝內經》、《黃帝針灸蝦蟆忌》。草屨是黃帝之臣所做,即草鞋[11][12][13]

其中黃帝時代尤其被視爲華夏文化以及技術的源頭,如文獻記載,「黃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黃帝造屋宇,製衣服,營殯葬,萬民故免存亡之難[14]。」黃帝時代的發明創作,再如,嫘祖發明種桑養蠶和抽絲,倉頡創造文字,黃帝發明輪車,伶倫創製音律,等等[15]。考古學家還沒有直接證據證明這些初創為炎帝黃帝或相關人物的作品,但也不能證明這些不是他們的作品,而且也沒有具有說服力的否定理由。

歷史上以炎黃為祖的非族群

[編輯]

自古以來,許多非漢人族群也聲稱自己是黃帝子孫、炎黃子孫[16]

以黃帝為祖的非族群

[編輯]

遼朝大臣耶律儼皇朝實錄》稱契丹為黃帝之後。

按《史記》記載,黃帝之後的的幾位古帝王一直到夏商周帝王,都是黃帝的直系子孫。鮮卑為了確立統治中國漢地的正統,帝王家族也聲稱他們是黃帝的後裔[17]。幾乎所有的姓氏都將自己的遠祖追溯到炎帝、黃帝或他們的臣子。而接受了華夏文化的蠻夷,如匈奴鮮卑等等,也稱自己是黃帝子孫、炎黃子孫[17]

以炎帝為祖的非族群

[編輯]

如《遼史·太祖紀贊》和《世表序》主張契丹為炎帝之後。近年在雲南發現的契丹遺裔,保存有一部修於明代的《施甸長官司族譜》,卷首附一首七言詩,詩曰:「遼之先祖始炎帝……」。這些契丹人也自認為契丹是炎帝苗裔。然而苗族則是以蚩尤炎帝為其神話祖先,和漢族以黃帝炎帝為其神話祖先不同,可能和涿鹿之戰黃帝蚩尤的對戰神話相關。

炎黃國族建構

[編輯]

清末革命黨人,即用「炎黃子孫、黃帝子孫」做口號取得漢人的支持。在清朝末年,炎黃為祖的觀念隨著中國民族主義的建構更加廣泛地流傳。特別是黃帝被稱為中國人的祖先,有學者以文獻證據認爲是始於晚清知識分子的推動下,從中國遠古傳說的三皇五帝中脫穎而出,被尊奉為漢民族乃至整個中華民族的祖先[18]

炎黃為祖的血緣說包含的族群範圍不一,激進的革命派認為「炎黃之裔,厥惟漢族」。而溫和的改良派則認為「我國皆黃帝子孫」[註 4][註 5]。為了政權及政治正當性,爲了全體中國人團結起來抵抗侵略瓜分中國的外敵列強,個別滿洲貴族亦以黃帝子孫的象徵來破除滿漢的族群界限[註 6]

因此在晚清內政外交失利及漢人海外移民的擴張的背景下,「炎黃子孫」、「黃帝子孫」的概念,成為以祖先崇拜中國傳統宗法性宗教為基本文化的中國人構建民族凝聚力的符號。

辛亥革命之後

[編輯]

抗日戰爭時期,「炎黃子孫」的稱謂同樣地用來做為為中華民族的政治共同體代稱[19][20]

由於炎黃子孫一詞從晚清以來對漢族有血緣論的論述凝聚力[18],在香港澳門地區與海外華人中仍有其文化政治力量,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外華人大陸之外地區(台灣香港澳門)的政治宣傳有利用的「炎黃子孫」做為宣傳元素[21]

然而在處理大陸境內的民族問題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注意到少數民族對『炎黃子孫』的不同意見,而傾向以「中華民族」來取代「炎黃子孫」一詞的說法[22]

於1989年六四事件之後,由取代趙紫陽的新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所發起並推行的愛國主義教育運動,則將炎黃二帝用為愛國主義的主要文化素材,修正原中國共產黨共產主義意識形態[23]

在2000年至2008年民進黨執政時期,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派內政部主持「中樞遙祭黃帝陵典禮」。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在兩次總統就職演說以炎黃子孫來代稱中華民族。並在2009年、2012年、2013年三次以總統身份主持「中樞遙祭黃帝陵典禮」。中華民國前副總統連戰在多個場合都將大陸人、台灣人稱為炎黃子孫。中國國民黨名譽主席吳伯雄多次強調臺灣人與大陸人的炎黃子孫屬性。[24]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委孫大川於2012年在立法院直言自己作為台灣原住民不是所謂的「炎黃子孫」,蒙藏委員會蒙事處處長海中雄也表示他和蒙古民族英雄成吉思汗都不是「中國人」或「炎黃子孫」,而是「蒙古人[25]

2024年4月,時任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詹志宏表示,「炎黃子孫」只是中國古代的傳說,不必套在現在每一個身上,台灣社會多數人沒辦法理解與接受這個概念[26]

注釋

[編輯]
  1. ^ 炎黃合祀,始自秦靈公。《史記·卷二十八·封禪書·第六》:「秦靈公作吳陽上畤,祭黃帝;作下畤,祭炎帝。」黃帝成為中央之神,炎帝成為南方之神,是五方上帝之一,天子以太牢郊祀之。黃帝的祭祀日是先立秋十五日,祭品黃琮;炎帝則是立夏,祭品赤璋,祭服為玄衣纁裳。
  2. ^ 人間的帝王和朝代就是五方上帝輪流所感應而生的,因此也稱為「感生帝」。每年的5月的第四個周日,日本湯島聖堂大成殿上要舉行祭祀「公孫軒轅黃帝」的「針灸祭」。秋季湯島聖堂毗鄰的神農廟則祭祀神農。
  3. ^ 見「炎黃子孫,復興中華」的說法。(黃復興黨部
  4. ^ 例如康有爲:「滿洲雲者,古爲肅慎,亦出於黃帝後」,「我國皆黃帝子孫,今各鄉裏,實如同胞一家之親無異」。
  5. ^ 例如嚴複:滿漢「同是炎黃貴種,當其太始,同出一源」。
  6. ^ 例如滿洲貴族盛昱稱:「起我黃帝胄,驅彼白種賤,大破旗漢界,謀生皆自便。」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國語·周語下》:「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賜姓曰『姒』、氏曰『有夏』,謂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祚四岳國,命以侯伯,賜姓曰『姜』、氏曰『有呂』,謂其能為禹股肱心膂,以養物豐民人也。……有夏雖衰,杞、鄫猶在;申、呂雖衰,齊、許猶在。唯有嘉功,以命姓受祀,迄於天下,及其失之也,必有慆淫之心間之。故亡其氏姓,踣斃不振;絕後無主,湮替隸圉。夫亡者豈繄無寵?皆黃、炎之後也。」鯀、禹與夏人之後,以及共工、四岳與各姜姓國,「皆黃、炎之後也」。周王室和魯、晉、鄭、衛、韓、魏、燕、虞、虢等姬姓國;齊、申、呂、許等姜姓國。徐、黃、郯、江、趙、秦等嬴姓國、子姓宋國。
  2. ^ 鏈接至維基文庫 《孟子·梁惠王上》. 維基文庫 (中文). 然則王之大欲,可知已: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 
  3. ^ 霍彥儒. 炎黄认同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陝西日報. [2013-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4). 
  4. ^ 周禮·春官宗伯·禮官之職·大宗伯之職》「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
  5. ^ 杜佑,唐,《通典》
  6. ^ 葉介甫. “海内外中华儿女”提法的由来.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0年7月1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5). 「炎黃部落」集團是漢民族的主源,漢族世代自稱「炎黃世胄」、「炎黃子孫」。……宣傳中華文明史要多提『中華民族』的概念,慎用『炎黃子孫』的概念,注意表明是各民族共同創造了中華文明。 
  7. ^ 高強. “炎黃子孫”稱謂的來龍去脈. 光明日報. 2008-02-04 [2018-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2. 炎黃時代沒有文字,也不可能有「炎黃子孫」或「黃帝子孫」這樣的名詞,但卻為後世此類名詞的出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炎黃子孫」稱謂與其說是一個血緣符號,不如說是一個文化符號。海內外華人自稱「炎黃子孫」實際上是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是「文化尋根」和「文化自覺」的需要。因此,祗要這種認同心理繼續存在,「炎黃子孫」稱謂就會繼續使用下去。 
  8. ^ 曾惠櫻. 黃帝神話的流傳與 「炎黃子孫」的美好想像. 教育部歷史文化學習網. [2024-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8-14). 辛亥革命前的十幾年,中國各大報章雜誌處處可見黃帝的各類論述,例如將黃帝事蹟作為歌謠以供兒童唱誦,一時『炎黃子孫』、『軒轅世胄』的說法風行草偃;又如光緒三十四年(1908)同盟會人士在東京遙祭黃帝陵寢,說到:『是我皇祖在天之靈,默默保佑革命事業』。……民國二十四年(1935),中國國民黨致祭『中華民族始祖黃帝軒轅氏之靈』,民國二十六(1937)中共的陝西蘇維埃政府則代表蘇區人民致祭黃陵,也說:『赫赫始祖,吾華肇造。』到了今天,各地華人的日常生活、自我意識,依然有『炎黃子孫』這樣的重要組成要素,例如錢穆肯定『我們自稱炎黃子孫,是很有道理的。』 
  9. ^ 蔣介石為學之目的與教育之要義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我們民族,自黃帝以來,已有五千年光榮的歷史,和最高尚的文化,我們黃炎華胄,實為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
  10. ^ 王明珂. 〈論攀附:近代炎黃子孫國族建構的古代基礎〉 (PDF).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02-09, 第七十三本 (第三分): 583–562 [2024-08-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4-08-14). 簡明摘要. 
  11. ^ 李時珍,明,《本草綱目·服器部》
  12. ^ 《傷寒雜病論序》「上古有神農、黃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師、仲文。」
  13. ^ 孔穎達疏《禮記》:「,「三世」者,一曰黃帝《針灸》,二曰神農《本草》,三曰素女《脈訣》,又雲夫子《脈訣》。若不習此三世之書,不得服食其藥。」
  14. ^ 張守節,唐,《史記正義》
  15. ^ 《史記》:「嫘祖始蠶。」
  16. ^ 許倬雲. 我者與他者: 中國歷史上的內外分際.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9 [25 October 2012]. ISBN 978-962-996-415-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31). 
  17. ^ 17.0 17.1 《魏書》、《北齊書》、《周書》等
  18. ^ 18.0 18.1 沈松僑. 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 [2012-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7). 
  19. ^ 國民政府在《告抗戰全體將士書》中指出:「我們大家都是許身革命的黃帝子孫」。
  20. ^ 中國共產黨在給中國國民黨的電報中稱:「我輩同為黃帝子孫,同為中華民族兒女,國難當前,惟有拋棄一切成見,親密合作,共同奔赴中華民族最後解放之偉大前程。」
  21. ^ 鄭臺往來, 高舉炎黃旗幟 深化愛國主義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2. ^ 1990年3月10日由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江澤民在共同商討研究進一步穩定邊疆民族地區座談會上作了《關於進一步穩定邊疆民族地區的幾點情況和意見》的報告:「加強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民族觀的宣傳教育,重點是各級領導幹部、知識界以及青少年。對於容易觸發群眾性衝動的敏感問題,要慎重對待,及時妥善處理。要從增強民族團結、穩定大局出發,做好宣傳輿論工作。比如,部分少數民族對『炎黃子孫』等提法提出不同意見,可以研究在國內用『中華民族』、『中華兒女』這樣的詞,以加強對各族人民的感召力。」
  23. ^ 高舉炎黃旗幟 深化愛國主義. [2012-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1). 
  24. ^ 许信良祭拜黄帝陵. [2013-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9). 
  25. ^ 炎黃子孫?孫大川:我不是, 自由時報, 2012-5-2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6. ^ 「中華民族」成馬習二會關鍵詞 陸委會:沒必要的陷阱. Yahoo News. 2024-04-11 [2024-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24) (中文).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