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國歷史科 (香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為香港教育系列之一
學前教育
小學教育
小學派位
自行分配學位   統一派位
中學教育
升中派位
自行分配學位   統一派位
中一學科測驗
授課語文
英文中學   中文中學
以普通話教授中文科
三三四學制
文憑試  改革
校本評核
專上教育
專上學位資訊
經評審專上課程資料網
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SSSDP)
免入息審查資助計劃(NMTSS)
專上學位申請
大學聯合招生辦法
非大學聯合招生辦法
專上課程電子預先報名平台
優質教育基金
優質教育新資源
配對補助金計劃
教育局
學生資助處
教育統籌委員會
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
自資專上教育委員會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
香港課程發展議會
香港補助學校議會
香港津貼中學議會
香港直資學校議會
英基學校協會
自資高等教育聯盟
基本能力評估
全港性系統評估
賽馬會手語雙語共融教育計劃
手語輔助教學計劃
教育史
小學會考
中學入學試
學能測驗
中三評核試
高等程度會考
三二二三學制
會考    高考
自願優化班級結構計劃
語文能力評核(舊稱教師語文能力評核
教育制度改革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2012年至2023年為通識教育
教育多媒體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
姊妹學校計劃
香港STEAM教育
香港幼稚園列表
香港小學列表
香港中學列表
香港國際學校列表
香港大專院校列表
香港特殊學校列表
香港已結束學校列表

其他香港系列

文化 - 經濟
地理 - 歷史 - 政治
香港主題首頁

中國歷史科(英語:Chinese History),簡稱中史科,為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新高中科目中的選修科目之一[1],同時亦是香港初中課程[註 1]中的獨立必修科目。[2] 內容圍繞中國歷史及部分香港歷史

背景

[編輯]

香港中學會考

[編輯]

1965年,中文中學由六年制改為五年制,當時曾為縮短課程而設歷史科,教授中國史及世界史。後於1967年,分拆為世界歷史與中國歷史兩科。但由於分拆後的中史科所包含的朝代未有因而增加,教育司署於1969年4月發函諮詢各學校對於修訂1972年中文中學中史科課程的建議。教育司署稱,修訂後的中史課程將會與英文中學之中史課程更接近。[3]

1974年,中文中學與英文中學的中史科會考合併舉行,當時的中史科範圍包含由商朝國民革命軍北伐之間歷朝歷代興衰、戰爭等。[4]

香港高等程度會考

[編輯]

1979年,香港考試局接辦高等程度會考,設中國歷史科作選修科。

香港高級程度會考

[編輯]

不遲於1957年,香港大學入學資格考試(即香港高級程度會考前身)已加入中史一科。1957年,香港大學宣布於1958年起將中史科評核範圍分普通級及高級兩種,範圍如下:[5]

普通級 (A) 普通級 (B) 高級
中國歷史之普通知識 高中教科□所載之歷史史實,讀任何一種高中本國史教科書均可。杜詔之「讀史論畧」(港大已出版) 試卷一

考生除具普通級之智識外,並須注意:

試卷二
(一)自夏、商、周、秦,漢至滿清各朝代之興起與轉變之大勢,注重時間之演進 (一)中國歷代治亂的因果 (一)中國歷史上之學術文化問題
(二)中國歷代之重要都邑與州郡及府州縣與省等設置之重要沿革,注重空間之變遷 (二)中國歷代對外交通的發展 (二)中國史學名著之初步認識

(所有問題,將在清末之前者)

(三)中國歷史上各時期之重要人物及其貢獻,注重人物之關係 (三)歷史上的中國民族之演進 (三)中國通史

(可參閱錢穆之「國史大綱」、羅香林之「中國通史」、呂思勉「中國通史」)

(四)中國歷史上各時期之大事,注重史事之影響 (四)歷代中國重要制度之特徵 (四)中國民族史

(可參閱羅香林之「中國民族史」)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

[編輯]

爭議

[編輯]

1968年英中會考中國歷史科重考

[編輯]

1968年6月5日英文中學會考舉行中國歷史科考試,設一卷,時長3小時,分為兩部分:上半部有3部分,分別是填充題、選擇題及另一形式的選擇題,佔40分;下半部是論文式問題,考生要從四組題目各組選一題作答,佔60分。次日下午,英文中學會考管理委員會宣布,因為接獲投訴指該科試題有「欠當」之處,決定在6月8日上午10時30分在原試場重考下半部,但該委員會無解釋何謂「欠當」。重考時間為2小時,試題數目也由十多題減至共8題。據教育界指,該卷有不少題目與前一年8月出版的一本會考中史科「天書」雷同。該本參考書以假名出版,真實作者身份不明。[6][7][8]

1970年,又傳英中中史試題外洩,但當時的會考委員會未有找到實質證據證明。[9]

2009年新高中中史課程爭議

[編輯]

2009年,教育局宣布於2009年9月起推行新高中中史課程,儘管有特別提及五四運動文化大革命,但對六四事件隻字不提。當時的泛民派質疑政府恐懼提起六四事件,避而不談,刻意淡化歷史。而時任教育局局長孫明揚澄清,課程內容並非由政府制訂,而是課程發展議會經廣泛諮詢後編制,學校亦可以選擇於中史及通識科教授六四事件。孫又指出,所有新高中中史教科書實際上都有提及六四。[10]

2010年代後課綱爭議

[編輯]

背景

[編輯]

2010年代後,雨傘革命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等社會運動相繼發生,中國政府於2019年末起研議訂立港區國安法基本法第二十三條,並先後於2020年實施與於2024年三讀通過。鑑於中史科課程包括文化大革命六四事件等等的中國政治敏感事件,部分教育界人士憂慮教授相關內容會觸犯法例。[11]除此之外,教育局於2016年就初中史科課程修訂展開諮詢,但被批評避而不談六四等敏感事件,僅「高舉盛事」。[12]有教師受訪時曾指出,客觀教授六四等爭議性事件,可引發學生思考,如事件為國家發展帶來好或壞處等,對學生了解中國近代史有著重要作用。[13]

2022年中三教科書修訂爭議

[編輯]

②「六四事件」
1989年4月,北京多間大學的學生藉悼念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發起遊行、請願,反對貪污腐敗。5月,學生開始在天安門廣場靜坐,甚至絕食,要求民主改革。多個大城市的學生和民眾紛紛予以聲援。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曾與學生代表接觸,試圖緩和學運,但是當時的情況已難以遏止。其後,總理李鵬宣布戒嚴,調派軍隊進入北京,並在市內部分地區實行戒嚴。6月4日凌晨,戒嚴部隊進入天安門廣場展開清場行動,武力驅散學生和民眾,釀成傷亡,是為「六四事件」。

——摘錄自現代教育研究社就教育局新課程出版之《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三》

2022年6月,齡記雅集現代出版社就教育局新課程,推出修訂版的中國歷史科中三級教科書,並於2022-23學年起取締其舊版本。由於修訂的內容包含六七暴動、六四事件、文化大革命中國抗日戰爭等敏感議題,加上當時香港已經實施港區國安法,導致改版內容受到廣泛關注。根據報導,三間出版社的新版教科書刪去了如民主女神天安門絕食六四清場死傷人數等等的圖片、文字與數據。[14]有參與編輯的匿名教育工作者認為,該版本的教科書為了避免觸犯法例,刪去了諸如維園六四燭光晚會等照片,又避談港人對六四事件的反應(如民主歌聲獻中華、維園燭光晚會等),容易使學生誤以為六四事件為中國大陸內部政治事件,與香港無關。[11]有意見亦認為,六四運動與五四運動雨傘運動等有著一脈相承之關係,故有其重要性。[13]

註腳

[編輯]
  1. ^ 即中一至中三

參考文獻

[編輯]
  1. ^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 甲類 - 新高中科目選修科目: 中國歷史. www.hkeaa.edu.hk. [2024-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18). 
  2. ^ 初中中史已成獨立必修科 教育界建議推廣至小學及高中. on.cc東網. 2022-02-06 [2024-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18) (中文(香港)). 
  3. ^ 香港工商日報, 1969-04-14. mmis.hkpl.gov.hk. [2024-03-20]. 
  4. ^ 華僑日報, 1972-09-13. mmis.hkpl.gov.hk. [2024-03-20]. 
  5. ^ 華僑日報, 1957-12-27 Wah Kiu Yat Po. mmis.hkpl.gov.hk. [2024-03-18] (英國英語). 
  6. ^ 不讓小學會考「天書案」專美於前? 英中會考歷史 有最佳參考書 中史一科今日重考 教界學生為之嘩然. 華僑日報. 1968-06-08: 第三張第三頁. 
  7. ^ 敦文英文書院校長黃文謙 論英中中史重考事件. 華僑日報. 1968-06-08: 第三張第三頁. 
  8. ^ 英中會考管理委員會答覆 對會考之投訴 教育司贊同歷史科重考. 華僑日報. 1968-06-15: 第四張第二頁. 
  9. ^ 香港工商日報, 1970-06-02. mmis.hkpl.gov.hk. [2024-03-20]. 
  10. ^ 六四事件不列中史課程 - 東方日報. orientaldaily.on.cc. [2024-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21). 
  11. ^ 11.0 11.1 星島日報. 教育要聞|中史新版教科書出爐 「六四」篇幅差異大. std.stheadline.com. 2022-05-30 [2024-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18) (中文(香港)). 
  12. ^ 廖潔然, 周婷. 中史科修訂被指避教六四 教育局撰文否認. 香港01. 2016-10-02 [2024-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21) (中文(香港)). 
  13. ^ 13.0 13.1 Pao, Ming. 繼續講繼續教 不讓歷史隱沒 中史教師:六四傘運一脈相承. www.mingpaocanada.com. [2024-03-21] (英語). 
  14. ^ i-Cable. 中史新版教科書出爐 三出版社同改六四篇幅 民女像、絕食相消失 資深教師:隱晦交代. 有線寬頻 i-CABLE. 2022-06-03 [2024-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18) (中文(香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