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互助客栈/其他/存档/2010年2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动漫迷、配音迷对中文维基的不满

近日中文维基在欠缺可被配音迷看到是理性的讨论下,把配音员条目删除,引起香港一些配音迷讨论,从中表达了一些不满中文维基现况的论点。讨论区的版主发出了“由于这可能涉及维基百科的管理及规则, (本讨论区)尽量不给予相关之讨论及评论, 所有在这帖之内容, 请留意(本讨论区)将不负任何责任, 谢谢. ”的公告并把讨论帖锁上。不过当中配音迷发表的观点,都有事实依据,仅把重点覆述出来,希望中文维基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而参与讨论者都是表达他们确实看到的问题,我覆述其中重要是希望中文维基能解理之、改善之,而不是对配音迷作出攻讦。另外我并不知道贴在哪版是最正确和最有效之中文维基改善,我现在仅贴在这版中,请望中文维基人士垂注。

  • 有讨论者质疑,杨善谕条目的提删讨论是无效或不文明的。有讨论者指,编辑“Shizhao”(即署名“百无一用是书生”) 声称条目“缺乏媒体关注度”,但香港配音员是幕后工作,没有“新闻、书籍、学术、图像”的纪录、“没有任何媒体报道”是极度正常的。讨论者认为中文维基用这些借口去提删一个配音员的配音纪录,是不尊重有关行业的本质。
  • 有讨论者更质疑,最先说“杨善谕”条目要提删的人是“Shizhao”,之后一票反对、一票赞成,“明明只得两个人投票这么少,而且结果只是打和,Shizhao在11月2日就把条目删除了”。他们认为这样的讨论“共识”和删除结果,是“荒谬还是搞笑”、“过份儿戏”,并质疑“为什么打和的也变成要删除?”
  • 讨论者也指出问题不单是杨善谕这一个条目,连一些上一代的配音员也被删除,并认为中文维基“自己不懂就要删,真是无知...”,认为这种情况下的删除,实际上是一种破坏。
  • 有自称是“维基过来人”的讨论者,表示他看到某些编辑以自己为中心,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就胡乱删除条目,或把事实扭曲,如不许别人记载他们自己不知道或无视的事实,坚持以自己所以为的错误事实为准。讨论者表示,当他指出条目有需要保留的,或指出内容有误、正确是怎样时,编辑们就搬一大堆借口说什么没客观证据没知名度之类;当讨论者提供了证据,他们又会说你的不成立(例如网站资料又说不是可信来源,写报纸附上日期也还说不是标准格式不接受,或者说什么自我参照等等,诸如此类)。
  • 讨论者又不满,当现时条目上的错误被别人更改时,中文维基编辑却总是把别人的更改还原,即使那些编辑自己根本提供不到证据,不能符合他那堆用来反指别人的严格标准要求。讨论者认为,编辑的态度是输打赢要,双重标准。
  • 那位自称是过来人的讨论者,指称在维基条目上的一个错误,若有编辑不断在坚持着的话,除非得到那时期很大量客观维基人的关注,一起去大力反对,更要有耐力争持一两个月,这才会有机会“拗赢”本来坚持用错误资料的编辑。而“拗赢”后更要时时刻刻监视着条目,慎防过数个月后又被人改过来,这根本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耐力战。
  • 另外,有讨论者亦云,维基有关配音、动漫的条目,内里的资料也常出错。讨论者比评有人经常在维基写配音资料,却经常在未肯定时,就将之当事实来写。
  • 讨论者指出维基上香港配音员的资料纪录,是“成日都好主观,成日都有错料”,包括把别人的昵称主观地套上“(谁人的)第二代”,以及自己主观地少听到某配音员的声音,就加上“较少人熟悉”、“出声率不高”的贬义记载。
  • 另外,讨论者也不满,有些经常编辑动漫条目,同时又总爱坚持一己错误看法、以自己错误看法为准的维基人,时常凭自己猜想去写香港动漫有没有丽音的播放 (但写的人有些根本不住在香港),写下错误资料。
  • 讨论者更不满的是,这些经常编辑动漫条目的维基人,又不允许别人把香港的配音写作“中文配音”/“中配”,只可以称作“粤语配音”/“粤配”。但台湾的“国语(普通话)配音”,他们又用“中文配音”/“中配”一词。讨论者反问:“难道只有普通话是中文语言,粤语不是中文语言吗?这根本违反事实。”
  • 顺带一提,香港网络大典上爆笑管家/爆笑管家工作日志条目,也记载维基部分编辑的问题,包括别人在维基条目中写下香港播放的一些资料和特色,都以各种不同名目删除,有人把资料“迫迁”至香港网络大典,只在维基条目上“外部链接”里留下网典连结,但维基编辑仍要将之消灭。然而,同一时间,一些台湾播放的资料和特征,即使遭到质疑、未能提供有效的客观证据,那些编辑仍坚持这样写,不许别人修正或删除之。
  • 香港网络大典和配音迷都没点名批评,但涉及有上述问题的维基编辑,在点击一些相关连结时看到的有:RalfX、Red16(署名:“我是火星の石榴”)、Iqeqicq等。

上方的这些覆述,只是希望中文维基注意到一些现有的问题,明白这些问题对某些群体、或对某方面熟悉的人士造成不便、困扰与不满。能谦虚审视自己的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希望因为我的覆述,惹来维基人对香港配音迷恶性的攻讦。218.189.39.9 (留言) 2010年1月11日 (一) 12:18 (UTC)

逐点回应:

  1. 首先,是否删除与是否尊重相关行业并无直接关系。诚如阁下所言,条目是“没有任何媒体报道”的,那么凭什么来证明她的关注度?在下认为不可能因该人是配音员便可获得豁免,这对其他行业的人士公平吗?
  2. 以阁下的逻辑,打和就可以代表保留吗?书生用什么理由删除这才是重点,在下对此并不清楚,恕不评论。
  3. 不是一位用户说删除就能删掉的,维基是讲求共识的地方。
  4. 如果条目的确是有问题的话,维基人自当会指出错处;如果没有问题的话,没有人可以将罪名强加于相关编者身上。况且,维基是讲求共识的,并不是一位用户说要删除就能删除,阁下所言的维基过来人,很有可能是那些对维基规则不太熟悉的新手而已。
  5. 如果阁下认为自己的修改是正确的话,请用参考资料证实,而不是用口说是就会变成事实。
  6. 有些人会去破坏条目,不过部分维基人会定期检查最新更改,以希望尽快阻止这类情况发生。如果情况严重,阁下大可就相关条目申请半保护,甚至是全保护。
  7. 维基是自由的百科全书,任何人都可以进行编辑,有错并不奇怪,问题是阁下看见这种情况却不及时修改,反之是在此抱怨,维基不是无敌的,需要的是如阁下一样的用户帮助,才能更趋完善。
  8. 大概同第7点。
  9. 大概同第7点。
  10. 首先,粤语不是语言而是方言。普通话是大中华地区的主要语言,以中文称之并不为过。
  11. 大概同第6点
  12. 对于部分维基人的行径并不清楚,恕不评论。

希望香港配音迷批评维基之前,充份了解维基规则,很多时候,阻挠各位的并不是维基人,而是规则,只要诸位遵守相关规则,维基之门一直为大家而开。—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圆桌会 2010年1月11日 (一) 12:53 (UTC)

    • 第一个回应的维基人,看来似是反弹,多于检讨维基的现状以求“有则改之无则嘉勉”。到底是规则有问题,还是有人以双重标准来运用规则,声称别人的参考资料不是有效、但自己所坚持的却也没有有考资料呢?到底是有人只抱怨而不更改,还是屡次改正后都被某些坚持己见维基编辑再改作错误呢?
    • 另外,请不要随便猜想别人是“新手”,这种猜想毫无凭证,别人不可以是看到太多相同的维基问题而心淡的老手吗?
    • 最后,阁下抱着把粤语摒出“中文”的“大普通话主义”,显然有违客观事实(客观事实:不论普通话还是哪种中文方言,都同样是中文)。如果维基人是以这种扭曲事实的姿态作为大多数之存在的话,就难怪会长期有上述种种失实、不客观、不文明、不合事实之问题。218.189.39.9 (留言) 2010年1月11日 (一) 14:30 (UTC)
      1. 如果维基有错的话,维基人自会改之,正常的维基编辑并不会将错误视为正确,在下认为可能是双方认知上有差异,由于具体情况并不清楚,不论一面倒说是谁对谁错。维基是供大家编辑的,并不是属于维基人的个人网页。
      2. 同样地,请阁下也不要猜想别人是老手。
      3. 在下不能说阁下是错的,从政治考量出发,粤语是方言;从语言学考量出发,粤语是语言。不过,这不代表在下是扭曲事实,不才只是诠释另一种观点而已,请予以尊重。
    • 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圆桌会 2010年1月11日 (一) 14:57 (UTC)
      • 首先并不是我假设别人是老手,只是阁下无凭无据假设别人是新手,并借此矮化他人的意见,回避维基本身可能正出现的问题,我才指出另一个可能性。
      • 其次,不管粤语是方言还是语言,都是中文的一员,这是不是诠释观点,而是铁铮铮的事实,无论你认为粤语是“方言”还是“语言”,都不容否定它是“中文的一员”这事实。粤语不能被称作中文,中文要等于普通话/国语,这叫“强暴事实”。难道维基是个不讲客观事实的地方?
      • “如果维基有错的话,维基人自会改之,正常的维基编辑并不会将错误视为正确”,我已在引述问题时,指明具体情况,连谁的编辑有问题也指明,为何要逃避之?
      • 218.189.39.9 (留言) 2010年1月17日 (日) 02:35 (UTC)

(!)意见,所谓中文,一般都是指现代汉语,此定义不独两岸三地然,譬如美国人或德国人在当地的大学学习“中文”,学的就是不含各种方言的现代汉语。粤语等方言虽也是广义的中文,但就维基百科的务实功能来说却不宜采用。如果粤语应该被接纳为条目内容的叙述用语,那么台语、闽南语、客家话、山东话、湖南话、四川话......等等各地方言也都应该被允许写进本文中,您想想那将会是怎样混乱的情形,势必造成读者严重的阅读障碍。我沁菜写几个台语字汇,相信您就看得雾煞煞、莫宰羊了。维基百科的编辑,必须考虑多数中文/汉语使用者的共同认知,绝非您所谓扭曲事实或不文明的态度。—人不狂吃枉少年 (Kleistan)撂狠话 2010年1月11日 (一) 16:39 (UTC)

可能Kleistan(人不狂吃枉少年)有所误会。现在的问题,并不是以粤语入文。而是有人不容许其他人,把电视台播出的“粤语版本”、“粤语配音”称作“中文版本”、“中文配音”,但同一时间,别人写下“国语版本”、“国语配音”时,他又必定要改为“中文版本”、“中文配音”,把国语完全等同于中文,排除粤语是中文,是无视粤语、国语也是中文的一员这客观事实。218.189.39.9 (留言) 2010年1月17日 (日) 02:35 (UTC)

其他的问题也有相似之处,譬如“关注度”的问题,如果一位人士从来不曾被“新闻、书籍、学术、图像”所关注,也就是说,不曾被社会公众所关注,那么我们有甚么理由将这位人物写进一本“百科全书”中?百科全书的使命在于提供知识(至少也应该是常识),而非无筛选地收录资讯。各行各业的从业员那么多,多数职业都是值得尊重的,百科全书总不能为大部分人都开一个条目。

此外,“维基人”并不是一个固定的集合体,每天上来参与编辑的人都不一样,您上这里浏览、发言,您也就是维基人。您指责“维基百科”没有做好,没有人能够单独出来给您满意的答复。而正因所有人都能够编辑,若每个人都随心所欲照自己的想法编写,就如前面举方言的例子,百科必然大乱。是以维基百科必须有一套规则来减少混乱。当然,如您所见,规则的制定不够完善,执行不够彻底,维基百科内容千疮百孔,但若离开规则,维基百科将只是一面涂鸦墙而不会再有积极的意义。熟悉维基方针的用户不一定熟悉动漫,遇到不合规则处加以修改,有时候当然会令动漫迷感到不满意。动漫相关的条目,须要熟悉动漫也了解维基规则的用户来参与改善。您既然如此热情特地前来发言,何不试著开始参与编辑,慢慢了解维基百科的规则,然后把不完善的部分一一优化?—人不狂吃枉少年 (Kleistan)撂狠话 2010年1月11日 (一) 17:31 (UTC)

我已指出某几位编辑,选择性挪用“规则”,对港版资料不断诸多阻挠,对台版资料明明受到别人引用相同规则来质疑,没可信证明作凭据,却仍坚持这样写。为何不查阅有关条目、有关编辑?
不解决这些问题,不处理这些选择性挪用“规则”、对不同地区资料有选择性的弊病,即使有人开了户,“试著开始参与编辑,慢慢了解维基百科的规则,然后把不完善的部分一一优化”,难道真的可以优化到吗?
甚至,大家怎么不看看,难道不可以是有人本来就开了户,但经常都面对这样的选择性挪用“规则”之编辑,想怎么去客观地完善条目而最终也是徒劳,因而放弃吗?
218.189.39.9 (留言) 2010年1月17日 (日) 02:35 (UTC)
Kleistan,应该是先请他(或她)注册一个帐号吧。—Altt311 (留言) 2010年1月12日 (二) 13:07 (UTC)

另外,请不要随便猜想别人是“新手”,这种猜想毫无凭证,别人不可以是看到太多相同的维基问题而心淡的老手吗?

建议:如果开版版主有用户帐号,应该使用原有帐号来讨论,这样会让讨论更加顺畅。--Winertai (留言) 2010年1月13日 (三) 01:43 (UTC)
大部份香港配音员都无名气,不尊重的不是维基,而是香港社会不尊重配音员—北极企鹅观赏团 (留言) 2010年1月14日 (四) 11:17 (UTC)

试著用地域角度来解释

对于版主问题,我试著用地域角度来解释。

虽然维基百科同出一源,方针多依循英文维基或协会共识;但不可不承认的,各语言维基还是会因应民族性不同,产生许多因地制宜的“特殊维基规则”。例如:相对其他语言比起,日文维基比较重视肖像权,比较“地域”中心等,这是该语言维基,渐次发展出来的“特色”或“特殊维基规则”或“特殊维基方针、格式”。倘使常用中文维基用户范围只有港九数百万居民,相信发展出如:“生人传记”(如配音员、港漫虚拟人员)、“新闻事件”(如:《福佳始终有你》)等较低登录百科标准的这种;有别于其他语言百科的特殊方针格式并不难。但很可惜,现况并非如此。会造成如此差异,是因为中文维基使用者及编辑志工所居住地域,不但远远超过粤语使用区域,也远大于日文维基,因此,因应区域所产生的维基百科“特殊”规则,自然无法适用全部区域。这落差也就造成了:常年来,一段时间就会产生两造纠纷的真正原因。而每每发生纠纷;主张条目有其重要性的用户都会将乱源咎于对方心态高傲,渎职滥权;而另一方面,则会将纠纷主因归于对方新手上路,不谙维基规则;其实在我看来,都是中文维基地域过广所造成。我相信,只要两方于讨论时,能保持这种善意推定,那么就会让许多问题迎刃而解的。--Winertai (留言) 2010年1月12日 (二) 00:45 (UTC)

其实这类争议在英语维基更多(因为不同维基人出身地域不同,包括不少非英语系国家居民也有参与),还曾出现某西班牙电视节目条目因关注度疑似不足而遭提删的案例,因此就有人提出关注度 (地方兴趣)指引以解决相关争议,但最后并未通过。--RekishiEJ (留言) 2010年1月12日 (二) 05:38 (UTC)
不是歧视,但台湾配音员的条目也没比列表多多少(例:刘杰),这些人的知名度真的只限在很小的范围内—SchwarzKatze (留言) 2010年1月12日 (二) 09:52 (UTC)
而且中文世界中的动漫讨论区也鲜少谈论个别的香港或台湾配音员(日本声优倒一大堆……)。--RekishiEJ (留言) 2010年1月16日 (六) 08:25 (UTC)
这就是我提到的:日文维基与众不同地方。--Winertai (留言) 2010年1月17日 (日) 02:08 (UTC)
一,如果配音员条目确有现行规则未及妥善处理之地方,我不认为随意提删其中一些(更要是集中在香港地区的)是明智做法,应把所有配音员条目(包括中港台日等所有地区的配音员)一齐检讨,看看是否修改、完善规则,还是以目前规则公平对待所有配音员条目。
二,我已指出了某些维基编辑(如RalfX、Red16(署名:“我是火星の石榴”)、Iqeqicq)等的问题,当中已指出他们对待不同地区资料选择性挪用“规则”的不公平之处、处事手法明显有问题,我也点名了一些发生问题的条目(如爆笑管家),为何维基编辑们都不予以正视,任由有关条目、有关问题持续?
三,这次说不满的人,既是理性的,也不是新手----我有证据,只是不想“摆人上台”而不起名字,毕竟别人早已失望得连上维基的讨论意欲都已没有,我这次纯粹是希望维基的问题得以改善才转述有关言论。别人可是多次编辑维基,在许多简单的事实问题也要争持一大轮(例如在配音员条目上,去除‘(谁人)的第二代’这些无凭据的主观说法;也包括指出“电车”不是“电动列车”这简单事实居然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持续多天“打大战”,耗费精神与时间,过程中还要受人攻讦),别人不是新手,而是心淡。
我希望维基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果有关的“高傲编辑”无意改之,其他编辑能否为维基的改善帮一把?不然的话,大家其实是无意改善维基的质素,任由“高傲编辑”继续选择性挪用“规则”,不公平对待不同地区的资讯,那请恕我‘多事’了。218.189.39.9 (留言) 2010年1月17日 (日) 02:35 (UTC)
  1. 维基欢迎任何形式的讨论,作为一个百科,我们希望涵概大部分的知识,惟部分问题,如配音员,在下认为有一定的重要性,却缺乏关注度,这需要各方讨论并达成共识,才能进一步行事。
  2. 并不是所有维基人都懂得ACG的东西,所以关注的可能就是相关方面的维基人(即如阁下所说的那些),在下认为双方还是需要作讨论,迟早双方的观点角度可能存在分歧,大家互相迁就,求同存异,这样才是真正有效地加强条目的质素。
  3. “去除‘(谁人)的第二代’这些无凭据的主观说法”如果单纯是这类修改的话,请提报管理员或回退员。相信他们能给予适当的协助。
在下相信大部分维基人都是重视条目的质素。另外,除非其他维基人违反了方针,否则我们不可能限制他们的行径。总之,遇到问题找管理员就没错了。—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圆桌会 2010年1月17日 (日) 02:50 (UTC)
我同意“这需要各方讨论并达成共识,才能进一步行事。”,但现在似乎是有些维基编辑不看看配音迷的理据,不仔细思考一下方针,就选择性地把一些原则施予在某些配音员条目之上(如又再度被删的香港配音员杨善谕),但另一些配音员条目又不施予。
另外,维基的方针,不是要尊重事实、要持平客观的吗?有个别人坚持偏离事实、坚持对不同地域的资料双重标准,这不知是不是违反方针呢?我在这里指出有关问题,就正是希望找管理员求助,让维基资讯拨乱反正了。218.189.39.9 (留言) 2010年1月23日 (六) 16:26 (UTC)

我不认为随意提删其中一些(更要是集中在香港地区的)是明智做法

任由“高傲编辑”继续选择性挪用“规则”,不公平对待不同地区的资讯

希望我持的“地域”不同所造成的困扰,能释怀User 218.189.39.9的不满,但显然徒劳无功。--Winertai (留言) 2010年1月17日 (日) 07:49 (UTC)
我的所谓“不满”,是源于对维基处理资讯不公的问题。希望我的转述以及解释,可以帮助维基准确、持平、有一致原则对待不同地域的资讯。包括:
  1. 解决配音员标准争议、不同配音员条目使用不同的去留标准问题;
  2. 解决像“Iqeqicq”以不同标准对待“粤语、国语/普通话、中文”的记录,涉及扭曲事实的问题;
  3. 解决像“RalfX”、“Red16”(署名:“我是火星の石榴”)以选择性标准对待不同地区的资讯,容许某些资讯在有违原则下存在、同时又选择性地屡次找寻不同准则去排斥某些地区的资讯问题
但显然徒劳无功。218.189.39.9 (留言) 2010年1月23日 (六) 16:26 (UTC)

写国语一定程度上是对大陆读者的不尊重……--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10年1月20日 (三) 11:52 (UTC)

吐个槽:"粤语配音"/"粤配"——这不是很对吗?"粤配"比中配的范围要小,可以避免误解。这怎么就歧视了呢?中配的范围太广了,即使像猫和老鼠还有东北话的版本,也可以算进中配里的,这样就不清楚究竟是哪种方言了。
另外,"……而是有人不容许其他人,把电视台播出的“粤语配音”称作“中文配音”……"——这似乎不是允许与否的问题,"粤语"只是比"汉语(族?)"这称谓更精确了,可以类比上海群众自称"上海人"而不自称"中国人"那样,"上海"比"中国"范围更精确。
至于怎样与台配区别,直接用"台配"似乎可以。--林卯 (留言) 2010年1月21日 (四) 10:56 (UTC)
吐糟前可以先看清楚别人的诉求和声音。现在发生的问题,是有人(点名:“Iqeqicq”)持双重标准,对香港的配音只能称“粤(语)配(音)”不能称“中(文)配(音)”;但同一时间对台湾的配音却坚持使用“中(文)配(音)”,把别人本来写了“国(语)配(音)”或“普(通话)配(音)”都改过来。我同意林卯说的精确问题,但这不是要一视同仁吗?怎可以任由像“Iqeqicq”的行为呢?他这种扭曲事实、侮辱粤语的窜改,已波及了不少动漫条目。
至于“国配”或“普配”,可以用地区模版解决。问题是即使别人使用了地区模版,有关的人“Iqeqicq”仍是要改回来,坚持要把台配称作“中配”。218.189.39.9 (留言) 2010年1月23日 (六) 16:26 (UTC)

“(顶)”的意思

用户编辑历史页中的(顶)是什么含义?----U7vGun (留言) 2009年12月16日 (三) 09:09 (UTC)

你是最后一个作者。—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09年12月16日 (三) 09:21 (UTC)
说得更明白点,就是你编辑之后再没有其他人编辑这个页面。--Symplectopedia (留言) 2009年12月16日 (三) 10:46 (UTC)
当时怎么选的...改回默认的?--Liangent留言 2009年12月16日 (三) 11:02 (UTC)
英文是用(top)。我觉得换个容易理解的单字比较好,然后还能直接把默认的改成单字。--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12月16日 (三) 11:42 (UTC)
(顶)这个我建议换成(最新修改),这样比较明了易懂。Mark85296341 (留言) 2009年12月16日 (三) 16:09 (UTC)
好像默认的是 最新修改?--Liangent留言 2009年12月16日 (三) 16:30 (UTC)
嗯,就是因为字数太多才改成“顶”的。--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12月17日 (四) 03:53 (UTC)
改成 最新 也不错。玖巧仔留言
继续用顶就好了。本来很多社群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用语,形成他们的小文化。--百楽兎 2009年12月17日 (四) 12:28 (UTC)
小文化让新用户感到与老用户/社群的距离,加大他们融入社群的难度,所以应当避免使用黑话/行话/术语,用户之间也不要称兄道弟,更不能聊私事和发展小集团.(单论小文化,与楼主的顶无关)(又:以上是本人的言论,若觉得有用,欢迎复制传播,传播请注明作者)Humorright (留言) 2009年12月23日 (三) 13:28 (UTC)

谢谢大家,我明白了。不过我觉得还是换个容易看得懂的比较好。——U7vGun (留言) 2009年12月19日 (六) 13:45 (UTC)

一句话,习惯就好。--RekishiEJ (留言) 2009年12月20日 (日) 10:14 (UTC)
没注意什么时候变成“顶”了,以前的“新”不是挺好?--Gilgalad 2009年12月21日 (一) 05:23 (UTC)
“新”会与新条目混淆吧。—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圆桌会 2009年12月23日 (三) 13:46 (UTC)
那应该写清楚,“监视列表”中的介绍就非常出色,非常人性化,详细的说明了“小”“新”“机”等字的含意,光标悬停时的提示也很好。而“我的贡献”中是一片空白,无任何提及。建议在“我的贡献”页面中像“监视列表”那样处理。--玖巧仔佛陀绣谱 2009年12月24日 (四) 13:06 (UTC)
(现),(目前),(当前)? --SchwarzKatze (留言) 2010年1月1日 (五) 13:23 (UTC)
P.S. 日语维基(最新)--百楽兎 2010年1月7日 (四) 02:08 (UTC)
改成(最后修改)如何??—David Jackson(留言) 2010年1月11日 (一) 07:37 (UTC)
俄语维基中文版用“现时的”(Текущая версия),或者我们可以效仿。 --Алексеевски Скажите,пожалуйста! 2010年1月15日 (五) 05:03 (UTC)
这种标示性的记号我不喜欢超过一个字的。--百楽兎 2010年1月15日 (五) 14:42 (UTC)
(今)。—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10年1月15日 (五) 14:48 (UTC)
其实换成哪“一”个字我都无所谓(e.g.即使换成(囧)),反正只是个符号。重要的是其他人接不接受及会不会又有人要问“(今)的意思是什么?”--百楽兎 2010年1月15日 (五) 14:58 (UTC)

个人认为,“今”包含的时间范围大了,不好。“最新”,其实是最明了的。就像我在上面所说的,“顶”只出现在“我的贡献”这个页面,在找不到大家都可接受的替代词的情况下,应该在“我的贡献”中如“监视列表”那样说明“顶”字的含义。--玖巧仔通往朝鲜的路,是每一个沉默的人铺就的 2010年1月15日 (五) 15:08 (UTC)

强烈要求改成(最新)--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10年1月29日 (五) 13:54 (UTC)
最近也可以考虑。--Gilgalad 2010年2月2日 (二) 15:28 (UTC)
(+)支持 最新--FrankLSF(140) 2010年2月3日 (三) 10:49 (UTC)

关于Restaurant City条目

关于Restaurant City中的菜单列表应该没有删除的必要吧,感觉不至于牵扯到攻略的部分,再说菜单在Restaurant City中占算是蛮重要的地位。 —此条未加入日期时间的留言是于2010年1月7日 (四) 16:00 (UTC)之前加入的。

请暂时不要将这个留言存档。这个问题还没有人回应就存档,提问者会是什么感受?也请参与下面#互助客栈的存档的讨论。--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1月16日 (六) 16:28 (UTC)
让LGT告诉机器人……--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10年1月24日 (日) 04:37 (UTC)

呃,我来回复一下,

  1. 这个列表太长了,已经超过了合理的范围,如果只是20个左右的菜的话,可能可以写的。
  2. 这个确实涉及攻略,当然说的比较牵强。
  3. 最重要的是,维基百科不是不经筛选的信息收集处,不应记录游戏数据等内容。
    如上--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10年1月24日 (日) 04:41 (UTC)

互助客栈的存档

在互助客栈和询问处,经常会遇到一些没有任何人回应的提问,比如Wikipedia:互助客栈/技术/存档/2008年7月#关于Hotcat功能。这些提问是否应该等到有了回应再存档,而不是在10天以后立即存档?--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1月11日 (一) 08:30 (UTC)

我看这样如何:对于至少有一人回复的留言,可以在10天没有新留言后存档;而对于没有任何人回复的留言,则在3个月后存档,这样可以吧?如果真的有哪个留言3个月都没有人回复,那么这个留言很有可能根本不值得回答、或者不知所云,让人不知道怎样回答。--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1月17日 (日) 00:44 (UTC)

(+)支持,且如果发问者提出新的问题,就要重新计算。-Simon951434 (留言) 2010年1月20日 (三) 09:12 (UTC)

3个月未免太长了吧?10天没有回复大多数时候都已经是属于无人理会的了。而且这样会不会造成页面太长?--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1月25日 (一) 12:19 (UTC)
时间可再修短,也许1个月。-Simon951434 (留言) 2010年1月25日 (一) 17:34 (UTC)
在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Wikipedia:互助客栈/技术Wikipedia:互助客栈/求助,平均一个月有5个没人回复的留言,Wikipedia:询问处平均一个月有7个没人回复的留言。因此,如果3个月后存档,顶多使每个页面增加20个留言左右,不会造成页面太长。--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1月26日 (二) 07:28 (UTC)
无需要延长吧?10天已经足够了—Altt311 (留言) 2010年1月26日 (二) 13:31 (UTC)
一开始已经说了,要是10天没人回复呢?如果这时存档,提问者会是什么感受?--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1月26日 (二) 13:45 (UTC)

题外话,提醒存档时,有些议题中提到的观点值得后人参考,可以编入Wikipedia:维基百科索引。--Jasonzhuocn (留言) 2010年2月4日 (四) 09:09 (UTC)

年份条目允许随便创建吗?

现在有用户在创建一些未来的年份条目,且条目中未提及那年将会发生什么。请问这样的情况允许吗? --思源如宁 (留言) 2010年1月13日 (三) 13:36 (UTC)

显然不。即使提到了那年会发生什么也违反“水晶球”一项(维基百科不是预言家)。请提删。--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10年1月16日 (六) 09:00 (UTC)
不过要是关于虚构作品中提到的年份及已知未来事件(如选举、比赛)就没什么问题。--RekishiEJ (留言) 2010年1月19日 (二) 16:08 (UTC)

社群过去有讨论过年份条目议题,请参见维基百科:年表标准。--Jasonzhuocn (留言) 2010年1月23日 (六) 11:54 (UTC)

另外参见User:Hat600/sandbox/9。--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10年1月24日 (日) 04:35 (UTC)

现在的通知太繁琐,我这个饭桶越看越头痛,更遑论新手。奏请改为:

T:Uw-copyright好像是给在条目里添加侵权内容的人的警告。 更改的话,是简化了,但是看着有一点不严肃—Mys 721tx(留言)-U18协会招人了 2010年1月22日 (五) 22:36 (UTC)
公用模板不可能用这种激烈的语调。--百楽兎 2010年1月23日 (六) 05:59 (UTC)
我已经很克制了。我本来想用“贱人”和“白痴”的。—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10年1月23日 (六) 07:51 (UTC)
不严肃可以改严肃。现在这么长是起不到什么效果的,他们根本没有耐心看完。—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10年1月23日 (六) 08:01 (UTC)
其实桶兄这一点很重要。多少新用户认真读完过欢迎辞?应该想办法让所用用户略读一遍方针的—Mys 721tx(留言)-U18协会招人了 2010年1月23日 (六) 08:04 (UTC)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紧张。长篇大论,看似全面,其实能够通篇看完的很少。要让他们看,字就要少,还要用近乎流氓的手段强迫他们看:可以做一个提示框,新手每打开一个页面都能看到一条标语。比如:
这样的词恐怕任何一个新手看到都会吓跑了,还会回来编辑吗?落ㄖの餘暉ぺ¤Talk 2 Me! 2010年1月23日 (六) 08:40 (UTC)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10年1月23日 (六) 08:47 (UTC)
我换几个句子给你看看:
  • “维基百科鼓励原创!”
  • “尊重版权,不要随便抄袭网上的文章!”
  • “简繁破坏是不受欢迎的破坏行为!”
  • “和谐世界,从杜绝人身攻击开始!”
  • “感谢方针,让维基百科变得有序!”—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10年1月23日 (六) 09:02 (UTC)
  • “好好学习,拒绝抄袭”
  • “抄袭是不对地!”
  • “谁抄就送他回四十年前!”
  • “为了提高您的作文水平,请尽量不要大段的抄袭。”
  • “做人要厚道,不要未经首肯就随意引用原作者的文章。”
  • “请不要直接将把条目中的简体字改为繁体字。相反?也不行,如果你是一名新手,请阅读这个。”
  • “千万不要破坏方针,如果您不想‘被禁止’编辑的话。”--玖巧仔留言 2010年1月23日 (六) 12:34 (UTC)

额,内容不重要(可以用山姆大叔招兵的那张图,改成I SEE YOU),重要的是让侵权人士在第一时间知道他侵权了,有很多新手喜欢编辑条目,但是在我们挂侵权时他不知道,结果当他编了十几个条目时(太多了吧)发现原来的条目都没了,心灰意冷,这样对维基新手伤害很大。--思源如宁&维基驻百度办事处欢迎您 (留言) 2010年1月23日 (六) 14:53 (UTC)

“管理员在看着你”的英文不是“I SEE YOU”,是“SYSOP IS WATCHING YOU ”。—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10年1月23日 (六) 16:12 (UTC)

您是认真的么?我怎么觉得您这个提议的语调和内容简直和下面那段疯话没什么太大区别?—迷走SuiDreamBCS Championship! Go Gators! 2010年1月23日 (六) 15:32 (UTC)

吾皇圣明!臣在玩行为艺术呢!—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10年1月23日 (六) 16:05 (UTC)
我记得有人专门对网站帮助提示方面做过研究,结论是无论怎么方便用户的提示和帮助,都还是有非常多的用户根本不看。但是话说回来,这些帮助和提示即使没有人看,也应该作--百無一用是書生 ()
在下认为这些内容绝对适合放在伪基百科。--御景ゆずき (留言) 2010年1月26日 (二) 13:48 (UTC)
有趣,希望尽快试行.认为不严肃的人应当论述为什么必须严肃.—Humorright (留言) 2010年2月3日 (三) 09:56 (UTC)

必须解决

言简意赅

1 设立调解及仲裁委员会,每个委员要来自不同地域: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如有需要,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中文普用地也可派遣委员进驻。作用是对有所争议的条目以官方态度做出裁决,避免如今管理员们各自为战,如同张献忠“各将出击分屠各州县”的“草杀”现状。

2 管理员要人人可做。管理员要成为执行者,负责把一些纠纷和问题传达,以及处理的执行,如果管理员犯了一次错,直接永久封禁,原因是对这种人如果手软了,那就是对广大的读者编辑者残忍。

3 宁滥勿烂,作为这个网站,内容多是第一要务,因为只有内容丰富,才能吸引读者,吸引编辑,至于可靠来源、关注度、原创之类,缓行。它们不适合现今的中文维基百科现状,因为中文地块四分五裂,面积广阔,群体偏好具有地域性,譬如某X,A地人都不知道,B地人都知道,所以作为A地人,就应该把X删了?殊不知B地人口数是A地人口数的10000倍,A地人缘何夜郎自大?盖是让他们自大的工具多了(关注度、可靠来源之类),自大起来很容易。如果可靠来源、关注度、原创之类真有问题,那么应该挂上的是“本条目疑似为虚构内容”“本条目疑似侵犯版权”“本条目疑似为原创研究”,然后下面小字写上“请读者自行分辨与采信”,如果说维基百科本身不是调查机构,那么调查别的机构是不是调查机构也做不到,还是实事求是吧,维基百科中的内容非常可能是最不准确的,因为这里的编辑者自己不做实验,不作调查,不做采访,不作统计。他们的内容都是从其它地方借来的,即使如此,就别力求完美了,因为根本做不到,越要完美,越不完美。

4 赦免人身攻击,人身攻击和不礼貌的言辞其实没什么坏处。原因是真正有权的可以封、删,直接灭口,会骂人的都是无权力的普通人,如果说有权力的是在捅刀子杀人,没权力的是在待宰嚎叫。前面的的确静悄悄,但是因为他们“静”就对他们赞扬道:“好呀,够文明!”吗?

5、为读者着想。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可是没有在五大支柱里。添上。如果非不添,或者不想添,那这网站干脆别办了。


本天子本说要走了,但是看了看踩人头上的趾高气昂,被踩得要求“文明礼貌”,就“忍不住要为天下苍生,登高一呼!”相比于前,朕食言了。Justthink (留言) 2010年1月23日 (六) 03:58 (UTC)

食言不要紧,有空的话,对非洲的苍生也请发发慈悲大智慧,多多给予关照,麻烦了。--百楽兎 2010年1月23日 (六) 05:56 (UTC)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10年1月23日 (六) 07:13 (UTC)
同时,近来也需要多关照海地那边呢,麻烦您了—Altt311 (留言) 2010年1月23日 (六) 07:57 (UTC)
皇上最近安检卡得比较紧,去机场之前赶紧派人通报一下,省得全裸了您的龙体。--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10年1月24日 (日) 04:27 (UTC)
你懂什么? 圣上英明,知道他们勤于吏事。天恩浩荡,特许他们一睹龙体,乃是为了褒扬勤政臣工。达师粗言秽语,玷污圣听,罪大恶极,请皇上圣裁!—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10年1月24日 (日) 08:42 (UTC)
囧rz……学习学习,回头在黑非洲布施一下浩荡皇恩,先从刚果(布)开始。unsonique (留言) 2010年1月25日 (一) 23:50 (UTC)
Justthink,你不是之前要搞三权分立吗?现在怎么又主张集权了?

有人说,凡是有权力的人,必然有滥权的倾向,无人能例外.而没有滥权的人,不是因为他/她是好人,是因为他/她受到了监督和制衡.你放弃三权分立,堕入了暴政的深渊,大概是对人性没有信心了吧—Humorright (留言) 2010年2月2日 (二) 11:31 (UTC) 前来围观--FrankLSF(140) 2010年2月3日 (三) 10:45 (UTC)

问:无法整合主账户,怎么办?

问:无法整合主账户,怎么办? 我想整合我的主账户,但是我的用户名与英文维基站点的那个冲突了,现在无法整合,怎么办?我用SUL工具搜索了一下,发现英文维基的那个编辑数目有266条,而我的才56条,是不是这个原因导致系统认定英文维基的才是主账户?另外我在维基文库那里也有一个同名主账户。 —Dc06 (留言) 2010年1月24日 (日) 09:57 (UTC)

密码必须一致。—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10年1月24日 (日) 10:19 (UTC)
这样的话只能是你改名了。系统应该不会认定哪一个是主账户,现在这样谁都不能整合;或者是他整合过了。--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10年1月24日 (日) 13:43 (UTC)
如果不改似乎就只能这么僵着……幸亏我当时整合的时候,英文那个账户没编辑。——快龙到此一游 2010年1月25日 (一) 12:33 (UTC)
我那持也有一个韩文帐号被先占了,幸好他亦没有编辑纪录,不过也要等到那帐号开立后一年,且期间没有编辑,我才能拿到。—<pan浩> (留言) 2010年1月27日 (三) 05:34 (UTC)

引入“相关条目”模板

现时英语维基百科部份条目设有“Links to related articles” (连至相关条目)的模板,到底此是否合宜在中文维基百科出现呢?—HW 我是谁 找我 请支持:2009年首页改版讨论 2010年1月26日 (二) 12:59 (UTC)

很无谓,很多馀。英语维基的不一定好。--RekishiEJ (留言) 2010年1月26日 (二) 13:46 (UTC)
en:Template:Navboxes适合用来收藏大量的Navbox,但中文维基好像目前没有这个需要。 —Quest for Truth (留言) 2010年1月26日 (二) 18:12 (UTC)

关于如何处理未翻译的地名或人名等专有名称

目前,中文维基虽然很多条目充斥著未翻译的专有名称,例如地名、人名、软件名、国家名和分类名等等,不过却没有一个有效的模板能将它们标示出来。

  1. User:Flamelai认为使用{{Translating}}并不适用于这种情况中及会加重其分身帐户的负担,并建议在下考虑挂上{{notchinese}}。然而,这模板所表达的信息与在下希望表达的相比实在是太夸张,Flamelai亦坦承现在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2. User:Symplectopedia则认为可使用{{Cleanup}}并附加注释。然而,在下认为Cleanup用途似乎过于广泛,并未能真正有效地体现出条目存在著的问题。

就此,在下特呈交客栈,望诸位能一同商议解决办法。目前,在下有数个解决方案:

  1. 创建新的维护性模板,专用于未翻译的地名或人名等专有名称。
  2. User:Symplectopedia的建议,在Cleanup模板添加注释,不过为了方便用户建议在这基础上请求Friendly添加相关功能。
  3. 扩展{{Translating}}所包含的范围。
  4. 扩展{{notchinese}}的功能。

敬候各位的意见。—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圆桌会 2010年1月27日 (三) 09:12 (UTC)

本人曾经在一个条目(似乎是Apple I的一个同类条目)上标过{{Untranslated-jargon}},之后被那个人以“我不喜欢生硬地翻译人名”给回退了。--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10年1月27日 (三) 12:09 (UTC)
我的意见是新建。“本条目中有过多的未翻译的专有名词。一般而言,除非外文名称在中文世界中最为常用,否则专有名词必须翻译成中文。请协助翻译。”--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10年1月27日 (三) 12:14 (UTC)

再谈口译天下

自动确认用户

...注册满7天和编辑次数有50次...

目前我好像未听过其他Wiki有这样的设定,多数均为注册满4天,为什么中文维基要设定为注册满7天和编辑次数有50次或以上?建议改为预设的注册满4天即为自动确认用户。-HW 我是谁 找我 请支持:2009年首页改版讨论 2010年1月29日 (五) 13:31 (UTC)

如果是这样的话,注册4天就可以投票了。--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10年1月29日 (五) 13:37 (UTC)
可将基本投票资格改为维基见习编辑,那就可以确保这个问题了 (但是这就会令用户认为投票资格是要申请...)。-HW 我是谁 找我 请支持:2009年首页改版讨论 2010年1月30日 (六) 08:33 (UTC)
以前资格写成“维基见习编辑”时,均会在后面加上“或同等资格”,避免出现您所说的误会。曾见过有人把拒绝荣誉的Shizhao兄的票标成不合资格呢。说起来还真是怀念那个时光XDrz—Altt311 (留言) 2010年2月1日 (一) 14:09 (UTC)

重要的改进首页建议

1.整理加入如下内容(逐个词句想了几个小时):

“维基百科是永无广告的非盈利慈善组织,是全球浏览量最高的五大网站之一,除不足三十个技术员,其余皆为无偿自愿者欢迎您学习加入编辑或捐款!”

最好置顶等显眼位置,就算没那么美观,澄清和发展的重要性远大于美观,而且现在显示器越来越大,不会占多少位置。澄清也利于减少封锁。

2.另右上角的“其他语言…”和左下脚的“维基百科语言列表”是一样的,应去除一个。-- [ ] 2010年1月29日 (五) 18:59 (UTC)

请注意维基礼仪!!--Winertai (留言) 2010年1月31日 (日) 03:20 (UTC)
    • (+)支持我指的广告是维基赚钱做广告。
弄这些话最主要就是利于百科的发展和减少封锁。-- [ ] 2010年1月31日 (日) 07:04 (UTC)
我误会了⋯⋯但是要不要像桶兄那样加上维基谢绝广告性质条目—Mys 721tx(留言)-U18协会招人了 2010年1月31日 (日) 07:38 (UTC)
谢绝广告放在首页恐怕不妥......,饭兄语不惊人死不休各位别见怪-- [ ] 2010年1月31日 (日) 11:19 (UTC)
也是⋯⋯-Mys 721tx(留言)-U18协会招人了 2010年1月31日 (日) 18:17 (UTC)
(-)反对有3种人:知道的,不知道但是想知道的,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的,前2种不用管它,后一种人你搭理他干嘛?—Humorright (留言) 2010年2月2日 (二) 11:41 (UTC)
1.请说清楚你说的是什么意思。2.为什么不用管。3.是不是首页“人人可以编辑的百科全书”可以去掉了?-- [ ] 2010年2月2日 (二) 16:52 (UTC)
"弄这些话最主要就是利于百科的发展和减少封锁。"为什么这些标语利于百科的发展和减少封锁?你根本没有论述.维基百科的发展不是靠大家写条目吗?减少封锁的目的更不可能达到,老大哥(不是语录兄指的老大哥)封锁岂是一句标语能能解决的?
总之我质疑首页上的标语的正面作用,负面作用倒是很突出——影响屏幕小的读者(其实800*600分辨率足够浏览网页了)—Humorright (留言) 2010年2月3日 (三) 00:13 (UTC)
(:)回应,这么简单还要说吗。知道认同维基精神的人多自然进来编辑的人多,增加人数不就是发展吗?这里有多少人不是欣赏维基的这些优势和精神才坚持长期贡献的,哪个维基版本不是注册和活跃用户多就发展快的,我们要有第一的英文维基的活跃人数和注册用户还上不去前三吗?在符合维基标准的情况下增加这些人数是维基行政人员和管理员群的首要职责。只是加两行字就嫌马儿要吃草了?(谚语:又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
明白告诉别人完全是志愿者编辑的和不告诉哪个容易减少封锁?有点政治常识的都不用再说了吧?要是有人不想大陆用户增加可直说。我没说能解决封锁,不能一步到位解决就不做积极努力这是什么技法?-- [ ] 2010年2月3日 (三) 15:28 (UTC)

英文维基百科分布于20世纪的人物传记

这期的Wikipedia Signpost的其中一个主题是Wikipedia biographies in the 20th century,维基百科上分布于20世纪的人物传记。--Jasonzhuocn (留言) 2010年1月30日 (六) 15:39 (UTC)

连署罢免管理员唐戈

管理员唐戈(别名三十年河东)在自己所涉及的麻那里编辑纷争中,于1月28日01:40 (UTC)以“屡次增加不实资料”为由,动用了管理员的封禁权力,将本人(百楽兔)封禁。唐戈此行为已构成:

1. 滥权 唐戈出于对文章内容意见不同的原因封禁与自己意见不同的用户。而且据查,这种滥权行为唐戈已是再犯
2. 诬赖 唐戈以“屡次增加不实资料”为由封禁本人,但本人在该条目中除了加上{{正确性存疑}}及{{来源请求}}两种模板之外,并没有增加任何内容,何来“增加不实资料”?而且由该条目的编辑历史可知,唐戈在封禁本人之后多次对条目内容增补,此即证明本人所挂的模板并无不当。

事发后,本人要求唐戈在48小时之内为自己的滥权道歉,但唐戈所持的理由竟是“编辑冲突导致他输入的文字消失,所以情急之下封禁”,原文如下:

本人在编辑之中刚写了长长一段补充文字,一提交,就出来“编辑冲突”,时间完全浪费了 ! 情急之下,将百乐兔兄禁封,实在有欠妥当,抱歉之至 !---三十年河东 (留言) 2010年1月28日 (四) 14:20 (UTC)

我们由以下事实可以看出唐戈连道歉都在撒谎
首先,编辑冲突并不一定会造成输入的文字消失,唐戈的此种说法有可疑之处;
其次,唐戈封禁本人的理由为“屡次增加不实资料”,并非如其声称的“情急之下的决定”。若为一时情急,何以选择“屡次增加不实资料”作为封禁理由?若为一时情急,则应会在短时间内主动解封道歉以为补救,何以唐戈没有这么做?唐戈反而于事发9小时后仍认定本人的行为是破坏,对照其之后的道歉理由,其说词与其行为完全矛盾。即使我们全面相信其说法,我们还能继续相信一个会由著自己情绪而动用封禁权力的管理员吗?

唐戈身为管理员,平时很少参与日常的管理工作,然而在自己涉及的编辑纷争中动用起管理权力却积极无比。这已是唐戈第二次滥用管理权力封禁与自己意见不同的用户,而且事发后又不见悔改的诚意,更是不具备资格继续担任应广受社群信任的管理员一职。本人严厉谴责唐戈滥权、诬赖与说谎的行为,同时请各位参与罢免唐戈的连署。--百楽兎 2010年1月31日 (日) 00:56 (UTC)

连署区

本讨论已经结束,处理结果:7日之内仍未有七人联署,罢免案自动失效。请不要对这个存档做任何编辑。

意见区

“以上行为屡次发生,而且他人多次规劝而不改正的管理员”这一条是什么时候被改的?我怎么都没印象,也找不到投票记录?这么大的变更我应该会关注到才是。--百楽兎 2010年2月1日 (一) 02:39 (UTC)
旧版本投票纪录,该异动内容由达师迳自修改[1],相关页面讨论区,内并无任何投票讨论、公告及澄清纪录。--Winertai (留言) 2010年2月1日 (一) 03:04 (UTC)
怎么没有讨论了?Wikipedia:投票/关于管理员罢免方针修订的投票,最初的讨论被折叠了两层,看看清楚。--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10年2月1日 (一) 03:51 (UTC)
刚才编辑冲突了;您最适当做法,是应该将其内容移至相关页面讨论区;免得查询上的困难。补充:请您明示该修订内容的出处,我刚才审阅了一下,那投票标的及内容(具体投票内容:但是否保留行政员一定的权力?)与您的那次修改完全不相关。再补充:按照Mewaqua兄的说法,可能因为此次您修订内容,让唐爷爷(没记错的话,他是已于工作岗位上退休赋闲的德高长者)罢免案无法成立。--Winertai (留言) 2010年2月1日 (一) 03:58 (UTC)
跟我做:
  1. 打开维基百科:投票/关于管理员罢免方针修订的投票(新窗口或标签页)
  2. 点击目录里的“5.2.2 反对”
  3. 有一个“前两个阶段的讨论”,点开
  4. 往下找,找到“意见区”
  5. 下面有一个黄色小框,点开。
  6. 你会看到Msuker引出的这个话题。
曲径通幽。--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10年2月1日 (一) 05:28 (UTC)
此外,若是没有此次修订,要求“屡次”提出,照样不能罢免。这个问题已经在WP:VPP提出了,另外还有几个修正案同时提出。--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10年2月1日 (一) 05:30 (UTC)
谢谢达师有耐心的解说,不过:那回讨论我也有参与,经百乐兔兄提起,我才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那次修改有投票或有共识吗?,我重申:那回三阶段投票,其投票标的及内容皆是:是否保留行政员一定的权力,并未包含你迳自修订的内容。此外,要求“屡次”提出,照样不能罢免这句话很奇怪,看气势是有点心虚的感觉;如果达师没有意见,我建议恢复旧版本。--Winertai (留言) 2010年2月1日 (一) 06:04 (UTC)
原来是达师决定“除了结果一条投票外,其馀无反对直接通过”……。当初罢免方法经过多少门槛和程序才完成,对内容的修改怎么能迳自宣布无异议便更改,这不合程序,该次未经投票的修改是无效的。--百楽兎 2010年2月1日 (一) 06:15 (UTC)
请问哪里说过一定要投票?退一步讲,如果算无效,那么本人现在要求重新投票。--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10年2月1日 (一) 06:22 (UTC)
达成共识不一定要投票,但要确保真有能够支持它的程序或证据,这不外乎尽可能公告周知、让讨论期与决议期都足够长等等。否则方针建立时比如要25票以上且8成同意,之后修改方针却10个人讨论10个人无异议就通过,同一方针的决议门槛落差太大,这不合理。但如果说,已充分公告、讨论了一段时间,也充分公告了要采无异议方式通过并等了充分的期间,那么这样产生的结论称为共识也还够有凭有据、理直气壮。--百楽兎 2010年2月1日 (一) 15:47 (UTC)

本页面是中文维基百科的正式方针。本方针为维基编者广泛接受,是通常应遵从的标准。修改本页面时,请务必确保您的修改反映共识。如果不确定,请先在本页的讨论页讨论。

--Winertai (留言) 2010年2月1日 (一) 06:57 (UTC)

共识=投票吗?--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10年2月1日 (一) 06:59 (UTC)
共识方式包含讨论、投票、澄清等,不管怎样,这些方式应该不包含“阁下一句除了结果一条投票外,其馀无反对直接通过,隔天就迳自异动内容的修改方式。--Winertai (留言) 2010年2月1日 (一) 07:35 (UTC)
quote显示有问题。黄框里那一大堆讨论不是“讨论”吗?--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10年2月1日 (一) 07:28 (UTC)

相关页面的讨论页或者更醒目的地方放置一段时间,一般为1个月,如果是很醒目的地方则放置时间可以缩短,比如在互助客栈中放置1周就会引起足够多人的注意,在确保有足够多的编辑者了解这一观点后,如果没有人反对,则共识就达成了。

(引自:Wikipedia:共识

您可能疏忽了这点。我并非指责您,既然程序有瑕疵且有人提出反对,理应恢复原来版本。个人以为旧版本比较能让此罢免案成立,为避免徒生枝节,还是建议达师能取消该次编辑,恢复旧版本。--Winertai (留言) 2010年2月1日 (一) 07:35 (UTC)
维基百科——人人可编辑的百科全书——既然有人提出异议,那么就再投票决定吧。WP:VPP。--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10年2月1日 (一) 08:16 (UTC)
另外我不认为原版可以通过这次罢免。--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10年2月1日 (一) 08:17 (UTC)
旧版本没有时间限制,新版本有。引用Mewaqua君看法:若此案以新版本为源,根本难以成立。尤其,现在绝大部分管理员处于不活跃状态,很多人一年编辑次数有限,新版本条文内容对绝大部分管理员根本毫无立意用处。--Winertai (留言) 2010年2月2日 (二) 01:27 (UTC)
修改之前的内容是“以上行为屡次发生,且他人多次规劝而不改正”,唐戈因编辑冲突封禁没有屡次发生,多次规劝更谈不上,自然罢免案不能成立了。--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10年2月1日 (一) 08:20 (UTC)
唐戈违反的是在自己涉及的编辑纠纷中使用管理员的封禁权封禁异己,所以构成滥权。前次封禁User:民国九十五年也是如此。--百楽兎 2010年2月1日 (一) 15:47 (UTC)
当然那一条修改也应该是无效的。--百楽兎 2010年2月3日 (三) 00:32 (UTC)

不同意啊,绝对不同意。这位尽职尽责的管理员干了管理员应该干的事,非常标准的管理员行径,怎么就要罢免呢?什么兔未免太过矫情。再说你如果对他行为感到不爽的话,你可去当行政员啊?在这儿叫屈算什么能耐啊?伟大的您应该把自己有限的力量贡献在无穷的为公共厕所搞清洁当中,在此喧闹是不顾正业了啊。--Justthink (留言) 2010年2月4日 (四) 04:05 (UTC)

在搞清楚细节前,建议先完成是次连署,日后定必有时间再去讨论。--御景ゆずき (留言) 2010年2月5日 (五) 09:53 (UTC)

补充

继续补充,他的日志里30%有问题。这样的编辑叫做“在条目中增加无意义文字”--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10年1月31日 (日) 11:00 (UTC)

请各位分清主调

综合所有罢免管理员唐戈的指控,其实只有因为编辑冲突而封禁他人一项为主调,其他的不但不足以构成罢免,而且颇有挑骨之感,就举所谓“滥用回退权”来说,唐戈所作的是修正格式错误,虽然回退权只是用来反破坏而非修正格式错误,但难道这是滥权?又举所谓“看错繁简破坏而误封”来说,唐戈每天巡查百多条条目,难保不会有错漏,就算是指控者,难道便不曾犯错?叫你打五千字给我看,不错一字才怪,那难道我又要罢免你?上述指控者已到了一个“翻帐簿寻三毛谬误”的境界,希望他可以分清主调。窗帘布(议会厅) 2010年2月1日 (一) 03:43 (UTC)

本人承认最后几个确实有点偏,但是你可以翻一下“账簿”——不少坏账啊。另外呢,User talk:唐戈里面有两人留言指控他“滥用回退权”,只怕有更多人没有来留言;何况连回退侵权内容不填写摘要都不止一次有人提意见,如果是这样的编辑,那就更应该质疑了。--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10年2月1日 (一) 05:36 (UTC)
会错意,不好意思。--侠刀行 (留言) 2010年2月1日 (一) 05:48 (UTC)

另外感想

用两天时间细细询看此案发展过程,我有另外一种感想,就是不活跃管理员于返回中文维基进行编辑或执行维护工作前,麻烦一定要先再次看看中文维基各种方针及格式,也要到各互助客栈逛逛。如果可以,先拜访仍活跃的旧友,这样会更容易让人更快享受编辑乐趣。我亦强烈建议这些维基朋友于重新熟悉维基工作前,不要马上执行争议性的管理员工作。以上建议,仅供酌参。--Winertai (留言) 2010年2月2日 (二) 01:39 (UTC)

(+)支持--Liangent留言 2010年2月2日 (二) 12:05 (UTC)

社群宜多加宣导版权观念

今日有用户跟我留言,认为“维基百科应不算商业吧”,所以上传了非商业性限制的内容。社群宜多加宣导正确的版权观念。--Jasonzhuocn (留言) 2010年2月5日 (五) 08:06 (UTC)

  • 基本上,以下情况可以合理使用:
  1. 著作权TimeOut(著作人死亡超过50年),例外:台湾的文资法保护中的文物。
  2. 原著作人放弃版权,或以GFDL方式释出。
  3. 公共财,或不得为著作权之标的者。例如:台湾的著作权法第9条第4款,单纯为传达事实之新闻报导所作成之语文著作。(因此记录时事的新闻可以合理的节录。)
-P1ayer (留言) 2010年2月5日 (五) 10:54 (UTC)

在这里提出这两个条目,是因为它们的命名违背了目前的命名常规。根据方针,条目应“尽量使用人、物或事项的最常见的名称,但是不要和其他的人或物的名称冲突”。作为参考,我通过Google比较搜索结果数量的结果是:"进化论" : "演化论" = 1,690,000 : 104,000,整整两个数量级的差别都被我们视而不见;如果觉得Google网页搜索不是检测可靠来源中使用数量的可靠工具,那么可以试试图书、新闻和学术搜索,这三者搜索的结果中,“进化论”也远比“演化论”常见。然后,我再举出大陆和台湾的名词机构的翻译:大陆的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在植物学水产学自然辩证法中给出的译名都是“进化论”;台湾的国立编译馆也使用的是“进化论”。因此,我希望在此重新讨论这两个条目的命名问题,对于早期讨论中“翻译成进化,带有方向、目的、计划的意义”这一意见,我想说其实英文维基除了Evolution(进化)这一条目,还有Devolution(退化)的。Evolution本来就带有方向,与其反方向的叫做devolution,翻译成“演化”完全失去了带有方向的这一特性。--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0年2月7日 (日) 08:00 (UTC)

演化论是不是天演论的一种变体名称?我支持用进化论,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普通生物学上,对于Evolution全为进化论—Mys 721tx(留言)-U18协会招人了 2010年2月7日 (日) 16:47 (UTC)
  • (!)意见国立编译馆使用的是"演化" 用进化的反而比较少 --Akura (留言) 2010年2月8日 (一) 17:09 (UTC)
  • 物理组繁简转换的惯例是,在查询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国立编译馆为标准的前提下,如果对某一名词简体名称是A,繁体名称A和B都用,则推荐使用共同名称A而不作转换,反过来也一样。不过我知道这两个条目如被提出移动到进化肯定会有一堆人反对……所以,鉴于各种各样反对移动的原因,不争了—迷走SuiDreamBCS Championship! Go Gators! 2010年2月8日 (一) 17:25 (UTC)
  • (!)意见演化(Evolution)被认为具有的方向性必须参考当时的环境,在环境不同时某个特征的变化是正面是负面是不一定的。再其次,演化学说最根本的核心概念为“先有变异,后有天择”,在一个生物群体本身就不具有适应该环境的性状时,便无法产生变化而是全族灭绝,由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演化的无方向性,演化产生的改变的基础是随机的变异。

关于创建一个关于纳穆吉林・诺班扎德的页面

问:可否创建一个蒙古国宝声乐家‘纳穆吉林・诺班扎德’的页面?谢谢! —Ribon196 (留言) 2010年2月8日 (一) 16:23 (UTC)

当然可以了!难道您认为在维基百科不可以创建新页面吗?--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2月9日 (二) 08:13 (UTC)

当前的列表是从英文维基百科直接复制过来的。我们是不是应该逐一检查一遍,留下适合我们的?(WP:VPT#臭虫?)—Liangent (留言) 2010年2月10日 (三) 07:00 (UTC)

建议统一中文系维基计划的首页

建议统一中文系维基计划 (中文维基百科、中文维基新闻、中文维基教科书、中文维基语录、中文维基词典、文言文维基百科、吴语维基百科、粤语维基百科等 (HW 我是谁 找我 请支持:2009年首页改版讨论 2010年2月10日 (三) 13:44 (UTC))多个计划)的首页,以使读者认为中文系维基计划有著同样的目标、同样的计划、同样的团结。(&)建议本计划可使用于首页改版计划中得胜的作品,并于其他维基上加以改良(设计不变),以合乎该维基的风格以及一切与中文维基百科之不同 (例如粤语维基百科没有优良条目 (好文),则可将该部份改为展示其他内容。 (本文的简要版已于zh-yue:Wikipedia:城市论坛#中文系维基百科首页建议统一发表)—HW 我是谁 找我 请支持:2009年首页改版讨论 2010年2月6日 (六) 01:34 (UTC)

中文维基百科管不到别人家。--百楽兎 2010年2月7日 (日) 02:47 (UTC)
  • (!)意见,中文维基新闻、中文维基教科书、维基语录、维基词典,这几个不是中文维基百科的人过去管理的吗?相关人士先内部协调一下看看吧?统一版面的风格或许可能。文言文维基百科、吴语维基百科、粤语维基百科,这几个则是不同语系的维基百科,与中文维基百科无关,不太可能要求他们配合。-P1ayer (留言) 2010年2月8日 (一) 16:29 (UTC)
请跨中文系维基计划的管理员出来解答-HW 我是谁 找我 请支持:2009年首页改版讨论 2010年2月10日 (三) 13:44 (UTC)

严厉批评形式化的可供查证方针与造假现象

可供查证”方针本身立意良好,但现今执行上却徒具形式:绝大多数的人都只要求条目有资料来源段落即可,从不对那些来源做审查。这种态度产成了什么问题:“造假”!
造假问题绝非一日之寒,我已观察好一阵子。造假问题可粗分三类:

  1. 完全不存在的假来源
  2. 来源存在,但只是形式上充数之用
  3. 断章取义所引用的来源(及一切和来源不符的编辑)

在今天之内我便遇到了两件这种问题的条目:

1. 鸿海科技集团

鸿海科技集团条目中,User:Ksyrie加入了对该公司的负面内容并且提供了来源,然而来源是如何写的?各位可以透过该连结去查看。首先,该连结的文章完全不是写该公司的事,但User:Ksyrie却能据以写出“富士康在中国的工厂践踏基本的人权”;其次,该连结的文章只写了要求女工解裤带,而User:Ksyrie却能据以写出“女工出厂必须脱掉裤子出厂接受检查”。这是明目张胆且手法拙劣的造假例子。再说该连结的文章能否作为可靠来源?该连结的文章充满著诱导读者的不良企图,不知各位是否查觉?原本接受金属探测检查时解裤带是正常不过的事,以免裤带上的金属物质干扰。然而接受金属探测检查的经验并非人人都有,该文章便针对这种读者,将其导向“解裤带即侵犯人权→下一步是脱裤子”的结论,这种不良文章的动机不言可喻。如果中文维基百科接受该文章可作为可靠来源,我只能说当前的中文维基百科实在是形式主义到了蒙聩的程度。

2. 麻那里

麻那里条目是由资深维基人User:唐戈所撰写的,各位可以先读一下。读完后如果各位没感觉到该条目的内容大有问题,必然是各位对这类的内容敏感度不够。该条目提供的来源是只有ISBN号的书籍,换句话说,比起网址,一般人不会也很难去查证。然而该条目的内容究竟是否真的从那些书目而来,我对此高度质疑!另外,我再给各位一篇文章:〈“麻那里”考辨〉,许永璋,《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01期。给这篇文章不是要证明也不能证明麻那里条目当前内容有造假,而是请各位审视一些可疑的编辑手法。
--百楽兎 2010年1月28日 (四) 14:13 (UTC)

unreference模板却以“有没有参考文献”(简单点说,有没有用到{{ref}})而决定是否自动挂上该条目,唉。YunHuBuXi 2010年1月28日 (四) 15:08 (UTC)
第一条百乐兔善意推断了否?“明目张胆且手法拙劣”涉嫌人身攻击。再者引用的文章有没有不良企图不是维基该管的,社会上有这种声音,不是你我说不良就解决得了的。至于第二个你如果存疑,自己应该先翻翻,当然在自己没有参考的情况下可以试著请对方帮忙为你提供书影。但是质疑造假?还是那句话,善意推断了没有?—Zhxy 519(联系啊) 2010年1月28日 (四) 15:35 (UTC)

可供查证方针被形式化的原因,恐怕应是同为三大方针的非原创研究方针没有被充分尊重的结果:“维基百科:可供查证是维基百科三项核心内容方针之一。另外两者是维基百科:非原创研究与维基百科:中立的观点。这三项方针共同决定了维基百科条目收录内容的种类和品质。因此,编辑者不应把个别方针孤立地诠释,而应尽量熟悉它们全部。”因此,治标要治本,不能把错推在方针身上,要追究那些没有遵守方针的人的责任。--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0年1月28日 (四) 17:36 (UTC)

造假是故意的。说这样的行为是造假,似乎太过了,编者往往也只是根据来源写而已。但是触及到特定对象的负面内容,维基百科该怎么处理,这是中文维基百科迟早该面对的议题。如果社群能够讨论出一个方法,从制度面解决,才不会陷入批评个别编者的境地。--Jasonzhuocn (留言) 2010年1月28日 (四) 18:59 (UTC)

百乐兔说得这类问题我也见过。我在编写周恩来条目之前,有人引用唐德刚批评他的几句话,说周在文革时期“助纣为虐”。后来我查阅了唐先生的原文,那篇文章核心是肯定周公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两个半外交家中的‘一’(其他李鸿章是另一个‘一’、顾维钧为‘半’)”,然后说到在他的历史环境中他迫于自保和保他,只能做一些“助纣为虐”的事情;也就是一篇非常有意思的“褒七贬三”的杂文被人利用为“贬十”。我暗自庆幸自己喜欢周公、几乎通读过唐德刚先生的所有著作,才有机会去质疑去查证。还有某学者说佛教在秦朝就传入中国了。Zhxy 519说的那个没错,很多企图管不了,解决不了。—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1月29日 (五) 01:44 (UTC)
  1. 不要搬个善意推定当眼罩便要忽视如此夸张的造假。这个造假得多夸张我已写得很清楚,你读过了没有?好,我们一起善意推定:User:Ksyrie可能眼花、可能笔误、可能误解、可能赶时间、可能键盘有问题、可能是黑客的阴谋、可能是墙里一只意外的Bug、可能……(理由无限多,略),所以可以产生文中连边都没提到过的“富士康”三个字。
  2. 我已向User:唐戈要求了书影,他说那是非法的,仍不提供。
  3. 我没有把错推在方针身上。本讨论开宗明义就写了:“‘可供查证’方针本身立意良好,但现今执行上却徒具形式:绝大多数的人都只要求条目有资料来源段落即可,从不对那些来源做审查。”我正是在追究那些没有遵守方针的人的责任。
  4. 编者如果根据来源写,当然就是取材的问题,而不是造假问题。Jasonzhuocn,本讨论的内容你到底读过了没有?可供查证方针流于形式的问题不在于制度,而在于执行。请各位自问,在你们参与过的各种大小条目审查投票中,你们对各种来源的审查度有多少?
  5. 自此留言起,我不再一一回应各种曲解、误解本讨论内容的言论。问题是存在的,我也不期待这个讨论会取得什么改善。对于这个问题我要批评的大致都写出来了,留下个记录就够了。很多东西都有记录可查是维基百科一个难以挑剔的优点。--百楽兎 2010年1月29日 (五) 02:03 (UTC)
百乐兔说的状况我也遇见过很多次,就举最近的一个例子,某用户提供了一个来源,点下去是个WORD下载档案,内容是台湾小学五年级生的社会科课程重点笔记,没作者没出处,而且还没写完。就凭这“可靠来源”里的一句话,该用户又自己大段落地引申推论,得出原创的结论。此外,我也遇过某用户引用三、四个不同的来源,各撷取一句话,然后得出他想要的句子。这些做法常发生在对维基百科稍有了解,知道可供查证方针,却又不愿意遵守中立性和非原创研究的用户身上(事实上很多时后他们可能因为某些意识形态的驱使,打心底认为自己是中立且非原创的)。
善意推定当然是必要的,但抱持著善意,仍可以和对方沟通、提醒对方,乃至请对方提供确切的证据。且明显故意假造来源进行原创研究的编辑行为,依然须要得到修改。
道理固然简单,实务上都是非常烦人的。前面举的两个例子算是容易辨认、容易解决的,但也有造假得比较高明而难以明快处理者。此外懂得假造和扭曲来源的用户,既然对方针有一定了解,又出于故意,往往也会引用一大堆方针(包括要求你对他善意推定)来缠斗,最后总要费尽力气才能把原创的内容改正。但搞到这地步,总觉得非常累。和别的用户大篇幅地争论,不论有理没理看起来也都让人厌烦。这种事做个几次,难免会对维基百科灰心一些。
方针是这样,内容规定得再严谨,多数用户不遵守就流于形式。这不是方针本身的错,而是人的问题。故意的破坏者总是会有的,发现问题的人愿意多付出些心力介入,状况也就会好些。我的建议是,在善意推定的情况下,先与对方沟通,视情况再走“提示方针→警告→再警告→提报破坏”的过程。盖一般性的编辑争议不算破坏,但故意进行原创研究屡劝不改,已是故意降低维基百科水准,可以“持续干犯其他方针的破坏”来纠正。—人不狂吃枉少年 (Kleistan)撂狠话 2010年1月29日 (五) 05:15 (UTC)
补充,拿鸿海科技集团的例子来说,我颇认同百乐兔的意见,第一User:Ksyrie提供的来源无作者署名,第二其报导对象并非富士康,第三文中有“今天这家企业解下的只是她们的裤腰带,明天说不定我们的公司就会脱下我们的裤子。”之语,正显见该企业并未叫员工脱裤子检查。这是很单纯的编辑内容与引用来源不符,回退是非常正确的作法。不过百乐兔何妨在该条目讨论页稍做说明?—人不狂吃枉少年 (Kleistan)撂狠话 2010年1月29日 (五) 05:37 (UTC)
我十分同意兔兄的出发点,尤其鸿海科技集团是直接攻击特定公司的商业声誉,维基百科恐怕会接到投诉。我强调从改善方针的执行细节著手,明确的在方针中规定某些方面应当怎么做。如果我的发言让兔兄不悦,我向百乐兔兄深深的道歉。这里是互助客栈,互助为重。--Jasonzhuocn (留言) 2010年1月29日 (五) 06:05 (UTC)

Wikipedia:非原创研究方针本来就已经禁止了对可靠来源事实的原创引申及推论的,这些是方针里面已经写得明明白白的内容。如果说没有得到严格的遵守,这既是执行力不足的问题,也是编者因为陌生于维基百科方针而经常犯下的错误。从这点说,我更希望通过这次讨论来普及非原创研究方针的基本原则。再讨论出一个限制引申和推论的方针并不必要,而且也与非原创研究方针冲突或重复。--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0年1月29日 (五) 10:01 (UTC)

另外,维基百科是一个公开的计划,用户提交的内容不可避免地会有不符合方针的部分;对此,我们长久以来的处理模式都是: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因此有人就会质疑说,在问题发现前呢,如果很久没有发现问题呢?答案是:总有一天会解决的。作为一个折衷的方案,德语维基百科引入了稳定版本这一功能,这样我们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确保呈现给广大读者的内容,是经过受信任维基人审核的。当然这也不是万能、一劳永逸的办法。要彻底解决问题,需要让维基百科自身能形成良性循环,这要求其编者的素质(在遵守既定方针、指引方面)应普遍提高。当然,如果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白乐兔所提出的问题,我会赞成引入稳定版本功能的。--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0年1月29日 (五) 10:07 (UTC)
哎,又要提到一大堆事情。运行稳定版本(给链接:Wikipedia:稳定版本mw:Extension:FlaggedRevs)需要很多老手;BD、HD吸引大量用户,导致人手不够;大陆的C&P习惯都非常严重,更不要提对什么V、NPOV、NOR的遵守了;老手又在社群纷争中一个个离开;界面不好又导致新手难以转化为老手;社群纷争又导致很多老手不愿意参加互助客栈的讨论和站务工作;管理员还越来越少。所以说像帮助文档的整理、界面的更新(包括首页)、冗长提示语句的缩减,都应该早早提上日程。跑题了。--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10年1月29日 (五) 13:50 (UTC)
百乐兔所说的问题不止是常见,加上方针指引多有覆盖不全的地方,像WP:VPP第一段正在“寂静的”讨论的剧情罗列问题就是古惑仔漫画故事简介第一部 : 猛龙过江之类搞出来的结果。还有很多完全不符合关注度的条目(像什么“规划案被退回”、Uto之类)仍然在维基百科充数。我反而觉得这种原创研究和原创总结相对于WP:NOT#INFO来说已经算是小事情了。--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10年1月29日 (五) 13:50 (UTC)
附议稳定版本。—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10年1月29日 (五) 13:58 (UTC)
稳定版本解决不了问题。做审查的人才是问题。--百楽兎 2010年1月29日 (五) 14:12 (UTC)
有比没有好。—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10年2月3日 (三) 19:47 (UTC)
  • 本讨论一言以蔽之,可供查证方针存在一个人谋不臧的弊端就是有心人士赌他提供的来源不会被查证或很难被查证,然后将方针中“维基百科内容的门槛,是可供查证(verifiability),而非真实正确。”这句话推向极端。但问题就在于谁会/能查证他提供的来源?当你不信任他的来源或不信任他的编辑时,只要你查证不了,你就拿他写的内容没办法。--百楽兎 2010年1月29日 (五) 14:12 (UTC)
1.任何方针都一样,要保持自由开放的精神,就必须采用善意推定,其缺点就是容易被有心人利用产生弊端。反之想要严格而有效地防弊,便势必要以恶意推定事前审查等方式,其缺点是进入障碍提高,大众参与兴趣和整体活力降低。譬如自由民主国家的出版法规多规定不须事前送审,除非违法才禁。极权保守国家的出版法常采事前送审,核准才能印刷上市。在不须送审的地方,自然会有争议性的出版物流入市面,造成毒害人心的事实后才被禁止,但相对地整体的言论与创作较有活力。在须事前送审的地方,国家权力先帮大家把毒草都拔光了,但言论也就趋向单一,创作活动也必然较不活跃。差堪比拟。
2.题外话,别说是你不信任的人了,维基百科存在大量翻译的条目,采用的来源当然是当地的资料,但有多少中文用户能够查证德国、法国乃至罗马尼亚、泰国等地的资料?如果真要计较,那么中文维基百科也应该排除翻译的来源。除非──翻译者确实查证过该来源确实可信。—人不狂吃枉少年 (Kleistan)撂狠话 2010年1月29日 (五) 17:39 (UTC)
我觉得关键还是众维基人要懂得自律,这样才能保有当初自由开放的气息。另外,挂上来源结果却是假来源或编辑错误解读在英语版也有,如en:European Continent中关于欧陆有时不涵括欧洲境内所有半岛的叙述。--RekishiEJ (留言) 2010年1月29日 (五) 18:22 (UTC)
其实百乐兔一开始也就说,“可供查证方针流于形式的问题不在于制度,而在于执行”。我觉得方针本身的规定并没有太大的问题,问题在于错误能否被及时发现有效排除。百乐兔发现问题,动手解决,这正是维基人本色,也是不少维基人在做的事。虽然这类问题多得不胜枚举,倒不必都往恶意去推断。譬如鸿海那个条目,User:Ksyrie提供的来源报导的是“达富”公司,Ksyrie把它当成富士康子公司了,经在讨论区指出后Ksyrie也表示是他看错,从善意推定角度“把达富误认为富士康子公司”也不是没可能。
当然采取自由开放、善意推定、事后补救的原则,仍然可以在事后的补救与处分方面去加强。譬如有用户几次三番提供明显造假的来源,或蓄意扭曲来源内容进行原创研究,便应在给予充分提醒之后提报破坏,过去也有资深维基人因为这样做而遭到封禁的实例。—人不狂吃枉少年 (Kleistan)撂狠话 2010年1月30日 (六) 04:09 (UTC)

User:KsyrieTalk:鸿海科技集团讨论完后,将同样的不实描述转而写入广达电脑条目。楼上有人要善意推定的请继续善意推定吧。--百楽兎 2010年1月30日 (六) 14:05 (UTC)

是的,这位用户提供的来源不一定符合可靠标准,他也扭曲了引用来源的内容,但若干台资企业在中国大陆对员工采取苛刻管理的议题,也是社会上经常提出来公评之事,而非纯然无中生有的伪造题目。也许这位用户只是想要突显这个问题,而在编辑技巧上较不纯熟。您可以在条目讨论页或者到该用户的讨论页提示一下方针规定,屡劝不听则可以加以警告、提报封禁,这些都是既有方针提供维基人防弊用的手段,而您可以利用之执行之。—人不狂吃枉少年 (Kleistan)撂狠话 2010年1月30日 (六) 16:09 (UTC)
  • (!)意见,可是有人找麻烦啊。以日本漫画家的条目为例,有该作者的作品的书名(中文与日文对照),并提供该作者的公式网站于外部链接的段落内,并写上日文维基的该条目的跨语言连结。还不足以可供查证?至于有时第0段太短?只有作品有名,没作者的个人资料,我也没辄。有人可以帮忙写日文信给各日本漫画家吗?请他们多参与各式媒体的专访,这样我才有足够的可供查证的资料去写他们的简介。-P1ayer (留言) 2010年1月30日 (六) 18:03 (UTC)

请问下面这样的是否符合可供查证?

  1. 据《华尔街日报》引述知情人士透露,
  2. Wired网站引述匿名消息人士称,
  3. 据与谷歌关系密切的人士透露,
  4. 据不愿透露姓名者称
  5.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
  6. 有数据显示
  7. 相关部门称
  8. 有关专家称
  9. 据调查
  10. 据称
  11. 据`%~&!

Humorright (留言) 2010年2月3日 (三) 00:38 (UTC)

那不就是伪基的据氏家族么,先挂上来源请求,1个月内没改善就删掉字句-Mys 721tx(留言)-U18协会招人了 2010年2月4日 (四) 00:17 (UTC)
1、2、5、6、9挂请求来源(哪篇报导、何项研究、什么公司调查,由来源对内容负责),3、4、7、8、10、11直接删除,谣言与不可靠的第一手来源都不收。(Wikipedia:非原创研究)—RalfX2010年2月8日 (一) 05:01 (UTC)
“匿名知情人士”是否存在,除了当事人,谁也说不清楚,万一是捏造出来的,诸位又用这样的来源编写条目,可就危险了,大家最好引用“具名知情人士”的话,小心“匿名知情人士”—Humorright (留言) 2010年2月11日 (四) 03:50 (UTC)

恐吓?

User talk:阿pp#巡查条目时请务必检查是否侵犯版权,后面那句—Liangent (留言) 2010年2月11日 (四) 14:13 (UTC)

我这么说是为了让他知道不仔细检查是否侵权的后果。--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2月11日 (四) 14:17 (UTC)

繁体,简体二公版是何时去除的?

现在上面只剩下“大陆简体”、“马新简体”等四转换是咋回事?简繁二公版那里去了?记得有过共识,认为中文使用者不单是大陆新马港澳台湾地区,要其他地区的人从四大地域用词则一是很不礼貌,不文明的行为;而且限制各地区的人一定得使用简体或繁体也是很霸道,不正确的行为,是以后来重新设了只转换简繁的二公版让人使用。

简繁二公版现在是否去除了?去除时有经过任何讨论投票吗?--真实事求是() 2009年12月10日 (四) 16:26 (UTC)

已经过讨论,若需要其他书体标签请到参数设置自行开启。—Chief.Wei 2009年12月11日 (五) 06:06 (UTC)
我觉得这么做不合适。默认显示繁简公版,如果有需要再自己开地区语言参数比较好。--Gilgalad 2009年12月11日 (五) 06:09 (UTC)
当时的讨论在VPT--Liangent (留言) 2009年12月11日 (五) 06:13 (UTC)
什么月份?我找不到。--真实事求是() 2009年12月11日 (五) 14:29 (UTC)

现在只显示上面四种地域用词标签有以下问题:

  1. 全世界中文使用者不单是来自上述地区,其他地区或者也有本身的地域用词,要这些人四则一是很不礼貌的,并且可能会令他们觉得被歧视,这是违反正式方针维基百科:文明中“任何人数居多的群体都保证不会侵害其他的个体”之规定的。
  2. 要知道,大陆新马用户也有用繁体的,亦不能排除港台人使用简体的权力,现在上面四种地域用词标签把来自什么地区的人,用什么字体规定得死死的,这不是号称“自由”的维基百科应该做的事。
  3. 在设立地区用词转换标签时,就有人质疑“台湾正体”这名称是否太政治化?“大陆简体”、“港澳繁体”及“马新简体”等是否有原创研究的嫌疑?当时的讨论并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不了了之,现在上面只显示四标签,让这问题又显现出来。大家试想想,除了中文维基,其他地方有看到“台湾正体”、“港澳繁体”及“马新简体”这种名称吗?这种名称适合标榜避免原创研究的维基吗?这是很有问题的。
  4. 中文维基标榜“避免地域中心”,现在这么重视地域用词,只有四大地域用词让人选择,会否与中文维基的形象,主旨格格不入?

所以,当时在维基百科:关于改革字体、地区词转换功能的调查讨论后,取得了建立简繁公版的共识,虽然没有办法完全解决问题,但至少冲淡了上述影响,在表面上减低了中文维基“地域中心思维”泛滥的形象,让问题可以先存而不论,以后解决。现在去除简繁公版,上述问题又再显现。

我赞同“显示繁简公版,如果有需要再自己开地区语言参数”,这是比较正确的做法。当然,我是经历过当年讨论,或者该说是“论战”的,若某些人的看法还是如同当年没改变,反对这看法的力量不会小。不希望看到不讲道理、扭曲事实的现象再发生。--真实事求是() 2009年12月11日 (五) 14:29 (UTC)

最重要是页顶为什么没有了不转换的选择。某生 (留言) 2009年12月12日 (六) 08:23 (UTC)

之前的讨论见Wikipedia:互助客栈/技术/存档/2009年12月#简化下中文转换的标签。并未直接从源码中去除(因此依然支持),而是通过CSS隐藏了前面三者。--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12月12日 (六) 08:35 (UTC)

讨论中有人建议保留不转换。某生 (留言) 2009年12月12日 (六) 17:02 (UTC)
我觉得“隐藏”的做法不太好,因为没有提示,隐藏对很多人来说就等于是去掉了繁简公版和不转换,比如我就一直没找到在哪里开这些隐藏的功能。既然现在字形的转换表和用词的转换表是分开的(如果我没理解错),能不能用两个下拉菜单实现真实事求是所说的任意字形+任意用词转换的功能?例如:
简体中文      大陆地区用词
传统中文 v    台湾地区用词   v
不转换字形    港澳地区用词
             马新地区用词
             不转换用词   
这样还避免了“台湾正体”这个名称的原创且疑似不中立问题。--Gilgalad 2009年12月12日 (六) 15:24 (UTC)
(1) 赞成分开字形跟用词两者,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提议。 (2) 不过所谓“原创”和“不中立”嘛 …… 记忆所及,是台湾官方先发明“正体中文”这个词语,后来 Mozilla Firefox 才有“传统中文”一词的。诚然“正体中文”一词不中立,亦尽管我喜欢“传统中文”这个称呼多一些,但中国大陆贬称传统字体为“繁体”,来褒扬其“原创”的“简体”,又何尝中立?The suffocated (留言) 2010年2月12日 (五) 12:02 (UTC)

维基百科已经是全球互联网站中最能够照顾不同中文使用者习惯的网站了,很多网站只是简单地分为“中文(简体)”和“中文(繁体)”两种,更体贴的网站(例如Facebook)亦只分为“中文(简体)”、“中文(香港)”和“中文(台湾)”三种而已。我觉得海外中文读者应该已经习惯上述的二分法或三分法,不需要再搞甚么“简体台湾用词”、“繁体混合用词”(即“繁体公版”)这样花巧了。—Hargau (留言) 2009年12月12日 (六) 15:46 (UTC)

维基有本身的宗旨,现在的问题就是上述转换有违背这些宗旨的地方,上面我已经提出几点了,不是习惯与否的问题。
简繁公版有“混合用词”是因为建立之后没有人进一步跟进,改进,其实我的想法是,简繁公版应该严格执行维基百科:命名常规,在全球范围统一用词,至于地区用词转换,就自行找出该区域用词的命名,再转换好了。其实现在命名常规方针也很有问题,有前后矛盾,不接驳的现象,也需要整理,这又是一个有人必须跟进的工作。--真实事求是() 2009年12月13日 (日) 05:33 (UTC)
本人意见和Hargau一样。繁简两公版可以由用户自己设置是否显示。--玖巧仔留言 2009年12月13日 (日) 12:36 (UTC)
自己设置无法解决我所说的问题,讨论要说出理由吧?不能够只表态而已,又不是投票。--真实事求是() 2009年12月18日 (五) 11:47 (UTC)

建议先恢复有不转换,简繁公版的原状,再另进行讨论

Wikipedia:互助客栈/技术/存档/2009年12月#简化下中文转换的标签的讨论并没有涉及我上面所说的问题,而且当时的讨论很不全面,不够深入,执行的也有点奇怪,连有人建议要保留不转换也去除了,我认为应该先恢复原状,再另行讨论,支持恢复原状的请在下面表态。--真实事求是() 2009年12月13日 (日) 05:33 (UTC)

(+)支持维基必须维护自己的宗旨,理由见上。--真实事求是() 2009年12月13日 (日) 05:33 (UTC)

有时候在VPT开讨论就是开了没人去看,当作符合共识(不一定这个)执行了又会有人出来有意见。--Liangent (留言) 2009年12月13日 (日) 05:52 (UTC)

所以说尽可能的公告周知程序是必要的。有修改权限者往往偷懒贪快,不是先斩后奏就是速审速决,老是想要省略一些程序;没权限者往往提案不被理睬,搞投票又被指责“投票不能代替讨论”或遭质疑投票有瑕疵。很多时候我对有权限者的“暴走”是睁只眼闭只眼,但其实有权限者已有滥权之嫌(我未必指或单指本案),请有权限者“有空”时“小小地”反省一下。--百楽兎 2009年12月13日 (日) 07:11 (UTC)
不贪快也没人看。有人看到“技术”就怕--Liangent (留言) 2009年12月13日 (日) 09:39 (UTC)
他们看不看是他们的事,重要的是尽到公告周知的义务。--百楽兎 2009年12月13日 (日) 12:27 (UTC)
不理睬很正常,我的提案也经常没人理。说来说去,还是参与者太少,没有那么多人有那么多的精力去做那么多的事情—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12月13日 (日) 12:39 (UTC)
针对上述事情,我认为在互助客栈讨论已经算是尽到公告周知的义务了。而且讨论时间也足够长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12月13日 (日) 12:43 (UTC)
前一次的讨论确实已算共识,虽然执行有点出入,连不转换也去除了,现在只是指出前一次共识的不足,要求另获得“先恢复原状,另行讨论”的共识而已。--真实事求是() 2009年12月14日 (一) 16:43 (UTC)


我一般不看客栈/技术的讨论,首先是出于对技术站务的信任,另外也是因为自己没有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但是繁简转换在中文维基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现在既然有意见认为隐藏繁简公版不妥,把这个话题重新拿出来讨论一下也是很应当的。--Gilgalad 2009年12月13日 (日) 16:24 (UTC)
目前简繁公版的做法是完全不处理用词上的转换,而只处理用字上的转换:这同真实事求是兄的“统一用词”目的并不相同。因此,目前的简繁公版是有可能在同一篇条目中同时出现“布什”、“布殊”、“布希”三个词的——甚至在同一个句子中也会同时出现。实际地说,简繁公版已退化为后四种地区词转换的基础转换(并且我们之前为分割简繁转换与地区词转换所作的所有努力也是这个目的),展示给读者反而会徒增混淆。因此,如若希望恢复简繁公版的默认显示,个人以为应先行讨论在中文维基百科统一用词的可能性——毕竟这不仅涉及条目正文的用词,还会波及条目命名的地区词先到先得原则——因为如若要统一用词,则必须考虑条目用词在世界范围里中文可靠文献中的绝对普遍性,而不仅是在某个地区里中文可靠文献中的相对普遍性:其中的结果,恐怕是大量以港台用词命名的条目会被移动到大陆用词,以我目前对中文维基百科社群主流意见的了解,实现这点的可能性很小。--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12月14日 (一) 16:02 (UTC)
这就需要某些人的让步了,毕竟已经有了“地区用词分页”,这些人可以看到本身的地区用词,而据我所观察,他们不会使用公版,是以公版及原版使用何命名从实际上来说并不会影响他们什么,我认为他们是可以且应该让步的,争原版的命名完全没有实际意义。--真实事求是() 2009年12月14日 (一) 16:54 (UTC)
(+)同意恢复。有时Cookie崩溃后上wiki,自动弹出台湾繁体让我这个习惯大陆简体字及用词的wikier很不适应。原本的“不转换”其实很好,恢复这功能又不会多占用服务器多少资源,我真搞不懂为啥提出取消这功能的提案这么快通过而恢复这功能的提案现在好像还在搁置的样子…… --Алексеевски Скажите,пожалуйста! 2010年1月15日 (五) 04:47 (UTC)
你的这个问题(✓)已修复r60272。--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0年1月15日 (五) 10:15 (UTC)

关于简繁公版的介绍及设想

“简繁公版”简单来说其实就是“全球中文维基人可共同使用的版本”,这并非什么首创、独创,其他语种维基使用的就是“全球公版”,例如英文维基并没有分“美式、英式、澳式英语”等区域用词分版,而是大家共同使用一个版本,用词的选择就依照方针决定。

中文维基是属于全球中文使用者的,现在只显现四种“地区用词版本”,令中文维基从服务全球变成只服务大陆马新台港澳等地,非常的不妥当,这就是为何必须保有“简繁公版”这“全球共用版”的原因,即使中文维基将来增加更多的地区用词版,也远远无法包括全球使用者,中文维基应永远设有“简繁公版”。

中文维基本来是只有简、繁二版的,但后来被分成四种“纯地区用词版本”,简、繁二版有一段时期不存在,后来技术问题解决,再设立了简繁公版,但由于没有人进一步跟进,结果简繁公版内的用词混乱,缺乏人使用,需要改良。

我对简繁公版的设想是这样的:

  1. 二版只转换字体,不转换用词。
  2. 用词的选择完全依照命名常规的规定,从全球范围选择适当的用词,就如其他语种维基所做的一样。但中文维基的命名常规内容矛盾混乱,需要先讨论整理才能使用。

大家对简繁公版有何看法设想,欢迎提出。--真实事求是() 2009年12月14日 (一) 16:43 (UTC)

“只转换字体,不转换用词”,现在的“繁体”和“简体”转换已经做到。“用词的选择”指什么?这似乎和第一点“不转换用词”矛盾,是否仅仅指条目命名而不涉及正文中的用词?--Gilgalad 2009年12月14日 (一) 16:58 (UTC)
包括条目命名和条目内的词,这是必须的,因为全球同一事物的中文词不少,一条目内若用词不统一将难以阅读。--真实事求是() 2009年12月16日 (三) 16:16 (UTC)
命名常规中也写入了先到先得原则,请明确您的方案是要:
  1. 继续实施条目命名先到先得原则,而先到先得的地区用词必须分别符合在当地最常使用的原则(当前做法);还是:
  2. 修改现行命名常规,废除先到先得原则,完全采用最常使用原则。
我个人的理解是,真实事求是兄是希望废除先到先得原则,在条目命名、源内容用词的选择上完全遵循(世界范围里中文可靠文献中)最常使用原则;同时,通过四种地区词转换来将被选定的用词(亦即前述最常使用的用词)转换为地区用词。望明示。然而,我依然认为,先到先得是中文维基百科由于两岸三地文化差异而不得已作出的妥协,这一妥协在避免中文维基百科分裂为简繁两个独立站点,甚至分裂为四个地区用词独立站点方面,是值得的。因此,尽管我个人认为完全遵循最常使用原则的确是最美好的办法,但这最美好的办法在中文维基可能并不实际。--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12月14日 (一) 19:32 (UTC)
Hard link有什么困难?--Liangent (留言) 2009年12月15日 (二) 07:18 (UTC)
这些其实可以放到将来整理“命名常规”时才讨论。有没有“先到先得”,对公版的影响只是完不完美而已,并不影响公版的成立。我的看法是,既然是“全球公版”,自然是选择不容易混淆的词,若选出小部分人才能接受的词并不适合公版。而“先到先得”显然是无法选出不容易混淆的词的,这点很清楚。
想要说的是,既然某些人已经有本身的“地区用词页面”,应该满足了,原版如何命名那些人看到的都是相同的页面,这些人争命名完全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再争就“太超过”了,为了中文维基,这些人应该要让步。这在将来讨论“命名常规”时,可以请教他们争的真实原因何在?有何意义?--真实事求是() 2009年12月16日 (三) 16:16 (UTC)
中文发展到今天有其特殊性,英文维基不区分各地用语是因为各地差异很小,而中文的两岸用语差异则非常之大,这主要体现在IT等科学领域以及各文化产品和人名的译名上。因此,创造所谓“简繁公版”的设想恐怕是毫无可行性的。—Chief.Wei 2009年12月15日 (二) 08:59 (UTC)
问题在于现有四个地区用词转换无法包括全球使用者,若不建立公版请问如何解决?你能提出其他方法吗?而且据我所知似乎这种“不包括全球”的现像只在中文维基存在,其他语种维基都是包括全球的,你不觉得中文维基这种不包括全球的做法很怪异吗?不包括全球还能叫维基吗?还有,请不要在没有查证的情况下随意论定,什么“英文维基不区分各地用语是因为各地差异很小”,你有真正去了解过吗?
话说回来,为何中文维基会出现地区用词转换,而非其它语种,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真实事求是() 2009年12月16日 (三) 16:16 (UTC)

若设立了简繁公版,依照命名常规统一了原版用词,应该也可以减少各地区用词页面转换的混乱,这是技术上的好处。--真实事求是() 2009年12月16日 (三) 16:57 (UTC)

也许英语同样存在着很大的用语差异,但至少不会出现中文里同一个IT术语、同一个外国人或同一部电影在各地名称大相径庭的情况。在下承认并没有了解过英语的用语差异,但对于目前中文存在的用语差异的困境却是察知颇深。中文出现这样的问题有其历史和政治的特殊原因,但如今木已成舟,语言的一大特点就是约定俗成,减少用词混乱只是您在技术上的一厢情愿,而在事实上却注定寸步难行。
另一方面,目前的四个地区标签看似无法包括全球使用者,但实际上,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中文使用者的用词习惯都至少与陆、港、台、新中的某一个地区趋同,而完全不解决用词转换问题的简繁体二标签反倒易叫人无所适从。—Chief.Wei 2009年12月17日 (四) 07:13 (UTC)
你可能有误会,我是要建立公版,但没有要求去除地区标签,是共存。至于“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中文使用者的用词习惯都至少与陆、港、台、新中的某一个地区趋同”不能随意下定论,而现在的标签除了不包括其他地区中文使用者外,也不包括使用繁体的大陆新马人,不包括全球是肯定的了。也没有必要去建大陆繁体、新马繁体以及更多的地区标签,建立简繁公版就可以。
公版与地区版是可以共存的,技术上没有问题,虽然我个人认为中文维基和其他语种的维基一样不需要地区标签,但了解这是难以取得共识的,多人难以接受。
至于上面我说的技术好处,可能你没看清楚,不是要消除地区用词页面,而是“统一了原版用词后,可以减少用词页面转换的混乱”,若原版,即编写页面有不同用词,则比较容易出现转换混乱,用词统一会减少这种状况出现,会减少转换的负担。
英美语的差异可看这里,英文的种类也不少,还有加拿大英文、南非英文什么的,可以到英文维基了解。--真实事求是() 2009年12月18日 (五) 11:44 (UTC)

网上找到的几篇关于各地区华文的文章,印尼华语的包容性泰国华语同普通话的词汇差异泰国华语的差异都可写论文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中文使用者的用词习惯都至少与陆、港、台、新中的某一个地区趋同”的说法显然缺乏研究,站不住脚。

现在中文维基的四个标签无法包括全球中文使用者,其他语种的维基都包括全球,只有中文维基不是“全球维基”,是个“地域百科”,公版必须建立,否则太可笑了。-真实事求是() 2009年12月18日 (五) 12:28 (UTC)

“地域百科”?好,对,地域,把所有华语区以外的东西都删了吧。--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09年12月18日 (五) 12:37 (UTC)
不是那个地域百科,此“地域百科”之意是指“属于部分地域中文使用者的百科”,反正现在没有属于全球使用者的中文维基就是了。--真实事求是() 2009年12月18日 (五) 14:53 (UTC)

大家对公版还有不了解之处吗?还是有人有除了简繁公版之外,解决现今“不包含全球使用者”的方法,都欢迎提出来。

这是很简单的讨论,若反对者提不出任何站得住脚的理由,就没有必要去到投票了,讨论就达成共识了,支持建立简繁公版的人请多少表态一下,加强共识。--真实事求是() 2009年12月19日 (六) 14:10 (UTC)

我只能说这个愿望很美好,但不实际。所以说我也不表示支持还是反对,权当中立吧。然而,我觉得涉及28万条目命名的事不能算小事,虽然不必经过投票,但仍然必须要有相当的共识才行。试问有多少维基人是支持改变“先到先得”原则的?--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12月19日 (六) 14:40 (UTC)
在有用词转换的情况下,是否先到先得已经不再重要,因为条目标题显示的内容和条目的实际命名已经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我觉得“先到先得”并不是不能碰的高压线。另外,如果公版仅仅是增加一个(或者两个)用词转换表,那么并不需要改变条目的实际命名。--Gilgalad 2009年12月19日 (六) 15:12 (UTC)
那我再问下,公版的建立会否导致条目被移动到世界范围内中文可靠来源中的最常见命名?--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12月19日 (六) 15:17 (UTC)
这涉及到公版的地位问题。我把公版看作和当前的四个地区转换平行的一个新用词转换,如果现行用词转换机制没有带来条目命名移动的问题,那么建立公版也不会发生你说的这种情况,因为仅仅是新加了一个词汇转换表而已。--Gilgalad 2009年12月19日 (六) 15:31 (UTC)
这要靠真实事求是君来解答了。另外这事忙不得,后台的字词转换现在是屏蔽了zh-hans和zh-hant的词语转换功能的,如果要开简繁公版还得改后台(虽然我有权限改代码,但依然要等服务器更新)。--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12月19日 (六) 15:38 (UTC)
最大的问题是公版怎么选词。。。--Gilgalad 2009年12月20日 (日) 03:23 (UTC)
世界范围内中文可靠来源中最常见的名称。(因此可以通过Google新闻、学术、图书搜索来验证)--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12月20日 (日) 04:53 (UTC)
我还有个问题。如果建立繁简公版,需要新建哪些转换表?分组转换是否也要建立公版转换表?--Gilgalad 2009年12月20日 (日) 17:17 (UTC)
不用建新的转换表,MediaWiki原生的转换表依然分别执行其各自的繁简转换和地区词转换的转换职能;只需要在MediaWiki:Conversiontable/zh-hansMediaWiki:Conversiontable/zh-hant中(由社群决定)允许添加词类转换,并且修改MediaWiki的转换程序,恢复zh-hans和zh-hant被屏蔽的部分功能即可;屏蔽取消后,现有的组转换就可以直接从技术上支持“繁简公版”——当然,转换规则还是得靠人来写。但总之,这些操作都不会触及MediaWiki的原生转换表。--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12月20日 (日) 17:47 (UTC)

如果要推行简体公版及繁体公版,混合用词(即现行的安排)是无可避免的,正如英文维基的条目也混合英式、美式及其他地方的英文一样。因为如果以“最常见名称”为准,因为中国大陆的人口占压倒性的优势,得出来的公版只会是“大陆简体”和“大陆繁体”。 -- Kevinhksouth (Talk) 2009年12月20日 (日) 05:04 (UTC)

并不是以绝对人数的多少来作比较的,而是按在可靠来源中出现的次数来比较的。后者更有操作性,也是英文维基百科现行的判断方法。--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12月20日 (日) 05:50 (UTC)
如果打算建立繁简公版,那么英文维基百科还有一些做法值得借鉴:
命名约定方面:
  1. 外国的人或事物的音译应遵从已确立的系统化音译规范,如汉语拼音(如Beijing),但约定俗成更加优先,即使其并不系统化(如Chiang Kai-shek),参见WP:UE
  2. 条目标题通常应选择(作为条目主题的)人或事物的最常见英语名称。实际操作上应沿袭可靠来源中的用法,譬如可以沿袭作为条目参考文献之来源的用法。这意味着选作条目标题的最常见名称既不能粗俗(vulgar)也不能迂腐(pedantic)。参见WP:COMMONNAME
  3. 在英语常见用法与当地用法的存在差异时,通常还是采用英语常见的用法(如NormandyGermanyMount Everest),但也要在条目首行中注明别称(如Beijing条目应提及该城市还被称作Peking,同时这两个名称都来源于中文名称“北京”)。参见WP:UEIA
  4. 在因各种因素导致用词不统一时(如美国报纸通常将都灵称作Torino,但其他地区的却称作Turin),应使用让查询条目的读者最不感到奇怪的用词。Google测试并不可靠,但可以拿来说明任一用语在英语中都不占主导地位。如果两个用词的数量基本上势均力敌(如1803比1030),那么就可以说用词存在不统一现象。在发生争议时,搜索结果亦应被考虑,但相比不可靠来源(如论坛的贴文、邮件列表等)而言,可靠来源应被给予更高的权重。
    此外,维基百科不是水晶球,不能预言某个用词将被使用而使用之,而应考虑哪些用词已被使用且为读者所熟悉。如果Torino的用法相对Turin来说后来居上,那么就应该遵循这种改变;但在改变发生之前我们不应作出任何结论。
    对于那些完全势均力敌的用词,且没有其他指引可加以规范的,请把条目的命名保持为最后一个稳定用法。如果无法确知条目命名是否稳定,则采用条目结束小作品状态时的第一位主要贡献者所使用之名称。参见WP:ENGLISH#Divided_usage(这一部分因为对目前的现状很有参考价值,因此几乎是全译)。
格式手册方面:(同样很具有参考价值,故全译)
各地英语的使用(WP:ENGVAR)。英语维基百科并不偏好任何一种主要的英语变体。没有哪一种变体要比其他的变体更为正确。编者应该认识到英语的这种变体是表象的。按照下述四个指引可以避免拼写和语法带来的文化冲突。
  1. 在条目中保持一致:每篇条目都应保持使用相同的拼写、语法及标点符号的使用约定。例如,不能在同一篇条目中出现center和centre、color和colour、划线和间隔短划线这样的不同写法。例外有:
    引文(保持使用原始的变体;但划线、省略号、撇号、引号这些标点符号的使用应于外围条目一致);
    专有名词(使用原始的拼写,例如美国国防部为“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Defense”,澳大利亚国防部为“Australian Defence Force”);
    书名(同样使用原始的拼写——如果多个版本标题的拼写不一致,则采用参考的那个版本);
    对英语变体的明确比较。
  2. 当地主题使用当地用语:当条目的主题与特定英语国家有强烈关联时,应使用当地用语,例如:托尔金的《指环王》(英国英语)、美国内战(美国英语)、欧洲联盟的机构(英国英语或爱尔兰英语)、澳大利亚国防军(澳大利亚英语)、温哥华(加拿大英语)。
    这种做法可以避免条目被以和最主要读者习惯不符的方式书写。例如,澳大利亚读者不会因为澳大利亚国防军中的美国化描写而阅读困难;美国读者也不会在美国内战条目中找到英国英语的专有用语。
    在传记和评论性的条目中,最好的做法应是使用主角自己使用的英语变体(假若他/她有明确的偏好时),特别是那些引用了作家著作的条目。例如,应避免使用美国英语来评价托尔金的英式英语作品。
    然而,这一指引并不能用作宣称拥有某类条目的国家所有权。
  3. 保持已有的变体:如果在条目已经形成了主要使用某一变体的趋势,那么整篇条目都应符合这一变体,除非有以主题的强烈国家属性改变该变体的理由。在条目撰写的初期,应采用第一位主要贡献者选择的变体。当条目结束小作品状态后,如果仍未显示出使用何种变体的迹象,那么第一个作出编辑让条目出现此等迹象的人,将被等同为条目的第一位主要贡献者,进而采取他/她的用法。
  4. 共同的用法:维基百科会试图找出在所有英语变体中均常见的用法。
    1. 广为使用的词汇要比分布不那么广泛的词汇更加优先,特别是作为条目的名称时。例如,fixed-wing aircraft(固定翼机)要比英式英语的“fixed-wing aeroplane”和美式英语的“fixed-wing airplane”更加优先。
    2. 如果某一变体成为了条目的标题,那么也应通过重定向来容纳其他变体,例如ArtefactArtifact(人工制品、手工艺品),以使所有变体都能通过搜索和链接找到。
    3. 在某些英语变体中不常见、或者有不同意义的词汇,应回避使用以避免混淆。坚持单一词汇或单一用法为唯一正确选项的做法,并不符合国际性百科全书的目的。
    4. 优先使用无歧义的词或短语,而不是使用那些由于国别差异而模棱两可的词或短语。例如,使用alternative route或者是other route(另一条路线)而不是alternate route,因为alternate在英式英语中可能只有“alternating”(交替)的意义。
以上。--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12月20日 (日) 19:31 (UTC)
灰菇辛苦。英文维基的规定主要是为了在单个页面内保持用词风格的一致,而zhwp这里因为存在转换系统,所以编辑和显示实际上是分离的。那么有个问题:在中文维基,我们应该在编辑层面还是显示层面(通过用词转换)保持条目用词风格的一致?或者,在这两种方法之间能不能找到一个平衡点?--Gilgalad 2009年12月20日 (日) 20:32 (UTC)
有两个方向可以考虑:其一,如果在页面的编辑中统一用词,那么将方便后来的编者使用相同的用词,同时也不会让字词转换规则写得太复杂;缺点是初期整理旧有条目时会非常麻烦。其二,如果只在页面的显示中统一用词,那么优点就是此条规定实施后几乎不会导致任何条目的内容发生大的变动,而只会变动转换表;但缺点也显而易见,这将让转换表更加不易维护,其维护成本和技术门槛都将变得更高。因此,我目前的考虑是,假若这个提议能通过的话,那在初期应采取第二种方法,然后逐步过渡到第一种方法,这样比较折衷且平缓。其实回头看来,如果真能参照英文维基百科对语言变体的处理规则,而形成中文维基百科自有的简繁公版,那么这一公版的实用性应比另四种地区词版本的实用性强:它不仅可以自然地依靠常用原则(而不是人为地对用词作出选择)减少不同地区用语的差异,也会兼顾到当地的用词习惯:但正如其中的一句话一样,“坚持单一词汇或单一用法为唯一正确选项的做法,并不符合国际性百科全书的目的”。--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12月21日 (一) 04:39 (UTC)
最终在页面编辑中统一用词,理论上很好,但是我担心一旦实行这样的规定最终无可避免地要面对是否在页面编辑里统一繁简体的问题,这样的爆炸性问题还是尽量绕着走比较好。我比较愿意把译名的差异看作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中文维基没必要也没可能走在这样一个历史过程的前面。一般看来,中文环境内每出现一些新的舶来词,即使在相对独立的各个中文地区内部都经常会有多个译名。随着时间的选择,这些舶来词慢慢会积淀出一个广为接受的译名并且进而被固定成为“标准”。所以,我认为转换表只应该处理那些在各地区内部已经基本完成标准化的译词,对于那些没有走到这一步,因而(即使在各地区内部)还存在多个译名的情况,就按照你说的第一种方法,依靠常用原则来处理。两种方法互为补充,也许是比较合适的办法。--Gilgalad 2009年12月21日 (一) 05:19 (UTC)
在单一页面统一用词并不意味着统一繁简体,繁简体只是字形上的区别,应该通过繁简转换来解决。--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12月21日 (一) 05:30 (UTC)
两个方向结合起来比较好。--Gilgalad 2009年12月21日 (一) 05:45 (UTC)
我也是这么考虑的,但要怎样结合,且哪些条目适用哪一个方向,这个问题尚需讨论。--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12月21日 (一) 06:04 (UTC)
现在参加讨论的人太少。--Gilgalad 2009年12月21日 (一) 06:07 (UTC)
(&)建议:可以参照一些条目比赛(例如:WP:条目比赛WP:动员令)的形式来进行转换表的维护,包括制作转换表和把转换表增加到条目中。也可以找人合作完成,如可以分别在港澳、台湾、大陆、新马地区找1-2个人,把当地的用词找出来,最后汇总在一起。--TroubleKid (留言) 2009年12月21日 (一) 06:37 (UTC)
很好的建议,将来可举办“建立公版动员令”等活动来完成这些工作。--真实事求是() 2009年12月23日 (三) 15:23 (UTC)

最近没人讨论了吗?诸位管理员有什么看法?--Gilgalad 2009年12月22日 (二) 22:09 (UTC)

也请大家多加讨论,加强共识。--真实事求是() 2009年12月23日 (三) 15:23 (UTC)

多谢菲菇兄的介绍与翻译,与我的设想很接近,相信菲菇兄了解英文维基的公版后也发现全球公版比较能够体现出维基的精神吧?中立、文明、避免地域中心,不搞政治化都在英文维基公版选词中体现出来,非常好,我相信这才是英文维基不搞地域用词转换的真正原因。反观现在中文维基,搞地域用词有没政治目的大家心知肚明、在各地区用词显示页面只见本身地区用词,不介绍其他地区用词的做法很地域中心、现在搞到中文维基不“全球”,更显得这些人只顾及本身地区用词,不顾及其他人的心态,非常要不得,违反文明。这样搞下去中文维基人的维基精神将会越来越差,不利于维基的发展,回想当年中文维基只有“简繁二版”蒸蒸日上的情况,到后来建立了“地区用词转换”的没落,实在令人感叹万分。

我赞同上面从二过渡到一的方法,其实我的想法就是一,在编辑页面中统一用词,简、繁二版只转换字体,不转换用词,其他地区用词再以系统转换用词,以减低转换系统的负担。这就是我说的建立简繁公版在技术上的好处。

我对公版选择用词的简单设想是:

  1. 贯彻维基百科:命名常规中的“首先使用大多数中文用户最容易理解、最不容易混淆的文字”,这里必须解释一下,“最不容易混淆的文字”并不等同“本身地区用词”,而是以文字本身判断会否造成混淆。例如“黑山共和国”台湾译为“蒙特內哥羅”,以文字本身而言,我相信台湾人都难以否定“黑山共和国”比“蒙特內哥羅”更符合“最不容易混淆的文字”的标准。
  2. 当各文献中有多个用词都不混淆时,例如遇到“布什”、“布希”或“布殊”或“贝克汉姆”及“贝克汉”时,择其一就可,“先到先得”或另外讨论投票都可以。“先到先得”会比较简单,但只有符合“不混淆”的条件才可“先到先得”,像“蒙特內哥羅”或“碧咸”这种会引起混淆的词就不能在公版“先到先得”了,毕竟公版是全球中文使用者共用的,也已经有“地区用词版”专用这些词了。
  3. 然后命名常规中的“一般性的惯例”都可尊守,需要例外的命名,可放到“具体命名”那里。
  4. 规定其他用词必须全在条目内表述出来。

再次呼吁大家踊跃谈论,以确定建立公版的共识,然后就可以集中进入整理命名常规,如何选择公版用词的讨论了。--真实事求是() 2009年12月23日 (三) 14:26 (UTC)

简繁公版对MediaWiki本身来说可是有用的功能;而它的发展和修改不应只是为中文维基百科计划而牵着走。 Shinjiman 2009年12月23日 (三) 17:27 (UTC)
在MediaWiki方面,简繁公版仍然只应履行只负责繁简转换的责任,这是出于字词转换在技术上划分层次的需要;而中文维基百科的简繁公版,无论是否为真实事求是君所描述的那种,则都可以按现有的功能设计完成。实际上我还希望对LanguageConverter的改进有:
  1. 允许一条转换语法中添加多条转换规则,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处理速度,也方便我们处理组转换。
  2. 让屏蔽和允许特定转换的功能更加一般化,比如-{H|}-则在应用全文转换时不屏蔽所有转换,-{H;zh-cn;zh-hk;zh-sg;zh-hk|}-则在应用全文转换时只允许四种地区词转换,而zh-hans和zh-hant指定的字词就只会由四种地区词转换继承,本身则被屏蔽转换。由于目前条目的全文转换几乎都是使用的noteTA,所以语法少量变化后修改起来很方便。
以上。--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12月23日 (三) 18:35 (UTC)
目前来看建立公版,或者说按照真实事求是的设想建立公版,参与讨论的人很少,还远没有达成共识,只是菲菇的一大堆设想占了很大的篇幅而已。--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09年12月24日 (四) 14:01 (UTC)
个人(-)反对在源代码层面实现繁简公版。
  1. 这样会不可避免地引发破坏问题——目前地区词替换应当算作同繁简替换一样处理,恶意的地区词替换会被视作破坏,而一旦要求在源代码层面上统一用词,那么这样的编辑将很难判定是否为破坏——尤其是最近更改巡查者对该方面的用词规定不熟悉的时候。
  2. 这对新手极不友好,新手需要了解一个很长的目录(可以参见Template:CGroup),才能了解到底应该使用什么词——列表太长的话,恐怕谁都记不住。
  3. 如果采用机器人维护,仅仅维护的工作量也不是一个机器人能胜任的,更不要说把已有的近30万条目清理干净。
  4. 为了达成这样一个目录,需要多少人多少个月的激烈争吵才能达成一致?仅仅是一个欧洲冠军联赛就引发了一系列破坏级的争吵——可以参见Wikipedia:投票/UEFA Champions League命名,那么1000多位球员呢?更多的IT、ACG、音乐、影视呢?恐怕比整理出一个地区词列表难得多。而这一点,不论是在源代码层面,还是地区词转换层面,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繁简公版到底有多大的流量,又有多大的流量潜力,我不清楚;但是如果需要这样的争吵,才能实现这个目标,我认为是不值得的。
以上。--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09年12月24日 (四) 14:26 (UTC)
我只是给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资料。如要投票的话,我个人仍持中立意见(你可以发现我在最初表达意向后并未改变个人的意见),不过我认为这个问题值得讨论,所以就去做了下资料搜集的工作。--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12月24日 (四) 20:34 (UTC)

现在的情况已经达成共识,讨论不是投票,不能看人数的,否则倒不如只搞投票了,既然没有站得住脚的反对理由,那就是达成共识,请参阅维基百科:共识内。“..提出一个观点或建议,在相关页面的讨论页或者更醒目的地方放置一段时间,一般为1个月,如果是很醒目的地方则放置时间可以缩短,比如在互助客栈中放置1周就会引起足够多人的注意,在确保有足够多的编辑者了解这一观点后,如果没有人反对,则共识就达成了。....。放在这里讨论,又在公告栏上显示,这已经“确保有足够多的编辑者了解这一观点,他们看了没有反对,就是等于默认赞成。讨论是看反对理由的,非看人数,。

在源代码层面实现繁简公版并没有达师说的那么可怕,在编辑时,注意一下条目题目及内容是用何词,规则只要加多一条,“编辑时确定条目内用词必须统一,请编辑者多注意条目内相同事物已有用词”即可。而且破坏不破坏看是否编辑时搞错或只是去替换用词而已,例如没有编辑内容,只是将“布什”改成“布希”就是破坏,不会很难判断。--真实事求是() 2009年12月26日 (六) 01:45 (UTC)

绝对不是共识,既然有人反对,而且你对我的第四条也没有正面回应,那么就说明是站得住脚了。所谓“看一下条目内已有用词,如果一个超长条目内只出现了一次,难道还得找吗?如果编辑的章节里没有出现,难道要编辑全部页面吗?--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09年12月26日 (六) 12:02 (UTC)
你似乎只反对“在源代码层面实现繁简公版”,没完全反对成立简繁公版吧,例如转换式的简繁公版,我看将各个层次分开比较好,其实这里只决定是否成立全球公版,其他可以讨论,但不是主题,接下来才是决定如何选词,命名常规层面的问题,以及要否在源代码层面实现繁简公版。这些不是同一问题,有没在源代码层面实现繁简公版,或讨论命名常规的如何确定选词,都不影响简繁公版的成立。--真实事求是() 2009年12月26日 (六) 13:44 (UTC)
一般情况还是找得到的,你说的条目太长只有一词是极端情况,这种情况犯错也不能算是破坏吧,发现了要改正也很容易,谁发现谁把词改回统一用词不就行了。--真实事求是() 2009年12月26日 (六) 13:44 (UTC)

首先必须了解,实际上,在源代码层面统一用词这种做法,广泛使用于具“全球公版”的其他语种维基,而这些维基每个月增加的新人,都不比中文维基逊色,英文维基每个月至少增加八到九千新人,德语、西班牙语、法语及俄语也有每月增加八百到一千新人。而没有在源代码层面统一用词的中文维基,每月不过增加三百到四百人而已,所以事实上,在源代码层面统一用词并不会对新人有太大的影响,而且到英文维基的,也有许多大陆马新港台澳人,包括一些中文维基人,这些人在那里能够适应在源代码层面统一用词,相信没有道理在中文维基无法适应。

进一步详细回答达师的问题

  1. 是否破坏,以是否故意将统一用词换成其他用词为准,这在还没有统一的页面内,观察或者比较麻烦,需要先了解统一用词为何,但随着统一用词工作的进展,越来越多条目用词统一,管理员只需查找历史即可判断,工作会越来越简单。至于是否故意破坏,通常若贡献了大段文字,可能是疏忽;而大量到各条目单独更改用词,这很可能是故意破坏。就算是第一种情况,若通知多次还是依然故我,就是破坏。
  2. 不需要新人熟知列表,我认为不需要设列表,只要严格依照整理后的“命名常规”即可,新人只需要了解“命名常规”,而要维基人了解维基方针,是天经地义的,不能算不友善。
  3. 不需要机器人,不急于一时,大家有空就选几条条目统一用词即可,若认为自己不确定用何词就放上互助客栈讨论,总有一天会完成的,一直到简繁公版只转换字体,不转换用词为止,以减少转换系统的负担及混乱。另外也可以用发动动员令或成立小组的方式来完成统一用词工作。
  4. 不需要目录,只需要看符不符合命名常规及察看历史即可。重要的是命名常规必须规定清楚,利于依照。--真实事求是() 2009年12月26日 (六) 13:44 (UTC)
  1. 请考虑一下查历史的成本,大陆的巡查员也许就因为查历史而撞墙;相同时间内,原来可能可以回退100次,这样一查历史可能就只能回退30次了。
  2. 再强大的命名常规也不可能放诸四海而皆准,在使用数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还是只能由社群讨论决定。这种词语决不是有空选几个就能选得完的,IT还好,体育和ACG的更新速度都很快,一旦吵起来,绝对是没完的。况且可能突然某一天,按照命名常规,条目名称需要再次讨论,又是一大堆讨论。
  3. 英文的差异不大,而中文的差异非常大。现在的源代码是想写什么写什么,而如果改成必须查历史,那么新手恐怕会更少——现在新手数量偏少绝对不是没有统一源代码的问题,而是界面、生硬的处理、版权偏执等等。
    以上。--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09年12月26日 (六) 14:26 (UTC)

另外,共识的问题可能受假期和CWMC的影响。--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09年12月26日 (六) 14:27 (UTC)

不好意思,我现实工作繁忙,今天才回
  1. 管理员执行前本来就需查历史,不查历史管理员如何确定编辑了什么?难道管理员可以记得代源码是什么?以查历史来反对简繁公版有点奇怪,因为管理员一直向来都在查历史,就算简繁公版没建立也会查。
  2. 维基本来就有数不清的讨论,大家都在讨论中进步,而讨论就可能会吵架,维基又不是某党要建立的“河蟹社会”,岂有以减少讨论避免争吵,而非该设想本身来反对某设想之理?
  3. “英文的差异不大”这不要随意下定论,你真的有研究过吗?而且现在是除了中文维基外,所有语种维基都用“全球公版”,依照你的逻辑,难道全世界语文的差异都不大,只有中文差异最大,有可能吗?--真实事求是() 2009年12月30日 (三) 13:08 (UTC)
(!)意见——以免没有看到。
  1. 首先,“管理员”就有误,本身回退是任何人都能进行的——何况回退功能早已开放申请。而原先只要在最近更改中点下“差异”,就可以看到是否是繁简破坏——而现在必须进入“历史”,点另外一个较早的版本,察看版本全部内容再后退,进行回退。
  2. 这叫做阻力,我们必须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阻力——而且如果争论过于激烈,地区词分家都是有可能的。
  3. 英文世界恐怕没有人像中文世界中的一些人一样知道“铁”而不知道“鐡”,就像color和colour一样?况且中文差异最大,真的是很有可能的。
以上。--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09年12月30日 (三) 13:53 (UTC)

明确表个态,我(+)支持繁简公版。对于具体的实现方式,我总结了一下上面的讨论,大致有三种方案:

  1. 最高方案:在整个中文维基计划制定一套规范用词,并以此为命名常规,这样完全依靠命名常规方针保证所有条目内的用词在编辑层次都能够保持一致,不需要自动用词转换。
  2. 最低方案:仅仅在显示层次上保证用词一致,完全依靠用词转换实现。即使在单个条目内,也不对源码中的用词是否一致作要求。这个方案需要一个非常完整的转换表。
  3. 折中方案:对一定范围内的词语使用自动转换,对于转换表之外的不同地区用词,仅要求在单个条目的源码层次上保持一致。

我支持繁简公版,提议折中方案,理由如下:

  • 首先,融合(统一性)和异化(多样性)是语言自身固有的特性,融合在当今世界是大趋势,异化则是客观的存在。中文维基百科作为语言的一个应用,在词汇政策上应当顺应语言的这两个特点,并且要适应中文世界的现状。这是我支持繁简公版,并且提出折中方案的出发点。
  • 因为现实原因,中文世界各地对一些用词有自己的偏好,而且有些用户只愿意接受自己已经习惯的用词方式。中文维基采用了地区词转换系统,很好地适应了这部分用户的要求。因而,可以说地区词转换体现的是对语言异化的关注。
  • 另一方面,中文世界并不互相隔绝,各地的交流广泛存在,因此在中文维基,很多用词上的细小区别并不影响各地用户对文本的理解。甚至可以预计,在未来这些区别会随着沟通越来越少。因此,中文维基需要繁简公版,或者说,需要一个规范用词的方针,这是对语言融合这一潮流的响应,也是对过于强调用词异化的地区词标签制度的小小纠正。

根据上述想法,我认为完全有必要设立繁简公版,下面是一些技术上的建议:

  1. 中文原生的同义词不转换,因为这些同义词实际上各地都通用,区别仅仅在于哪一个更常用。我刚刚在Talk:中山陵碰到一个具体例子:合约vs合同,像这样的同义词,无论用哪一个都不影响实际理解,只要在条目内保持前后用词一致即可(有时候不一致也无所谓,比如这个例子甚至不属于地区词的区别,用得好还能避免语言单调)。
  2. 各地都有使用的译名不转换。比如,现在的一对转换:傅里叶 vs 傅立葉,实际上这两个译名在各地都有使用,这样的情况就不必转换了。
  3. 用词转换表应该仅仅针对那些差异过大、并且已经固定下来的外来词,比如“爱荷华州” vs “艾奧瓦州”。

--Gilgalad 2009年12月27日 (日) 05:04 (UTC)

  • 菲菇介绍的英文版状况和MtBell的语言的融合与异化见解,我看了感到很振奋,深深的说服了我(+)支持繁简公版的决定。英文版的解决方案非常详细又高度概括,我认为中文版完全可以借鉴用来解决中文的问题。达师所担心的问题在英文版那种方针下,应该基本都有解决之道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12月29日 (二) 08:56 (UTC)
    • 请问Gilgalad的最低方案措施是否指以中央数据库的形式处理所有字词转换,不在单一条目上以noteTA作转换。某生 (留言) 2009年12月29日 (二) 14:45 (UTC)
      • 最低方案是指不对源码中的用词做任何规定,仅仅依靠转换表由系统实现显示层面的用词一致,这个转换表可以是全局转换表结合noteTA。与之相对,最高方案不使用转换表,完全依靠用户在编辑时按照某种“用词公约”主动实现条目内的用词一致。--Gilgalad 2009年12月29日 (二) 21:04 (UTC)
  • 强烈反对设立所谓的“简繁公版”。浪费时间、浪费精力,限制编辑用词,舍近求远。有人说公告过,这倒奇怪了。公告栏上,我只见到“请参与关于删去繁体及简体的转换标签的讨论”,却从来没见过“请参与设立简繁公版的讨论”。这两件事是一件事吗?—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09年12月29日 (二) 15:15 (UTC)
  • 转换一下姿态:现在我持谨慎(+)赞成的态度。希望能达成的目标是:
    1. 在实施简繁公版之前,必须确保已经建立足够公平公正的规定,既要考虑到最为常用的用词,也要考虑到条目中既已成型的用语习惯,还应考虑到条目主题的国家属性等诸多条件;上述我翻译的英文维基百科规定可作为参考,但应修改以符合中文实际。
    2. 在少量用词差异特别大而必须地区词转换的主题类,如计算机/电脑科学,应逐步建立相应的命名约定和格式手册,如WP:命名约定 (计算机/电脑科学)WP:格式手册 (计算机/电脑科学)(个人以为“命名约定”要比“命名常规”更为符合中文习惯,即体现“约定俗成”这一点,故希望作出此等变动),以规范地区词的使用与转换。
    3. 对于条目源代码层级的用词问题,应采取逐步统一的方式:新建条目脱离小条目状态并第一次表现出用语习惯后,应沿用这种用语习惯。对于旧有条目,如各段内容的用语习惯不一致,可考虑最不会造成大量修改的方式(也就是采用该条目中最占优势的用语习惯);而如果无论哪种修改方式都会造成大量修改的(也就是各种用语习惯势均力敌的),就应该付诸讨论:讨论中应更多地考虑条目主要贡献者的意见(当然这种意见是不能违背既定之命名约定和格式手册的),并在得出结论后再行修改。总之,我觉得在过渡时期也不应在简繁公版下设立针对词语的转换,暴露出问题才有助于解决问题:继续加转换规则反而会把问题越搞越复杂(如果只在显示上统一的话,那么就必须加转换规则,而且用词相同繁简不同的话还要加两条)。--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12月29日 (二) 17:54 (UTC)
    • 赞同灰菇的意见。可以先开放完全没有用词转换的繁简公版,然后逐步完善用词转换的主题分类,争取把公版用词转换的使用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可以设立一条用词的公约或者约定,只要一个条目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用词习惯,以后的编辑就要遵循这个习惯,另外我建议可以在编辑页面加一个提示,比如“编辑时请尊重本条目已经形成的用词习惯”。--Gilgalad 2009年12月29日 (二) 21:43 (UTC)
  • 陆仁贾同学是达鹭中学高三级的学生。有一天,他上维基百科扩充袋鼠这个条目,被来自泰婉中学的荀茶缘同学警告澳大利亚不能写“澳大利亚”,要写“澳洲”。他又扩充了袋狼这个条目,这回他学乖了,把“澳大利亚”写成了“澳洲”,结果被来自兴舟中学的关丽媛同学以触犯天条、冒犯天威、破坏简繁公版的罪名封禁三天。陆仁贾同学愤怒了,他逢人便说维基百科的出尔反尔。在学习之余,更以破坏维基百科为乐,一个VIP就这样产生了!—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09年12月29日 (二) 19:15 (UTC)
    • 如果一个条目已经有了成型的用词风格,那么只要按照这个风格继续写就可以,不会有无所适从的情况。另外,Australia在台湾的正式译名也是澳大利亚,例如“台湾驻澳大利亚办事处”,像“澳大利亚 — 澳洲”这对转换就没有必要,这个例子也从侧面证明了我前面的观点:现在的地区词转换系统过于强调语言的区别了。--Gilgalad 2009年12月29日 (二) 21:18 (UTC)
    • 这种告知的方式本来就有问题:告知的时候提醒应沿用条目中“已有的用法”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了;所以说如果他真的成了VIP,那也有一部分应该怨前两位没有把规定说清楚的维基人,尤其是第二个连规定都不了解的管理员。--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12月30日 (三) 02:05 (UTC)
  • 陆仁毅先生是达鹭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有一天,他上维基百科扩充人工智能这个条目,他写道:“图灵奖曾有四次颁发给对人工智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结果,被来自泰婉中学的荀茶缘同学据天规训斥,命令不得写“图灵奖”,要写“杜林奖”,因为要“沿用条目中已有的用法”。陆仁毅先生哭了:“我怎么知道对岸用的就是杜林啊!想我堂堂一个高级工程师,竟然遭此耻辱。也罢也罢,还是离开这片伤心地。”陆仁毅先生离开了维基百科,逢人就含泪劝告他们千万不能上维基。他告诉他的朋友们:“维基百科的门槛真高啊,不但要精通技术,还要知道对岸的用词,不然就会被警告。”他的朋友们听到了这句话,十分害怕,迟迟不敢跨出编辑的第一步。—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09年12月30日 (三) 05:17 (UTC)
理想很高,但要原始版本里统一用词实在太过困难费事了。比如真实事求事兄提到“黑山共和国"比“蒙特內哥羅”不易混淆,我就无法理解和接受。实际上这种吵不完的问题在20多万条目中都有可能存在,这才是最初会采用转换来减少争执的原因。如果不能看到有真正能解决的方法(比如大家都能同意且方便实行的方式),暂时仍不赞成这种要统一字体的繁简公版(这应该不只是成立一种新版本的问题而是全面改变用字规范)但支持应该要有不转换用字的繁或简体按钮。--ffaarr (talk) 2009年12月30日 (三) 06:49 (UTC)
    • 对新手应该耐心地解释政策和政策的原因,而不是粗暴地滥用警告。滥用警告的问题的确会吓跑新手,但这并不是简繁公版的原罪:无论多么好的规定,放在滥用警告的人手里都会伤害新手。--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12月30日 (三) 06:53 (UTC)
    • 上面那段回答是给饭桶的(这句话很像人身攻击:p),现在给ffaarr回:可以把对同一事物的所有不同用词写入主条目中(如上述的Beijing和Peking一例),既然读者在不了解一个词语时可以点击阅读后了解,那么用词的差异也可以通过同样的方式了解之。--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12月30日 (三) 07:16 (UTC)
      • 在每个条目开头写清楚不同用词我是一直非常赞同的,这不仅是给编者帮助,也是对读者所应该提供资讯。不过我的疑问还是主要在,“何者为主”这个争论,我同意菲菇提的逐渐实行的方案已经是冲击较小了。但如何介定那些词是要依“合理性”“不易混淆”“常用”,那些词又要依“先到先得”“大比例存在优先”、“付诸讨论”,这是很难处理的问题。如果能有好方案解决,我并不坚持反对。--ffaarr (talk) 2009年12月30日 (三) 07:41 (UTC)
      • 饭桶怎么是人身攻击呢?“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可是老聃笔下被圣王统治的衣食无忧、生活无比幸福的百姓的形象。—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09年12月30日 (三) 10:50 (UTC)
      • ffaarr所说的那些,需要众人的讨论,单个人很难提出完善的设想来,但相信这不是问题,因为除了中文维基外,其他语种都使用“全球公版”,有太多的实际经验可供参考,将来讨论“命名常规”时定会找出答案。现在所有语种的维基中,中文维基是唯一不包括全球使用者的,相信这是令人,尤其是维基精神很重的老维基人难以接受的。反对“简繁公版”建立者,应该要提出其他的设想,来取代“简繁公版”解决现今“不全球”的问题,若有可行的设想,我也是会赞成的。但我相信没有比建立“简繁公版”更简单的方案了,因为有蛮多成功的经验供参考。而且我也认为并无其他方案了,是以既然“简繁公版”必须要建,工作越快进行越好,以提取经验改进。接下来就是进入命名常规的讨论了。--真实事求是() 2009年12月30日 (三) 12:10 (UTC)

我由于现实生活繁忙,这里的讨论或不常上来,希望能够继续。但若结果是能够接受不全球,则代表中文维基计划真的是失败了,没落难以挽回,那大家倒不如到其他成功的语种维基去享受真正的维基,没有必要继续留在这个缺乏维基精神的“伪维基百科” 里。--真实事求是() 2009年12月30日 (三) 12:10 (UTC)

在源代码层面统一用词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将来要建立更多区域用词转换时不会令系统更加混乱,要知道依照“文明”方针的规定,若有人要求,中文维基是不能阻止他们设立更多区域用词转换的。--真实事求是() 2009年12月30日 (三) 13:08 (UTC)

不要诡辩了。实际上,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中文使用者的用词习惯都至少与现在这四个区域用词转换的某一个地区趋同。—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09年12月30日 (三) 14:13 (UTC)
英文世界的用词习惯不也是与某一个地区趋同么,为什么英文就不需要区域词转换?--Gilgalad 2009年12月30日 (三) 15:36 (UTC)
英文世界的区域用词习惯差异远远没有中文世界那么巨大。—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09:31 (UTC)

(-)反对,弄得太复杂。--<i>Jerry Wong</i> (留言) 2009年12月30日 (三) 14:05 (UTC)

相比百度百科,维基也是很复杂的。--Gilgalad 2009年12月30日 (三) 15:36 (UTC)
但这种复杂只要一次学习就可以解决,但简繁需要不断学习。--<i>Jerry Wong</i> (留言) 2010年1月1日 (五) 05:21 (UTC)

(+)同意设立简繁公版,目前担心的是操作起来太困难......宇宙之王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00:54 (UTC)

(-)反对,其他领域在下不便评论,但以在下主要编辑的游戏领域而言,各条目译名千差万别,而“先到先得”只会让编者在编辑时无所适从,建立所谓简繁公版完全没有可行性。—Chief.Wei 2010年1月1日 (五) 04:48 (UTC)

这里的讨论太长,您可能没有看完。综合我们的立场,公版并不排斥现行的地区转换标签,而仅仅是一个补充。您在游戏领域的条目里仍然可以使用现在的地区词转换,显示效果完全没有变化。--Gilgalad 2010年1月1日 (五) 06:03 (UTC)

请问:

  1. 目前中文维基的地区帮派现象(可能言重了)是否足够轻微,使得至少100000种词汇可以经过简短的讨论——而非没完没了的争吵——可以确定出公版用词?
  2. “采用已有的用词”是否对一些分段较细的条目来说会增大操作的复杂程度?比如说,在以下二位未签名前,我在编辑这个段落的时候,我必须点上一个段落才能查到“真實事求是”是繁体,而“维基食用菌协会”是简体?
  3. 目前世界上字母语言占主导,在那些语言版本中只要照抄,或者稍作变化(比如相应的字母转化一下),就可以建立条目,而翻译到中文几乎全部要用译名。中文日文等文字拉丁化是有国际标准的,然而还没听说有什么翻译成中文的标准。那些语言版本的条目命名争议更多是在同一事物的不同名称之间,而中文的关键在同一名称的不同译名之间。这一样吗?
  4. 存在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命名常规吗?退一步说,存在可以避免互助客栈/方针页面长度在三天之内翻番的命名常规吗?如果有,这个方针又要有多长?
  5. 中文维基百科的人手,或者说参与讨论的人,足够在新的词汇没有出现之前解决旧的词汇吗?
  1. 如果只有地区词转换,只能让“帮派现象”越来越严重,我个人认为自我隔离的地区词转换是违反维基精神的,也不符合繁简字转换的初衷。绝大多数同义词(包括译名),只要按照类似先到先得的政策处理,需要确定公版的同义词是少数。
  2. 如果大量使用转换表就会出现你说的第二个问题,所以我比较倾向于尽量在源码层次统一单个条目内的用词。另外,用词的问题和繁简字转换无关,“实事求是”和“實事求是”的用词是一致的。
  3. 即使在大陆或者台湾内部,对同一个外来词有不同译名的例子也很多,比如因特网和互联网,凡是新进入中文的外来词都是这样。参照现在对这些不同的译名的处理方法,对不同地区之间的不同译名可以采用完全类似的办法来处理。
  4. 可以先在单个条目内统一用词,条目之间的用词可以不同。
第二个,你理解错了,源码才会出问题,转换表没源码的事。我只是以繁简举例,实际上地区词也是这样。--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09年12月31日 (四) 01:39 (UTC)
在源码层次规范用词,那么用词方面就是所见即所得,你说的这个问题恰恰只有在显示的用词和编辑的用词不同的情况下才会发生。--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13:53 (UTC)
不能强迫别人使用公版。--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09年12月31日 (四) 09:58 (UTC)
公版只是和地区词并列的一个选项而已。--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13:53 (UTC)
“在源码层次规范用词,那么用词方面就是所见即所得”,这就是强迫别人使用公版。--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09年12月31日 (四) 14:01 (UTC)
绝对自由绝对是不存在的。只有最高方案和折中方案才“在源码层次规范用词”,您认为最低方案如何?--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14:24 (UTC)
会带来严重的争吵。这一点能够保证解决的话我不反对。--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09年12月31日 (四) 14:46 (UTC)

简繁公版断不可行

简繁公版看起来很美,但是实在没有考虑到现实的复杂。

简繁公版,大抵有“书同文”的理想,想要定出一个最标准的词汇库。汉语文化圈历来重视名份,现在可以用自己喜爱的用词习惯,还有那么多的简繁破坏。将来有了简繁公版,两岸网民还不为了一个“正名”的名份大打出手吗?—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13:10 (UTC)

真正会有多少人使用简繁公版才是重点啊,就算有公版出现,在下还是会使用港澳繁体,以此推论只有大陆、台湾、港澳和马新以外的华人才比较可能使用公版呢。—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圆桌会 2009年12月31日 (四) 13:18 (UTC)
所以说,您可以继续使用港澳繁体,繁简公版并不会影响到使用地区词转换的用户。--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14:39 (UTC)
真的没有影响吗?LUFC本来可以不用了解台湾把“科特迪瓦”叫做“象牙海岸”、大陆把“肯亚”叫做“肯尼亚”。如果实施简繁公版,LUFC必须掌握这些词汇差异才可以编辑条目,这样的束缚不叫做影响,叫做什么?—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15:09 (UTC)
你忘了还有个繁简公版最低方案。另外,读者和编者的责任不同,难道一个编者在编辑条目的时候不需要了解一下这个条目的几种主流译名吗?--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15:21 (UTC)
陆仁毅先生是达鹭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有一天,他上维基百科扩充人工智能这个条目,他写道:“图灵奖曾有四次颁发给对人工智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结果,被来自泰婉中学的荀茶缘同学据天规训斥,命令不得写“图灵奖”,要写“杜林奖”,因为要“沿用条目中已有的用法”。陆仁毅先生哭了:“我怎么知道对岸用的就是杜林啊!想我堂堂一个高级工程师,竟然遭此耻辱。也罢也罢,还是离开这片伤心地。”陆仁毅先生离开了维基百科,逢人就含泪劝告他们千万不能上维基。他告诉他的朋友们:“维基百科的门槛真高啊,不但要精通技术,还要知道对岸的用词,不然就会被警告。”他的朋友们听到了这句话,十分害怕,迟迟不敢跨出编辑的第一步。—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16:13 (UTC)
对新手应该耐心地解释政策和政策的原因,而不是粗暴地滥用警告。滥用警告的问题的确会吓跑新手,但这并不是简繁公版的原罪:无论多么好的规定,放在滥用警告的人手里都会伤害新手。--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12月31日 (四) 17:48 (UTC)
耐心地解释政策就能够让用户完全了解对岸的用词习惯了吗?菲菇啊,你自己想一想,在我讲这个故事以前,你知道对岸把“图灵奖”叫做“杜林奖”吗?—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18:10 (UTC)
还是那句话,不要把提议中没有说过的事套在我们头上。提议中哪说过了要让每个用户都了解各地的用词习惯了?再言,维基百科是集众人之智而形成的,如果一个人什么都知道,那他一个人就可以写出部维基百科,还需要这么多人干嘛?就拿你说的Turing Award来说,你讲这个故事之前,在这里讨论的人知道两岸在这个词的翻译上有不同的人并不多,但你讲了之后,那就大家都知道了。这就是维基百科,我不知道的你知道,你不知道的我知道,集众人的智慧才能形成这部百科全书。最后说一句,我知道大多数计算机术语的两岸用词差异,其中包括“图灵奖”和“杜林奖”(你要清楚IT组转换最初就是我建的)。--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12月31日 (四) 18:19 (UTC)
“编者应该认识到英语的这种变体是表象的。按照下述四个指引可以避免拼写和语法带来的文化冲突。”
指引提及的编者,不理解成全体编者,难道还可以理解成部分编者吗?—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19:02 (UTC)
我没看出有强迫性,“应该”不是“必须”;而且也没看到要求对违反这个规则的人要先警告再封禁。再者,“认识到英语的这种变体是表象的”和“了解各地用语习惯”根本不是一回事,原文仅是要求认识到这种现象是表象的,而不要求了解具体的差异;你规定的却是不仅要知道这种现象,还要知道这种现象的具体差异。--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12月31日 (四) 19:12 (UTC)
只要有方针,有VIP的压力,任何一点改变都会有强迫性。你也许知道IT,但你几乎不可能同时知道足球、ACG等等方面的所有用词,而一旦你需要修改相关的条目,你就不得不被了解这些用词了。--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10年1月1日 (五) 10:34 (UTC)
知识是讲传承的,文化是讲氛围的。语言不会凭空产生,大陆、台湾、港澳、马新以外华人的词汇也会与大陆、台湾、港澳、马新的某一个地区趋同。—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13:32 (UTC)
繁简公版并不需要“用户完全了解对岸的用词习惯”。实际上,用词一致要靠众多用户协力完成,单个用户只要做自己了解的那部分即可,并不需要每个人都清楚各地的用词情况,这本身就是维基协作的一个体现。另外我想问一下这一段的标题,“断不可行”到底指必要性还是可操作性?--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18:20 (UTC)
必要性不可行,因为徒增争执,分裂社群。可操作性也不可行,条目那么多,一条一条分析、修改,有这个时间和精力,不如多编辑一些新的条目。—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19:10 (UTC)
“徒增争执,分裂社群”是最没说服力的理由。第一,维基最核心的精神是自由编辑和协作编辑,从来没有把“不争论”当作最高价值。如果一切以不吵架作为出发点,维基百科干脆关门大吉,一了百了。第二,以繁简政策为例,相比繁简分家,繁简转换是吵架更多的方案。那么为什么社群要采用这样一个既复杂又不能避免争论的办法?难道不正是因为中文维基的发展必须合整个中文世界的力量么?
所以,只要对中文维基有利的提议,就应该努力推动,在政策制定的过程里尽量完善它,而不是看到一点不利因素就回避已经存在的问题。现在维基的地区词转换如果不引入公版加以平衡,迟早会演变成用词隔离政策,使中文维基和维基的协作精神背道而驰。--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19:37 (UTC)
你说“不需要完全了解对岸的用词习惯”,就真的不用吗?偶然看到一个条目,修改其中的笔误而不知道各地用词习惯,就会被算作破坏,这叫作“不需要完全了解对岸的用词习惯”吗?“维基最核心的精神是自由编辑和协作编辑”,源代码层级统一用词是自由吗?“只要对中文维基有利的提议,就应该努力推动”,那你去strategy:Proposal:中文维基百科中国版支持去吧。--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10年1月1日 (五) 10:27 (UTC)
这只是无心之失,没人说这样算破坏。我认为维基的核心是开放编辑和协作,目的是编写一部可用的百科全书,规范用词正是为了这个目的。对用词的规范和NPOV、可靠来源等等方针对材料和观点表达的限制类似。--Gilgalad 2010年1月1日 (五) 15:15 (UTC)
按照折中方案,只需要在单个条目内规范用词,并没有制定标准词汇库的必要。这一点你多虑了。--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13:49 (UTC)
在一个条目内规范用词,仍然是规范用词,性质上虽有差异但仍会引起争吵——对于每一个条目可以打编辑战对吗?反而比吵架更严重。--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09年12月31日 (四) 14:07 (UTC)
维基允许自由编辑,这才是引起争吵的根本原因,但是争吵没有阻止维基的发展。只要繁简公版有存在的需要,就应该去做,在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只要有合适的方针处理就可以,不能因噎废食。难道没有繁简公版就没有编辑战了吗?--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14:22 (UTC)
你说有存在的需要就有存在的需要了?你倒是给我举出一个脱离大陆、台湾、港澳、马新用词习惯的“国际汉语”的例子给我看看!—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14:26 (UTC)
提醒一下,请你注意讨论的风度。我从没提出要搞个“国际汉语”,我的意见是在单个条目的编辑层面固定使用某个地区的用词习惯,“脱离习惯”从何说起?不要给别人乱扣帽子,谢谢。--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14:38 (UTC)
既然没有脱离大陆、台湾、港澳、马新用词习惯的“国际汉语”,设立所谓的“简繁公版”又有什么意义?—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14:55 (UTC)
难道就有“国际英语”的存在了?况且之前的提议中哪里有过“国际汉语”的说法?要质疑就要找我们提议当中的漏洞,而不要自己硬想些方案再往我们头上套。--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12月31日 (四) 17:49 (UTC)
所谓的“公版”,难道不就是想要定出一个“正名”吗?—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18:14 (UTC)
你又给我们找了一个理由了,可惜这个理由我们没有提出过,甚至还提出过完全相反的理由:“坚持单一词汇或单一用法为唯一正确选项的做法,并不符合国际性百科全书的目的”。正如MtBell所言,公版是为了体现语言融合的趋势——我们并没有去挑选哪个词语来正名,而只是按照一定的规则,从可靠来源中选择最常使用的名称来为条目命名,同时也对其他的名称保持足够的尊重(可以在其他条目中单独使用,同时还应出现在主条目的引文中):这是最尊重语言现状的做法了。只使用地区词转换,的确可以让四个地区的人都高兴,都可以看到自己用语的维基百科版本;但这种做法实质上扩大了语言的异化,对语言制造了进一步的人为区隔,反而有违语言的现状。--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12月31日 (四) 19:31 (UTC)
既然“坚持单一词汇或单一用法为唯一正确选项的做法,并不符合国际性百科全书的目的”,就不应该限定一个条目只能使用一个地方的词汇。你说没有挑选,实际就是挑选。一个条目只能使用一个地方的词汇,这不是挑选是什么?语言只有在混杂应用的情况下才能交流融合,限制其它地方的词汇,也就堵死了交流融合的道路。—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19:59 (UTC)
提出公版就是为了反映语言融合的实际情况。在一个条目里一会用“图灵”一会用“杜林”,对于明白这两个词实际上是一个意思的人来说,这样写前后不一实在混乱,而对于那些对这词没有概念的读者来说,这种混乱的写法只能让他们不知所云,这样这怎么能体现语言融合呢?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开头明确写明“图灵奖又译杜林奖”,然后在下面的正文里保证用词一致,这种做法既体现语言的区别,又保持了行文的一致,两全其美。--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20:16 (UTC)
欧洲冠军联赛中,先花一半篇幅写清楚,尤文图斯又译祖云达斯,巴塞罗那又译巴塞隆拿,……那还叫条目吗?而且所谓“反应语言融合的实际情况”又有多大必要呢?--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10年1月1日 (五) 10:17 (UTC)
您可能没有注意,我们提出的方案里面写明对于差别过大的译名仍然可以使用自动转换,尤其是主题转换。--Gilgalad 2010年1月1日 (五) 15:15 (UTC)
简繁公版蕴含有“正名”的含义,只要有简繁公版,就会有争名份的行动。而且折中方案比所谓的“最高方案”还要糟糕,双方会本着寸土必争的理念,一个条目一个条目地吵架。—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14:14 (UTC)
前面灰菇提出的类似先到先得的用词方案,您看了么?--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14:22 (UTC)
先到先得也不能解决问题,没有任何人能够确保自己完全了解对岸的用词习惯。这样的政策过分抬高了编辑的门槛,弊大于利。—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14:50 (UTC)
为每个地区词转换确立各自的用词同样需要合作,没有任何人能够确保自己完全了解各地的用词习惯;如果说提高编辑门槛,那么恐怕维护四地用词转换的门槛更高吧:怎么说也是四比一的关系。维基百科是倡导协力合作的,不了解用词习惯没关系,我们也没说要警告某某用户也没有威胁说要封禁他——事实上,我们根本不需要警告:由熟悉当地用词习惯的人默默地协助修改并礼貌地说明原因就可以了,何须大动干戈?我们并没有强迫每个编者都要了解各地的用语习惯,而只要条目的主要编者们能了解并在尊重方针指引的情况下相互达成一致就可以了,毕竟条目写成后,也主要是由他们继续维护的。--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12月31日 (四) 17:58 (UTC)
维护四地用词转换只需要少量的维护人员,修改一处地方,所有的页面就都修改了。何其方便!
所谓的“简繁公版”却要处处改动,哪一个工作量更大?这不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吗?
维护四地用词,编者看到的源代码还是自己写的那些词汇。所谓的“简繁公版”却要把编者辛辛苦苦写出来的内容换成对岸的词汇,谁更伤编者的心?
四地用词转换是中文维基百科由于两岸三地文化差异而作出的最佳选择,这一选择在避免中文维基百科分裂为简繁两个独立站点,甚至分裂为四个地区用词独立站点方面,是值得的。—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18:50 (UTC)
  1. 绝不倡导偷懒的做法:不然我直接在全局转换表中把地区词转换甚至错别字修正都加进去,那不更省事?但这种做法实际上并没有变动条目的内容,并不能解决问题,而是在掩盖问题。同时,在技术上还有可能造成过度转换等一系列更大的副作用。
  2. 有一个功能叫做查找替换。有一个插件叫做UsabilityInitiative。UsabilityInitiative的新版本已经在工具栏中提供了查找替换功能,总有一天会应用到维基百科的。况且还有很多人还会用记事本这些来编辑,这样查找替换起来更方便。
  3. 并不一定会换成对岸的哦,之前已经提到了可以为一些用词差异较大的主题类建立命名约定,在这些命名约定中会给出更详细的用词选择法(或者对于一些不易理解的词语,通过扩注其他常见写明)。没什么好伤心的,先到先得,机会均等。况且提议中的先到先得门槛要比现在高多了:必须是脱离小作品状态之后的。
  4. 好吧,这句话我认个错,我只考虑到了两岸三地,而没有考虑全球范围内的情况,我地域中心了。
以上。--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12月31日 (四) 19:10 (UTC)
“不能解决问题,而是在掩盖问题”,说得太好了!--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19:13 (UTC)
你倒说说是什么问题!—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19:26 (UTC)
呵呵,那我就不自量力说一说我对维基这个“问题”的理解。
维基运作的基础是自由编辑,目标则是完成一部可用的百科全书。乍一看来,这两者有很明显的矛盾:自由编辑虽然可以提供百科全书所要求的材料和观点,却无法保证这些材料和论点在逻辑上的连贯和一致。为了解决因为这些“不同”而存在的“问题”,维基在自由编辑之外又提供了一个核心价值:协作。有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用词?那没关系,坐下来在讨论页讨论吧,用互相交流的办法达成“共识”。从这个角度看,对不同用词的使用也应该而且必须通过用户之间的协作来完成,英文维基对用词的政策就是这样规定的。但在中文维基,现在的方案是“用词转换”,这个机械的转换表在表面上掩盖了用词的区别,因而原本对用词有不同选择的用户们之间不再就这个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也就是说,自动转换的机制给用户这样一个暗示:在用词上,我可以不考虑别人的意见,不需要和别人交流——而这恰恰违反了维基的协作精神,也不符合语言在使用中互相交流互相影响的实际情况。--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20:04 (UTC)
协作的基础是共存和相互尊重。在这个所谓“简繁公版”的制度下,一个条目只允许一种用词习惯,各种用词习惯又怎么可能共存呢?没有共存,也就更谈不上相互尊重了。—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20:58 (UTC)
如果把一个条目看成一篇论文,没有人能受得了同一篇文章里用词前后不一的混乱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在zhwp用的是地区词转换,但转换完全掩盖了用词之间的区别,采用“大陆简体”标签的读者根本不可能看到其他地区的用词,反之也是如此。这不是人为割裂语言的交流吗?我们提出在单个条目里规范用词习惯和不用(或者尽量少用)用词转换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不用(少用)用词转换,使读者能够在阅读不同条目的时候自然地接触到其他地区的用词;而在单个条目里规范用词使用,是为了避免同一个条目内前后用词不一致导致的阅读障碍。这两者缺一不可,你上面的看法只强调我们提议中的一个方面,完全忽视提议的另一个方面。--Gilgalad 2010年1月1日 (五) 17:58 (UTC)
问题就在于,中文维基百科条目的源代码,在排除了繁简因素后仍然可算是各大语言维基中最乱的一个:没有了地区词转换的zh、zh-hans和zh-hant就根本没法给读者看,因为一篇条目上半部分在用“图灵”,下半部分在用“杜林”,甚而一段话中都有两种用法交叉着:谁知道这是同一个人啊?而且糟糕的是,zh-hans和zh-hant排得还比较靠前,读者一般选语言阅读的时候就直接给选了,看得迷迷糊糊地最后再来怪维基百科把内容写得乱七八糟的——这才衍生出了之前我提议隐藏“不转换”、“简体”和“繁体”三个标签之举。但这也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源代码和页面内容依然不一致,把源代码直接拿到维基百科镜像站点后一样不能看(因为没有地区词转换),要让别人自由地使用你的内容,就先把自己的条目写得整齐干净,而不是靠技术手段来迫使它整齐干净。--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12月31日 (四) 19:44 (UTC)
无法根据上下文理解出是同一个人,要么是中文水平低下,要么是先天智力障碍。—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20:07 (UTC)
您说话得有点逻辑,请问阁下前面说的“澳洲”路人甲和“人工智能”路人乙到底是中文水平低下还是先天智障?--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20:24 (UTC)
陆仁贾既不是中文水平低下,也不是先天智力障碍。所以他懂得澳州就是澳大利亚,他气愤的是自己的用词自由被剥夺。陆仁毅也一样,他悲愤的是人工智能这个条目根本没有提到“杜林”这两个字,却被要求用“杜林”这两个字。—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20:39 (UTC)
好吧,阁下既不是中文水平低下,也不是先天智力障碍,更不会对别人根本没说过的话“悲愤”莫名。陆仁毅先生哭了:“我怎么知道对岸用的就是杜林啊!”--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20:45 (UTC)
第一、不要偷换概念,我说的是陆仁贾和陆仁毅。第二、人工智能这个条目的确没有提到图灵,如果仅仅因为条目使用的是台湾词汇,就要求必须使用“杜林”,这的确是一种刁难。即便是“我们根本不需要警告:由熟悉当地用词习惯的人默默地协助修改并礼貌地说明原因就可以了”,也是对编者极大的不尊重。—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21:15 (UTC)

繁简公版的根本目的不是“书同文”,而是打破当前地区词转换导致的语言自我隔离。各地用语之间的交流和区别都是客观存在,中文维基的用词政策必须同时反映这两个实际情况,不能只强调区别而忽视交流融合的大趋势。--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17:21 (UTC)

语言的交流融合在中文维基百科的体现就是条目混杂应用简体中文、繁体中文、大陆词汇、台湾词汇、港澳词汇和马新词汇。这就是真正的语言的交流融合。限制使用词汇只会阻挠这种交流融合。—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19:40 (UTC)
并没有限制使用词汇,而是要求在单独条目中统一用词,避免造成混淆。用词习惯差异太大的,不易理解的词语完全可以通过括注不同写法来解释。另外在不同条目中的用词也没有要求完全一致,这也能算是限制用词?--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12月31日 (四) 19:47 (UTC)
哪个人说话的时候上句说“图灵”下句说“杜林”?语言交流的影响在于,他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采用一个新词,而很少有几个词合起来用的。--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20:31 (UTC)
为何需要统一用词,维基不是已经有繁简转换系统?—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圆桌会 2010年1月1日 (五) 02:26 (UTC)
现在讨论的是给地区词转换系统加一个公共版本,和繁简字形的转换没有关系。而且我们没有说要统一用词。--Gilgalad 2010年1月1日 (五) 05:46 (UTC)
现在的汉语异化严重,Gilgalad主观上希望统一用词的初衷毫无疑问是好的,但请不要忘了,语言是属于人民大众的,其发展不取决于任何个人或组织的意志(政治强制力除外)。这个世界原本就不存在脱离于陆港台新用语的“通用汉语”,现在若寄希望通过维基百科创造出来,无异于蚍蜉撼树。—Chief.Wei 2010年1月1日 (五) 04:56 (UTC)
再次澄清:我从来没有提出过建立统一用词或者通用汉语。我的看法是:中文维基的语言政策要符合当前中文世界的现状——融合与异化并存,现在已经有了反映中文异化的用词转换系统,也应该有反映交流趋势的公版(或者其他什么名称)。就像你说的,中文维基没必要走在语言交融大潮的前面,凭一个小小的中文维基根本不可能也没必要生造一套四海皆准的统一用词;但是,中文维基也不应该落在这个潮流的后面,既然整个中文世界的大环境都在互相交流、吸收、学习其他地方的词汇,为什么中文维基要隔离于这个大潮之外呢?现在的地区词转换实际上隔绝了各个地区之间语汇的交流,而引入公版正是为了纠正这种对语言异化现象的过分强调。另外,我们前面讨论的建议是:对于差别过大的用词,仍然用转换模板处理,但我们希望尽量控制这些转换表的使用范围,比如采用有限的主题转换。--Gilgalad 2010年1月1日 (五) 05:44 (UTC)
难道公版就是大陆词一些、港澳词一些和台湾词一些的混合体?—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圆桌会 2010年1月1日 (五) 10:33 (UTC)
一个可能难以实现的提议:让系统把会被转换的词标记起来(改变颜色,加框,Highlight这类的),在使用者滑鼠停在上面时便会出现一个提示(我不知道怎么解释,举个例子就像停在左边"互助客栈"上就会出现"参与维基百科社群的讨论",那么停在图灵上就会出现"又称杜林,涂林,Turin,Torino"这样的东西)--SchwarzKatze (留言) 2010年1月1日 (五) 13:24 (UTC)
示意图:
SchwarzKatze (留言) 2010年1月2日 (六) 07:49 (UTC)

今天才看到这个议题,还算认真地从头到尾看完了。本想说这个讨论已经熄火几天了,不必再丢石块到一池止水里,但此问题确实非常重要,还是发表一下意见。

在下(-)反对此议。理由如下。

1.维基百科的使命,是忠实反应客观世界与人类知识的现况,现况既然是复杂混沌的,维基百科就不该强求数学般美好精确的统一法则。

2.回到问题的最初,“简繁公版”的理想在建立一套“全球中文维基人可共同使用的版本”,但“全球中文维基人”本来就是成分复杂心思各异的,谁能提供可靠来源指出“全球中文维基人”共同需要的版本属于何种面貌?换个角度说,“全球中文维基人”听来很酷,其实在此议题里只是个虚假的概念,中文维基用户毕竟是以大陆、港澳、台湾和马新为主体,抽掉这四块,“全球”也就只剩下一个空架子。而在这四个区域之间,乃至全世界中文使用者间,本来就不存在一种用法统一、干净纯粹、任何人都辨识无碍的的“标准中文”,自然也就无可能有“维基百科中文公版”。别说是全球了,谁能给我一套“大陆和台湾维基人可共同使用的两岸公版”?如果两个区域之间尚无法整合,那么在四个区域之间,或扩及全球范围时又有何可能求出一个公版?

3.就实务上来说,无论统一名词的方法是“世界范围内可靠来源最常用”、“大多数中文用户最容易理解、最不容易混淆的文字”,还是“先到先得”,最后无可避免都是大陆用语有之,台湾用语有之,港澳用语有之,马新用语有之,其他地区用语有之。于是在一则条目里(尤其是各地区用语分歧严重的大条目里),读者将无可避免会同时会看到好几个地域的用语。“出身黑山共和國的澳洲籍学者布殊‧碧咸因为对改进使用雷射读取光盤储存的數位资讯技术做出卓越贡献而获颁杜林獎”请告诉我,有多少人能读、想读这种各区用语大杂烩的公版文章?表面上这达成了用语统一的美好理想,实务上却变成创造出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一种新的中文书写,一种对任何一个区域的中文用户都造成阅读障碍的古怪版本。可以预见,公版必然因为其用语的纷乱难懂而使用率低下,多数用户仍将选择其习惯的区域版本来阅读──同时却在编辑时遇到对选择统一用语不知所措的绝大困扰。

4.最后,我对“融合在当今世界是大趋势”一语存疑。融合和异化是同时存在也同时发生的。“全球化”此一概念也早已遭到许多批评。退一步言,就算“融合在当今世界是大趋势”确然无疑,那么也请在融合已然发生之后,再来改变维基百科,而不要在改变发生之前,把应该是镜子的维基百科变成水晶球。—人不狂吃枉少年 (Kleistan)撂狠话 2010年1月12日 (二) 17:34 (UTC)

(-)反对:当年民国初期,政府推行一种混合南北方方言的通用语作为国语,遭致很多人,包括大学学者等人的批评,之后政府推出通用语第二版,只以北方方言做基础,争议才不会这么大。现在汉语异化很严重,维基百科不是做占卜的地方,我们不能利用维基百科改变汉语,我们只能先让汉语融合才能让中文维基百科的用语融合。所以,不论英语维基百科怎么做,我们依然要保持繁简转换(但是我也不希望学德语诸维基百科,各个维基百科分家)(纵使有语言融合的情况存在,那也不是我们应该管的事了)。—TBG TBG Best and Greatest 2010年1月13日 (三) 13:50 (UTC)

(-)反对:先不说中文与英文的不同简直就是西瓜之与桌子,世界潮流,浩浩荡荡,汉语的复杂情况诸位也深有了解,中文维基不可以完成类似统一汉语这种任务,可以预见的只是无尽的争论——而且全是因为这个提议带来的无意义的内耗。“书同文,度同制”,中文维基威武啊威武!管理员也热血沸腾了。可是届时诸位管理员可有像始皇一般专断独行、欺压无数维基人的勇气? 你们可能有,可再为中文维基考虑一下。当小白们路过中文维基查资料时看到的是所谓的“大统一汉语”,结果很可能就是根本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于是盖章:中文维基翻译粗劣。这个大统一汉语的优势是在哪体现的呢?它给编辑者带来困难的同时又在哪帮助了阅读者?—Zzyy100100 (留言) 2010年1月26日 (二) 15:43 (UTC)


首先,为何不把是次讨论放至维基百科讨论:繁简处理维基百科讨论:繁简处理/建议取消地区标签重回简正/繁体标签中呢?其次,事实上挪威语维基百科因应新挪威语和书面挪威语的巨大分别而分成二个版本。用户页;用户贡献;对话页(留言);C933103;q u now 888;zom leli 2010年2月4日 (四) 15:28 (UTC)


讨论应否建立公版之前,我们先要问,建立公版的目的是甚么。提出建议的“真实事求是”君,认为此举为建立“全球中文维基人可共同使用的版本”。这种想法背后有一个错误假设,就是世上有一种所有中文用者都看得通的“中文”。这样的“中文”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真实事求是”君提及英文维基百科没有分英、美、澳版,那是引喻失义。该三国的人民遣词用字的出入,大概只近于中国内地各省人之别,而不及(例如)两岸三地人民之间的差异。“公版”建议假设用一种文字版本,就可让使用不同类型中文的读者都明白,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中文维基之所以要“地域化”(localised),正反映“中文”(众数)既非单一语言,但又未至于南辕北辙得要独立分家。没有公版是民间的集体智慧,而非“真实事求是”君口中所谓的“可笑”做法。尽管看起来乱糟糟,实际上是最佳妥协。

我也不赞成上面多位留言者的所谓“融合论”。对大部份作者来说,中文维基百科不分家的最主要目的,恐怕不是搞甚么语言的交流、融合,而是为了共用编辑资源,减低经济成本。若文章是静态的话,维基其实是可以分家的,因为大家只需将其他“中文”版本的条目翻译一次就够。然而维基是动态的百科全书,每一刻都有人编修,若中文维基分家,将失去规模经济之效。

所以讨论有无公版、如何地域化,针对的应该是编辑方面,而非一般读者的阅读层面。现时编辑所用的原始文章,已是一个“公版”。尽管这个公版不是显示给最终读者看的版本,但共用原始文章,已令不同地域的作者之间有争执。若要设立一个给“全球中文维基人可共同使用的版本”,只会加剧协作者之间的争拗。上面有人说维基是自由编辑的,减少争拗并非维基的目标。错。协作者之间之所以有不和,正因为一个人对文章作修改,影响了另一个人的表达自由。自由当然是有底线的,但我们应该避免无谓的争执。

就算建立了公版,还不是要经过地域化,才可让“真实事求是”君口中的“全球中文维基人”看得明白?这样,有公版跟没有公版又有何分别?

不过我并不以为公版“断不可行”,只是觉得“真实事求是”君搞错了公版的目标。公版的目的,应该是让无编辑维基百科经验的读者,也能够轻易了解文章的原貌,而非提供一个人人都看得懂的中文网页。至于所谓“协作”问题,以我个人经验,最大的问题是要将条目地域化,好像很困难的样子(其实我到现在仍搞不清具体应怎样做,尤其是针对文章标题)。总括来说,我觉得对现有制度,只需作出少量修改:

1) 如 Gilgalad 君在之前某处所言,网页应设有“不转换/传统中文/简体中文”及“不转换/大陆用词/台湾用词/(...及其他地域用词等等,从略)”两组选择。

2) 公版应预设为“不转换”状况,也就是不作任何繁简或字词转换。若条目经不同编者编写,“不转换”版也应忠实地反映作者所用的字体(甚至字形,例如“著”及其“羊+目”的异体字)及用词。“传统中文”及“简体中文”则只转换字体,不转换用词。

3) 任何人所写或所修改的,都是公版本身,而不是地域化后的版本。换句话说,one page to rule them all.

4) 地域化应直接于公版上进行,用某些 marker (例如 HTML-ish 的 angle bracket 或 Wiki-ish 的双重方括号)来括著需要地域化的用词。不应自动转换的字眼也可如此括著。编者只可就个别词语作地域化,以限制各个地域化版本之间的差异。Marker 的实际语法(括号、keywords 甚至 CSS 类的集中摆放等等)可以另议。

5) 维基百科亦应该容许编者在现时支援四个地域以外加入新地域。The suffocated (留言) 2010年2月12日 (五) 15:17 (UTC)

模板带来的文字

我刚才在编辑罗马地铁时发现,文章里面本来用的是“意大利”,在我加入{{lang-it}}后,又出现了个“義大利”。如果要在一篇文章中统一用词,怎么解决这个问题?--Liangent (留言) 2010年1月2日 (六) 05:05 (UTC)

我说一下前面讨论的中我的看法,单一条目中统一用语习惯我非常赞成,以我的角度看,这个问题的重点不是为了所谓的统一用词,也不是什么语言的交流与融合,而是一个更简单的道理,单一条目就相当于单独一篇文章,在一篇文章中,用语的统一是非常必要的。我想,如果将来某人拿一篇维基百科中文条目去印刷出版,条目中混乱的不同地区用语是肯定过不了编辑关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1月2日 (六) 13:59 (UTC)
举双手赞成。--Gilgalad 2010年1月2日 (六) 19:41 (UTC)
举双手反对。--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10年1月3日 (日) 03:24 (UTC)
对于大部分不了解用语差异的人而言,这种要求实在是强人所难。—Chief.Wei 2010年1月3日 (日) 07:29 (UTC)
很简单嘛,用替换引用。然后统一用语就是了。—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10年1月3日 (日) 07:47 (UTC)
如果把NoteTA都替换了……--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10年1月3日 (日) 10:26 (UTC)
简单复杂化,目前转换系统很合理,在下到现在都还没看出追求所谓统一词对读者来说有什么好处。—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圆桌会 2010年1月3日 (日) 10:44 (UTC)
举双手赞成。—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10年1月3日 (日) 11:02 (UTC)
同感。—Chief.Wei 2010年1月3日 (日) 12:08 (UTC)
此外,目前转换系统最大的一个问题是无法处理多对多和多对一的转换。假设一个词A在大陆也叫做A1, A2,在台湾叫做B或者B1,那么现在的转换系统就根本无法处理这种情况。如果更复杂一些,A在大陆叫做A1,A2,在香港称为B1,B2在台湾称为A2,B1,那么转换系统更加无法工作--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1月4日 (一) 03:59 (UTC)
还有一种情况,是同一个词在大陆和台湾除了共同的本义之外,延伸出不同的引申义,这种情况也是转换系统不能处理的。--Gilgalad 2010年1月4日 (一) 07:21 (UTC)

我恐怕的是这不便于编辑

就如我是一个外地人,我能到手的可能只是某一些地区性用词版本的翻译本,甚至关于某些人物(非中文使用地区的人物,无法按当地用词)、书籍等的翻译本本来只一个版本,而且内容不少地区词时,基于编辑,我不一定可以学遍所有大多数华人在使用中的名词,也不一定能知道他们用的是怎样的名词去查找。我认为最碍事的问题还是在于编辑,我用我的地区用词去编辑,可以不理你们把它条改成怎样的普遍华人用语公版,但是不可以强行要我不使用地区用词去编辑吧?我是某一个地区的人不一定会懂普遍华人在使用甚么用词啊?海外华人再多都不够中国十三亿多,海外文献多也不一定够中国的社科文出版社出多得! 我想说的是,公版还公版,编辑还编辑,我仅希望编辑的人有绝对可以使用地区用词的自由,而有意改写成公版的人也有其改写成公版的自由,只要不明文规定任何编辑者不可以使用地区用词编辑,我则中立,若要规定不能用地区用词编辑,我必反对。--治愈系的小琛儿 探病 病历 2010年1月21日 (四) 12:06 (UTC)

问: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哪里不一样?

为何最近字词转换的请求都没有处理?

如题。好像从1月的前几天就这样了。-Simon951434 (留言) 2010年1月29日 (五) 07:42 (UTC)

就是因为管理员人数不够才会这样!所以还不赶快在Wikipedia:申请成为管理员/Mys 721tx投支持票,再过10个小时投票就要结束了!--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1月29日 (五) 13:57 (UTC)
不必总是在哪边强调人数不够,但是也没有任何积极行动去解决,而只是单纯的在某一个选举中积极的疏通。请问,你从过去两个月以来,提名多少人了?不是问过多少人,是提名。没有提名,就不可能有朝向你的要求发展的可能性。-cobrachen (留言) 2010年1月29日 (五) 14:16 (UTC)
我在Wikipedia:申请成为管理员/Mys 721tx已经说过,不先说服大家,不先改变大家只考虑缺点、不考虑优点的态度,就算一个月提名一千人,又有什么用?大家不还是会投反对票吗?--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1月29日 (五) 14:32 (UTC)
字词转换需要有svn commit权限的用户处理--Liangent (留言) 2010年1月29日 (五) 14:43 (UTC)
你连提高提名数目都还没做,怎么知道成功与失败的比例?你提名100人,有上10个就有10%的成功率,500人就可以增加50名。你都没开始行动,光动嘴巴,不仅没有,也证明不了你的理论是对的。没有行动,什么都是空,悲情论调没什么用的。-cobrachen (留言) 2010年1月29日 (五) 14:49 (UTC)
要是我真的一下子提名一百人,不被封禁才怪呢。--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1月29日 (五) 15:05 (UTC)

你要提名超过10人可当选维基拉皮条奖-- [ ] 2010年1月29日 (五) 19:05 (UTC)

为甚么要强调“你”(you),而非“我们”(we)?提名管理员,只是一个人的事?YunHuBuXi 2010年1月30日 (六) 06:04 (UTC)

我感觉我处理地还是够频繁了吧。除非你们能一星期内弄出几十条新增转换规则来,不然我总要等到凑得够多的时候再一并处理啊。因为需要svn commit的,要提交到源码库的。--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0年2月14日 (日) 15:45 (UTC)

如果那两个按钮变成 ,感觉怎样呢?—Liangent (留言) 2010年1月30日 (六) 15:40 (UTC)

啊,usability终于要出我想要的了。--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10年1月31日 (日) 06:14 (UTC)

在那边没人看,移过来--Liangent (留言) 2010年2月11日 (四) 04:30 (UTC)

之前我记得是shinjiman还是shizhao还是谁说的,总之大概意思就是应该保留Aa,不然我早就给改成中文了。繁简倒没关系,两个字都是传承字。--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0年2月13日 (六) 19:37 (UTC)

usability:Babaco_Designs/Icon_Localization#Icon Set + Gallery:完全按照它的要求做的,感觉很ugly。字体用的是AR PL UMing,一来这是衬线体,二来Wikimedia的svg转换器支持的中文衬线字体中也只有这个字体能入眼。我在想要不要用微软雅黑做一个,记得是按照美国的版权法律,可以在不提供高质量字体的情况下使用这些商业字体。--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0年2月13日 (六) 21:33 (UTC)

文泉驿;tianya.cn已经在用中文化的图标了:[3]--Liangent (留言) 2010年2月14日 (日) 06:42 (UTC)
汉字的粗体表现不出拉丁字母粗体的效果来。还得好好想想该怎么弄。--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0年2月14日 (日) 15:47 (UTC)

月份条目中的内容应该按时间顺序排列还是倒序排列?

比如2010年1月等月份条目,里面的内容都是按时间倒序排列的,即1月31日放在最顶,1月1日放在最底。不过我认为按时间顺序排列比较好,即1月1日放在最顶,1月31日放在最底,因为这才是最自然的编排方式,一般介绍历史时都是从最早的时间开始介绍的。而且en:January 2010de:Januar 2010fr:Janvier 2010nl:Januari 2010也都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大家的意见如何?--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2月2日 (二) 16:45 (UTC)

臣附议。—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10年2月2日 (二) 17:41 (UTC)
如果按时间顺序排列,编辑最新新闻和查找最新新闻时都需要将全页拉下,比较麻烦,新闻还是倒序容易。中国人重视历史,好象总是习惯时间顺序,其实国际惯例即使是简历也应该是倒序的,因为现代社会更重视的是目前。--方洪渐 (留言) 2010年2月3日 (三) 05:04 (UTC)
但这里是维基百科,不是维基新闻。如果是新闻的话,当然是最新的新闻放在最顶比较好,百科的话还是按时间顺序排列比较好。而且年份条目(如2010年)、日期条目(如1月4日)的内容都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为什么只有月份条目是倒序排列的?--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2月3日 (三) 05:55 (UTC)
(+)支持这项提议,但希望有人能将所有以前的月份条目都做出同样的处理,这份工作量比较大。--长夜无风 (留言) 2010年2月3日 (三) 07:46 (UTC)
支持上述意见--Istcol (留言) 2010年2月3日 (三) 11:21 (UTC)
有道理,但这种无趣且繁琐的工作会有人去做么?不知机器人能不能做就是了……—迷走SuiDreamBCS Championship! Go Gators! 2010年2月3日 (三) 16:53 (UTC)
请注意这些页面被Portal:新闻动态包含--Liangent (留言) 2010年2月4日 (四) 09:34 (UTC)
这个好像跟古今没太大关系吧,只是纯粹的时间顺序问题,还是遵从惯例正序排列好些 unsonique (留言) 2010年2月4日 (四) 16:30 (UTC)
2010年2月改成顺序,Portal:新闻动态的顺序也跟着改,这样不方便展示和编辑新闻。 —Quest for Truth (留言) 2010年2月14日 (日) 16:36 (UTC)
折衷办法是每月1日就把前一月的改成顺序,同样不知道谁愿意做……—Altt311 (留言) 2010年2月14日 (日) 16:39 (UTC)

台湾大百科开始建设台湾的乡镇条目

  • 目前由远流经营的台湾大百科,近期有编者开始大幅建立台湾的乡镇条目,内容会引用比较权威的文献。
  • 中文维基百科的台湾乡镇条目是在2005年由KJ发起,并在当年完成所有乡镇条目的架构。那批条目至今也快5年了,大部分的条目都获得扩充,但有相当比例的乡镇条目存在大比例的“交通列表”和“学校列表”。--Jasonzhuocn (留言) 2010年1月31日 (日) 16:50 (UTC)
说个题外话,那洪姓编者让我放弃了七万元奖金梦想;其实说真格的,如果有人肯洽谈中文维基台湾相关条目移植到台湾大百科的工作,不仅避免资源重复投资,还可将2-7月的剩下将近1800美元奖金捐给维基或中华民国维基媒体协会。--Winertai (留言) 2010年1月31日 (日) 17:56 (UTC)
避免资源重复投资?岂不是与台湾有关的条目都要全移至台湾大百科,不就形成这番意思是写台湾有的条目得选择两条路:台湾大百科或维基百科,看来维基百科是不能待了。-yiken (留言) 2010年2月13日 (六) 16:35 (UTC)
致Yiken,我认为Winertai兄并非此意,而是祈使台湾社群能与台百有某种程度的合作关系。--Jasonzhuocn (留言) 2010年2月15日 (一) 09:02 (UTC)

台湾大百科提高新条目投稿门槛

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forumcontent?ID=30

考量到一定的字数才有办法说明该词条的知识含量,因此未来所投稿词条的释文字数若不足200字者,将退回请撰稿者进行增补后再行投稿。

目前由远流出版公司经营的台湾大百科,今日下午发出新规定,新条目长度必须超过200字,否则直接退稿。--Jasonzhuocn (留言) 2010年2月4日 (四) 09:46 (UTC)

去年10-12月的第一名,都是靠不足200字得到万元奖金。听管理员语意,好像蛮多人据此抗议;个人以为这是为何会有此制度的原因。--Winertai (留言) 2010年2月4日 (四) 12:56 (UTC)
我们这里规定才50字,还含标点和英数字,结果一些用户就懒病呻吟。--百楽兎 2010年2月6日 (六) 00:10 (UTC)

关于维基化

刚才点了一下Category:需要维基化的页面,问个问题,是不是中文维基没有专门进行维基化的人员啊,同志们?--思源如宁&维基驻百度办事处欢迎您 (留言) 2010年1月29日 (五) 11:28 (UTC)

中文维基百科社群以非常缓慢的速度,在改善没有维基化的条目。前几日改完2007年3月,现在推进到分类:自2007年4月需要维基化的页面。--Jasonzhuocn (留言) 2010年2月10日 (三) 03:14 (UTC)
谢谢参与维基化工作的伙伴,未维基化页面正在快速减少。迈入新的一年,初二回来看到未维基化页面已从2563条降到2492条,2007年4月也快完成了,许多维基人在过年期间也辛勤地将未维基化的条目进行收尾的工作,感谢付出的维基人。--Jasonzhuocn (留言) 2010年2月15日 (一) 12:15 (UTC)

电视剧条目中引含有地区中心意识的琐碎模版资讯

相信有在注意电视剧(尤其是日剧)相关条目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这类条目下方往往会有热心的影剧迷所添加的模版,详述了各地区不同电视台播放影集的前后顺序。举《求婚大作战》这条目为例子好了,条目下方的模版除了有列出该剧在日本本土首映的时间与前后剧集之间的关系之外,也列了在台湾与香港的播映时间、甚至连重播都要写成一大篇。考量下述原因:

  1. 该影集其实不是只有在港台两地播放过而已,事实上在很多欧美国家的日语或中文电视台,也有播映日本的影集,但是很显然维基百科不适合也不可能将所有地区性的播放纪录都收录近来。
  2. 放入日剧在其他国家的重播细节并不能帮助读者对这部片子有更多的了解,没啥意义。
  3. 很多片子对于影片本身的介绍笼统模糊,但是底下的模版却写得钜细靡遗版面一大篇,有点比重失衡。

因此个人认为这类的模版应该予以限制,只保留该影集在本土的首次播映资讯(以当例子的《求婚大作战》来说,就是它在富士电视台的月九影集中的播映资讯模版),其馀地区的放映时间不需收录在维基百科里面,因为这其实是蕴含了地区中心意识的琐碎资讯,放太多维基百科就跟一般的fan site没啥差别。不知各位是否同意这样的限制?—泅水大象 讦谯☎ 2010年2月2日 (二) 08:52 (UTC)

还是保留较好,这样可以服务中文使用者(不过只要写两岸四地及马新的部份即可)。重播则杀无赦。--RekishiEJ (留言) 2010年2月2日 (二) 11:46 (UTC)

应该写世界各地的播放情况(不包括在同一电视台重播),才不致于地域中心--Ws227 (留言) 2010年2月4日 (四) 08:44 (UTC)
难道各个电视台播了什么都查的出来吗?喜羊羊与灰太狼北京卡酷动画卫视上已经连着占用6:00-7:00PM和/或8:00-9:00PM,周末和假期再加上6:40AM-11:20AM(大约这个时间段)几年了。另外大陆电视台数不胜数,如果是“首播”的话,即使没有像喜羊羊这么夸张,也得有一大堆。这类模板真的不知道有什么存在的意义。谁会去找某某台在某个片子之后播过什么呢?--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10年2月7日 (日) 07:43 (UTC)
以最先播出的电视频道为准。国家/地区则限定为台港陆澳新。另外作品评论只要写出原产国及台、港、陆、澳、新评论即可以免流于繁琐冗赘。--RekishiEJ (留言) 2010年2月13日 (六) 17:47 (UTC)
此外这类模板可以告知其他维基人电视台于该节目播映前及播映完后的所播节目,有高度实用性。至于播映时段则只写最早播映时段,除非出现不同时段不同配音的情况。--RekishiEJ (留言) 2010年2月13日 (六) 17:50 (UTC)
大陆的动画首播常局限在一个省,是不是也要在别的省首播也要写上?另外如果目的仅仅是“告知”,告知的还是“维基人”,那么写在讨论页上好了。我要求弃用的理由很简单,作为一个百科全书的读者,有多少人会去查前后播了什么?--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10年2月15日 (一) 11:59 (UTC)

或许各位应该参考下类似的讨论: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infobox film的上映日期。--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0年2月15日 (一) 14:18 (UTC)

在‘中华民国’的词条中!

‘中华民国’的词条里出现十分多的侵害中国的语言!中华民国的时间是1912--1949,告诉你台湾省属于中国,过去是!现在也是!将来还是!中华民国不过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中的小小过客!一样属于中国!一样属于中华民族!给我记住了!!—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219.234.81.62对话 贡献)加入。

中文维基百科,不是中国维基百科。请看:WP:NPOV。另请参看WP:什么是条目。--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10年2月13日 (六) 10:59 (UTC)

囧rz...,唉……又是一个大陆愤青,把中国、中华民族、POC、PRC这些概念都全混在一起了。——快龙人过留名 2010年2月14日 (日) 13:23 (UTC)

话说咱大陆的网络什么时候能文明点啊……—unsonique (留言) 2010年2月14日 (日) 19:39 (UTC)

我在想是不是该把这段论述放在比较显眼的地方。--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0年2月14日 (日) 15:34 (UTC)

后面飞帽子的也不少啊,再飞楼主成厨师了。日本人出名够文明了,看自民党执政多少年了,有“刁民”才有好官,事情不能只看一面。-- [ ] 2010年2月16日 (二) 21:39 (UTC)

可以注册与其他人相似的用户名吗?

Wikipedia:用户名#令人混淆的用户名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用户名的作用是分辨每一个贡献者。因此如您的用户名称或签名与其他维基人非常相似,我们会建议您进行更改,以避免混淆。虽然令人混淆的用户名本身并无不妥之处,但是您不应该注册一个易于令人误会您是另一位活跃的贡献者的帐户,这可能会影响维基计划的运作,并且一个有争议的用户名会予人坏的印象。因此我们会对您作出提醒,并建议您作出更改。

今天我发现有一名用户User:Shippo7与另外一个用户名User:Shibo77相似,而Shibo77的创建日期早于Shippo7,因此我在User talk:Shippo7留言([4]),希望他更改用户名。

但他的回应却是这样([5]):

看到您关于“用户名相似”要求改名的留言,首先我不清楚判断用户名相似的标准时什么,您提到的"shippo7"与"shibo77"只有4个字符相同,正常人完全不会混淆。是不是只要有4个或以上字符相同的用户名就都会被删除呢?我的账号已经注册并使用接近2年,为什么直到今天才提出改名要求?“shippo7”这个名字是我在互联网中通用的用户名,此名字在各大网站用了4年第一次见到如此可笑的改名要求,本人拒绝以“用户名相似”这种荒唐理由更改用户名,如果账号被封禁,本人将退出维基人行列。同时对维基百科社区如此底下的管理水平表示遗憾。——Shippo7 (留言) 2010年2月9日 (二) 07:49 (UTC)

请问要有多少字符相同才能算相似?--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2月9日 (二) 08:13 (UTC)

(:)回应:单看这两名用户,我也不觉得会混淆些什么...而且两者并非同时活跃(User:Shibo77最后活跃时间是两个多月前...),也未见两者的编辑有何交集。再看,两位用户都已注册很久,我不觉得有任何更改用户名的需要。退一步来想,如果我是User:Shippo7,我想我在这样的理由下收到更改用户名也会感到唐突和莫名其妙...—妙诗人 Happy Musician(来聊聊天~) 2010年2月9日 (二) 08:31 (UTC)
我也不觉得会混淆什么。—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10年2月9日 (二) 10:20 (UTC)
我感觉是User:Symplectopedia在刁难用户,如果有自知之明应该对User:Shippo7此用户道歉。—Mark85296341留言-记录 2010年2月9日 (二) 11:53 (UTC)
(!)意见:阁下要是不说,在下完全不觉得两个用户名会混淆。如果是shipoo77和shipo77我可能还觉得会混淆……个人认为只要没有故意用O(字母)和0(数字),l(字母)和1(数字)等来制造混淆的用户名(比如来个User:Symp1ectopedia)应该都是允许的。——快龙人过留名 2010年2月9日 (二) 15:43 (UTC)
这四个又如何?User:百无一用是输生User:百无一用是书生User:百无ー用是书生User:百无-用是书生YunHuBuXi 2010年2月12日 (五) 15:31 (UTC)
这个有点过敏了吧?—unsonique (留言) 2010年2月12日 (五) 12:12 (UTC)
(!)意见:这个好像确实没有令人怎么混淆,其实个人觉得只要是非主观非恶意的即使有很接近,也都可以接受的,接近是接近毕竟不一样,何况没有任何试图去混淆的行为。而这两位维基朋友也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愿闻其详 (留言) 2010年2月16日 (二) 16:35 (UTC)

两位都不能算活跃用户吧?--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0年2月17日 (三) 13:07 (UTC)

需要清理的条目

以http://toolserver.org/~magnus/catscan_rewrite.php 得出分类:需要清理的条目下有3153条条目。--Jasonzhuocn (留言) 2010年2月10日 (三) 04:12 (UTC)

需要清理的条目已降至3099条,请加入清理条目的行列。

Wikipedia:您的第一篇文章是德语维基百科放在de:Wikipedia:Hilfe相当显著位置的一个页面,是一个很简洁的新手教程。我认为我们可将波兰语维基百科的“用户沙盒制度”可以跟这个新手教程做结合,引入中文维基百科。--Jasonzhuocn (留言) 2010年2月4日 (四) 10:50 (UTC)

翻译之后放到首页还是放到欢迎辞中呢?—Mys 721tx(留言)-U18协会招人了 2010年2月7日 (日) 16:49 (UTC)

中文版对应页面可能是帮助:创建新页面。--Jasonzhuocn (留言) 2010年2月9日 (二) 13:34 (UTC)

WP:您的第一篇条目。—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10年2月9日 (二) 13:39 (UTC)
太好了,我正在找中文版的。--Jasonzhuocn (留言) 2010年2月9日 (二) 13:45 (UTC)
中文版的冗长难读,应整理整理,重新放上首页。--Jasonzhuocn (留言) 2010年2月17日 (三) 21:30 (UTC)

用户名问题

我的签名是HW,故本人想注册一个用户以保护我的签名,但是我注册的时候就说你的户口名和User:Hw所相近,禁止注册。

请问我应该做的是下面的那一个动作?

  1. 先用一个用户名注册,之后要求
    • 更改用户名
    • 侵占用户名
  2. 要求行政员先移动该用户名到另一个名,我再另行注册
  3. 我不应该注册这个用户名

相关连结:

-HW 我是谁 找我 请支持:首页改版计划 2010年2月19日 (五) 09:59 (UTC)

Wikipedia:用户名#类似姓名说,“如用户名仅与一个不活跃帐户的名称相似则不会构成问题。”因此我创建了这个用户并已把密码通过Special:Emailuser/Horacewai2发送。--Liangent (留言) 2010年2月19日 (五) 11:10 (UTC)
谢谢,但可惜的是,我发现了在de:版本中有一个用户叫de:User:HW呀!我和他的帐户都会变到不能完成整合?-HW 我是谁 找我 请支持:首页改版计划 2010年2月20日 (六) 01:35 (UTC)
都不能完全整合。除了de:User:HW还有很多HW:sulutil:HW--Liangent (留言) 2010年2月20日 (六) 05:46 (UTC)

有人帮忙通知下行政员处理一下wikipedia:更改用户名吗?

某些管理员漠视维基人的工作价值

“小 江青‎; 01:48 . . (-298) . . Shizhao (讨论 | 贡献) (取消Edouardlicn (对话)的编辑;更改回Hxy的最后一个版本)”

Shizhao对我的江青条目的修改退回,但未有描述任何原因。而我在他的讨论页面上提问至今也没有答复。Shizhao的无提示删除起码对我不是第一次。如果你认为我的内容不合理,删除可以,但你起码得告诉我理由。如果我不告诉你理由,又将内容再贴上,是不是就引发无谓的编辑战呢?你自己考虑一下怎样做比较好吧。—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2月22日 (一) 04:54 (UTC)

你好!首先想告诉你,Shizhao使用的是回退功能 (见Wikipedia:回退功能),此权限由回退员和管理员持有,Shizhao是错误使用回退,根据“回退功能说明页”,回退功能的用处是“这样的回退只能用于明显的非建设性的编辑,例如破坏、被封禁用户的编辑或用户名字空间内的页面。至于其他类型的撤销(如回退增加侵权内容的编辑),请尽量附带详细的编辑摘要,以便日后查阅或跟进。因此,我们建议以其他方式进行其他类型的回退。”,故此,本人现已跟进是次的回退问题,并回复到阁下的版本。感谢你为维基百科作出贡献。-HW 我是谁 找我 请支持:首页改版计划 2010年2月22日 (一) 12:45 (UTC)

怎么这么快结束?[6]我看这个对比是来源有问题。Edouardlicn你加的来源一定要符合维基格式和要求。-- [ ]

这里插一句啊,连ISBN或者其他书籍ID都没有标,怎么让人信服这本书存在?如果手头有书,那赶紧加上。—Mys 721tx(留言)-U18协会招人了 2010年2月23日 (二) 02:14 (UTC)

这个讨论已经关闭了,还有这么多人在这里跟啊。我对此事的意见只是管理员删除不谈原因且再次询问未回复。至于该条目怎么改请发到条目讨论好吗,或者直接修改条目好吗?谢谢。—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2月23日 (二) 10:53 (UTC)

Shizhao这家伙很可能是不能说、擅辞令的。不知这种人怎当上管理员。上梁不正下梁歪--219.73.57.222 (留言) 2010年2月23日 (二) 14:11 (UTC)

请求封禁Yiken

有鉴于Kolyma谈话,请求执行封禁Yiken,原因是Kolyma认为Yiken并没有遭受封禁。注:若没封禁,双方没有妥协空间,管理员若执意继续冷处理,休怪动用更大资源处理此事,比如在维基媒体协会的公开会场处理此事,迫使人们重视此事的后续处理。—yiken (留言) 2010年2月13日 (六) 13:32 (UTC)

没看懂是什么意思--Liangent (留言) 2010年2月13日 (六) 15:05 (UTC)
只要是局外人,就会看不懂是正常,来龙去脉在此谈论与之前会有重复赞述,还得要多费心翻阅YikenKolyma讨论页。—yiken (留言) 2010年2月13日 (六) 16:30 (UTC)
Yiken奏请封禁他自己。—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10年2月13日 (六) 16:37 (UTC)
这两个人还在闹啊……是不是还是那个八卦山条目?我真不明白为什么一直要纠缠在这件事情上面。——快龙人过留名 2010年2月13日 (六) 16:45 (UTC)

若要详闻来龙去脉,点阅《Kolyma与Yiken双方讨论冲突史》便可。早从2008年2月17日引发冲突,延续至今,积怨许久,故使讨论没有好转。—yiken (留言) 2010年2月13日 (六) 18:37 (UTC)

我还是觉得您是不是太敏感了?你俩的最后一次冲突都在2009年11月29日了(根据你自己总结的冲突史),为何现在还把这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倒腾出来说?而且看了下记录,Kolyma说话也是很客气的,讨论下条目该怎么编辑是非常常见的事,维基百科人就是要多讨论、善讨论,讨论是协作的基础。当然,我还看到两位在讨论中因为对方针的理解问题而发生的争执,我觉得这个时候,就该把事情放到互助客栈说一说,让更加理解方针的人帮忙解释下,而不是一会儿又说要退出维基了,一会儿又请求管理员封禁自己。说真的,我记得当时有几个管理员在skype上聊天的时候,都说没搞懂yiken你到底是什么意思。我建议您,如果觉得心烦,就去给自己放几天假;如果哪天开心了,就回来接着写。维基百科是来去自由的网站,没有这么多束缚的。--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0年2月13日 (六) 19:31 (UTC)

  • 看了一遍所总结的“冲突史”,也觉得yiken过分脆弱了。在维基中这样的编辑争执很正常,而kolyma也没有阁下所描述的那样蛮不讲理,实在不明白阁下为何要反应过度。另外小小的一个猜测,阁下应该是中学生吧?[来源请求]——快龙人过留名 2010年2月14日 (日) 06:13 (UTC)
(:)回应菲菇,自2009年11月29日起至2010年2月13日止,还认为我这期间离开维基百科两个多月时间不够,菲菇之意是否要一直僵持局面,叫Yiken这样子一直“放假”?这岂跟退出永不参与维基百科方法有何差异?—yiken (留言) 2010年2月14日 (日) 07:04 (UTC)
什么叫僵持局面?别人不继续和你讨论了也叫僵持?而且这局面有啥好僵持,都是就事论事,又没人身攻击你,你如果不想去解决问题完全可以不管,又不是强迫你去解决他提到的那些问题。而且他的意见仅仅是他的意见,你有接受与否的自由。我感觉根本不是你和他在僵持,而是你自己一直自己很敏感。--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0年2月14日 (日) 10:18 (UTC)
(:)回应快龙,这件事与中学生有何关系?难道是暗讽Yiken幼稚?—yiken (留言) 2010年2月14日 (日) 07:04 (UTC)
(:)回应菲菇所言
维基百科是来去自由的网站,没有这么多束缚的。

请菲菇看看别人怎么看待维基百科,点阅避免资源重复投资,这叫没束缚吗?—yiken (留言) 2010年2月14日 (日) 07:11 (UTC)

那叫自愿。你到维基百科来,是志愿者(或志工),你高兴做就做,不高兴做就去休息甚至拍屁股走人都可以的。你捐款给维基百科当然好,不捐的话维基也不会强迫你捐;正如你不写维基的话别人也不会强迫你写。Winertai觉得资源重复投资又怎么了?这和束缚不束缚有啥联系?--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0年2月14日 (日) 10:14 (UTC)
中学生只是在下一个无恶意的猜测而已,如果阁下认为中学生=幼稚,请自便,至少本人是绝对反对这种观点的。我们说了半天都是希望阁下不要动辄将很小的编辑上的摩擦无限扩大化(还要挟休怪动用更大资源处理此事),这样于人于己都没有好处。而且本人认为阁下的逻辑非常特别,阁下说:

有鉴于Kolyma谈话,请求执行封禁Yiken,原因是Kolyma认为Yiken并没有遭受封禁。

这完全歪曲了kolyma的原话。——快龙人过留名 2010年2月14日 (日) 13:20 (UTC)

你高兴做就做,不高兴做就去休息甚至拍屁股走人都可以的。你捐款给维基百科当然好,不捐的话维基也不会强迫你捐;正如你不写维基的话别人也不会强迫你写。

这完全歪曲了Yiken的原话。—yiken (留言) 2010年2月18日 (四) 13:04 (UTC)

对不起,我必须呼吁,请不要将百科上不愉快的编辑意见诉诸见面解决,或是扬言在协会的公开会场处理用户之间的事,累似的言论可能会干扰社群运作,这使的社群举办活动时,必须避免任何可能的人身威胁。我再说一次,请不要将百科上不愉快的编辑意见诉诸见面解决,或是扬言在协会的公开会场处理用户之间的事。谢谢。--Jasonzhuocn (留言) 2010年2月24日 (三) 14:49 (UTC)
(:)回应Jasonzhuocn,纷争已停止,请勿做出言语挑衅,除非要重新再起纷争。-yiken (留言) 2010年2月26日 (五) 18:10 (UTC)

Ubisoft images

Just informing you that the Ubisoft images are about to be deleted on Commons, see commons:Commons:Deletion requests/Template:Attribution-Ubisoft 3. The Chinese language Wikipedia currently uses 7 images out of the category Ubisoft images. If you want to keep using them, you need to transfer them here. --The Evil IP address (留言) 2010年2月28日 (日) 19:10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