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克娄巴特拉·欧律狄刻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传记专题 (获评未知重要度
这个条目属于传记专题的一部分,用于整理和撰写维基百科中的人物条目。欢迎任何感兴趣的参与者加入这个专题参与讨论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尚未接受评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欧洲历史专题 (获评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欧洲历史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欧洲历史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尚未接受评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新条目推荐

[编辑]
~移动自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最后修订
~移动完毕~天上的云彩 云端对话 2007年9月26日 (三) 07:55 (UTC)[回复]

参考文献是否加书名号

[编辑]

以下讨论移自User talk:鸟甲。—鸟甲 2007年9月24日 (一) 17:47 (UTC) [回复]

我觉得保留原title的情况下,以“()”或“[]”(这两种括号均可使用,见[1])括注方式标注出中文译名的方法有利于读者进行查证:至少不懂外文的读者不会看不懂参考文献。这就是我在{{cite book}}里面加入author_zh和title_zh的本意。想必阁下也可以去寻找一些中文翻译过后的国外文献,那些文献大多都是这样括注中文译名且不带书名号的。我这有一本ISBN 7301060939的《牛顿研究》一书正是这样列明文献的。因此,我认为英文标题应该翻译成中文并括注起来。—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7年9月24日 (一) 14:19 (UTC)

如果书名不加书名号的话,那么如何解决文章和其所在的杂志报纸、论文集的关系?只用一个半角句号来分隔吗?现在中国的一些引文规范是通过在文献标题后加方括号和字母来区别的,例如M表示专著,J表示杂志文章,例如“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8(3):167-173.”和“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参见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如果删去[J]、[N]等符号,文章名和后面的杂志、报纸名就会混到一起,只是有个半角句号来分隔,请问是否这些字母缩写以及半角句号的规范也要引入维基?我不知道香港台湾新加坡的编者对此能否会有共识。我认为,还是以自然语言书写,用文章名加引号逗号、“载于”的字样、书名号来标示,没必要推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鸟甲 2007年9月24日 (一) 15:38 (UTC)
似乎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是按照国际标准制定的。看[2]最下面的附加说明:“本标准是参照国际标准草案 ISO / DIS 690 《文献工作--文后参考文献--内容、形式与结构》制订的。”—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7年9月24日 (一) 15:47 (UTC)
ISO 690是用斜体来区分文章和著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采用任何字体来区别,我不知道它是怎么“按照”国际标准制定的。我特地去了台湾大学图书馆网站,看看台湾的学术引证规范是什么样的,我找到了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的期刊《中国文哲研究集刊》,挑了其中的第29期(2006年9月),随便看了一篇文章:刘苑如( LIU Yuan-ju)的“形见与冥报︰六朝志怪中鬼怪叙述的讽喻──一个“导异为常”模式的考察”(该期杂志第1-45页),文后所附的参考文献就是有书名号的,例如:“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世族的关系〉,收入《陈寅恪集》,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该期杂志第43页第1行)。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只是一家之言,而且在我看来,也并不高明。您还没有回答,您的标准如何清楚区分文章和其所在的杂志、论文集?我看台湾的格式就很好,行文自然,符合一般认知,普通公众、非专业人士看了也会一目了然。—鸟甲 2007年9月24日 (一) 16:43 (UTC)
文章(chapter参数)使用双引号标注,这也是英文参考的习惯(因此{{cite book}}亦可直接适用于英文的参考)。而单书名号单独使用只在港澳台三地属于正规使用,想必阁下也应对此有所了解。因此,文章的标题(title参数)不使用书名号亦可标明。—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7年9月24日 (一) 17:23 (UTC)
我主要讨论的是书籍(包括杂志报纸)是否使用双书名号的问题,而不是文章是否用单书名号问题。您可以不在{{cite book}}加入书名号这个参数,但是我可以手动加入书名号,而您反复删除别人加的书名号,这就是我们争论的关键,请您围绕这个问题讨论。—鸟甲 2007年9月24日 (一) 17:41 (UTC)

先就chapter问题再说一下:因为阁下上面有发问:“您的标准如何清楚区分文章和其所在的杂志、论文集?”,于是我回答了使用双引号而非单书名号。双书名号我个人认为的确不必,因此才将其删除。我依然主张在没有找到台湾文献标准的时候适用大陆的文献标准,毕竟大陆的标准虽与 ISO 690有差异,但与台湾期刊与ISO 690的差异相比要小很多。在方便读者理解的情况下也应该有一个度,不能纯粹为了读者的方便而放弃国际标准。—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7年9月24日 (一) 17:56 (UTC)[回复]

另外,似乎移动到Wikipedia talk:列明来源更合适。—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7年9月24日 (一) 18:00 (UTC)[回复]
阁下请看清楚,根据ISO 690,文章并不加引号,中国大陆的标准也规定文章不加引号,您既然可以在文章标题上把国际标准和中国大陆标准都置之不顾,为什么非要在书籍书名号问题上坚持大陆标准?而且中国大陆不加书名号,而ISO 690则要求书籍名斜体,相比之下,究竟是中国大陆还是台湾的标准和ISO 690差异更小?我认为,台湾的书名号就起到了斜体的功能,和ISO 690差异更小。您这么在意国际标准,那干脆中文书籍也斜体好了,您可会同意?—鸟甲 2007年9月24日 (一) 18:06 (UTC)[回复]
请息怒。我们暂时保留分歧好了……现在似乎还不是把参考文献的格式拿到台面上讲的时候。或许我这个死脑筋在哪天突然开窍同意了阁下的观点也说不定……阁下请恢复我删除的书名号即可。另外,讨论的话题转移到了书名号上,是不是意味着阁下认同另一个括注中译标题的议题呢?—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7年9月24日 (一) 18:13 (UTC)[回复]
是的,我不反对您在括号中加入英文标题的中文翻译(尽管中国大陆参考文献规范并没有要求翻译外文标题)。但我个人看来,似乎不必在{{cite book}}里加一个title_zh的参数,直接在title参数中加括号和译文就可以了,反正呈现出来的结果也是一样的。当然,您要是想增加一个参数,也行。—鸟甲 2007年9月24日 (一) 18:24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克娄巴特拉·欧律狄刻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6月20日 (二) 10:30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