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顾莼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顾莼
大清通政司副使
籍贯江苏吴县
族裔汉族
字号字南雅
出生乾隆三十年(1765年)
江苏吴县
逝世道光十二年(1832年)
京师
出身
  • 嘉庆七年壬戌科进士出身

顾莼(1765年—1832年),字南雅江苏吴县人。清朝文学家,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

嘉庆七年(1802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编修。嘉庆十七年(1812年),大考一等,擢侍读。同年,出督云南学政。途中经过河南,见吏多贪墨,奸民充斥,于是向仁宗密疏,指出若不尽早根治,恐酿巨患。然而未引起朝廷重视,次年果然发生滑县民变。在云南,选士以品行为重,礼遇贤能。任满,充任日讲官。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迁侍讲学士宣宗初即位,顾莼上疏,请停捐例。又疏陈“崇君德、正人心、饬官方”三事,得到宣宗嘉许。不久,左都御史松筠出为热河都统,顾莼上疏称松筠人品正直,建议留在皇帝身边。宣宗不满,降顾莼为编修,九年不曾调职。

嘉庆年间,顾莼在翰苑担任史官时,主撰和珅传记。和珅曾几次因事被高宗诘问斥责,顾莼秉笔直书。然而送交预览之前,传稿被他人篡改,该部份被删掉。仁宗看后,严厉诘问。大臣于是上呈顾莼原稿,仁宗深切肯定,窜改者被撤职。后来,宣宗阅读《仁宗实录》时,看到此事,对顾莼的直笔赞许不已,想起其此前为松筠之事上疏,必然不是因为徇私,特擢其为右中允。不及一年,顾莼恢复侍讲学士原职。道光十一年(1831年)任通政司副使。道光十二年(1832年)卒。《清史稿》有传。[1]

著述

[编辑]

顾莼工诗文,以苏轼为宗,音格高雅,骈文师从唐、宋名家,又善书画。其身居翰林院三十馀年,文名动天下。晚年,声名更盛,被誉为“文坛耆宿”。所著有《南雅诗文钞》行世。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清史稿·卷377》,出自赵尔巽清史稿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清史稿·卷三七七》:顾莼,字南雅,江苏吴县人。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十七年,大考一等,擢侍读。督云南学政,道经河南,见吏多贪墨,奸民充斥,密疏陈谓不早根治,恐酿巨患。仁宗问枢臣,枢臣微其事,不以为意,明年遂有滑县之乱。在云南,课士严而有恩,以正心术端行谊为首,次治经史、辨文体。按试所至,闻贤士必礼遇之,士风丕振。任满,充日讲官。二十五年,迁侍讲学士。值宣宗初政,疏请停捐例。再疏陈崇君德、正人心、饬官方三事。上召对,嘉纳其言。故事,大臣子弟不得充军机章京,时值考选,许一体与试。莼谓贵介不宜与闻枢要,请收回成命。事寻止。
    左都御史松筠出为热河都统,莼上疏,谓松筠正人,宜留置左右,失上意,降编修,九岁不调。先是嘉庆中莼在史馆,撰和珅传,及进御,经他人窜改,和珅曾数因事被高宗诘责,并未载入传。仁宗怒其失实,严诏诘问。大臣以莼原稿进,仁宗深是之,而夺窜改者官。宣宗一日阅实录至此事,嘉莼直笔,因言前保留松筠,必非阿私,特擢莼右中允。未一岁,复侍讲学士原职。时回疆张格尔乱甫定,莼疏:“请于喀什噶尔沿边增重兵,以控制安集延,杜回人窥伺;又其地密迩英吉沙尔、叶尔羌、和阗,皆有水草可耕牧,宜募民屯田,为战守备。更请慎选大臣,无分满、汉,务得读书知大体有方略者任之,而以廉静明信能拊循民、回者为之佐,庶可永永无事。”
    道光十一年,迁通政司副使。湖南北、江南、江西、浙江大水,莼疏言:“饥民与盐枭纠合易生事,盐枭不尽去,终为巨患。缓治之则养祸深,急治之则召祸速,欲禁其妄行,必先谋其生路。现两淮盐场漂没,三江、两湖势必仰给芦、粤之盐,宜听民往贩,随时纳课,收课后,不问所之,俟盐产盛,丁力纾,即令课归丁,不限疆域。”事下所司,格未行。
    莼性严正,尚气节,晚益负时望,从游者众,类能砥励自立,滇士尤归之,其秀异者至京师多就问业焉。十三年,卒。
  • 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点校本
  • 缪荃孙纂录,程恩泽《通政司副使顾公墓志铭》,《续碑传集》1册16卷,778-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