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辙器
转辙器[1]是用来转换道岔进路方向的机构。(英国称其为Point、北美称Switch、日语则有転てつ器及ポイント两种术语)
当列车欲转换股道进入车站或调车场时,在轨道上必须有特殊布置,以引导车轮轮缘顺利通过,进入所指定的轨道,此轨道布置称为转辙器和辙叉,或直接称道岔。一组尖轨转辙器通常是包含两根基本轨、两根尖轨和轨距拉杆,扣件、顶铁及限位器(间隔铁),一排岔枕及滑床板。广义会将转辙机械及连接杆还有转辙器标志包括进来,共同归算为号志的养护设备。道岔(Turnout)在装配时会将转辙器部分、辙叉(Crossing or Frog)及护轨部分各自组装,再用焊接或鱼尾板(fish plate)接合而成。关于道岔与转辙器在外文的铁路工程学中有正确地解说[2][3]。
转辙机械常见的有人工扳转的附号志转辙闸柄、附重锤转辙闸柄及附电锁器转辙闸柄(point Lever、Switch Stand),电传动的称为电动转辙机(Electric Switch Machine)。转辙器标志通常附有转辙器标志灯,用以指示转辙器尖轨靠密的进路(定位或反位),依功能名称有普通转辙器标志、弹簧转辙器标志、迁移(乘越、脱轨)转辙器标志三种。
电动转辙机(Switch Machine)
[编辑]包含电动机、减速器、转换锁闭装置、自动开闭器、吸收转动惯量和保护电机的联接装置、挤岔装置。
转辙器型式
[编辑]依转辙轨之构造及活动方式之不同,可分为下列四种型式:
尖轨转辙器
[编辑](Split Switch),定位[注 1],及反位各有一根活动轨条及一根连续轨条,故又名支干转辙。活动轨条的前端被去一角,利用连杆(Tie Rod)将两个活动轨条相连,使其同时移动,当转辙开向定位时,反位侧的活动轨条紧贴于连续轨条,与轨距线连成一直线,定位侧的活动轨条则离开连续轨条,留下空隙,将轮缘导向定位,反之导向反位。为使活动轨条顺利移动,须设置于轨枕钣上,并利用轨条撑增强连结。活动轨条与连续轨条所成之角为转辙角(Switch Angle),通常为0°-52'到2°-36'不等,而活动轨条的长度为4.57到5.03公尺不等。若于活动轨条及拉杆中间装设弹簧,则列车反向行驶时即使进路未开通,也能推挤通过而不致脱轨,通过后转辙随即复原,是目前在轨道上使用最多之转辙器型式。
钝轨转辙器
[编辑](Stub Switch):两根活动轨条皆属于定位[注 1](常为干线),故又名干线转辙。由拉杆拨动活动轨条以导向反位[注 1],移动时由操纵机(Switch Stand)同时移动两个活动轨条以保持固定间距。此种转辙若当列车反向行驶时若未拨正即有出轨之虞,且因两根轨条均有断开会使车辆发生震动,目前甚少使用,仅用于暂时性或慢速,亦或是特殊类型(如游乐设施)的轨道上。
安全转辙器
[编辑](Warton Safety Switch),设计为定位是连续轨条,而反位是活动轨条,反位部分为一斜面,轨道渐渐升高,轮缘在相交处直接跨过定位轨条。此型转辙对于轨道面会有一定程度的磨损,所以未普遍采用。
马华生转辙器
[编辑](Mcpherson Switch)此型转辙器因轮缘直接在轨道上辗压,造成轮缘与轨道之严重摩擦,因此未被普遍采用。
其他转辙装置
[编辑]单轨铁路
[编辑]-
跨座式单轨铁路的转辙器
转辙前的状态 -
跨座式单轨铁路的转辙器
转辙中的状态 -
跨座式单轨铁路的转辙器
完成转辙后的状态
可见两侧线路悬空 -
悬挂式单轨铁路的转辙器
转辙前,可见右侧的线路通畅 -
悬挂式单轨铁路的转辙器
转辙中 -
悬挂式单轨铁路的转辙器
转辙后,左侧的线路通畅
注释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IEC 60050 -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Vocabulary - Details for IEV number 821-04-02: "points". www.electropedia.org. [2024-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2).
- ^ CH.7. Railway Track Engineering. ISBN 978-0070680128.
- ^ CH.14. Railway Engineering. ISBN 978-0195687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