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孝文帝改革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孝文帝改革,俗称孝文汉化[1][2][3],是指在南北朝北魏时期,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政治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包括推行均田制租调制,变革官制律令迁都洛阳,改用等。

背景

[编辑]

五胡乱华以后,终由鲜卑族的北魏太武帝统一华北,建立北魏,其实北魏历代君主都已重视汉文化之学习。到北魏孝文帝一代,已有冯太后与朝臣李冲的改革,建立均田制,重新建立以农业为主体的大帝国。由于孝文帝由属汉族的冯太后抚养,受汉人文化影响较深,即位后才推行日后的汉化政

汉化的原因

[编辑]
  • 政治:希望加强中央集权,削弱鲜卑贵族的特权,缓和民族矛盾,巩固统治。
  • 文化:在几代人和汉人通婚和共同生活的过程中,逐渐认同汉文化;受汉文化正统思想影响,试图排除鲜卑习俗。

孝文帝认为,鲜卑人作为统治者,必须汉化,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于是引见群臣,说道:各位想要朕远比商、周之善政,还是想要朕连汉、晋都不如?应当移风易俗呢,还是因循守旧呢?如果我们要将朝廷基业传之子孙百世,那么一定要变革,各位不可以不遵行朝廷颁布的法度。[4]

孝文帝又说,自古以来,各种经典记载中,哪有不先正名就能够推行制度的?现在我要废除所有的北方语言,从正确的发音开始。逐渐习惯了,就成了新的风气。如果坚持旧的习俗,恐怕会在几代人之后,我们的后人在首都洛阳这一带又重新成为披散头发的人。[5]

过程(内容)

[编辑]

政治及经济方面

[编辑]

班禄制

[编辑]

北魏初年,官俸制度沿用“掠夺制”,官员俸禄乃从战争中掠夺他人财物,后来国家渐渐安定,官员间贫富差距渐大,贪污成风。故此孝文帝于太和八年(484年),仿效汉人的班禄制,官员每季定时发薪。

三长制

[编辑]

北魏初年,户籍制度沿用“宗主督护制”,平民百姓大多因为生计依附世家大族(宗主),成为宗主的私产,中央政府不但难以收,平民百姓更多受宗主威迫。孝文帝于太和十年(486年),制定“三长制”,以五家一邻,五邻一里,五里一党,各设一长,即“邻长”、“里长”和“党长”。有助重新整理户口,方便收税。此举也严重侵害了世家大族的利益。

均田制定于太和九年(485年),“均田制”配合“三长制”而行,计口授田,平均土地牲畜,使平民百姓安居乐业,有效抑制了地方世家大族的土地兼并。同时,推行“均田制”,亦可视为北魏政权由游牧业转为农业的过程。

迁都洛阳

[编辑]

汉化的第一步就是迁都洛阳,《魏书‧任城王云传》记载洛阳“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是个好地方,且在经济及战略上来讲,又可以通凿运河,《魏书‧李冲传》中孝文帝言:“朕欲从此通渠于,南伐之日,何容不从此入洛,从洛入河,从河入,从汴入清,以至于?下船而战,犹开户而斗,此乃军国之大计。”

习惯与文化

[编辑]

以下这些措施,是为了改变胡人习惯以作的:

禁胡服

[编辑]

首先改变衣着,494年孝文帝命令胡人改穿汉服,不得再穿胡服。《魏书‧高祖纪下》云:“太和十八年……革衣服之制。”

禁归葬

[编辑]

太和十九年六月丙辰,孝文帝诏令迁居洛阳的胡人,死后要葬在黄河以南,不可以返葬于北方(尤其是平城),代人南迁的,籍贯都改为河南郡洛阳县[6][7][8]

禁胡语

[编辑]

孝文帝实施汉化中最重要的政策,即将语言改变,规定三十岁以下人士不再说鲜卑语,而须改说汉语,《魏书‧咸阳王禧传》记载孝文帝言:“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改姓氏

[编辑]

孝文帝下令把鲜卑族人的姓氏(通常是复姓),改为单姓。以下是一些例子:

尊崇儒学

[编辑]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立即下令加紧修建孔庙祭孔。又给予孔子家族后裔土地金钱,让他们可以继续祭祀这位祖先。再以礼教治国。

推广教育

[编辑]

孝文帝在洛阳设立国子学,太学和四门小学,为了让鲜卑贵族子弟接受汉化教育。

影响

[编辑]

孝文帝所推行的汉化改革措施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曹魏创立的九品官人法在西晋时已经变成了从世家大族中选拔官吏的局面,并演化出了士族与庶族两大社会阶层,“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之名言,便出于此。

鲜卑统治者继承了这一门阀制度。《魏书‧官氏志》记载:“有三世官在给事已上,及州刺史、镇大将,及品登王公者为姓……而有三世为中散、监已上,外为太守、子都,品登子男者为族。”使门阀制度由魏晋进一步延伸到了南北朝时期。当然,北魏改革时期,尤其是孝文帝、宣武帝时代,虽然重用东汉、魏晋以来的世家大族,但吏治依然清明,同时政府行政也很高效[9]

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之一是贴近当时鲜卑人的文化,当时的鲜卑贵族大都已能讲汉语,且多著汉人服饰,只是还有鲜卑语母语能力,并且偶尔穿穿胡服,这一改革只是加速了习俗改易的过程[10]

但是孝文帝的迁都和汉化改革,也导致汉化鲜卑贵族和鲜卑化北镇军人的矛盾,在中国北魏孝明帝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北方边境爆发六镇之乱,加速北魏的衰亡。陈寅恪认为六镇军人本来是职业军人,社会阶级为贵族,种族文化为鲜卑。孝文帝汉化政策之后,迁到洛阳的强宗子弟,受到汉化的洗礼,各各荣显;而留守北方的六镇的职业军人与鲜卑文化这两点没有变,但其社会阶级急速下降,由“国之肺腑”逐步沦落为镇户、府户,身份低下,引起了六镇军民的普遍不满。也致使六镇一带,无法汉化,最后更因为反汉化而起事。[11] 然而,据最新的历史研究,有人认为,边镇镇民的暴动是边镇内部的阶级矛盾,与反对孝文帝改革无关。[12]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魏晋南北朝简史》劳干,中华书局
  2. ^ 《学术集林》,王元化,上海远东出版社
  3. ^ 《改变中国的100件大事》,孔祥智 、邓一海,中国经济出版社
  4. ^ 《通鉴纪事本末·魏迁洛阳》.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16) (中文(繁体)). 
  5. ^ 《魏书ꞏ献文六王传》. [2024-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16) (中文(繁体)). 
  6. ^ 《魏书·卷七下·帝纪第七下》:丙辰,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
  7. ^ 《北史`卷三·魏本纪第三》:丙辰,诏迁洛人,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
  8. ^ 《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魏有司奏:“广川王妃葬于代都,未审以新尊从旧卑,以旧卑就新尊?”魏主曰:“代人迁洛者,宜悉葬邙山。其先有夫死于代者,听妻还葬,夫死于洛者,不得还代就妻。其余州之人,自听从便。”丙辰,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
  9. ^ 张金龙. 《北魏政治史(八)》. 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8. 
  10. ^ 《中国古代史》.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 1982: 98. 
  11. ^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讲演录》277-278页,黄山书社,2000年
  12. ^ 薛海波(2020)《5-6世纪北边六镇豪强酋帅社会地位演变研究》第一章《北魏后期六镇豪帅的社会地位》

书目

[编辑]
  • 万绳楠:〈北魏前期的汉化(崔浩问题)〉、〈北魏后期的汉化(孝文帝的汉化政策)〉,均收录在《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台北:昭明出版,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