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今川氏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今川氏亲
今川家第九代家督骏河大名
前任:今川义忠
继任:今川氏辉
从四位上、上总介治部大辅修理大夫
国家骏河远江
时代室町时代日本战国时代
主君足利义稙足利义澄足利义晴
今川氏
氏亲
氏族河内源氏嫡流源义家
幕府将军足利氏庶子吉良氏分家今川氏
出身地骏府馆
幼名龙王丸
别名彦五郎
戒名增善寺殿乔山绍僖大禅定门
出生文明五年 (1473年)
骏府馆
婚年永正二年(1505年)
或为永正五年(1508年)
逝世大永六年六月二十三日(1526年8月1日)(53岁)
骏府馆
墓葬静冈市葵区慈悲尾増善寺
亲属
父亲今川义忠
母亲北川殿(北条早云之姊)
正室寿桂尼(中御门宣胤之女)
侧室福岛正成之女
正室之父中御门宣胤
兄弟今川心范
长男今川氏辉、次男今川彦五郎、三男今川良真、四男象耳泉奘、五男今川义元
瑞溪院(北条氏康正室)、鹈殿长持正室、关口氏广正室、濑名氏俊正室
嫡子今川氏辉今川彦五郎今川义元
嫡女瑞溪院(北条氏康正室)
庶子今川良真象耳泉奘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今川 氏親
假名いまがわ うじちか
平文式罗马字Imagawa Ujichika

今川氏亲(1473年-1526年8月1日)是日本战国时代武将、守护大名战国大名骏河今川家第9代当主。骏河远江守护大名战国大名北条家首代家督北条早云外甥。幼名龙王丸、通称彦五郎。今川氏亲借着舅父北条早云的努力帮助下,先向幕府求助得到将军氏亲继承今川家的亲笔御内书,后打败了霸占今川家督位子的小鹿范满夺回今川家督之位,向外侵攻三河扩张平定远江,支援早云攻下伊豆相模,奠定了继位的嫡长男氏辉及嫡三男义元的领地基础,向内进行检地、拟定制作了领民支配家臣统制寺社支配所领相论军役奉行等的分国法今川假名目录。(武田晴信及松平元康均有参考效仿氏亲制作的今川假名目录的治国法。)

生平

[编辑]

出生

[编辑]

父亲今川义忠应仁之乱时成为东军,于上洛时与北川殿结婚。北川殿是伊势新九郎盛时(北条早云)的姐姐。被认为是在伊势新九郎还是浪人时,北川殿被立为正室;但是近年研究中显示新九郎是担任幕府政所执事的名门伊势氏的一族,而且还是足利幕府的申次众,于是有说法指北川殿其实是正室。文明5年(1473年)(一说是文明3年(1471年)),北川殿诞下氏亲。北川殿之弟盛时对氏亲的一生有很大影响。

家督之争

[编辑]

文明八年(1476年),父亲义忠在远江国盐买坂之战中被横地氏胜田氏等地方国人众的残党袭击而战死,享年41岁。因为龙王丸还是个年仅3岁的幼婴,家臣以一族关口氏濑名氏为首诸重臣推一族中重镇父亲义忠的堂兄弟小鹿范满(小鹿范赖之子,范赖是骏河今川家第八代家督今川义忠的堂兄弟)为家督人选,而朝比奈氏庵原氏三浦氏由比诸氏则坚持拥立幼主龙王丸。双方争执不下,大打出手。而引起了家督之争,龙王丸派与范满派的争斗甚至发展成数度合战的状态。

范满的外祖父堀越公方执事上杉政宪扇谷上杉家家宰太田道灌率兵进驻骏河国并介入这场家督纠纷。为此舅舅伊势新九郎也介入并进行仲裁调停,双方决定以范满为龙王丸的后见人并代行家督的职务。此事被认为是伊势新九郎还是浪人的时候,因为出类拔萃的智略而飞跃到成为后来的北条早云的第一歩,但是近年研究中,早云是名门伊势氏一族的幕臣伊势盛时,因此亦可能是盛时受到室町幕府的命令而前往骏河并调停今川家的内纷。

代行家督之职的范满进入骏府馆,盛时派人安顿好龙王丸和母亲北川殿则住在小川法永长者(长谷川政宣)的屋敷,小川城烧津市),请求京都幕府承认龙王丸为今川家的法定继承人。文明11年(1479年)盛时向幕府申请,经过批准并得到以前代将军足利义政为名,龙王丸继承今川家督的御内书(内容:亡父上总界义忠遗迹所领等事,任让状之旨,今川龙王丸相续领掌不可相违。)

文明十九年(1487年),但是在龙王丸过了15岁,已经从十多年前的襁褓转变成少年后,范满丝毫并没有把家督之位让出的动作,并企图用武力压迫龙王丸,想夺取家督。长享元年(1488年)北川殿和龙王丸在京都向仕于将军足利义尚的盛时求助,盛时再次进入骏河。同年11月,盛时以石胁城(现在的静冈县烧津市)为据点,集结兵力以龙王丸为总帅,号令今川家谱代家臣,并袭撃骏河馆的范满,将其杀死。龙王丸进入骏府馆,进行元服仪式后,改名为氏亲并成为今川家第九代当主。氏亲把富士山下方的骏东郡富士郡十二乡和兴国寺城封赏给予舅舅盛时,氏亲以此表示答谢舅父长年来劳苦奔波的辅佐自己继承今川家之功勋。

今川当主

[编辑]

后来堀越公方中发生内纷,在明应二年(1493年),受第11代将军足利义澄之命,盛时讨伐足利茶茶丸并把伊豆国纳入手中。氏亲亦有出兵相助。这次事件是因为管领细川政元发起的明应之变而出现。以后氏亲与早云成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并开始扩大领域支配。

骏河的邻国远江本来是今川氏继承守护大名,但是后来被斯波氏夺去。但是父亲义忠在远江的战争中死去,成为当主的氏亲积极计划着占领远江。氏亲下定决心要夺回远江,把自己军事扩展上的第一个目标定在了远江平定上,这不仅是要贯彻父亲义忠的遗志,也是今川家为确保骏河国内领民安心稳妥的发展。

明应三年(1494年),率兵侵攻远江的早云与氏亲开始收回远江的势力,以早云为总帅的今川军攻入远江佐野郡山名郡周智郡三郡,同原氏等当地国人众展开激烈交战。夺取了远江中部重镇远江挂川城


早云更在文龟年间(1501年-1504年)进兵攻击三河国岩津城松平氏,亦向甲斐国都留郡出兵,与郡内领主小山田氏守护武田氏战斗。另一方面,氏亲亦协助早云进出关东而介入两上杉的合战(长享之乱),成为扇谷上杉氏的一方而与山内上杉家战斗。

永正元年(1504年)与舅父早云一同出阵武藏国立河原之战中击破关东管领上杉显定

永正二年(1505年),迎娶中御门宣胤之女(后来的寿桂尼)为正室(此时自称修理大夫)。

永正三年(1506年),氏亲第一次三河征伐仅仅在于平定东三河的国人势力,氏亲借着东三河吉田城牧野古白田原城户田宪光的争执而出兵东三河,攻陷吉田城将城主牧野古白击毙。然而西三河未受到氏亲的攻击。

永正五年(1508年),氏亲又起三河用兵之心,第二次对三河展开征伐,他先和三河作手城奥平贞昌联系,命他在西面三十八公里的细川筑砦,今川军本队沿着远三大路从西北进发,与奥平军从北和西南两个方向侵入西三河。 早云率领的万余骏河远江之众在刚渡过乙川、经甲山井田,设阵于大树寺,与细川砦的奥平军南北夹击岩津城。岩津城有岩津七城之称,城外有很多可以充当砦的房屋群,岩津守备军依靠这些房屋奋勇与今川军展开抗战。 松平长亲(三河松平家第五代家督)率领五百骑从居城安祥城出阵,在河崎渡过矢作川,突击位于井田野的早云本阵。这仗对三河松平家而言是绝对的苦战,松平长亲自己也免不了会阵亡。正当岩津将近落城之时,谣言户田氏要背离今川,早云便借口要完成西郡的城普请,率军回众先退,其他部队也依依退去,于是三河之乱结束。 经过三河之乱,使今桥氏、一色的牧野氏、二连木的户田氏、西郡的鹈殿氏、作手的奥平氏段岭氏长间氏等三河国人众被氏亲家臣化,为以后今川氏的三河支配控制打下了一定影响的基础。

永正五年(1508年),氏亲支持当时的将军足利义稙,因此被幕府和将军家正式任命为远江守护,得到支配远江的大义名分。

永正六年(1509年),早云不再以今川家家臣的身份活动,此时早云在政治上从今川家独立,以兴国寺城为据点开始谋取相模伊豆,以后正式在关东割据,大永三年(1523年)其子北条氏纲将姓氏伊势更改为北条

永正八年(1511年),远江・尾张守护斯波义达进攻今川方的刑部城(现在的静冈县滨松市),被今川重臣朝比奈泰熙镇压,泰熙死后。大河内贞纲借着其子朝比奈泰能尚幼,举兵反叛。氏亲出阵并将其击退,义达仍然不断地继续攻撃,于是氏亲在远江国与斯波氏之间的战争开始激化。

永正十一年(1514年),氏亲在远江三岳山城之战中击败了援助贞纲的斯波义达援军。

永正十二年(1515年),跟甲斐国西郡的国人领主大井信达合作,与武田家第18代家督武田信虎进行斗争,一时间占据了中道往还胜山城

永正十三年(1516年),引马城(现在的滨松市)的大河内贞纲背叛今川家并加入义达方。氏亲出阵包围引马城

永正十四年(1517年),氏亲进军挂川城、进攻引马城.今川军搭浮桥渡过天龙川且利用安倍金山的矿工挖掘坑道以断绝城中水源,最后令引马城降伏。贞纲被讨死,义达出家降伏并被送回尾张。此时终于平定远江国。 氏亲与信虎达成停战协议后退兵,信达降伏于信虎。之后直到氏亲后期与信虎成立甲骏同盟为止,不断侵攻甲斐并继续联合北条家北条早云北条氏纲武田家武田信虎对立。

永正十五年(1518年),氏亲为了巩固在新领地远江的支配与控制以后实施检地。而且开发安倍金山以增加财力。

大永元年(1521年)九月,氏亲破弃和信虎的停战条约,以远江土方城主福岛正成为将,率众一万五千余人大肆进攻甲斐,攻克大井氏的属城富田城作为前进的据点。进而在登美双叶町的龙地台布阵,挟荒川与武田军对峙。

因为与公家出身的寿桂尼结婚而加强了和京都的连系,把京都文化引入骏府馆。氏亲亦特别爱好和歌连歌。晩年氏亲因为中风而卧病在床时,寿桂尼辅助处理政务。死前2个月,大永六年(1526年)4月制定战国时代中最具代表性的的分国法今川假名目录’,因为嫡男氏辉尚未成年元服,为了抑制家臣斗争为目的而制作。

由于实施检地和制定分国法,在氏亲一代令今川氏守护大名迈向战国大名

大永六年(1526年)6月23日,氏亲在骏府的今川骏府馆死去。氏亲葬礼在增善寺举行,有七千个僧侣参加,举行了史无前例的大葬礼,葬礼的祭文由丧父的长男氏辉读出,棺上的绳由善德寺御曹司梅岳承芳(今川义元)、御位牌由花仓的御曹司玄广惠探(今川良真),二人以曹洞宗最高的法式来举行,‘增善寺殿法事记录’‘今川氏亲公葬记’中对该次葬礼有详细的记录,现今仍然存在。

相关条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