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talk:Wecanshi
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興趣與貢獻,希望您會喜歡這裡。除了歡迎辭外,也請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有问题?請到互助客栈询问,或在我的对话页提出。別忘記:討論後要簽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個波浪紋「~~~~」。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
- 新手应该注意的七种常见错误。
- 在中文維基裡,間隔號的輸入比較特別,詳參Help:如何輸入間隔號。
- 不知道有何可写?条目请求、待撰页面和最多语言版本的待撰条目中列出了许多维基百科目前还没有的条目,欢迎您来撰写!
- 希望您能享受编写人類共有之自由百科的快乐,成为一名快樂的维基百科人。
我是欢迎您的维基百科人:Looseboy 2009年3月11日 (三) 03:52 (UTC)(via Welcomebot (留言))
這裡是Wecanshi的討論頁,您可以在這向他/她發送消息和留言。 |
维基人物是否不能加入一般人物?
[编辑]维基人物是基于何种标准来认定是否可以将一人物加入。个人认为,加一个健在的人物,不管此人是否大名鼎鼎,或是只是在一定范围内为人所知,我们都应当支持这样的人物加入。一方面,我们不能预见这一人物的将来是否会更“大名鼎鼎”;另一方面,从研究角度看,这样的人物资料可以用于信息领域的人物研究,比如说人物的个性及共性分析,基于此分析的用户信息将为信息推荐提供最为原始的分析数据。 不懂这些知识的人,请不要乱删除。—Wecanshi (留言) 2009年4月12日 (日) 15:01 (UTC)
- 如果按阁下的说法,因为永远无法预测任何一个人是否将来是否鼎鼎大名,只要有一些人认识就可以加入维基百科,那我看很少有人不符合这个条件了。作为百科全书,更多的是着眼于现在,而不是取预测虚无缥缈的未来。--快龙到此一游 阁下有话请讲 2009年7月13日 (一) 12:07 (UTC)
- (○)保留提出删除的人,不知道是不是想提倡划一条线去划分有名人与普通人。是不是需要把人划分成不同的等级,把人打上一个个不平等的印记。如同法官断案,个人臆断地说什么个人宣传,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留言) 2009年7月14日 (一) 23:21 (UTC)
- 按维基百科全书自己的介绍“综合性百科全书收集各知识领域的名词、熟语、地名、事件、人物、著作等等,无所不包,是知识的宝库。”这里无所不包乃是有大乃容的意思。百科大众化乃是大势所趋。 Wecanshi (留言) 2009年7月14日 (二) 17:33 (UTC)
如何评价维基人物的知名度
[编辑]对一个人物能否加入维基,仅以“一个知名度完全不够的人”这样的说法来作为删除的理由,这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更有甚者以有某种莫须有的嫌疑作为删除的理由,这更是可叹的与不着重他人的劳动的。请问提出知名度不够的人,是否能为维基提供一个人物知名度的算法出来?如果这样的算法获得公认与共识,自然有人会尊重这样的决定的。而现在“独立可靠文献深入介绍”这样的提法本身就增添了极大的人为因素在其中。如果要建立两个网站来“深入介绍”这根本不是什么难题。如果要说报纸、期刊、杂志这样的媒体,是不是需要对媒体的水平有一个要求呢?维基的数据已经成为信息处理的源数据,难道我们仍能对源数据的管理的人治状态熟视无睹。Wecanshi (留言) 2009年7月14日 (二) 16:06 (UTC)
- 这是您自己的看法。这一制度是维基百科社群讨论得出的共识—Ben.MQ 参加动员令 2009年7月15日 (三) 15:24 (UTC)
- Some articles about living people contain small errors, are poorly-written or poorly-sourced. Articles about people who are only marginally well-known are often neglected, and tend to improve much more slowly over time, if at all. 维基百科虽然没有条目数量上限,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写入的,如果您执意要写入这些不知名的人物,请另寻别处,到百度百科或互动百科去寻找您的发展空间—Ben.MQ 参加动员令 2009年7月15日 (三) 15:45 (UTC)
- 或许阁下很急切想要宣传所属的庶民学派,并实践您的主张,那么或许维基不是您发表自己主张的最好平台。
作为百科全书,还是必须有收录词条的标准的,而这种标准从来都是人为规定的,阁下对现行标准不满意,可以提出修订,但在现行方针的指导下,删除该页并没有错。—快龙到此一游 阁下有话请讲 2009年7月15日 (三) 16:28 (UTC)
- 是包容还是扫地出门?楼上二位已经亮牌了。呵,传统中华文化讲究的是大同与包容。领教了。请解释一下,现在的多维知名度草案是否具有强制力?Wecanshi (留言) 2009年7月16日 (四) 00:26 (UTC)
- 尽管自己投稿的条目被中文维基大陆区的人删除了,但不知道是出于心虚,还是自知理亏。中文维基里关于“WP:知名度”的那个草案竟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关注度。中文维基的管理人难道是在做儿戏。Wecanshi (留言) 2009年7月20日 (一) 21:14 (UTC)
维基中国大陆区的管理者是如何产生的?
[编辑]面对质疑避而不答,是不能回答,是不敢回答,或者是无法回答。这让人不禁要质问大陆区的管理者是如何产生的,如何考量这些人是否有能力胜任工作。对于不能胜任的人又有何种体制能让这些人转业。Wecanshi (留言) 2009年7月15日 (三) 14:50 (UTC)
2009年7月
[编辑]请不要移除条目中的申请删除通告或是页面存废讨论中他人的讨论。删除行为并不能阻止讨论的进行。但是,我们仍然欢迎您在页面存废讨论中投票或参与讨论。谢谢。--Ben.MQ 参加动员令 2009年7月15日 (三) 15:17 (UTC)
- 我无意阻止讨论的进行,更无删除他人的讨论。只是觉得以认知的不同,以人治方式来解决问题是不适当的。就刚刚看到了两个秧视的主持人的条目来说,很明显不符合维基百科的不带有约束力的知名度的草案,但在这里提出删除陈健条目的人中也有支持不删除那两条的人在,这是为什么?这难道就是维基人提倡的公开公正自由参与的体现。希望能以科学的知名度算法来决定条目的存废。一个人的知名度,不可能是世界上人人皆知的,肯定是有一定范围的。而现在这样的投票决定了不懂使用Mediawiki的人不可能参与这样的投票,所以这样的投票本身就是不公平的体现。再者,陈健这一条目提到的对象是社会最底层的民众,试想一下一个年收只有80元人民币的人有没有可能知道互联网是什么东西,一个不知道互联网为何物的人又如何来参与投票,希望能够注意到这一现实。Wecanshi (留言) 2009年7月15日 (三) 20:33 (UTC)
您好,感謝您為維基百科作出貢獻。机械人留意到您的一些編輯中轉換了页面原始码的繁簡或地區詞,例如修订版本24895668,这可能違反了中文維基百科的指引。
維基百科有繁簡及地區詞轉換功能,即原始码與實際顯示可以不一樣。如果您不喜歡正文顯示某一語言变种,您可到這裡設置,而请勿直接修改原始码。如系統未能正確轉換,请您不要直接修改原始码,而是使用轉換標籤。
- 以「中國大陆使用‘陆’、港澳使用‘港’、马新使用‘马’、台灣使用‘臺’」為例,您可以寫上:
-{zh-cn:陆; zh-hk:港; zh-sg:马; zh-tw:臺;}-
您亦可前往互助客栈尋求其他維基人的幫助。
请留意,如果維基百科能够正確轉換,那么变更原始码的繁簡或地區用語即属破壞。如您重复类似行为,您的賬號可能會被禁止編輯維基百科。若您的浏览器安装了同文堂等中文字体转换软件,请在编辑时将其关闭。祝编辑愉快!Liangent-bot(留言) 2013年2月6日 (三) 13:12 (UTC)
RE
[编辑]釣魚台討論頁有新意見,請參考! Chinuan12623(留言) 2013年2月21日 (四) 03:28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