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 talk:Pbdragonwang/存檔3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不好意思,打擾一下。由於,昨天(2010年12月31日)小的在優良條目候選中,推薦張津 (東漢)這項歷史人物條目,請您前往注意,不強迫您一定要投票或提供意見。—郭123 (拒絕講543) 2011年1月1日 (六) 21:21 (UTC+8)

黎信昌教授簡歷

[编辑]

不是我建的-Nivekin請留言 2011年1月2日 (日) 02:42 (UTC)[回复]


邀請您參與宋朝提升計畫

[编辑]

由於閣下近期參於唐朝條目,故邀請您參與中國朝代與歷史提升計畫宋朝編寫。當初宋朝因為參考資料質量低,內嵌引用過少,無法支持全文。觀點較單一,比如趙構議和的原因被片面的說成「為了迎回自己的生母韋氏」而撤銷。您可在該計畫提出協作請求或者幫忙協作,只須協助附上來源出處修正添加內容即可,詳情請到中國朝代與歷史提升計畫報名。--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1年1月2日 (日) 09:29 (UTC)[回复]

有圖有真相

[编辑]

Hi,我前陣子寫了好望角計畫,如果你回台南方便的話,有勞你拍一張好望角的照片,謝謝你。--Jasonzhuocn (留言) 2011年1月3日 (一) 05:06 (UTC)[回复]

抱歉

[编辑]

非常抱歉,剛才在看Special:最近更改時,誤點到了連結,因此造成了User:Pbdragonwang/草稿1裡的一些錯誤動作,請見諒。—Alberth2 汪汪 2011年1月4日 (二) 04:49 (UTC)[回复]

(:)回應:沒關係,改回來就好。--祥龍 (留言) 2011年1月4日 (二) 04:53 (UTC)[回复]

關於古文明提升計畫

[编辑]
在「古文明提升計畫」方面,敝人於「貢獻提報」表格新增「目標」項目,除了別忘了提報個人貢獻之外,還請前往填註以強化並明確內心目標取向。另外為了加強互動,推薦您使用Skype等工具來即時聯繫(敝人Skype帳號為wiki0922)。--吟遊詩人~安可 留言請按此☺ 2011年1月5日 (三) 18:38 (UTC)[回复]


徐驤真的是死於斗六嗎

[编辑]
有关此条目的讨论易发展成激烈的争论。請尽量在回應評論時保持冷靜

據查,徐驤是於曾文溪一役而亡,但尚須其它文獻佐證,才能避免這種情況發生。—218.174.196.218 (留言) 2011年1月13日 (四) 12:37 (UTC)[回复]

(:)回應:關於這點,我是基於目前徐驤條目說他戰死於斗六才做出修正的。由於目前手上沒有文獻,所以無法做進一步查證,不過他應該沒有在八卦山之役中戰死。--祥龍 (留言) 2011年1月13日 (四) 13:15 (UTC)[回复]
你誤會了,我意思是說,假如不確定,那麼就不該貿然修改,這是對維基百科的尊重,也是反映出對讀者一種誠信,被當成塗鴉板改來改去,我是基於...怎樣,應該是沒有...怎樣,結果不就是自己還在疑問當中,說穿了,前面講的話就是託詞,要寫嘛就確定了再寫,不確定就不要認為他不是死在八卦山之役還是死在斗六,屍體是不會自己亂跑的。—218.174.196.218 (留言) 2011年1月13日 (四) 13:55 (UTC)[回复]
我講話比較直,不過都是善意的建言,要是有冒犯,得多包涵,換成是教授,肯定是灑狗血,所以我講的話也算好聽了。—218.174.196.218 (留言) 2011年1月13日 (四) 14:03 (UTC)[回复]
(:)回應:然而英文維基也沒有將徐驤標上戰死符號,而我在八卦山之役所作出的編輯只要能確定他並未在此戰死即可,他在其他地方戰死並不影響我在這裡所作出的修改。我並非貿然修改,而是基於我目前有的資訊做出的判斷。至於編輯摘要只是稍微寫一下我修改的理由,應該不會影響內文的正確性,畢竟一般人不會特別去點編輯歷史看編輯摘要。--祥龍 (留言) 2011年1月13日 (四) 14:09 (UTC)[回复]
說了這麼多,不就等於是繞回原點,你依然是不確定嘛。—218.174.196.218 (留言) 2011年1月13日 (四) 14:12 (UTC)[回复]
不要仗著「畢竟一般人不會特別去點編輯歷史看編輯摘要」這種觀念就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這與肆無忌憚沒有多大差別,不要忘記我剛才說的話,這是對維基百科的尊重,也是反映出對讀者一種誠信。—218.174.196.218 (留言) 2011年1月13日 (四) 14:25 (UTC)[回复]
只要你可以自律自重自愛,就不用麻煩人家來監督你,也就不會有我出來講,讓你有不好的感受。—218.174.196.218 (留言) 2011年1月13日 (四) 14:27 (UTC)[回复]

維基百科鼓勵大家勇於編輯,而我的編輯是依據徐驤en:Battle of Baguashan所作出的更正,絕非肆無忌憚,並非閣下所指的貿然修改。或許我所根據的資訊有錯,但閣下的指責是否也有點太超過了。維基百科是一個協作的百科,有人寫錯了就將那地方改正就好,應該不需要特地跑去指責他吧。不過還是大致接受閣下的建議,之後如果對內文要再加以補充會去翻閱其相關論著的。--祥龍 (留言) 2011年1月13日 (四) 15:02 (UTC)[回复]

(~)補充:該條目是我所創建的,主要是根據台灣歷史辭典。信息框則是根據英文維基內容加入。在歷史辭典並未提及許驤戰死,而英文原信息框亦未將徐驤標為戰死,故我認為有人將其標為戰死應該是錯的,而在維基上的徐驤條目是寫他戰死於斗六,所以為了告訴其他用戶我是為什麼修改,一時之間才直接引用其內容在編輯摘要中打出該段話。--祥龍 (留言) 2011年1月13日 (四) 15:07 (UTC)[回复]
你誤會了,你是繞在徐驤的戰死這事上講,我並不是講這個,更不是指責你的資訊錯或是en:Battle of Baguashan記載是錯,錯的是你自己的心態,心不正又如何做的正,假如我這樣跟你講明了,你仍然看不到你錯在什麼地方,而還在講你的徐驤怎樣,那不管你做什麼事,你永遠是看不見你自己的錯,這就是我出來跟你講的目的。—218.174.196.218 (留言) 2011年1月13日 (四) 15:15 (UTC)[回复]
別忘了,要對維基百科尊重,也要對讀者一種誠信。心態不對可以改正,要是事實存在,你還在託詞,你寫再多條目也枉然。—218.174.196.218 (留言) 2011年1月13日 (四) 15:18 (UTC)[回复]
至於事實是什麼,你自己可以一邊看一邊思考,不要用情緒的眼光來看,這樣會看不見事實。—218.174.196.218 (留言) 2011年1月13日 (四) 15:22 (UTC)[回复]

閣下才是帶有情緒的眼光吧,我已經將我的行為解釋一遍了,我絕非肆無忌憚,閣下這種指責實在是太超過了,而編輯摘要本來就是告訴大家我做了什麼修改或為什麼修改的地方,而我也確實地將我的理由打上去,我不懂閣下挑這種地方的錯誤、指責我編輯的理由對條目本身有什麼建設性。閣下僅憑我一次的參考資料引用上的錯誤,便斷定我不尊重維基,這樣的判斷不會太果斷了嗎?我很感謝閣下告知我的資訊可能有誤,但閣下過度的責備則恕我不能接受。--祥龍 (留言) 2011年1月13日 (四) 15:27 (UTC)[回复]

我也已經跟你講過了,我只講說不確定就不要改,沒有指責你的資訊錯誤,假若我指出你的心態而你不能接受,只因為你在乎是對條目本身能否實質幫助,當然是看你自己的心態,也就是說這答案在於你自己,並不是「閣下才是帶有情緒的眼光吧」回話就可以把事情給解決的,只不過是你在逃避你自己罷了,做不做都看你自己,我充其量也只能跟你口頭說一說,你有心想做就從心態做起吧。—218.174.196.218 (留言) 2011年1月13日 (四) 16:24 (UTC)[回复]
我沒指控你資料引用錯誤,不要亂栽,我只是提出資料給你參考,還附帶說一句「尚須其它文獻佐證才能避免」,你以為這樣就論定我果斷,其實是你自己這樣想,我只是提出不確定就不要改,說穿了,只是你沒把我的話看清楚。—218.174.196.218 (留言) 2011年1月13日 (四) 16:28 (UTC)[回复]
這就是所謂的心態問題。—218.174.196.218 (留言) 2011年1月13日 (四) 16:29 (UTC)[回复]
用什麼樣的心態就會怎麼樣看人家說的話,沒有發生的事被當成有發生,我說東而你卻講西,這有那麼複雜嗎?—218.174.196.218 (留言) 2011年1月13日 (四) 16:31 (UTC)[回复]

好了,既然你都說不接受,我無所謂,你自己不把你心態調整好,好不好都不在我身上,你自己心態好就會表現出來就會很好,就像你拿出「畢竟一般人不會特別去點編輯歷史看編輯摘要」這種觀念,總之一開始問題不在徐驤,是你這筆編輯,再加上你寫「徐驤未死於此戰中,鷹是在斗六去世」這話,就是這兩者才反映出你的心態,這就是為什麼會說「這是對維基百科的尊重,也是反映出對讀者一種誠信」這話,不是因為你這編輯有錯,是你的心態有錯(這我說第三次了),若是自己不確定還去改,你問問你自己這心態如何,接不接受不用跟我說,你向你自己交代,因為這是你的事,我說的話而你聽不進去,我是沒有損失,要是你聽進去而且還可以去做,我會拭目以待,這沒有什麼壞處,是搞不懂這有什麼好不好接受的。—218.174.196.218 (留言) 2011年1月13日 (四) 16:58 (UTC)[回复]

我同樣意思重覆不止兩次,若不是誤會就是沒看清楚意思,你有心要做就仔細看清楚,若是你心情不爽就不想理我,你就直接把我說的話當成眼不見為淨給清掉,因為我知道寫條目的人最重要是心態,從對條目的處理就可以看出他心態,不然寫再多條目都枉然(這講第二次了),你對自己這麼不在乎,你就繼續寫你的條目吧,好好問問你自己,一直這樣寫條目是為條目(或讀者)而寫還是為自己而寫。—218.174.196.218 (留言) 2011年1月13日 (四) 17:04 (UTC)[回复]

我承認我這次的編輯沒有做好查證工作,但如果以此就推斷我每次編輯的心態都是隨便寫寫這很明顯取樣不當,而我也因為如此才會被閣下的言語激怒,一時間漏看了閣下這段「我也已經跟你講過了,我只講說不確定就不要改,沒有指責你的資訊錯誤」等留言——閣下的留言經常與我的回應發生編輯衝突也是火上加油的一點——,在此致歉。總之我之後的編輯會努力做好查證工作,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只能盡力而為,請多包涵。閣下說的對,我的心態與表現好不好最終只與我有關。或許是我的心態還不成熟吧,如果我開始覺得他人的言語似乎很沒道理的時候我就聽不進去了,連一些比較有理的部分都會因而忽略,並試著為我自認有理的部分辯護。今晚的對話因為我待人處事的經驗十分的欠缺,思慮不夠周詳,以至於頻頻失言而讓雙方都很不愉快,在此再次致歉。之後如果閣下再發現我有犯錯的話,歡迎再次於此留言,我會試著讓我自己不會再氣昏頭而心平氣和地虛心接受。--祥龍 (留言) 2011年1月13日 (四) 17:26 (UTC)[回复]

(~)補充:我是基於我根據的資料而確信徐驤未死於八卦山之役才修改的,至於徐驤死於何處由於並非我當下編輯的重點,所以未進行查證就直接引述徐驤裡的內文。也許我當初直接在摘要寫「徐驤未死於八卦山之役」就不會鬧出這麼大的爭論了吧。--祥龍 (留言) 2011年1月13日 (四) 17:40 (UTC)[回复]

重新檢視上述的討論,離題應該是從我讀了這段「結果不就是自己還在疑問當中,說穿了,前面講的話就是託詞,要寫嘛就確定了再寫,不確定就不要認為他不是死在八卦山之役還是死在斗六,屍體是不會自己亂跑的。」的話之後感到不悅開始的。因為我不認為我還在疑問之中——就我所得到的資訊,徐驤的確不是死在八卦山之役中——,我自認所作出的編輯「消去徐驤的戰死記號」是正確的(因為不管他戰死於何處,只要不是在八卦山,我這次的修改就結果來說便沒有問題),只是在寫編輯摘要時直接引用徐驤中的敘述而未加查證。而我之後的留言主要就是在證明這一點,要解釋我的行為。

然而,我的回應並未能很好地傳達訊息,而在看到「不要仗著「畢竟一般人不會特別去點編輯歷史看編輯摘要」這種觀念就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這與肆無忌憚沒有多大差別,不要忘記我剛才說的話,這是對維基百科的尊重,也是反映出對讀者一種誠信。」之後更是感到氣憤,因為我認為對方僅憑這一次錯誤就在否定我,認為我並不尊重維基,而我並不認為我像他所說的是在肆意妄為,對方的指責實在是言過其實,於是之後我的回言就沒有很仔細地在看對方的留言,而是急著要證明我並不像對方所指責的那樣,最後就導致了衝突的擴大。

以上,是過了一夜後對這次不愉快的對話所作的分析。看樣子我對於別人的指責的容忍度還不夠,總是急著想反駁對方,這是我必須要改進的地方之一。--祥龍 (留言) 2011年1月13日 (四) 23:53 (UTC)[回复]

回覆上述

[编辑]

原來你到現在還搞不清楚情況,重點不是在於你編輯裡頭寫了什麼而是你修改的舉動,你在不確定的情況下,其查證只從en:Battle of Baguashan為依據做修改zh:八卦山之役,因此我基於善意提醒,才會跟你說這修改的舉動顯得很隨便,對讀者而言是感到這條目的可信度會降低,我之前有說:

假如不確定,那麼就不該貿然修改,這是對維基百科的尊重,也是反映出對讀者一種誠信,被當成塗鴉板改來改去。

很顯得的,你似乎不把人家的話給聽進去,反而執意地為自己的行為做辯解,難道你不知道你自己選擇了不確定性的資訊做為依據,此舉修改會造成被修改的資訊因而產生給讀者有對該條目可信度感到質疑嗎?畢竟連你自己在做修改的人,對en:Battle of Baguashan記載徐驤的死一點確定(指可靠的資料)都沒有,換另一種比方來形容你的舉動好了,這就好比你從 A 的口中聽來八卦緋聞,而你就輕易地相信,然後又再講給 B 知道,你想這話要是被人查出來,這會有什麼後果?你假如我說這番話還是搞不清楚,或者是認為自己的態度(指你修改的舉動)沒有不對,那你就好自為之吧。—218.174.196.218 (留言) 2011年1月25日 (二) 12:44 (UTC)[回复]

網路雖然很好用但它不是萬能要可靠得終究下去尋找資料才能防止自己的修改動作遭人質疑。換言之,如果大家像你這麼做,網路上查到什麼資料就來維基百科改什麼,你可以問問你的教授,照你這樣的態度用在寫論文上,評委會讓你論文通過嗎?假若不能,就印證了你修改徐驤的死是很隨便。—218.174.196.218 (留言) 2011年1月25日 (二) 12:51 (UTC)[回复]

打從一開始將徐驤加上死亡標記的人又不是我,我原先的版本根本沒有寫這個。明明就是有人先改了我的版本,你要質疑怎麼不去質疑那個加上死亡標記的人有沒有查好資料。我最初的版本是根據臺灣歷史辭典寫的,你要質疑隨便修改的人也應該是去找那些後來修改的用戶吧。--祥龍 (留言) 2011年1月25日 (二) 13:17 (UTC)[回复]

(~)補充我平常寫條目都會盡量找紙本書籍,並標明來源。在寫最初版本的八卦山之役時亦是去參考《臺灣歷史辭典》,而信息框則是直接翻譯en:Battle of Baguashan而來。徐驤被標上死亡記號是後來另一個用戶所為,與其質疑我,閣下反而該質疑他什麼來源與原因都沒說就將本來沒標上死亡記號的徐驤標上死亡記號的編輯行為吧。--祥龍 (留言) 2011年1月25日 (二) 13:39 (UTC)[回复]

首先,感謝閣下提供許多臺灣相關的條目,其中之一佐久間神社正是我期待有心人去寫,我在寫天祥 (台灣)就有翻查資料,介紹《臺灣文獻》(別冊27)這本資料給閣下,對佐久間神社的歷史脈絡有詳細陳述,有興趣可向鄰近圖書館查詢是否館藏,依據閣下用戶頁自介是中山大學的人員,就我在該校的圖書館線上查詢是沒有這本館藏,若閣下想要去翻閱,就只好請閣下自行去找了。-yiken (留言) 2011年1月14日 (五) 11:16 (UTC)[回复]

授予臺灣星章

[编辑]
臺灣星章
經一個多小時人工審閱,截至2011年1月14日下午8時30分止,計有166個創建條目是與臺灣相關,感謝您的貢獻,特此授予臺灣星章。-yiken (留言) 2011年1月14日 (五) 13:32 (UTC)[回复]

您的創建所有皆陳列如下:

Pbdragonwang創建臺灣相關條目(不計重定向)
建築
小計93
列表
小計13
人物
小計19
鹽相關
小計20
其它
小計21

供你參考

[编辑]

我看你寫了不少廟宇,不知道你有沒有上網去使用內政部的資源,介紹這網站給你,裡頭有些廟宇會顯示歷史沿革與建築特色,供你參考。—218.174.196.213 (留言)

先在此謝謝閣下提供資源。--祥龍 (留言) 2011年1月23日 (日) 07:30 (UTC)[回复]

贈與星章

[编辑]
友善星章
閣下在客棧長期禮貌與理性地回應他人意見,實難能可貴。—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1月23日 (日) 07:46 (UTC)[回复]

關於台灣日治時期戰役

[编辑]

關於台灣日治時期戰役,通常將級以上的官領,比如山根信成,日方為了不讓士氣大挫,都會選擇隱瞞事實,就連《靖國神社忠魂史》這本書都不知道可不可靠,更何況有些率隊的指揮官,因為現場情勢混亂,其死因會讓在場的每個人說法不一,真正考究起來還是沒有個準頭,畢竟事過境遷,年代久遠,我倒覺得維基百科應該添加警語明示才是,不然就直接將註解寫在條目裡做補充說明,不致使條目顯得太大問題出現。—218.174.196.213 (留言) 2011年1月23日 (日) 08:21 (UTC)[回复]

你是台南人,成功大學總圖有館藏《靖國神社忠魂史》,你有興趣可以前往翻閱,這樣體會比我講的深些。—218.174.196.213 (留言) 2011年1月23日 (日) 08:23 (UTC)[回复]
日文維基百科對山根信成的記載。—218.174.196.213 (留言) 2011年1月23日 (日) 08:43 (UTC)[回复]

不好意思

[编辑]

在下尚未完全弄懂维基,因而带来的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在此表示歉意。—Kszkkk (留言) 2011年1月24日 (一) 07:05 (UTC)[回复]

授獎提名

[编辑]

閣下現已被提名維基內容專家,請閣下前往表示意願。燈火闌珊處點燈Wahrheit wird man frei machen. 2011年1月28日 (五) 09:15 (UTC)[回复]

已前往表示意見,多謝提醒。--祥龍 (留言) 2011年1月28日 (五) 09:16 (UTC)[回复]

關於十字軍東征

[编辑]
Wikipedia:條目質量提升計劃/古文明提升計畫有負責協調分工項目。--安可(居住地:酒館-職業:詩與歌之演者) 2011年1月31日 (一) 15:08 (UTC)[回复]

邀請參加生物學提升計畫

[编辑]
生物學提升計畫邀請函

Pbdragonwang/存檔3,您好

誠摯邀請您參加生物學條目質量提升計畫,本計畫旨在提升生物學相關條目的質量,現在分子生物學細胞學相關方面是嚴重缺乏的。期盼您能加入我們提升質量的行列,藉由募求開放協作方式將更多的生物條目達到一定水準。為了提升中文維基百科各領域的條目數量及品質,亦歡迎您參與該計畫或其他子計畫,或參閱 主計畫。祝編安。

請收到此邀請函的維基人,將此消息繼續推介給你您認識的維基人,使用{{subst:生物學提升計畫/邀請}} ,謝謝。

{{subst:#if: |邀请人:

邀請人:靖天子~北伐抗戰軍統局/生物學提升計畫 2011年1月31日 (一) 15:56 (UTC)[回复]

行政區改制

[编辑]

最近發現您很積極在修正改制後的行政區,但竊以為當中有矯往過正。例如關廟線玉善線等線路在卅年前就廢止,但直接套用2010年最新行政區相當不妥,較佳的方法是用加註的方式:例如○○線位於臺南縣○○鄉(今臺南市○○區)。其他如人物亦應如此辦理,否則就太不尊重歷史實況了。--Koika (留言) 2011年2月3日 (四) 00:30 (UTC)[回复]

(:)回應:原本我並不太清楚要如何處理比較好,所以才直接用現在的行政區劃。但之後會依照閣下的建議處理。--祥龍 (留言) 2011年2月3日 (四) 10:08 (UTC)[回复]
如果是保存至今者,我會建議現在的行政區為主,當年的行政區為輔。例如旗山車站位於高雄市旗山區(廢止時屬高雄縣旗山鎮)。--Koika (留言) 2011年2月3日 (四) 15:03 (UTC)[回复]

好像

[编辑]

您好。我看到您将好象修改为简中下用“好象”,繁中下用“好像”。 但,好象似乎是别字(我用的两种输入法中都没有好象,只有好像),在谷歌搜好像有二亿个结果,好象为七千万。汉典的解释是这样的,建议直接改成好像即可。--玖巧仔留言 2011年2月6日 (日) 03:02 (UTC)[回复]

(:)回應:感謝你的通知。--祥龍 (留言) 2011年2月6日 (日) 03:15 (UTC)[回复]

邀請您參與中國朝代與歷史提升計畫

[编辑]

如果閣下想要編寫或想要獲得中國歷史或朝代等相關條目,歡迎提報計畫到中國朝代與歷史提升計畫,您可在該計畫提出協作請求或者幫忙協作,謝謝你熱情的參與。--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1年2月6日 (日) 12:25 (UTC)[回复]


邀請函:嘉義市質量提升

[编辑]
曾參與冬聚的{{{1}}}伙伴您好:
還記得我們的約定嗎? 嘉義市條目已獲選為最新一期的台灣提升計畫主題,請各位不吝貢獻您的力量,讓我們一起完成這一次的提升任務。以下幾件事情是您能夠做的:
  1. 若您有任何有興趣的段落,除了勇於動手外,請至討論頁表態,讓您的同好能協助您。
  2. 若您當日拍出了精彩的照片可資運用,請上傳至維基共享資源予我們應用。
  3. 即便您沒有任何專長,或是時間有限,亦可協助修改錯字、修飾語句、修正語法,或是在討論頁提供建言或資料來源。

即使您對於wiki語法不熟,仍可勇敢地像一般作文一樣,將您想寫的內容連同資料來源寫入,會有人協助修正語法。若是編修上有任何疑問,也可以向熟悉的維基人求助。若您不知道有誰可以協助,請到我的對話頁留言,或以任何找得到我的方法與我聯繫。

Reke (留言) 2011年2月9日 (三) 11:07 (UTC)[回复]

祥龍兄,您這個台灣古蹟的大咖遲遲不出手,本次嘉義市的協作工作大概會很暗淡呢!不曉得您願不願意在文化資產的段落寫一些概論性的導言?在討論頁上面已經收集了不少品質很好的來源,其中不少還有線上版。有您的出手相助,協作的成績一定會更漂亮的。不然的話,到討論頁給其他人一些小建議也好,或是幫忙拉些人來參與討論,有人氣才有士氣嘛!期待您的鼎力相助囉!--Reke (留言) 2011年2月14日 (一) 23:15 (UTC)[回复]


陈郡谢氏的世系图

[编辑]

其他的我没多看,单一个谢灵运的谱系就没法说得通吧。关于那些难以输入的字,可下载搜狗拼音,当中有手写输入工具。——星光下的人 (留言) 2011年2月11日 (五) 08:58 (UTC)[回复]

請問閣下所謂的「没法说得通吧」是什麼意思,是指格式上的問題嗎?又那些難以輸入字是因為在我的電腦上用手寫輸入也找不到正確的字形,所以只好用拼字的,不知道用那個拼音工具是否用了就能找到正確字形?--祥龍 (留言) 2011年2月11日 (五) 12:51 (UTC)[回复]
《宋书·列传第二十七》、《南史·列传第九》均明确记载谢灵运是谢玄之孙,谢瑍之子,你看看现在谢灵运归入哪一系了。其他的谢家世系,不妨找找《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星光下的人 (留言) 2011年2月11日 (五) 15:15 (UTC)[回复]
不好意思,目前我手上暫且沒有相關資料,無法進行改正。故暫且將此世系表先刪去。--祥龍 (留言) 2011年2月11日 (五) 15:21 (UTC)[回复]

請多多指教

[编辑]

敝人新作克諾索斯已提報至Wikipedia:條目質量提升計劃/古文明提升計畫,還請指教。下個目標是嘉義市。--安可(居住地:酒館-職業:詩與歌之演者) 2011年2月14日 (一) 01:53 (UTC)[回复]


邀請您參與條目質量提升活動

[编辑]
中文维基百科 條目質量提升計畫邀请函
您好:
為了提升中文維基百科的條目數量及品質,條目質量提升計畫已經重新啟動,相信您的支持與參與,將有可能會成為維基成長的重要助益,若您對於一些條目品質現況感到不滿,或者對於某些條目需要關注提升,攜手合作才能有效率地提升人類知識的品質!。您若支持該計畫可先至 「報到處」簽到,以便於其他人與您連絡,再前往您有興趣的各子計畫簽到並提出協作事宜,您可自由彈性規劃。

總之,這是自由參與與發起條目協作的平台,歡迎任何人在該計畫提出協作請求或者幫忙協作,亦歡迎您成為各子計畫主持人,這比起在一兩個同好之間對話或條目討論頁互動性更佳。

  • 也可幫忙散發此邀請函。根據過去經驗,計畫的成敗關鍵在於消息是否散佈開來,若要發邀請函,可以複製以下代碼:{{subst:QA/邀請}}再轉貼到其他維基人對話頁上,感謝您
點選此瀏覽子計畫的「最新消息」


歡迎使用本主題公告欄通告關於主題專題條目提升的最新消息。

使用代碼為{{主題公告欄}},放在WP:用戶頁可直接顯示本公佈欄最新訊息,請多加利用。
快速進入各計畫方式:維基百科左方導航列→社群入口→左列「中文維基百科內容評選」底層所列之子計畫


更多候选主题


邀請人:安可(居住地:酒館-職業:詩與歌之演者) 2011年2月16日 (三) 10:17 (UTC)[回复]

今個禮拜大搞作

[编辑]

無差別的「今個禮拜大搞作」第二期已經開始募集參與者,為了補強百科上品質低落的條目而努力,本計畫收錄漏網條目故不限主題範圍,比起草創第一期不知從何著手,第二期開始有了較明確的規劃,以Wikipedia:社区主页/活跃任务需要维基化需要清理 缺少来源的條目為主要對象,也擴大收錄了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猛烈炮火之下仍殘存下來的低品質條目,多個人多份力量,誠摯邀請您報名參與並互相交流。另外Wikipedia:互助客栈/消息有該計畫之發佈,閣下對計畫若有任何想法歡迎前往討論。--安可(居住地:酒館-職業:詩與歌之演者) 2011年2月16日 (三) 10:17 (UTC)[回复]


陳永華之墓

[编辑]

您認為陳永華的墳墓有沒有必要另外建立一個新條目?雖然只是衣冠塚也非古蹟,但我覺得陳永華頗負盛名,應也有必要介紹。-- Tzuhao (留言) 2011年2月17日 (四) 12:50 (UTC)[回复]

了解!--Tzuhao (留言) 2011年2月20日 (日) 09:56 (UTC)[回复]

你好,我路過看到閣下與Itw對話,當下反映出他一個問題,我看不慣他的「速食心態」,所以我替閣下說了幾句好話,可以看看我在他留下這則留言220.131.141.66 (留言) 2011年2月21日 (一) 16:24 (UTC)[回复]

(:)回應:不好意思,閣下似乎是誤會了。Itw並不是在質疑我,只是在徵詢我的意見。陳永華之墓目前是記在陳永華條目中,並未獨立成一條目,而Itw認為此墓應該可以像其他歷史人物一樣單獨列一個條目,但又有些遲疑所以才過來問一下意見,而我只是去告訴他要為此墓單獨列一個條目是沒有問題的,因為此墓已經成為了政府指定的文化資產,我們之間並沒有起任何衝突。--祥龍 (留言) 2011年2月22日 (二) 04:38 (UTC)[回复]
我只是單純問一下祥龍說陳永華的墳墓有沒有必要另外獨立成一個新條目而已,這人突然跑進來扯這些幹嘛?真莫名奇妙。--Tzuhao (留言) 2011年2月22日 (二) 04:45 (UTC)[回复]


真高興

[编辑]

因為有你拍攝的照片,東門路 (臺南市)的插圖豐富了許多。--Jasonzhuocn (留言) 2011年2月22日 (二) 22:45 (UTC)[回复]

下期提昇條目提名

[编辑]

臺中市已列入下期質量提升之排程,請前往Wikipedia:台灣主題公告欄/每週提名討論#臺中市投票表示提昇條目提名參與意願。《 中壇太子元帥 》 (留言) 2011年2月23日 (三) 17:48 (UTC)[回复]


下期台灣條目提昇提名票選

[编辑]

感謝您近期對臺中市相關條目補充與修訂,下期WP:台灣主題質量提升計畫候選主題是臺中市,參與方式很簡單,只要您至 Wikipedia:台灣主題公告欄/每週提名討論對您有興趣的主題進行票選支持,並提出改善建議與參考來源,並且於會期開始時候進行協助擴充修訂(當然您也可立即改善),而推薦提升亦為提升條目行列之一。誠摯邀請與我們一起關注與參與提升台灣條目的素質。
推薦人:《 中壇太子元帥 》 (留言) 2011年2月24日 (四) 17:24 (UTC)[回复]


古文明提升計畫的通知

[编辑]

Wikipedia:條目質量提升計劃/古文明提升計畫第一期即將結束並將以結案之提案與討論存檔,第二期開始將有更多規劃,詳請參見該計畫頁。--安可(居住地:酒館-職業:詩與歌之演者) 2011年3月3日 (四) 06:20 (UTC)[回复]

嘉義市參選優良條目

[编辑]

您好,嘉義市經台灣質量提升計畫參與者大幅擴充後,現正在參選優良條目,只剩下最後一天了,希望您能前往關注。--安可(居住地:酒館-職業:詩與歌之演者) 2011年3月8日 (二) 12:12 (UTC)[回复]

感謝您

[编辑]
這是rekePbdragonwang/存檔3表示的感謝:
嘉義市條目獲選為台灣提升計畫主題後,承蒙您的編修/材料蒐集/支持鼓勵/批評指教,已獲選為優良條目。您的參與不但是我們工作的動力,也是維基百科和台灣維基社群發展的種子。作為本次計劃主持人,在此向您致上深深的感謝!也盼望您持續針對下一期的臺中市提升計畫給予關注。恭祝

編安

Reke (留言) 鞠躬


賞識

[编辑]

雖然我不是一直待在維基百科,不過有時會抽空來看閣下最近寫了哪些條目,因為我發現閣下所寫都是偏重於臺灣建築與文化這領域,妙的是這些條目都多數與台灣日治時期脫不了關係,實在值得令人關注。可惜,我與閣下在寫條目方面並沒有交集,只是大家各有所求,寫條目偏重的領域不同罷了,所以到目前為止,我還沒對閣下所寫的條目動過任何一筆,也只是純粹看一看,希望閣下不會因自己備受關注而感到壓力。我問個傻問題,閣下要是有天發現台南相關的條目都快找不出可以寫,閣下這時會怎麼辦?—yiken (留言) 2011年3月10日 (四) 18:27 (UTC)[回复]

可以別將臺灣城隍廟列表記載地址嗎

[编辑]

可不可以別將臺灣城隍廟列表記載地址嗎?一來,違反Wikipedia:维基百科不是什么;二來,若是地址錯誤,可會誤導讀者,我就查到金盾城隍廟水里城隍廟可能地址有誤。建議將地址變更成位置,指出在什麼地方即可,不必明確地給讀者知道地址,再說百科全書不會像是通訊錄一般,專為給人查詢地址,我這麼說也算有道理吧?—218.174.194.156 (留言) 2011年3月12日 (六) 14:48 (UTC)[回复]

關於這一點,閣下可以自行修改。雖然我覺得有地址的話比較方便他人親自造訪,不用再轉去他處查詢。--祥龍 (留言) 2011年3月12日 (六) 14:52 (UTC)[回复]
不明白,可以修改的部份很多,不知你是指哪裡?若是要我自行修改的話,我擔心我的修改疏失,反而讓你看起來我把你寫的列表改成一團亂,那麼這樣就不好了,所以還是請你改會比較好。—218.174.194.156 (留言) 2011年3月12日 (六) 15:06 (UTC)[回复]
我是指閣下指出的地址部分。不過我個人是覺得在列表裡附上地址應該無妨,而且光是這樣應該不違反Wikipedia:维基百科不是什么,因為只是列出地址應該還稱不上是旅遊指南吧,不過地址錯誤這點問題真的就比較嚴重,在確實查核之前還是先隱藏好了。--祥龍 (留言) 2011年3月12日 (六) 15:26 (UTC)[回复]

我插句話。我個人覺得這是雙方在面對這事上,彼此的認知與觀感不同罷了,他說他有理,你感受認為無妨,其實這事可大可小,依我過去編輯經驗來看,要解決這事,建議可以移除號碼部分,比如:「臺南市中西區青年路133號」改成「臺南市中西區青年路」,這樣對雙方的感受上傷害也會比較小,接受度相對會較大。—yiken (留言) 2011年3月12日 (六) 15:34 (UTC)[回复]

關於這個條目,我目前是先將詳細的地址隱藏起來,這樣就指有編輯時才會看到。之後詳細的地址再看是要保留在列表裡還是將來創建單獨條目時再放到信息框裡。--祥龍 (留言) 2011年3月12日 (六) 15:58 (UTC)[回复]

你還真堅持,不過這樣子走起來的路會很辛苦唷。—yiken (留言) 2011年3月12日 (六) 16:00 (UTC)[回复]

若是我的話,在我認知裡會先採用正式用法,查無則改採全名,最後才是使用常稱。但是我遇到的情況就難以選擇,假使在沒有正式用法,要選擇一種名稱對條目命名,相對另一種名稱就是重定向了,這兩種名稱當中,是選擇全名還是常稱呢?我覺得這很有爭議。—yiken (留言) 2011年3月12日 (六) 15:20 (UTC)[回复]

比如中橫公路,全名是中部橫貫公路,但最早名稱是東西橫貫公路,我看這條目是採用「中橫公路」,其它兩種名稱則使用重定向。—yiken (留言) 2011年3月12日 (六) 15:22 (UTC)[回复]
如果是我的話,可能會選擇用全名。就閣下舉出的例子來說,即是採用中部橫貫公路這個名稱,而其他兩個則做重定向。不過這種議題最好還是要詢問更多人的意見應該會比較好。--祥龍 (留言) 2011年3月12日 (六) 15:31 (UTC)[回复]
果然是英雄所見略同啊,我有問過別人,由於中橫公路實在太常用了,若是改成全名,恐有爭議。—yiken (留言) 2011年3月12日 (六) 15:38 (UTC)[回复]
因為我是在命名常規看到使用全稱寫道:

慣例:請盡量不要使用簡稱或縮寫來命名條目。除非這個名稱只有它使用或者這個名稱大部分人都知道。

所以才有此疑慮。—yiken (留言) 2011年3月12日 (六) 15:54 (UTC)[回复]

那麼最好還是到互助客棧裡討論一下再移動會比較好一點。--祥龍 (留言) 2011年3月12日 (六) 15:59 (UTC)[回复]

這就牽涉到題外話了,把問題丟在互助客棧,那麼可能會出現沒有人理會情形,主要是因為我個人的因素造成,至於為何我會這麼說,這就說來話長了,因為之前兩次的討論都乏人問津,所以我就知道怎麼回事了。—yiken (留言) 2011年3月12日 (六) 16:03 (UTC)[回复]

好吧,剩下我自己想想怎麼做,有需要就會找人討論。最後,感謝閣下熱心解說。—yiken (留言) 2011年3月12日 (六) 16:13 (UTC)[回复]

關於台灣新聞動態

[编辑]

見您於Portal:台灣新聞動態曾添加幾筆編輯記錄,但僅此這些仍相當不足的,不僅是香港、澳門、 英國 的新聞動態皆相當充裕,就連新創建的中國大陸新聞動態內容也相當豐富,希望台灣這方面別輸別人太多,此為台灣歷史紀錄的重要一部分,懇求您能持續且定期惠助台灣動態的記載。--安可(居住地:酒館-職業:詩與歌之演者) 2011年3月17日 (四) 21:22 (UTC)[回复]

2011年台灣春聚籌備邀請

[编辑]

您好,久仰大名,非常期盼能與您相會。現在2011年台灣春聚已決定在台中舉辦,因敝人經驗不足,還懇請協助、宣傳並至2011年台灣春聚討論頁報名或給予建議。--安可(居住地:酒館-職業:詩與歌之演者) 2011年3月18日 (五) 15:21 (UTC)[回复]

邀請您參與人文提升計畫

[编辑]

敝人誠摯邀請您參與Wikipedia:條目質量提升計劃/人文提升計畫,此計畫已合併古文明提升計畫,您可至此繼續規畫或協助編輯事宜。--安可(居住地:酒館-職業:詩與歌之演者)/請加入條目質量提升計劃 2011年3月21日 (一) 19:44 (UTC)[回复]

梁上燕條目

[编辑]

能否幫忙改善香港艷星梁上燕條目?明明打上「梁上燕」,條目竟變成「樑上燕」?!2011年3月23日 (三) 6:18 (UTC) 謝謝!


清朝撰寫計畫

[编辑]

你好,我們正在招募熟悉清朝歷史或對清朝有興趣的維基人參與清朝條目的編寫,以祈讓清朝成為優良或特色條目,希望能夠參與此條目。目前有五個人參與此計畫,分工的細節詳見於此。如果有疑問或是想討論事情,可以到此發表意見--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1年3月27日 (日) 02:41 (UTC)[回复]

Mobile县公立学校

[编辑]

Hi! I put the article at "Mobile县公立学校" because the official school district Chinese documents have the name written down as such. If you think it is better at the new name anyway, then that's okay. I'm just letting you know why I put the article at "Mobile县公立学校" :) WhisperToMe (留言) 2011年3月28日 (一) 00:52 (UTC)[回复]

Also another one with a partly Roman title is Fort Bend獨立學區 WhisperToMe (留言) 2011年3月28日 (一) 01:29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