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严虞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嚴虞惇
《严虞惇苏州石刻像》,清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镌,刻于1827(清道光七年),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
《严虞惇苏州石刻像》,清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镌,刻于1827(清道光七年),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
大清中憲大夫太僕寺少卿
籍貫江南常熟縣
族裔漢族
字號字宝成,号思庵
出生顺治七年(1650年)
逝世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
親屬(高祖)嚴訥
(祖父)嚴栻
出身
  • 康熙二十六年丁卯科舉人
  •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科進士及第

嚴虞惇(1650年—1713年),字宝成,号思庵江南常熟縣(今常熟市)人。清初政治人物,榜眼及第。官至太僕寺少卿。

生平

[编辑]

顺治七年(1650年)出生,能背诵九经、三史,人称神童,康熙三十六年,殿试钦赐一甲第二名進士,授翰林院编修。康熙三十八年科场案狱发生,嚴虞惇之子侄连中,试官李蟠姜宸英皆其同年友,涉嫌舞弊,由是罢归。讀書甚勤,尤好史學[1]。圣祖南巡,虞惇献诗十章。不久即补国子监丞,转大理寺寺副。充任四川乡试副考官,又充任湖广乡试正考官。官至太仆寺少卿。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卒[2]

著作

[编辑]

有《读诗质疑》三十六卷、《易经提要》、《通鉴提要》、《文献通考详节》等[3]

家族

[编辑]

高祖嚴訥,明嘉靖年間大學士;祖父嚴栻,兵部員外郎。

参考资料

[编辑]
  1. ^ 严有禧在《漱华随笔》中说:“先王父太仆公答友书云:‘弟自去年至今,勉强度日,不饿耳,不能饱也。穷巷杜门,不交一人一事,惟以砚北之身与丹黄为伍。《读诗质疑》已六易稿,尚未成书,今始卒业。又于其间批读《庄子》一部,《楚词》一部,《国语》、《国策》一部,《楞严经》一部。所以汲汲如此者,盖以年逾知命,一事无成,读书无益于身心,学道未忘乎尘俗,加以神色耗减,精气消亡,而视茫茫,而发苍苍,恐遂汨没,草木同腐,庶几假灵先圣,益我神明,以炳烛之勤,为桑榆之补。如或我材可用,则将取诸其怀。或者老此终生,亦可乐而忘死。水到渠成,固骠姚之天幸;道尽途殚,亦李广之数奇。’观此可以见先王父读书之勤、襟期之旷矣。”
  2. ^ 《清史列傳》作年七十四歲,有誤。
  3. ^ 《重修常昭合志·艺文志》
  • 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卷四十《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