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弗朗西斯·納什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典範條目
典範條目
弗朗西斯·納什曾於2014年1月4日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典範條目」欄位。
維基百科
維基百科
典範條目弗朗西斯·納什是一條典範條目,即此條目可作為維基百科社群的典範之作。如有需要,請勇於更新頁面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14年12月29日優良條目評選入選
2015年1月13日典範條目評選入選
新條目推薦
本條目曾於2014年12月26日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新條目推薦的題目為:
    當前狀態:典範條目
              本條目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典範級
    本條目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傳記專題 (獲評典範級中重要度
    這個條目屬於傳記專題的一部分,用於整理和撰寫維基百科中的人物條目。歡迎任何感興趣的參與者加入這個專題參與討論
     典範級典範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典範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美國軍事專題 (獲評典範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屬於美國軍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美國軍事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典範級典範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典範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優良條目評選

    [編輯]

    弗朗西斯·納什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政治和軍事人物 - 軍事人物,提名人:7留言2014年12月22日 (一) 16:14 (UTC)[回覆]

    投票期:2014年12月22日 (一) 16:14 (UTC) 至 2014年12月29日 (一) 16:14 (UTC)
    7支持,0反對,入選。--183.30.252.120留言2014年12月30日 (二) 02:32 (UTC)[回覆]

    特色條目評選

    [編輯]

    弗朗西斯·納什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近代人物傳記,提名人:7留言2014年12月30日 (二) 03:21 (UTC)[回覆]

    投票期:2014年12月30日 (二) 03:21 (UTC) 至 2015年1月13日 (二) 03:21 (UTC)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提名人票。譯自英文特色條目,來源充足,可供查證,內容全面且無多餘細節。獨立戰爭北卡羅萊納殖民地冷門將領系列第一彈。--7留言2014年12月30日 (二) 03:21 (UTC)[回覆]
    • (!)意見:美國革命戰爭期間共有10名愛國者將領陣亡。這句有些問題,愛國是很主觀的,從美國方面看,他們絕對是愛國。從英方看,叛國者也,英國人居然反英國人。個人認為不宜作這麼主觀看的描述--113.255.43.154留言2014年12月30日 (二) 10:55 (UTC)[回覆]
      愛國者在這裡請參考連結愛國者 (美國革命),如果沒有這個,我還不至於會做這種事兒……--7留言2014年12月30日 (二) 11:02 (UTC)[回覆]
    • 不符合典範條目標準:譯筆欠佳。第一句「弗朗西斯·納什是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的一位已故大陸軍准將」,「已故」一詞引起歧義,建議刪去,或改為「捐軀」。最後一句,「宅邸附近立起一個歷史標記,紀念納什的一生和功績」,「歷史標記」,中文裏沒有這個詞語,建議主編認真考究一下"historical marker"在中文中的對應詞語。Banyangarden留言2014年12月30日 (二) 14:54 (UTC)[回覆]
    1. (:)回應:非常感謝。我這個月初還是上個月譯一個死人傳記時,有人來修改,加了已故兩字,當時覺得這可以很好地指代「was」,于是之後就有好幾個都用到,這裡其實是多餘了,因為明顯講了獨立戰爭期間。第二個,「歷史標誌牌」。再次,感謝意見,條目又改善了。--7留言2014年12月30日 (二) 15:08 (UTC)[回覆]
    (!)意見:「歷史標誌牌」,中文裏也沒有這個詞語。請參考「紀念牌匾」。Banyangarden留言2014年12月30日 (二) 15:28 (UTC)[回覆]
    其實我是找到來源中這樣翻,bing到的,不過改成另一個譯法「歷史地標」吧。--7留言2014年12月30日 (二) 15:36 (UTC)[回覆]
    (!)意見:「歷史地標」,歪曲了原意,是誤譯。請參考「紀念牌匾」及其對應的英語條目"plaque"。Banyangarden留言2014年12月30日 (二) 15:48 (UTC)[回覆]
    這裡是historical marker,「There was a historical marker near our West Virginia home commemorating the Civil War Battle of Blue's Gap.」>「我在西維吉尼亞的家的附近有一個歷史紀念牌,那是用來紀念美國內戰時的布魯斯峽谷戰役。」2010年10月11日 09:20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10月11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美國費城華埠歷史地標(Historical Marker)揭幕儀式8日上午假禮士街(Race St.)913號前舉行,費城市長納特親自出席,氣氛熱烈。」--7留言2014年12月30日 (二) 15:53 (UTC)[回覆]
    (!)意見:"Historical marker"譯作「歷史紀念牌」,合乎原意,但「歷史」二字是多餘的,逕稱「紀念牌匾」即可。「美國費城華埠歷史地標(Historical Marker)揭幕儀式8日上午假禮士街(Race St.)913號前舉行」這句,誤用了「歷史地標」一詞。「歷史地標」指歷史遺址,諸如古戰場、歷史性建築物,請參考美國官方網站「美國參考」〈13個新增國家歷史地標展示美國的多元文化〉一文,並使用Google等搜尋器了解一下。建議主編遇上不熟悉的詞語時,認真考究譯語。Banyangarden留言2014年12月30日 (二) 16:50 (UTC)[回覆]
    我不覺得歷史兩字是多餘的,我還認為一個可靠來源中把「Historical marker」譯成歷史地標是不是「正確」這不是編輯維基百科時要選擇的問題,我可以接受歷史紀念牌,因為這個也有來源,但不會接受紀念牌匾。這和詹姆斯·霍根 (美國軍人)中「Loyalist」譯成「保皇黨」是一樣的道理。--7留言2014年12月30日 (二) 17:11 (UTC)[回覆]
    (!)意見:不接受紀念牌匾?沒有來源?不要太武斷。Banyangarden留言2014年12月30日 (二) 17:29 (UTC)[回覆]
    請不要在不接受他人列出的的可靠來源情況下說他人武斷,維基百科不做判斷,只看來源。--7留言2014年12月31日 (三) 00:09 (UTC)[回覆]
    (!)意見:「紀念牌匾」沒有來源嗎?認真考究一下,不要太武斷。Banyangarden留言2014年12月31日 (三) 03:43 (UTC)[回覆]
    我不明白你到底是要說什麼,我說了一種有來源支持的譯法,這就已經可以了,就像「Loyalist」有來源譯成保皇黨,也有來源譯成別的東東,編者選擇其中一個即可。--7留言2014年12月31日 (三) 03:54 (UTC)[回覆]

    1、「1742年左右」改為「1742年」 2、「戰爭爆發前,他當過律師、做過公職,是北卡羅萊納州奧蘭治縣縣城希爾斯伯勒的政治家。」按原英文的意思應該改為「此前,他在北卡羅萊納州(奧蘭治縣縣城)希爾斯伯勒做過律師、公務員和政客。」--Fxqf留言2015年1月12日 (一) 16:26 (UTC)[回覆]

    這兩處我不是完全同意。信息框裡的左右改成了約,但正文我覺得用XXXX年左右更通順。另外,我第一句是有意這樣寫,因為這句的意思沒有錯,英文雖然把他做公職和律師的地點限死在希爾斯伯勒,但我覺得那樣的句式聽起來不順,現在這樣的排比結構更順口(同時意思沒有錯)。奧蘭治縣縣城是加的,因為漢語維基還沒有希爾斯伯勒這個條目,所以加上縣並說明是縣城,更有利於讀者知道這到底是什麼地方。--7留言2015年1月12日 (一) 16:42 (UTC)[回覆]
    @Jarodalien政治家太過褒義,政客也過貶義,建議改為較為中性的「政治人物」。因為politician更接近中文不帶褒貶的政治人物,而statesman才是中文褒義的政治家,參見政治人物政治家,有專門講英文、日文關於這兩個詞的翻譯。--Fxqf留言2015年1月12日 (一) 19:57 (UTC)[回覆]
    11支持,2反對,入選。--219.129.202.148留言2015年1月15日 (四) 02:21 (UTC)[回覆]

    出現在首頁的優良頁面內容和實際內容為什麼會有區別。。

    [編輯]

    以前討論去掉了開頭的「已故」二字,在首頁上還是出現了是什麼情況。。 qinq_net留言2015年2月9日 (一) 06:39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