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龍列表 是魚龍形下綱 所有屬 的綜合列表,表中列出各屬的屬名、命名者及有效性。該列表包括所有普遍接受的屬(有效屬),亦包括無效、可疑(疑名 )、未正式命名(裸名 )的屬和有效屬的次異名 ,以及不再被視為魚龍類的物種。
目前沒有官方的或較為規範的魚龍列表,但最全面的列表可在米克·哈拉莫(Mikko Haaramo)支序分析檔案的魚龍形下綱 部分找到。[ 1]
命名慣例和術語遵循國際動物命名法規 。本列表使用的術語包括:
次異名 :用於描述同一分類單元的舊名。若有兩個或多個屬被正式指定且模式標本均被分配到相同的屬,首先公布的名字(按時間順序)為首異名,其他名字則屬於次異名。首異名通常都被正式使用,除非ICZN有特別的決定,而次異名則不可以被再次使用,就算是棄用名也是如此。次異名往往是主觀的,除非所描述的屬都是基於同一標本。
裸名 :屬於已經發布,但未被ICZN的標準正式公布的名字。裸名都是無效的,因此裸名不會被寫為斜體並作為一個適當的通用名。如果名字後來正式公布,那該名字就不會成為裸名並會在此列表中寫成斜體。通常情況下,用於描述同一標本的正式公布名字會與裸名區分開來。
復名 :是指已經正式發布,但已被用在另一分類單元的名字。第二次使用的名字會變成無效(因為後續用途),而需要重新命名。復名不屬於正式屬名。
疑名 :用於描述沒有獨自診斷特徵的化石的名字。因為這可能是一個非常主觀的和有爭議的名稱,這裡不將使用這一條件。
堅泳魚龍
實泳魚龍屬 Acamptonectes Fischer et al. , 2012
海岸龍屬 Actiosaurus Sauvage, 1883〔疑名〕
水魚龍屬 Acuetzpalin Barrientos et al. , 2020
阿戈爾魚龍屬 [ 註 1] Aegirosaurus Bardet & Fernández, 2000
安徽龍屬 [ 註 2] Anhuisaurus Chen, 1985〔S→巢湖龍 〕
關節鰭魚龍屬 Arthropterygius Maxwell, 2010
阿薩巴斯卡魚龍屬 Athabascasaurus Druckenmiller & Maxwell, 2010
極光魚龍屬 Auroroborealia Zverkov et al. , 2021
短鰭魚龍
百色魚龍屬 Baisesaurus Ren et al. , 2022
無齒潛魚龍屬 Baptanodon Marsh, 1880
似魣魚龍屬 Barracudasauroides Maisch, 2010
魣魚龍屬 Barracudasaurus Jiang et al. , 2005
貝薩諾魚龍屬 Besanosaurus Dal Sasso & Pinna, 1996
短鰭魚龍屬 [ 註 3] Brachypterygius von Huene, 1922
短吻龍
加利福尼亞魚龍屬 [ 註 4] Californosaurus Kuhn, 1934
卡洛維龍屬 Callawayia Maische & Matzke, 2000
短吻龍屬 Cartorhynchus Motani et al. , 2015
卡圖托斯魚龍屬 Catutosaurus Fernández et al. , 2021
礁靈魚龍屬 [ 註 5] Caypullisaurus Fernández, 1997
喬開科魚龍屬 [ 註 6] Chacaicosaurus Fernández, 1994
巢湖龍屬 [ 註 7] Chaohusaurus Young & Dong, 1972
陳氏蜥屬 Chensaurus Mazin et al. , 1991〔S→巢湖龍 〕
戟椎魚龍屬 Chonespondylus Leidy, 1868〔S→杯椎魚龍 〕
對接頭龍屬 [ 註 8] Contectopalatus Maische & Matzk, 1998〔S→圓凸齒魚龍 〕
冷鰭魚龍屬 Cryopterygius Druckenmiller et al. , 2012〔S→溫多雷魚龍 〕
杯椎魚龍屬 [ 註 9] Cymbospondylus Leidy, 1868
海洋魚龍屬 Dearcmhara Brusatte et al. , 2015
海豚魚龍屬 Delphinosaurus Merriam, 1905〔疑名;?S→加利福尼亞魚龍 〕
真鼻龍
格蘭道魚龍
真加魚龍屬 Gengasaurus Paparella et al.
格蘭道魚龍屬 Grendelius McGowan, 1976
格里普魚龍屬 [ 註 12] Grippia Wiman, 1930
關嶺魚龍屬 Guanlingsaurus Yin et al. , 2000
貴州魚龍屬 Guizhouichthyosaurus Cao & Luo, 2000
狼獾魚龍屬 Gulosaurus Cuthbertson et al. , 2013
喜馬拉雅魚龍
豪夫鰭魚龍屬 Hauffiopteryx Maisch, 2008
喜馬拉雅魚龍屬 Himalayasaurus Young & Dong, 1972
哈德森希望魚龍屬 Hudsonelpidia McGowan, 1995
湖北鱷屬 Hupehsuchus Carroll & Dong, 1991
魚龍
魚龍屬 Ichthyosaurus De la Beche & Conybeare, 1821
泰坦魚龍屬 Ichthyotitan Lomax et al. , 2024
冰峽灣魚龍屬 Isfjordosaurus Motani, 1999
賈巴里魚龍屬 Jabalisaurus Barrientos-Lara et al. , 2021
雅努斯魚龍屬 Janusaurus Roberts et al. , 2014
哈薩克魚龍屬 Kazakhstanosaurus Bolatovna & Makustovich, 2021
凱爾豪魚龍屬 Keilhauia Delsett et al. , 2017
鋒齒魚龍屬 Kyhytysuka Cortés et al. , 2021
混魚龍
麥高文魚龍屬 Macgowania Motani, 1999
大鰭魚龍屬 Macropterygius Huene, 1923〔疑名;?S→阿戈爾魚龍 〕
麥格尼鰭魚龍屬 Magnipterygius Maisch & Matzke, 2022
慈母椎龍屬 Maiaspondylus Maxwell & Caldwell, 2006
泅龍屬 Malawania Fischer et al. , 2013
梅里安魚龍屬 Merriamia Boulenger, 1904〔S→穿脛魚龍 〕
後薩斯特魚龍屬 Metashastasaurus Nicholls & Manabe, 2001〔S→卡洛維龍 〕
棍頭魚龍屬 Mikadocephalus Maisch & Matzke, 1998〔S→貝薩諾魚龍 〕
混魚龍屬 Mixosaurus Baur, 1887
莫勒斯魚龍屬 Mollesaurus Fernandez, 1999
肌短鰭魚龍屬 Myobradypterygius von Huene, 1927
肌鰭魚龍屬 Myopterygius von Huene, 1922〔S→扁鰭魚龍 〕
穆伊斯卡魚龍屬 Muiscasaurus Maxwell et al. , 2015
小鰭魚龍
大眼魚龍
扁鰭魚龍
寬軛魚龍屬 Pachygonosaurus von Huene, 1916〔疑名〕
帕爾文魚龍屬 Palvennia Druckenmiller et al. , 2012
盤江龍屬 [ 註 16] Panjiangsaurus Chen & Chang, 2003〔S→貴州魚龍 〕
似湖北鱷屬 Parahupehsuchus Chen et al. , 2014
副大眼魚龍屬 Paraophthalmosaurus Arkhangelsky, 1997〔S→小鰭魚龍 〕
帕拉斯魚龍屬 Parrassaurus Barrientos-Lara & Alvarado-Ortega, 2021
侏儒泅魚龍屬 Parvinatator Nicholls & Brinkman, 1995
佩氏魚龍屬 Pervushovisaurus Arkhangel'skii, 1998
棋鰭魚龍屬 Pessopteryx Wiman, 1910
棋魚龍屬 Pessosaurus Wiman, 1910
圓凸齒魚龍屬 Phalarodon Merriam, 1910
幽靈魚龍屬 Phantomosaurus Maisch & Matzke, 2000
扁鰭魚龍屬 Platypterygius Kuhn, 1946
普盧托尼亞魚龍屬 Plutoniosaurus Efimov, 1997
海神魚龍屬 Proteosaurus Home, 1819〔S→魚龍 〕
原魚龍屬 Protoichthyosaurus Appleby, 1979
黔魚龍屬 Qianichthyosaurus Li, 1999
無骨魚龍屬 Quasianosteosaurus Maisch & Matzke, 2003
剛體龍
聖喬治魚龍屬 Sangiorgiosaurus Brinkmann, 1998〔S→混魚龍 〕
剛體龍屬 Sclerocormus Jiang et al. , 2016
薩斯特魚龍屬 [ 註 17] Shastasaurus Merriam, 1895
秀尼魚龍屬 [ 註 18] Shonisaurus Camp, 1976
辛比爾斯克龍屬 Simbirskia Otschev & Efimov, 1985〔S→扁鰭魚龍 〕
辛比爾斯克魚龍屬 Simbirskiasaurus Otschev & Efimov, 1985
錫斯特龍魚龍屬 Sisteronia Fischer et al. , 2014
狹翼魚龍屬 [ 註 19] Stenopterygius Jaekel, 1904
施瓦本利維坦魚龍屬 Suevoleviathan Maisch, 1998
蘇帕爾魚龍屬 Sumpalla Campos et al. , 2021
斯瓦爾巴魚龍屬 [ 註 20] Svalbardosaurus Mazin, 1981〔疑名〕
巧泳魚龍屬 Sveltonectes Fischer et al. , 2011
切齒魚龍
切齒魚龍屬 [ 註 21] Temnodontosaurus Lydekker, 1889
細嘴魚龍屬 Tenuirostria Hace, 1939〔S→扁鰭魚龍 〕
泰魚龍屬 Thaisaurus Mazin et al. , 1991
海魚龍屬 Thalassodraco Jacobs & Martill, 2020
海帝魚龍屬 Thalattoarchon Fröbisch et al. , 2013
彎齒魚龍屬 Tholodus von Meyer, 1851
穿脛魚龍屬 Toretocnemus Merriam, 1902
典型魚龍屬 [ 註 22] Typicusichthyosaurus Yin et al. , 2000
歌津魚龍
溫多雷魚龍屬 Undorosaurus Efimov, 1997
歌津魚龍屬 Utatsusaurus Shikoma, 1978
華氏魚龍
華氏魚龍屬 Wahlisaurus Lomax, 2016
維曼魚龍屬 Wimanius Maisch & Matzke, 1988
新民龍屬 Xinminosaurus Jiang et al. , 2008〔?S→彎齒魚龍 〕
^ 1.0 1.1 Haaramo, Mikko. Ichthyosauromorpha . Mikko's Phylogeny Archive. 14 July 2004 [9 October 2008]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16-04-12).
^ Bardet, N; Fernández, M. A new ichthyosaur from the Upper Jurassic lithographic limestones of Bavaria .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2000, 74 (3): 503–511. doi:10.1666/0022-3360(2000)074<0503:aniftu>2.0.co;2 .
^ 3.0 3.1 3.2 Fernández, M. Redescription and phylogenetic position of Caypullisaurus (Ichthyosauria: Ophthalmosauridae) .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2007, 81 (2): 368–375. doi:10.1666/0022-3360(2007)81[368:RAPPOC]2.0.CO;2 .
^ Efimov, VM. An Ichthyosaur, Otschevia pseudoscythica gen. et sp. nov from the Upper Jurassic Strata of the Ulyanovsk Region (Volga Region). Paleontologicheskii Zhurnal. 1998, 32 (2): 187–191.
^ 5.0 5.1 5.2 5.3 5.4 5.5 5.6 Maisch, MW; Matzke, AT. The Ichthyosauria . Stuttgarter Beiträge zur Naturkunde. Serie B (Geologie und Paläontologie). 2000, 298 : 1–159 [2022-03-10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22-06-16).
^ 6.0 6.1 Shang Qing-Hua; Li Chun. On the occurrence of the ichthyosaur Shastasaurus in the Guanling Biota (Late Triassic), Guizhou, China (PDF) . Vertebrata PalAsiatica. 2009, 47 (3): 178–193 [2022-03-12 ] . (原始內容存檔 (PDF) 於2020-05-17).
^ Sander, P.M.; Chen, X.; Cheng, L.; Wang, X. Claessens, Leon , 編. Short-Snouted Toothless Ichthyosaur from China Suggests Late Triassic Diversification of Suction Feeding Ichthyosaurs . PLOS ONE. 2011, 6 (5): e19480. Bibcode:2011PLoSO...619480S . PMC 3100301 . PMID 21625429 . doi:10.1371/journal.pone.0019480 .
^ Maisch, M. W.; Pan, X. R.; Sun, Z. Y.; Cai, T.; Zhang, D. P.; Xie, J. L. Cranial osteology of Guizhouichthyosaurus tangae (Reptilia: Ichthyosauria) from the Upper Triassic of Chin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6, 26 (3): 588–597. doi:10.1671/0272-4634(2006)26[588:COOGTR]2.0.CO;2 .
^ Shang, Q. H.; Li, C. On the occurrence of the ichthyosaur Shastasaurus in the Guanling biota (Late Triassic), Guizhou, China (PDF) . Vertebrata PalAsiatica. 2009, 47 (3): 178–193 [2022-03-12 ] . (原始內容存檔 (PDF) 於2020-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