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鐵道公社311000系電聯車
此條目可參照韓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16年12月) |
此條目需要更新。 (2016年12月13日) |
韓國鐵道公社311000系電聯車 | |
---|---|
概覽 | |
類型 | 通勤型電聯車 |
原產國 | 南韓 |
製造 | 現代Mobis、大宇重工業、現代Rotem |
產量 | 115組 |
車輛總數 | 1150 |
車輛編號 | 31101-31256 |
製造年份 | 1996年-2016年 |
投入服務 | 1996年至今 |
主要用戶 | 大韓民國鐵道廳→韓國鐵道公社 |
營運路線 | 首都圈電鐵1號線,曾運轉於首都圈電鐵4號線 |
技術數據 | |
列車編組 | 5M5T |
車輛長度 | 先頭車:20,250 mm 中間車:20,000mm |
車體闊度 | 3,200mm |
車體高度 | 3,800mm |
車輛重量 | 27.5-42t |
編組重量 | 355t |
軌距 | 1,435mm |
車體材質 | 不銹鋼、鋁合金 |
車輛載客量 | 先頭車:148人(座席48人) 中間車:160人(座席54人) |
編組載客量 | 1,576人(座席528人) |
營運速度 | 110km/h |
設計最高速度 | 110km/h |
起動加速度 | 3.0 km/h/s |
常用減速度 | 3.5 km/h/s |
緊急減速度 | 4.5 km/h/s |
供電制式 | 直流1,500V/交流25,000V(60Hz)電車線供電 |
供電方式 | 單臂式集電弓(31183-31256編組)/ 雙臂式集電弓(31101-31182編組) |
傳動方式 | 直-交/交-直-交 |
馬達功率 | 220kW |
牽引功率 | 4,400kW |
控制裝置 | 東芝GTO-VVVF 東芝IGBT-VVVF |
制軔方式 | 再生制軔、氣軔 |
安全防護系統 | ATS |
韓國鐵道公社311000系電聯車(韓語:한국철도공사 311000호대 전동차/韓國鐵道公社 311000號帶 電動車)是韓國鐵道公社的一款通勤型電聯車,在首都圈電鐵1號線營運。
概況
[編輯]311000系電聯車是廣域電鐵的列車,是交直兩用車輛,一共分為3代,由現代Mobis、大宇重工業和現代Rotem負責生產,在1996年正式使用。主要是為了替代部分老舊的1000系。最初運轉於首都圈電鐵4號線的安山線、首都圈電鐵1號線的京元線龍山-城北運轉模式(已廢止)和京釜高速線。現在運轉於首都圈電鐵1號線的京元線、京釜線、京仁線、長項線、餅店基地線區間(為25000V、60Hz交流電區間),亦包括首爾地鐵營運的首爾地鐵1號線(為1500V直流電區間)。列車客室車門為內藏門,每節車廂共4對車門,列車在兩端設有緊急出口,目前均為10編組。列車的VVVF由日本東芝生產。列車的型號開始更改為311000系。
使用情況
[編輯]第1代(납작이)
[編輯]第1代列車在1996年至1999年期間生產,初期外塗裝為黃、綠色。在2005年1月1日國營公司化後,列車的塗裝更換為紅、藍、白三色。在2003年2月18日大邱地鐵縱火案發生後,列車材料全部改為了防火材料。列車一共分為2批,而列車車門採用氣動內藏門,而車門上的車窗的面積較小。而部分列車的制御裝置已由GTO-VVVF改為IGBT-VVVF。
第1批
[編輯]編號為31101-31127(原編號為501-528),由現代Mobis負責生產。其中31101及31102編組已退役。
第2批
[編輯]編號為31128-31141(原編號為529-542),由大宇重工業負責生產,是為了替代1974年投入服務的韓國鐵道1000系第1代列車。較第1批相比,增加了輪椅位,其中車組編號為31139-31141中的部分車廂由1000系的第2代車廂改造插入而成,現時那些改造車廂已退役,並由原屬31102編組車廂(31140)或前4號線341000系的第1代車廂(31139及31141)插入代替。
第2代(동글이)
[編輯]第2代列車在2002年-2004年期間生產,外觀與第1代列車不同。在2003年2月18日大邱地鐵縱火案發生後,列車材料全部改為了防火材料。一共分為3批,配屬於餅店機廠和九老機廠。車門是採用氣動方式的,不過部分第2代列車的車門驅動方式改為電動形式以及部分列車的制御裝置已由GTO-VVVF改為IGBT-VVVF。
第3批
[編輯]編號為31142-31147(原編號為543-548),是在首都圈電鐵1號線服務區段南延伸至餅店站後開始服役。在初期外塗裝為黃、綠色。在2005年1月1日國營公司化後,列車的塗裝更換為紅、藍、白三色。
第4批
[編輯]第4批車組編號為31148-31163(原編號為549-564),較第3批相比,增加了列車綜合資訊系統(TGIS),編號為31154(原編號為555)的列車在2011年7月韓國暴雨中受損嚴重,後於2012年3月修復完成。
第5批
[編輯]第5批車組編號為31164、31165(原編號為565、566),較之前的列車擁有LED顯示螢幕,而制御裝置在出廠時已改為IGBT-VVVF。
第3代(뱀눈이)
[編輯]第3代列車在2005年-2013年期間生產,外塗裝為紅、藍、白三色,外觀與第1、2代列車不同,另外車門採用電動式(第1、2代列車是採用氣動式)。一共分為4批,配屬於里門機廠、餅店機廠和九老機廠。
第6批
[編輯]第6批車組編號為31166-31177(原編號為567-578),於2005年由現代Rotem負責生產。
第7批
[編輯]第7批車組編號為31178-31182(原編號為579-592),於2006年生產。
第8批
[編輯]第8批車組編號為31183-31189,於2012年生產。
第9-10批
[編輯]第9-10批車組編號為31190-31194,於2013年生產,是為了替代部分韓國鐵道1000系第2代列車。
第4代(삼눈이)
[編輯]第4代列車於2016年投入服務
第11批
[編輯]編號為31195-31203,是為了替代部分韓國鐵道1000系第2代列車。另外這一批列車採用單臂式集電弓,車廂亦裝設閉路電視。
第5代(주둥이)
[編輯]第5代列車於2020年投入服務
第12批
[編輯]編號為31204-31207,是為了替代餘下韓國鐵道1000系第2代列車。
第13批
[編輯]編號為31208-31215,於2022年投入服務,是為了替代本系列部分第1代列車。
第14批
[編輯]編號為31216-31223,於2023年起陸續投入服務,是為了替代本系列部分第1代列車。
第15批
[編輯]編號為31224-31256,預計於2024年起陸續投入服務,是為了替代本系列餘下第1代列車。
車輛圖片
[編輯]-
第1代列車舊塗裝
-
第1代列車客室
-
31145號列車在龍山站
-
第3代列車
-
第3代列車客室
-
列車轉向架
-
31180號列車的多功能區域
-
31180號列車
-
31188號列車
-
31217號列車
編組
[編輯]311000 | ||||||||||
車廂編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集電弓 | ◇◇ | ◇◇ | ◇◇ | |||||||
形式區分 | 3110XX (Tc) |
3111XX (M) |
3112XX (M) |
3113XX (T) |
3114XX (M) |
3115XX (T) |
3116XX (T) |
3117XX (M) |
3118XX (M) |
3119XX (Tc) |
動力單元 | 單元1 | 單元2 | 單元3 | |||||||
其他設備 | ||||||||||
安裝機器 | CP,SIV,BT | VVVF | Mtr,VVVF | Mtr,VVVF | CP,SIV,BT | VVVF | Mtr,VVVF | CP,SIV,BT | ||
車輛重量 | ||||||||||
載客量 | 148人 | 160人 | 160人 | 160人 | 160人 | 160人 | 160人 | 160人 | 160人 | 148人 |
- 範例
列車當前配屬
[編輯]- 里門機廠:
第1代:31101-31124
第3代:31181、31182
- 九老機廠:
第1代:31125-31141
第2代:31148-31153
第3代:31166-31176、31183-31194
第3代:31195-31203
- 餅店機廠:
第2代:31142-31147、31154-31165
第3代:31177-31180
註:列車綜合大修基地位於始興機廠
運轉區間
[編輯]現在營運區間
[編輯]過去營運區間
[編輯]事故
[編輯]- 2007年,車組編號為519的列車在永登浦站與4404號柴油機車發生了嚴重碰撞,導致損毀嚴重,目前剩餘8節列車改為319000系。
- 2010年5月1日,車組編號為575(今31174)的列車與1000系車組編號為158的列車在九老機廠發生了嚴重碰撞。31174受損的車廂已修復完成並重新投入服務,而158號列車因1158車廂嚴重毀損不獲復修而整列直接退役。
- 2012年6月3日,車輛編號為31147號(原編號為548)列車於天安站出軌,導致集電弓受損,後於同年9月修復完成[1][2]。
參考資料
[編輯]- ^ 천안역서 열차 탈선…장항선 열차 운행 중단. [2013-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1).
- ^ 천안역 탈선사고 9시간만에 복구…항의 빗발쳐. [2013-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