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斑雙鋸魚
外觀
鞍斑雙鋸魚 |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條鰭魚綱 Actinopteri |
目: | 鱸型目 incertae sedis |
科: | 雀鯛科 Pomacentridae |
屬: | 雙鋸魚屬 Amphiprion |
種: | 鞍斑雙鋸魚 A. polymnus
|
二名法 | |
Amphiprion polymnus Linnaeus, 1758
| |
異名 | |
|
鞍斑雙鋸魚,又名鞍斑海葵魚、鞍背小丑,為條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雀鯛科的其中一種。
分布
[編輯]本魚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琉球群島、中國、臺灣、菲律賓、印尼、澳洲及越南等海域[2][3]。
深度
[編輯]水深2至30公尺。
特徵
[編輯]本魚體呈橢圓形且側扁[4],口小。體色從深棕色到黃橙色,有兩到三條白色條紋。白色的條紋很粗,位於眼睛後面,身體中間有一個白色馬鞍形的條紋,尾鰭和臀鰭有白色外緣,口鼻部和胸鰭是橙黃色到棕橙色[5],背鰭硬棘10至11枚;軟條16至18枚;臀鰭硬棘2枚;軟條12至14枚。體長可達13公分。
生態
[編輯]本魚主要生活在潟湖區,與海葵形成共生互利關係,並且不受宿主海葵帶刺觸手的影響,是一種連續的雌雄同體,具有嚴格的統治階級:雌魚最大,繁殖中的雄魚第二大,隨著等級下降,雄魚非繁殖者逐漸變小,如果唯一的繁殖雌魚死亡,繁殖的雄魚將變成雌性,而最大的非繁殖者將成為繁殖的雄魚,屬雜食性,以藻類和浮游生物為食[6]。
相似種
[編輯]經濟利用
[編輯]為高經濟價值的觀賞魚。
參考文獻
[編輯]- Froese, R. & Pauly, D. (eds.) (2011). Amphiprion polymnus. FishBase. Version 2011-12.
- ^ Jenkins, A.; Allen, G.; Myers, R.; Yeeting, B. & Carpenter, K.E. Amphiprion polymn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7, 2017: e.T188579A1896440. doi:10.2305/IUCN.UK.2017-2.RLTS.T188579A1896440.en .
- ^ Allen, Gerald R. Damselfishes of the world. Mergus. 1991. ISBN 9783882440089.
- ^ Bray, Dianne. Saddleback Anemonefish, Amphiprion polymnus. Fishes of Australia. [4 Octo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4).
- ^ Lieske, E.; Myers, R. Coral reef fish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1. ISBN 9780691089959.
- ^ Amphiprion polymnus. Encyclopedia of Life. [2024-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Vilcinskas, Andreas. La vie sous-marine des tropiques [Marine life of the tropics]. Paris: Vigot. 2002. ISBN 978-2-7114-1525-0 (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