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列克謝·季基
阿列克謝·季基 | |||||
---|---|---|---|---|---|
出生 | 俄羅斯帝國 第聶伯羅 | 1889年2月24日||||
逝世 | 1955年10月1日 蘇聯 莫斯科 | (66歲)||||
活躍時期 | 1909年 - 1955年 | ||||
獎項 |
|
阿列克謝·丹尼索維奇·季基(俄語:Алексей Денисович Дикий,1889年2月24日—1955年10月1日),蘇聯演員、導演。
出生在俄羅斯帝國葉卡捷琳諾斯拉夫(今烏克蘭第聶伯羅)。年輕時候搬到哈爾科夫投奔姐姐瑪麗亞·季科娃,他的姐姐是當地知名演員,幫助他成為了演員,6歲時就登台演出。
1909年,他來到莫斯科,在莫斯科藝術劇院,先後向Sofya Khalyutina、Konstantin Mardzhanov、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Vladimir Nemirovich-Danchenko學習表演藝術。1910年被該劇院僱傭為演員。
1928年離開莫斯科藝術劇院,來到特拉維夫,成為哈比馬劇院的導演。他指導了哈比馬劇院的兩部戲劇,一部是意地緒語的《我的天》,於1928年12月29日進行了首演。另一部是《皇冠》,於1929年5月23日舉行了首演。在他的領導下,哈比馬劇院在後來成為了以色列的國家劇院。
1931年,季基回到莫斯科,開設了自己的劇院工作室並教授演出。1934年,他與德米特里·蕭士塔高維奇一起創作了歌劇《穆森斯克郡的馬克白夫人》。此歌劇在列寧格勒和莫斯科演出超過100場,成為其導演生涯的巔峰。然而1936年,蘇共領導人約瑟夫·史達林對此歌劇和二人的作品進行嚴厲批評。此批評對二人的人生和事業都造成嚴重的麻煩。季基被逐出莫斯科,成為列寧格勒托夫斯托諾戈夫大話劇院的導演。從此開始,他與演員鮑里斯·巴博奇金成為長期合作夥伴和摯友。此時處於大清洗時期,許多俄羅斯的知識分子受到清洗和鎮壓的威脅。1937年,季基被控告「從事反蘇活動」而遭到逮捕,流放到了西伯利亞的古拉格進行勞動改造。1941年獲釋,但不准回到列寧格勒和莫斯科,在西伯利亞城市鄂木斯克工作了數年。
季基在1944年的蘇聯文宣電影《庫圖佐夫》中扮演主角米哈伊爾·庫圖佐夫。當時處於二戰的蘇德戰爭時期,史達林對季基塑造的這個形象非常滿意,讚賞他才華橫溢的演出。因為這個角色,季基獲得了史達林獎,並獲准回到莫斯科成為劇院導演。他被史達林欽點為文宣電影中的史達林扮演者,在多部文宣電影中塑造史達林的形象,令史達林非常滿意。史達林秘密派人將季基送到克里姆林宮里進行簡短的會談。史達林說將季基投入監獄是必要的,這個國家的任何一個人都應該經歷流放和監獄生涯。後來季基告訴學生說自己所扮演的史達林是一個危險、可怕、渴望權力的獨裁者。史達林喜歡季基在電影中扮演的自己。
史達林曾於1946年、1947年、1949年(兩次)、1950年共計五次將史達林獎頒發給季基。1949年,獲得蘇聯人民藝術家稱號。1947年,因其在電影《海軍上將納希莫夫》中扮演的角色,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獲得「最佳演員」的提名。
1952年,季基根據米哈伊爾·葉夫格拉福維奇·薩爾蒂科夫-謝德林的小說《樹蔭》(Тени)改編成同名電影。摯友鮑里斯·巴博奇金在電影裡出演一位名叫Klaverov的腐敗官員。這部電影暗諷蘇聯的腐敗官員,激怒了莫斯科市長葉卡捷琳娜·福爾采娃。她在真理報上撰文,對此進行猛烈抨擊。後來福爾采娃成為蘇聯文化部長,禁止了這部電影的公開演出,並對二人的公開演出進行審查。這使季基開始酗酒和沮喪,導致其他的健康問題。1955年在莫斯科因為心臟衰竭逝世,葬於新聖女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