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
世界遺產 | |
---|---|
官方名稱 | The Great Wall of China(英文) La Grande Muraille de Chine(法文) |
位置 | 中國(亞洲和太平洋地區) |
標準 | 文化:(i)(ii)(iii)(iv)(vi) |
參考編碼 | 438 |
登錄年份 | 1987年(第11屆會議) |
面積 | 1.3035億平方公尺(21196180公尺×平均寬度6.15公尺) |
緩衝區 | 4800.8公頃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
長城 | |
地址 | 北京、天津、青海、山東、內蒙古等15個省市區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春秋時期至明代 |
認定時間 | 2001年 2006年 5月25日 2013年 3月 5日 2019年10月 7日 | 6月25日
長城是在中國大陸華北一帶歷朝修築的大規模軍用隔離牆的統稱,在古代曾抵禦不同時期來自塞北的游牧帝國和部落聯盟的侵襲。長城並非單一結構,而是分成多節矗立於險要之處,並設有多個關口,實際上亦是帝國邊境經濟貿易的重要一環[1][2],東西段與前後關卡加總起來可綿延上萬華里(約4500-6000千公尺),因此又稱作萬里長城。
現存的長城遺蹟主要為始建於14世紀的明長城,西起嘉峪關,東至虎山長城,長城遺址跨越吉林、遼寧、北京、天津、山西、陝西、寧夏、甘肅等15個省市自治區,總計有43,721處長城遺產,長城也是自人類文明以來最巨大的建築物。1961年起,一批長城重要點段被陸續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長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該遺產目前不僅包含上述15個省、市、自治區境內的長城,還額外包括了湖南和四川境內的苗疆長城(南長城)等[3]。
2012年,國家文物局完成了長城資源認定工作,將春秋戰國至明朝等各時代修築的長城牆體、敵樓、壕塹、關隘、城堡以及烽火台等相關歷史遺存認定為長城資源,將其他具備長城特徵的文化遺產納入《長城保護條例》的保護範疇。根據認定結論,各時代長城資源分布於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404個縣(市/區)。認定數據如下:各類長城資源遺存總數43,721處(座/段),其中牆體10,051段,壕塹/界壕1,764段,單體建築29,510座,關、堡2,211座,其他遺存185處。牆壕遺存總長度21,196.18公里。[4]
歷史
[編輯]中國北方自古便不安寧。自春秋戰國以來,便有修築長牆,以阻北方遊牧民族的劫掠的史料。而修建長城之舉,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其中以秦、漢、明三時期的規模最大。《延慶州志》記載:「古長城,在州南二十餘里,即燕塞,燕昭王用秦開謀,置上谷塞,自上谷以北至遼西。秦始皇因其舊址而大築之,至今岔道以北迤邐而至永寧一帶遺址猶存」。
唐朝時,由於北方的突厥在唐太宗時已經被平定而不再成為威脅,此後三百年未修長城;後晉割讓燕雲十六州,使得之後宋朝修築長城變得沒有意義;元朝統治者是蒙古人,僅對一些關口做了修繕,只起到盤查路人和作為商路驛站的作用;與元朝類似,清朝直到滅亡也未修長城。
因而,近來實際修築長城僅有明朝,今日所見長城多為明朝建築。而到了二十世紀,在科技的發展下,長城已基本失去阻禦外敵的軍事功能,只有長城戰役勉強算得上再參與了一次作戰。
春秋戰國時期
[編輯]長城在春秋戰國時期即已修築,《詩經·小雅·出車》記載:「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獫狁於襄。」,當時築城用意在於「互防」和「拒胡」。齊長城是中原歷史上建築最早的長城,在今山東境內,至密州琅琊台入海,全長500餘公里。但是由於諸侯林立,且各屬境較小,一般小國長城只有幾百里,一些大的諸侯國家的長城也僅有三四千里。例如趙肅侯十七年(前333年)在漳水、滏水(今滏陽河)附近築長城,史稱「趙南長城」。[5]趙武靈王所築長城,起自代(今河北省蔚縣境內),終於高闕(今內蒙古烏拉特後旗境內),史稱「趙北長城」。[6]《史記》記載:「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餘里以備楚」。秦昭王時,攻滅義渠,「於是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胡」。燕長城,西起造陽(今河北獨石山),東至襄平郡。另有中山國長城和魏長城(即濱洛長城)。
萬里長城之名,自秦始皇才開始,因此,人們提到萬里長城的時候,往往把它同秦始皇的名字聯繫起來。據司馬遷《史記·蒙恬列傳》上記載:「秦已並天下,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築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里。」
秦長城(公元前221年)
[編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後,成為了中原地區唯一政權,並改制為帝國,統一中原。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將軍蒙恬率領三十萬人攻擊匈奴,占據河套,並將秦、趙、燕各國修築的舊城牆連接起來,從臨洮到遼東綿延萬里,從此始有「萬里長城」之稱[7][8]。在修築北方長城的同時,原諸侯國間用以「互防」的城牆被拆毀[9]。
秦長城可大致分為西段和北段。西段起於今甘肅省岷縣,循洮河北至臨洮縣,經定西縣向東北至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吉縣、固原市、彭陽縣,橫跨六盤山,進入甘肅環縣、陝西靖邊、橫山、榆林、神木,然後向北折至今內蒙古托克托南,抵黃河南岸。北段即黃河以北的長城沿陰山西段的狼山,向東至大青山北麓,再向東經今內蒙集寧、興和至河北尚義,再向東北經今河北張北、圍場,再向東經撫順、本溪後向東南,終於朝鮮清川江入海處。
秦長城對於抵禦匈奴的騷擾,保障中原生產生活的安定和墾殖北方土地,起了重要的作用。秦始皇為了修築長城動用了30萬人,創造了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蹟。這一繁重的修築工程,也給當時的人們帶來了極大的痛苦,有人記述「杞梁妻」以及孟姜女的民間故事。現在臨洮附近,陰山、大青山一線,都有秦長城遺蹟殘存。
漢長城(公元前121年)
[編輯]西漢繼續對長城進行修建,以抵禦北方匈奴的侵襲。從漢文帝在位時到漢宣帝在位時止,先後築成了一條西起大宛貳師城、東至朝鮮平壤南部大同江入海口、全長近一萬公里的長城。漢長城是歷史上最長的長城。隨著吉林省通化縣境內新近發現11處秦漢長城遺址,秦漢長城的東北界限進一步北擴。東漢亦築長城,但規模較小。
北朝長城
[編輯]北朝的北魏、東魏、北齊、北周對長城進行了修築與增建。泰常八年(公元423年)北魏築長城起自今河北省的赤城,向西至內蒙古自治區五原縣境,[10]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北魏所築長城,起於北京市居庸關,至山西省河曲縣。[11]
北齊年間修建規模最大,天保三年(552年)至天保八年(557年)六年時間裡,大修長城有五次。天保五年(554年)「十二月庚申,帝行北巡至達速嶺,覽山川險要,將起長城」。天保六年(555年),北齊文宣帝「發夫一百八十萬築長城」,「東至於海」[12]。天保七年(556年),「自西河(今山西汾陽)總秦戍(今山西大同西北)築長城東至於海,前後所築東西凡三千餘里,車十里一戍,其要害置州鎮,凡二十五所」。[13]天保八年(557年)「於長城內築重城,自庫洛拔(今山西朔縣西南)而東至於塢紇戍(今山西繁峙縣平型關東北),凡四百餘里」。[14]河清二年(563年)三月,「齊詔司空斛掉光督步騎二萬,築勛掌城於軹關,仍築長城二百里,置十二戍」。[15]北齊天統元年(565年),「羨以北虜屢犯邊,須備不虞,目庫堆戍東拒於海,隨山屈曲二千餘里,其間二百里中凡有險要,或斬山築城,或湖谷起障,並置立戍邏五十餘所」。[16]今北京市通州區有北齊土長城遺址,為通州區文物保護單位。
北周在大象元年(579年)「發山東諸州民修長城」[17],東魏武定元年(543年),修長城,東至上墱[18],修到古北口[19]。
隋長城
[編輯]從581年起,隋文帝、隋煬帝在今陝北和寧夏6次下令修築長城以防衛突厥,長度的90%處於現寧夏境內。前後動用了128萬人,607年在築長城的過程中10天內就死了近60萬人。[20]611年,農民起義爆發,隋朝以夏和靈州(今陝北和寧夏)一線為北方邊界,而河套(今屬內蒙)則被突厥占據。[21]
隋文帝在位時,為防範突厥[22],多次於冬季徵發丁壯修築長城。公元585年,隋文帝使司農少卿崔仲方發丁三萬於「朔方靈武築長城,東距河,西至綏州,綿垣七百里,以遏胡寇」。[23]隋煬帝在位時,兩次於夏季大規模徵發勞力修築,此時防禦的對象還包括西北方向的吐谷渾。《隋書·煬帝紀》載大業三年(607年)七月:「發丁男百餘萬築長城,西距榆林,東至紫河,一旬而罷,死者十五六。」隋長城在前代北魏和北周、北齊長城的基礎上,將東起紫河,經朔方、靈武直至榆谷以東的長城、築壘基本連成一線和增建。寧夏鹽池縣到靈武到兩道明長城之間有一段長約73公里的隋長城[24],靠近鹽池縣城一側的這道長城叫深溝高壘,俗稱頭道邊,再往北走,還有一道長城,叫河東牆,俗稱二道邊。在頭道邊的北側有一道隱隱約約的低矮牆體,為隋長城。牆體為黑色,紅色,白色土的堆積,建築十分粗糙,基寬9公尺,殘高1—3公尺。在牆體內側,相距1300公尺築一敵台。鹽池縣境內十六堡村和八堡村附近的隋長城保留最為完好[25]。
唐代
[編輯]唐朝並沒有修築長城的說法,即便在後突厥武功最為強盛的默啜可汗(691年—716年在位)時期,武則天也不曾築過長城。
唯一有史可考的是唐玄宗開元年間(713年—741年),張說在媯州(今河北張家口)以北所築的一小段長城,這段長城的全長度皆位於今河北省境內,其規模比隋長城小得多,具體築城時間大致在713年至730年(張說卒年)之間的某年。張說所築的長城在《舊唐書》和《資治通鑑》並無記載,僅載於《新唐書》的地理志和《全唐文》。這段長城可能是為了防禦契丹、奚族或後突厥而建,但唐朝對後突厥的北方防禦體系主要利用三受降城和其軍鎮,自公元720年後,也未曾有過後突厥對唐朝邊境入寇的記載。但是吐蕃在安史之亂後占據了唐朝的隴西、河湟地區,長達百年,並一度攻占長安。
遼金長城
[編輯]遼朝為防禦烏古敵烈部。金朝為防禦蒙古高原諸游牧部落,大築長城。金朝所修長城,史稱金界壕或金邊堡。
明長城
[編輯]到了明朝,從明太祖洪武帝至明神宗萬曆帝,經過先後20次大規模的修建,築成了一條西起甘肅嘉峪關,東至遼東虎山,全長8851.8公里的長城。明長城主要沿著九邊重鎮一線修築,這也是現在所見到的大部份長城。
山西、河北的內、外長城
[編輯]位於山西、河北的外長城,基本上和內蒙古的省界吻合,通常被認為是中晚明北疆的國界[26]。
然而葛劍雄指出,明朝對在長城以北領土的統治並不穩定,而且管理時間相對為短且效率不高。明朝前期,為了對抗北元和隨後分裂的韃靼(這是明朝他稱,實際上直至林丹汗失國,其國號一直是蒙古)和瓦剌,明軍多番出擊,同時也沿前線修築長城。城身的重要地段都以夯土外包條石,置敵台、堡壘、關隘以作守備,同時,沿邊建立長期世襲服軍役的衛所制度,使他們世世代代守衛邊疆。明成祖永樂十九年(1421年)遷都北京後,又沿太行山在山西、河北一段加建內長城作為第二道防線。
內、外兩段長城在西邊於山西忻州市偏頭關(俗稱偏關,明代時為山西鎮總兵駐地)匯聚。
- 外長城自西向東,自忻州市偏關縣老牛灣,沿山西、內蒙古交界線,經偏關縣老營堡向東北轉過朔州市平魯區(唐代名將尉遲恭的出生地)、再經朔州市朔城區、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山西朔州市右玉縣、大同市左雲縣、市區、陽高縣(東南20里即是漢高祖親伐匈奴卻被圍困多日的白登山)、天鎮縣新平堡馬市口,進入河北張家口市懷安縣、萬全縣、橋西區、崇禮區、赤城縣,經北京延慶區居庸關西北在北京延慶縣四海冶和內長城交匯。
- 內長城全長1,600多公里。自西向東自忻州市偏關縣老營堡個角墩,沿山西境內朔州市、忻州市交界線,向東南轉過朔州市平魯區,再經忻州市神池縣、朔州市朔城區、忻州市寧武縣(有寧武關)、忻州市原平縣、朔州市山陰縣、忻州市代縣(北有雁門關)、朔州市應縣、忻州市繁峙縣、大同市渾源縣至大同市靈丘縣(有平型關),直到河北保定市阜平縣、淶源縣、易縣、淶水縣、張家口市涿鹿縣、入北京市門頭溝區、又回到張家口市懷來縣,再入北京延慶區八達嶺、居庸關西南,在北京延慶縣四海冶和外長城交匯。
構築
[編輯]構築法則
[編輯]長城的構築,以「因地形,據險制塞」為基本法則。「因地形」,即指根據地形條件而構築工程,和充分利用在地的自然資源選擇合適的建築材料。「據險制塞」,主要是指利用地理天險禦敵。這條原則有利於防守,也可以節省建築材料。
建築材料與構築方法
[編輯]長城的修築從春秋到明後期,持續了兩千多年。由於各個時代的生產力、技術水平不同,也由於各個政權所面臨的軍事形勢不同,歷代修建的長城在構造、建築方法及形制方面都互有不同;而由於各處地理條件的差異,即使同一時代所修的長城面貌也有不同。
就不同歷史時期和築城技術的發展而言,北魏以前各朝所修的長城,以版築夯土為主,北魏時出現了磚石結構的長城,明代長城則廣泛運用了石砌法、磚砌法、磚石混砌法,從橫切面之觀察更含三角學上的應用,特別在陡坡上的鞏固方面起了作用。
就長城沿線各地的地理條件之不同而言,建造長城所需的材料均按「因地制宜」的原則就地取材解決。崔豹《古今注·都邑》說:「秦所築長城,土色皆紫,漢亦然,故云紫塞焉。」在山地,則開山取石壘牆;在黃土地帶,則取夯土築;在沙漠,則用蘆葦或柳條,加以層層鋪沙修築。此外,砌牆所用的磚、瓦、石灰和木料等,除就地設窯燒制或砍伐外,官府還設有專門部門供應。
形制與體系
[編輯]此章節應避免有陳列雜項、瑣碎資料的部分。 (2024年3月2日) |
萬里長城從來就不是一道孤立的城牆,而是由大量建築組成的嚴密體系。統而言之,越到後期,長城體系就越完善、越嚴密,整體防禦能力不斷增強。長城體系主要由關隘、城牆與樓台、烽燧四部分組成,此外還包括其他附屬設施。城牆與樓台又可以分為城門、城樓和城牆三部份。
關隘
[編輯]在出入長城的咽喉要道上一般都設有關隘駐守。關隘一般建在狹窄的通道上,如兩山之間的最窄處,山水之間的狹長走廊,以及溪流、河谷的相交處。由於關隘於軍事的重要意義,此處的長城有著更為堅固、完善的防禦體系。關隘一般由關口的方形或多邊形城牆、城門、城門樓、瓮城組成。有的還有羅城和護城河。
- 城門:城門是進出關口的通道。元以前多用木過梁,後來改用磚或石塊砌成拱券形的門洞,稱為「券門」。門洞內裝有巨大的包鐵木門,門外側用巨釘嵌鑲,門內側裝有門閂及鎖環,有的還裝有機關。
- 城樓:城門上方築有城樓,是重要的觀察所、指揮所和戰鬥據點。城樓為三層以下的木結構或磚木結構建築。
著名關城
[編輯]當中包含四座具代表性的長城四大關口,包括:河北省張家口市主城區北部的大境門[27];河北省最東部與遼寧省接壤處、位於秦皇島市境內山海關;北京西北部的居庸關;以及甘肅嘉峪關市向西5公里處的嘉峪關等關口。
- 虎山長城:明長城的東端起點。
- 山海關:山海關控制著由北京通往東北的要衝——遼西走廊,位於燕山東段與渤海之間的狹長地帶,是明長城東部第一座關口,有「天下第一關」之稱。
- 嘉峪關:嘉峪關位於祁連山與龍首山之間的狹窄隘口,控制河西走廊,始建於明代,為明長城最西端關口,有「天下第一雄關」之稱。
- 玉門關:是中國境內連通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關隘之一。
- 蕭關:蕭關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境內,中國古代西北著名關口,也是秦長城、漢長城、明長城區段上的名關。與武關、大散關、函谷關並稱為關中四關,處於六盤山、米倉山、隴山交界地帶,絲綢之路南段重鎮。地理位置東望長安、西控涼州、北接河套,是明代九邊重鎮之一,為其中「西三鎮」(嘉峪關、蕭關、懷遠)指揮使駐地。自秦代以來,秦始皇、漢武帝、曹操、唐太宗先後巡視此地,成吉思汗在進攻西夏時就是死於六盤山蕭關附近。蕭關在宋與西夏的戰爭中更是雙方相互爭奪的要塞。蕭關古城經明代擴建後有三重城牆,周圍大小堡寨上百座。在文革時期遭到巨大破壞,僅存部分城牆,2005年後附近盜墓活動猖獗,一直未得到有關部門重視。
- 陽關
- 雁門關:雁門關高踞在的九塞之一的雁門山上,扼守山西南北交通要衝,切斷了塞北高原通向山西及華北平原的一條重要通道。
- 水關
- 黃崖關
- 八達嶺
- 居庸關
- 慕田峪長城
- 金山嶺長城
- 司馬台長城
- 大境門
- 寧夏古長城
- 賀蘭山三關口
- 紫荊關
- 古北口
烽燧
[編輯]長城體系中設置有大量烽燧(烽火台)作為情報傳遞系統。古時用於點燃煙火傳遞重要消息的高台,是古代重要軍事防禦設施,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土電報。烽火台是為防止敵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敵情發生,則白天施煙,夜間點火,台台相連,傳遞訊息。根據歷史文獻、出土漢簡和實地考察可知,烽燧數量眾多且一直延伸到長城以外很遠的地方。按烽燧配置的位置和功能,可以分為四組:設在大漠深處的烽火台是發出警訊的最前線,沿長城兩側設置的烽火台向沿線傳遞情報,由長城通往京師的系列烽火台與王朝中央聯繫,還有一組烽火台與長城所在地附近的地方政府和駐軍聯繫。按明朝制度,舉一煙鳴一炮表示來敵100人左右;舉二煙鳴二炮,來敵500人左右;1000人以上舉三煙鳴三炮。在50公里的長城沿線上,共發現烽火台80餘座,間隔距離平均約3公里,最遠的不超過5公里。「烽火」,古代邊防報警的兩種信號,白天放煙叫「烽」,夜間舉火叫「燧」。
烽火台的建築早於長城,但自長城出現後,長城沿線的烽火台便與長城密切結為一體,成為長城防禦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的甚至就建在長城上,特別是漢代,朝廷非常重視烽火台的建築。烽火,也叫烽燧,是古代軍情報警的一種措施,即敵人白天侵犯時就燃煙(烽),夜間來犯就點火(燧)以可見的煙氣和光亮向各方與上級報警。烽火台在漢代稱作烽堠(烽候)、亭燧,唐宋稱作烽台,並把「烽燧」一詞也引申為烽火台,明代則一般稱作煙墩或墩台(西北明代墩台,大的還有禦敵之功能,小的則只有望而無點烽火之功能)。烽火台一般相距10里左右,明代也有距離5里左右的,守台士兵發現敵人來犯時,立即於台上燃起烽火,鄰台見到後依樣隨之,這樣敵情便可迅速傳遞到軍事中樞部門。
其他附屬設施
[編輯]長城體系除了作為情報傳遞系統的烽燧以外,還建立了以城障等設施構成的縱深防禦配置。秦漢時各種設施得到完善,並且在長城內外設置了屯戍城作為屯駐重兵之所,而且向縱深發展,形成網絡。在城牆、城堡的外側,還有特意設置的障礙物,如僵落、虎落等。秦朝在河套長城一帶,廣植榆樹以阻擋匈奴騎兵,人稱榆關。北齊時在長城內側設戍,險要之處置州鎮,駐紮軍隊,形成前沿的線狀布防。
軍政意義
[編輯]萬里長城既是農耕民族的防禦前線,也是向游牧民族發動反擊的前進基地。長城後側縱深配備機動的軍隊以因應戰事,而長城即是防禦的最前線,也是攻擊起始線,和交通線,在長城前方部署的觀察哨深入到極遠處,前線在長城以北一千公里。在古代,游牧騎兵有優良的機動能力和強大的攻擊力,但是對於城垣防禦體系卻無能為力,即使攻破長城一段,攻勢往往被後勤強大的漢軍所包圍阻斷,因此長城的修建的確能夠有效的抵禦北方民族的侵擾。另一方面,長城在商貿控制可能起到關鍵作用,新的考古研究顯示,在清平堡發現的貿易工藝品較多,因此實際上是社會交流是大於兵戎相向的,以經濟與政治的影響力為策略,蒙漢民族文物同時在該地區周圍遺址的出現,長城也見證中原文明對塞外民族的態度與思考[28]。
但是僅僅依靠長城的消極防禦並不能阻止有組織、大規模的進攻。據《北虜事蹟》記載:「正德十年正月二十二日,套虜二萬餘騎到,於花馬池北鎮邊墩起,至石井兒墩止,拆開牆口一十二處,深入固原等地搶掠而去。本年七月二十二日,套虜二萬騎到,於花馬池北柳揚墩起至青羊墩止,拆開牆口一十六處,深入平涼臨鞏,直抵隴州,大掠而去。總制右御史鄧章調榆林等處官軍分布固原要衝,不能御。」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庚戌之變」,蒙古俺答汗於正面攻擊古北口同時,從黃渝溝拆長城而過,明軍不戰自潰。俺答攻至北京城外,大掠而回。
1933年,大日本帝國控制下的偽滿洲國勢力向關內擴張,與當時的國民革命軍圍繞長城一線發生的數場戰役,史稱長城戰役,與熱河戰役相連接。長城戰役目前為長城歷史上最後一次真正用於軍事的戰役。
文化意義
[編輯]長城是中國古代建造的最為宏大的工程之一,中國的歷朝歷代長城都發揮了很重要的防禦作用,1987年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長城列入世界文化遺產。[29]長城的存在,對古代中國來說,也是一個防禦入侵的精神防線。而在近代,中國人以長城作為中國的象徵。在今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義勇軍進行曲》中,有「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的歌詞,號召人們在國家最危急的時刻,抵禦入侵。[30]羅文《長城謠》中也寫道:中國萬世必須興盛,外御強敵每戰必勝,長城長城一個尖兵。潘孑農、劉雪庵1937年「七·七」事變後在上海創作的《長城謠》: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外面是故鄉。四萬萬同胞心一條,新的長城萬里長。
對修築長城而造成的人員傷亡,很多人通過文學和藝術作品表達憐憫和對封建統治者對批評。例如陳琳《飲馬長城窟行》:「男兒寧當格鬥死,何能怫鬱築長城」。修築古代長城在增強帝國邊防能力的同時也勞民傷財[31],例如1990年代香港殿堂級搖滾樂隊Beyond的歌曲《長城》中所唱;又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作家鮑昌曾撰文《長城》,描述古代長城是「淒婉的歷史」「民族封閉的象徵」「文化愚鈍的標誌」,並樂於見到今天長城的開放局面。[32]中國傳統民間故事「孟姜女哭長城」中,傳說秦始皇時期賦稅勞役繁重,有一對青年男女萬喜良、孟姜女新婚才三天,新郎就被迫出發修築長城,不久因饑寒勞累而死,屍骨也被埋在長城牆下,孟姜女身背寒衣,歷盡千辛萬苦,萬里尋夫來到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已經死去的噩耗,她在長城下痛哭,三日三夜不止,城牆為之崩裂,露出萬喜良的屍骸,孟姜女於因絕望而投海而死。
長城的意義也更被進一步延伸到網際網路領域。1998年起,中國政府開始使用防火長城系統,用於過濾網際網路國際出口上內容的軟硬體系統的集合,這被認為是一種審查系統。外媒曾以谷歌事件為題,透過漫畫形式指出中國政府屏蔽谷歌、youtube、維基百科等國外網站是在「構築網際網路領域的『數字長城』,以此阻止國內網際網路用戶透過國外網頁了解某些事件的一種說法。
長城也是中國各種產品、企業廣泛使用的品牌名稱之一,例如長城集團(長城電腦)、長城汽車等。
長城可以說是地球上重要的人造建物代表。1904年,第一代從男爵亨利·諾曼的People and Politics of the Far East states中寫道:「除了其歷史外,其因為是唯一能從月球上看到的人類手工作品而享有盛譽。」(英語:Besides its age it enjoys the reputation of being the only work of human hands on the globe visible from the moon.)更多的人引用理察·哈里伯頓於1938年出版的Second Book of Marvels-The Orient的內容,其中寫到:「天文學家說,長城是我們星球上唯一一個從月球上肉眼可見的人造物體。」(英語:Astronomers say that the Great Wall is the only man-made thing on our planet visible to the human eye from the moon.)此外,1937年時,著名荷蘭裔美籍歷史通俗讀物作家房龍在出版的《地球的故事》中猜測:「中國的長城是月球上的太空人唯一能看得見的建築物」。關於能否從近地太空或月球上用肉眼望見長城一直存在爭議。然而,長城寬度僅4~5公尺,遠小於現代的高速公路等,且其本身並非發光體、反光體,在數百公里以上不藉助儀器用肉眼觀察是不可能的[33][34]。另外,神舟五號的太空人楊利偉也稱其在2003年的太空之旅中沒有看到長城。[35]
保護
[編輯]長城的破壞分為自然破壞和人為破壞,人為破壞的影響近幾十年更嚴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1952年,中央在財政極其困難的情況下,仍專門撥款近10萬元人民幣用於八達嶺長城的修復[36]。在文革期間,各地均曾出現大規模拆毀長城的行為[36][37]。1976年粉碎「四人幫」後,不少群眾致信文物管理部門和報社呼籲搶救。1977年8月,北京市文物管理部門派人到古北口長城全面調查,向市領導寫了情況匯報,建議加強長城保護,但一直未獲得批覆[37]。1977年12月,中央領導李先念對「長城不能毀」的群眾來信作了批示[37][36]。1978年2月,中共北京市委和北京市革委會向中央提交《關於長城的毀壞情況和保護長城措施的報告》,提出制止毀壞長城的三項措施。獲得中央批准後,北京市文物管理處代市革委會草擬了《關於加強對長城保護管理的通知》,但該通知直到1979年6月尚未下達。1978年5月,國家文物局向其他轄內區域有長城遺址的14個省市區發出《加強對長城保護的通知》,並將《關於加強對長城保護管理的通知》抄轉給各地參考。河北省文化局據此要求各縣對長城保護情況進行一次全面調查,並制訂保護措施[37]。
1979年6月27日,《人民日報》刊登了河北省灤平縣兩間房公社中學的李憲章的來信《不要毀壞長城》,反映「古北口長城已遭到、還正在遭到嚴重破壞。」[38]並同時刊登了《國家文物局關於長城的答覆》,證實李憲章所言,大規模拆毀古北口長城的活動是由當地解放軍駐軍開頭,隨後助長了人民公社社員拆用城磚。據北京市文物管理部門現場調查,自1970年底至1974年底,古北口段長城被拆毀三公里,主要是當地駐軍拆的。該答覆還回顧了上文所述1976年以來的長城保護舉措,並稱決定最近召開一次長城保護工作會議,研究提出堅決制止破壞長城的措施[37]。
「文革」結束後,鄧小平曾在公開場合囑咐文物局領導:「你們一定要保護好長城,長城就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嘍!」1984年7月5日,《北京晚報》聯合八達嶺特區辦事處等單位發起「愛我中華,修我長城」社會贊助活動。該活動啟事發出次日,習仲勛在人民大會堂對《北京晚報》報社領導說:「這是一個好的活動,是個大好事。」9月1日,鄧小平為該活動題詞:「愛我中華,修我長城」。題詞在媒體發表後,激發了公眾對長城修復的熱情。截至1994年,向該活動捐款的個人超過50萬人,單位、地區捐款者近10萬個,國內外各界人士的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幣超過2800萬元,修復長城超過6公里。1987年,中國長城學會成立,是唯一一個全國性的長城工作機構。2002年前後,中國長城學會調查走訪長城沿線,調查結果是三分之一的長城基本完好,三分之一殘破不全,三分之一不復存在[36]。
2006年,內蒙古烏蘭察布市豐鎮為節省工程成本,直接將長城挖開修了條公路,引起社會關注,但僅被文物局處以繳納50萬元罰款的處罰。對長城的旅遊開發帶來的破壞更嚴重。2000年,山東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推倒境內齊長城,在原址上仿北京八達嶺長城建新城牆以發展旅遊。2003年山西朔州右玉縣將殺虎口長城全部推倒,在原址新建長城關口以發展旅遊。這樣的行為不但未受任何處罰,卻作為政府政績受到表彰,當事人還獲得提拔[36]。
2003年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聯名8個屆別的45名委員提交「長城保護工作亟待加強」的提案,建議制定長城保護總體規劃及長城保護專項法規。2006年10月11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簽署第476號國務院令公布《長城保護條例》,同年12月1日起施行。不少地方在《長城保護條例》出台後都開始重視和保護長城。但長城遭受的破壞依舊嚴重,尤其是甘肅、寧夏、陝西和山西等中西部省份境內長城受損最嚴重[36]。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引用
[編輯]- ^ 古代長城這麼矮究竟能攔住什麼? 真相出乎意料. 中國時報. 2022-12-17 [2023-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9).
- ^ 陕西清平堡遗址考古明确长城修建时的主观定位. 2023-02-23 [2023-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9).
-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The Great Wall. whc.unesco.org. [2020-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27) (英語).
- ^ 中国长城保护报告. 國家文物局. [2017-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9).
- ^ 《史記趙世家》中記載:「十七年,圍魏黃,不克。築長城」。
- ^ 《史記‧匈奴列傳》載:「趙武靈王亦變俗胡服,習騎射,北破林胡、樓煩。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下,至高闕為塞……」。
- ^ 史記·蒙恬列傳
- ^ 《淮南子·人間訓》
- ^ 《史記·秦始皇本紀》
- ^ 《魏書·太宗本紀》載:「泰常八年(公元423年)正月丙辰……蠕蠕(柔然)犯塞。二月戊辰,築長城於長川之南。起自赤城,西至五原,延袤二千餘里,備設戍衛。」
- ^ 《魏書·世祖本紀》載「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六月丙戌,發司、幽、定、冀四州十萬人,築畿上塞圍,起上谷,西至於河,廣袤皆千里。」
- ^ 《北齊書·文宣紀》,韓嘉穀《津唐地區長城始建年代質疑》一文則認為北齊的長城並未修到山海關。
- ^ 《北齊書,文宣帝紀》
- ^ 《北齊書·文宣帝紀》
- ^ 《資治通鑑·陳紀》
- ^ 《北齊書·斛律金附於羨傳》
- ^ 《周書·宣帝紀》;《周書·於翼傳》記載:「大象初,征拜大司徒,詔翼巡長城,立亭障,西自雁門,東至碣石,創新改舊,鹹得其要害雲。」
- ^ 《資治通鑑·梁紀》載:梁大同九年,即東魏武定元年(公元543年),東魏「丞相歡築長城於肆州北山西自馬陵,東至上墱,四十日罷。」
- ^ 韓嘉穀《津唐地區長城始建年代質疑》
- ^ (開皇元年)時發稽胡築長城,汾州胡千餘人,在塗亡叛。帝召沖問計,對曰:「夷狄之性,易為反覆,皆由牧宰不稱之所致。臣請以理綏靜,可不勞兵而定。」帝然之,命沖綏懷叛者,月余皆至,並赴長城之役……乃與故齊營州刺史高寶寧合兵為寇。隋主患之,敕緣邊修保障,峻長城。《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七十五》
(開皇五年)隋主使司農少卿崔仲方發丁三萬,於朔方,靈武築長城,東距河,西至綏州,綿歷七百里,以遏胡寇……(開皇六年)復令崔仲方發丁十五萬。於朔方以東,緣邊險要,築數十城……(開皇七年)發丁男十萬餘人修長城,二旬而罷。《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七十六》
(大業三年)發丁男百餘萬築長城,西距榆林,東至紫河,一旬而罷,死者十五六……(大業四年)秋七月辛巳,發丁男二十餘萬築長城,自榆谷而東。《隋書·本紀第三》 - ^ 豐州司馬唐休璟上言,以為:「豐州阻河為固,居賊衝要,自秦、漢已來,列為郡縣,土宜耕牧。隋季喪亂,遷百姓於寧、慶二州,致胡虜深侵,以靈、夏為邊境。《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
- ^ 《資治通鑑》開皇二年(582年)「五月已未」,「高寶寧引突厥寇隋平州」,「突厥悉發五可汗控弦之士四十萬入長城」。《隋書·高祖紀》載開皇三年二月「突厥寇邊」。
- ^ 《隋書,崔仲方傳》
- ^ 鄭嚴. 宁夏盐池县境内一段73公里隋代长城. [2020-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0).
- ^ 盐池境内的隋长城. 中國知網. [2020-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9).
- ^ 长城的修筑历史. [2014-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14).
- ^ 大境門長城文化旅遊區建設項目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1-08-21.
- ^ 清平堡遺址:蒙漢交流的“見証者”. 2023-03-01 [2023-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9).
- ^ 中国的世界遗产 - 新华网. [2016-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2).
- ^ 弘斌. 国旗飘飘 国在心中. [2016-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2).
- ^ 《淮南子·論訓》說,秦築長城,「丁壯丈夫,西至臨洮、狄道,北至飛狐、陽原、道路死者以測量。」
- ^ 鮑昌. 原文内容 - 华文网. [2016-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2).
- ^ 戴昌達、姜小光、習曉環,進一步剖析「從太空看長城」的爭論,科學導報2007,25(4):72-76
- ^ Great Wall from Space: The Answer - Science and Tech. The Atlantic. 2010-07-05 [2017-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9-06).
- ^ 齊柳明. 宇航员在太空能否看到长城. 光明日報 (光明網). 2004-04-30 [2013-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2) (中文(簡體)).
不過,當中國首位太空人楊利偉返回地球後,有記者求證是否看到長城,楊利偉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實事求是地說沒有看到。
- ^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媒体称不当开发等致长城遭人为破坏严重. 新浪. 2012-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0).
- ^ 37.0 37.1 37.2 37.3 37.4 國家文物局關於長城的答覆,人民日報1979年6月27日,第4版
- ^ 李憲章,不要毀壞長城,人民日報1979年6月27日,第4版
來源
[編輯]- 書籍
- Waldon, Arthur 著,石雲龍 等 譯:《長城 從歷史到神話》(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年).
外部連結
[編輯]- 長城小站民間長城愛好者、志願者之家,關於長城的科普與考察信息
- 長城文獻資料庫長城文獻資料庫,由長城志願者收集的長城文獻全文資料庫。
- 長城地理信息系統長城電子地圖,由長城志願者建設的開放數據的WebGis系統
- 萬里長城二百關
- 萬里長城的精華在河北,你知道長城之首直接入海嗎?叫「老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