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羅克
遇羅克 | |
---|---|
出生 | 中國北平市 | 1942年5月1日
逝世 | 1970年3月5日 中國北京市 | (27歲)
死因 | 槍決 |
國籍 | 中華民國(至1949年止)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起) |
民族 | 漢族 |
語言 | 漢語 |
職業 | 工人 |
知名作品 | 《出身論》 |
運動 | 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並槍決 |
父母 | 父:遇崇基 母:王秋林 |
親屬 | 妹妹:遇羅錦 弟弟:遇羅文、遇羅勉 |
遇羅克(1942年5月1日—1970年3月5日)[1],男,祖籍山東,出生於北京,是一名北京人民機器廠的學徒工,做過代課教師等多種臨時工。曾寫作《出身論》等一系列圍繞「出身」問題的文章。他以「家庭出身問題研究小組」為筆名,寫了六期《中學文革報》的頭版文章及其他文章,最著名的是第一期的《出身論》,全國反響巨大。[2]
文革期間,遇羅克於1968年1月5日被捕,1970年3月5日和另19名政治死刑犯,在北京工人體育場的十萬人大會上,被宣判死刑並被殺害。九年後,處決經歷才在整理受害冤案中平反,被宣布無罪[3]。
生平
[編輯]遇羅克父親為水電部高級工程師。1957年父母均被打成「右派」,所以遇羅克的出身屬於「黑五類」,因此他高中畢業後三次高考,在成績達標的情況下卻不被准許進入大學。遇羅克從兒時起便酷愛讀課外書,至被捕前,養成夜夜苦讀的習慣。生前記了大量的文稿、日記和讀書筆記(文革中因抄家風,不得不燒掉,只留下他最後的一本日記,亦成為給他定罪的內容;當局至今未歸還家屬)。他做過多種職業:農業工人、代課教師、研究所和首都圖書館的臨時工等等。他把一個小學學習成績最差的亂班在半年之內變為全校紀律與學習最優秀的班級,不過他因「出身」問題不予轉正。[4][5][6]
1966年2月13日,遇羅克在《文匯報》上發表文章《和機械唯物論進行鬥爭的時候到了》,反對姚文元批判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文化大革命爆發後,遇羅克於1966年下半年寫下了《出身論》一文,批判中國共產黨內部「走資當權派」以血統論(「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基本如此」)陰謀引導社會階級鬥爭方向,列舉共產黨的政策「有成份論,不唯成份論,重在政治表現」反駁血統論,指責血統論是走修正主義道路,嚴重侵犯人權並違背毛澤東思想[7],號召青年與出身論鬥爭到底。該文廣為傳播,影響巨大。1967年1月,在牟志京與遇羅文創辦的六期《中學文革報》每期的頭版頭條文章,皆是遇羅克以「家庭出身問題研究小組」為筆名,圍繞出身與血統論問題所寫的文章,提出「任何通過個人努力所達不到的權利,我們一概不承認」[8];《中學文革報》期期被搶購一空,全國反響十分巨大;六期《中學文革報》上還有遇羅克用其他筆名所寫的文章。
1967年4月14日,中央文化革命小組成員戚本禹公開宣布,《出身論》是「大毒草」[9]。1968年1月5日,遇羅克被捕,被扣上「大造反革命輿論」、「思想反動透頂」、「陰謀進行暗殺活動」、「組織反革命小集團」等罪名。
1970年3月5日,在一打三反運動高潮中,遇羅克在北京工人體育場被宣判死刑,立即執行,時年27歲。據稱其角膜在死後被移植給了一名勞動模範,尚有其他器官被割與其他病人[10]。
1978年冬天,遇羅克的母親王秋琳找到《光明日報》編輯、記者蘇雙碧,希望幫助為遇羅克平反。[11]
1979年10月7日,北京民主墻民刊《四五論壇》第13期專輯,呼籲為遇羅克昭雪(馬德昇特別製作遇羅克木刻插圖)。[來源請求]
1979年11月21日,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宣告遇羅克無罪。當局對遇羅克的屍體無任何交代,只付給了父母二千元人民幣作為撫恤金。遇羅克的日記以及全家人的上千張照片都未歸還,只歸還了十幾張照片。[12]
1980年7月21日、22日,《光明日報》連載了王晨、張天來長篇通訊《劃破夜幕的隕星——記思想解放的先驅遇羅克》。[13]
被處刑的緣由
[編輯]王銳調閱了大量歷史文獻和相關歷史人物的口述,查證遇羅克的死刑處決令一共有2次,第一次是1968年1月周恩來親自簽發(因為遇羅克自稱「有重大案情要細細交待」而獲得拖延),第二次(1970年3月5日真正執行那次)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市公法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謝富治因癌症病重代由吳德簽發。死刑處決通知原文如下:
「十、現行反革命犯遇羅克,男,二十七歲,北京市人,資本家出身,學生成份,北京市人民機械廠徒工。其父系反革命分子,其母系右派分子。遇犯思想反動透頂,對我黨和社會主義制度懷有刻骨仇恨。一九六三年以來,遇犯散布大量反動言論,書寫數萬字的反動信件、詩詞和日記,惡毒地污衊誹謗無產階級司令部;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書寫反動文章十餘篇,印發全國各地,大造反革命輿論;還網羅本市與外地的反壞分子十餘人,陰謀進行暗殺活動,妄圖顛覆無產階級專政。遇犯在押期間,反革命氣焰仍很囂張。」[14]
其它說法還有:
1,因《出身論》一文,為當權者所不容;[11] 遇羅克家人認為他是因六期《中學文革報》而死。
2,因發表在《文匯報》的《和機械唯物論進行鬥爭的時候到了》一文。在文章中,遇羅克批駁了姚文元對歷史和現實的曲解,明確地說:「姚文元同志代表了存在於思想界中的機械唯物論的傾向。我覺得和這種傾向進行鬥爭的時候到了。」[11][15]
家庭
[編輯]- 父親遇崇基(1915年-1988年),祖籍山東,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土木工程系。遇崇基留學日本時曾使用筆名「羅茜」,因而子女起名都用「羅」字,而非家譜上的「廣」字,繁體字的「羅」字可以拆成「四」、「維」,四維是「禮義廉恥」的意思。1952年遇崇基與王秋琳離婚,後與邊姓女子再婚。1953年與邊姓女子離婚,1954年初與王秋琳復婚。[16]
- 母親王秋琳(1920年-1983年),早年留學日本,與遇崇基相識。外祖母楊瑛(1896-1970),老家在北京沙子口一帶,娘家屬於小康,本人文化不高。外祖父,河北南宮縣人,早年在北京學徒,是一名木匠,去世時只有50多歲。1952年遇崇基與王秋琳離婚,王秋琳獨自撫養4個孩子。1954年初遇崇基又與王秋琳復婚。
- 妹妹遇羅錦(1946年3月31日-),1965年畢業於北京市工藝美術學校;1978年7月與第一任丈夫工人蔡鍾培結婚(1980年離婚);1982年與第二任丈夫工程師吳范軍結婚(1992年離婚),育有1子;1986年定居德國,1993年8月遇羅錦和德國人海曼·韋伯結婚;
- 弟弟遇羅文(1948年1月31日-)[17],從事水利切割設備業務
- 小弟遇羅勉(1950年-)。
紀念活動
[編輯]著名詩人北島曾寫詩《宣告》、《結局或開始》紀念遇羅克。
2009年,有人在通州的宋莊美術館樹立起遇羅克半身像。揭幕儀式上有遇羅克雕像發起人、《光明日報》副總編輯、前民間詩刊《今天》編輯徐曉、羅克雕像作者鄭敏、遇羅克弟弟遇羅勉,還有遇羅克生前好友、認同遇羅克理念的朋友約二十人。[18]
資料來源
[編輯]- ^ 1970年遇罗克因《出身论》被判处死刑. [2010-03-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31).
- ^ 宋永毅. 瘋狂歲月中不尋常的『常識』 (PDF). [2024-10-0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6-17).
- ^ 專題:遇羅文:50年後 血統論依然大行其道. 2016.05.18 [2024-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10-07) (中文).
- ^ 出身论(遇罗克,1967.1.18). www.marxists.org. [2024-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8).
- ^ 遇羅克. ywang.uchicago.edu. [2024-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10-07).
- ^ 遇罗克纪念网. beijingspring.com. [2024-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10-07).
- ^ 出身论(遇罗克,1967.1.18). 中文馬克思主義文庫. [2024-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01).
工作隊當政時期,又以極「左」的面目抹殺了階級路線。在對待出身問題上,與修正主義集團可以稱得上是一丘之貉。因此,這個嚴重的社會問題非但沒有解決,反而更加深化了,反而將矛盾擴大化、公開化了。殘酷的「連根拔」,極盡侮辱之能事的所謂「辯論」,以及搜身、辱罵、拘留、毆打等嚴重侵犯人權行為,破壞這一部分青年生活的正常秩序的種種手段,剝奪他們政治權利的種種措施,全都以「超毛澤東思想」的面目出現了。迫使這麼多人消沉了,都感到自己是無罪的罪人,低人一等,很見不得人。他們不能以全部力量投入運動。想革命而又沒有革命的本錢,想造反而又沒有造反的條件,窒殺了多少革命青年的熱情!革命隊伍縮小了。這正中了反動路線的下懷。客觀上起到了包庇鑽進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的作用,起到了挑動群眾斗群眾的作用。有理由這樣講,如果不把以前受壓迫最深的這一大部分革命青年徹底解放出來,那麼,這次運動就決不會取得徹底勝利!
- ^ 纪念遇罗克罹难40周年 张郎郎:被神化了的遇罗克. 2010-05-04 [2020-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05).
- ^ 戚本禹. 戚本禹回忆录. 香港: 中國文革歷史出版社. 2016年4月. 「……北京有個年青工人叫遇羅克,他提出了一個「出身論」與「血統論相對抗。這在當時的影響也很大。中央文革開會的時候討論分析過過羅克的觀點, 認為他完全否定了階級存在的客觀性和階級分析的必要性,這就走向另一個錯誤極端了。毛主席說過:「在階級社會中,每一個人都在一定的階級地位中生活,各種思想無不打上階級的烙印。」所以,當時就決定由我根據毛主席的這一思想做了一個公開的講話,批評過羅克的觀點。1967年4月,我的講話引起了很大的反響,遇羅克因此受到了廣泛的批評,並可能因之而受到了很大的壓力。但我當時只是對他的思想認識進行了批判,並沒有對他採取任何的人身限制。他後來被公安部門逮捕又被處以死刑,這些我都是不知道的。」. ISBN 9789881228482.
- ^ 何清涟:中国人体器官移植行业的秘密. [2011-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12).
- ^ 11.0 11.1 11.2 祝曉風; 張潔宇. 遇罗克冤案披露始末:母亲上门找光明日报. 人民網. 2004-06-03 [2021-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31).
- ^ 自由亞洲電台「心靈之旅」訪談節目主持人張敏. 遇罗克的弟弟遇罗文新书《我家》(2001年3月3日). 自由亞洲電台. 2001-03-03 [2024-09-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9-25).
- ^ 披露尘封的冤情_光明日报网上报史馆. www.gmw.cn. [2024-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03).
- ^ 谁签署了遇罗克的处决令——为遇罗克遇难四十周年而作. [2014-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30).
- ^ 礼平:遇罗克的死不是因为《出身论》. [2010-03-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10).
- ^ 《遇罗克年表》. [2017-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4).
- ^ 《遇罗文遭遇牢狱之灾》. [2017-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4).
- ^ 遇罗克雕像落成宋庄(图). 2009-06-28 [2021-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1-28).[需要較佳來源]
參考文獻
[編輯]- 徐曉、丁東、徐友漁. 遇罗克遗作与回忆. 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1999年. ISBN 7-5059-3277-2.
- 遇羅文. 我家.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0年5月1日. ISBN 9787500427377.
- 遇羅錦:42萬字自傳《一個大童話》,2009年1月由香港「晨鐘書局」出版。
- 金鐘主編:《遇羅克 中國人權先驅》,2010年八月底由香港開放出版社出版。
- 遇羅錦編著:《遇羅克與中學文革報》,副標題:「遇羅克為之而死 被中共封閉至今的六期報紙」,2013年10月底由香港「晨鐘書局」出版,「田園書屋」發行。
外部連結
[編輯]- 紀念遇羅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遇羅克紀念網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中國文革受難者紀念園 [失效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紀念遇羅克博客,存檔於Archive.is(存檔日期 2013-01-04)
- 張郎郎:獄中遇羅克[失效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遇羅錦的博客:紀念文革 懷念遇羅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