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路易絲號巡防艦

這是一篇優良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歷史
船名 路易絲號
艦名出處 巴登大公夫人英語List of consorts of rulers of Baden路易絲
建造方 但澤帝國船廠
鋪設龍骨 1871年
下水日期 1872年12月16日
入役日期 1874年6月4日
除籍日 1896年12月19日
結局 1897年拆解報廢
技術數據
船級 阿里阿德涅級
船型
排水量
  • 標準:1,692噸
  • 滿載:2,072噸
船長 68.16公尺
型寬 10.8公尺
吃水 4.8公尺
動力輸出 2,329匹公制馬力(1,713千瓦特
動力來源 單軸,一台船用蒸汽機英語Marine steam engine
帆索方案 全帆裝索具
船速 14.1節
續航力 1340海里以10節
定員 12名軍官、220名水兵
武器裝備

路易絲號(德語:SMS Luise[註 1])是德意志帝國海軍於19世紀70年代初建造的阿里阿德涅級巡防艦的二號艦,以當時的巴登大公夫人英語List of consorts of rulers of Baden路易絲命名,其姊妹艦還包括有阿里阿德涅號弗蕾亞號。作為奧普戰爭後大規模海軍擴張計劃的一部分,該艦於1871年的普法戰爭期間在但澤帝國船廠開建。它於1872年12月下水,至1874年6月交付使用英語Ship commissioning。路易絲號是一艘小型軍艦,僅裝備有八門火砲。它最初被定型為平甲板巡防艦,自1884年起又重歸類為巡洋巡防艦

路易絲號在服役生涯的早期階段曾進行過兩次重要的海外巡航,均前往東亞水域。第一次從1875年持續到1877年;該艦在巡航期間到訪了中國諸港,以保護德國的利益並宣示主權。第二次從1878年持續到1880年,經歷了類似的活動,惟在編入東亞支艦隊服役期間,它是擔任該部隊的旗艦。在回國途中,該艦曾試圖就德國與馬達加斯加之間的爭端進行談判,但一場強烈的風暴迫使它在達成和解之前便離開。1881年,路易絲號被改裝成一艘訓練艦,並在此後的大部分服役生涯中一直從事該職。它進行了數次海外訓練巡航,於1881-1882年和1885年兩度訪問美洲。1886年和1887年,該艦也曾負責將輪替船員運送到駐紮在德屬西非砲艦上。路易絲號於1892年被拆為廢船英語Hulk (ship type),繼而於1894-1896年間充當魚雷試驗艦,至1896年12月從海軍名錄英語Navy List中除籍。第二年,它作廢品出售,並在漢堡拆解報廢。

設計

[編輯]

作為1867年艦隊計劃的一部分,北日耳曼邦聯議會於1867年10月24日通過了訂購三艘阿里阿德涅級巡防艦的提案,這是一項旨在加強北日耳曼邦聯海軍普奧戰爭後的擴張計劃。該計劃總共需要20艘螺旋槳巡防艦,主要用於海外部署。[1]路易絲號的設計方案於1869年便已完成制定,[2]但由於普法戰爭的爆發,建造工作被推遲到了1871年,即德意志帝國海軍成立後。[3]

路易絲號的水線長全長分別為65.8公尺和68.16公尺,有10.8公尺的舷寬以及4.8公尺的前吃水和5.7公尺的後吃水;其設計排水量為1,692噸,滿載時則可達2,072噸。標準船員編制英語Ship's company為12名軍官和220名水兵。該艦由一台臥式三缸雙脹蒸汽機英語Marine steam engine提供動力,用以驅動一副直徑為4.56公尺的四葉螺旋槳;蒸汽則由四台燃煤箱型火管鍋爐英語Fire-tube boiler供應,這使得它在2,329匹公制馬力(1,713千瓦特)額定功率下的最高航速可達14.1(26.1公里每小時),並且能夠以10節(19公里每小時)的速度連續航行1,340海里(2,480公里)。為了在煤炭可能稀缺的海外長期部署時作為蒸汽機的輔助動力,路易絲號在竣工時曾配備有總帆面積德語Segelfläche為1,582平方公尺的全帆裝索具,但1873年又改為三桅帆樣式,帆面積亦相應減少。[2][4]

路易絲號裝備有六門150公釐22倍徑後裝式英語Breechloader箍砲德語Ringkanone和兩門120公釐23倍徑箍砲,全數布置在舷側。1882年,它又加裝了多四門37公釐轉膛砲英語Hotchkiss gun[2][4]

服役歷史

[編輯]

1871年6月,位於但澤帝國船廠開始為一艘新巡防艦鋪設龍骨。新艦於1872年12月16日下水,沒有舉行任何慶祝活動,惟以當時的巴登大公夫人英語List of consorts of rulers of Baden路易絲命名。舾裝工作一直持續至1874年中期。因艦隻計劃在東亞運用,故採用了寬敞的內部設計。[5]路易絲號於1874年6月4日投運英語Ship commissioning,隨即展開海試。相關的調試於7中旬結束後,它被轉移至威廉港。該艦本應直接投入海外使用,但由於可供調配的軍官人數不足,阻礙了計劃中的海外部署。結果,這艘巡防艦只能於8月26日暫時退役。[2][6]

第一次海外部署

[編輯]
德國人於1872年繪製的東亞地圖

路易絲號於1875年初重新啟用,在德國水域與主力艦隊共同進行訓練作戰。它在同年年底被派往海外執行任務,於10月11日開始整備。10月26日,該艦從威廉港啟程,先是橫渡大西洋到達巴西的里約熱內盧,然後繞過好望角進入印度洋。它於1876年4月1日抵達澳洲的墨爾本,由於艦上多人發燒,而被迫在當地停留了兩個星期。從那裡,路易絲號進一步航行至菲律賓蘇祿群島的主島霍洛島。在首府霍洛,當地居民拒絕為德國商人交付的貨物付款,後者遂向外交部尋求幫助。為此,路易絲號奉命追討這些未償債務,但它無法做到,因為在反抗西班牙殖民政府的起義中,鎮上的居民已將當地付之一炬,並逃到了島上的內陸。[6]

1876年7月1日,路易絲號到香港與駐紮在東亞的德國分艦隊會合,並接替了準備返回德國的姊妹艦阿里阿德涅號。7月13日,由於德國駐華公使擔心英國在當地建立自由港的要求會引起中國人的騷亂,路易絲號遂跟隨分艦隊旗艦蓋甲板巡防艦菲內塔號離開香港,駛往煙臺。到9月底,騷亂的威脅已經消退,因此在10月1日,路易絲號開始對中國的各個港口展開訪問。1877年1月底,該艦前往上海,以確保清朝政府已取消對德國的進口貨物徵稅。然後,它沿長江駛向蕪湖,宣示主權並進行水道測量。在蕪湖附近的工作完成後,路易絲號前往日本長崎接受大修。在此期間,英國鐵甲艦無畏號英語HMS Audacious (1869)疾風影響德語而意外與它相撞,壓碎了路易絲號的三艘艦載艇德語Beiboot、破壞了一台船吊和第二斜桅英語Jibboom。修理完成後,路易絲號收到了返回德國的命令;它於1877年5月7日離開長崎,至9月1日抵達威廉港。1878年初,該艦進入船廠進行現代化改造,其中包括更改其索具樣式,使總帆面積從1,582平方公尺減少為1,049平方公尺。[6]

第二次海外部署

[編輯]

路易絲號於1878年11月20日在海軍少校魯道夫·舍林(Rudolph Schering)的指揮下重新啟用,開始另一次海外部署,並於12月3日離開威廉港前往東亞。[7]不同於首次航行,它此次是行經蘇伊士運河。1879年1月26日,在從亞丁前往孟買的途中,該艦與正在進行科學考察的德國巡防艦瞪羚號和英國巡防艦挑戰者號一起,於十二處不同的方位收集了深海溫度及鹽度樣本。路易絲號隨後在孟買和加爾各答停留,這是德國軍艦第一次到訪加爾各答。它繼續前往香港,於5月初抵達,接替了其姊妹艦弗蕾亞號,並於5月中旬與正在歸國途中的蓋甲板巡防艦萊比錫號會合。舍林少校從萊比錫號艦長、海軍上校卡爾·帕申德語Karl Paschen手中接過東亞最高階軍官的職能,從此全權指揮駐紮在東亞的德國軍艦。[8]

從1879年6月開始,路易絲號巡視日本諸港,有時蓋甲板巡防艦阿達爾貝特親王號也會隨行。8月,該艦在朝鮮海峽共進行了十次深海勘測英語Depth sounding。1880年3月和4月,由於中國沿海地區發生動亂,路易絲號遂率砲艦獨眼巨人號狼號德語SMS Wolf (1878)駐泊至上海,以保護居住在當地的德國公民。4月24日,隨著局勢逐漸緩和,這艘巡防艦得以離開上海前往香港,並履行4月1日收到的歸國命令。在完成航行準備工作後,它於7月3日離開香港,前往馬達加斯加,在返回德國途中完成外交任務。8月16日,舍林中校及其5名軍官在塔馬塔夫會見了馬達加斯加王國首相賴尼萊亞里沃尼。這次行程的原因是法國在馬達加斯加的殖民野心引發了仇外情緒,致使王國拒絕承認新任命的德國公使。但即將來臨的強烈風暴阻礙了進一步的談判,路易絲號不得不在翌日離島,以抵禦風暴。由於艦隻的燃煤庫存供應也捉襟見肘,舍林被迫繼續行程。該艦前往西蒙斯敦英語Simon's Town補充煤炭,然後繼續前往威廉港,於11月9日抵達那裡,至11月20日退役。[9]

訓練艦役期

[編輯]
描繪了路易絲號在巨浪中的插畫

1881年初,路易絲號被改裝為一艘實習水兵的訓練艦,並自4月15日開始服役。從5月18日到6月中旬,它在德國沿岸的波羅的海進行了一次訓練巡航,然後於6月19日展開前往北美中美南美洲的海外拉練。該艦沿途訪問了許多港口,包括加拿大的哈利法克斯英屬蓋亞那喬治城。當1882年9月4日返抵基爾後,路易絲號又被抽調參加了在波羅的海舉行的艦隊演習,受以腓特烈·卡爾號鐵甲艦為旗艦的海軍少將威廉·馮·維克德德語Wilhelm von Wickede指揮。演習結束後,路易絲號於9月25日退役。[9]

鑑於此時的艦況已開始惡化,於是路易絲號從1883年3月底到4月初曾臨時啟用,以便從基爾轉移至但澤的帝國船廠進行徹底的大修。這項工作一直持續到1885年2月,然後它於當月24日重新入役,在完成了數次試航後繼續其訓練職責。從5月11日起,該艦在波羅的海進行了一次簡短的訓練巡航,繼而從6月1日開始了第二次海外拉練之旅,繼續前往美洲。返程途中,路易絲號經愛爾蘭的皇后鎮前往考斯,代表德國參加參加1886年的英國海軍海上閱兵。它於8月10日離開考斯,在9月10日抵達威廉港之前還分別到訪了格雷夫森德利斯[9]

抵達威廉港後,路易絲號又立即接到命令,將輪替船員運送到駐紮在德屬西非的砲艦獨眼巨人號和蒼鷹號德語SMS Habicht (1879)。這是由於海軍希望節省租用商船的費用。它航行到喀麥隆杜阿拉,轉移新的船員,並於1887年1月26日回到威廉港。該艦於2月10日轉移至基爾,在那裡縮減了船員編制。將近兩個月後,即1887年4月5日,隨著船員恢復滿編,路易絲號重新以訓練艦身份服役,繼而在北海和波羅的海巡航。6月3日,它在基爾出席了威廉皇帝運河的開鑿儀式。該艦繼續在德國水域巡航直至9月9日;六天後,它退役並被編入預備役擱置。[10]

僅僅一個月後,即1887年10月15日,路易絲號便重新啟用,並再次承擔了將德國砲艦的新船員帶到西非並將原有船員帶回國的任務。旅程於10月24日在基爾啟程,至12月17日抵達杜阿拉。十天後,該艦離開西非開始回程,於1888年2月18日在基爾結束。它於2月20日再度退役並安置在預備役,直到4月又以訓練艦身份重新啟用。路易絲號在這次役期中僅在波羅的海進行過一次訓練巡航,然後於9月29日退役。1889年,它在基爾帝國船廠接受大修,因此未及於當年投入使用。但在1890年和1891年,該艦都曾作為訓練艦服役,並參加了這兩年的艦隊演習。[11]路易絲號於1892年被拆為廢船英語Hulk (ship type)並常駐基爾,列為「特殊用途船舶」(Schiffen für besondere Zwecke),後改稱「港埠用船」(Hafenschiffe)。從1894年11月至1895年4月16日,它充當魚雷測試船再次投運,主要在基爾峽灣活動。1896年12月19日,路易絲號正式從海軍名錄英語Navy List中除籍。第二年,帝國海軍作價54,187金馬克將其售予拆船商,並在漢堡拆解報廢。[2][11]

注釋

[編輯]
腳註
  1. ^ SMS表示Seiner Majestät Schiff, 即「陛下之艦」。
引用
  1. ^ Sondhaus,第109頁.
  2. ^ 2.0 2.1 2.2 2.3 2.4 Gröner,第87頁.
  3. ^ Sondhaus,第89–90頁.
  4. ^ 4.0 4.1 Lyon,第251頁.
  5. ^ Die neue Glattdeckscorvette Luise. Illustrirte Zeitung (Leipzig: J. J. Weber). 1873-06-07, (1562): 430 [2023-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4). 
  6. ^ 6.0 6.1 6.2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7頁.
  7.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6頁.
  8.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7–28頁.
  9. ^ 9.0 9.1 9.2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8頁.
  10.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8–29頁.
  11. ^ 11.0 11.1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9頁.

參考資料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