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超越 (哲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超越(transcendence)在哲學中傳達的是源自該詞(拉丁語)字面意思的基本概念,即越過, 是指處於普通經驗或理解之外的狀態。它涉及超越知覺知識的通常界限,訪問更高或更深層次的現實。並且側重於理性、意識或現實的本質等概念, 並試圖提供一個不依賴於宗教信仰或超自然力量的理解世界的框架,也是一個關於存在知識的顯現和驗證的框架。 [1][2] [3] 「超驗的」(transcendental)是一個源自於學術的詞彙,用來指稱存在的額外範疇屬性。[4][5] 對於康德而言,「超越的」(transcendent)的意思是指那些超越我們知識能力的範疇,與「超驗的」(transcendental)相對。

在超越理論中,神聖被視為在物質世界之外。 但與超越理論形成對比的內在(Immanence )學說認為,神聖包含或體現在物質世界中。它被一些關於神聖存在的哲學和形上學理論所持有。內在性通常應用於一神論、泛神論、泛神論或泛神論信仰,以暗示精神世界滲透世俗。 [1]

宗教定義

[編輯]

在宗教中,超越是指神的本性和力量的一個方面,完全獨立於物質宇宙,超越了所有物理法則。這與內在性形成對比,其中一個神被認為完全存在於物質世界中,因此以各種方式為生物所接觸。在宗教體驗中,超越是一種已經克服了物理存在的限制並且根據某些定義也已經超越了它的狀態。這通常在禱告、降神術、冥想、致幻劑和超自然「幻象」中表現出來。

它在各種宗教傳統的神性概念中得到了確認,這與僅存在於物質秩序(內在主義)或不可區分於其之中(泛神論)的神(或絕對)的概念形成對比。超越不僅可以歸因於神性的存在,而且可以歸因於神性的知識。因此,上帝可以超越宇宙和知識(超出人類理解的範疇)。

儘管超越被定義為內在性的相反,但兩者並不一定是互相排斥的。一些不同宗教傳統的神學家和形上學家肯定一個神既存在於宇宙中又超越了宇宙(泛靈論);在其中,但不屬於其中;同時瀰漫其中並超越了它。

當代哲學

[編輯]

讓-保羅·薩特在他的作品中也談到了超越。在《存在與虛無》中,薩特使用超越來描述自我與物件導向的世界的關係,以及我們與他人的具體關係。對於薩特來說,對於自身有時被稱為超越性。此外,如果將他人嚴格視為對象,就像任何其他對象一樣,那麼對於自我來說,其他人就是一種超越性的被超越。當自我在他人的世界中抓住了他人,並抓住了他人擁有的主體性時,就被稱為超越的超越。因此,薩特用超越來定義與他人的關係。[6]

與宗教定義的比較

[編輯]

超越的哲學定義通常強調超越或超越人類經驗極限的想法,並且側重於理性、意識或現實的本質等概念。這些定義通常基於理性和經驗觀察,並試圖提供一個不依賴於宗教信仰或超自然力量的理解世界的框架。[1][2][3]

另一方面,宗教對超越的定義通常強調與超越自我或物質世界的事物聯繫的想法,並且可能側重於上帝、靈魂或來世等概念。這些定義通常基於信仰和啟示,並且可能被視為提供了一種進入更高或神聖現實的途徑,這種現實無法通過理性直接觀察或解釋。

儘管這兩種超越定義之間可能存在一些重疊,但它們最終基於不同的認識論框架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因此,超越的哲學定義所衍生的範圍可以包含超越的宗教定義所衍生的範圍,反之則不然。這是因為超越的哲學定義比宗教定義更廣泛、更抽象,宗教定義更具體,更側重於特定的信仰或信仰體系。

口語用法

[編輯]

在日常語言中,「超越」意味著「超越」,而「自我超越」意味著超越先前的自我形態或狀態。神秘體驗被認為是一種特別先進的自我超越狀態,在其中,分離的自我感被拋棄。人們認為「自我超越」是可以心理測量的,並且(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是遺傳的,並已經作為人格特質在「氣質與品格清單」中加以了融合。[7] 這一發現在迪恩·哈默的書《上帝基因》中有所描述,儘管這受到了評論家卡爾·齊默等人的批評。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Transcendence and Immanence, Chin-Tai Kim,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Religion, Vol. 55, No. 3 (Autumn, 1987), pp. 537-549 (13 pages). [2023-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27). 
  2. ^ 2.0 2.1 Transcendence in Philosophy and in Everyday Life, Author(s): JOHN LACHS Source: The Journal of Speculative Philosophy , 1997, New Series, Vol. 11, No. 4 (1997), pp. 247-255 Published by: Pen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23-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27). 
  3. ^ 3.0 3.1 Referential Transcendence, Author(s): Roy Wood Sellars, Source: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 Sep., 1961, Vol. 22, No. 1 (Sep., 1961), pp. 1-15 Published by: International Phenomenological Society. [2023-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27). 
  4. ^ Caygill, Howard. A Kant Dictionary. (Blackwell Philosopher Dictionaries),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0, p. 398
  5. ^ CATHOLIC ENCYCLOPEDIA: Transcendentalism. www.newadvent.org. [25 September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0). 
  6. ^ Sartre, Jean-Paul. Being and Nothingness. Trans. Hazel E. Barnes. New York: Washington Square Press, 1956.
  7. ^ Cloninger, C.R.; Svrakic, DM; Przybeck, TR. A psychobiological model of temperament and character.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December 1993, 50 (12): 975–90. PMID 8250684. doi:10.1001/archpsyc.1993.01820240059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