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爾蓋·普羅高菲夫
謝爾蓋·普羅高菲夫 Сергей Прокофьев | ||||||||||||
---|---|---|---|---|---|---|---|---|---|---|---|---|
出生 | 俄羅斯葉卡捷琳諾斯拉夫省松佐夫卡(位於今烏克蘭頓內茨克州) | 1891年4月23日|||||||||||
逝世 | 1953年3月5日 蘇聯莫斯科 | (61歲)|||||||||||
國籍 | 俄羅斯 | |||||||||||
知名作品 | 芭蕾舞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灰姑娘》,交響童話《彼得與狼》,七部交響曲,九部協奏曲,九部鋼琴奏鳴曲,大提琴奏鳴曲,歌劇《三橘愛》《火天使》《戰爭與和平》,電影配樂《亞歷山大·涅夫斯基》 | |||||||||||
獎項 |
| |||||||||||
所屬時期/樂派 | 20世紀 | |||||||||||
擅長類型 | 芭蕾,歌劇,管弦樂,鋼琴獨奏曲,協奏曲,電影配樂 | |||||||||||
師從 |
謝爾蓋·謝爾蓋耶維奇·普羅高菲夫(俄語:Сергей Сергеевич Прокофьев,羅馬化:Sergey Sergeyevich Prokof'yev[註 1];1891年4月23日—1953年3月5日),俄羅斯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1936年後為蘇聯效力。他曾數次獲頒「史達林獎」,死後被追授「列寧獎」。
生平
[編輯]普羅高菲夫出生於烏克蘭頓內茨克州,父親是一個莊園管家,母親會彈鋼琴,他早年就顯示出其音樂才華。4歲時他就跟著母親學習鋼琴,5歲就已開始創作。1902年和1903年普羅高菲夫在作曲家格里埃爾底下接受家庭授課,在接下來的1904年初,老師就介紹他認識了格拉祖諾夫,後者立刻促成了普羅高菲夫在聖彼得堡音樂學院的學習。他的老師是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和里亞多夫。他在那裡一直學習作曲,對位法、配器法,鋼琴和指揮直到1914年。除此之外他還登台演奏了自己的一些作品,很快就以其精湛的鋼琴技巧贏得名聲。直到1918年他一直留在俄國,不定期旅遊還做過不少演出。
十月革命之後的苦況使得普羅科菲夫決定在1918年離開俄國到美國。但在美國他連腳還沒站穩,就出了財政危機,不得不在1920年四月奔波到法國。接下來的幾年,除了1922年/23年他在德國巴伐利亞州埃塔爾鎮短暫居住外,都留在了巴黎。1923年他與西班牙歌手卡羅林娜·科丁娜結婚,後者藝名為Lina Ljubera。
1927年思鄉之情日上心頭,將他第一次帶還回蘇聯,他在接下幾年來穿梭於巴黎於莫斯科之間。1936年他定居莫斯科。兩年後他最後一次西遊。
在蘇聯普羅高菲夫經歷了自己的創作之春,他多數重要作品就是誕生在這片土地上。1941年他拋妻棄子,選擇了25歲的女作家米拉·孟德松(Mira Mendelson),1945年他健康轉壞,三年後兩人結婚。1948年他被蘇共指責,犯上了形式主義的錯誤,並被要求要注意作品的「民族性」。儘管這件事影響了普羅高菲夫的健康,可是他到死也沒有停止過創作。1952年起他獲得了國家津貼。但他終在1953年3月5日與史達林同日離世。
風格
[編輯]普羅高菲夫自稱其作品是四條基準線合作的結果。古典線一方面來自於他對歷史元素如古舞蹈的懷緬,另一方面則是他對傳統的繼承。而現代線則彰顯他對大膽的和聲歌手,不和諧音和新穎的和弦組合的偏好。這些作品已到達調性的底線。第三條線被普羅高菲夫稱為動力線。他的很多作品有著緊湊的節奏和粗獷的旋律。與之相對的是抒情線。普羅高菲夫能夠將抒情和恬靜的旋律突然帶到尖銳強烈的情感衝擊之中。另外,他的作品中幽默和諷刺也並不少見。普羅高菲夫的管弦樂有著獨特的音響,這全賴其獨特的配器,例如部分的小提琴和低音號齊奏。
普羅高菲夫的創作並未中斷,但還是可以從中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俄國階段,這期的作品是他出走之前寫下的。這時期的作品,以普氏特有的旋律,尖銳地不協調音,挖苦式的幽默和強大的生命力為標誌。雖然此時的他已和歐浪漫主義涇渭分明,但是其風格仍未和傳統完全脫節,遵守調性創作。這些作品中還引起過醜聞(如《斯基泰人組曲》)。經過短暫的休整(1部小提琴協奏曲,3部鋼琴協奏曲),他的音樂語言進入第二階段外國階段(從1918年起),這時他的音樂更為現代,第二主線分明。這時的普羅高菲夫開始不理會調性。聚集的音響,旋律的突然爆發是這時期作品的特色。雖然如此,他的前衛相比起一些同僚程度還是不一樣的。1930年代起其風格開始轉變。搬回蘇聯之後,他的新風格開始露頭,故該時期被稱為蘇聯階段。普羅高菲夫一直相信,作曲是行使一種社會職能。這一信念可在其簡化和聲歌手,寫出鮮明的織體的行動中看出來。他大量運用俄羅斯民間音樂,寫出不但不艱澀而且易懂的音樂。此外他還堅守調性,注重使用複調音樂。二戰期間,他的音樂就更尖銳更辛辣,導致了蘇共的指責。普羅高菲夫更進一步簡化自己的音樂。他晚期的作品,就是多旋律,抒情聲調,平淡的隱退和浪漫的音色的結合體。
普羅高菲夫被算作現代古典作曲家。他還是一名電影配樂人。電影《亞歷山大·涅夫斯基》的配樂是電影音樂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他對電影配樂的發展影響甚深,可以說,20世紀末的電影音樂都有著其影子。
對普氏有影響的兩個人分別是雷格和同學米亞斯科夫斯基。前者在1906年訪問了聖彼得堡,並以其獨特的音樂給普氏留下深刻印象。米亞斯科夫斯基和普羅高菲夫是聖彼得堡音樂學院的同學,長年保持書信來往,共同討論作曲等話題。普羅高菲夫對他的意見非常重視。可以說,他的作品離不開米亞斯科夫斯基的支持。而普羅高菲夫的音樂,也以自己別具一格的魅力吸引著往後的聽眾。
作品
[編輯]交響曲
[編輯]- 第1號交響曲,D大調,「古典」,Op. 25(1916–17)
- 第2號交響曲,D小調,Op. 40(1924–25);修訂版為Op. 136(1953,未完成)
- 第3號交響曲,C小調,Op. 44(1928)
- 第4號交響曲,C大調,Op. 47(1929–30);修訂版為Op. 112(1947)
- 第5號交響曲,B♭大調,Op. 100(1944)
- 第6號交響曲,E♭小調,Op. 111(1945–47)
- 第7號交響曲,C♯小調,Op. 131(1951–52)
其它交響音樂
[編輯]- A大調小交響曲 op. 5(1909),修改版本 op. 48(1929)
- 夢 op. 6(1910)
- 斯基泰人組曲 op. 20(1914/15)
- 美國序曲 op. 42(1926,1928年改編為樂隊版本)
- 基傑少尉,組曲 op. 60(1934)
- 彼得與狼 op. 67(1936)
- 電影音樂(《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和《伊凡雷帝》)
- 管樂作品
- 4首進行曲 op. 69(1935-37)
- 運動會進行曲
- F大調抒情進行曲
- B大調進行曲
- 降A大調進行曲(1941)
- 降B大調進行曲 op. 99(1943/44)
- 二戰結束頌 op. 105(1945)
- 4首進行曲 op. 69(1935-37)
協奏曲
[編輯]- 降D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 op. 10(1911/12)
- g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 op. 16(1913, rev. 1923)
- C大調第三鋼琴協奏曲 op. 26(1917-21)
- B大調第四鋼琴協奏曲 op. 53 左手協奏曲(1931)
- G大調第五鋼琴協奏曲 op. 55(1935)
- D大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 op. 19(1916/17)
- g小調第二小提琴協奏曲 op. 63(1934)
- 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op. 58(1934-38)
- e小調大提琴交響協奏曲 op. 125(1950-52, op. 58的修改版本)
- g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op. 132(1952,由羅斯卓波維奇和卡巴賴夫斯基完成)
室內樂
[編輯]其它鋼琴獨奏作品
[編輯]- 4練習曲 op. 2(1909)
- 4首作品 op. 4(1910–1912)
- d小調托卡塔 op. 11(1912)
- 諷刺,5首 op. 17(1914)
- 瞬間影像,20首 op. 22(1915-17)
- 奶奶的故事 op. 31(1918)
- 10首作品 op. 12 (1906-13)
芭蕾
[編輯]- 鋼鐵般的疾馳(1927,巴黎)
- 回頭的浪子(1929,巴黎)
- 聶伯河畔(1931,巴黎)
- 羅密歐與朱麗葉 op. 64(1935/36)
- 灰姑娘 op. 97(1945,莫斯科)
- 石花童話 op. 118(1954,莫斯科)
歌劇
[編輯]- Maddalena, 獨幕劇 op. 13(1911-13)
- 賭徒,四幕歌劇 op. 24(1915/16)
- 三橘愛,序幕加四幕歌劇 op. 33(1919)
- 燃燒的天使,五幕歌劇 op. 37(1919-27)
- Semjon Kotko,五幕歌劇 op. 81(1939)
- 情定修道院,四幕歌劇 op. 86(1940/41)
- 戰爭與和平,兩部歌劇 op. 91(1941,1952修訂)
- 一個真正的人的故事,四幕歌劇 op. 117(1947/48)
聲樂作品
[編輯]- 神劇《七個,他們七個》,為男高音,混聲合唱團和大型管弦樂隊 op. 30(1917/18)
- 為兩個合唱團,管樂隊,手風琴,打擊樂器和管弦樂隊的清唱劇,為紀念十月革命20周年 op. 74(1936)
- 《亞歷山大·涅夫斯基》,為女高音、合唱團及樂隊而寫的清唱劇 op. 78(1938/39),選取同名的電影配樂並作修改。
- 《繁榮吧,強大的國家》,為紀念十月革命30周年而創作的清唱劇 op. 114(1947)
- 神劇《和平守衛者》 op. 124(1950)
- 歌曲
- 群眾歌曲
參見
[編輯]注釋
[編輯]- ^ 俄語發音:[sʲɪˈrɡʲej sʲɪˈrɡʲeɪvʲɪtɕ prɐˈkofʲjɪf],在英文中常寫作Sergei Sergeyevich Prokofiev,其他轉寫還包括Sergey或Serge,以及Prokofief、Prokofieff或Prokofyev。[1][2]
參考資料
[編輯]- 參照
- ^ 《大英百科全書》中的條目:Sergey Prokofiev(英文)
- ^ Sergei Sergeyevich Prokofiev. Encyclopedia.com. [2018-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2).
- 書籍
- Streller, Friedbert. Sergej Prokofjew und seine Zeit [謝爾蓋·普羅高菲夫和他的時代]. Laaber: Laaber Verlag. 2003. ISBN 9783890075549.
- Biesold, Maria. Sergej Prokofjew: Komponist im Schatten Stalins [謝爾蓋·普羅高菲夫:在史達林陰影下作曲]. BeltzQuadriga. 1996. ISBN 9783886792719.
- Wünschel, Ulrich. Sergej Prokofjews Filmmusik zu Sergej Eisensteins Alexander Newski [謝爾蓋·普羅高菲夫為謝爾蓋·艾森斯坦電影亞歷山大·涅夫斯基的配樂]. GRIN Verlag. 2006. ISBN 9783936000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