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佩霓
謝佩霓(1966年9月4日—),是一位臺灣的藝術評論家、策展人、藝術史學者,現任國際藝評人協會台灣分會理事長、台灣女建築家學會常務理事、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曾擔任逢甲大學室內及景觀設計學系與建築學系助理教授、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國際藝評人協會台灣分會常務理事、國家文藝獎評審、金鐘獎評審、中華民國文化部公共藝術獎評審等職務[1]。
生平
[編輯]1966年,謝佩霓出生於臺中;她的父親謝文昌是一位建築師,母親在國立臺中師範學院擔任音樂老師。謝佩霓的曾祖父謝道隆是漢醫,也是櫟社的成員之一[2]。出生時,她因母親疑似在懷孕第三週胚胎分裂不全而患有小臉症(microtia)、小耳症(Goldenhar Syndrome)合併症,左側全聾全盲,說話亦有障礙。
從小,謝佩霓的父母就經常帶她逛書店。
滿月起由父母陪伴下接受羅慧夫醫師治療。六歲起,謝佩霓開始到馬偕醫院竹圍分院接受顱顏重建手術;因為住院時每四小時就會有護理師替她量體溫及餵藥,她養成每日睡眠時間最多四小時的習慣。當時,她的父親經常會在淡江英專附近的書店為她蒐集各種翻譯文學作品,她也開始在閱讀中尋找慰藉與認同,並在醫療過程中以之作為精神支柱。[3]
後來,謝佩霓在國立台中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2018年獲傑出校友)、懷恩中學、曉明女中求學後,畢業於靜宜大學英文系,畢業獲智育獎、群育獎(2010年獲選第六屆傑出校友);並前往魯汶大學,在偶然情況下成為歐洲共同體培育的首批國際青年人才。此後,她多次前往世界各地從事人道服務。[3]
2009年1月,謝佩霓接任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
2015年6月上旬,高雄市政府片面發出公文表示謝佩霓任期至7月30日為止,8月起歸建逢甲大學。[4]
2016年2月,謝佩霓受臺北市政府委任成為其文化局長。[5]
2016年10月底,謝佩霓以身體健康為由請辭臺北市政府文化局長職務。[6][7]
著作
[編輯]編輯作品
[編輯]一般著作
[編輯]- 《另類蕭勤》. 時報文化. 2005.
- 《貓非貓:伸展在文字與攝影之間、藝術與文學之間。》. 大塊文化. 2021.
翻譯作品
[編輯]- 《激發你的創造力》. 迪茂出版. 2000.[8]
榮譽及獎項
[編輯]- 捷克共和國卓越貢獻獎章
- 義大利共和國功績勳章騎士勳位Ordine al Merito della Repubblica Italiana (OMRI) Order of Merit of the Italian Republic[9]
- 法國藝術暨文化騎士勳章藝術與文學勳章[10][11]
參考資料
[編輯]- ^ 伊通公園 ITPARK. www.itpark.com.tw. [2017-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3).
- ^ 《非常人語》畢卡索的女人 謝佩霓. Next Magazine TW. [2017-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5) (中文(臺灣)).
- ^ 3.0 3.1 從舒適圈出走 謝佩霓 要做一個不被program的人. 青春共和國雜誌. 2016-05-09 [2017-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01) (中文(繁體)).
- ^ Storm.mg. 遭撤換 高美館長謝佩霓:唯一遺憾是少了好好的告別. 風傳媒. [2017-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3) (中文(臺灣)).
- ^ 羊正鈺. 柯P的文化局長是「她」:前高美館長 花6年拯救了「文化沙漠」之都. 關鍵評論網. 2016-02-01 [2017-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5) (中文(臺灣)).
- ^ 羊正鈺. 【公開信】北市文化局長謝佩霓請辭,短短8個月她完成這麼多!. 關鍵評論網. 2016-10-21 [2017-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22) (中文(臺灣)).
- ^ 請辭文化局長 謝佩霓:如過河卒子、四面楚歌.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6-10-21 [2017-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5).
- ^ 伊通公園 ITPARK. www.itpark.com.tw. [2017-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4).
- ^ 靜宜傑出校友謝佩霓 榮獲「義大利共和國功績勳章騎士勳位」. 中時電子報. [2017-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6) (中文(臺灣)).
- ^ 謝佩霓女士榮獲法國藝術暨文化騎士勳章. La France à Taiwan - 法國在台灣. [2017-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4) (中文).
- ^ 接倪重華棒子 謝佩霓:無姿態的和文史團體溝通. 蘋果日報. 2016-02-02 [2017-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5)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