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虎山長城

座標40°13′25″N 124°31′00″E / 40.2235°N 124.5166°E / 40.2235; 124.5166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明長城
(虎山長城)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地址遼寧省丹東市寬甸滿族自治縣
座標40°13′25″N 124°31′00″E / 40.2235°N 124.5166°E / 40.2235; 124.5166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7-1972-3-008(歸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認定時間2013年3月

虎山長城位於遼寧省丹東市寬甸滿族自治縣虎山鎮虎山村,是明長城的東端起點。2013年,虎山長城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歸併入第五批的長城中。

簡介

[編輯]
明朝中葉疆域與明長城位置。
虎山長城鳥瞰鴨綠江
城牆段

虎山原名馬耳山,位於鴨綠江與鴨綠江的支流靉河的交匯處,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隔江相望,面積約4平方公里,主峰高146.3,山峰突起,周圍地勢平坦,視野開闊。距丹東市區約有20公里

虎山長城(古稱老邊牆)始建於明憲宗成化五年(1469年),位於虎山南麓,據《明史》記載:「終明之世,邊防甚重。東起鴨綠江,西抵嘉峪,綿亙萬里,分地守御。初設遼東、宣府、大同、延綏四鎮,繼設寧夏甘肅、薊州三鎮,而太原總兵治偏頭,三邊制府駐固原,亦稱二鎮,是為九邊」。《明實錄》也載有:修築已坍塌的「東路自開原直抵鴨綠江」邊牆。《安東縣誌》記載說:「老邊牆,在縣治東北四十里,靉河北岸,……嘉靖二十五年,更為第二次拓邊,置江沿台堡於今九連稱,則老邊牆之築,必在此時」。明代巡撫都御史王之浩登臨虎山要塞時,曾寫下《登馬耳山望朝鮮》一詩。

修建虎山長城的目的是為防範崛起的女真人及海上外敵的入侵,明朝末年,虎山長城成為後金的實際控制區,而薩爾滸之戰後,虎山長城做為阻擋後金的軍事要塞而遭到破壞,清朝入關後虎山長城失去軍事防守意義,從此荒棄。

發現

[編輯]

1989年,通過飛機航拍和實地調查考證,在中朝邊境的遼寧省丹東市寬甸滿族自治縣境內,發掘出600餘米長城遺址。1990年,經羅哲文等長城專家學者實地考察認定為明長城東端起點,它橫越虎山向北向西經遼寧省的撫順瀋陽遼陽鞍山錦州河北省境內的山海關長城相連接。這一發現使明長城延長了1000多公里,而也更改了歷史教課書上講述的長城東端起點為山海關的說法。[1]亦引證了明代大部分時間均控制遼東地區。

構築

[編輯]

1990年發掘出虎山長城掩埋在土層下的明代萬里長城東端的起點台址。台址為夯土築成,邊長36公尺,存高4公尺。在台址東面,有接續的石築城牆,逶迤直上虎山。1992年曾投資380萬元人民幣,修復了600多米虎山長城,初現了長城最東端的面貌。2000年又總投資2230萬元人民幣,完成了1000多米的長城主體修復。[2]

爭議

[編輯]

2003年8月,經考古愛好者李亞忠對虎山長城進行實地考察後認為:「虎山一帶延伸到朝鮮平壤西南大同江畔的長城,採用毛石和土堆築,沒有用磚遺蹟,其牆底寬2-4公尺,殘高僅0.8-1.2公尺,牆址、烽燧及土城遺址都與自山海關綿延至遼東的長城遺址極為相似,卻不具備明長城特徵。」從而證明虎山長城為燕長城而不是明長城,所以虎山長城可以稱為萬里長城的東端起點而非明長城的東端起點,但也是明長城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編輯]
  1. ^ CNN dandong-china-gateway-north-korea. [2016-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19). 
  2. ^ 丹東市内から虎山へ鴨緑江沿い. [2016-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31). 

參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