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夫·薩皮耶哈
萊夫·薩皮耶哈 | |
---|---|
原文名 | Lew Sapieha |
出生 | 1557年4月4日 立陶宛大公國阿斯特魯納 |
逝世 | 1633年7月7日 波蘭立陶宛聯邦維爾紐斯 | (76歲)
貴族 | 薩皮耶哈家族 |
配偶 | 卡塔日娜·索貝克 多蘿西·菲爾瓦伊 |
子嗣
卡塔日娜·薩皮耶哈 克日什托夫·薩皮耶哈 揚·斯坦尼斯瓦夫·薩皮耶哈 安傑伊·薩皮耶哈 安娜·薩皮耶哈 克日什托夫·米哈烏·薩皮耶哈 卡齊米日·萊昂·薩皮耶哈 | |
父親 | 伊萬·薩皮耶哈 |
母親 | 博格丹·德魯卡·科諾普卡 |
萊夫·薩皮耶哈(波蘭語:Lew Sapieha,立陶宛語:Leonas Sapiega,白俄羅斯語:Леў Сапега,羅馬化:Lieŭ Sapieha,1557年4月4日—1633年7月7日),波蘭立陶宛聯邦貴族、政治家,曾任波蘭王室總理大臣、立陶宛大公國總理大臣、維爾紐斯省總督、立陶宛大蓋特曼等職務。
薩皮耶哈被後世廣泛視為波蘭立陶宛聯邦偉大的政治人物。作為一名富有權勢和財富的大貴族,他以其智慧而聞名,同時他也是立陶宛大公國全盛時期最為傑出的領袖之一。薩皮耶哈是魯塞尼亞人[1][2],現代白俄羅斯的文獻資料多視其為白俄羅斯人,然而這些資料中關於立陶宛大公國的記載往往被大肆歪曲,並不被波蘭和立陶宛的歷史學家承認。[3][4][5][6][7][8][9]
生平
[編輯]1557年4月4日,萊夫·薩皮耶哈出生於立陶宛維捷布斯克附近的阿斯特魯納,其父親為伊萬·薩皮耶哈(Iwan Sapieha),母親為博格丹·德魯卡·科諾普卡(Bohdana Drucka Konopka)。其所屬的薩皮耶哈家族在當時並不屬於立陶宛上層貴族。[10]1570年至1573年間,薩皮耶哈出國到萊比錫留學,期間由東正教皈依歸正宗。
1579年,薩皮耶哈憑藉與拉齊維烏家族之間的關係,得以進入斯特凡·巴托里的宮廷,被授予王家朝臣頭銜,同年參加了波洛茨克圍城戰。1580年1月30日,他被任命為王室書記官。1582年,他開始擔任眾議院議員。1584年,薩皮耶哈被派往莫斯科,促成了波蘭立陶宛聯邦與俄羅斯沙皇國兩國間政治聯盟的形成。
1585年2月2日,薩皮耶哈就任立陶宛大公國副總理大臣。1585年3月至1586年5月間,他同時擔任立陶宛國庫主任。在這一時期,他積極參與宮廷事務,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波蘭立陶宛聯邦的東方政策。1586年,因有感於新教陣營內矛盾叢生,他決定皈依羅馬天主教,並成為一名虔誠信徒。
1587年初,他作為立陶宛的代表,與揚·赫萊博維奇和博格丹·薩皮耶哈一起參加眾議院會議。起初,他支持沙皇費奧多爾一世競選波蘭王位,但當局勢向有利於齊格蒙特·瓦薩的方向發展時,他改而保持中立,不參加選舉。直到1587年12月,他才前往克拉科夫,並於次年1月與國王談判,以換取對立陶宛新法典的承認。整個1588年,他基本留在克拉科夫的宮廷,從而鞏固了自己的地位。1589年,薩皮耶哈就任立陶宛總理大臣,並參與簽署了《比托姆和本津條約》。[11]1589年5月,國王派他與塞維林·博納(Seweryn Boner)一同前往里加,以恢復城市秩序。在1590年的眾議院會議期間,他說服有返回瑞典想法的國王齊格蒙特三世留在波蘭。
1595年9月,在克拉科夫期間,薩皮耶哈參加了關於波蘭立陶宛聯邦境內的東正教教會與拉丁教會合併相關事宜的會談,從而促成了1596年的布熱斯科教會聯合,並因此收到了教宗克萊孟八世的感謝信。1597年,他再度進入眾議院。1598年,他負責護送國王齊格蒙特三世前往格但斯克,並借給國王15,000茲羅提。
1598年,俄羅斯沙皇費奧多爾一世去世,薩皮耶哈支持齊格蒙特三世繼承俄羅斯沙皇之位,但最終由鮑里斯·費奧多羅維奇·戈東諾夫繼位,於是薩皮耶哈改而考慮讓戈東諾夫之女克謝尼婭與波蘭國王結婚,然而這一提議同樣以失敗告終。1600年春季的眾議院會議後,他被派往莫斯科,意圖阻止俄羅斯與瑞典結盟。1601年3月,他參與了波俄停戰協定的簽署,此後兩國休戰達20年。回國後,他隨即前往利沃尼亞參加對瑞典的戰爭。1603年,薩皮耶哈再次參加眾議院會議。1606年,米科瓦伊·澤布日多夫斯基因對國王齊格蒙特三世不滿而發動叛亂,在立陶宛地區獲得了大力支持,但薩皮耶哈選擇支持國王一方,並通過在叛軍間的影響力,促成雙方簽署協定。
1607年,偽沙皇德米特里一世倒台,薩皮耶哈認為應該趁此時發動對俄戰爭,以徹底解決兩國之間的問題。1609年,戰爭爆發,薩皮耶哈參戰,1611年隨齊格蒙特三世從莫斯科返回本土。1613年至1615年間,他再次負責制定波蘭立陶宛聯邦的東方政策,與俄羅斯進行進一步的談判,以交換俘虜、締結永久休戰協議。1616年,他參與籌備新一輪莫斯科遠征。1617年夏季,遠征正式開始,薩皮耶哈隨行,但在當年年底,在王子瓦迪斯瓦夫的要求下,他返回華沙,參加次年2月的眾議院會議,以獲取戰爭所需的軍事援助,但成效有限,後於10月返回莫斯科附近的軍營。
遠徵結束後,1619年2月,薩皮耶哈返回華沙宮廷,並於次年2月陪同國王前往立陶宛地區。在1620年的眾議院會議上,他重點強調了鄂圖曼帝國的威脅。1623年,他被任命為維爾紐斯省總督,同時負責安撫對布熱斯科教會聯合感到不滿的東正教神職人員。1625年7月25日,薩皮耶哈被授予立陶宛大蓋特曼之位,由於年事已高,他將軍事指揮權交給了其子揚·斯坦尼斯瓦夫·薩皮耶哈,但由於揚·斯坦尼斯瓦夫軍事能力平庸,致使其在1626年1月17日的瓦爾莫扎戰役中被瑞典軍隊擊敗。
1626年,薩皮耶哈參加了眾議院會議,在會議上為其子的無能辯護,並於同年7月決定將軍隊的實際指揮權移交給亞歷山大·戈謝夫斯基。由於連續遭遇失敗,薩皮耶哈開始考慮通過外交途徑解決衝突。1627年1月27日,波蘭與瑞典雙方達成休戰協議。在1631年的眾議院會議上,他建議讓齊格蒙特三世繼承瑞典國王之位。1632年,薩皮耶哈在眾議院會議上提議將外國的候選人排除在下一任國王選舉之外,同年4月19日,齊格蒙特三世逝世,薩皮耶哈在國王選舉中代表維爾紐斯省支持瓦迪斯瓦夫四世。[12]
1633年7月7日,薩皮耶哈在維爾紐斯辭世,享壽76歲,葬於聖彌額爾教堂。[13]
參考資料
[編輯]- ^ Archived copy (PDF). [2012-12-0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6-02).
- ^ Archived copy (PDF). [2012-12-0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6-02).
- ^ Саверчанка І.В. Канцлер Вялікага княства. Леў Сапега, Мн., Навука і тэхніка, 1992, с.63.
- ^ Чаропка В. Бацька Айчыны. Леў Сапега. ў кнізе «Уладары вялікага княства», Мн., Беларусь, 1-е издание 1996, 2-ое издание 2002, с.327-408.
- ^ Редактор: Тарас А. Е, Вялікі беларус Леў Сапега: Зборнік артыкулаў, 2012,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Інстытут беларускай гісторыі i культуры ISBN 978-9984-897-03-5
- ^ Лев Сапега (БЕЛАРУСЬ). Library.by. 2010 [2022-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18).
- ^ Прокопчук Артур Андреевич. Беларусь - 1000 Лет Истории В Женских Образах. [2022-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05).
- ^ Прафесар Крыштаповіч: Радзівілы, Сапегі, Агінскія не маюць нічога супольнага з беларускай ментальнасцю — відэа. [2022-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23).
- ^ Pancerovas, Dovydas. Ar perrašinėjamos istorijos pasakų įkvėpta Baltarusija gali kėsintis į Rytų Lietuvą?. 15min.lt. [2014-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4) (立陶宛語).
- ^ A. Czwołek, Piórem i buławą. Działalność polityczna Lwa Sapiehy kanclerza litewskiego, wojewody wileńskiego, Toruń 2012, s. 21.
- ^ Codex diplomaticus Regni Poloniae et Magni Ducatus Lituaniae, wydał Maciej Dogiel, t. I, Wilno 1758, s. 238.
- ^ Suffragia Woiewodztw y Ziem Koronnych, y W. X. Litewskiego, Zgodnie ná Naiásnieyssego Władisława Zygmunta ... roku 1632 ... Woiewodztwo Krákowskie., s. A2.
- ^ Howard Jarvis, Neil Taylor (2006) Vilnius with Kaunas, Bradt Travel Guides, pp. 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