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艾德·巴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艾德·巴斯 (Ed Bass)
出生 (1945-09-10) 1945年9月10日79歲)
美國德克薩斯州沃思堡
職業慈善家, 環保人士
淨資產 20億US$ (2012)[1]
配偶Vicki Skinner Bass[2] (1995-)[3]

艾德·巴斯Edward Perry "Ed" Bass,1945年9月10日[4]是一位居住於美國德克薩斯州沃思堡的商人、金融家、慈善家與環保人士。他於1987-1991年資助建成了人造封閉生態系統「生物圈二號」。 他在2012年《福布斯》統計的美國最富有的400人中排名第239位,身價估值為20億美元。[1]

早期生活與教育

[編輯]

巴斯生於美國德克薩斯州沃思堡,有四個兄弟,是家中的次子[5]。他進入菲利普斯學院就讀[6],並於1967年獲得耶魯大學行政學學士學位[2]。他曾短期在美國海岸警衛隊服役並隨後返回耶魯,攻讀行政學碩士學位,但並未完成。[6]其四個兄弟與其父親皆曾在耶魯大學就讀。[5][6]

生物圈二號

[編輯]
生物圈二號

1984年,巴斯與約翰·艾倫(John Allen)共同發起了生物圈二號這一項目,並承諾資助該項目3000萬美元。[7]這個項目將亞利桑那州圖森市北部聖卡塔利娜山(Santa Catalina)的山腳下2,500-英畝(10-平方公里)的牧場改建成了玻璃溫室。[7][8][9]這個項目用以探究未來火星殖民核大戰後如何建立庇護所以及整個地球生態系統如何變化等課題。[9][10]1991年9月26日,首批8名科學家入駐生物圈二號,他們開始嘗試自耕自種、循環利用水和空氣,實現生活上的自給自足[9][11]。生態系統在1991年開始運轉後[8],隨著4000多個物種的蓬勃生長,有毒氣體開始產生,水與莊稼到1994年為止已經無法自給。[8]1995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簽訂租約接管該項目,並宣布將一直租用研究至2003年6月。[9][8]2007年,巴斯將項目的部分土地賣給了附近的房地產項目,隨後亞利桑那大學接手了租約。[6][9]此時整個項目耗資已達1.5[10][9]-2[6][8]億美元。2011年6月,亞利桑那大學宣布全額收購該項目及其用地[12]。(一說巴斯將其捐贈給亞利桑那大學,並捐助2000萬美元以用於新項目的啟動。[9]

慈善業

[編輯]
  • 2002年:在耶魯大學設立環境相關獎學金;[13]
  • 2006年:將6000萬美元捐贈給耶魯大學;(其家族先後向耶魯大學捐贈了超過2億美元的資產)[14]
  • 2007年:捐贈1200萬美元給世界自然基金會(WWF)。[15]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Edward Bass. 福布斯. 2012-09-19 [2012-09-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1). 
  2. ^ 2.0 2.1 Edward P. Bass Named to Yale Corporation. 耶魯大學. 2001-09-05 [2008-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9-09). 
  3. ^ Myerson, Allen R. Where Cowgirls Go to Get Their Due. 紐約時報. 2002-06-02 [2008-05-27]. 
  4. ^ The Bass Family Tree. 沃斯堡星電報. 1998-04-26. 
  5. ^ 5.0 5.1 Simnacher, Joe. FW philanthropist Perry Richardson Bass dies. 達拉斯晨報. 2006-06-02. 
  6. ^ 6.0 6.1 6.2 6.3 6.4 Biography Reference Bank. H. W. Wilson. 2008. 
  7. ^ 7.0 7.1 Mydans, Seth. Visit to a Tiny Planet: Within Glass Walls, Five Climates and 3,800 Species. 紐約時報. 1990-04-30: 1 [2009-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6).  |section=被忽略 (幫助)
  8. ^ 8.0 8.1 8.2 8.3 8.4 Herszenhorn, David M. Columbia Is Sued Over Pullback on Biosphere. 紐約時報. 2003-03-25: 13 [2009-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6).  |section=被忽略 (幫助)
  9. ^ 9.0 9.1 9.2 9.3 9.4 9.5 9.6 Tiffany O』Callaghan. Biosphere 2: Saving the world within a world. 新科學家. 2013-07-31 [2013-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6). 《生物圈2號重生》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果殼網)
  10. ^ 10.0 10.1 Broad, William J. As Biosphere Is Sealed, Its Patron Reflects on Life. The New York Times. 1991-09-24: 1 [2009-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7).  |section=被忽略 (幫助)
  11. ^ Science Watch; New Biosphere Official. 紐約時報. 1993-03-02: 5 [2009-06-05].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7).  |section=被忽略 (幫助)
  12. ^ Biosphere 2 to Have a Permanent Home With the UA. Office of University Communications,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2011-06-27 [2011-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24). 
  13. ^ The Edward P. Bass Distinguished Visiting Environmental Scholars Program. [2008-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2). 
  14. ^ Chronicle of Philanthropy; 11/23/2006, Vol. 19 Issue 4, p6-6. Retrieved 2008-05-26.
  15. ^ 華爾街日報 - Eastern Edition; 10/5/2007, Vol. 250 Issue 81, pW2. Retrieved 2008-05-26